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原理范例6篇

城市经济学原理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发展背景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发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城市布局呈集聚型,构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优势。当然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 历史文化背景

1.1、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充分说明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龙的故乡,仓颉造字在河南,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此外,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商业、科技、思想文化、医学等起源、发展和弘扬地。

1.3、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城市起源早、曾经发展辉煌,拥有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经验,因此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具有历史和经验双方面的可行性。

2、经济社会背景

2.1、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拥有16.7万平方千米土地,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居全国第三位(根据《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2.2、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区域。中原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效应,不仅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区,而且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等方面,具有继续领跑全省的实力和潜力。

3、区位背景

3.1、区域位置优势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的北部,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枢地区,也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1]。区域内部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2、交通设施优势

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郑州、洛阳机场是省内最重要的民用机场,其中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因此,中原城市群铁路、公路、民航的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这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

3.3、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和较为健全的商贸、金融、会展、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的互补性和集群效益逐渐显现。

3.4、科研技术优势

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拥有显著的科研技术力量支撑,保证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创新过程将会有借高校、科研院的人才和科研之势的坚实基础。

4、理论背景

4.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有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需要城市群来作为依托。

4.2、 城市引力场理论

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引力场的定义是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引力场,逐步的对周围的城市“磁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4.3、城市群理论

1961年,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中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这是对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的正式命名[2]。在中国,自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后,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和省市开始规划和实施城市群的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于2003年7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该战略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进而拉动河南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4.4、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要有两大发展模式:一是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一是多中心齐头并进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即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模式。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艳,程遥,刘婧.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群产业整合——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79-584.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2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工业结构 协调发展 政府职能

一、中原城市群概况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新乡、平顶山、开封、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包括由9个省辖市,土地面积约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3%。在中国15个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7位,位列中国中西部第一位。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迅速增强,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暴露出如下几个问题。

(一)地方政府行为缺陷严重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各政府之间合作方式单一;各政府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治理创新能力弱等。由于城市群内9个城市存在八个互不隶属,行政平级的省管市政府,不一定非要在城市群内形成市场。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突出地表现在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比例偏低。此外,中原地区地方政府存在着一种低效率的传统体制,导致了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市场观念不强,信息闭塞。

(二)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

从集群数量上看,中原城市群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数量较少;从规模上看,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从经济贡献度来看,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GDP总量的13.82%。这说明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显薄弱,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另外,该地区利用外资少,缺乏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

(三)产业层次低引发的增值空间小

河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主要停留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工业结构多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总体来看,河南省产业结构还不合理,产业层次还比较低,创新能力还不太强,产品的附加值低,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较重。

(四)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区位及自然禀赋等条件的近似,中原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较为相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各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导致各城市不能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同时也使投资和生产分散,降低了中原城市群乃至河南的整体经济效益。

四、基于面临的问题及具有的优势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政府管理职能

一是建立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协调领导机构,及时研究解决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缺陷的问题;二是要认真研究和制定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职能部门及城市群各市都要结合本部门、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客观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提出具体实施办法;三是建立中原城市群包括投诉、评价和问责三个基本环节的监督机制。

(二)作为中原城市群动力源的郑州应该体现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郑州应不断加强生产力的集聚功能,集中生产要素,实现生产的效率化发展。另一方面,需强化其在物流、金融、通讯方面的快速传递功能,增强中心城市与外部市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动向提供支持。此外,还需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功能,提高对城市群发展的支配作用。

(三)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意识,改善投资软环境,建设诚信中原。引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离不开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要不断改革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制订完善奖励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推行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机构招商、网上招商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等。

(四)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联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中原城市群要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有效对接,通过人员往来交流学习比较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和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切实推动经济发展,积极扶持内部有实力的企业,积极鼓励其参与资本运作,争取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总之,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是河南省经济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后发优势,借鉴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宝贵经验,整合优势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并积极利用外资,与城乡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杜清浩.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

[2]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3]张静.中原城市群的职能分类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08,(5).

[4]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刘丹.统筹公共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1999,(5).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3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制度创新;协调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的优势在于若干城市集聚于特定的地理空间,相互作用和联系能产生大于单个城市“加和”的经济能量,获得群体性总体收益。而在我国,由于受一系列地方化的行政管理制度的限制,一些城市群实质上仅仅是一定数量的城市在地理上的集中,所产生的经济能量基本上是“数字加和”,而不是真正的城市群系统能量。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的35.1%,总人口3950万人,占河南省的41%,2007年区域内实现生产总值8610.5亿元,占河南省的总量57.4%。中原城市群集聚了河南省60%的城市,这些城市空间布局紧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80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中原城市群是一个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城市群,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审视,由于先天的制度缺陷或者缺失,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城市群整体快速发展的问题。

(一)总体协调制度缺失,导致一体化秩序混乱

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初期,是由河南省建设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厅等有关省级部门论证推动的。这种临时性的协调制度存在着总体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相关部门虽然在某些方面是权威,但是其管理权限仅能在本部门有效,涉及跨部门的问题只是处于协商层面,没有强制力,解决不了一些应该集中解决的问题。

其次,各个职能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完成省政府交办的任务,是临时性的,没有长远的目标和筹划。

再次,虽然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都是地级市,表面是公平的,但是由于各自的实力差别,导致城市之间的话语权是不相等的,这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之间能否开展平等的合作,如正在大力提倡的“郑汴洛一体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如此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中原城市群缺乏有效的空间配置机制,阻碍了空间一体化进程

要推动城市群空间一体化,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规划制度,而这个规划制度也必须有执行力。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于2006年制定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然而由于这些规划只能起到“引导规劝”的作用,而不能像城市总体规划那样有强制力,因此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规划纲要如同在行政区划上将以郑州为中心的9个省辖(管)市集中在了一起,然后一个整体的愿景。但是,9个城市也有各自的发展规划,他们在制定各自规划的时候,将城市群总体发展纲要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款,加入其中,大力宣传,而将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条款设法回避,甚至置之不理。因此在结果上,规划纲要如同将9个城市从行政区划图上规划在了一起,仅此而已。

(三)公共服务制度缺陷,导致城市群内资源流通不畅

在中原城市群内,公共服务体系仍然是按照各地区的行政区划来构建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行政区内的居民,这种制度将不能适应城市群发展的新需要。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服务的需要,将不仅仅限于其所在的行政区,而且将跨越临近区域甚至更远,但现行的公共服务制度没有把跨区的需要考虑在内,不能实现城市群内的公共服务共享。如,科学技术资源在城市群内就没有很好的流通,依然是郑州、洛阳掌握着大量的先进技术,而开封、许昌、平顶山等地没有什么高新科技,这不利于整体的资源利用,如果开封、许昌、平顶山等相对落后的地区需要利用这些技术,除了花高价从郑州、洛阳等城市购买以外,就只能自己研发,这样的花费是重复浪费的。

第二,现行的公共服务制度决定下的服务和资源的排他性,还容易成为城市之间进行地方保护、牟取地方或者部门利益、分割市场的工具。例如,开封的西瓜要进入郑州市场,必须通过郑州相关部门的行政批准,这加大了开封西瓜资源的销售成本,从而最终将其转移到郑州居民的消费过程中,损害了整体居民的利益。

(四)缺失协调的财政制度,导致城市群内城市非理性争夺资源

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的战略目标重点相同、缺乏特色,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的特征,区域合作和摩擦始终并存,重复建设、资源大战、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依然严重,加之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和整体发展思路,从而没有进行资源空间的有效配置,使得产业结构不合理,各城市过度竞争。

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外商要在中原城市群内建设一个工业园区,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等城市都加入了竞争这个外商投资项目的行列,导致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内耗,而中原城市群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财政制度,以中原都市圈的整体名义去联合招商。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

从影响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上述制度因素来看,制度创新是加快城市群发展速度、提高城市群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重点是在中原城市群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

(一)制定有执行力度的中原城市群合作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区域合作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城市群区域政策的可执行性和连续性,这也是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如英国区域政策的开端来自于1934年的《特别地区法》,以后的区域政策基本上就是通过一系列有关立法来实现的。原联邦德国非常强调区域政策的立法化,政府先后颁布了“联邦区域规划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的共同任务法”、“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果中原城市群将相关的规划纲要以地方法律的形式加入其中,将使城市群的整体目标在实施起来有法可依,如制定《区域合作法规》、《区域经济合作条例》等等,使其成为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协作和交流的必须原则。

(二)制定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规划

中原城市群是由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的地域功能构成的经济综合体。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规划先行,研究制定超越现有行政区划,能够涵盖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等级、各行政主体以及各地域功能的大区域规则,如建立以郑州为核心,以郑汴洛一线为主要发展轴的整体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的核心功能定位,以其为主要的增长极,明确次级中心城市洛阳的功能定位以及二级城市新乡、焦作、开封、许昌、平顶山等城市的功能定位,建立中原城市群合理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创新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合作协调制度

因为中原城市群内存在各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竞争,所以需要对现行的财政制度进行创新性改革,需要政府职能及考核制度作相应的调整。中原城市群的省级政府有必要制定中原城市群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消除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内耗,同时组织中原城市群整体对外宣传、引资,可以根据项目性质和各城市的发展条件合理布局。尝试建立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进行联合投资的税收征缴制度,鼓励各城市之间发挥要素、资源和基础条件的比较优势,在共同承担重大项目、联合开发重要的资源、本地大型企业跨区域扩张、联合发展优势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地探索城市之间建设用地指标、耕地保护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等的有偿转让制度,缓解目前所面临的发展政策瓶颈制约。

(四)创新构建多元合作主体、多中心治理的合作体制与格局

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强调政府合作的同时,需要大力培育其他合作主体,充分发挥它们在城市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如公用事业的建设问题、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通过政府协议、合同外包和政府间服务转移等形式,向民营公司、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以满足社会民众的多样化需求,以竞争来促进合作与发展,这不仅可以激发中原城市群内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也可以降低各个城市政府的成本,各城市政府可以仅在宏观层面加以协调,由此来推进跨地区政府的合作进程。

三、结论与展望

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方面,本文只是从制度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城市群制度改革与创新,动力源自于制度供给不足,依据前文所述,在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相关制度方面或存在缺陷,或是根本性的缺失,而城市群制度创新基础应该是围绕城市群区域范围内的市场有效一体化问题。就本质而言,城市群制度的有效供给应该是基于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的综合体制环境的再造,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职能专业化和分工形成,增进市场效率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制度的创新改革方面视角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主要研究方向是分析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部不协调的制度因素,进而建立有利于协调发展的新制度,或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丁芸,赵文.城市群制度创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4).

2、崔大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3、冯德显,乔旭宁,贾晶.中原城市群竞合关系及一体化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

4、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5、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

6、金太军.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7、刘东勋.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5(3).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4

摘要:科学的预测人口承载力对成都市主城区社会和谐发展,经济良好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灰色模型GM(1,1),从经济人口承载力角度出发,分别对全国、成都市主城区未来人口数量及GDP进行科学预测,严格论证并测算出成都市主城区未来经济人口承载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主城区集聚人口不足,经济人口承载力充裕,未来人口将会加速聚集。因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未来成都市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增长极做出贡献。

关键词:经济人口承载力;成都市主城区;灰色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4104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区际间分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拓展城市发展路径,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城市集聚效用,通过人口向城市中心的加速集中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聚集,产生范围经济、规模效应,最终形成区域核心增长极,已然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但是,人口并不能够在城市中无限聚集,当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其可承载人口阀值时,势必会引发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和经济发展停滞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对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所获得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高度繁荣与城市膨胀后诸多病症的出现的矛盾冲突,目前已经引起有关政府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科学、合理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标准,探索城市适度人口数量,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良好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南重要的经济中心。成都市主城区下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5区,土地总面积为465平方公里,是成都市政治、文化、金融、商贸集聚中心,随着城市集聚能力的增强和扩张,截至2010年,成都市主城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7053.2(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7.5倍,主城区人口密度虽然相较成都市其他地区较高,但是这一定代表着主城区人口已经超载吗?成都市作为西南区域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重要核心城市,承担着辐射、带动经济区域内部其他地区的发展,确保成都这一“核”的强大,对成渝经济区未来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人口指标也就成为了判定成都市主城区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学术界大都聚焦于资源和环境层面,由于经济人口承载力目前仍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范式和衡量指标体系,故鲜有研究。“经济和社会的良好运转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解器,把握和调控着区域运行的步伐”。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经济角度研究人口承载力,是将经济规模与发展程度看做是维持社会人口发展的一种资源,具有承载力主体的性质。由于经济人口承载力具有对自然资本的不完全替代性、量化阀值的模糊性等异于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征,故其只能通过货币等其他方式间接获得,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就其性质来说,经济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一区域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目前学术界在分析经济人口承载力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范式。

唐德祥等人运用“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以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分析测算。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的直接体现,并具有数据上的可获得性,因此这一分析方法能够便捷、直观的反应区域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在学术界中运用较广。本文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区域内部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对人口承载力大小的贡献作为研究目的,因此,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指标,通过对“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的运用,进而对经济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测算。

1 经济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

1.1 灰色预测模型GM(1,1)简介

运用“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即需要对区域内GDP总值和全国人均GDP进行估计。由于GDP和人口的预测,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且考虑到样本数据较小和原始数据的无规律变化性,故选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

自1992年邓聚龙教授发表《灰色系统理论教程》以来,灰色模型(Grey Model)得到了30年的发展,该模型已经应用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灰色模型是一种对“客观世界未知序列变化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原始‘灰色’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使其变成相对较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后对其建模分析”。由于灰色模型具有预测时所需数据少、建模方便和易于编程等优点,且不考虑原始序列的逻辑影响因子,因此这一研究方法极适用于对受限于多个影响因子的指标例如未来人口数量、GDP总量进行预测。

根据本文研究所需数据特征及研究问题,建立灰色模型GM(1,1)并对成都市人口、GDP进行预测。

1.2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建模原理

1.3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改进

由于本文需要对全国、成都市主城区历年人口数量及历年GDP进行预测,为了更好的发挥GM(1,1)模型对人口和GDP增量信息的预测功能,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并不直接以历年人口数量和历年GDP作为x(0)序列,而是分别利用两项原始数据的增量数列作为原始序列,并以此分别求得人口增量和GDP的预测值x(0)1、x(0)2,然后还原到原始数据,以此求得历年人口数量和历年GDP的预测值,我们将其称作GM(1,1)增量模型。

2 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

2.1 数据的预处理

运用灰色模型GM(1,1),本文对成都主城区人口数量、GDP原始总量的增量进行估计预测,并进行还原。为此,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全国以及成都市人口数量及GDP数值。

对于原始数据选取维数问题上,龙志文等人(2009)运用GM(1,1)模型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时,“通过对不同维数预测误差进行对比,得到当原始序列为7维时,其预测结果最为精确”。本文通过预先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验证了这一结果。因此,我们采用2005-2011年7年间成都市主城区的人口数量以及GDP作为原始序列,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运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原始增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

2.2 模型的检验

根据2.1建立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05-2011年数据的预测值,根据GM(1,1)灰色模型预测参数系对其进行检验,主要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

表2和表3分别显示出2005-2011年全国及成都市主城区各区人口、GDP预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根据表1中的模型预测参数系等级显示,对于人口预测结果,除个别数据之外,大部分相对误差值

2.3 相关数据预测分析

下面,我们根据设定好的GM(1,1)增量模型,对2012-2020年9年间全国、成都市人口、GDP增长情况进行预测。运用Matlab数学软件,编程进行运算。得到了2012-2020年间全国、成都市主城区人口数量以及GDP的预测值。随后,将得到的数据代入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

区域经济人口承载力=区域内经济发展指标总值标准人均经济指标值=区域内GDP总值全国人均GDP

通过以上的建模、检验、数据的输入运算,我们最终得出了2012-2020成都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通过表4当中的便可体现出。

在衡量区域内经济人口承载力时,本文引入人均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t:

人均经济人口承载指数(t)=区域内人口总量区域经济人口承载力

当t1时,区域内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经济承载能力。

由以上数据计算结果得出,预计2012-2020年间,成都市主城区人口将会从342.1612万人增长到417.2910万人,其年均增长速率为8.35万人/年;而从经济人口承载力层面上来讲,相较于预测人口数量,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将处于一个较为充裕的水平上,会从2012年的759.6488万人小幅上升到2020年的790.4306,年均增长速率为3.42万人/年。

就人均经济人口承载指数(t)来看,未来成都主城区总体来讲,会保持在0.5左右水平,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目前从经济层面上看,成都主城区人口承载力较为充裕,主城区人口也正在以较为缓慢的速度集聚。纵观各区,以武侯区的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为最高,其在2012年达到了0.626468,同期锦江区t值仅为0.316673;预计2020年武侯区的t值将会达到0.774397,武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是天府新区与成都市主城区的接壤部分,是成都市未来重点发展区域,因此未来在武侯区会集聚大量人口;后面依次是金牛区0.544714、成华区0.533439、锦江区0.412674、青羊区0.368191,可知武侯区将会是未来城区主城区集聚人口最多的城区;其次是金牛区和锦江区,在2012-2020九年间,t值上升了大概0.01水平左右;青羊区和成华区的t值最为稳定,始终保持在0.35和0.52左右。

3 结论

从经济层面来看,当前成都市主城区聚集的人口不足,未来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预计在750万以上,是目前主城区人口的一倍以上。虽然主城区人口密度7053.2(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40.4(人/平方公里),但是从经济数据分析结果上来看,这也就说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主城区没有吸引、集聚足够多的人口,这将不利于成都做大做强经济增长极,亦会对未来城市发展造成阻碍。不过从表10数据来看,未来九年间,成都主城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呈加速状,其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经济人口承载力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成都市主城区正处于仍处于经济、人口集聚阶段。

本文主要从区域内经济角度研究人口承载力问题,并以相关经济指标为基础设定模型进行分析,虽然就目前来看,人口在主城区内的加速集中,给城市公共服务业例如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代表现在应当限制人口的进一步集聚,由于政策、规划、政府管理的不合理及人口分布的不科学,导致主城区内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就目前而言,应引导人口在城区内部的科学布局,充分考虑到经济、资源、环境多个方面,对成都市主城区未来发展作出总体的评价与决断。

综上,作为西南区域中心,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成都应起到区域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做大做强主城区,实现区域内人口、产业、交通、商贸的高度集聚,这样才能够有效经济辐射到周边城市,带动整个区域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者认为应适当放宽户籍政策,给予优厚条件吸引鼓励高素质人才集聚成都、有选择的进行招商引资,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吸引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最终实现成都新一轮高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维庆,孙文盛,谢振华.《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干部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唐德祥,马金海,王筱欣.重庆三峡库区经济人口承载力、劳动力供求预测[J].人民长江,2007,(08).

[3]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5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思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速度趋于稳定,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要求也有了一些变化,从规划、设计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向研究、设计咨询的综合型人才培养转变。城市经济学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原来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选修课,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其经济运行中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发展规律,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引导与控制,对城乡经济发展有宏观调控作用。城乡规划其本质是一种市场辅助行为,旨在协调城市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近些年,城市建设也在逐步转型,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如对城市发展趋势、用地布局、政策制定等具体问题从经济角度分析,并应用经济学的观点提出对策、建议,因此该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不够,不理解学习经济学理论也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一部分,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等情况。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城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各个方面的经济问题,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6部分,即城市宏观经济体系(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劳动力市场(贫穷、收入分配及就业的理论)、城市的房屋市场(居住结构理论)、城市运输市场(交通堵塞、污染调节的理论),以及运输对城市结构的意义、公共服务的提供(供求函数、公共财政及政府干预理论)。课程内容多且相对专业程度较高,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并掌握其基础理论与知识难度较大。在较少的课时中讲解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与相关概念,容易变成“填鸭式”教学,使课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难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要求授课老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将晦涩的经济理论简明扼要地教授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经济知识比较吃力,对城市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不大感兴趣,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城市经济学是应用型学科,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城市问题,把抽象的理论和现实中活生生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城市经济学相关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城市经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从实际案例入手,研究案例、分析案例,找出一般规律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把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在案例研究中把经济学运用到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中,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从而愿意接受课程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城市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在哈佛大学,是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开始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选择案例,学生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全班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尝试运用经济学和其他专业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虽然在我国推广得比较晚,但其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常被应用于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在城市经济学教学中适当采用案例教W法,学生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和专业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等活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的原理和概念,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应用城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在城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城市经济学的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分为四个环节:首先,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该案例应与章节内容结合紧密,能包含知识点,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并且难度适中,便于学生对真实、直观的案例进行研究。例如,在介绍城市发展战略时,可以结合近期的武钢搬迁到宜昌的案例让学生讨论武钢为什么会迁出武汉,对武汉和宜昌会产生什么影响,使学生理解梯度理论并了解该理论在城市发展中有普遍性原理。其次,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分析和研究案例,运用章节知识点剖析案例,形成个人观点。第三,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相互交流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点评,通过这四个环节,完成一次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城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条件

虽然案例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很好地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经济学和城乡规划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能够使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再次,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案例,才能在课堂上及时点评与引导学生的观点,对学生没有关注的部分及时提出问题,指出错误之处,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其次,在进行课堂讨论前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既需要充足的时间也需要完善的图书资料。案例应提前一周下发给学生,并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相关资料藏书量和电子资料,便于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保证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第三,课堂讨论可采用多种形式。为避免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只有少部分学生发言的情况,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集中讨论各小组的意见让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通过讨论、辩驳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普遍性的认识。

四、在城市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弊端

案例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难度适中与教学内容结合较紧密的案例较少,自编案例又费时费力,同时也受到教师自身学识的限制,编写的案例难与课程很好地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也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增加了工作量,最好能采用团队教学的模式。其次,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也依赖学生课前认真准备,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主性。但在实践中,能积极准备并参与讨论的学生较少,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给学生分组的形式,让主观能动性强的学生带领组员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为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6

1.生态型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设科学的、实际的和起点高的生态型城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等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将其置于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遵循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还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及规模样板。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人类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2.生态型城市规划存在的价值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对城市进行生态型规划,对社会的发展都存在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形成合力的发展规模;第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对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降低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力度;第三,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体系;第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同时带动了城乡建设,为生态文化城市的形成创造了环境;第五,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推进了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发展;第六,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确保了生态经济的首要地位,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七,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协调了自然和社会的整体需求,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遵循的基本原则

1.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承载力原则,指的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对城市中的人类活动强度的承载极限。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城市发展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生态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极限承载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对其发展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为了保证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原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规划进行要求:第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的净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因此,需要首先考虑环境的净化功能;第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城市重点产业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生态规划,确保产业的生态资源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第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济和技术水平、社会和生活环境等手段,来提高承载力;第四,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数量,对城市布局和密度进行合理分配,这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要求。

2.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

环境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在早期曾经被称为公害和污染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和生态相互融合的一种交叉学科。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该交叉学科有效地对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进行融合,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还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城市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工生态环境复杂、消费系统庞大等的整体,具有较为薄弱的还原系统,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型城市,需要将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建设城市的重要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实现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并在遵循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确保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

3.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原则

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自然资源的过渡使用和掠夺,导致较多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造成全球性质的环境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这种片面追求效益,不顾生态的行为,为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就需要强调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整洁的生态型城市。

4.生态型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规划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而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发展空间的存在为生态系统的成长提供了基础。人们在遵循自然成长性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自然演变的规律进行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运用成长性原则,会确保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建筑、物质等作为一种生命形式,进行保护、更新和维护,是生态型城市成长性原则的重要表现。

5.生态型城市的个性原则

城市规划中,需要对气候、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确保能够突出每个城市的特点。同时,在生态化设计环节中,对城市的山、水和人文等特色进行凸显个性的建设;尤其是在对城市魅力、竞争手段和知名度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重点特征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经济和环境的融合程度,确保能够很好的彰显生态型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个性色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