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例6篇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1

根据笔者的调查,从语文学科来看,可以把辅导书大致分为这么几类:(1)工具书类,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2)课文分析类,如《小学语文教材全解》;(3)同步练习类,如《一课一练》、《快乐5+2》;(4)解析+练习类,如《字词句段篇章》;(5)语文知识类,如《知识大集结》《语文知识集锦》;(6)作文辅导书。

要使用好这些辅导书,我们就应该根据辅导书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安排,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辅导书的使用时间

“课文分析类”的辅导书往往对文章内容有很详细的解析,课后练习也有很明确的答案,它相当于教师的教学参考书。正是由于它的全面,许多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将这类书摊放在桌子上,老师一提出问题,这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到资料书上寻找答案。答案确实是标准的,可是学生只做了一回搬运工,并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变得更加懒惰,学习能力逐渐下降。因此,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将这类辅导书用在预习和课堂学习中。它应该作为课堂学习的拓展和补充,放在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强化学习重点。

二、严格控制好习题训练的数量

为了全面地落实知识点,“同步练习类”的辅导书会从字音、词义、句子理解、片段分析、整体把握、语言训练、拓展探究等方面来设计习题,如果教师不加选择,让学生一题也不能少地去完成,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疲惫不堪,只好敷衍地完成。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根据班级实际,精选出相关的习题,从而有效地避免机械、重复的训练。选题时,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来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让每一位学生既愿意去做,又能做出效果,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找到“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三、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辅导书自主学习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的习惯。这一点不妨从课堂教学入手,每一个有疑问的字,每一个拿不准的词,都应该让学生及时求助于工具书,通过查阅工具书得到准确的答案,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只要教师坚持这样做,学生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词汇也将更加丰富。

四、适时创设交流平台,让学生展示学习风采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了一些资料书,教师可以每周举行一次“好题推荐”活动,每周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在使用辅导书时找到别样的情趣。这样,他们既是在应对题目对自己的挑战,也是站在一个优秀读者的角度审视题目。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2

关键词:特教语文;自学辅导法;学习动机;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87-03

一、语文教学

1.特教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语文作为特教教育过程中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其教学改革也是值得特殊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国内的特殊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在研讨时口口声声喊:“要让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遍获得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这是特教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目标。

2.特教语文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是语文教学模式。我们先来看看现阶段特教语文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低年级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而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写不出“中看”的日记。而高年级则普遍使用分段、概括大意、中心思想的方式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绕教材,学生只有学的权利,而没有获得学习过程中的自。这种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也与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二、自学辅导法的来源及作用

1.自学辅导法的来源。卢仲衡教授在1951年编写了用10分钟就能记住其意思的以自然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基础的教学材料,并对360名初一学生现场试验。他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来试验,并发现了记忆的两种类型:视觉型和听觉型,在接受测验的360名学生中,只有一个女学生是听觉型,即听过就记住了,而其他都属于视觉型。通过这一测验结果,卢教授便决定潜心研究自学辅导教学法,教授研究自学辅导法的理论来源也就是他当初做的这个测试。

2.自学辅导法的作用。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运用“自学辅导法”教学,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采取“启发、朗读、练习、知悉、总结”这样的五环节教学,可以帮助聋生领会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并能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志趣和爱好也可以因此而形成。

三、特教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自学辅导法

1.调整教师角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特教语文教学中的教师将自己调整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多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读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让他们热爱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总的说来,就是要改变学生听老师讲、跟老师学、做笔记、“被书籍”的传统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及兴趣。

2.充分借助手势词汇来实现教学目标。词汇是语言的主体材料,它是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特教语文教学中,利用手势词语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聋生的手势词语大约有三千多个,其中包含语法意义的虚词手势就更少。因此在手势句子中,教师通过借助自己的脸部表情姿势来替代某些词汇,如介词、助词等。此外,为了更清晰和准确地表达意思,聋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还要采用板书书面语、画图等工具。例如在讲七年级课文《巨人与孩子》时,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消除群体差异、互相合作的乐观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幻灯片的设计课程来向学生展示巨人与孩子的不同形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勾起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等进行提问。如:“假如是你,你会像巨人一样对待孩子们吗?”“巨人为什么没有孩子的陪伴时会过得很孤独?”等质疑,来引导学生自己认真通读整个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插播科学视频解析,让学生在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要了解人本来就是不同的,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1)帮助聋生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自学是聋生获得语言交际手段的重要方法。在自学过程中,聋生可接触书面语,并加强已有词汇的运用,对于不懂的词汇及语法,可提出置疑,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及自己的分辨,从而掌握新的语言。这样一来,避免了运用手势表达的局限性,也能使之在阅读中学习语言。(2)手势语言的特点及在自学辅导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语言的习惯,通过其累积言语知识并学会运用,才能帮助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聋生阅读书本语言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可以在没有教师提醒的前提下觉察出原有手势语中词汇颠倒等错误的语法现象,长此以往,手势语会得以健康发展,而聋生也可以学会正常人的说话语序,并最终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聋生的手势语与汉语句子的词序不尽相同。在汉语句子中,有稳定的词序,在词序变化的情形下,句子的逻辑关系也会变化甚至还会打乱其语法关系,达不到我们要表达的那种意思。不过手势句子对词序的要求要比汉语句子要求更低,因此,特教语文教师在开展自学辅导法教学方式时,不仅要倡导其自学,同时也要辅导其在阅读书面语的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的孩子,及时帮助他们指出错误。手势句子中经常会省略句子成分,这与汉语句子不同。汉语句子的结构很严谨,每个句子要表达的逻辑关系非常确定。汉语手势语言伴随聋人日常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至今也不过三千多个手势词语,这也使得手势句子出现一个明显的特点:突出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其次句子成分会被省略,转而借用表情姿势来表达句子的语法逻辑,使句子能较为自然的表达出来。正因如此,不少人将表情姿势称为手势句子中的“语法大师”。

3.综合运用“启、读、练、知、结”多个环节进行教学。“启、读、练、知、结”的五环节教学是特教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启”和“结”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和下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约15分钟的班集体活动。一堂课大约是45分钟,除活动外的30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读”、“练”、“知”这一交替过程中,边做边学。跟得上节奏的同学,有时间可以看参考书,老师监查课堂,辅导效果较差的同学,对于优秀生,可以做更好的指导工作,适时总结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启发是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的解题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得到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启”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语文教学材料有兴趣,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想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启”,从而很好地导入新课内容。教师在特教语文教学中要懂得设计不同的“启”的方式,灵活地对不同学生进行启发,使“启”环节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如教师在讲《美猴王》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手势等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或者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一场景,激发其学习兴趣。

4.“读”、“练”、“知”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读”、“练”、“知”环节是教师上一堂课的关键,是自学辅导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够在此时更好的获得知识。“读”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自学,因此,教师设立一个好的提纲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编写提纲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初学阶段,提纲讲究精细,让学生沿着提纲就能把书看懂;中级阶段,提纲要紧扣本节重要知识,保留学生的思考空间等。这样不同阶段的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的巩固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文章是以描写济南冬天精致及人物心情的形势出现的,因此,教师在讲这篇课文时,要多读几遍,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文字表达能力,领会文学语言的魅力,教师可提醒学生对一些描写景物的形象语句做出标注,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以便学生欣赏及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练”也是自学辅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他们帮助,使之获得新的学习动力。“知”环节可以保障和促进“读”、“练”环节的有效运行。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展。

5.“结”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语文课堂内容讲完时,教师要做个小总结,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留下悬念,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四、通过自学辅导法来引导聋生进行合作学习

聋生由于思维的狭窄,单独学习的效率和成功率都比较低,因此,很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知识,使之共同进步,并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自学辅导法下对特教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简单地讲,就是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最后大家都获得知识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教学上通常采用小组形式学习,这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实现合作和互相学习。教师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组内竞争环境,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教师在引导聋生进行语文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可按学生的性别、兴趣、成绩、个性进行分组学习。(2)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3)要求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必须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此一来,通过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之教师的辅导,其效果是显著的。如教师在讲《骆驼寻宝》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先花两分钟来揭示下课题:这篇故事启示我们什么道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状态,接下来就按照提前备好的以“读、思、练”为基础的自学提纲,启发学生对重点进行点划与批注,引导学生找出《骆驼寻宝》故事中的精彩片段,体会其感情,并进行熟读与同步故事讲解。设定情境来引导学生提问,如骆驼为什么对寻宝过程中的很多东西都看不上眼?它最终寻到了想要的那个宝吗?《骆驼寻宝》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表达什么?等等问题,来让小组学生开展讨论。教师最后再做出总结:骆驼并不是贪图财富,他热爱自己的家乡,正直无私,所以他活得也更加快乐。

综上所述,聋生也是有思维、有见解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怎么思考、怎么学习。充分运用自学辅导教学法使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发展自身的素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教材、较好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瑜.运用自学辅导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7,(9).

[2]刘大特.语文课“自学辅导法”的四种形式[J].湖南教育,2005,(7).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3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美术学科教学法建设毕竟不及语文数学那么完善。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语言堆砌过多,形象提供不足,作业辅导和讲评不适当等状况,昭示我们应尽快搞清楚小学美术教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有它的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

下面从知识技法传授、练习辅导、作业讲评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一些。

1.关于传授知识

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把美术和其它学科作横向比较,语文课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其学习内容;数学课中语言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首要工具;在美术课又是另一番景象,形象成了传授知识的首要角色。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传播美术知识、技法的“形象语言”。语言固然也可以传递美术信息,且必不可少,但它毕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它就显得间接乏力多了。唯其如此,在美术课中,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课堂用语应为形象服务,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而不是语言文字或其它。

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这是对的,但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试想,美术课充斥口头语言的讲述、讲解、谈话、讨论,却抽去了形象的提供,抽去了让学生感受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抽去了直接从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的机会,那还剩什么呢?如果标签贴错了,那只会压抑而不是推动美术教学,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美术教师的注意力应保持在直接的视觉观察,对美术作品的目力接触,学生自己对美术实践的体验,直接的美术体验才是美术教学值得讨论之处。我之所以坚持这一点,就是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美术作品其它方面的诱惑力既强大又普遍。美术作品的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述,很难抓住,也很难评价,而用语言表述作品中有些什么东西、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则要容易得多,因此很多老师便将精力投于此道。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

演示对于传授美术基础技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演示能使技法操作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作品效果等等基础技法知识,这是看作品、听讲解所得不到的,是美术教学中又一特别需要的教法。值得一提的是,演示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曲解为“完成作业的示范”,或者说是“完成作业的规定”,老师在演示,学生亦步亦趋练完为止。事实上这样的演示反而成了束缚学生的框框,因为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是老师的演示无法实现的。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演示确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难点的好方法,不可不用;从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角度看,运用演示的教法应是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技法,而不能使之成为作业的最后效果的规定和示范。

2.关于练习辅导

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过程不同于掌握语文数学知识。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还有一大半靠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美术的练习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另外,语数作业强调独立完成,因为那个相同的答案一经抄袭或交谈就没有了练习的意义。而美术练习恰恰相反,它需要在群体的互相影响中进行,哪怕是画家培养自己的子女学画也宁可送去业余绘画班学习。因此,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同学互相看看,讨论作业,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美术课中的如此安排,非但不属于组织纪律问题或抄袭作业问题,反而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良好方式。

转贴于

美术课的这种在练习中学习知识的特性,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开花结果却艰难得多。我们常会看到高年级学生低着头、埋怨自己无能,面对美术作业愁不能完成,然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虽努力为之仍交了一份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业就算了。久而久之,美术低能就成了定局,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研究解决此问题,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于是我常留意于思考这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是全面低下的。主要在美术技能的低下。例如五年级安排了一个学习水墨画的单元,在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学生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淡轻之分、用笔有中锋和侧锋之分,用水有干湿之分的浅显知识都能对答如流,取出一张练习过的示范画让学生指出哪里是中锋用笔哪是侧锋用笔,则正确者较少,命学生画一只练过的小鸡,则效果更差。又例如六年级的操作水平确是普遍存在“低幼化”现象,但欣赏课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是没有见过的名画,经老师讲解都有所掌握,欣赏后写一段文字,还都有一番见解呢。看来学生好象天生喜欢接受口头表述的知识,而对操作技能反应迟钝。其实不然,剖析美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幕,我们可以发现美术教学内容中认知的那一部分和技能的那一部分相比,其难度和所花时间差距较大。墨分五色的认知用3分钟即可掌握,可是,掌握在练习纸上画出五种墨色的技能则需30分钟,甚至更多。尽管美术课的时间分配总是练习时间多,但由于练习质量问题和练习时间不足,难以使认知和技能平衡发展,于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拉开了距离,这是技能低下的原因之一。可这还没有涉及问题的根本,学生掌握技能较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技能传授,突破技能教学的难点,在技能获得的重要环节——练习时间抓紧抓好辅导。但老师往往只重新课讲授,轻作业辅导,表现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总是投于如何讲授新课,而很少过问如何辅导练习,在观念上认为练习是知识的运用,是学生的事。甚至有的校长听美术课也只是注意讲课如何,学生练习时就离去了,认为听课就是听老师如何讲课。其实,美术的练习不是简单地象语文、数学的练习那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道了墨分五色,并不能画出五种墨色,这后面的练习需要作更多的辅导。课堂练习时间老师不作巡视辅导,或巡而不视、视而不导地走一圈了事,学生诚如在黑暗中各自摸索,其作业失败率自然是居高不下,这是由于教学不当造成技能低下的又一原因。我们老是埋怨学生年级长高了,可美术作业仍然很幼稚,《中国美术教育》载文称此为“低幼化现象”,形成此问题固然有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从课堂教学研究来分析,没有把好练习辅导关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我们应正视这一教学上的失误,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来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学上所能做到的改变“低幼化现象”的切入口。目前,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作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研究较少,提高学习效率还大有文章可做。我认为一次作业至少要进行二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巡视辅导。第一次是作业开始的3~5分钟内。每次作业总有学生在构思构图等问题上做得不妥,这类学生的练习若不予以及时纠正,则后面的大量练习时间即便很认真也是失败成定局。作业开始,教师快速巡视一遍,画面布局不当之类的问题及时纠正掉,为全体学生的作业可能达到成功创设一个好起点。第二次是续第一次后至完成的较长时间内,主要是观察分析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个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情况,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起点予以不同辅导,使教学内容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一时间内予以落实——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落实。如此抓课堂练习效率,学生只会说不会操作的“低幼化现象”定可改观。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3.关于作业讲评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4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美术学科教学法建设毕竟不及语文数学那么完善。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语言堆砌过多,形象提供不足,作业辅导和讲评不适当等状况,昭示我们应尽快搞清楚小学美术教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有它的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

下面从知识技法传授、练习辅导、作业讲评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一些。

1.关于传授知识

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把美术和其它学科作横向比较,语文课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其学习内容;数学课中语言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首要工具;在美术课又是另一番景象,形象成了传授知识的首要角色。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传播美术知识、技法的“形象语言”。语言固然也可以传递美术信息,且必不可少,但它毕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它就显得间接乏力多了。唯其如此,在美术课中,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课堂用语应为形象服务,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而不是语言文字或其它。

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这是对的,但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试想,美术课充斥口头语言的讲述、讲解、谈话、讨论,却抽去了形象的提供,抽去了让学生感受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抽去了直接从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的机会,那还剩什么呢?如果标签贴错了,那只会压抑而不是推动美术教学,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美术教师的注意力应保持在直接的视觉观察,对美术作品的目力接触,学生自己对美术实践的体验,直接的美术体验才是美术教学值得讨论之处。我之所以坚持这一点,就是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美术作品其它方面的诱惑力既强大又普遍。美术作品的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述,很难抓住,也很难评价,而用语言表述作品中有些什么东西、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则要容易得多,因此很多老师便将精力投于此道。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

演示对于传授美术基础技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演示能使技法操作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作品效果等等基础技法知识,这是看作品、听讲解所得不到的,是美术教学中又一特别需要的教法。值得一提的是,演示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曲解为“完成作业的示范”,或者说是“完成作业的规定”,老师在演示,学生亦步亦趋练完为止。事实上这样的演示反而成了束缚学生的框框,因为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是老师的演示无法实现的。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演示确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难点的好方法,不可不用;从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角度看,运用演示的教法应是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技法,而不能使之成为作业的最后效果的规定和示范。

2.关于练习辅导

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过程不同于掌握语文数学知识。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还有一大半靠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美术的练习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另外,语数作业强调独立完成,因为那个相同的答案一经抄袭或交谈就没有了练习的意义。而美术练习恰恰相反,它需要在群体的互相影响中进行,哪怕是画家培养自己的子女学画也宁可送去业余绘画班学习。因此,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同学互相看看,讨论作业,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美术课中的如此安排,非但不属于组织纪律问题或抄袭作业问题,反而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良好方式。

美术课的这种在练习中学习知识的特性,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开花结果却艰难得多。我们常会看到高年级学生低着头、埋怨自己无能,面对美术作业愁不能完成,然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虽努力为之仍交了一份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业就算了。久而久之,美术低能就成了定局,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研究解决此问题,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于是我常留意于思考这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是全面低下的。主要在美术技能的低下。例如五年级安排了一个学习水墨画的单元,在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学生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淡轻之分、用笔有中锋和侧锋之分,用水有干湿之分的浅显知识都能对答如流,取出一张练习过的示范画让学生指出哪里是中锋用笔哪是侧锋用笔,则正确者较少,命学生画一只练过的小鸡,则效果更差。又例如六年级的操作水平确是普遍存在“低幼化”现象,但欣赏课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是没有见过的名画,经老师讲解都有所掌握,欣赏后写一段文字,还都有一番见解呢。看来学生好象天生喜欢接受口头表述的知识,而对操作技能反应迟钝。其实不然,剖析美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幕,我们可以发现美术教学内容中认知的那一部分和技能的那一部分相比,其难度和所花时间差距较大。

墨分五色的认知用3分钟即可掌握,可是,掌握在练习纸上画出五种墨色的技能则需30分钟,甚至更多。尽管美术课的时间分配总是练习时间多,但由于练习质量问题和练习时间不足,难以使认知和技能平衡发展,于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拉开了距离,这是技能低下的原因之一。可这还没有涉及问题的根本,学生掌握技能较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技能传授,突破技能教学的难点,在技能获得的重要环节——练习时间抓紧抓好辅导。但老师往往只重新课讲授,轻作业辅导,表现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总是投于如何讲授新课,而很少过问如何辅导练习,在观念上认为练习是知识的运用,是学生的事。甚至有的校长听美术课也只是注意讲课如何,学生练习时就离去了,认为听课就是听老师如何讲课。其实,美术的练习不是简单地象语文、数学的练习那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道了墨分五色,并不能画出五种墨色,这后面的练习需要作更多的辅导。课堂练习时间老师不作巡视辅导,或巡而不视、视而不导地走一圈了事,学生诚如在黑暗中各自摸索,其作业失败率自然是居高不下,这是由于教学不当造成技能低下的又一原

因。我们老是埋怨学生年级长高了,可美术作业仍然很幼稚,《中国美术教育》载文称此为“低幼化现象”,形成此问题固然有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从课堂教学研究来分析,没有把好练习辅导关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我们应正视这一教学上的失误,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来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学上所能做到的改变“低幼化现象”的切入口。目前,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作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研究较少,提高学习效率还大有文章可做。我认为一次作业至少要进行二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巡视辅导。第一次是作业开始的3~5分钟内。每次作业总有学生在构思构图等问题上做得不妥,这类学生的练习若不予以及时纠正,则后面的大量练习时间即便很认真也是失败成定局。作业开始,教师快速巡视一遍,画面布局不当之类的问题及时纠正掉,为全体学生的作业可能达到成功创设一个好起点。第二次是续第一次后至完成的较长时间内,主要是观察分析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个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情况,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起点予以不同辅导,使教学内容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一时间内予以落实——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落实。如此抓课堂练习效率,学生只会说不会操作的“低幼化现象”定可改观。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5

[关键词]小班辅导课;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72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52-02

[本刊网址] http://

一、引言

小班辅导教学是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施行分级教学。教师可以做到针对各级学生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量身打造自主学习计划和内容,同时对学生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使其有针对性进行英语学习。小班辅导教学还可以克服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等不利因素,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背景分析与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人才的方向要符合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2008年以来,我校在开展多媒体读写课和自主听力课的基础上,开设小班辅导课,外加多门与英语语言与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以自主学习为依托,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得了显著提高;小班辅导课和多媒体读写课相辅相成,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高;而自主学习系统更解决了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难题。

三、小班辅导课教学策略

以自主学习为依托的小班辅导课与传统的口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差异。小班辅导课班级规模小,更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且有教学原则、教学环节、教师角色三方面的变革。

(一)教学原则的转变――采取分级教学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小班辅导课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在初级阶段,教学内容要具体,最好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为对话内容,使学生既有亲近感,又能熟悉英语日常用语。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掌握基本的英语句型和习惯用语,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此外,熟记一些固定表达法和口头话语,这些对编制创造性的言语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

中级阶段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人际关系、趣味爱好、体育运动等。采取复述短文、描述图画、观点讨论、角色扮演、编对话等。

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教育、养老、国际热点问题等。教学方式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学生是主角,但教师的作用又必不可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提高能力,又使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确非易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换,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由过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如同导演一样指挥全局,学生则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完成者,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适应语言环境的能力,帮助他们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口语水平。

针对学生口语表达中的犯错误,教师应重视那些妨碍交际的结构与时态错误,在学生表达时不宜过多纠正、打断,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思路,破坏语言的连贯性,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不敢用英语交流。小班辅导课上不敢张嘴说话才是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至于英语语音问题,学生可利用自主学习资源解决。

(三)教学环节的转变――自主学习与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与自主学习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在小班辅导模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班辅导的前提。学生需先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小班辅导课要遵循检查(chec-king)、督促(monitoring)、练习(practicing)、提高(improving)四个环节。

检查(checking)是对自主学习的验收。教师用听写、提问、复述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考察。听写可以预先布置学生自学或者复习的单词及短语。提问与复述则是对自主学习内容的复习,针对自主学习资料设计问题进行提问,不仅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杜绝课前抄答案现象。同样,对某篇资料或对话的复述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

督促(monitoring)是对自主学习成果的回顾。该环节在具体授课上体现为prepared dialogue,prepared presentation,pre-pared Q&A等形式。该环节的训练是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一种变相督促,即使学生出于某种原因无法完成所有自主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准备作业来学习知识。

练习( practicing)是对自主学习成果的巩固。该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堂活动上,即兴演讲(on -line presentation)、课堂讨论(discussion)、群体游戏(games)等。即兴演讲以两分钟为宜,难度稍低于prepared presentation。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感受到同伴压力。团队的杰出表现可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归属感正是通过这种结伴或分组活动来获得满足的。讨论题目应在所学内容上有所扩展,例如,针对Crime话题,课堂讨论题目就可以是What is vour opinion on death penalty?l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it? Why?群体游戏的形式则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学习需要决定选择某一种游戏活动。

提高(improving)是对自主学习内容加以应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情景短剧,故事表演等形式。通过这类活动,学生们不仅有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舞台,而且其所学的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强化。此类活动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布置任务时引导学生分组并明确任务。分工明细以及细化的评分标准,可以防止学生敷衍、不认真等现象发生,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也能通过活动获得收益。毕竟,精心组织的团队形式是最有效地发挥人能力的组织形式。

除了以上四个环节,在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小班辅导课拉近了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其次,合理地使用教具。在缺乏多媒体支持的情况下,恰当教具往往会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会增强学生兴趣和紧迫感。第三,大量练习是外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虽然我们强调英语能力,强调学习效率,但不能忽视适度的重复练习。预习、复习、强化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培养英文思考方式。可以在方法上下多功夫,让枯燥的机械练习变得有趣味。最后,钻研教材并进行必要的补充。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可适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

四、结束语

教师在小班辅导课教学中,应当尊重语言教学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小班辅导教学实行几年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如何能更有效地引导、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监督检查学习过程、评价其学习效果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5-38.

[3]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52-55.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范文6

一、整合教学方法提高随读生的学习效率

随读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均不如正常儿童,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学习和活动中。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去维持随读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优化课堂结构,时刻关注与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真正达到就读目的。

1.落实课前预习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承认随读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这种差异。针对随读生能力弱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努力使他们适应班级的语文教学。其中,课前预习辅导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很好地帮助随读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可以根据随读生的实际需求,指导他们开展课前预习,引导他们自学,启发他们思考。这些经常化的课前预习辅导,会促使随读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草原》这一课,课前笔者先指导随读生读通读顺课文,再帮助他们归纳出课文讲了草原美及草原人美两方面的内容。这样,教师分析课文时,他们就不会太茫然,同时也因为自己能听懂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2.注重合作学习

有随读生就读班级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差异大,教师要落实“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就需要多在课堂中倡导合作学习。教师通常在教学时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启发下开展学习活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教师要及时关注随读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管恰当与否,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听。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安排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与他们同桌,可以及时听取随读生的心声,又可以及时地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友好和睦的学习交往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设计分层练习及作业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随读生的个体差异,适度、适量地为他们设计一些课堂练习来巩固课本知识及检测学习的效果,如看拼音读字词、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回答一些简单的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多创设机会让随读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如较流利地朗读一段课文,展示他们经过老师纠正后的抄写、练习等。只要随读生能够参与完成练习,就让其他同学给予掌声和鼓励,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授课之后,教师对随读生布置的作业与普通学生相比要适量地减少,作业内容以课内知识训练为重点,思考题、课外延伸题可不作为对他们的考核内容。对于普通学生需要书面完成的有难度的作业,可以允许随读生口头回答或不完成。

4.坚持多元评价

因为自身的特殊性,随读生往往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困难,他们的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评价内容来看,要关注随读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特别要关注他们在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从评价重点来看,随读生的参与度、交流合作的状况和思维发展水平等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是重点。从评价目标来看,与随读生的过去相比照,采用发展性评价;不应只评价他们有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否达成学习目标,更要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付出努力。从评价功能来看,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中要对随读生的学习状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其产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实行激励性评价,对随读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些评价能帮助随读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开发。

二、课外辅导注重方法与实效

为了更好地提高随读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在课外落实对他们的辅导及帮教,巩固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课外的辅导主要包括:

1.教师的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巩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打稳基础,指导方法。教师要对随读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差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于随读生在课堂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再次讲解及分析课文的重点内容,使随读生悬在心头的疑难问题得到准确的解答,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教师既能对随读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也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促使自己去改进、完善及优化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助学伙伴的课外辅导

在学习中,助学伙伴对随读生的帮助非常重要。教师要选拔班级中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同学,让他们做随读生的辅导小老师。由于助学小伙伴与随读生的年龄相当,心理发展程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比起教师而言更容易与随读生沟通。助学伙伴的任务主要是帮助随读生学习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等。由于助学伙伴毕竟是学生,不可能像教师那样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要提前教会助学学生一些基本的助学原则和助学方法,比如辅导中应循序渐进、因需施教,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替代,多询问、多反馈等,真正起到助学的作用。通过这种精诚团结的助学合作关系,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三、家校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