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道德教育范例6篇

校园道德教育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1

一、学校道德教育遭遇的时代困境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价值基础也趋于瓦解,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十分严重:都市病、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心态冷漠、公德缺乏、信仰缺乏,等等。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传统价值丧失已经给学校德育造成有目共睹的危机。这些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二是青少年生活的家庭环境发生变化,三是学校德育面临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影响。

1.学校周遭:社会病态严重侵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

中国目前正在跨入现代之门[1],正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现代化成为今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人都作为族群个体而存在着,现代化强调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这就引发了价值观体系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们看到个人的主体性价值得到承认,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挥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个人从压抑中获得人性的解放,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个性的解放也导致人的私欲泛滥。严重利己行为、吸毒等各种社会病态严重侵蚀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成为凸显的社会问题,这一切都使得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随着现代化在中国的推进,商品经济社会也正在改变着人与人的传统社会关系,市场经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驱动着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满足。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充满温情的交往关系变成了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迅速膨胀起来的个人主义侵蚀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基础,由此造成了整个社会传统价值观体系的瓦解,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道德生态环境也失去了平衡。从企业造假到官员腐败,从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到暴力事件的发生,等等,诸多社会问题都使得学校教育的社会道德资源变得十分匮乏,教师和学生也因此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无奈与迷茫,直接表现为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地位的丧失。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与校外的道德恶化现象形成巨大的反差,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导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日益变得软弱无力。

从文化普及的角度看,大众传媒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革。但是,由于文化管理体制与法律方面的不健全,文化市场的混乱导致文化经营者为追求商业利润而表现出媚俗的倾向。低俗的文化产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冲击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网络制造的虚拟生活世界中,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都失去了约束力,个人主义发挥至极端,一些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这些都严重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学校教育在与大众传媒的对抗中,其教育效果不断受到削弱。例如:“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问题之一。“网瘾”表面上是心理问题,实质上则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对孩子失去吸引力的一种表现。

2.学校逐渐失去稳固的后方基地:传统家庭生活结构的解体

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生活之外,家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学校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家庭结构及其稳定程度正是发生剧烈的变化,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质量。

从城市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尤其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城市,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家庭日趋小型化,而且家长的工作时间也不断延长,无法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与心理沟通。这样的家庭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但是,潜在的危机则是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缺损导致家庭生活中长辈对孩子道德影响力的减弱。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里,如果失去家长的有效影响,他们的生活时段就可能被电视、网络所侵占。这些孩子就可能模仿传媒中的成年人,而这种“偶像崇拜”中存在着向善或向恶的不同可能性。

从农村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大批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此同时,农村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不复存在了。随着父母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他们多数是与年迈的祖辈生活在一起。这正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面临的新问题。这一切变化都使得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对儿童教育的职责无法实现,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另外,现代社会发展也带来家庭生活中的文化反哺现象。例如,在信息化时代里,孩子们掌握新技术、接收新信息的能力明显优于家长,这更加剧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问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十分困难。

家庭生活原本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但是,如果家庭生活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依恋感,那么,家长的权威作用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衰弱。家庭也就无法与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3.不和谐的校园: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中,学校主流文化制约着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社会的开放使得学生有可能接受到不同亚文化的影响,加之青少年群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因此,当代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亚文化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与学校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相抵触的一面。

学生亚文化群体中出现的偶像崇拜就可能与学校的榜样教育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与学校树立的榜样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很多青少年来说,他们过着一种两极性的生活:一极是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学习;一极是对偶像的神魂颠倒。”[2]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但是,青少年对娱乐明星的热情超越对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家和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注意力,将导致学校教育在这些学生心中的直接降格。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校外各种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超出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并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干扰。如果学校德育无视信息社会中小学生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单纯固守传统道德教育的老路子,只能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而且,在困境中挣扎的学校道德教育正在走向边缘化、外在化。我国著名德育理论专家鲁洁教授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一,边缘化,指道德教育既然在使人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些技能方面无能为力,它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无用的教育,在学校中的容身之地越来越小。第二,外在化,指道德教育的价值己经丧失殆尽,道德被认为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就是遵守规范和规则,而这些规范规则又被视为源于客体世界的运行规律,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几乎没有关系,这样,道德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自我涉入的学习,当然也就生成不了任何自我道德定位及明确方向的道德态度。[3]

上述事实表明,学校生活充满着危机,这种危机总是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但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开创新起点的机会”[4]。当然,这个新起点不是简单地恢复中断的发展,而要对迄今不合适的学校生活加以批判性分析,恢复被抛弃的良好的教育开端。

二、学校生活:教育价值秩序的颠覆

当代社会,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主宰着现实社会的诸多领域。学校教育似乎已被淹没在实用与功利主义的冰水中。[5]学校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种种利益诱惑面前,学校似乎已经放弃应该追求的道德教育理想,学校的功利倾向已经浸染着整个校园。学校生活的价值秩序已经被颠倒了,这也正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道德软肋”。

1.升学为圭臬:教育丧失本义

对教育的本义之思,有必要进行词源学的回溯和教育史的回眸。英语中的“教育”(education),源于古拉丁语。拉丁文“Educare”的词源是Ex(出)-Ducere(引),原初义为“引出,引领”。其实,“引出”不仅表示教育影响出自内发,而且表示之所引的方向。这个方向暗示教育旨在使人向善。因此,本来意义上的“教育”,是指“善”的影响,也可视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制度化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时至今日,教育价值并非在于培养孤立的个体,而是一定社会的成员,即“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并尊重不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个性差异”[6]。

今天,功利取向浓厚的社会生活不断浸染着校园文化。在急功近利的文化影响之下,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升学率提升其社会知名度,进而获取各种利益。因此,学校生活中的一切都以升学为圭臬。从知识学习到特长培养,都以升学为第一要务。在现有国情之下,升学总是以选拔性考试为依据。学生为了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只能拚命地学习那些应试所需要的书本知识,他们不可避免地沦为学习的工具。一个沦为学习工具的孩子,仿佛就是教师或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

竞争和淘汰早已经是校园里游荡着的幽灵,学习的压力已经占用了孩子们太多的时间了。于是,大部分孩子摆脱书本的方式就是电脑(网络)和电视,而对于那些不堪忍受学校生活重负的孩子,虚拟的网络世界似乎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他们在网络游戏中肆意宣泄着他们对学校生活压迫的怨恨与不满。人在某些网络游戏中,除了暴力、色情之外,就剩下一个空洞的人的躯壳了。在此,无论是学校生活中的“好学生”,还是沉溺网络中的“坏学生”,都是一个“单向度的人”。教育的本真价值在时下校园里遭遇被颠覆的命运,教育迷失了最原初的意义。

2.爱的缺失:教育无所依托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曾把“情”和“爱”比做教育上的水。他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7]在夏先生从教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制度和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好像掘池,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因此,夏先生担心学校教育忽视生命所在――人的培养。其实,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技术理性变得日益强大,夏先生对爱的教育的忧虑依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产业,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消费者和学校教育产业的产品。学校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或智力。旁观者知识观[8]支配着学校的学习生活,教师很少关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学生心灵的关系。封闭式考试、单一正确的答案造就了学校生活氛围充满了压力与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冷漠。换言之,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精确、预见和控制,而不去寻求智慧和心灵的安静。这就造成了一个人与自身的疏离。“这种疏离遮蔽了自我的感性本质和社会性的类本质。这种自我疏离的原子式的主体成了在物质经济利益的竞技场上自我谋划和自我计算的自私自利者”。[9]

这种教育的直接弊端就是造成了学习者的异化。学习已经演变成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这种教育在导致人被异化的同时,也带来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就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0]。学校生活到了现在这个样子,真是空虚极了,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爱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时代的学校教育在培养知识人、工具人的单车道上已经走得太远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他们的智力水平也许越来越高,但是,其心灵的健全却令人忧虑。当然,没有一个教育者愿意把风险和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是,教育者必须把威胁到青少年生活的事情纳入到教育学的思考视域之内。

三、重构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爱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爱是教育的原动力。”[11]针对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现实,有识之士开始质问:“有谁真正关心什么东西对孩子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对我们也是真正重要的?难道我们只是像棋子一样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棋盘上吗?”[12]具有使命感的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关爱孩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恢复或重建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就要从爱的教育入手。

1.以爱作为学校德育的价值诉求

自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崇尚理性贬低情感。在技术理性日益昌盛的今天,人们不再将情感生命视为一种富有价值的事件。现代人无法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道德也失去生活目的的奠基。在德国著名现象学伦理学家舍勒看来,这正是现代人所犯的时代错误。在我国社会现代进程中,学校教育正在饱受这种错误所造成的侵害。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时代的困境中挣扎,正在走向被边缘化和被外在化。学校德育被外在的道德规则遮蔽了道德关怀,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后,其道德感成长的连续性受到阻断。于是,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变得有“道”无“德”了,学校用一系列外在的规范约束学生,但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未真正受到触动。

舍勒认为:“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是爱之在者,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3]从舍勒的视角看,爱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天性,为意志指明了方向。在生活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爱使他们具有了休戚与共的情感体验。人的最初的、原始的道德体验就是爱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在这个家庭生活情境中诞生的。家庭是一种以爱为根本特征的道德生活实体。家庭是儿童道德感的诞生地,是道德教育的始基。

儿童进入学校生活的时候,他内心并非是一片“道德空白”,道德感的基调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形成。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是在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必要发展。始于家庭,并不意味着限于家庭,孩子会长大,他会从家庭走进学校,再从学校走入社会。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关注儿童道德感生长的始基,就会关注“爱”的教育。学校德育也将开辟一个新的视域。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爱的教育可以从根源上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复归人文的本性。

2.爱的教育氛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心境

事实证明,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曾把教育氛围理解为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14]。从儿童的视角来考察其生活质量,幸福、无忧无虑、不为恐惧和担忧所困扰是基本心境。保护和发展这种愉快心境是教育者的职责所系。因为,我们从海德格尔那里得知,“现身的有情绪从存在论上组建着此在的世界敞开状态”[15]。正是这种错以为最无关宏旨的情绪,以一定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和生活。简言之,情绪历来支配着我们把握事物的方式,也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

与成年人相比,情绪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更大。如果一个孩子处于忧郁的情绪中,他的整个生活就会变得阴沉,他也无力去保持与外界的关系,可能退缩到自我之中,冷漠地过着颓废的生活。当前,来自学校生活的压力造成一些未成年人的情绪低落。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校与其说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场所,不如说是一个丧失快乐、丧失自我的场所。于是,网络世界的游戏生活成为这些孩子逃避现实,摆脱伤害的“好”去处。

与之对照,愉悦心境能够催人奋进。愉快的心情能够使一个孩子振奋起来,有勇气扫除一切枯萎的影响,以向一切美好的事物敞开心扉。因此,教育者必须尝试去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情绪,避免或防止学生产生忧郁的情绪。好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其各种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也有必要营造充满爱的教育氛围。在爱的教育氛围中,教师眼中没有“差生”或“弱者”,只有对每一个需要教育的孩子的关爱与信任。爱和关怀引导着儿童的道德生活,他(她)在体验被爱与被关怀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爱老师和关怀同伴的道德直觉。学生与教师就置身于一种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关系之中。

总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学校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地位正在被削弱,学校生活对于孩子的魅力也正在逐步消逝。但是,源自教师的爱和期待能够产生一种创造力,进而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境遇。在这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险阻,但是,只要他们心中有爱,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有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选取社会价值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结论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已经跨进现代社会的门槛。参见:赵孟营.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6.

[2]高德胜.道德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8.

[3]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12).

[4][14]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41.

[5]金生.教育:思想与对话[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主编之语.

[6]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8.

[7]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译者序言2.

[8]“旁观者就像一个身在监狱,注视着窗外下雨的囚徒,对他来说,窗外下不下雨都是一样。”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7.

[9]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译者前言、14.

[10]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1:92.

[12]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13]马克斯•舍勒.舍勒选集(下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751.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道德教育 和谐校园 德育模式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是促进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维系校园安定有序、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存在缺陷,加上学生受社会大德育环境和家庭小德育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不高,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必须不断创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模式,发挥道德教育功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缺失及危害

目前高职院校以多种形式开展道德教育,这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是必要的。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科学、文明、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已成为高职学生追求的时尚,高尚的思想道德已成为高职学生道德建设的主流。但我们也应看到,长期以来高职道德教育存在缺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诚信品德匮乏

高职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替人考试”、“论文”已见怪不怪;毕业生使用假材料、假成绩,甚至“克隆”别人的获奖证书,以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签约毁约,网络欺骗等,也屡见不鲜。诚实守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谐校园应有之义。诚信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之本,也是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守;同样,学生无诚信,校园不和谐。

2.学生的团队精神削弱

高职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也普遍缺乏团队精神。具体表现在个人主义盛行,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忽视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对集体活动凭兴趣参加,对学校规定看自己的喜好行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使构建和谐校园缺乏合力。

3.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

今天的高职学生都是在长辈们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依赖”心理严重,稍有不顺,就会怨天尤人, 缺少责任感和自省力,高职学生中易产生妒嫉、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形成不健康、不正常的同学、师生关系,既不利于建立与老师、同学之间和谐关系,也不利于消除同学间产生距离和隔阂,更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从而导致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动力缺乏。

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虽然是少数高职学生,但它在校园乃至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与和谐校园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必须在高职院校加强道德教育,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缺失原因分析

1.学生辨别能力弱,易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些当权者搞“买官”、“卖官”,有些企业“造假”、“卖假”,坑害群众,有些人不诚实守信,弄虚作假等等一些阴暗现象,这些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容易模糊他们的是非界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正面教育,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反差,导致了不真诚、不守信现象的发生。

2.学校道德教育欠缺陷,学生道德索质降低

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二是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化。三是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四是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因此,难以培养出期望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3.家庭教育不力,学生道德观念根浅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将儿女托给了老人,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孩子”。他们在隔代老人的溺爱和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下,许多人形成了自我为中心,自私固执,不能容人等不良性格,加上祖辈和父辈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底,文盲和半文盲较为常见。他们便成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启蒙教师,这些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经常以哄带骗去教育孩子,平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起居,不注重道德教育,在这种家庭环境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其道德素质是有问题的。

三、创新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1.全社会参与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创造和谐校园环境

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高职学生的品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社会各界也要非常重视品质教育,并在各方面予以配合。大学招生时,不再仅满足于考生的学习成绩,而更重视他们的品质状况、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大企业招聘员工时,除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外,还特别注重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行考核。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由学校独立进行,其他领域较少参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上碰到一些因各种制度的不规范而形成的腐化堕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坑蒙拐骗等道德败坏现象。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面前,一些大学生轻而易举就抛弃了多年接受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而艰巨的事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这项事业。也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才会有成效。

2.高职院校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路径

首先,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课堂教育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 真正成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 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以人格塑造人格, 以品德培育品德, 以素质提高素质, 这才是道德教育的康庄大道。

其次,是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的体现群体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思想和精神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们既是享受者,更是参与者。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互动,能切身体验并不断强化对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雅而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人文、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领略中外优秀文化无穷魅力中提高精神境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

再次,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实践是把大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良好品质得到检验、巩固与提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第一,调研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带着某一专题,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一般与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是课堂的深化与升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的终极表象成果通常表现为书面材料。第二,助学式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地点进行参观考察、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它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知识,提高社会化程度、增长社会见识的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理论的检验与再证。第三,适应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生存考验、生产劳动、社会兼职、勤工俭学活动等,主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复杂的社会关系,感受世间的喜怒哀乐,确立自己的大是大非、价值标准,感悟人生真谛。第四,服务式社会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知识性的和非功利性的,如:文艺演出服务、家电维修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卫生常识服务、心理诊断服务等。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体会社会角色的意义,接受来自劳动人民群众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精神。

最后,是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学校公益性活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卫生环境”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第二,“安全防范”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防盗、防火、防疾、防暴等安全防范的实践活动。第三,“关爱他人”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帮助特困生、残疾生等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的实践活动。第四,“管理服务”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包括公共活动秩序、公共生活秩序、公共学习秩序等。在公益性活动中,充满了道德行为养成训练的痕迹,也同时洋溢着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3.结合家庭道德教育,夯实和谐校园基础

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要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依靠学生家长,以身作则影响,共同做学生工作,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家长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启蒙教师。道德素质高的家长,能做到孝敬父母、正直善良、互相友爱、勤劳勇敢,不以哄带骗去说服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懂得循循善诱,引导其分清什么是好品行,什么是坏品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道德素质必然较高,得到社会认可。那些造假制假、买假骗取钱财品行不正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其道德素质是有问题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等等。这些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使整个家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氛围。

参考文献:

[1]陆飞霞.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

[2]杨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蔡娟.高校道德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2007.

[4]谭益民.和谐校园构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近期就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问题,面向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2014年9月26日到9月28日三天中,向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43份。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 问项数 回答方式

个人基本信息 5 填写、选择

网络应用情况 5 选择

网络文明情况 25 选择(单选、多选)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都是比较好的,在道德行为上做的也不错,但是其中也不免有一些问题。下面分别按照性别和年级性质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并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1.按性别统计(如表2所示)

接触网络的时间:

男女生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差不大,一般都是在上了大学之后,但有少部分男生在初中、高中就接触了网络,这种情况在女生中很少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预见了一种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会越来越早。

上网地点:

男女生上网的地点都集中在网吧中,其次是宿舍和机房。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学生上网的德育教育,并且应该及时整顿学校附近的网吧,使得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网络应用情况:

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高,上网的时间也比女生长;男女生都喜欢上搜狐、网易、新浪等公共网站,对教育网的热情不是很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对教育网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增强教育网对学生的吸引力的问题,使教育网成为学生的首选网。

网络文明情况:

在关于“黑客”的理解方面,男生的反映要比女生强烈得多。男生对黑客一般都是崇拜,有要成为黑客的想法;女生有的只是对黑客计算机知识的羡慕,一般没有要成为黑客的想法。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有一个同学的问卷中出现了“在网上散步过病毒”的答案。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做的还不够,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对于我校bbs作用的问题,男女生的态度差异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看出学校的网站以及BBS对学生来说意义还有一定影响。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校园网站和BBS的管理,使之能成为一个更好为学生服务的场所。

2.按年级统计(如表3所示)

上网地点:

大一的学生上网一般都在网吧,而高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在宿舍和机房。

表2

变量 性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接触网络时间 男 1% 3% 34% 62%

女 0 0 10% 90%

上网地点 性别 宿舍 网吧 机房

男 32% 54% 14%

女 40% 43% 17%

网络应用情况 上网一般干什么 性别 聊天 玩游戏 查询信息

男 18% 43% 39%

女 37% 20% 43%

平均多久上一次网 性别 每天 每周一次 更长

男 70% 29% 1%

女 50% 43% 7%

每次上网时间 性别 1小时 2-4小时 更长

男 0% 38% 62%

女 21% 68% 11%

网络文明情况 进入他人网站做什么 性别 看看而已 留言发表意见 进行破坏活动

男 2% 60% 38%

女 40% 39% 21%

是否想过在网上散布病毒 性别 做过 想过,未做过 完全没有

男 10% 53% 37%

女 1% 40% 59%

认为我校bbs作用 性别 发牢骚 提意见 热点讨论 其他

男 51% 36% 1% 12%

女 40% 41% 11% 8%

表3

变量 所属年级 宿舍 网吧 机房

上网地点 大一 0% 73% 27%

大二 2% 54% 44%

大三 45% 21% 34%

网络应用情况 第1题喜欢上什么网 所属年级 搜狐、新浪、网易 校园网 其他

大一 87% 11% 2%

大二 54% 43% 3%

大三 45% 43% 12%

第2题上网一般干什么 所属年级 聊天 玩游戏 查询信息

大一 67% 23% 10%

大二 54% 34% 12%

大三 32% 36% 32%

网络文明情况 第6、7题知道电脑防火墙或电脑病毒 所属年级 很清楚 一知半解 不清楚

大一 2% 78% 20%

大二 5% 87% 7%

大三 7% 90% 3%

第8题网上是否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 所属年级 不会 会的 有时会

大一 56% 1% 43%

大二 17% 38% 45%

大三 11% 1% 88%

第28题认为我校学生的网络文明状况 所属年级 很好 一般 很差 不知道

大一 45% 30% 9% 6%

大二 32% 54% 10% 4%

大三 10% 65% 14% 11%

第30题认为大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哪些网络道德(多) 所属年级 诚实 守信 文明用语 遵守法纪

大一 100% 100% 100% 100%

大二 87% 83% 100% 100%

大三 65% 88% 100% 100%

网络应用情况:

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高。这一现象可能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高年级的学生对上网聊天、游戏失去了兴趣;2)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课程的需要要使用网上的信息。但是也不排除高年级学生会沉溺于游戏的情况。

网络文明情况:

6、7题的数据显示:高年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了解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年级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网络安全必备知识的缺乏,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8、9题的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网络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产生这样的原因有二:1)低年级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缺乏;2)高年级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的加深。这一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差异十分明显。28题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普遍认为我校的网络文明状况一般,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态度“很差”的比例也在随着升高。30题的数据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网络道德需要诚实、守信、文明用语和遵守法纪,但是随着接触网络时间的加长,部分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不必要的。高年级学生过分的自我保护,忽视了网络“真实”的一面;而低年级学生对网络有很高的好奇心,并且缺乏警惕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进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用一个正确态度去对待网络。

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在德育课程中应做的改革

1.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学校应加强校园网和BBS网站的建设,增强校园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及网络资源;

3.学校教育应当把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最迫切的目标,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邀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4.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避免“我看到善并赞同善,但我做的却是恶”的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分离,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并且开设网络道德课程,让学生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可以有如下的形式:一是作为德育的辅助工具。二是开设网上德育课程。三是建立有教育意义的网站。

学校的网络德育要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大学生也应该实行严格自律

1.对反动、色情、迷信的信息,自觉地不看,不听,不信。对这些精神“”,不要抱着好奇、试试看的心理,一“吃”就上瘾,一上瘾就难以自拔。与其以后进“戒毒所”,不如一开始就抵制它。一个不懂得抵制的人,总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时髦走的人,是不可能实现道德自律的。

2.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健康浓厚的师范性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整体、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要形成优良校风,首先,领导和管理者教师应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领导和管理者以身作则,教师为人师表,影响和推进高师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巩固。其次,高师院校的领导不仅要起表率作用,还要积极倡导和强化优良校风的形成。第三,由于校风建设是综合、立体、全方位的,因此在校风建设时应注意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建设,三者是校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建设好“三风”,才能形成高师优良校风。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5

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也越发凸显出其完善和调节、审美和创造以及传播与影响三大德育功能。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积极营造和建设的过程,是职业教育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平台和支点。因此,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效,前者以后者为依托,后者是前者的有效着力点。互动一词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含义不同。作为社会学名词,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高职校园文化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这两个概念之所以能够相互作用于彼此并发生变化,不仅是因为它们具备如前所述的相似性和交互性,还源于两者在现实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对彼此内容的互补,从而为二者形成动态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供了条件。目前高职院校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视角探讨校园文化建设鲜为人知,相关理论研究很少,中国知网的搜索数据显示:主题为“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互动关系的思考”的相关期刊检索记录为零。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是当务之急。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互动的意义

2.1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道德认知功能

高职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类型中,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区别于其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发挥的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了地方、行业、企业、职业等元素,传承和发展了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各种实践活动。凸显职教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肯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彰显和弘扬学生职业道德为导向,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道德认知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精神激励功能。

2.2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发展

所谓职业道德养成,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把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到职业行为中去,养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养成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并有机形成合力,将外化的教育手段和实施后的教育效果内化吸收,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道德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高职学生良好素质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的熏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共同点是都具有育人功能,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相得益彰。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展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以培育学生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更加有针对性地成为引导、鼓舞和激励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实现既定的育人效果。

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互动模式的路径

3.1打造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人才团队

努力打造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人才团队,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人才资源优势,成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论坛,举办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研讨会,不断推出具有前沿性、思想性的实践和理论,推动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高职院校领导要重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创建由资深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代表组成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人才团队,集合团队众多成员的智慧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3.2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融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灌输“乐业、勤业、敬业”精神,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融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职业行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培养敬业精神,树立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3.3通过校企文化互动明确学生职业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建设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增强校企文化互动,明确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让高职学生感受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文化氛围。发挥校企文化互动的庞大影响力对高职学生的引领作用,培养高校“意见领袖”,传播积极、正面的职业价值取向。

3.4加强网络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环境建设

注重品位高雅、健康安全、贴近生活的网络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环境建设,加强对网上舆论的适时监控和及时引导。加强引领全校师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构筑一个积淀校园文化底蕴的网络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环境。

4结语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德育;文化建设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通过效仿、体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育状态,使品德规范要求悄然进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和过程的无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