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例6篇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1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solutions

Zhang Jun

(The Suqian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ceSuqianJiangsu223800)

【Abstract】Engineering item management, is a complications, the Jian huge system engineering, involve progress, quality, investment, contract, personnel, risk, diagram paper text file etc. various of work, numerously participate section and unit, such as design, superintendency, construction, equipments, supplies, luck camp etc., make communication and moderate of work difficulty, a great deal of of information demand valid of management.Particularly the domestic widespread"three sides"s engineering, enlargement the difficulty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Tradition of item management method, already seem to be more and more exhausting, engineering item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ve already become a kind of forerunner viable new method, make use of calculator network system, can consumedly exalt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data collect of efficiency, a great deal of the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information carry on having a preface of organization, attain engineering item thus of valid control.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Information system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投资建设的项目层出不穷,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加快了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靠拢和接轨的步伐,投资方和业主无论是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要求、工程的质量要求,还是对工程的资金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甚至是比较苛刻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先进、可行的新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沟通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可以把大量纷杂的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注重过程控制,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前期策划、调研、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调试、评估等过程进行管理,对参与建设的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及使用期的管理方等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从而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平台。

1. 计算机管理的要求

1.1电子化: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首先要求人们的工作电子化。数据要存储在数据库中,文档要用Office等软件书写,图纸要用CAD等软件绘制,纸面的东西要扫描成图象文件等。只有进行了电子化,计算机才可能帮助大家来进行管理。

1.2网络化:只有在网络化环境,计算机才能发挥无穷的魅力。网络下,用户可以方便地沟通、共享数据和文档等。没有网络,往往就是信息孤岛。当今美国的经济奇迹,就主要得宜于Internet的出现。

1.3业务化:计算机是个0和1的工具,能够让它发挥作用,必须和具体的业务和管理相结合,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软件就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管理系统都是十分专业的。同时,管理系统也和管理的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1.4规范化:计算机要求业务管理必须是规范化的,包括输入到计算机中的用语、业务管理的流程等,否则,计算机无法处理零乱的数据,零乱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只是垃圾数据,没有任何的作用。

2. 克制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

2.1管理模式:国外通过多年对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研究发现,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原因。工业时代建立的以专业分工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信息社会,变得反应十分迟缓,弊端越来越明显。项目的管理和企业的运营,需要设计、技术、施工、设备、物资、运营、财务、市场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然而由于部门的堡垒,往往使信息难于顺畅流动。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建立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进入90年代,国外的企业纷纷把管理模式从部门管理转向过程管理。ISO9000、过程重建(BPR)、知识管理(KM)等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大面积的应用。国内有一些高速发展的新型企业,也在积极实践这些新的管理模式。过程管理模式,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打破部门的界限,按照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建立企业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当然,由于受国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国内企业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如果要开创新的管理模式,国外很多成功的经验和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2.2人员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的采用。信息系统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长期耐心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就很难提高,对很多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接受。很多系统,软件开发得很好,可就是用不起来,原因就是软件开发商和企业对这方面没有充分认识。

2.3企业文化:成功的计算机系统,经过几年的建设,往往变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对于企业来讲,只是基础的原料,知识才是企业的竞争资本。一个企业,有没有对知识的重视,也构成了信息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知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信息系统生存的基础是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举个例子,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有关设备的信息,在今后运营期设备维护过程中,有重要的重复使用价值。这些信息如果不被专家组织放到计算机系统中,在运营维护时,又要投入资金去建设。企业中大量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或者堆在档案室无法利用,或者随着专家的离去而带走。

2.4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的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领导和广大的用户比较难于把握。用户往往是站在自己部门工作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然而,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必然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下,解决用户具体的需求。如果不能达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参与的部门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系统就很难建设,工作很难推进。

3. 重视项目管理系统的地位

企业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3.1办公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日常办公事务的效率,内容包括领导信息查询、公文管理、会议管理、公司公告板、电子邮件等。

3.2企业资源系统:企业资源系统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3.3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是项目投入运营后,需要建立的配套系统,其中包括过程机控制、集成制造等。

3.4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是完成项目建设、运营后的维护和技术改造等需要的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以特定的项目为目标,与日常的办公、管理和运营系统有紧密的联系。

以上四个系统是紧密联系的,办公信息系统供企业的领导层决策使用的,其它系统的综合信息,要通过办公系统,提供给企业的领导。各系统之间,必然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整个系统应该是完整和集成的。

项目管理系统是在项目建设期就要着手建设的,它是整个系统建设的起点和突破口。项目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包括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过程,涉及办公、合同、财务、设备、物资、计划等环节,是一个需要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不仅要解决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还要解决设计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图纸文档管理等工作,又要考虑和运营管理相衔接,是一个集成的系统,数据的交换需要联动性,比如,出现设计变更,就要在合同、工程、设备、材料、财务等子系统中自动反映。

这个系统相对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需要对项目管理业务比较熟悉、有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经验的单位来帮助建设。这个系统如果建设好,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就打好了,到运营期,大量的基础数据已经具备,只要根据运营的特点,完善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投入,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设备管理系统,在建设期,设备清单、零件清单、设备图纸、设备技术参数、设备安装精度表、设备价格、安装预算等信息已经产生,设备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信息具备了,今后主要根据点检、定修、大修对设备最新状态进行跟踪、补充进新的数据就行了。

4. 项目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4.1计算机网络系统(Network):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配备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等硬件环境,是项目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4.2信息沟通系统(Communication):采用先进的Intranet模式,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为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配备电子邮箱,利用电子公告板、会议管理系统等共享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沟通。制定标准的文件交换格式和数据交换系统,方便地进行数据和文件的交换。

4.3电子文档管理系统(document):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有序地组织,实现充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2

    异地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企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分散到各地后,单一企业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跨地域管理需求,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面。

    财务制度贯彻困难、信息失真

    不同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差别,总部对不同分子公司的控制力度也有差别。最理想的是能做到会计制度的统一贯彻,做到集团内部统一会计科目、会计期间、核算币种;能够对集团内部不同行业的下级公司,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为下级公司的个性化、特色处理予留充分的空间;能使得全公司的财务处理和管理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而各级公司又具有独立的财务系统。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全统一,合并报表比较困难,传统上主要以报表方式传递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层层报送,经过了中间层加工处理,缺乏真实性,企业总部无法准确地了解各地分支机构的真实运营状况和信息,无法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信息滞后

    多地点办公的企业、跨地域经营的集团,上级单位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集团内下属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各类会计统计及审批工作很难及时迅速完成,一张合并报表可能要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单位、跨期间查询统计较困难,即时的溯源查询无法实现,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监控困难

    集团总部无法及时了解分支机构的资金状况、资金控制不力、费用支出失控、既定预算不能严格执行、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得到保证。成本核算和过程控制是管理中的盲点,对下级单位的财务管理采取“黑盒”方式,导致财务管理成本过高,对下级的考核、控制难以收到实效。

    内部交易复杂,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需人工对账,不但容易出错,而且耗时费力。同时企业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财务分析体系,在数据及时、信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维度和指标的分析,为企业控制经营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考核评价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提供指标全面,体系完整的分析报告。

    以上这些问题,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只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建立快速准确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模型。

    系统建设的目标

    异地财务管理解决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和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对整体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该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从核算的角度,集中核算单位账,集中核算处理业务,通过从最低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数据加工处理过程,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建立一套账,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等方式来实现集中管理和监控。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全面财务管理和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方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任务。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资金管理从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到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金运作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来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既达到满足经营活动的需要,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真正实现“开源节流”。用严格的业务流程、完善的标准成本建立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已有的财务和业务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分析和评价。建立起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据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绩效、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经营成果。满足集团公司用户需求,进行总公司和下属单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诊断和监控。

    实现的具体方式

    集团和全体成员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集中存放在总部服务器上,由总部统一制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会计科目体系、编码原则、核算币种、会计期间等基础设置和报表格式,成员企业建账时可以自动继承总部制定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可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修改明细科目,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计划、控制作用。

    加强集团整体运营的计划性,实现对任意经济事件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杜绝不合理事件发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财务系统应同时满足集团及下属不同业务单位财务核算、管理与决策的要求。

    加强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包括各种资金预算、费用预算等,合理编制预算,通过对下属各业务单位项目执行情况的跟踪、核算与管理实现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控制,有效控制部门、项目费用,降低成本。

    由于企业的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地理跨度大,管理系统的维护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议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软件系统,以降低终端和分支机构的维护工作量。

    同时,所选用的软件系统必须满足:集团级、公司级多种参数选择控制,集中管理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支持多币种核算,支持单主币、主辅币两种核算体系,在实现集中核算的同时,满足企业内部不同核算需要;并且业务信息能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生成凭证前会计人员可以选择审核或不审核),减少人工干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最低层会计核算数据向上层直接汇总,数据信息不经过任何中间层的加工处理;可以在系统内跨单位、跨期、溯源查询多单位数据,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准确性。

    不同的应用模式

    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较典型的异地财务管理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以分别满足不同管理特点的集团型企业。

    线式集中应用模式

    在线式集中应用模式下,整个集团应用一套NC系统,一套主数据库。集团总部设置主数据库,集团本部和下属各单位都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形式登录到总部服务器进行在线操作,各单位业务发生的数据实时进入到主数据库,集团可以实时监控下级单位的业务执行情况。此种模式适用于管理高度集中的集团企业,集团核心资源集中调配和监控,会计政策等基础规范集中制定,下级单位只能执行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各分支机构集中对总部数据库进行访问,总部的数据流量较大,对网络线路的要求比较高,适合于总部网络线路比较好的企业。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3

1 多校区物理组网解决方案

所谓多校区物理组网是在校区之间建立专门的连接通道,把多校区互联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局域网。现在一般采用两种办法:

1.1 光纤专线接入

光纤专线接入,即校区之间拉专门的光纤,把校区之间局域网对接上。不考虑到行政手续及花费,以及维护成本等,根据一般用24芯光纤计算,以及综合考虑到埋管或者走电线杆方式,只估算中国电信的施工成本,目前市场情况约每公里3万元。

1.2 租用电信的数字链路建网

租用电信数字链路建网,是直接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已有网络,电信运营商帮建立一个专用带宽通道,只估算中国电信宽带租用费用,满足两个校区之间的使用带宽,百兆宽带一年平均费用约40万。

由上可以看出多校区物理组网上,不讲究技术成本,只硬件成本,均是比较大的支出费用。尤其是在校区之间网络访问可能并不是这么频繁的情况下,闲置资源浪费太大,所以我们更应在软件上来寻求更佳更节省的解决方案。

2 多校区软硬结合的组网解决方案

2.1 反向和均衡负载解决公网访问

对于学分系统和学籍管理等这种公用网络访问即可解决。学分系统中一般除了选课集中几天时间外,一般查询访问,外网访问即可完成。一般采用反向方式以及反向负载均衡技术就可以完成:

反向(Reverse Proxy)方式是指以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反向负载均衡技术是把将来自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以反向的方式动态地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实现方式一般采用Ningx作为负载均衡器的同时也是反向服器,配置语法相当简单,可以按轮询、IP_hash、url_hash、权重等多种方法对后端的服务器作负载均衡,同时还支持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检查。在国内,Nginx不仅作为一款性能优异的负载均衡器,它同时也是一款适用于高并发环境的WEB应用软件,在新浪、金山、迅雷在线等大型网站都得到了应用。

2.2 基于分布式服务器的在线考试解决方案

在线考试系统,是比较集中和统一的访问。而且不同科目同时的考试,服务器访问的不同请求和写入多。因此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方式,事先将考试科目下载考务编场数据到考场服务器、然后试卷接收与下发、最后考试答案的回收以及上传。具体流程如下:

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指定场次的考务编场数据,然后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题库数据,接下来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试卷授权码,开考时间到自动进行考试和写入数据到本机以及考场服务器,最后回收答案,考试结束后,上传回网络中心考试服务器。

这种方式正好利用现有高等院校的机房特点,服务器配置要求不高,一般机房教师机配置足够去完成。目前像ATA考试,会计初级无纸化考试等均已采用这种形式。

2.3 虚拟专用网(VPN)对教学资源共享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共享一般是只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现在的像微课、说课等各类视频教学资源等的访问。这类访问由于读取内容大,占用宽度时间长,对服务器要求高,所以一般是内网访问。多校区后,这类访问就问题突出了。如何组建个多校区之间互联内网,除了物理实现外,我们还可以软件上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

VPN虚拟专用网,是指依靠网络服务供应商将各校区的局域网与公共网建立连接,在公共网络中建立起内部网络间的专用数据通道,而这类专用通道并非真实的物理专用线路,只是在现有的公共网络中临时搭建的,是虚拟的。主要采用了彩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VPN有远程访问虚拟网(AccessVPN)、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VPN)和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三种方案,这三种类型的VPN分别与传统的远程访问网络、企业内部的Intranet以及企业网和相关合作伙伴的企业网所构成的Extranet相对应。对于我们多校区之间的访问,主要选择是采用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因为多校区之间主要是资源共享,各种信息交换。ExtranetVPN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将多校区连接到学校内部网。学校需拥有与专用网络的相同政策,包括安全、服务质量(QoS)、可管理性和可靠性。能容易地对外部网进行部署和管理,外部网的连接可以使用与部署内部网和远端访问VPN相同的架构和协议进行部署。

3 小结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信息系统;N1-EAM;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1.数据迁移问题的提出和N1-EAM系统数据迁移难题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宝贵资源。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数据量的增长是十分惊人的。为满足发展中对海量数据的管理,企业要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进而解决成数据迁移问题。数据迁移是信息化社会中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表现。在进行数据迁移中,不同企业原有管理系统的进步程度、原有数据的来源渠道、企业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特殊要求,决定了数据迁移的难易程度。

1.1 数据迁移的提出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方面企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珍贵历史数据,另一方面企业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对庞大数据有效管理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在保留原有数据有效使用的前提下,对其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和对原有数据结构进行改造,进而实现新系统对数据有效的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数据迁移处理。

数据迁移,就是在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之后,将原有数据进行收集、清洗、转换,装载到新系统中的过程。

数据迁移对数据整合和新系统的运行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数据迁移的质量不只是新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新系统今后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

1.2 N1-EAM系统

N1-EAM(N1-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系统是“中国核电”统筹规划,打造核电厂生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以福清、方家山两个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示范的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

N1-EAM系统基于核电标准绩效模型SNPM,覆盖16个核电管理领域,与生产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群堆管理等有效集成的大型软件信息系统。

1.3 数据迁移的难题

经过对N1-EAM系统的具体分析,其数据迁移主要难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原始数据来源于福清、方家山两家核电厂,数据结构存在诸多不同,数据迁移中需考虑因素必须兼顾众多数据差异;

2)原始数据来源形式多样,除原有系统的数据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工数据,致使数据的分散度大,清洁度低;

3)由于核电厂运行的特殊要求,除原有数据外,还有系统在线运行后完成核电运行系统自身的数据迁移以及利用核电厂检修停堆有限的时间窗口进行数据迁移。

2.数据迁移技术及方案

2.1 数据迁移基本方法及技术特点分析

2.1.1 数据迁移基本技术

数据迁移国内外已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常见的成熟技术有如下三种:

1)基于磁盘阵列远程数据复制技术的数据迁移。

2)基于主机操作系统逻辑卷镜像技术的数据迁移。

3)基于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数据迁移。

以上三种技术虽然成熟,基本上只是实现“备份”功能。要实现在信息系统发生变更或进行整合中跨系统的数据迁移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4)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数据迁移。

ETL即E(extract)抽取、T(transform)转换、L(load)加载,原本是构建数据仓库的一种方法,是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各种源数据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规则进行转换,按计划数据增量或全部数据导入到目标数据库中。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人员基于其原理来实现数据迁移,逐步形成为一种数据迁移主流技术。

2.1.2 数据迁移技术特点

其特点通过列表说明,如表1所示。

2.2 基于N1-EAM系统特殊性考虑数据迁移方法的选择

N1-EAM系统从数据迁移角度来看,是为满足更为庞大数据管理需求,适应中国核电纵深发展目标新开发的目标系统。因此需要把原有旧核电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源数据安全迁移到新的目标系统中。

由此带来了在数据迁移中不得不考虑的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1)源数据分布较为分散;

2)源数据清洁度不高;

3)需要在线做数据迁移;

4)对数据迁移的性能以及实时性要求没有严格限制;

5)目标系统本身已经具备ETL方法部分导入功能。

不难看出,ETL数据迁移方法适合N1-EAM系统特殊性的要求。

2.3 历史数据迁移(ETL)方法在N1-EAM系统中的实现原理

N1-EAM的数据迁移方法分为基线与非基线两类。

所谓基线数据迁移方法,就是基于N1-EAM系统的子系统AS(Asset Suit)—资产管理套件的数据转化和迁移功能,来实现从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数据转化和迁移。其基本原理是按照AS系统所规定的数据格式要求,将要迁移的源数据通过ORACLE的视图逻辑进行数据整理,形成一个作为AS系统的输入的dat文件,运行AS系统下的X792页面进行校验,如果没有问题,直接完成数据迁移;如待迁移的数据不满足AS系统的校验要求,将会产生错误数据报告,终止数据迁移。待进一步对源数据进行补充修改,通过校验后,完成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迁移。

由于AS系统在美国Ventyx公司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核电数据的特殊性,有针对地研发了数据迁移功能,致使大量核电系统的源数据能够通过AS的迁移功能实现向目标数据的数据迁移。依靠AS系统进行基线数据迁移的源数据主要包括:分布较为分散的数据、清洁度不高的数据、需要在线迁移的数据等。所以基线数据迁移方法是N1-EAM项目中数据迁移采用的主流方法。其过程如图1所示。

虽然基线数据迁移能够实现大部分源数据的迁移,但是其包含的导入数据的业务范畴是有限的,缺乏对福清、方家山核电站定制化的导入数据的兼容性,这就需要N1-EAM项目组数据组技术人员就这些定制化的数据,有针对地开发相应程序进行数据转化来实现数据迁移。即采取非基线的数据迁移的方法实现数据迁移。

非基线数据迁移原理即是按照目标数据的结构要求,针对源数据库提供数据的方式、源数据的残缺、数据结构定制化和不规范化等问题,在ORACLE的视图平台上编制专门程序从ORACLE管理的一个源数据库中读取源数据,先检验,后判断,最后写入另一个数据库即目标数据库中,最终实现数据迁移。

2.4 数据迁移可靠性在N1-EAM系统中的校验

在完成数据迁移后,在N1-EAM系统中通过编写检查程序,对功能模块数据运行结果和在旧系统中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校验,结果证实:数据迁移经受了完整性、一致性考验,也通过了特殊样本数据的检查和记录总数等同的检查。

3.结论

在N1-EAM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采取ETL数据迁移技术,利用AS系统固有的数据迁移程序,采用基线方法为系统提供dat格式标准输入文件实现数据迁移;在脱离AS系统固有的数据迁移程序情况下,我们依据AS系统对数据的要求,采用非基线数据迁移方法实现数据迁移。基线、非基线两种归属于ETL数据迁移技术互补使用,有效地实现了核电站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迁移。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合N1-EAM系统数据迁移较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Barker R,等著.舒继武,等译.存储区域网络精华-深入理解SA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字】 物联网 云计算 建设

一、引言

新时期,为了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物联网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的出现整合了人类社会和物理系统的各种资源,极大的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1] 。物联网技术是利用局域网(有线,无线)、广域网和互联网等通讯技术手段把具备计算、通讯的智能感知传感器潜入到机器、人和物体中,然后按照物联网标准协议将其互联起来,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和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远程操控、模式识别、跟踪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网络[2]。云计算则是将虚拟化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出来的服务,其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和安全可靠。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联网和云计算是对互联网的重要补充,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云计算在物联网运营管理当中的应用,极大的拓展了物联网的资源空间,以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资源需求,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对电信企业而言,在行业应用平台及各类终端之间建立一个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部署、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并为不同行业应用间提供有效的数据联动共享服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需求分析和平台定位

2.1建设需求分析

当前,不同物联网企业的行业应用平台主要采用垂直孤立的建设模式,行业应用平台与各类物联网终端直接完成对接。该建设模式不仅对企业应用平台的开发、部署及运维方面均会产生较高的成本,也会造成行业应用间的数据割裂,在业务模式多元化发展方面形成了诸多瓶颈。

垂直建设模式下的物联网业务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如下:

(1)垂直的行业应用平台需直接面向行业接入不同类型终端,需要同时适配多种协议,导致开发成本较高。

(2)终端数量的不断扩充导致终端并发连接处理能力及数据存储需求逐步增大,行业应用平台在后期的IT硬件资源建设及运维投入将不断累增。

(3)基于海量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监控管理需求增加了应用平台建设的复杂性。

基于上述行业垂直建设平台存在的问题,某电信企业依靠自身网络优势在行业应用平台及各类终端之间建立一个旨在帮助各类物联网应用系统解决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维护、海量数据存储与共享等共性问题的应用管理系统,从而达到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部署、维护成本的目的,并为不同行业应用间提供有效的数据联动共享服务。

2.2平台定位

该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位于各类物联网终端与第三方应用之间。其中,系统南向通过多协议的适配,实现各类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的接入,北向通过对外提供应用开发API接口的方式实现物联网应用的规范化应用接入并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从而降低终端和应用的接入门槛和成本。此外,系统在远期可为不同行业应用间丰富的业务合作模式直接提供基础数据共享支撑能力。

三、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该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位于各类物联网终端与第三方应用之间,可以满足应用开发需求及多种终端、多种应用接入的管理。平台可以减少了用户在应用平台侧建设方面投入的开发及维护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有利于打造电信企业低成本、标准化、开放的移动物联网业务体系。对推动电信企业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功能架构

该物联网云平台通过引入物联网公司OneNet平台相关技术,建设一个具备设备接入、应用接入、数据集成、管控,能力集成、系统维护等功能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

设备数据接入模块将依据不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通讯连接方式,提供包括JT/T808-2011、MQTT等常用的行业协议,实现对物联网感应层的各类型终端设备的大规模接入。同时,根据设备种类建立不同的数据通讯网关,集中处理该类型设备的上行、下行数据通讯,完成对业务数据的原始采集工作。

消息总线主要实现终端数据的缓存、路由分发及负载均衡功能。平台可依据业务数据的订阅关系实现数据的快速分发,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的高速缓存,为业务高峰时期大流量终端业务数据并发接入场景提供数据缓冲服务。

应用接入功能将通过数据API接口和能力开放API接口的方式对外提供应用接入服务。该物联网云平台为上层应用建立有数据API接口和能力开放API接口,分别对应相应的功能和服务。除了上述API接口开发以外,平台后期还可以为一些标准化的行业应用平台(如电力、能源等)提供一站式的托管服务。实现应用平台的软硬件一体化快速部署,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一揽子的IT解决方案。

3.2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硬件组网结构

该物联网云平台采用多_X86架构的服务器,主要包括:计算型服务器,缓存型服务器,存储类型服务器,考虑到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接入各类终端数量会逐渐增加。因此,建议在平台终端接入侧单独设置专属防火墙,接入方式与网管资源池防火墙分离,在满足物联网海量终端接入的同时保证资源池其他业务系统的平稳运行。

四、结束语

本文论述的电信企业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在物联网的发展中扮演的是应用的集成者和业务的管理者的身份,在物联网的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台为标准化的物联网应用一站式托管服务,方便用户将具体的应用托管在公司平台上,为客户输出完整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从而可大大减少了用户在应用平台侧建设方面投入的开发及维护成本,并缩短了开发周期,有利于打造浙江公司低成本、标准化、开放的移动物联网业务体系。对推动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毛弋.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对于云计算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21:320.

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6

关键词:排班管理;医院管理;powerbuild

        医院排班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我院根据考勤管理特点自行开发了一套排班管理系统,它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排班信息录入、查询,灵活的代码维护功能和完善的统计功能。下面我们谈谈开发医院排班管理系统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医院现状与开发需求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897年,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246人。由于医院分为总院和分院,作息时间不同,考勤工作又需要统一管理。且考勤机自带的管理系统只提供管理层上的一些应用,没有提供各科室的排班、统计功能。排班管理处于简单的手工方式,不仅工作量非常庞大,而且准确性、共享性、透明性、时效性十分差。所以我院迫切需要一套能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的、功能齐全的排班系统,来满足医院日益发展的需求。

        2排班管理系统的简介

        针对医院考勤现状,开发一套排班管理系统作为医院his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利用医院his系统的用户登录作为考勤排班的用户验证,根据所授予的权限读取考勤人员库的对应信息对相应的科室进行排班。用户根据权限进行代码维护、科室维护、总院分院设置、修改效期维护,查看各科室排班、考勤情况、人员调动情况,统计汇总医院各时段、各科室的排班情况和考勤情况。排班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去管理这些繁琐枯燥的排班数据。

        3具体系统功能需求描述

        ①基本系统 提供给管理者对子系统用户的控制包括用户的分组和用户增删,同时提供基本用户的密码修改和打印机设置、计算器等一些基本功能。

        ②考勤排班表 提供给各科室对本科室或授权科室的排班表的录入、查询和人员的考勤情况查询。根据用户对排班表的录入内容,读取该班次的考勤时段在考勤机系统中插入需考勤记录,同时保存排班表数据。

        ③系统维护 提供对用户的权限设置、排班班次维护、科室院区维护、考勤时段维护、修改效期设置。对系统的用户、代码、考勤时间进行统一的维护和设置。

        ④查询统计 提供对排班人员科室调动查询、统计不同时段人员的排班情况和考勤情况。生成排班人员调动表、考勤排班日统计表、考勤排班月统计表及该表的查询、打印功能。

        4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是应用在局域网中,系统需连接his系统的oracle数据库和考勤系统的sql数据库,同时我们还需另外建立起一个排班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是管理程序开发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能够完整清晰地体现所要管理的信息,而且表结构的划分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的扩张性和日后数据的管理,所以必须清楚每一功能模块要操纵的数据,以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建立数据表。在了解和掌握了his系统人员库和考勤机系统人员库后,根据排班数据的需求本数据库建立起

        5系统的分析和概要设计

        通过对排班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该管理系统按功能需求大致可以分为4个模块:用户基本管理模块、排班表模块、代码维护和系统设置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现在对这4个模块做简单说明。

        ①用户基本管理模块 输入:用户的基本信息。 功能:对用户分组同时对各组用户的使用菜单功能进行划分限制。

        ②排班表模块 输入:员工每周的排班情况。输出:员工周排班表、员工月排班表、员工考勤登记表和员工考勤情况表 功能:完成对员工考勤情况的登记记录,根据排班记录生成分类排班表、考勤表及各类表的打印。

        ③代码维护和系统设置模块 输入:班次代码信息、系统设置基本信息 功能:规范统一的班次代码和考勤规则,限制排班的修改期限和分院科室部门不同的考勤时间的设置。

        ④统计分析模块 输出:考勤排班日统计表、考勤排班月统计表。功能:对考勤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及表的打印。

        5系统的实现概要

        使用powerbuilder 9.0分别对子功能进行设计。

        ①用户基本管理模块 主要完成用户的在该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权限设置和维护功能。在此功能模块中的主要窗口有:用户管理窗口、用户权限窗口、密码修改窗口、打印机设置窗口。

        ②排班表模块 该功能模块是完成对员工的排班信息的输入、查询,并以此进行统计生成一系列的排班表和考勤表。根据用户权限输入本科室或指定科室的排班信息,同时可以根据权限修改或查看一个科室至全院的排班考勤情况。

        ③代码维护和系统设置模块 该模块完成全院科室院区维护、总院分院考勤时段维护、排班表修改效期时间维护、排班代码维护。排班代码维护将排班班次分为公用班次和部门班次。公用班次是所有部门公用的,部门班次仅出现在本部门的排班界面中,一个部门班次可以提供给一个或多个科室使用。同时维护排班班次出现的顺序,该班次是否需要考勤等信息。

        ④统计分析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人事科使用,以统计全院各科室部门的考勤情况。用户可根据排班和考勤信息统计每天或每月各科室或人员的排班情况以及考勤情况。

        5系统开发的其他方面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快速原型法,在短时间先开发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排班表。让几个不同的科室先试用,然后让试用的科室人员提出各种修改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筛选和论证,之后对系统进行修改、测试、检查、直到它的性能达到用户需求为止。原型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支持用户的方法,使得用户在系统生存周期的设计阶段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补充、完善,这套排班管理系统功能基本符合我院要求,能够完成全院各科室的考勤排班的输入和统计,以及各类相关报表的打印,并提供完整的系统维护功能和相关的权限管理机制。同时也考虑到了班次编码以减少数据冗余的问题,对于数据的一致性的问题也通过程序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事部门,使其工作既快又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昭.powerbuilder 9.0 实用参考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张长富.powerbuild 9.0 实例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松乔,任胜兵,王国军.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