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问题范例6篇

区域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1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区域性经济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并且逐渐成为核心经济的支撑单位。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由于四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人口基数、自然环境等一些因素都有所差异,因此导致四大区域经济出现了偏斜状态,并且逐渐拉大了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问题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区域经济会出现空间、时间上的倾斜,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将区域性经济单独列举出来,并且称之为区域经济问题。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迟滞病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主要的四个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区域性经济。

(一)落后病

落后病就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从未有发达过的区域性问题,这种问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过低,当地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均落后全国其他区域,当地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人民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这种问题主要会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

(二)萧条病

萧条病是指一个区域中的经济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但近期经济却陷入困境所患的区域病。其主要的表现为当地主体经济的地位逐渐下滑或者被取代,整体的经济框架设计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乏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的发病区域在我国东部区域的经济带。

(三)膨胀病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时就会出现这种病症。病症的主要表现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地区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渐膨胀,生产与生活的人均成本直线上升,从而导致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直线下降。从我国的经济整体上来看,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或一些国内经济发展大省。

(四)迟滞病

迟滞病的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科学、生产、教育等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当地现有的产业机构不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一些区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六省。从我国经济的整体上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的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拉大,区域经济之间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

二、协调我国经济全局,优化我国区域经济问题

纵观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经济类型都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发展问题,各国面对经济发展问题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提出经济改革、有的完善该国的经济体制,有的建设成熟的经济发展框架。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种经济协调方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让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已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状况较为复杂,区域经济的协调措施只不过是为区域经济确定了发展方向,要想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建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制,增强国家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

1、设立区域经济相应的管理机构,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基础之上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布局,调整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经济格局,协调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从而保证让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在区域内划分出标准经济的位置和问题经济的位置,我国的区域经济没有准确的标准经济和问题经济的划分,并且缺少一种目标较为长远的经济发展框架,区域经济的划分非常的笼统和简单,再加上多种要素长时间的变动,很难保证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对于问题区域经济划分的问题,国家政府主要确定了贫困地区的界定,不存在经济萧条区域、膨胀区域和迟滞区域,因此区域倾斜政策很难制定相应的条款和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去。

(二)统筹规划问题经济区域,协调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根据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进行发展联动,从而制定以下发展战略:

1、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想要得到创新和重组,仅凭单一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其他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综合联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让本地区域经济和全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机制,就是通过沟通的形式,让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个体协同发展,从而让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在确定了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自身的优势后,确定经济个体的层次,结合周边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互帮互助,创建经济错位发展的机会。

2、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内的合作模式根据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和经济现状的实际情况,可以创建一些极为松散的经济合作区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合作典范,例如: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泛珠三角区域以“珠三角”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逐渐向周边进行辐射式的扩散,整个覆盖范围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这种松散式的合作区域的建立,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实现经济上的优劣互补,全面促进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2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运输业的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区域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增长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东部地区仅占我国面积的1/3,但我国基本上所有的港口以及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时间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起来看,人们对其因果关系主要有三种认识。

第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空间距离缩小,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吸引大量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

第三,二者相互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即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除了部分大城市外,大都处于规划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交通拥堵现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人流、车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建设,而交通工具却发展的非常缓慢。除了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轻轨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做出大的变化。

2、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规划水平、应变能力等的限制,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不能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道路容量的不足,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像北京、上海的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各方各面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相反的,像西部及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当地的大量丰富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商不来这些地方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越变越大。所以,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交通运输的拥堵问题还是交通运输能力的缺乏都相应得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运输

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之下,导致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将会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差距也越变越大。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可以强烈的刺激当地的消费,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当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而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提高,进行必要的建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其科学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现状,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了四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从实质到内容的一体化,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等的畅通,而且支撑和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观念的转变。对于中国的西部而言,区域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文化的教育。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文明思想的传播,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使人们能够逐步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具有很大的意义。

2、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别战略

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应针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设施实行差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战略,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各种效应,最终使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针对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公路、铁路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就需要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交通运输设施,如地铁、轻轨等。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仅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的铁路、公路就可以了。

3、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依据点轴开发理论,随着像铁路、公路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重要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将会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与投资环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从具有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在此产业、物质、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高度聚集,这就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水平的提高。当费用降低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向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优势的地方聚集,使得这些地方有了较大的空间进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交通运输为干线,快速发展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聚集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员、资金、技术等在交通干线上集聚,不断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产业等也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干线集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依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战略,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km的1h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的东部地区以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的交通运输,是甘肃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连四川,与国家的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互融合,发挥了甘肃省的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斌,荣朝和,马云. 《运输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3]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4]段增英.《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卷(第18期)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学科属性 理论创新 平衡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在当前是一门有着较短发展历史的新兴学科,因此并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且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的表述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诺斯(H. O. 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二)程必定(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

(三)刘再兴、周起业等(1989)认为:所谓的区域经济学也有另一个名称为区域科学。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再根据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方法原则对区域的各类型产业进行布局,进而保证该区域的经济能够与世界经济发展相接轨,又能够将当地的优势产业发挥到极限;得出一个企业大小规模大小都有的多层次区域经济,进而让当地的城乡经济连接成一片的有机经济体。

(四)艾萨德(Walter Isard)认为:区域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该区域内的一些进行生产工作从而来收获利润的个体产业或者企业;让当地区域的居民的福利扩大化;当地区域的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得到有效改善和衡量让该区域内的资源能够得到每个产业的合理利用等等。

(五)杜贝(V. 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学观点下研究资源不均衡分配的科学”。

(六)陈栋生(199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七)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科学”。

因此,针对以上研究与论述的比较可得:首先,(1)、(2)两者都有着较为一致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分布。并且两者主要强调内容都是低于组织、地理分布与经济空间秩序的规律。不过实质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着一定去别的。再者就是(4)的观点中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问题和市区内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主要强调,但是却忽略了区际的关系。然后就是与(4)相反的(5),主要强调了区际关系与地区差异的重要性,而对区内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忽略。不过(5)观点中有一点创新就是区际关系没有被限制在国内,即区际关系是可以跨国界的。还有就是(3)、(6)、(7)三者的观点都对区内经济及进行了重点强调和研究,同时也注重对区际关系的研究。不过各自的表述有所差异,(3)(6)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而(6)(7)则是将区域经济学认为是决策类型的科学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一)属于经济学科论。

区域经济学在多数的经济学家眼中是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相融合的学科,即被分为了应用经济学范围内。经济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只是关注和研究宏观、围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但是都却不注重经济发展要素的空间布局和运动规律问题、产业与空间方面的区域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运行机制问题。所以对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实质就是对经济学进行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所以,包括我国官方的大多数区域都认为经济学科内包括区域经济学。

(二)属于地理学科论。

针对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差不多是一致的,这是最近多数地理学家的观点。尤是针对区域地理经济学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经济地域内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经济系统、布置地域内的产业布局,进而使得空间内的产业布局结构较为合理。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是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布局。因此,比较二者可发现研究对象几乎相同,且很多的经济地理学家后来都开始事区域经济研究工作。所以地理学内应包括区域经济学。

(三)属于边缘学科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既不是经济学范围又不是地理学范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边缘性质的学科。虽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与地理学内容类似,同时也对区域差异和条件分析持重视态度;不过区域经济学也是与经济学相同,对经济学内的企业、产业、和相关政策的研究也是比较注重。研究者的群体中包含着经济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因此,将区域经济学看作为两者的边缘学科,对经济学与地理学两者的精华内容进行吸取,并对进行全面发展。

我们的观点则是,看一门学科是否有这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实践功能强大与否。即根据问题出发,结合实践内容而跨学科的主要攻关是奔着学科、市场以及实际实践的需要而说的,也是未来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所以将区域经济学科视为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边缘学科是更有利于将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功能发挥极致。

三、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规律性

(一)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区域资源由于受到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方面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配置开始出现不平衡性。虽然平衡是暂时性的,但不是绝对性的不平衡。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的空间不平衡分布的恒久性在全球角度下来看主要是自然环境对进行了主导作用。而部分地区和国家不平衡的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则会由于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出现相对稳定;如果再根据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进行分析,则区内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之间的差异而使得存在普遍性。因此,那种盲目的追求区域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除了让预期目的实现出现困难之外,还能够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使得宏观效益得以下降。

(二)时间规律的阶段性。

根据时间规律来分析,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过程,分析每个区域的以前、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过程都会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变化而表现出每个时期各个的特点,所以就会由较为鲜明的发展阶段出现,这也是当地的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的主要体现。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超越发展阶段的,深圳就是一个发展的特殊例子,不过该种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的。

(三)动力机制人地互动性问题。

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时间规律是区域的阶段性,那么空间规律就非不平衡性莫属了,区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是人地互动性。而人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则就是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即人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地之间关系的互动和综合平衡是区域发展应重要关注的,同时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

四、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新区位因素研究。

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以及地理位置等是研究传统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且对于自然资源、运费、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重视程度更大,但是对社会经济条件的状况忽略了,该状况在我国区域研究和原苏联的区域研究突出更加明显。新型的区域经济学在对传统区位因素进行研究时,对网络、市场、信息技术、政策、外资等新位因素研究重视程度更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多,专家学者非常重视这一系列新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且他们试着想根据数学相关模型来解释这些新区位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这与传统区域经济学对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有差异。

(二)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1.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要探讨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地域运动之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发现限制因素,并分析几个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模式。

2.新地域运动的空间模式及演化规律研究。要研究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之间地域运动的功能与构成要素、空间组成模式,并分析这些空间模式的不同演化规律。

3.新地域运动的城市效应研究。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分析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城市规模、性质、空间组织所造成的影响机理,并根据这个基础,分析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三)新空间集聚研究。

1.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研究。对报酬递增和集聚空间的研究内容在早期是阿瑟、维纳布尔斯和克鲁格曼等人开展的。根据形成专业化和贸易方面的报酬递增、经济规模以及不完全竞争相比于报酬更加稳定、完全竞争的相对优势是更加重要。使得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技术、市场等并不是国内也不是国际上的规模,而是一个区域经济通过集聚而逐渐形成的。每个学者对于报酬递增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的形式强调是不同的。例如,维纳布尔斯、克鲁格曼研究得出的模型里将技术溢出、劳动力市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三个外在因素作为集聚的动力,是这些外在因素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开始集聚。

2.区域成长与空间集聚研究。区域增长与空间集聚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是新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强调对象,人们研究区域集聚的兴趣来源是由于一些经济学家在增加内生增长变量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改进大前提下得出了新增长理论。据分析沙拉马丁和巴罗的研究成果,国际之间的新古典集聚模型没有国内的区际之间的实用性强。主要是由于同一个国家内的各个地区的文化、政府管制政策、技术、立法体系等工业发展因素都是比较相似的。因此一国内部的各个地区间的集聚比国际方面的集聚形式实现比较容易。

市场的交通费用、波及范围、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等都是根据区际经济活动的扩散与集聚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决定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得以提升,并使得空间集聚开始向更大范围发生,边缘与核心区之间的差距也将变得更大,进而导致空间不平衡性情况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1]柏银玲.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滕少霞,骆玲.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整合与分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1).

[3]杨开忠.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J].经济学动态,2008,(01).

[4]刘玉奎,潘雄锋.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6,(05).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人才;政策;支柱产业;文化差异

前言

2015年各省“GDP成绩单”已经完全公布,此次公布成绩最好不仅排名引人注意,同时各省的“GDP增速”也是受到关注。在这次成绩单中排名位于前三的分别是经济总量为7.28万亿的广东省,7.06万亿的江苏省以及6.3万亿的山东省。并且在此次统计中,可以看出,受重工业的拖累,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下滑,特别是辽宁省已经从2014年的经济第七大省滑落到排名第十位。同时,四川经济崛起,经济总量再度回到1978年的全国第六位。从各省“GDP成绩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出现了日益加强的马太效应。

大从世界的角度,小从国内来看。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区域经济问题,总的来说,区域经济问题的产生与4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与区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可能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地的经济滞后或者经济总量高于其他省份。例如,上世纪,安徽省蚌埠市因为受其明显的交通优势,其经济发展位于同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近些年,因交通的普遍快速发展,蚌埠的交通条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其经济发展也失去了明显的竞争优势。2:与区域的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这些流动性与可变性较强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前段时间掀起的 “蒜你狠”高潮中,大量的安徽,河南廉价劳动力涌入山东金乡县为山东金乡县创造了经济奇迹。3:受各区域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因受其特殊的宗教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引入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项目。为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并为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适合的体制与适宜的经济发展阶段。例如,在改革开放期间,许多民营企业赶上了好时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综合上述说法,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五个大的方面。现从5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问题。

一、区域地理差距问题

因为其地区的不同,区域经济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地区差距问题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学的核心为题。通过各省的“GDP成绩单”可以看出 ,位于榜首的广州省,其地处沿海,并且在早年的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就选择广东省作为优先发展的省份。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面依靠南岭,东北面是武夷山,南面面临南海,海上运输极为发达。因此,交通的便利不仅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同时也为文化走出去奠定了一定强有力的基础。从各省的“GDP成绩单”中不难看出,排名第二的江苏省和排名第四的浙江省位于我国长江出海口,连接内陆。不仅有利于经济走出去,也有利于技术引进来。同时,江浙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往来,可以极大地促销商品的出口。由广东省和江浙地区的例子可以看出,地理位置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区域支柱产业的差距问题

支柱产业决定地区经济来源,同时也决定地区总体“GDP成绩”。支柱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15年各省 “GDP成绩单”中也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东北地区的以重工业为支柱产业,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由于石油业总量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对黑龙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经济总量大幅下降。

三、区域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丰富才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经济也才能得以发展。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就要了解其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板”。使其资源发挥得到最大化。例如,我国宁夏省回族自治区有具有保健、养生等多重作用的枸杞,地方应该主要到其优势。可以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产业,让其枸杞种植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例如,可以利用政府的“脱贫移民”工程,推出专门的特色作物种植移民村。让枸杞种植成为宁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我国安徽省黄山市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并且基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茶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点,并且试图利于旅游业带动当地茶文化,形成以“旅游带动茶文化”的模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对于现在日益发展起来的休闲生活方式现也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我国云南省,自然资源很丰富,充分利用其旅游业将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将其旅游业规范化、品牌化将会为经济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利用媒体或者其他多方面社交平台进行宣传,让旅游业先从网络走出去。然后,规范的旅游业从口碑中走出去。

四、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入问题

人才的培养对于当地经济与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在历史的舞台中,不乏有人才带动发展的例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就足以说明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留住的重要性。例如,我国陕西省在2015年“GDP成绩单”中位于中下地位,但是陕西省在每年的教育中属于人才培养大省,问题就出在人才流失上。这也足以说明要想当地经济得到发展不但要求能够培养出人才,还要求当地能有足够的优势留住人才。人才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就大方面而言,还造成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住房压力、环境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留住人才方面,当地应该发展特有的优势,例如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等。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上的补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留住人才,适量控制贫困边远地区的人才外流如一线城市。

五、政府政策支持问题

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影响着经济的基础建设、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政策采取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我国政府在高考方面对于贫困地区采取的鼓励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学生走出去,为当地的经济往来注入新的元素,同时在某一些方面能够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对于实现公平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政策支持方面,同时还表现在我国政府对于移民村的建设问题上,近几年来大面积的生态移民不仅发展了特色种植产业,同时也为移民搬迁户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六、区域文化差异问题

区域文化差异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决定因素,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区域文化差异,又是历史问题。对于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当地特色文化,应该做到继承和发扬。例如,在我国贵州等地区存在的苗族文化应将其作为特有文化继承,并让其成为经济发展过程有的“吸睛点”。旅游业、宗教文化等都会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将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想象的作用。

在各省“GDP成绩单”中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经济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资源利用,交通,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均对其产生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盲目发展经济,避免出现环境中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应该将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起来,发展经济快速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制。

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符合当地文化与宗教的要求。让经济与宗教、文化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与宗教文化。

各省“GDP成绩单”对研究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同时对于研究区域性经济差距问题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应当立足于现在,将目光放长远为地区经济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5

关键词:经济地理 非均衡 人口流动 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布则与此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机会将不出现在制造业,而是出现在城市里各种新兴的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从另外的角度考察上述发展阶段,可以称之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的经济增长阶段。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就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但是“后发展”国家在“起飞”阶段,都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起步,依靠的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问题在于:要使全体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劳动力的成本就必然会逐渐提高。“向成熟推进”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不能再依赖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而要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随着劳动者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伴随着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向成熟推进”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在今后的50年内,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将有一半左右(5亿)的农村人口陆续变为城市居民;中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几百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以及若干个容纳上亿人口的密集都市带(圈)。每一个都市带(圈)都有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金融中心,但它们的市场边界都是开放的。不仅带动着周边地区的发展,而且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往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和水泥,中国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量将达到创记录的水平,成为世界市场上的最大买主。中国的需求将决定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的价格。

三、决定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

首先是前面所说的经济地理因素。幅员的辽阔和人口的密集,使得中国东部很多地区,都有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市场和产业群体。沿青藏高原东侧的横断山脉,经秦岭、太行山、燕山、辽西山地到大兴安岭可以划一道线。此线以东,除云贵高原外,大都是适合工农业发展的平原地区,产业选择的余地很大。山地和丘陵构成了天然的市场边界,河川则成为区域市场之间的自然纽带。此线以西,除大河流域附近的少数地区,只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尽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城市位置和人口规模的选择余地却很小。环境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上的差别,不仅决定了不同地区城市人口密度和区域市场规模上的差异,而且强化了各个地区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中国历史上多次的人口向南迁移,使江南地区集聚了深厚的华夏文明遗存。其中包括细作农业技术、精湛的手工艺技能和勤俭、执着的经商传统。近代以来,西方入侵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例如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以及前述人口增长引发的闽粤百姓“下南洋”等;对于今天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传统计划体制时期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中国东北和中部地区奠定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时期的三线建设,则为中西部省份今天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条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今天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 财政“分级包干”,放松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加入了WTO 以后,东部地区的经济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国际大循环”,进一步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包产到户”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效率,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大量中西部的农村青年,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的沿海城市“打工”,使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低成本优势得以长期保持,延缓了出口加工业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因此,中国已经从产业非均衡(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区域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的趋势和特点

上述区域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能够很快地发生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与中国面积差不多大小的欧洲,从工业革命算起已经200多年,也没有能够完全消除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我国的情况则更为特殊。西北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合人类密集居住,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东南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现展机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因素都不会因为中央财政的地区性转移支付政策,以及中央政府承担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而发生任何实质上的改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格局,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东部沿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跨行政区的、具有很多“增长极”的城市带(圈)。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香港,四周有深圳、广州、佛山、南海、东莞等“增长极”。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上海,周围有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增长极”。这些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在“国际大循环”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批以市场为纽带、上下游一体化、技术联系紧密的城市产业群体,吸收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以及各种水平的外来劳动力。它们的产品销售网络和原材料、劳动力供应链,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和海外。这些地区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迅速提高了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么幸运。由于经济地理、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限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增长极”性质的城市,例如福建的厦门、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等;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例如海尔、长虹等。但它们的带动作用一般仅限于省内。一些原材料大省,例如黑龙江和山西,或者由于中央政策方面的原因,或者因为地区内部管理混乱,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计划体制及三线建设时期的明星城市,例如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以及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虽然与过去相比,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缩小。

五、区域经济布局问题上的几种不同思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不要讨论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可以在市场发育中自然解决。反对的意见则指出:市场机制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框架下发挥作用的。如果政治、法律框架本身存在问题,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例如珠江三角洲已经建成了五大国际机场;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只需要一到两个国际机场。同样的故事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继续重演。因此,讨论区域经济布局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扫除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障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在具体的区域经济规划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些同志认为,只有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区域经济规划才能落到实处。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级地方政府做经济发展规划上。反对的意见则认为,区域经济的范围是由经济地理、历史和市场等因素决定的,行政区划则主要由政治、法律因素决定;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二者的边界并不一致。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包括三个以上的行政区域。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不是代替地方政府做规划,而是将地方政府的规划纳入中央宏观调控的视野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避免各自规划中以邻为壑的做法,建立起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以便在长期发展中做到“荣誉共享,利益均沾”。

在讨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时,重要的分歧出现在区域经济的范围问题上。例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它们与周边地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界限。一种意见认为区域经济的范围划得宽一点为好,可以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免得将周边地区的一些城市“边缘化”。反对的意见则认为开始时还是划得窄一些为好,可以重点解决那些已经形成了紧密经济联系的城市之间的矛盾,形成明确的地区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增长极”的成长。在全球化条件下,市场本身没有边界。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是历史上客观形成的。不存在谁被“边缘化”的问题。周边地区城市只要扬长避短、主动服务、甘当配角,就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

六、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

本届政府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但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标准是什么?政府如何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在政治领导人心中,地区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标志性的市容风貌上,而且也体现为经济总量上的差别。东部一个县级市的GDP总量,就相当于西部一个省(自治区)。从总量角度考虑缩小地区差距问题,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大大超过东部地区。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对各地区的居民来说,地区发展不平衡则主要体现在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上。这主要取决于人均GDP上的差距。从人均角度考虑问题,则缩小地区差距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逐步增大西部地区的GDP总量,二是适当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拼速度就不是必要条件了。问题是究竟该用哪个标准呢?其实这和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类似,只能以人均GDP作为标准。

可能有人会说,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本来就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怎么可以继续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呢?这就牵涉到一个人居环境的生态科学问题。根据199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会议的结论,干旱区(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0.05~0.25)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超过7人,半干旱区(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为0.25~0.4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超过20人。按此标准,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的人口都已大大超过了该地区的环境承载量。很多同志只考虑西部有大量闲置的土地,以为只要引来水或利用地下水就可以再造亿万顷良田。但建国以来的多次西部移民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即使是西部一些重要的科研、矿业基地,也因为忽视了生态问题而难以为继。

当然,像三峡工程那样的移民国家是搞不起的,也不符合一般的人口迁徙规律。一般条件下的移民规律不是举家迁徙,而是家中的年轻人从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从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流动。东部地区的人均耕地确实很少,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更多的工作机会将出现在东部的城市里。为了鼓励上述人口流动,国家应当承担起西部地区农村的普及义务 教育责任,扫除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定居的障碍,为少数民族青年保持传统的文化、习惯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西部资源的开发,也需要高素质人口的逆向流动,但要控制其规模小于西部流出的人口。因此,西部资源开发要采取劳动节约型技术,防止因技术落后导致的低素质劳动力向西部地区逆向流动。

七、正确选择现代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农业过熟,城市化不足,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老问题。那时的政策毛病出在历朝、历代皇帝的“重本抑末”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人再反对发展工商业了,但是在如何选择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人希望中国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都市病”,设计出一条“离土不离乡”、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中国层层承包的非集中化改革过程中,这种思路在乡镇基层干部中有广泛的市场。但是,这种思路不符合西方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所否定。“包产到户”后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毫不犹豫地流入东部大城市去找工作,完全不理会乡村学者们“离土不离乡”的“理性”呼唤。

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不足的国家,城市化又不可能不占用耕地,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少占用。根据中小城市战略家们设计的标准,一个乡镇的城区规划面积为2至9平方公里。中国有5万左右个乡镇,如果其中的一半变成中小城镇,则至少要占用一个江苏省那么大面积的耕地。主张采取“都市化”发展战略的学者指出:只有大城市产生的聚集效应,才有可能减少耕地的占用。因地制宜、规划得当的都市化方案,至少比中小城镇方案节约一半左右的耕地。此外,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与乡村学者的设想也不一样。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并不因城市规模小而少产生。大城市虽然污染集中,但由于污染治理设施同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治理起来反而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生产的集约化。这一点决定了城市化的方向。中小城镇方案满足不了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只有大城市才能产生现代产业发展所必须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市化并不是要消灭中小城镇,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帮助各个地区的“增长极”成长为大城市,并用快速交通线将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和城市带。要防止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大城市病,根本出路是在城市带的规划中,明确城市间的分工,同时对大城市实行功能分区。如果能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区形成若干个城市带或城市圈,聚集全国1/3左右的人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就好办了。

八、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曾经是中国最肥沃的农业主产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里的耕地面积迅速减少,粮食也要依靠其他地区进口。尽管中央政府多次颁布保护基本农田的严厉措施,实际上也收效甚微。在一亩地种粮的年收益不过几百元,转为商业用地价值高达数十万元的情况下,政府行政命令的作用十分有限。况且,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完全禁止占用耕地是不可能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召集有关的省、市领导,成立经济区规划协调办公室,在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三角洲进行全面的城市规划,协调省、市间的利益冲突,形成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城市基础设施上的重复建设,尽可能少占用宝贵的耕地。

在城市化占用耕地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使他们得以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在我国目前法律框架下,农村的土地属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征用,但过去规定的补偿标准太低了。但什么是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供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二是提供职业转换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费用。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农民利益的侵犯。有一种观点要求区分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商业用地,公用占地适用上述办法,商业用地让开发商与农民直接谈判,以便使农民得到更充分的补偿。但实际上,不仅土地性质的划分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且由于二者信息上的不对称,以及政府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农民的利益更得不到保证。

土地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资源。在土地定价问题上,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为了吸引外资,很多地区采取“零地价”的方式相互竞争。二是由于投机因素的存在,一些沿海城市的地价炒得过高。对于实行零地价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必须检查它们是否在征地时给了农民合理的补偿,禁止用侵犯农民利益的办法来招商引资。对投机因素过高的城市,要重视“影子价格”的作用。例如沿海很多城市的土地价格炒到了每亩几十万元,而当地填海造地的价格却不到10万元。完全可以多搞一些填海造地,尽可能少占用宝贵的农田。此外,在经济区的统一规划中,也会发生行政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例如火电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等,也需要根据经济原则,给予受损害方必要的经济补偿。

九、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的责任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特征明显的大国,又是一个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整体。因此,无论从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角度,还是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中央政府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能简单地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事情。黄河流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上游修了阶梯状的水库以后,下游地区虽然避免了水灾,却又因黄河断流而饱受干旱之苦。因此,如何在防范水灾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黄河水就需要中央政府来统一规划和协调。特别是要防止在黄河上游的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水库来扩充农业和人口规模。否则不仅影响下游省份的经济发展,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因环境恶化而减速。

区域经济问题范文6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FTA战略

【中图分类号】F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6-0025-04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欧洲联盟(EU)从最初的6个国家扩大到现在的27个国家并实现了单一货币,已成长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主要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之后墨西哥的加入,突显其向整个美洲扩展的意图;而相比以上两者,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东亚地区,却一直如一盘散沙,无法形成一个结构比较紧密的区域合作组织,而是纷纷构建自己的FTA战略(FTA指Free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它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为了促进双边或多边贸易活动的开展,以自愿原则,就贸易自由化及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可以促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EAFTA)的建立,这不仅仅会给东亚各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正式结束,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政治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转向了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中国的崛起、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逐渐认识到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急需建立东亚统一市场来创造新的内需,这也成为东亚各国走出困境并实现东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东亚急需寻找新的稳定的内部市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损失惨重,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东亚经济重心开始北移。日本从二战以来持续的高经济增长转而成为持续的低迷不振,但其强劲的经济底蕴使日本依旧成为亚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韩国也不甘落后,中日韩形成东亚地区的三足鼎立之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一直依赖欧美市场的东亚各国损失惨重,特别是对东亚国际生产网络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两次危机,使得东亚各国急需建立亚洲统一市场以创造新的内需,而作为亚洲经济中心的东亚地区(东北亚的中日韩、东南亚的东盟十国)以其庞大的市场成为东亚各国组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二)小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难以实现,各国为了经济发展,开展广泛的区域经贸安排。区域经贸安排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由贸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取消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以促进双方商品、服务及资本技术等的双向流动。目前区域经贸安排的国家或地区大约有340个,远远超过WTO组织的156个成员国。在此大背景下,东亚各国区域内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东盟十国成立的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良好,其积极推动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目前以东盟为轴心,各国和地区相继提出了“10+1”、“10+3”和“10+6”模式,其中最为成功的是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FTA,区内市场规模、资金实力和投资等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现象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三)亚太经合组织内部结构松散,无法满足东亚各国的需求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21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来自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其组织的广泛性和成员的多样性导致各国具体情况相差甚远,所追求的利益也不尽相同。其遵循的“协商一致和非约束性”两大原则也导致其缺少法律效力,对成员缺少约束力,使成员国之间太过于松散。而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美国和东亚各国在文化历史渊源、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很难在短期内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情况下,东亚各国纷纷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转向内部的区域合作。

(四)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展现了其强劲的经济实力,为东亚各国提供了帮助。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经济萎靡不振,导致更多的投资转移到具有良好经济环境的中国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的规模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为适应WTO的规则,中国在经济调整上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促使中国经济从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规模,也促使东亚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长久性的经济关系,以期望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区内各经济体和国家各自为政,倾向于建立次区域的双边FTA,不重视多边FTA

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和东南亚的东盟十国形成东亚四大经济格局,以这四大格局为载体,目前东亚各国和地区已经缔结和达成协议的双边FTA/ETA有24个,正在谈判的有29个,有意向或正在协商中的数量更多。其中以新加坡最多,达到20个,中国、日本分别有11个,韩国7个,主要也是由于这些国家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比较高。同时,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建立双边FTA,并由此形成了东亚地区相互交织的纷繁复杂的FTA网络。而对于多边FTA,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特别是中日之间依然存在的竞争态势,导致对于东亚多边FTA的建设成为纸上谈兵。

(二)以东盟为轴心,出现了以小国主导、大国参与的奇特现象

在欧盟内部,德英法三国实力相当,共同主导欧盟事务;在北美NAF—TA中,美国占有绝对优势,以其强劲的经济实力成为主导国。而在东亚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中日韩和东盟十国的四强格局。东盟十个小国依据东盟这个载体形成一个共同话语权,利用大国平衡战略,成功地将中日韩纳入以东盟为轴心的“10+1”FTA体系中。而对于中国提出的“10+3”方案(东盟加上中日韩)和日本为了抗衡中国提出的“10+6”方案(东盟加上中日韩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盟更加倾向于“10+1”方案。东盟不但与中日韩分别签订了CAFTA、JAFTA、KAF-TA,还和印度签署了RTIA(区域贸易投资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了AANZFTA,意向和巴基斯坦签署PAFTA等举措。再加上中日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不信任以及竞争,最终形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以东盟小国为主导,中日韩等大国参与的“小马拉大车”的奇特现象。

(三)以市场推动为主,纷纷缔结跨区域FTA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其不同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是以市场推动为主。东亚区域内各国虽然没有像欧美国家间签署合作协议,但是由于其内部市场的推动,区域内各经济体纷纷削减关税、简化国际贸易手续、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这在很多方面都和签署协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相上下,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对于区域内FTA的深化动力不足,反而促使东亚各国纷纷转向区域外签署FTA,跨区域FTA占区域内总FTA的比重高达6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就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未能达成共识,又都想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迟迟没有进展。

(四)东亚四大格局自身情况不同导致对东亚FTA的态度迥异

1.东盟——倡导者、获利者、推动者。东盟是中、小、弱国家的联盟,经济一体化是东盟各国赖以生存、不断发展和应对外部威胁的唯一选择。因此,东盟成为东亚地区最早实践FTA战略的国家集团,显然该战略给东盟各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东盟各国通过大力推进区域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地位,不但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还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外交空间。东盟凭借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游走在中日韩和美国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香饽饽”。而东盟也充分利用这种轴心地位,获取大量的投资回报和经济发展良机,使其不但成功摆脱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成为一个倡导者和推动者。

2.中国——积极参与者、推动者。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不仅和港澳特区签署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补充协议》),还和东盟、智利和巴基斯坦签署了FTA,正在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韩国、海湾六国(GCC)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是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四国于1991年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进行FTA的谈判协商或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使得东盟各国意识到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对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度。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7%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也让世人侧目,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地区经济合作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以务实的作风推动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日本相比,中国总体经济实力还有一些差距,中国的提议也得不到日本的响应,中国想要在东亚FTA中成为主导国,必须要自身的经济实力强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目前只能是一个积极参与者、推动者,而无法成为一个主导者。

3.日本——被动参与者、消极对待者。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最为强盛,经济实力成为亚洲第一。一直以来日本凭借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东亚地区以领导者自居,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进入持续低迷时期,再加上历史原因和与中韩两国的领土争端,日本很难在东亚地区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国内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日本不得不寻找重振本国经济的良方,因此,日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EPA(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战略,即除了产品贸易之外,EPA涵盖了服务贸易、投资和人员自由流动等多方面的合作。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趣不大,只是处于一个被动参与者的地位,其更加重视双边EPA的建立。日本先后与东盟各国、墨西哥、智利和瑞士等国建立了EPA,并意向和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签订EPA。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日本也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日本却将中国排在以上国家之后考虑,其主要是担心中国的崛起取代其亚洲老大的地位,因而处处提防,时刻防范。在中韩和东盟签署FTA之后,日本迅速与东盟缔结AJCEP(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也显示出日本维护自己东亚主导地位的心态。为抗衡中国提出的“10+3”东亚FTA方案,日本更是推出“10+6”的FTA方案,显示出日本对中国的防范。虽然在2010年5月中日韩三国开始官产学可行性研究,随着事态的恶化,中日之间的信任降到中日建交以来的冰点。而由于日韩的岛屿之争,使日韩之间也缺乏政治信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EAFTA的深入发展。

4.韩国——沟通者、参与者、积极推动者。韩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并在东亚经济中处于上升的地位。韩国在东亚FTA中态度一直很积极,因为一旦形成东亚FTA,韩国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韩国最初充当了巾日之间的桥梁,由于日本的消极,韩国转而向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缔结FTA,希望能够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贸易体制,打开欧美市场大门,降低对中日贸易的依赖度,并为以后同中日的谈判增加砝码。韩国先后同新加坡、智利、欧盟、东盟和美国签署了FTA,同印度签署韩印CEPA,和海合会、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哥伦比亚和土耳其等国家的FTA也正在谈判中,同时和中日俄以及以色列、南方共同市场以及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是由南非、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和纳米比亚等国家在1969年成立的)的FTA也已有了可行性研究。由于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市场规模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都比不上中日,因此,它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只能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大力推动者的角色。

5.来自于美国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与经济强国的美国不愿意让自己被排除在东亚经济圈之外,一直在寻找机会重返亚太地区,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其对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反对态度。2005年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4个国家发起成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D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主要内容是成员国之间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给予彼此优惠并加强合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议。美国于2008年宣布加入,到目前为止已有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12个谈判国。至此南美国主导的TPP中,“10+3”中已有5个成员国进入,而韩国、泰国和菲律宾也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一旦这些成为事实,则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更加缓慢,实际上这也是美国为进一步遏制中国在东亚甚至于亚洲地区的发展而布下的一招棋。因此,美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阻挠者。

三、中国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大力推动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鉴于日本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国内问题,中国将成为决定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中国除了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之外,还需要在未来的十年不断地提高民众收入,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保障制度,从而达到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中国还需要推动建立东亚区域内的资本市场,引导东亚高储蓄向区域内而不是向区域外投资。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和机遇。中国需要通观全局,勇担重任,做出应有的对策。

(二)东亚各国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合作基础,有步骤地推动其慢慢融合

目前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中,形成了以东盟为轴心的“10+1”体系。在此情况下,首先应加快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建成;其次可以由东盟通过三个“10+1”FTA体系(即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的合并,打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从而最终形成EAFTA体系,这样比单纯地由中国去推动更加可行,也会减少由中日之间主导权之争而产生的阻力。另外,在其他纵横交错的次区域FTA合作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东盟这样位置的中间人,再由中间人统一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东亚区域经济区。

(三)中国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随机应变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正式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这标志着东亚区域自贸区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是东亚地区各国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所发生的微妙变化,而随机应变做出的新的举措。在第七届东亚峰会上,代表中国倡议:中国要抓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新机遇,全力支持东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组建在2013年初启动谈判,2015年底完成谈判。

(四)各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后带来的影响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成之后,将会给东亚各国的宏观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增长和福利的增加等;另一方面,也会给各国的敏感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日本、韩国的农产品与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相比缺少竞争力,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又比中国和东盟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石化和钢铁产业方面都是各国重点扶持的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后有可能会导致这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恶性循环,使这些企业重新洗牌,给各国造成一些损失。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特别是中国都需要加快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预先设计一套应对状况的体系,尽量减轻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中国需加强同东盟、美日韩的沟通,立足长远,实现共赢

东亚合作是中国区域合作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参与亚太合作的基础。目前,日本的消极态度,美国的强势插手,东盟的大国平衡、利益优先以及印度的冷漠,已让日本提出的“10+6”成为制约中国的机制。在2011年东亚峰会上将南海问题列入议题,使中国更加被动。中国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的领土争端,导致政治外交关系恶化,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沟通,立足长远,不要仅仅局限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之中,以该框架为基础,也要从这个框架中跳出来,将目标放得更远一些,从东亚到亚太,这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亚太也不可能分裂为两个集团,美国不可能退出亚洲,中国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亚洲,未来十年,中国和美国将共同纳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将会更大一些。到那个时候,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不再重要,而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得到的利益远远超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和美国将会在此过程中相互协商,以期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