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化建筑范例6篇

现代智能化建筑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1

关键词:现代建筑;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生活环境科技含量的极大提高,人们对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建筑实现楼宇智能化建设,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居住体验,而且可以实现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效果,而这些正是建筑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大势。

1楼宇智能化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楼宇智能化是指通过把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设备自动化等技术综合应用于传统楼宇建筑工程,使建筑在原有功能之外具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整体的控制、管理、维护等建设过程中实现建筑各项功能的自动化,可以方便建筑的环境控制、监视报警、安全管理等,也可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活动环境,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节约能源消耗。近年来,我国虽然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建设了一批著名的智能化建筑,如水立方等,但在楼宇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并不算突出,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楼宇智能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智能化技术方面不先进,且未建立较完善的技术体系,特别是一直没有掌握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关键性核心技术,因此,需要大力提高智能化技术研发水平。二是各单位对智能化楼宇重视程度不够,深入了解和研究的群体还比较少,许多人对于普通建筑与智能化楼宇的不同之处了解不深,即使是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智能化楼宇建筑,其居住率也并不高,因此,我国在楼宇智能化领域还需继续发展。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应用推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的是这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楼宇智能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智能建筑将在我国取得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且逐步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

2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优点

楼宇智能化技术主要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技术,使楼宇能够构建起集建筑智能电机设备技术、信息化管理传输技术、公共安全管理控制技术等诸多智能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有效管理建筑物的目标,促使现代建筑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综合运用建筑智能电机设备技术、信息化管理传输技术、公共安全管理控制技术构建的楼宇智能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内外环境感知能力强。楼宇智能化技术能够利用传感器收集建筑环境各项信息并进行判断,对建筑内外环境产生的变化进行有效感知,通过智能化系统向楼宇自动化设备发出各类指令,使其对各类指令予以响应并开展内外部环境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得到有效协调。(2)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楼宇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构建智能安防、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消防自动化等诸多系统,对自动化办公、通讯自动化等诸多模式进行综合性使用,使各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根据各系统的实时信息及时对楼宇的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提高综合管理水平。(3)舒适性和安全性高。智能化楼宇能够以自动判断模式分析当前环境是否与人的需求相适应,各类智能化的高科技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等诸多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密切联系,根据人的需求进行智能家具、智能设备等的及时调整,使楼宇内部具有高度舒适性。同时,综合应用自动化设备完成对室内空气质量和诸多情况的判断,防止煤气泄漏等事故的发生,提升建筑的安全性。(4)节能环保。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等绿色能源,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目前,与我国建筑绿色设计要求高度符合,使建筑的绿色节能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3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1设备智能化系统

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各项设备进行智能化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对建筑暖气、通风、照明、安全系统的综合性构建,而建筑设备及智能化系统在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周围环境,并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以保证建筑物具有高度的智能和反应力。在设备智能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计算机系统与通信自动化系统有机配合,实现照明、家电、通风、安保等智能化系统与人的沟通,使建筑内部对居住者的需求及时做出反馈,提前预警并监控各类危险源,有效提升安全可靠性,从而使居住者获得更舒适且优质的居住环境。

3.2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通信自动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自动化系统主要为语音通信、信息传输等通信系统。在构建相应的系统过程中,需要与计算机网络有机结合,配合有线电视网络和相应的卫星网络进行辅助,以确保建筑物内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与外部进行信息互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能够对诸多通信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大幅度地提升现代办公室办公的信息沟通效率,并且保证人机系统的综合控制下各项数据储存分析、分享的精准性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3火灾报警系统

在火灾报警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该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创新。合理地应用火灾报警系统能够使其自身的作用得以凸显,并且该系统在构建过程中会具备高度的独立性,即使某个小细节发生了故障,仍能实现防火防灾的目的。在各项火灾报警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应具备优质的信息收集能力,及时收集当前建筑内部的温度、浓烟等变化情况,做好检测及分析工作。如果建筑内部出现火灾苗头,火灾报警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检测与发现,使建筑内部形成火灾报警联动,发现灾害源头,同时,通过报警引导居民疏散,形成联动性的安全防护系统。

3.4安保系统

作为现代楼宇建筑中最基础的功能,安保系统可以通过全过程安保监管有效保障内部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实际运营阶段,智能化楼宇中的安保系统可以全方位监管建筑周围环境,调节不同层面的信息。安全系统在智能系统、监控设备等软硬件设施支持下能够达到全天不间断运转的效果,可以自动存储图片等相关信息,搭载监控设备,能够监测每个空间环境信息情况,并存储于云端。具体应用主要包括:(1)防盗系统。在智能楼宇建筑中,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采集及分析楼宇内的各类建筑信息情况,然后,比对系统数据库内的信息,对不同环境信息与基准值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深度分析,如果此类数据超出承受的极限值,那么,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定位警报发生位置,方便安保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有力支持了后续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2)门禁系统。智能化楼宇中的门禁功能主要是识别进出楼宇或建筑环境的人员、车辆,通过将主系统数据与当前操控视域下各类事务信息的匹配度进行对比分析,进行信息精准性验证,以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例如,门禁系统的视频对讲功能能够识别身份信息,如果监控采集到的人像、车辆信息与主系统内相匹配,那么,车辆或人员可以进入;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用户,那么,不允许车辆或人员进入。(3)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安保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可以将监控设备安装于楼宇外部、电梯间、楼道等各个部位,全过程监管建筑内外的实时情况,确定建筑物及其周围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监管效率。

3.5BAS自动化系统

BAS自动化系统作为智能化楼宇运行终端管理系统,为各项操控数据信息提供交换平台,用于采集、存储、传输各类信息,利用该平台能够精准地对接现场层和管理层,按照相应功能诉求完成整个智能体系操控。作为智能楼宇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电气设备和智能操控系统都需要借助BAS自动化系统完成各项工作,建筑内部各类设施利用该系统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运转状态的自动监管。例如,BAS系统可以第一时间采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问题,然后,利用专家诊断系统柔性化处理此类故障,同时,向维修人员上报相关故障问题,将故障发生的位置、影响范围等及时传递给维修人员。此外,在BAS自动化系统上可以井井有条地安排各项工作,有效整合指令和监测系统,内部可控单元对接自身相应的中断操控机构,避免在同一时间节点发出的指令产生互相干扰,保证各类自动化操控系统能够彼此独立运转,从而为智能化操控提供有力支撑。

3.6声频系统

在智能楼宇中,警报装置、广播装置等都是声频系统中重要的硬件设施,该系统可以利用公共广播定时播放相关管控事务,通过主控制系统协调控制,发挥出不同声频设备在各类场所中的价值。例如,楼宇建筑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声频系统中的广播功能播报各类管理信息,让楼内用户了解相应的管理信息,以免出现信息遗漏等问题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智能化楼宇中,管理层还可以有效调控不同频率音源,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3.7空调监控系统

空调监控系统主要管控对象为冷却水泵和电机,通过控制硬件设施达到内部水压差、温度差的合理调节,检测各类参数,对当前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连接监控系统和主操控系统可以对整个空调体系运作模式进行控制,结合监测点监测的数据和空间环境状态合理地控制设备,在保证居住者居住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4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4.1通信技术角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5G、无线传输技术等创新型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各项智能化设备的通讯模式也得到有效创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使更加先进的智能楼宇设备得到综合性应用,设备响应速度也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无线传输技术不仅提高了智能设备在智能楼宇安装过程中的简便性,而且给楼宇智能化设备不断迭代创新带来动力。

4.2机电设备运行监督角度

楼宇智能化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管,主要包括对建筑物配套设施、综合暖通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物照明设施、电梯设备等进行综合性监管。在此过程中,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于建筑机电设备的监督管理,能够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各个机电设备的实际能源消耗情况得到有效记录,以更加合理化的方式优化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使智能化楼宇系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运行,大幅度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5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必将是时展的大趋势,也是传统建筑进行转型发展的新赛道,智能化建筑必将取代传统建筑成为未来的主流。在这种发展大势下,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在建筑中的应用,主动拥抱建筑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创造更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居住体验,实现现代建筑绿色、低碳、节能,提高运行管理效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潘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20(6):204.

[2]戈勇.智能楼宇建筑中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7):12.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2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现代建筑;网络技术

1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及发展

1.1楼宇智能化的概念

楼宇智能化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结合建筑物内部的技术,例如,通信技术、消防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统一,由此实现建筑物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楼宇设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由此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1.2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就目前来看,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智能楼宇设计的主要方向,原因在于人们注重提升生活品质,需要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来支撑楼宇设计,加之对于楼宇设计要求的精细,因此智能化的楼宇设计需要综合以上两点,不断提升设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是最终目的。(2)多元化智能楼宇设计在开始建设的初级阶段,其各方面的功能设计十分不完善,但在设计进行过程中,功能设计更加完善,当前多元化的特征已经成为智能楼宇设计的显著标志,初始阶段的智能楼宇设计只是简单的为人们提供智能服务,当前的智能楼宇设计在实现基础智能管理的过程中还注重为人们提供很多人性化服务。

2楼宇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楼宇智能化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楼宇建设的目标主要有三点,第一,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且便利的优质服务;第二,建立起先进的综合管理模式;第三,注重节约能耗,降低建筑的成本花销,以上目标的实现和楼宇智能技术的应用状况有关。

2.1BAS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系统

BAS系统是智能楼宇设计技术中的核心,其在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电器设备,BAS系统能够直接对智能楼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的状况实施监督,一旦发现故障产生会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由于BAS系统会根据外部环境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自行调控,能够为人们提供十分舒适的环境温度。此外,BAS系统还可以良好管理楼宇内部的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保证人们无时无刻处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BAS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管理层、自动化层和现场层。该系统的核心结构是管理层,其对整个系统实施监控,通过每一个计算机的终端来实施数据的交换,自动华层主要是对管理层指令的一种监测。

2.2安保系统

安保系统是继BAS系统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活需求,安全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智能楼宇中的安保系统主要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和BAS系统对楼宇的内部环境实施监控,由此来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智能楼宇的安保系统能够对居住空间实施全天候的全方位监控,还能将监控画面保存,方便查看。门禁系统主要针对智能楼宇内部的车辆和人员进行识别,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门禁系统能够实现对讲、遥控器和计算机的构成处理。一旦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门禁系统监督的范围只有,系统能够完成身份识别,监视器的人员能够良好识别图像信息,然后能通过设备将监督的画面直接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实现信息和内部存储的信息对比,对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如果身份认证通过,通过遥控允许进入的指令。防盗系统能够十分高效的针对楼宇设计的内部环境实施监控,辅助以报警的警铃,一旦突发状况产生,报警系统就会根据系统程序开始报警。监控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安保系统,其出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地方,例如,宾馆、停车场、住宅小区等地方都存在监控。监控系统的安装能够全天候的对楼宇附近的环境和内部人员动向、车辆动向实施监督,利用高清摄像头将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实施监控,将监控记录都保存在设备硬盘中,方便以后的查看。

2.3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的设计对我国人口密度的重要性很高,智能楼宇的应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宾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由此可见,就智能楼宇的设计来说,消防系统的设计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智能楼宇设计中的消防系统设计主要采取的是计算机远程监控和报警的方式,其中还安装了闭式自动灭火装置,针对楼宇内部环境实施监控,主要监控的对象是烟雾的浓度,一旦发生烟雾浓度符合火灾发生条件的时候,消防系统就会将火灾发生的地点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就会发生警报,由此通知整个楼宇内部的人员开始疏散,一旦烟雾的浓度上升到关键点,闭式自动灭火装置就会开始自动灭火,为消防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缓解火灾的蔓延范围。由此可见,智能楼宇设计中的消防系统设计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消防系统的稳定性。

2.4声频系统

声频系统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常见的失物招领、寻人启事和火灾报警等过程都需要声频系统的支撑,此外,音频系统能够在人们紧张的时候为人们播放轻松优雅的歌曲,能够良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舒缓工作压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片刻的安静。结语: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智能化楼宇的设计集合了多项技术,例如,通信技术、消防技术、安全技术等,作为高科技建筑的一种,智能楼宇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住房需求,实现住宅设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了很多劳动力,能促进人们实现理想生活。

参考文献:

[1]雍定慧.楼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和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5,48:111-112.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3

【关键词】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型;

中图分类号: U260.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技术方法是系统集成。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是以智能型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由各种功能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系统,其工作机制是终端传感器通过信息网络把现场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器对数据进行运算和趋势分析,再向现场设备发出调度指令,实现对子系统的监控和集中科学管理。

1.1智能系统的子系统分类

目前,人们一般把现代智能建筑称作“3AS”,即由建筑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三大系统组成。而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仅作为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自动化系统(BAS)的子系统进行归类。依笔者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综合性很强,加上其在智能建筑中具有重要的防灾功能,鉴于其特殊性,应当把它视为智能建筑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笔者较认同智能建筑的“5AS”构成,分别是:

(1)BAS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2)CAS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3)FAS消防自动化系统(Fire Automation System);

(4)O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5)SAS安全自动化系统(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以上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具有互操作性。通过建筑、微电子、现代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智能系统设计,对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与照明、安全保卫、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等系统实行综合管理、统一调度、全天监视、灵活操作,使各子系统有机的构成建筑物的智能化网络。其关键是采用高精度的传感技术,配合兼容性强的接口控制,达到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与可靠流通。要保证智能系统的高可靠性运行,除解决各子系统自身固有的稳定问题外,还要求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合理的综合布线,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通过网络硬件进行连接,实现充分的协调互联。

1.2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念

近年来,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现代通讯、信息集成、软件操作、自动控制等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各项子系统实现网络集成。消防报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联动设备及独立的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组成,其运行机制是当报警区域内发生情况时,系统依靠高效可靠的探测方法,通过火灾探测器收集报警区域内发生的火情信息,经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器准确判断灾区面积及险情级别后,根据预先编好的逻辑程序,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并联动相关的消防控制设备。譬如,通过消防联动系统启动声光报警、火灾应急广播、消防水泵、排烟风机等设备工作,控制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动作分隔火灾区域,防止火灾蔓延等。除此之外,结合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互联网通讯连接,还可以向当地消防部门发出救灾请求,实现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远程监控功能。

2智能型火灾探测器的信息采集及分类

2.1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的“感觉器官”。探测器对报警区域内的现场环境进行监视。出现火情时,空间内必然会产生烟雾、火焰和热量,探测器对这些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十分敏感,内部感应元件与它们接触后,引起电流、电压值变化或金属器件发生形变。将火灾参数转换成电信号后,把这些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迅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对火灾早期产生的烟、温、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报警的探测器,其分类大致如下:按结构造型分为:

①点型探测器、线型探测器;

②按响应参数分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

③按工作原理分为:离子型探测器、光电型探测器、线性探测器;④按编码形式分为:编码式、非编码式;编码式分为电子编码和拨码开关编码。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类似火灾参数的干扰出现会使探测器误响应吗?答案是,非智能型探测器必然会发出误报,而智能型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型探测器内部采用单片机作为信息处理芯片,内部有固化的逻辑程序,具备强大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存储环境参数变化的特征曲线,对采集收据进行比较,自动完成火警、故障的判断,并可根据不同场合修改探测器的报警灵敏阈值,使误报率大大降低。

2.2探测器的正确选择及应用场所

由于探测器在整个消防报警系统中起到“先知先觉”的作用,因而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发现智能建筑内的早期火灾,合理选择探测器是关键。在选择火灾探测器种类时,确定探测区域内物体燃烧特性是第一步。其次,火灾的初期形态和发展趋势,室内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都是重要考虑因素。在智能建筑内,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场所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

①在阴燃阶段,生成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的场所,如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室、电子计算机房、电梯机房、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走道、坡道等,宜选择感烟探测器;

②在迅速燃烧阶段,产生大量热、烟的场所,如大型室内停车库、厨房、发电机房、吸烟室等,宜选择感温探测器;③在迅速燃烧阶段,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④使用管道煤气或天然气的建筑,要求探测器在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前报警,这时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⑤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其两侧应分别设置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

⑥无遮挡大空间的场所,如大型库房、博物馆等,宜选择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⑦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等部位,消防控制室、计算机室的闷顶内、地板下及重要设施隐蔽处等,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总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与智能建筑的保护对象相适应,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探测效果。

3智能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析

3.1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相当于人的大脑,起着指挥所有消防设备的重要作用。设计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规范的技术条文,又要考虑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所以选择何种形式的报警系统,是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关键。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4

③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④穿过楼板、墙壁、基础、屋面的管道,均应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层(或土建泛水)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间的间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寒。⑤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⑥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用加热管子及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⑦管道焊接时,直管段两环缝距不应小于lOOmm,焊缝距煨制弯头的起弯点不小于100mm,且均不小于管外径。

(2)排水管道的安装

①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②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O0%。③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④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⑤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3)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低压送配电系统、防宙接地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的管线、设备安装。施工程序:预留预埋支架制安线槽、桥架安装防雷接地安装动力配电盘柜安装配管、管内穿线、电缆敷设基础槽钢安装配电盘柜安装用电设备的安装各层插座安装送电系统调试、验收、开通动力系统单机试运行、验收、开通竣工验收。

(4)空调管道系统安装

①按施工顺序分批分规格将管道运输至现场合理储存,防止管道锈蚀,所有阀门做工作压力1.5倍以上的水压试验并合格。②按图纸设计要求的轴线位置、标高及坡度先放线,然后再按主干管支干管支管直管横管顺序进行安装。③管道布置应考虑操作和检修方便,应不妨碍正常观察和运行维护,不妨碍门窗的开关,经济合理,阻力小,并注意整齐美观。④管道和天花板,以及管道与管道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隔,一般以管道或阀门(含保温层)的最高点离墙或天花板1~3cm为宜,以便于管道安装、保温及装饰工程作业。⑤管道穿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管子和套管之间应留有10mm左右的间隙,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但应高出地面20mm。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用隔热或其他阻燃材料填塞。⑥冷冻、冷却水管采用氩弧焊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及良好防腐,冷凝水管采用管道螺纹连接。⑦压力管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保压10min。试压前应编制试压方案,检查管道支架的牢固性和管道堵板的牢靠性。水压试验合格后,要进行管道冲洗以及管道与设备整系统调试。⑧为尽量减少管道阻力,管道变径采用渐变变径管,弯头采用冲压式弯头,且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D。⑨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设置多个排污点,以便于管道冲洗。

(5)智能建筑系统

智能建筑系统的安装通常包括:有线电视、电话、广播通讯、安全防范系统以及消防报警系统的管线和设备安装。其中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电视监控子系统、周界防盗报警子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家庭安防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

(6)中央主机及末端设备安装

各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均是高度集成产晶,其安装上最主要为设备的就位、与现场连通线路的校线和接线、软件的输入与调试、系统联动调试等内容。中央主机安装应在主机房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上后安装。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螺栓应有防锈层,设备在安装前应做检查。

(7)电讯系统

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 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8)安全防范系统 1)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安装 ①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2.3米;室外≥3.0米。摄像机及其配套装置,如镜头、防护罩、支架等安装

应牢固,应注意防破坏,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②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摄像机安装应与地绝缘隔离。③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应分别引入,外露部分用软管保护,并不影响云台的工作。④电梯桥箱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厢门上方的左或右侧,并能有效监视电梯厢内乘员脸部特征。⑤出入口及室外摄像机安装应避免产生逆光现象,并确保有效监视出入口人员活动情况与脸部特征。⑥对单体别墅出入口等区域摄像机采用广角镜头,确保有效监视人员活动情况与脸部特征。⑦对小区出入口摄像机安装应避免产生逆光现象及克服抑制强光功能,确保显示车库出入口车辆牌照号码及人员活动情况。⑧摄像机安装方式、立杆与支架安装应根据实际情况定。

2)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围栏安装

①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应安装防雷装置(避雷器或浪涌保护器等),户外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应设置防雨箱。②前端探测围栏必须有一个与其它接地系统完全隔离的独立的接地系统,且应与其它接地系统保持10m以上距离。接地体应埋设在导电相对良好的地方,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如埋设在潮湿的地方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③前端探测围栏不应有盲区,形成的警戒线应沿周界屏障封闭。前端探测围栏的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且长度应不大于70m。④每个防区的两端应安装防区终端受力杆。每个防区的中间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防区区间受力杆间或与防区终端受力杆间距应不大于25m。防区内有拐角的地方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拐角的角度小于120?时,应使用防区终端受力杆。不得以金属栏杆、水管或电力、通信线路的电杆作为防区终端或区间受力杆。防区内应安装支撑杆,支撑杆间距应不大于5m。⑤前端探测围栏应具有禁止人通行的警示牌,警示牌应每隔10m设置一个,并应做到昼夜可视。⑥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前端探测围栏的金属导线连接处应采用压接法连接。安装在受力杆和支撑杆上的绝缘子应固定牢靠。

3)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①不可将系统设备安装于太阳直接曝晒、雨淋、高温、雪霜、化学物质腐蚀及灰尘太多的地方。所有线接头应该用焊接的方法,确保线路接头的接触良好,为了以后检修方便和系统稳定,所有联网线的接头不能放在管内和容易水浸的地方。②220V直接供电的设备,应该安装在小孩不易触及的地方,系统布线应远离干扰源,附近存在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应事先设计好抗干扰措施,与交流供电系统传输线路应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

4)五类线按24AWG(0.51mm/0.2mm2标准购置,百米阻抗≤10Ω)

5)联网部分超五类线须采崩防水的室外网线,以保障系统线路的长期工作。

(9)安装施工质量通病处理技术措施

①楼板裂缝。楼板内预埋管线,特别是多根管线的集中处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当预埋管线直径较大,密度较集中,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而且人员踩踏可能导致钢筋弯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力,钢筋小马凳不得少于3只/m2处;减少人员踩踏钢筋,自觉沿钢筋小马凳处通行,不随意踩踏中间部位。

②接线盒和套管的填充与封堵。工程实际中常常发生预埋套管堵塞的问题。现浇楼板、柱内的电线保护管接线盒以及穿粱套管在配合土建安装完成之后,浇捣混凝土之前应采用报纸、草包等软性物填充严密,防止沙浆进入套管和接线盒引起堵塞。防止室外地下水或雨水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地下室,可以确保后续设备安装有良好的施工环境。因此,地下室出外墙处防水套管除采用软性物封堵外,在防水套管预制加工时,应在套管一端端口采用钢板焊接封堵,待防水套管管道安装时再开启。

三、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熟悉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掌握各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机电安装工程根据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配合阶段、毛坯阶段、装饰阶段和综合调试阶段。

(1)配合阶段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指在土建的结构施工阶段,要精确做好预埋工作。预埋管道施工阶段,这个阶段占整个安装工作量的一半以上,预埋管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后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的质量与工作量。

(2)毛坯阶段的质量控制。毛坯阶段是指在土建拆模并出清现场后,安装工程全面开始施工至可进行装饰工程为止。主要工作是通风管道、风机盘管的施工,各层支管的施工,电气线槽、照明管线的施工,这些部位须加强并采取防止裂缝措施:铺设临时跳板,分散以及卫生间给排水的施工等。毛坯阶段施工由于涉及电气、管道、通风各专业,因此各专业工程师在进行质量控制时不仅要对本专业的施工质量充分重视,而且相互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否则会因隐患问题影响大局。

(3)装饰阶段的质量控制。装饰阶段的安装属于配合性质。主要进行强电、弱电、照明的施工,喷淋头的安装,卫生洁具的安装、镶接、校水工作等。

(4)综合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综合调试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最后阶段,它对整个工程能否正常启用,起到关键作用。综合调试包括:通风系统、风机风压及风量的测试调整;管道试验;冷冻供回水管的循环冲洗;设备试车;所有电气项目的线路校对、单体试验、继保整定、系统装置整定、模拟动作试验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中,机电设备安装作为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认真做好机电安装工程,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和改造,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5

陈崇光,高级工程师。《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推广应用组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建设部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曾参与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主持的《居住及住宅小区设计导则》、建设部勘察设计司主持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北京质量监督局主持的《智能建筑验收标准》的编制工作。主要著作包括《共用天线电视》,《智能建筑》等,在全国发行刊物上数十篇。近几年咨询的工程有:广州白云机场、首都国际机场、西安咸阳机场等。

记者:智能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作为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陈教授:智能建筑在中国诞生已经十多年。自1990年中国第一幢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建成,十多年来它的生命力极强,由于它有很多优点:创造了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四通八达的语音、数据通讯系统;整个建筑的机电设备集中管理,完成“监控、控制、记录”功能,节省人力,节省能源。

因此,十多年智能建筑得到广泛发展,不仅写字楼、酒店做到智能化,而且扩展到住宅小区,建成智能化、数字化住宅小区。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多个奥运场馆的兴建,智能化已进入体育建筑,相应的也进入了博物馆、航站楼、医院等,前景看好。

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构成大厦管理系统。综合布线和网络系统、电视接收系统是主要的信息系统。

除设备监控系统外,其它主要系统全有严格的设计规范、验收规范要求。火灾自动报警和安全防范由公安部门管。布线由网络通讯部门管,在多年的使用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预防火灾、保障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安全上是不可缺少的。语言通信、数据通讯在办公室、在生活中是必需的,否则会失掉一切外界联系,失掉信息。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有设计标准,有验收规范只是供设计、业主参考的,不是强制性的,反映出来一些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2006年专家委员会对北京地区160幢商业智能化大厦作过调研,统计结果有25%的大厦有满意BA系统,30%运行不正常,分析总结起来原因如下:

第一,设计不到位,设计阶段,专业之间就没有配合好,尤其是暖通专业与自控设计脱节;

第二,工程招标存在恶性低价竞争,成交价压到成本价。工程中的应有服务欠缺,服务质量满足不了要求,造成了智能化的遗憾工程;

第三,在工程实践中设备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工程质量和运行得到保证;

第四,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用规范性的标准法规来保证BA系统的正常运行,使BA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

记者:据了解,您曾参加过建设部勘察设计司主持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工作,同时作为《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编委会的专家,在您看来这两项标准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对于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陈教授:建设部2000年着手制定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及居住小区智能化设计导则”,2003年组织编制了《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目前此系列标准正在全国宣贯执行中,这对于房地产开发和建设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不同的行业,博物馆、体育建筑、航站楼也都制定了本行业的智能化设计标准,这对工程的规划、建设、实施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侧重点不同。数字化建设是今后发展方向。数字化城市由数字化建筑和数字化社区组成,市场潜力巨大。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发展很迅速。我国在数字化发展中,要考虑数字化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有关政策和管理体制。数字化应用具有独特的行业管理性,缺乏统一性会给标准管理带来困难,不利于数字化建设开展。

为了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促进中国建筑数字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建设部牵头组织制定《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城市、数字大型建筑及数字社区的建设。标准的编制主要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与数字化产品的性能、通讯协议及检测皆有密切关系。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从事着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请您谈谈目前国内智能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国际水平相比,国内的智能建筑设计目前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陈教授:智能建筑在我国出现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建筑行业多个学会组织学习班,介绍智能建筑。建设部曾组织全国甲级设计院院长学习班,广东省组织市长学习班。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验收规范颁布后,全国各地皆贯标,各个设计院工程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水平也在提高。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设备也在更新。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要求设计工程师要不断的学习。

设计院智能化设计图纸质量大概分为三个档次,一般讲,大的设计院强电、弱电专业分开的设计室,智能化设计图纸完善,达到要求的深度,因为它专业分工明确,解决了设计人员报酬的分配。如:中国建筑设计院、信息产业部设计院、中建国际设计公司等。

第二档是一些设计院强电、弱电不分一起做设计,由于专业分工不明确报酬未落实,设计工作量大了,设计人未拿到应有的报酬,往往深度达不到要求,多数设计院是这样的。

第三档次是一些小设计公司,设计不规范,经常把智能化设计甩开了。

记者:近年来,您先后参与了广州白云机场、首都国际机场、西安咸阳机场等大型工程的咨询、设计及验收工作。请您谈谈在机场类的大型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工程中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广大工程人员注意的?

陈教授: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航空运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航空港建设工程有多项,广州新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先后投入运行。首都T3航站楼即将竣工投入运行。国内第四大型航站楼―昆明机场处于设计阶段。世界最高的机场海拔5200m的阿里机场也在建设中。

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一般在招标中产生。大型机场往往是国外设计公司方案中标,由国内省、市级设计院完成施工图纸。新白云机场、浦东机场、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皆是此模式。施工图纸设计由设计院建筑,结构、设备、强、弱电专业通力合作完成。民航机场专用系统,由于专业性强要由民航专业公司或设计院完成,其主要系统包括:

地面信息管理系统,其以传递航班信息,汇集处理生产运行、管理所需要的地面信息,为工作人员、旅客提供各种业务信息和统计信息。

离港系统:大型机场有民航离港系统和外航离港系统的前端设备。为乘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登机管理,行李检索、查询、自动化管理,控制航班。

航班显示系统:其是向旅客和外界航班信息的方式,具有引导旅客办理值机手续、候机、登机、通知旅客亲友接机。

行李处理系统:其是保证出港旅客流程的顺畅,完成航站楼内进港行李的传送和出港行李的传送、分拣,保证行李安全,要有严格的监视控制。

时钟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

安全检查系统:交运行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置于磅秤和发送带之间,交运行李安检和办理值机同步进行。

泊位引导系统:其根据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航班进港时间信息,机型信息,机位信息引导飞机进机位。

除以上专用民航系统外,大型公用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在航站楼中全部设置,其要由承接施工图设计的公司、设计院完成,其设计内容包括: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其设计按国家标准进行,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规定。

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等,皆是常规设计系统。第一步设计考虑周全,做好管路预埋、预留,避免施工中剔墙、打洞。施工安装完毕后,调试、验收不能走过场,最好有第三方参加,出示测试报告。目前,运行出现的问题,经常出现在安装、调试阶段,验收不规范造成候机大厅未构成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成为了耗能大户,用户会不满意,尚需进一步进行调试工作。

综合布线系统称为航站楼的神经系统。由于航站楼面积大,要设多个配线间,上下贯通竖井,实际工作中还有需要独立于综合布线系统,如:海关、边检、安检、离港、航班显示、登机检等。它要与布线主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配线间不能过于窄小,机柜电源容量、位置要设计合理,电源、UTP电线通道要畅通,可以满足各种应用和扩展的要求。

记者: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智能建筑中的节能问题也日益引起业内广泛的重视。请您位我们谈谈绿色节能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节能问题对于智能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陈教授:我国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现已达到16-20亿平米/年,占世界总建筑面积的50%,我国在已有建筑中高耗能建筑占95%以上,能耗量的比值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6月26日建设部提出了“关于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

国务院、建设部的建筑节能精神,引起了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建筑行业责无旁贷,要努力做出贡献。各专业有不同的节能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筑专业围护结构、保温做法。室内环境能源、设备、测量等,空调采暖的节能。

因此,在节能措施上,要在整个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可按设计阶段、设备选型阶段、施工安装阶段、调试运行阶段全面目标化的管理,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目标。举例说明:

建筑设计中优化采光和遮阳设计,合理利用自然光选择高效光源和灯光自控系统。工程设计中楼宇自控系统与空调系统之间要紧密配合。BA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能自动运行、节能的手段,控制对象冷冻空调系统尚未经过调试,未达到正常运行,是无法节能的。

此外,据我了解变风量空调系统VAV调试不过关的工程有多幢,国家空调设备质检中心检测时发现,VAV理想配置应该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由生产AVABOX的厂商和选配其它几个公司的产品凑起来的,造成风压、风量不是线性关系,而用线性关系去控制时是不成功的。

另外,利用一些自控公司推出来的节能软件,在节能中也起到节能效果。在酒店中利用客房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有身份识别的智能卡和空调器的盘管联动,也可节能。

设计是先行在工程开始就已考虑了节电,并且一直贯彻下来。在设备招标中,设备型号、品牌、技术参数也要把耗能做重要指标来衡量。后期施工、调试不能背离科学的调试程序。

那些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尚未试车,就要楼宇自控系统实施监控管理,掩盖了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必然带来很多隐患。楼宇自控系统要真正达到有效的监控空调系统,一定由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专业集成为一个系统。

记者:目前,“好运北京”系列奥运测试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很多奥运场馆的智能建筑工程正接受着全面的“检阅”。您作为全程参与设计工作的专家,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奥运场馆智能化的相关情况?

陈教授:本人在承担的奥运工程中,对智能化进行了全面设计。并且把体育比赛有关的计分、计时系统、比赛成绩显示、电视新闻转播等列入设计范围,图纸较完善。在已完成的水立方游泳馆,济南奥体中心工程,在节能方面,采用了水蓄冷技术,地源热泵系统,LED新光源照明,光伏电池发电等。现在皆在实施中,实验报告、节能论文在总结、整理中。

记者:智能建筑是多系统、复杂化的构成体,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整体的解决方案,您是如何看待系统集成在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现代智能化建筑范文6

智能建筑主要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化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在这种建筑环境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智能化工具实现建筑物功能的转化。智能建筑不仅集聚了当今科学技术的精华,其技术基础主要包括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核心优势在于节能,这也是世界性的大潮流与大趋势,同时也是当前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更是当前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与热点。智能建筑的内涵精华在于其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凸显了智能建筑的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更好地实现智能建筑的资源共享。

2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智能建筑最初起源于西方,其开拓了新型的建筑设计方式。随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其设计风格逐渐流传到中国,在中国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智能建筑最先出现在国外投资的酒店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智能建筑的普及率不够高,但是吸引了众多建筑设计师的关注,而且一些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以及业内学者专家积极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建筑设计有效地推动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1995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了《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与设计规范》,这些都促进了通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同时,智能建筑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而且其划分标准逐渐演变成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三级结构,这三中结构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其最开始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然后需要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具有设计的潜力,而且在这种潜力的背后能否进行有效的施工。这种三级结构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了当前智能建筑的逐步发展。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一些房地产商已经意识到智能建筑的潜在价值。在九十年代后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批量进行智能建筑开发,并将建筑开发区域拓展到西部,同时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建筑设计师与施工队伍,在这背后也潜存着一些隐患。为了避免智能建筑的非法发展,国家建筑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智能建筑的不合理发展,这种不合理发展的规范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其质量标准。

3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建筑的发展影响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智能建筑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前景广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建筑的发展格局。同时,国际社会合作与互融的趋势明显,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也日益深刻,这将会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模式与管理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未来的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智能建筑的体系结构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以前,智能建筑的设计仅仅局限于传统建筑的优势功能,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功能将倾向多元功能的开发,将建筑的居住功能向纵深方向拓展,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智能操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的改变不是体现在量的累积上,而是一种结构的革新,这种革新更多体现在内涵的改变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智能建筑的内在功能具备了机器人的实际操作程序,甚至超越了智能机器人的操作水平,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能够体验到效率高、舒适性强。(2)管理制度的变革将会消除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的障碍在智能建筑未有得到发展的时候,建筑管理制度倾向于市场化,以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来调整管理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高速发展迫切改变当前的管理方式,而且这种管理需要从体制上进行革新,改变以往束缚智能建筑发展的规章制度,真正将智能建筑的发展推向市场,使智能建筑的发展适应不同的市场信号,实现智能建筑的良性发展。同时,国家对智能建筑的管理更加注重人文因素的注入,根据智能建筑的发展情况,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促进人们对智能建筑服务模式的探究在智能建筑发展的初期,人们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伴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设计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能够促进当前智能建筑的发展,而且还能改变智能建筑的服务模式,以往智能建筑的服务模式仅仅依靠物业服务,而现在更加倾向于智能化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服务效率,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

3.2智能建筑未来的演变进程伴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智能建筑的认识更加具体,下面就其具体类型发展趋势进行介绍。(1)智能化办公楼随着行政办公效率的提升,行政办公空间日益缩减,智能建筑在此类建筑上的发展趋势较小,其所占比例为3%。但是智能化办公楼对智能化的要求较其他类型的建筑物标准较高。根据以往相关研究,智能化办公楼不仅能够改善办公环境,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办公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2)智能化医院智能化医院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这得力于计算机的诊断与处理功能存在较大的潜力,这种潜力能够迅速提高信息储存容量与运算顺序。根据相关研究,计算机在开方、医疗、远程会诊等方面具有较快的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医学手术的涉及面较广,其中包括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等。医院智能化功能能够带动以医院为代表的智能化建筑的发展。(3)智能化学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学校多数采用多媒体等电教化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智能化学校最原始的模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手段更加倾向于智能化,而且智能化教学能够发掘优势潜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拓展。由于信息化水平较高,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较高,其更易采用智能化的操作手段进行实际演练。在一些智能化学校存在一种虚拟学校,是一种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全程教学,其中包括在线布置作业、批改答卷、讨论教学、公布教学计划等。(4)智能化公寓智能化公寓是指将住宅中各种通信设施与实际的运用功能进行较好的链接,这些链接可以与智能化公寓进行互动,实现公寓各种功能的展现。智能化公寓能够为人们的起居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社会的创意生活。在表1中可以看出智能化公寓未来的发展趋势较好,其所占的比例最高,这充分说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与之对应的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