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1

社区医院与挂靠医院将最先建立共享

建设区域信息系统要考虑与大医院互通

北京市拟建设医疗卫生信息交换平台

共享什么、怎么共享,尚无统一标准

2007年4月1日,患高血压的李大妈与往常一样,定期到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些药。对社区服务中心,她感到很满意:“从家走路一分多钟,不用排长队。病情比较严重时,这儿的医生给复兴医院打个电话,给我开一个转诊单,我就直接去办住院手续了。”

可是,有两点让李大妈感到美中不足。第一点是双向转诊单只能转到复兴医院。他儿子希望把她转到协和医院。第二点,医院医生看不到社区站医生为她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

北京市信息化支撑双向转诊的现状和目标

以医院为主导 挂靠归口式

从名称就可以看出中心与医院之间的挂靠关系

这些卫生站的信息系统和原来依托的三级医院的信息系统结合很紧密。如果今后国家要求打破卫生站的隶属关系,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建立信息共享,就需要对这些信息系统进行改造。

月坛社区服务中心挂靠在复兴医院下面,相当于复兴医院的一个门诊部。它原来是西城区月坛医院,后来改头换面,成为以复兴医院为龙头的社区卫生服务集团的一个成员,挂靠在三级医院复兴医院门下。成立以来,该中心先后建成了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了月坛社区13万人。月坛社区服务中心丁静大夫介绍,中心下属各站都已经有了社区管理系统,几乎每个社区医生都有了一台电脑。

这种社区卫生站是挂靠在某家三级医院下面的,一般由三级医院派大夫负责社区卫生站的工作,病人可以实现在社区卫生站和三级医院之间的转诊。但是由于三级医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这种社区卫生站的数量有限。

现在正在考虑卫生站的系统与中心互联。丁静大夫说:“中心与各站实现共享后,我就不用骑着自行车一个个站地跑了。在中心的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各站诊疗情况。”

她介绍,现在中心与各站建立共享机制之后,下一步就是中心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

由于月坛社区服务中心相对于复兴医院的一个门诊部,中心对于帮助病人往复兴医院转诊已经很熟悉。在北京市还没有提出双向转诊之前,该中心的医生给复兴医院打个电话,患者就可以直接去办住院手续。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再由复兴医院转回社区。

但是,它们之间的双向转诊,并没有任何的信息共享。丁静表示,以后中心与医院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后,医院的医生点一下鼠标就可以看到社区卫生站为患者建立的档案。

在全国各地,像月坛社区服务中心这样依托大医院建立的社区卫生机构不在少数。它们的信息化建设有些是依托大医院完成的,即使使用的是其他公司的软件,由于与医院之间的隶属关系,它们与所依托的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这也为这些社区卫生站今后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和其他社区卫生站、其他三级医院信息不能互通,无法提供整个区域的卫生信息。当然,对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和复兴医院互联互通。

社区中心主导 区政府埋单式

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了各个卫生站之间信息的统一及互通,可以进行资源的统一配置,对区域内卫生站的建设及发展很有帮助。但是,如何与医院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实现期待的双向转诊,却没有考虑进去。

除了大医院外,区政府是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另一个主导力量。在北京市各区县中,东城区是最典型的以区县为主导的模式。

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王建辉副主任介绍,从2006年开始,东城区将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从医院竞争性体制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于竞争领域之外的系统,建立了“两轴体系”。一“轴”是由卫生局医政科管理、驻区各医院组成的医疗服务系统;另一“轴”是成立了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站和全科医生工作室组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王建辉介绍,中心与下属各站实现了完全的信息共享。患者的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全科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等,中心都能够实时调阅查看。

在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一楼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出社区医务人员在岗情况、出诊情况,社区卫生站患者就诊情况,各种耗材、药品的需求和配送情况。除此之外,东城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呼叫中心的大屏幕上还可随时显示出东城区辖区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这五种主要慢性病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一些地区的政府也逐步富裕起来。因此,类似东城区,不少区政府统一规划社区信息化,出资建设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卫生站所用的系统一般采用的是政府出资进行招标采购的方式。其好处就是,区政府可以有效地进行场地、设备、物资、人员等的配备,同时地方政府也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其信息系统除了可以满足各卫生站的需求外,还对整个区域的社区卫生信息进行了统一规划,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

北京同仁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剑指出,区域统一的信息系统今后如何与大型医院互通,以实现大家期望的双向转诊、检查结果的查询等内容,都存在很多的困难。

值得高兴的是,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在考虑如何与医院进行信息共享了。王建辉介绍,该中心正在和北京市第六医院进行信息共享的试点工作。对于具体进展,他现在还不便透露。

市政府主导 第三方平台共享式

建立一个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信息平台,经过授权的医院、社区卫生站等机构就可以从统一的平台提取、更新、保存信息,解决信息共享难题。

三种共享模式的比较

其实,筹划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时,北京市卫生局就提出,要建成全市统一的数字化社区健康档案系统,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家庭、社区、医院和管理部门信息互动共享。

能否建成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最终还得看实际情况。社区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很多,既有区县信息中心,也有区县卫生局信息中心、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或是社区卫生站挂靠的三级医院。往往谁出钱谁就能决定采用哪种信息系统。因而,社区卫生站的信息系统各不相同的局面就出现了。另外一个方面,医院的HIS系统也各不相同。社区卫生站每与一家三级医院建立共享,就必须开发出一个接口。有多少三级医院,就得有多少个接口。

因而有专家指出,社区与医院之间直接建立信息共享通道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另外一种方便更大面积的信息共享模式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医院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息。

这种观点得到北京市卫生局的认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说,北京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要做到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难度是非常大的。现在正在做一个课题,就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课题,这里面有加强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的服务需求。区域卫生信息化整体构架是什么样的,是社区和医院直接共享,还是通过一个整体的信息平台进行共享,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他介绍,北京市在考虑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交换的平台。这可能是支持医疗机构横向、纵向信息交换的核心,也应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点,但目前还处于前期的论证阶段,还没有立项。他说:“北京和其他区域的情况不太一样,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应该把前期的工作做扎实,然后再立项。但在此前建设了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已经发挥一些作用,主要是支持政府的管理、决策,以及一些核心业务的应用。”

蓝凯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认为,建设这个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是现在还缺少两类标准――共享什么和怎么共享。

他认为,现在医疗机构都认识到了信息就是资源,都希望把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上,把别人掌握的信息共享过来,而不愿意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共享出去。刘明认为,共享什么信息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标准,否则很难落实到位。只有在解决了共享什么信息的基础上,谈论怎么共享才有实际价值。至于共享的标准,国外有HL7值得借鉴。

没有标准系统怎么建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2

一个明显的亮点是,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新医改方案不仅明确了医疗信息化对于医疗改革进程的重要性,并且作为二十四条意见其中之一,单列出来。这是史无前例的。

事实上,在这部被看作为“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中,医疗信息化就是其中的“一柱”。

根据《意见》,我国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还将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机制,其中之一便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在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看来,整个医改方案就是一剂汤药,信息化作为这剂汤药中的重要配方,它的表现可以说直接决定汤药的疗效。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信息是,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医疗改革,这对医疗信息化的推进,无疑又是一场及时雨。

很多人开始思考,8500亿将有多少指向信息化,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该如何规划,电子病历、公共卫生网络、医生工作站……哪些内容将会成为重点建设内容。

不管怎么说,医疗信息化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新医改 新机遇

如何从医疗信息化的角度解读新医改方案,未来几年,医疗信息化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最近这段时间,卫生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燕婕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打电话“骚扰”她的人不是来自卫生行政系统的同行,就是各大医院的信息化专家,再有就是各个密切关注医疗信息化发展动向的媒体记者。

原因很简单,2009年4月6日,酝酿多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在这部被形象地称为“一顶、四梁、八柱”的医改文件中,信息化内容作为二十四个章节之一,被史无前例地“单拎”出来,成为其中“一柱”。

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医疗信息化内容以如此的形式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未来几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将成为建设重点,各级医院该如何规划自己的IT建设,相关的IT厂商该从何处寻找机遇。

面对这些困惑,作为医疗卫生部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老人”,高燕婕自然成为各方寻求信息解读的重要人物。当然,除她之外,来自医疗信息化各条战线的人也在做着各自的解读尝试。

为医疗信息化“正名”

“新医改方案中的五项改革目标,无一能离开信息化的支持。”对于《意见》将信息化“单列”出来的意义,高燕婕告诉记者,“信息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促进各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围绕医改目标的业务流程的变革,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集中共享,逐步奠定基础。”

在高燕婕看来,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可以将过去被动式的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包括实现病人网上预约、手机挂号、网上医疗咨询;主动提供常规医疗保健服务;给病人提供就医保健指导,合理分流患者;延伸医疗服务供应链,合理利用和选择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前医疗、中医疗、后医疗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规范经济的医疗服务流程。

如果把视角转换到基层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他们对此颇感欣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尚邦治表示,《意见》把信息化单独提出来,这不仅体现了信息化对于未来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表明了政府已从全局的发展角度加强了对信息化的认识,开始进一步重视起来了。

北医三院信息中心主任沈韬的观点则更显感性,在他看来,此次《意见》的出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给医疗信息化“正名”。在此之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大都是从医院自身的需求出发,自筹资金自主建设,国家层面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态度。如今,举国关注的新医改《意见》明确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这显然是一种进步,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政府对于医疗信息化不同以往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开始明确给予医疗信息化一个‘名份’了,从以往的‘没名没份’到如今的‘有名有份’,这种进步是值得欢欣鼓舞的。”

“每家医院是信息采集单元”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信息化建设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固然重要,如今又把其定位于新医改实现的支柱之一,但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在以往的讨论中,各个奋战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线的人们,都很明白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和就医成本,存在直接的促进作用。HIS(医院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医疗影像系统)、门诊系统、住院系统、医生工作站……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全国各级医院逐步完善起来。

但是,当脱离单独的医院本身,把视角拔高到区域范围内,或者国家层面的话,医疗信息化建设对于新医改的价值又“别有一番风景”。

最近,尚邦治参加了一次由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召开的关于近期流感事件的会议,其中,在谈到信息化对于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时,卫生局的某位专家就拿流感事件当作例子,解读了这“别有的一番风景”。

为了应对全球爆发的猪流感疫情,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全面启动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从机场到车站再到港口,各个出入境口岸都严格监测,发现任何发烧发热症状的病人,立刻上报国家监控中心。同样,全国各大医院也严阵以待,紧密监测任何发烧发热症状的病人情况。

当所有这些病情监测信息汇总后,政府就可以掌握全部的形势走向,并作出针对性的决策部署。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网络,散落各地的病情信息就无法有效采集,也无法及时汇集,从而无法从全局角度判断病情发展,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所以,信息化对于整个医疗改革的价值,在于让每家医院成为一个信息采集点,不仅服务于医院内部,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社会全局,发挥协同整合作用。”尚邦治如此强调。

事实上,如果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医疗信息化服务社会全局、发挥协同整合作用的背后,体现的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而这,恰恰又是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所在。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介绍,从医生角度说,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变过去手工纸质的就诊流程,不仅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医院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从医院领导角度说,来自基层的医疗信息有助于调整医院的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更好更优的发展。

比如说,当把全年某个病种的就诊信息汇总后,院领导可以分析出具体某个病种大概花费多少钱,如果费用出现异常偏高情况,就可判断是否哪个品种的药物使用过度、过频,这样不仅可以监测医生、 医院的运行情况,还可及时使做出调整,从而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

从地区卫生行政部分角度说,可以分析判断出本地区哪些病种是长见病、多发病,如果出现某个病种突然异常,则可预警是否有传染病出现,或者是否存在带有普遍性的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因素,这样其实可以减少社会整体的医疗成本;从国家层面说,又可把人们的病情信息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判断预警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有效决策,比如是否需要发放口罩,是否需要向社会公告等,从而把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减到最小。

8500亿有多少惠及信息化?

8500亿,这是解读此次《意见》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在未来三年间,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平均每年约2833亿元。在很多人眼中,这是新医改方案中最引人注意、最让人兴奋的一条。

作为支撑“四梁八柱”力量的其中一柱,医疗信息化建设自然包括在8500亿将要惠及的范围内。不过,很多人都在进一步询问:8500亿中,有多少比例的投入会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呢?

目前,很多人都在尝试着解读。根据IDC咨询分析,2008年我国医疗整体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已达8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20亿元,而2007~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7%。目前,在国内近3万所医院中,有75%的医院已建或正在建设HIS系统,而在“十一五”期间,将有70%以上的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市场需求总量将可能达到两百亿元。

相关的IT厂商更为积极。一直关注医疗市场的东软集团首席运营官卢朝霞就认为,未来三年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投入将高达100~160亿元。国际IT巨头IBM公司则预计,新医改将产生至少15亿美元的软件支出。而甲骨文中国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则表示,过往国有企业在IT信息化的投入,一般只占总体投入的0.6%~0.8%。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算,8500亿元中大概只有65亿元用于信息化投入。

而对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则相对更为谨慎,但内心又更为迫切。沈韬告诉记者,虽然国家明确将在未来几年投入8500亿到医改中,但具体有多少是细分给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却并不明确。

过去到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医院自筹,政府给予的支持非常少,当大家都期盼着政府会从8500亿中拿出多少支持信息化建设时,不免又有些期待。

事实上,新医改中提出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共享平台等内容,每个都是复杂而浩大的系统工程,相应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

在琚文胜看来,虽然没有明确8500亿中有多少细分给信息化部分,但是,这8500亿投入将会起到一个放大和带动的效应,在这8500亿带动下,各个地方政府、社会机构等可能会跟随做相应的资金投入。从这个角度说,接下来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总是值得期待的。

IT厂商顺势而起

对于IT厂商而言,新医改意见的出台以及8500亿的巨大投入,无疑是块值得憧憬的巨大蛋糕。事实上,跟随《意见》的出台,许多厂商也开始顺势而动了。

4月8日,也就是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后的第三天,IBM软件集团全球销售总经理Robert LeBlanc亲自来到北京,与IBM中国开发中心共同宣布成立“IBM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并公布了IBM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

据悉,IBM此次“应时应景”推出的一系列医疗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区域医疗卫生和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团,内容包括区域医疗信息网络、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和平台、医疗协同平台、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等。与新医改的目标同向,IBM的这些方案旨在以信息化推进医疗患资源的优化流动,助力新医改扎实启动,从而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体系。

随后的4月19日,东软集团在深圳也高调了面向“新医改”的医药卫生全面解决方案。早在今年二月份,东软就已成立了“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紧密跟踪医改新动向。此次新推出的解决方案以“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为宗旨,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数字字典为标准,形成覆盖医疗卫生信息化全过程的系列解决方案。

其实,除了IBM、东软之外,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思科、用友软件等IT厂商也已经或正在实施自己对于新医改营造的广阔市场的投入。

由于《意见》中重点提到农村区域医疗体系的建设,因此,县级中心医院和乡镇医院可能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战场。赛迪顾问分析师张华认为,目前全国有29000多家乡镇医院以及5000家县级中心医院,因此,新医改创造的信息化市场,大概超过75%的份额都将集中在县及乡镇医院。

一直以来,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大型医院等高端用户常常青睐国际巨头厂商,国内企业则占据着中低端市场。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由新医改营造的巨大市场中,国内外厂商将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局面。

未来需求有哪些

虽然各大IT厂商已经为新医改有所行动,但对于各级医院来说,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到底在哪些方面,搞清楚这点,才能做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既然国家已经明确了信息化作为医疗改革的手段支撑,那么,从医疗行为的监控,到医疗数据的采集,再到医疗质量的提高,信息化手段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沈韬告诉记者,“作为新医改的三大要点,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区域医疗体系的背后,将给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其中关键之一,就是带动各级医院的数据中心建设。”

比女口,社区、农村医疗单位IT建设将是热点之一。社区、农村将是目前国家实施基本医疗的主体,也是新医改的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另外,电子病历的普及和完善也是重点。目前,电子病历大致处于“病历电子化”阶段,接下来,如何让电子病历更好地为临床系统服务,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将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完善。

还有,集成共享医疗系统将是突破点。实现医院间的资源共享,需要规避现存的“信息孤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一套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大量的系统集成、各种异构平台的整合将是重要建设方向。

总体而言,新医改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医疗卫生发展方向,给出了8500亿元的巨大蛋糕,接下来,就看各级医疗机构如何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逐步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健康设立“守护人”

生事件更是如此。

“健康孤岛”需要整合

“目前,虽然各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计划明显提速,但是,以社区为单位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像一个信息孤岛,如何把这些孤岛整合起来,才是成功建立健康档案的关键所在。”尚邦治表示,“而整合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困难将是艰巨的。”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仅仅是把各种有关居民健康的信息电子化,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各种健康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监测,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辅助。

因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至少面临以下四方面困难:一,尽快明确健康档案应该包涵的内容以及电子化的技术标准,从而为整合共享打下基础;二是健康档案由于记录有病人的众多历史信息,如何从技术和立法两个层面,确保公民隐私的安全保护和信息的合理使用;三是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健康档案建立后的海量信息,将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稳定运营,使之真正支撑业务系统的需要。这其中,包括数据中心的建立,数据存储体系及备份方案的制定,都将是确保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四是建立如此庞大的信息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目前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看,是否会出现地区间居民健康档案的“贫富分化”。

据了解,北京市近期将选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对其现有网络进行系统改造,统一健康档案的标识、目录索引、数据采集方式。实现试点所辖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的数据集中存储,统一展示,即让原本存放在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静态档案“流动”起来。

而深圳市则是将原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机版的信息系统统一转换成网络版。目前,已将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信息上传到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以此为整合应用的共享平台。

医疗共享“走在路上”

在区域医疗、社区医疗的快速推动下,医疗共享又将迈向新的台阶,背后支撑运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局面。

2009年4月17日,也就是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十天,北京市卫生局召开了2009年医政工作会,会议部署了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拟按照区域医疗共同体思路,重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表示,一级基层医院、(区级)二甲医院,三甲大医院等已成患者就医“导航”的传统标准,该标准将随着北京医改进程逐渐淡化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城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由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几家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院为主要元素,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显然,这与新医改方案中强调建立区域医疗体系,推进医疗共享平台遥相呼应。

“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长久困扰人们的难题正是新医改方案所要解决的,而推进区域医疗体系的建设,实行医疗资源共享,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然而,在一些城市的一些社区,居民的普通感冒等小病,以及一些老年人慢性病的开药等就医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还只停留在结算和药房管理上,医生仍需要用手写的方式完成处方笺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

如此情况下,这些病人的健康信息就无法与大医院实现共享,那么,双向转诊就可能不会顺利,重复检查还会无可避免。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手段在深化医疗共享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区域医疗建设的步伐全面加快的今天,信息化建设又将该如何跟进呢?

“盘活”医疗资源

“全国人民奔协和,有病就去三零一”,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看病就医这件事总保持一个“二八状态”。根据卫生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门、急诊人次达50.1亿,次均就诊费用为169元。中国13.3亿人口一年共有8466.9亿元门、急诊支出。这其中,80%的患者都是去大医院看病,只有20%到社区医院看病。这就是所谓的“二八状态”,“看病难,看病贵”也因此形成。

所以,如何共享医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被看作是破除“二八状态”的理想选择。因为,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在实现双向转诊的前提下,大医院的患者数量就会分流,从而缓解人们的看病难问题。同时,既然实现双向转诊,患者的病历记录、检验结果、用药情况等信息就可以充分共享,这样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降低了患者的看病成本,解决了看病贵问题。

理想的选择背后总需要现实的路径,医疗信息化的配套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介绍,按照医疗信息水平划分,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财务核算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阶段,第三阶段是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已开始从以财务管理为主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临床信息系统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并逐步实现“以收费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转变。

此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行病历“一本通”,通过各家医院间的互联互通,衔接诊断和治疗结果,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但是,在电子病历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同医院要想全面共享病人信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拿最简单的病人ID来说,有的医院的男/女用M/F表示,有的医院用0/1表示,不同的表现形式往往给医疗共享带来想象不到的麻烦。

同样的情况在“地小人少”的新加坡就不一样了。去年底,新加坡已经明确宣布,新一代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将在2010年全线推出。届时,新加坡的患者踏进公共医院、综合诊所和专科中心,医生都可以从中央数据库中调出病人资料。通过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医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病人接受过哪些治疗及化验结果,而且还能协助医生制定全方位的疗程,减少配药错误,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区域医疗共同体来说,医疗共享大多是建立在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医院之间,通过把大型医院已见规模的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比如医生工作站,病人信息集中存储到大型医院的数据中心,如此形式的医疗共享避免了许多技术壁垒,显得相对较容易。

“厦门模式”率先成型

自2005年开始建设,2009年2月28日正式起用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则是以区域医疗名义实践医疗共享的典型范例。

“目前,全市86%的医院(共36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通过病人一卡通,调阅市民电子医疗档案,做过什么检查,用过什么药,曾经有过什么病史,各家医院的医生都可查阅。”厦门市第二医院网络中心主任伊桂林表示。

据了解,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由厦门市卫生局统一规划部署,利用信 息化手段在全国率先成功建立的一套比较完善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作为一个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该系统内容涵盖了每个市民完整的就诊信息和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记录、妇幼保健数据档案、城市公共卫生数据档案,以及区域医学影像四大部分。

由于厦门全市医院已经实现了就诊卡一卡通,因此,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市民凭借自己的市民健康卡(或社会保障卡),在系统范围内医疗机构均能以“一卡通”的方式刷卡进行诊病、体检、保健等。

同时,该系统将患者的医疗保健活动完整地记录下来,保存到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中央数据库中,成为组成该市民全面的记录一生的健康信息档案的一部分,还可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部分检验结果的共享,为避免重复检查和用药提供技术支持,也有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就诊信息。

此外,市民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自己的体检情况和就医情况。对于病人而言,通过该系统,可直接提高诊疗质量和诊疗效率,缩短病人治疗时间,减少诊疗费用。

由于这个健康信息系统是以第三方数据中心集中存储管理,区域内的几十家医院全部通过网络互联互通,这样的话,不仅避免病人档案的丢失,还可避免携带大量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胶片等四处奔波和重复检查。

从“1+X”模式开始

应该说,“厦门模式”产生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不过,“由于厦门地方小,医院少,加上政府主导实施,医疗共享自然要顺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尚邦治表示,“同样的事情如果拿到北京来做,未必就有那个效果了”。

因为,医疗共享除了需要信息化的技术层面支持外,配套的管理机制也必不可少。道理很简单,患者如果在A医院做完了检查,然后拿着结果到B医院就诊,B医院势必面临一定的利益损失。

“和国外不一样,中国的医院即便大小不一,但每家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疗共享难免遭遇利益平衡的问题。”尚邦治表示,“尤其北京的医院有部属的、校属的、区属的、市属的以及部队的,不同属性的医院有其自身的管理单位,如果要医疗共享,面临的协调障碍无比艰难。”

因此,北京市在推进医疗共享过程中,首要以区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为主要内容。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区域医疗项目,该项目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整合该范围内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从最初的展览路和德胜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两个成员,到如今共组建了13个专家团队、建立了13类疾病的诊疗标准和就诊规范,社区医院成员还在不断增加。

在专家眼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这种医疗共享模式被称为“1+X”。“1”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X”指西城区下属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而这背后,是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信息平台在发挥作用。由西城区卫生局牵头,建立了跨医院、跨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管理机制,在技术上实现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跨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与交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介绍,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基于医疗卫生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医生、预约检查、检验检查报告共享、处方、健康档案共享、视频会诊中心、急诊绿色通道等功能。

据了解,“1+X”模式只是该共享平台的一期工程。2009年2月,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平台”试图把该模式推广到护国寺中医院、肛肠医院、丰盛医院以及平安医院4所二级专科医院和7个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也就是说,在原来三甲医院加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再融入二级专科医院,把医疗资源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实现从“一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模式的转变。

“数据中心”全面启动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厦门模式”,还是大型综合医院主导的“1+X”模式,随着区域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共享逐步深化,背后支撑运作的数据中心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因为在区域医疗体系中,医疗共享实质上是医疗文档的共享,而医疗文档的共享就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及管理。在不同模式的医疗共享体系中,医疗数据如何存储,存储在哪里,怎样管理,这是让医疗共享发挥实效的关键所在。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已经出现有三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完全集中,即把共享数据全部集中到区域数据中心;第二种是分布式存储,即提供的共享数据依然存储在各个医疗机构,只不过这种共享数据是经过以就诊者为中心集成后的归档数据;第三种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即医疗数据仍然存储在各个医院自己的数据中心,但将一部分主要表明区域医疗协同运行状况的、查询统计使用频度较高的数据集中到第三方数据中心,通常这种数据中心由区域内的卫生行政机构建设管理。

据伊桂林介绍,目前,厦门市政府正在着手把以前设立在市卫生局的数据中心迁移到市政府信息中心,同时,由于医疗影像的数据量增长迅速,还将重点完善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

另外,类似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的以大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共享系统,其基本模式大都是在某大医院或地区的中心医院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联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网络直接享受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如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上传下送”服务。

随着医疗信息共享进一步丰富,相应的系统改造和数据中心升级也势在必行。尤其,对于大部分信息化水平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社区卫生机构而言,为了更好地配合大医院实现医疗共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记者手记

采访中,无论是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官员,还是各个大小医院信息中心的主任,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都给他们的工作平添了一份热情。因为明确把医疗信息化内容单列出来,有的人从中读出了一份认可,有的人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激励,有的人则从中看到了一副愿景。

和其他行业的CIO一样,医院CIO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感受同样是“五味杂陈”。有时候,因为医院的资金投入有限,信息化建设总是迈不开步子;有时候,医院领导对于信息化不够重视,DIO的工作常常也会遭遇“夹板气”;有时候,受限于一些管理机制的冲突或技术规范的缺失,能为老百姓直接带来好处的医疗共享系统建设却无法施展开来……

现在不一样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已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知道,这是最高级别的政策指导,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其将产生的意义和影响都是不同以往的。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就说,新医改对信息化的作用,最关键的不在于文件中写了信息化要干什么,而是将信息化列入到了文件中,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进步。

明确了认识,必然会强化态度。这种对于医疗信息化态度的强化,不仅是在医院层面,更重要是政府层面。形象点说,如果说过去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医院内部业务需求的“推力”的话,那么,如今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又多一股来自于政府层面的外部“拉力”。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3

我国根据“建设全民医疗,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正积极发展社区医院,满足人们对基础医疗保健的需求,同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社区医院成为综合性中心医院服务的延伸。其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去,能够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我国已经在综合性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可以向社区医疗信息系统方向发展。

1 社区医院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社区医院与中心医院的服务对象不同,承担医疗责任不同,但相互之间又有很大的合作关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综合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可以在社区医院中采用的信息技术有医院信息系统、远程会诊技术、远程监护技术、在线交流技术、远程访问技术、医学培训技术等。

1.1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现代化的HI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应用最早,发展迅速,技术最成熟。HIS主要包括电子病历(CPR)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CPR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能够将患者的整个医疗过程进行电子化,社区医院常常要与综合性中心医院以标准化的格式对CPR数据进行交换。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社区医院的CPR是面向家庭的,这不同于我们在中心医院所见到的面向病人的CPR,这是社区医院电子病例系统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区医院采用的PACS一般基于中小型的影像诊断工作站,虽然常是以数字化阅片为目的进行设计和工作的,但目前各种高端医学影像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目前发展和应用都非常迅速,采用数据挖掘算法来辅助分析和诊断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

LIS以检验科的数字化为目标,通过连接检验仪器、收集检验数据,实现申请、检验、报告的自动化数字工作流。并能将检验结果自动传送到相应的部门,实现检验工作流的全自动化。

门诊挂号、住院管理、药品管理、收费管理等子系统都是HIS的必要组成,技术发展已很成熟。

1.2 远程会诊技术:远程会诊技术目前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社区医院的医生和病人可以作为远程会诊的终端,与中心医院的专家一起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社区医院的医生可以介绍病人的病情和治理情况,帮助专家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依靠双向的同步音频和视频信号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传送交互式图像和实时的高质量诊断图像,远程会诊系统将社区医院、中心医院、病人三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在社区医院中不宜转院或暂时不能确诊的病人,借助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提高诊治效率,降低病人的治理费用。另外在会诊过程中,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交流,也直接培训了社区医院的医生,提高了社区医院的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1.3 远程监护技术:远程监护是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使用远程监护技术,社区医院中大量的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不危及生命的阵发性疾病的观察和监护都可以在家中进行,老年人和婴幼儿健康状况也可以在家中得到监护。这样既可以解决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也可以降低病人的医疗花费,同时减轻了医院和病人双方的负担。

1.4 医学培训技术:医学培训包括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交流医学信息和医学教育等内容。目前“服务不过硬”是限制社区医院发展的最大问题,医学培训技术可以通过远程通信网络提供多种医学培训资源,如影像资料,手术交流录像,专家讲座,病例讨论会等。目前,迅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教学中,对急救医护人员的培训,以及在缩短外科医生实习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学培训技术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继续教育机会,有利于学习新的医疗知识,掌握新的医疗技术,推广新的治疗方法。

1.5 远程访问技术:目前基于B/S的远程访问技术成熟,发展迅速,社区居民通过家中的计算机终端,能够随时访问社区医院中的相关信息。如专家的坐诊时间、专家情况、医药费用查询、预定床铺和门诊等。这样可以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减少盲目就医和随意就医的情况,增加社区医院与居民的亲和性。

1.6 在线交流技术:社区医院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容易开展群众性医疗活动,在线交流技术就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将医院与居民联通起来进行交流活动。在线交流可以采用专家讲解的专题交流、专家答疑式的专题交流以及自由讨论等居民容易接受的形式。专家讲解的专题交流可以推广医学知识,宣传防病治病知识。专家答疑式的专题交流方式可以直接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对于病情比较隐讳的病人,可以“不见面”的接受治疗指导。自由讨论的方式则非常灵活,实时聊天技术和论坛技术都非常的成熟且易于接受,对常见病也可开辟专门区域供大家探讨,分析病情,交流治疗经验。

2 社区医院信息技术的建设

2.1 信息系统集成化:目前各类医疗信息的应用专业性越来越高,分类会越来越细,各类专业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2.2 数据通用化:为实现病人一生全CPR的目标,医院的信息范畴已从一个医院拓展到各个医院之间,目前这些医疗机构间信息的通用化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2.3 接口标准化:各类医学通讯标准(如DICOM,HL7)将进一步发展,满足更多的工作流集成的需要,IHE集成框架会越来越被各类信息系统所支持,基于XML的医疗数据标准也广泛应用于在各类医疗信息系统彼此间交换数据。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的总体目标和新医改的要求,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本着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方针,把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大力开发利用卫生信息资源,架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为保障人民群众和卫生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点面结合。坚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实际相结合,以信息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共享性”为核心、“个性化”为特色,进一步推动我市卫生信息化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合理布局和共享应用,做到上下衔接、点面结合、统分有序。

——服务导向,应用驱动。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卫生信息化以管理为导向逐步向以服务为导向,融管理于服务转变;坚持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促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遵循标准,保障安全。坚持把卫生信息标准和安全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统一卫生信息数据标准和编码体系,完善区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卫生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切实履行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投入、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和科研学术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有序竞争,合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设计和部署,结合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连接省-市-县卫生信息平台,坚持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以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为两大核心数据来源,通过四个区域技术(区域医院信息系统HIS、区域检验信息系统LIS、区域医学影像归档和传输系统PACS、区域电子病历系统EMR)的卫生信息资源中心来实现医疗服务、健康检查、疾控、血液、卫监、应急指挥等公共卫生信息的整合,实现覆盖全市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新医改提出“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目标。

在建立卫生信息资源中心基础上推进公安、医保、计生等部门信息同享,进一步构建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宏观管理和决策的数据依据;同时逐步开放面向公众的服务。

四、建设内容

(一)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中心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联省、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下接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网络,支持区域范围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业务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这一应用支持环境,为市区域卫生各项综合应用系统提供集成的、统一的、安全的、完整的、快捷的信息查询、资源调度、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服务。

2、基础数据中心:建立基础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三大数据库: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分析决策数据库。

(1)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过程的系统、规范记录,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数据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电子病历内有效整合临床路径,更好地实现专科、专病的精细化管理。

(2)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三大传染病专项档案是健康档案的一个子集,其涵盖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管理。

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要符合《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功能规范和数据集规范。

(3)管理分析决策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动态海量数据库,涵盖卫生资源数据库、妇幼保健数据库、健康和疾病监测数据库、临床医疗数据库、医学科技类数据库、卫生经济类数据库、卫生政策法规类数据库等,可随时构建需要的数据类型,完成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应用。

(二)建立卫生信息数据业务专网

按照全省卫生虚拟专网的标准和市卫生专网规划要求,建成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局域网(内网)、连接全市医疗机构的内部局域网的广域网(卫生基础网)、连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生、社保、民政等外部系统的广域网(卫生扩展网),实现市内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医疗服务机构与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做好与市、省卫生业务专网的对接。

(三)建立标准化社区系统

1、在全市范围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统一的涵盖三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及三大传染病专项档案系统,并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规范管理,实现省级、市级、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2、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健康体检系统,实现健康体检报告自动上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业务无纸化,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得到规范。

3、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门诊输液管理系统,通过条形码、无线网络等,实现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的准确核对。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及时响应病人的求助,提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4、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HIS系统,实现就诊信息、用药信息、体检信息等记录自动上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从而做到每个建档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就医记录全部过程,通过平台接口实现与电子病历互联互通。

(四)建立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安装远程会诊系统、区域影像诊断系统、转诊预约系统及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上连省、市级医院,下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镇四级网络医疗服务体系。

1、远程会诊系统。在每个医院建立一个点,配备可浏览、视频等相关设备,通过外网提交省、市、县专家会诊申请资料,会诊专家通过与面对面沟通及浏览病人病历资料(如医学影像、心理图、病理图片等),出具诊断建议报告及时反馈申请会诊医院。

2、区域影像诊断系统。基层卫生院影像(CR、CT等)信息资料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上级医院或影像诊断中心,由专家进行审核、会诊或者出具诊断报告,诊断结果通过专用网络及时反馈给卫生院,患者可在当地卫生院所做的检查能达到上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图像资料储存在数据库中心或影像诊断中心,可随时调档查看。

3、转诊预约系统。基层医疗遇到疑难病例,把病人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传输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能及时安排专家诊治或安排床位进行诊治;康复期的病人,上级医院可把各种信息反馈给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师及时了解情况并随访。

4、远程教育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建立视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上级医院的各种培训通过信息平台在各基层医院都能实现收看,实现基层医疗单位可以不离开工作单位进行培训的模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建立涵盖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

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标准,建设医院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遵循省级电子病历传输标准,电子病历上传县、市、省三级平台。市级医疗机构结合本院推广的临床路径,逐步开展临床路径的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的示范应用,并通过平台接口实现与电子健康档案、区域HIS互联互通。

(六)建立药品动态监管系统

各医疗机构通过已有的HIS系统,建立基药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门诊人数统计、门诊输液比例、药品使用情况排名实时统计、处方限制额度等数据实时统计功能,进行整理归并,定时上传到药品监管系统,药品监管系统通过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实时用药数据,结合预警机制和统计分析功能,对医疗机构进行用药监管。

(七)建立医联农保(社保)“一卡通”、“银医通”系统

融合三卡(医保卡、新农合卡、银联卡),完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HIS及相关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等的接口改造,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构建基于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标准体系,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之间临床诊断、用药、检查检验结果、住院信息、预防保健、档案等诊疗信息可交换与共享,新农合、医保、健康卡实时结报等“一卡通”功能。在确保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推进“银医通”建设,达到小额金融支付、预约挂号、“先诊疗,后收费”、双向转诊等功能,并进行医保卡、新农合卡、银医通等多卡合一,进行功能整合,达到医疗、金融、社保联合同步服务等功能,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八)建立规范化的妇幼保健专项系统

参照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及数据集规范,改造和完善现有的妇幼保健系统,通过卫生信息平台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子系统,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同时,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开展优质服务。

(九)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依靠卫生信息网络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数据分析、预警能力、决策指挥能力建设,与其它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十)建立健康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

完善市卫生局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的学习和监督。按照省政府,卫生部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网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网上医疗服务功能。深化网上预约服务,预约对象扩大到二级医院,预约项目上增加预约检查、预约治疗。增加网上实时查询功能,建立网上平台与数据中心的接口和基于短信的身份验证系统,提供检验检查、健康档案等数据查询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一期建设(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建立相关组织领导体系,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解,需求方案起草、制订、论证,预算出支撑软件功能的硬件设备并论证,确定信息中心的设址,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建设项目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软、硬件的投标。

2、在利用原有新农合平台及网络的基础上,初步完成数据中心机房、交换平台和新农合系统改造建设,确立数据标准体系,完成“银医通”一期基础建设,建立小额支付、预约挂号、“先诊疗、后收费”服务功能,完成卫生信息专网及区域HIS、区域PACS系统建设。

3、建立区域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初步建立与完成基础数据中心和基础建设。

(二)二期建设(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区域HIS及各联网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互通共享。

2、完成区域医疗卫生机构HIS及相关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银医通系统等的接口改造,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诊断、用药、检查、住院信息等诊疗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3、在“银医通”基础上,融合“农保卡、医保卡、银联卡”简称“一卡通”,实现“多卡合一”,实现挂号、就诊、双向转诊、新农合结算、医保结算、电子健康档案调阅、“先诊疗、后收费”等多功能,方便群众就医,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4、完善基于市卫生局信息网站的健康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

5、建立规范的妇幼保健专项信息系统。

6、建立药品动态监管系统、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和健康体检系统。

(三)三期建设(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整合卫生监督、预防疾控、妇幼保健,完成与信息平台和医疗机构互通共享项目建设。

2、各医疗机构通过外网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转诊预约系统、远程教育、远程监护系统互通共享。

3、建立卫生行政管理决策分析支持系统,完成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应用。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5、完成异地容灾机房建设,保障信息平台的稳定和安全,降低运行风险。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整个卫生系统的重要性;要总揽全局、着眼长远,高起点科学规划和设计,抓好顶层设计,循序渐进、统筹整合,逐步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共享。

(二)强化信息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信息领导组织和管理机构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要求,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内部业务和管理应用系统,并将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应用情况列入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5

在此10年间,一张覆盖全市所有市民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大网,在厦门建立。从无到有的巨变,展示着这座城市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上取得的成绩。

事实上,与厦门同时期开展探索的还有全国其他几座城市,而厦门是经时间验证较为成功的一家。对于个中原因,曾参与厦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中国人民总医院原医务处处长陈运奇的解释是,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在资源整合、信息标准统一、信息平台建设上,厦门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无不显露着卫生行政部门的身影。“厦门的成功,与政府的强力支持不无关系。”

行政直推

追溯历史,厦门市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得益于厦门市政府对电子政务的追求。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2003年,厦门市提出了建设“厦门市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的目标。

但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政府部门虽然可以及时统计宏观经济和财政支出等情况,但很难及时掌握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等情况。居民个人虽有完整的户籍档案和人事档案,但个人健康信息却散落在各医疗机构。

健康信息的缺损,不仅不利于居民健康管理,还影响了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决策。因此,为了填补居民电子档案的空白,厦门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作为“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还是以业务需求为本,这是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表示,“传统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具体业务推动为主,其结果是各业务子系统互不相通。如今,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研究卫生信息化建设,则需要从全新角度、全新思维规划信息资源,制定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思路以及实现路径。”

正是由此思想,厦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之初,便确定了以居民个人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旨在建立一套涵盖市民从生到死所有健康信息的居民健康档案。

孙卫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由于该系统围绕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来研发、设计和施工,所以,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就必须解决健康信息从哪儿来的问题。“其主要机构涉及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体检中心、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等,采集的主体是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小,但所用系统很多,若每家基层医疗机构都单独进行开发,政府财力无法保障。因此,厦门市着手建设一套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所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都是系统的用户,而网络维护和服务器建设则由卫生部门负责实施。这个平台可以解决所有业务,只需经过市民授权,所有健康信息都可以进行查阅。

在基层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后,厦门卫生部门对大医院的互联互通却相对谨慎。“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依赖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贸然把各个医院的信息统一到一个信息平台上,万一系统崩溃怎么办?”孙卫如此反问。

正是考虑到此问题,在大医院的平台接入遵循了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路径。“对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大医院,我们可以先让其建设一下,而更好的平台则由我们来建设。而对于信息化建设已经很好的医院,我们会考虑与其逐步接入。”孙卫介绍。

锁定整合

“区域医疗最关键之处不是做互联,而是做医疗资源的再分配与医疗资源的整合。”孙卫强调,信息共享和交换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推动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先要进行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厦门模式能被称为较成功的实践蓝本,就是因为探索出了一种适应区域医疗服务的医疗资源整合模式。”

厦门原有100余家医疗单位,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行政分割造成的业务壁垒和利益格局,使得各家医院之间资源不能通用,信息不能交流。

2007年,厦门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后,公立医疗单位缩减至31家,医疗机构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从而为区域医疗网络奠定了基础。

“我们于2007年建成测试平台,但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从2010年才开始积累。主要原因在于,2010年以前的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标准化。”孙卫如此表示。居民健康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医疗机构,又涉及保健机构,还涉及其他诸如体检门诊、中心血站等健康相关机构。唯有产生标准、科学、规范的健康记录,才可以收入居民健康档案中。

“2010年,我们认为统一编码工作量很大,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通过考察部队医院,我们意识到必须强行推广。”孙卫介绍,2010年,厦门市按照原卫生部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新标准,对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相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进行了改造。

为了解决编码扩充的难题,2012年7月,厦门市了《厦门市卫生局关于推荐疾病代码专家组成员的通知》,组织各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成立了厦门市疾病代码管理专家组。每周举行一次例会,专门协调各家医院新增病历中的编码统一问题。

纵深织网

2009年,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尽管平台搭建完成,但如何确保身份统一是个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市民身份标识的统一。”孙卫解释,只有身份的唯一性,才能制定健康建档如何采集、如何存储、如何调用和共享的解决方案。

为此,厦门市行政部门开始酝酿取消医院内部发行的医疗卡,采用全市统一的医疗卡接入医院系统,在全市主要医疗机构间探索就医“一卡通”。在规划期间,围绕着是否发行独立运行的医疗卡,厦门市政府就曾展开为期3个月的讨论。

“如果在医保卡之外,厦门还要全面发放医疗卡,就要配置独立运行的读卡器;医生将同时使用两种卡和两种读卡器,操作麻烦。经过研究,为了节省成本,厦门市政府选择了社保卡作为进入系统的钥匙。”孙卫回忆。

不过,为了方便非医保患者和临时就医患者,厦门市还是在医保卡系统之外发放了市民健康卡,作为补充。本地医保患者持社保卡,非医保患者持市民健康卡,就可在市内各家医院就医,同时接入医院系统和市民健康系统。

由此,厦门市采用社会保障卡和市民健康卡,较好地解决了厦门市区域范围内的居民身份识别问题。

截至目前,厦门市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人群覆盖面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其中包含了310万社保卡、20万正式卡,收集的就诊记录数达 5886余万条。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全市的医疗资源、患者医疗信息、市民健康信息、政府管理信息,得到充分共享。纵横交错,织就了一张健康信息网。

在这张信息网的支持下,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居民的终身健康管理。如今,厦门市每一位出生满3个月的婴儿,都可以开办健康卡。卡中不仅有孩子自身的健康信息,还包括了妈妈从受孕、围产期保健到分娩的详细记录,以及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各项信息。

为了有效将疾病治疗和后期管理有效衔接,厦门市卫生局还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中,专门开发了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病一体化管理软件。患者只需在大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系统就会自动将信息发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全科医生将随访并建档。

在孙卫看来,借助物联网技术,厦门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作用将愈发显现。

目前厦门海沧区在很多社区服务中心安装了血压、血糖等检测设备。社区居民通过刷身份证或社保卡,测量结果就会实时记录在个人居民健康档案中。而且,若居民血压、血糖值超过一定警戒线,系统会自动向居民所签约的医生报警。“此举不仅使社区医生的监控手段更加先进,还将对居民的预防保健工作往前推了一大步。”孙卫对此褒赏有加。

在向纵向发展的同时,厦门的区域医疗信息也在逐渐走出海岛。

2012年10月,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市共同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的目标。作为同城化的重要组成部门,从2011年10月起,厦漳泉三市的医疗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已开始实行。厦门市还计划下一步在三地探索建立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制度,并建立有关信息的共享平台。

挖掘信息

2010年,孙卫偶然从电视上了解到,外地一些地区急性结膜炎流行。对照厦门卫生平台的数据,他发现红眼病在厦门也进入门诊就诊疾病病种统计的前10位。而长期以来,这一病种并不在传统的监测范围内。如果我们把这种疾病纳入监测范围,卫生行政部门就有责任向公众警告,注意急性结膜炎流行,注意个人卫生。

厦门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已成功运行了4年,积累了大量数据。下一步主要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归类和整理,挖掘、分析和利用数据。“这些数据对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及评价医生等方面,都有很大价值。”

事实上,自2009年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后,厦门市卫生局就启动了对数据有效利用的研究探索。

在医疗业务方面,厦门市通过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数据的采集,可实现对各医疗机构门诊量、预约挂号量、住院量、医技科室工作量、药品使用量等每一个指标的细致分析。管理者能通过平台,及时掌控全区的医疗业务状况,以便更合理地调配资源。

而在日常监测方面,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能够对区域内疾病诊断情况,按照每日、每周、每月、每年进行逐项统计,为疾控预警提供依据。孙卫进一步解释,厦门全年就诊量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90%是门诊。“通过对门诊信息的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区域内疾病的发生情况。如果某种疾病超过常见疾病排名,卫生部门就可知道哪些疾病有可能流行,并提前做出预测和预警。”

信息挖掘的最大价值在于为医院的管理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公立医院应该提高质量与效益,走深化内涵的改革之路。但当前对医院的管理考核中,仍过多停留在规模和技术上。其中的主因,并不是主管部门不重视医疗质量与医院效益,主要是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够。”孙卫满怀信心地表示,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引导公立医院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现在,厦门正积极推进区域临床路径。尽管目前各家医院都在开展临床路径,但实施效果如何很难评定,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横向对比。而一旦实现区域信息联网后,将两家医院数据进行对比,各家医院的实施效果,马上就可以显示出来。

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远程医疗;社区医疗;综合性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4

由于我国在人均医疗资源上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缺少和分布十分不平衡的现象。大型医疗设备、有经验的医务人员等优质医疗资源又基本集中在城市三级医院,基层社区的医疗资源不仅在设备上,更在人员等软件资源上与大医院差距甚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医院间的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最大协同效应。远程医疗的开展可以方便就医,很大程度上降低病人就医的成本;改变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医疗现状和提升医疗水平,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更加合理化。此外,远程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在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处理时,及时调配医疗资源,指导伤员救治。作为城市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点等),是“全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和前沿。随着医疗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不断深入,其职能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在健康保障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应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运用远程医疗系统,本文将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远程医疗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影响作用

1.1 社区医疗服务特点和我国现状

社区医疗是指一般的医疗保健,也是病人首先求医之处,即病人到医院前的一些医疗,是以人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也是为需要治疗的慢性病病人、老年病人及需家庭护理和姑息疗法的病人提供连续医疗服务之处。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社区医疗的主体主要是全科医生或儿科、妇科等特定专科。

我国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还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这样就造成病人集中到大医院,社区就诊率低的局面。同时老年病、慢性病发病率、老年化程度逐年增长,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部分地区政府已经有较严格的分级就诊转院的流程规定,但并没有严格转院标准,患者更愿意选择实力强的大医院就诊,造成目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想象,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医疗效用。社区、农村医疗条件较差的卫生机构因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而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使本来并不充足的卫生资源又被闲置而效益发挥不好。周而复始既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影响医患和谐[1]。

1.2 当前远程医疗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职责之一是提供基本的医疗救护保障。其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其工作比重占一半以上。目前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为受到医疗条件和医护人员水平的限制,这就造成社区就诊率低,病人集中到大医院就诊的局面,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医疗效用没有发挥到最大。国内外资料证明,远程医疗是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有效途径之一[2]。

我国很多的工作仅仅是在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应用项目,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国内医疗体制的限制,以及全面技术状况和基础设施水平(主要是网络传输速率)的欠缺,因此目前我国的远程医疗网络在有些方面尚不十分成熟,还有待逐步进行改造、完善与提高[3]。但随着我国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各个医疗机构的相互之间的光纤接入也正被提到日程中来了,这就为各个医疗机构之间能进行大数据量的信息交互,尤其是高清晰度的音视频传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3 远程医疗对社区医疗的影响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可以实现患者不在现场的医疗服务。一方面节约患者往返大医院的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患者间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尤其是在为边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以及疑难病患者的诊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4]。

除了远程医疗,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需要不断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计算机通信、音视频技术、影像技术及医疗设备的支撑,远程教学和培训可以与远程医疗集成,形成完整的一套远程医学体系。不仅能提高医院知名度,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有人称其为2l世纪7大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2 建立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支撑远程医疗服务实践经验

早在2011年,我院联手国内通讯运营商和国内远程医疗设备提供商,在我院率先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标准化、数字化、一体化的远程医学综合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医学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其巨大的硬件投入和高昂的运行费用使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望而却步。为了突破远程医学网点硬件建设投入大、专线接入费用高等发展瓶颈,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大对远程医学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建立了专网双接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会诊,以及有远程多中心专家联合会诊。此外,还能开展远程挂号、双向转诊等服务。同时开展针对基层医院的医生的远程教育,包括部级、省级、院级继续教育项目直播、医院专业学术会议直转播、远程手术示教和特邀专家讲座等学习和培训资源。通过多年实际的运行和管理,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为大医院和基层社区医疗之间实现远程医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支撑。

2.1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一体化管理

我院投稿远程信息WEB平台对各个远程站点实现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远程医学服务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医疗信息,这些都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宝贵资源,通过充分开发这些数据资资源,可以为区域医疗管理、规划提供可靠保证,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2.2 实现跨院、跨区域的远程信息共享

在我院通过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将社区居民各种健康档案汇总交换共享并上报卫生部。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因各自为政、相互隔离,从而导致大量的医疗卫生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对患者重复检查、重复用药无法实时有效监管,造成人民群众医疗支出一年比一年高。为有效解决居民诊疗信息孤岛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整合各医疗卫生业务应用系统,最终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网络,方便相关数据调用和资源管理,同时转变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居民健康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2.3 实现方便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患者可通过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共享平台建立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体系,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上下级对口关系。在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支持下促进大中型医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探索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在充分共享患者健康信息的基础上,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为双向转诊的有效进行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化运作平台。

2.4 实现社区远程家庭监护系统

社区远程家庭监护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将采集到被监护者的生理参数与视频、音频以及影像等资料通过通讯网络实时传送到社区监护中心,用于动态跟踪病态发展,以保障及时诊治[5]。远程医疗和健康保健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随着通讯、网络在家庭中的普及可以迅速拓展到家庭、个人。远程心电监护、远程慢病家庭管理、远程助产护理、远程医疗随访等服务是今后社区人口健康保障重要内容。

3 结束语

远程社区医疗作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作用的有效途径。使得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供求矛盾。我院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是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帮扶基层社区的一种新的探索。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化医疗设备的迅猛发展,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也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医疗应用服务。

远程医疗在中国的起步较国外晚,在符合国家的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方便快捷的为基层社区医疗中心提供多种模式的优质医疗服务帮助和指导已经体现出强大的社会效益,也必将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面向城市社区的远程医疗和面向家庭、个人的远程健康监护;在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性事件方面,这种远程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将发挥重要意义。探讨社区远程医疗运行的新型模式和建设策略,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新型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梅奎,马毅,周丽,苏金环.远程医疗在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建设策略与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1281-1282.

[2]Teleradiology and Telemedicine Radiologic Clinice of North.America.1996(03):45-49.

[3]刘翔,朱士俊,李信春.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2004(06):8-11.

[4]程顺达,邢茂林,阎鹏飞.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问题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0(01):126-127.

[5]邓蕊.依托宽带信息网络家庭疾病监护系统的初步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3(0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