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研论文范例6篇

教育教研论文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1

(二)实践性

在语文教育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淋漓尽致,同时,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也在更好地践行了知识。读读写写,阅读写作就是一个学习加实践的过程。实践分为直接实践与间接实践,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实践的间接过程,生活语文是实践的直接体现。语文从来不像其他学科,缘木求鱼式的进行生硬教学。这也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提高了成功性。

(三)人文性

语文课程中的材料文章是经过严格选择出来的典范文章,无论是在写作技巧,还是文化思想上都是优质兼得,这些文章本身就是人文性的,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素材又是以其为基础的,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只有A,才有B这样的条件逻辑。因为两者相互渗透,且无需条件也在进行中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反之亦然。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素质包括两个基本的概念: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文化素质来说具有双重益处,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时,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得到了双重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而非只是学习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3]。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根本目的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崇高理想。一个有文化而没有道德的社会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危害性的,最近几年发生的众多知识分子犯罪的新闻事件,也验证了曾经说过的伟大名言。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则

(一)文道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仅强调“渗透”二字,关键之处在于对度的把握,能否把握到一个合适的度便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了。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度的强调“文”的重要性,就变成了传统语文的教育方法,说教生硬的知识传授;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分强调“道”的重要性,那便成了本末倒置,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语文课堂的全部那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教师在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求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同一时态的统一,并非两个不同时态的统一[4]。

(二)无痕原则

顾名思义,无痕原则讲求的艺术关键在于无痕,这也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职业素养。在运用中,切不可将其表现得过于浓重,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导致学生的被动的结果,就证明了教育效果的失败。所以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该借助相关性、合理性的教材,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设计在其中,并无痕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与领悟,使得学生主动接受学习。

(三)实际原则

针对高等教育中的实际原则,在表现内容方面涵盖两个概念,一是与社会大背景实际原则,即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着社会实际,当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后,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是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过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缺乏合理性与社会实际性,那么将是教授现代人学习古代生活模式的错位教育;二是与学生个体的实际原则,这主要是说在进行思想诊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效率得到最大化[5]。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自我统一度差、社会适应性差、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困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过程中要找到这些契合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额原则,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目前处境与心理状态,做学生的指引者与解惑者,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解决自身思想等问题上创造条件。

(四)针对原则

针对性的原则也就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特别的,所以不能以一育百,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要辩证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6]。所以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进行运用时,也要采取这一针对性原则,具体的情况给予具体分析,对学生现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选取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选取合适的渗透方法,在合适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感觉到及时就医的舒畅感。

(五)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与素质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的表率与领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求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认真细致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时身为教师必须履行了的行为准则之一,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内涵,只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渗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于素养方面的教育,所以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力量。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人,可以信任的人。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校园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良好文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文化气息浓重的校园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因为社会风气各路熏染,现在的学生在文化上也就受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偏差与误导。校园文化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所以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对于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的渗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7]。

(二)作文教学教育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作为是检查阅读效果,写作功底以及分析学生思想状体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学生目前的情感与思想所处在的位置,能够分辨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高低。作文又是语文实践的重要表现,所以通过选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来了解学生的目前状态。为以后进行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提供准确、针对性的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有教书育人的条件。包括了专业技能、经验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践行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关键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其次,可以进行培训或者参加交流会,这些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网络教育

现在的大学中,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这是社会信息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因此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也要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网站建设,在语文教学网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通过网络进行积累知识时能够获得双丰收。

五、结论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近代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化,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制度、的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和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中开展文化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文学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3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兴旺,带动了艺术教育的长足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如此,我们清楚地看到,艺术教育仍然是普通高校最薄弱的环节,在单一的专业教育中往往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或者简明地说,忽视了“修养”的教育、“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远远达不到“四有”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来,围绕工科院校书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古人曾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这个道,大的方面是指宇宙的生成变化规律;小的方面则是指人的素养、品行。我国古代的教育,把书法列为六经之一,是学生必读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魏晋时期,称书法为书道,把书法提到了一个与宇宙并列的地位。到了唐代,书法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直至明末清初,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初,在谈到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问题时,特别强调了写好字的作用。毫无疑义,书法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殊的、为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书法教育与人品素质教育

清末书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也就是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所以宋代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具体说来,书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能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资料表明,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著名的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能培养自励坚强的意志。历史上许多书法家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一不是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习书“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以至于“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共挥洒”。古今无数书法家钟情书艺,涵泳墨池,有着一股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学习书法能培养人的刻苦耐劳的品质。

再次,能端正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的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在艺术上也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就十分强调学生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好字不仅仅是书写的水平问题,而且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字是人的第一面孔,能反映人的秉赋。有些人的字写起来东倒西歪、潦潦草草、邋邋遢遢,除了说明这人写字不认真外,还反映出他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孤傲个性。因此,书法教学包孕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

二、书法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书法知识博大精深,哪怕是基础书法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书法关系较大的学科有:1.文学。纵观古今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百花齐放的形式美,而且具有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心旷神怡的文学内容。从卜文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白话文、格言警句、散文小说……书法的内容无不涉猎。事实表明,书法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美的层面上,它尤其需要用文学内容去充实。如果只强调形式美而不重视作品的内容,那就好像“充满情感和思想的人的眼睛的美,从那双眼睛中拿走那使它们生动的情感和思想,——眼睛仍旧是美的,但已经不是那出神入化的美丽的眼睛了”。(别林斯基《1841年的俄国文学》)我们在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时,不仅被其形式美所折服,而且深受其文学内容的启发和教育。2.历史。书法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从有文字开始就产生了书法。自殷商以降,经秦汉魏晋到唐宋明清,伴随着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一起延绵发展、同步相应,为推动民族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因此,学习书法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其他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3.文字学。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艺术。汉字丰富的线条和复杂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然而,学习书法,必须懂六书,辨正俗。无论是写篆书、隶书,还是写楷书、草书,都必须了解汉字的笔顺规律和结构法则,必须了解书体和字体的关系、文字的衍变和发展等等。书法教学的这些内容为提高学生的文字学知识提供了帮助。三、书法教育与能力素质教育

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1.观察能力的培养。书法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古人说:“察之者贵精,拟之者贵似。”临帖必须临得像,这是临帖的第一步。要临像,就要细心观察。观察所临字的点画结构,观察书家的用笔方法和特征,观察不同字体中笔法的变化和渊源关系,观察各类碑帖墨迹总体的神韵、风貌和类型。训练既久,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得到帮助和提高;2.思维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如天空的彩云、春天的杨柳、奔腾的江河以及人的坐卧、行走、歌舞、战斗等等,都和书法中的神情意趣妙相契合。但是,书法“挫万物于笔端,不拘常理常形”,它不像绘画那样反映的是事物的原形,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抽象的线条造型。因此,书法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不断培养联想能力、归纳能力和内化能力。此外,书法艺术笔法中的提与按、方与圆、疾与涩、逆与顺,墨法中的浓与淡、润与燥,章法中的奇与正、疏与密、大与小、向与背等等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的规律,就是辩证法。因此,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世间万物,客观地分析处理问题;3.创造能力的培养。书法教学从临帖入手,最终要使学生达到创作独具个性风格的艺术作品。教学中必须允许学生学有选择,学有所长,发展个性,而不能整齐划一,千人一面。通过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使学生奠定扎实稳固的书学功底,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这不仅是书法教学要坚持的原则,也是研究学问有所建树的必由之路。

四、书法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

书法艺术以抽象、灵动、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美的感受。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角度观察,有飘逸秀丽的姿态美,有辗转流动的气势美,有疏密错综的组织美,有浓淡间出的墨韵美,有厚重轻软的运笔美……从书法艺术的意境美角度研究,有的作品能使欣赏的心灵处在振奋的状态,并唤起人们崇敬的心情和自我的尊严;有的作品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处在平静安宁状态,并唤起人们对生活亲切美好的感受;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并唤起人们豪放的气魄和不屈的性格;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和谐完美,并唤起人们协调严谨的作风。这种种美感,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逐步感受和认识,并能够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当学生们的心灵经过了这些优美作品的浸润和熏陶之后,他们就能够“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们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柏拉图《理想图》卷三)这是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的必然结果。

五、书法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4

一、准备。

从美学角度讲,美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个主要方面。

其中又分别蕴含着诸多的子因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例文,文章以生活为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文章多侧面、广角度的基本内涵。因此,必须首先深入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美学主旨,进而寻找它与美育由蕴的沟通点和结合点,然后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施教。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落实有赖于科学的施教程序。一般来讲,美育教学的施教程序主要表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析事--归纳--求真,这是教的程序。”“讨论--明理--升华”,这是学的程序。同时两者又是对应融合的。

1、析事(讨论)。所谓析事,就是教师紧紧抓住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点拨,引发学生讨论,以使其感知美的存在,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知阶段。意在让学生知其然。例如矛盾的《风景谈》,第一画面西北大沙漠“茫茫一片”、“纯然一色”,“热空气作哄哄的火响”、“驼马的枯骨泛着白光”,给人以恐怖之感,并不美。然而,当微风传来驼铃响,红旗映入眼帘中,这里便有了风景。

2、归纳(明理)。所谓归纳,就是教师在析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性意见,明了美的真谛。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悟阶段,意在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承上对《风景谈》作进一步分析,可引导学生去认识:人是美的主体,他可以使西北高原不美的沙漠变美,也可以使西北高原静态的浅层美变成动静相谊的深层美,从而深化了课文“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主题。

3、求真(升华)。所谓求真,是指教师在析事、归纳的基础上,借助于旁证和激励等手段。谋求学生认识和升华。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想阶段,意在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可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家为什么能兀兀穷年笔耕不辍?为什么宇航家能明知危险而笑登太空?是美的开发和创造给了他们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要把理想美变成多彩的现实美,尚需自己的主观奋斗,进而提高他们追求美的能力。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教育教研论文范文6

翻开中外教育史,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有千百条,但归其究竟,不外从社会需要论教育和从人的发展论教育。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从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如《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1]1521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长期的革命中,又强化了这种思想,而且突出了“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的社会职能,以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这一思想走向扩大化,直至扭曲,“”中的表现是最具代表性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实质上是从对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现就讨论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做些简略说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是生产力说: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作为专题来讲,此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在讨论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又有许多新的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等,都一一提上日程。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出现百家争鸣之势。看来,教育本质问题,还将继续争论下去,有的问题,在后面将有所论及。

二、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

从无数的定义和不尽的争论中,可否给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呢?“教育是培养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或者说“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如果可行的话,在教育本质中就包含了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在近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中,也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着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复杂关系。下面就这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述。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2]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

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古代教育和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以生产关系来划教育,就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这两种划分法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也可以二者兼而用之。我国现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既有与资本主义相同的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又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的特色。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制约下,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又不能违反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的特点。因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不能不受产业化的影响,又不能完全走产业化的路,这就是当前如何办教育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从教育的现代化来说,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同要求,因而可以引进和学习。但从其指导思想来说,我们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色,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人力资本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视为20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经济史上的革命”[3]。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迅猛发展和人员质量的提高。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教育进行统治,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被统治阶级也利用教育来反抗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所谓“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4],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历史事实。所以说“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情况下,教育是有这个功能的。但不能把它扩大化,更不能把它扭曲,把阶级斗争引向邪路,这方面的教训应当牢牢记取。

当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革命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之后,“科教兴国”就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功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多次报告和讲话中,都反复地讲到教育的重要性问题,这些讲话、指示,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再赘述。

当前教育的公平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问题、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择校问题、弱校的提高问题、高考的改革问题等,都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所应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逐步给予恰当的解决。

再如终身教育问题,这是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提出的要求,也是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提出的问题,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也是教育改革的措施,这个问题已写进我国的教育法中。

阶级斗争已成过去,但社会集团的差别仍然存在,这种存在可能还要长期延续下去,如果处理欠当,也还有扩大差别的可能,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教育的公平、民主问题,一定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

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讲到民族文化,儒、道、墨、法、名、兵等各家都有各自的贡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家,其仁义、忠恕、中庸之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准绳;它的教育经验和师道传统,已为历代名师所遵从;它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同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相契合,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都在发挥着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在近代“废科举,兴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教育上影响较大的,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一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这两种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当代的教育改革,且还在以不同形式被争论着。

在当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时代特点的影响下,如何处理好中与外、古与今的关系,又是摆在我们教育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把这篇文章写好。先进文化无国界,各国文化有特点,这就是处理国际与本土化关系的基本原则。

当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教育科研网络的建立,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教育除了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广泛联系,并受其制约外,它与如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教育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讲教育的作用,一般是指其正面影响而言的,但不正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起反面的作用,教育者对此也应引以为戒。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

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做些简要说明。

1.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儿童有年龄特征,又有发展的最佳期,教育者要很好的掌握这些,适时地促进其发展。即使是天才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其发展,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提供了很典型的例证。相反的,一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儿童,在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下,其缺陷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如一个聋哑儿童,可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发展来加以补偿,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育和训练。可见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但能否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端赖教育与环境。

2.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上面所说的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2727。这点“几希”就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上,也就是他所说的“人伦”和“仁义行”[1]2727。所以先天素质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后天品德的形成更离不开教育。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正是由此出发,马克思才提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里说的是“一切社会关系”,而不是阶级关系,包括了亲子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教育工作,就是要为全面的处理好这些关系服务。

人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即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同一的教育影响下,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受教育者接受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的未被接受,甚至有的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效果适得其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越讲越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教育良好情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结束语

从以上所述,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作为结束语:

第一,教育的概念,可否概括为: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

第二,教育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的范畴,这是教育的普遍性,它与社会共存,与人同在,是各个社会所共有,人所必需。教育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是教育的特殊性。

第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是人人所共享,而且终生在受教育,并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人对教育有发言权。但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又是极复杂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要求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而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对待,方能体现出教育的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世界书局,1935.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张仲实,译.上海:新中国书局,1949:(序言)3.

[3]艾慧.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集团经济研究,2007(1,下):219.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EB/OL].(2007-09-17)[2008-02-11].http:/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2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