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例6篇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1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2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

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着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3

关键词: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管理;以人为本;机制与制度创新;课题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72-01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科研、结题等内容,还涉及人事、财务、行政等诸多方面工作。针对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状况,如果在体制与机制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方法与模式,并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形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在研究所内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最终实现提高研究所整体科研水平的目的。

一、科研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一)公益性和区域性特征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基础服务,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1]。同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还具有区域性特征。由于使用本省财政资金,既要最大可能地实现公共利益,又为具体的公益目标服务。科研课题立项原则应体现本省及国家科研政策,并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自身所处优势及科研成本和预期效益,从而实现科研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最大化。

(二)开放性特征

首先,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由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可以保持一个学术开放的科研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准确了解和把握本行业发展动态和方向,也有利于科研信息的交流与更新。其次,科研人员的开放性特征。科研人员进行合理流动将会培养有利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提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最后,科研成果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由于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需要将科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地域优势,通过与同行业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可以最大化发挥本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2]。

(三)任务及基本内容

科研管理作为一种过程管理,也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管理。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是以文献资源为基础,以软科学研究为龙头,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集查新检索、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企业咨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科技翻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于一体的科技情报业务体系[3]。研究所科研管理的内容已经涵盖整个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规划、申报、评估、立项、下达、实施、结题、奖励及成果转化等诸多内容。另外,科研管理还有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职责。

二、对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科研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科研成果保证质量、数量双达标的关键因素。因此,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使用并留住人才,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中去,对本部门本单位做出相应的贡献。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方式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同时重视研究所自身文化建设与传承,竖立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从而营造积极、踏实的学术研究氛围,有效地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同时,只有支持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及重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才能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才基础。

(二)科研管理需要机制与制度创新

首先,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和职能安排,建立一支精干的科研人才队伍。其次,消除学历文凭与实际水平的界限,引入合理竞争机制,采取科研课题全员聘任制,并结合工作绩教,通过在科研过程中的贡献不同,拉开奖金收入差距。最后,职称评定与晋升是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需求,建立一个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把满足科研人员的基本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将会大大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创科技情报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科研管理需要形成课题制

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择优的原则,设立科研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课题组作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等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4]。课题制对于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激励课题参与人员科研潜能,使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为本单位本行业服务,是行之有效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研管理体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快科研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积极有效地推进科研项目课题制。

(四)科研管理需要完善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科研档案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在科研课题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收齐课题相关材料并系统地组卷,要求归档质量准确、详细、完整。也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科研档案的自身价值,最终为本单位本行业开展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研究所内创建一个科学、宽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氛围,维护一个良性发展的科研活动秩序。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管理应根据本行业、学术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结合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如本省及国家的战略规划调整、国内外同行业发展动态等,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完整的后勤行政保障制度,为本单位开展各项学术研究活动提供稳定的硬件设施并创造良好的软件环境,以适应和满足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建国.中国非盈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5

[2]梁军能.省级水产研究所科研管理创新思考[J].大众科技,2007,7

[3]辽宁科技年检,2009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4

关键词:公共管理;本质特征;时代性

一、研究背景

国内有关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一部分内容都没有引起人们过多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是在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发展中演变而来,无论是其理论的发展,还是模式的发展均适应于时展特征。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改革运动,再一次向公共事务传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现代化的公共行政而言,应当在否定自我辩证的背景之下有效继承批判性管理,只有使原有的公共管理本质涵义得到拓展,才能够在公共管理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使其所特有的时代性以及其他本质特征得到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分析

(一)合作共治性分析

所谓的合作共治性,其实质上是指受国内外公共管理所推崇的现代化治理理念的影响,整个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治理工作的职责并非是单方面的,相反,是社会整体所构成的,其中包括了政府及公民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共同承担这一职责,才能够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这样的一种特征概述,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其表现出了当代思想的先进性及创造性,因而对于整个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而言是历史性的突破,代表新时代的来临。很多人探究公共管理时,不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发人深思的便是“合作共治性”是缘何出现的?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特征主要是市场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当人们发现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性,并且在人们自发调节的市场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时政府的政策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需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着手考虑,政府应该以合作共治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换言之,在面对和解决社会及国家经济问题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基于此,当有另外一种局面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人们就需要从其他方面的资源中提取精髓以弥补政府工作管理中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利用的形式,便视作是来自公共组织或民间的一种以权力为主体的公共管理力量。

(二)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其主要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的参与性,众所周知,人民大众是公共管理正式实行过程中的主体,其中所包括的不仅有公民、政府,还有其他组织。从现代化的政治理念的角度来看,其想要表述的是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是政府合法性实现的基础,因而政府行使任何一种权利均属于公共权力的范畴。由此可以判断,公共权力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公共性。这样的一种权利,主要是将一些公共物品提供给公共服务维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权利特征并不会成为社会群体或某一阶层制造经济利益的工具,自然政府及其相关人员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去剥削或压迫人民,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来覆盖自己违规犯法的证据。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取向性,前文中已经有提到,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并不能被当作某一阶层或特定群体实现愿望或意志的工具,其所需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性,因而其放在工作首位的是人民整体利益的实现。简言之,公共性存在于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成为一种能够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现代化管理形式。

(三)服务性分析

人们在探讨公共管理服务性时,应当结合国内市场发展行情与国外发展行情,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对这一特征进行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管理既协调,管理的作用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等,人们需要做的是借助管理的力量对世界万物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而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化的协调与管理,只有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才能够达到高效的管理效率。至此在遵循管理条例下完整确立一个公共事务管理目标。二是,管理既决策,公共管理既管理一切可管理事务,从最开始的目标确立到最后的评估绩效都可以统一为决策。三是,管理即服务,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强制、协商、指导,还是调控、约束等行为都能够称为以政府现行目标为前提的管理措施,其能够统称为公共管理服务。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分析

(一)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自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以来,公共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科学技术与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就经济方面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状态,这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总格局而言,无疑是全新的一次挑战,需要做的是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毫无疑问,重新配置的全球经济市场格局必然会扩大国内公共管理的工作规模,从最开始的本地区发展,到最终的全球化发展,从省市延伸到全球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在稳定的步伐基础奠定下,才能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网。

(二)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管理内容不断深化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字化及智能化设备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信息化网络的利用之下,人们所看到的是公共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受到信息化网络自身传播灵活性及便捷性特质的影响,使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速度以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搭建快捷性及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的工作当中,人们看到了公共管理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缺德了最大化效益。当公共管理信息的开放化及全面化得以实现,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在这一平台上说出自己所想。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不仅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同探讨的平台,而且为公共管理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管理能力及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其必须紧随时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的状况下,结合自身所具备的管理能力,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科学化的角度和管理手段推动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时代在飞速发展,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市场经济格局、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公共管理内容,人们应当从新时展角度出发,对现有的公共管理特征及时代性进行审视,只有管理观念不断革新,紧随时展的步伐,才能够提炼出一个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理念。

作者:韩丹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海龙.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林葳菲.探究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J].商,2015(46):63.

[3]杨文静.关于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的探讨[J].商,2015(46):85.

[4]毕璐璐.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和时代性[J].经营管理者,2015(10):294.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5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人才 指标体系 学科建设

Abstract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society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ideas based 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ose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basic quality, personality, abilit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AHP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the index system.

Keywords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index system;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我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对我国公共管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何种需求和方式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厘清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素质构成,以便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1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构成

1.1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选择

有效研究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选择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公共管理类人才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指标是否系统全面,层次结构之间是否清晰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关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的指标设计还没有一个令学界及研究界达成共识的标准,只有部分学者针对人才素质的指标构成有一定的研究。例如,李光红等人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内涵、特征和相关理论的分析,建立了由知识水平、心智模式、基本素质、能力结构和业绩成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①姚艳红等人则在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构成的选取方面,将个人贡献、能力、基本素质作为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构成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之下又设置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赋予了指标的权重。

虽然各位学者研究的形式和成果有较大的不同,但是基本的思路和指标构成都大同小异。其指标的设计构成基本上都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系统原则,即用较少的指标全面反映出人才的核心与本质,追求指标体系的整体最优,整个指标系统需有较强的逻辑合理性,不同维度、不同指标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相同维度中的指标又具有某种共性而又不相互影响,实现指标体系界限分明、层次合理的目标;二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强调评价者采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的结论与判断,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定量评价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一般能够真实反映事实状况,但反映的往往是事情的表面,使得评判不容易深入,影响评判的效果。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调查结果更具有效性;三是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体现在数据应具有可得性,可以采用二手统计数据,也可以采用主观调查数据。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确保指标体系有效反映调查者需要调查的内容;四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体现在设计指标之初就应该将理论构思与实践充分结合,以科学的理论和筛选方法为指导,甄别筛选出符合调查目的的指标系统,使评价指标体系在整体的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同时又能抓住最重要、最本质的衡量指标,以便指标体系不过于庞杂,防止杂而无章的现象发生。

在充分遵循以上原则,结合前人的研究及公共管理类人才的性质特点,本文将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分为思想政治修养、基本素质、个性特征、能力结构四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下又设置一定的衡量指标,初步构成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1.2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筛选

经过理论遴选出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集中反映了研究者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认知和理解,其有可能还存在评价指标数量过多、指标之间存在不合理的相关关系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优化,研究者将通过理论初步遴选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向有关专家咨询,共咨询了六名专家,其中四名专家是研究人力资源相关领域的高校学者,另外两名专家是供职于政府的官员。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初步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与修订。一是删除了二级指标“基本素质”下的“智商”指标,专家认为公共管理类人才一般都接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经过高考等考试的筛选验证,智商完全能够满足其从事相关的工作,此指标的存在意义不大。二是删除了“风险承受能力”指标,因为良好的危机管理能力需要风险承受能力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危机管理能力”包含了“风险承受能力”。三是增加了“团结合作能力”指标,专家认为现在的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单独依赖个人的力量将不再可行,有些事情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共同完成。经过上述的调整与修订,最终得到了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包含4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如表2所示。

2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权重确定

经过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覆盖面广,全面反映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性强、数目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每一个衡量指标对评价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时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还需通过科学的方法将每一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好,以确保评价结果具备较强的解释性和有效性。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有多种方法,包括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层次分析法(AHP)、权值因子判定表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客观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研究者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2.1 层次分析法的指导思想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对同一层次的若干因素通过比较、判断和计算,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次的目标和各自的权重系数。按照这样的方法层层分析下去,即可对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偏好性)进行一个排序,从而确定所有因素指标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的难点在于按每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嘀厥值,即如果影响决策的因素比较多,往往难以按照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排出顺序,即使能够确定每个因素的重要性,也很难用数字来具体量化。②为此,层次分析法创始人萨迪(Thomas L. Saaty)提出了将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将比较结果用1―9标度来刻画,其中标度1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标度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标度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标度2、3、4、6、7、8则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通过具体的标度刻画进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而对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通过计算确定权重。

2.2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在明确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之后,研究者邀请12位专家对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与判断,并采用1―9的比例标度将比较的因素具体量化,由此构造出若干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构造的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在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具体的权重系数。下面就以12位专家对二级指标层的指标打分为例,说明所有指标的权重是如何计算得出的。考虑到计算过程繁琐,占用篇幅过多,其余的指标层权重均参照确定二级指标层权重的方法进行,所有的计算过程不一一列出。

二级指标层包括了思想政治素养B1、基本素质B2、个性特征B3、能力结构B4共四个指标,邀请12位专家对此四个指标进行打分,由于所请专家对4个指标重要程度的认知不一样,所以各个专家所给的分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有效,取所有专家打分的中位数作为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值,以此来构造判断矩阵。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在判断矩阵中,Bij>0,Bii=1,Bij=1/Bji(其中i,j=1,2,…,n),例如B21表示指标因素B2与B1相比,B2比B1的重要性程度,其他的也参照此理。

构造判断矩阵之后需要对矩阵的分值进行计算以便于确定权重,假设表4所代表的判断矩阵是V,将判断矩阵V的各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权重向量。设A的最大特征根为%dmax,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则需要计算满足Aw=%d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以此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对向量W进行归一化处理,则有Wi=,式中,Wi为向量W的归一化数值,W即为二级指标的权重;Mi的n次方根为Wi=;而Mi则为判断矩阵V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Bij,i=1,2,3….n。

(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则有%dmax=。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二级指标层的权重系数,如表4所示。

2.3 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中的指标值是通过指标因素两两比较得到的,往往可能得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结论。例如,需要比较一组指标重要性,该组指标包含A、B、C三个指标,在A比B重要,B比c重要的情况下,如果得出A比C重要的评价,则表示专家思维与实际结果具有一致性,如出现C比A重要的评价,则表示专家思维非一致性,比较结果出现偏差。为了保证得到的权重系数能与专家思想保持一致性,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即当一致性比例C.R.=

按照此方法与过程,计算出所有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所有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L芑鹣钅浚罕疚南岛笔「叩妊=萄а芯肯钅俊盎诤诵木赫μ嵘墓补芾砝嗳瞬排嘌J接呕芯俊保ㄏ钅勘嗪牛?01422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6

关键词:国际事务学;本体特征;差异;就业优势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与1987、1993、1998前三次修订不同的是,本次修订版专业目录在“政治学类”之下增加了编号为030204T的“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学”特设专业。关于该专业的学科特征与性质,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注意。2011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先获批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学专业设置,并于2011年迎来第一批本科生,比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早一年。随着该专业进入教育部特设专业目录,在国内出现了新建该专业的“小高潮”。暨南大学、湘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等等高校纷纷设立国际事务学专业,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通常是国际事务学专业特征是什么?它仅仅是过去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的换汤不换药吗?或者是这些专业的修修补补?又或者有相对独立的本体特征?本文认为,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以下行文简称国际事务学专业)是一个与国际关系专业、国际事务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专业,具有相对独立的本体特征。

一、国际事务专业和传统国际政治学科的差异

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无疑共同点居多,而不同点较少。国际事务专业更为接近国际关系专业,而更加远离传统的国际政治专业。但是国际事务学专业和传统的国际关系专业相比,增加了“国际事务”这个词语,并置于“国际关系”词语之前,反映了国家的教育导向。具体来说,国际事务专业和传统国际政治学科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强调技术性和应用性,淡化理论性

国际关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与西方同行的研究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纵向相比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国际关系专业学科状况,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青壮年时期。表现在:产生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国际关系学者,如王逸舟、秦亚青、时殷弘、倪世雄、阎学通等,并产生了质量并举的青壮年学者梯队;初步编著了一系列方法论、本体论的教材,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著作;由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坚持的方向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要维持学科的自尊与独立,必须提高学科介入的‘门槛’”,因而初步形成了国际关系专业特有的概念操作、理论逻辑和研究路径,形成了独立的专业特征,等等。由于国际关系学者在该专业的多年发展中,注意提高学科的准入门槛,因此高度关注科学性特征,进一步使国际关系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向理论化、精英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专业走向独立的学科特征,对国际关系专业的发展和成熟是一大幸事。但也带有一些弊端,即对本科专业和社会需求而言,应用性和技术性才是主导方向。在强理论性、强科学操作性思路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陷入了应用性困境。尽管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就业难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整体社会环境决定的,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带着“国际”字号光环的国际关系专业在就业上应相对较好才符合逻辑。这些问题表明,政治学类下设的各个专业,应进一步对本科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进行区分。国际事务专业的出现,适应了这一需要。有学者认为,“‘地方化’、‘次国家化’、‘非政府化’或‘公共政策化’的国际关系研究,是我国国际关系研究有待开拓的新领域,也是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日后就业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国际事务专业进一步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注重将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生也能够进行的操作实务,将相对发展成熟的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二外强调国际事务专业的外语特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强调与滨海新区取向结合,都是国际事务专业灵活地与应用需求贴近的写照。

(二)强调公共事务性,淡化政治性和民族性

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外交学专业等等都带有公共事务的特征,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习惯将国际社会按照活动主体区分为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国际政治专业一般是指国家间活动,而外交学则以一国政府为活动主体开展对外活动。这些与国际关系专业包含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个人有着显著不同,表现在国际关系专业对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个人作用的强调上。从国际关系专业中进一步区分出来的国际事务专业继承了国际关系专业这一取向,进一步淡化政治色彩,将带有国际公共性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强调国际社会中的共性问题,超越传统的国家利益,关注国际公共利益。这一点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保护更多的国际公共利益,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有着较强的逻辑联系。

(三)强调问题的解决导向,淡化问题的解释倾向

如果说,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意识形态上影响到执政党的文化取向,那么“经世致用”等口号则反映了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实用思维。从传统和现实、上层与民间等多个维度来审视,要求国际关系学科不仅仅要试图解释国际问题,而更要试图解决国际问题,提供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全球治理,则是对国际关系专业提出了“深化和扩展”的更高要求。从中国古典思维去理解,以往国际关系专业追求“道”,那么国际事务专业则倾向于如何使用已经初步“悟”到的“道”来实现儒家所言的“出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国际关系使用各种规范理论进行阐释,使人获得知识。而对于这些知识,应进一步关注其应用价值,使之向政策学、管理学渗透。

(四)强调学科专业的开放方向,淡化专业的自我封闭倾向

国际关系专业从改革开放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强调独有的学科特征,也从历史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借鉴了不少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国际关系专业初步形成独有的学科特征,提升了学科准入门槛的同时,也逐步带有自我封闭的倾向,这不利于国际关系学科的深入发展。国际事务专业尽管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但国际事务专业横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将它们对于国际公共事务问题的思路、模式和方法统筹于国际关系之中融合、转化、提升,成为国际事务特定的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从而出现国际关系理论统筹各学科的“位居其上”的局面,进一步将国际关系研究成果反馈回它在发展历程中所借鉴的那些学科,进一步相互交叉和融合,促进专业的开放,而降低专业的自我封闭倾向。

除了以上几个差异外,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差别,还在于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和中国教育政策的导向发生了变化。国际事务专业更加强调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塑造和应用。与国际关系专业学者的“参谋”传统不同,国际事务专业培养的是既具备国际关系专业知识,又能直接从事国际公共事务的管理型人才。也就是说,尽量减少国际关系专业与社会具体事务脱节的程度,使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就受到一定的职业化实践训练。

二、国际事务专业的若干性质

以上的特点,是国际事务专业与相近专业的若干差异。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国际事务专业的本体基础――国际事务学还有一些独有的特点。试总结如下,以便读者加深对国际事务专业的理解:

(一)国际事务学强调“以公管公”

在国际活动中,外交学倾向于从国际社会满足国家利益的需要,可谓是“以公益私”,而国际事务学则与之相对,强调借助于国际公共组织,包括国际政府间组织和跨国非政府组织来应对、管理国际公共事务,着重于“以公管公”,在实现国际公共利益的过程中符合道义地实现国家利益,使国家利益“取之有道”。这也是阎学通“道义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内容。

(二)国际事务学优先关注“国际重大但不紧迫问题”

国际关系学者将国际问题区分为“第一类是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第二类是重大但不紧迫的问题,第三类是无关全局但紧迫的问题,第四类是无关全局并且也不紧迫的问题”等四类。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外交学,特别是国际危机问题倾向于解决“重大而紧迫”和“次要但紧迫”问题,那么国际事务学则除了这两个问题外,优先关注“重大但不紧迫”的问题。例如北京雾霾,在短时间内不会立即造成大量人员死伤,因此其紧迫性远远不如叙利亚内战和乌克兰危机。但是雾霾作为环境政治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具有国际公共事务的长远效应。在国际政治关注传统安全的基础上,国际事务学将跨国领域的非传统安全作为自己的优先考虑对象。

(三)国际事务学致力于角色扮演实践

由于国际事务专业强调应用性与技术性,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国际事务学致力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开展角色扮演。例如通过“外事礼仪”课程,教学者亲自演示礼仪的过程,甚至具体到外宾接待中的调酒、打领带等操作性细节。通过模拟联合国、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外宾接待等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体验,积累他们从事国际公共事务的经验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国际事务学还聘请高端国际事务人才来为学生授课。

(四)国际事务学对国际问题导向的结构性调整

由于国际事务学面向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因此国际事务学也和相近专业相同,紧跟国际热点问题,但是在结构方面有所调整。除了国际热点问题外,国际事务学除了继续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外,也较多地关注国际长期、重大但非新闻焦点的问题,避免国际事务学受到媒体议程的操控。

三、国际事务专业发展的若干障碍与问题

国际事务专业作为新设置的专业,有着显著的知识储备和政策环境优势。它建立于国家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需求上,有经过长达三十年改革开放环境的哺育。它的天然优势还在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发展已接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人才、教学经验。尽管具备了以上的优势,国际事务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若干障碍和问题。

(一)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在培养层次上的如何衔接

由于本科生并非都直接从事外事活动,而是由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这些继续深造的学生如果也以应用性为主要方向,那么很显然不符合国际关系专业科学化、拔尖化的需要,因此从考研需要以及学界认可度而言,国际事务学的培养应相对二元化,一方面对有考研需要的学生在理论素养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另外一方面对直接就业的学生着重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国际事务专业如何不简单地办成国际关系专业的重复

由于国际事务专业与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密不可分。如何避免把国际事务专业办成国际关系专业的简单名称改变,而不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法方面做认真细致的改革,那么国际事务专业就成了国际关系专业的附属品,而不具有独立的专业性质。由于国际关系专业在该领域中占据绝对的学缘、人才、资金优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既有专业利益格局”。如何超越专业利益形成的优势格局,难度甚大。

(三)如何形成全国性的国际事务专业共享平台

在国际关系专业的多年发展中,教师们通力合作,把分散的科研能力团结起来,形成拳头效应是保证国际关系专业建设成效的基本经验。但是国际事务专业是否能和外交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专业一样,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群和集体优势,建设诸如“外交学年会”等全国国际事务专业交流机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在建立 “国际事务学年会”,合办“国际事务学研讨会”,增强影响力方面,国际事务专业尚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当然,国际事务专业作为一门在大陆地区新兴的专业(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早已设置有该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收国际事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与传统的国际政治专业相比,生源质量、社会评价都有极大的提升。这说明,加强国际事务专业的教学研究、本体论研究迫在眉睫。国际关系学界要抓住这一时机,继续推进国际关系学科向纵深发展,不辜负国家、社会,特别是师生们的期望。

参考文献:

[1]魏姝.政治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2).

[2]苏长和.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观察,2005(04).

[3]李晓蕾.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4]张纯.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趋势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5]王文.中国国际关系学面临三大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5-06.

[6]庄礼伟.涉外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J].东南亚研究,2004(03).

[7]马克思.费尔巴哈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张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清华路径[J].国际政治科学,2012(12).

[9]冯维江.全球治理宜分轻重缓急[J].世界知识,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