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例6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1

【关键词】 课堂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要求初中英语的教学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重运用课堂评价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运用课堂评价的方式,要实现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评价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课改形势下课堂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评价教学的现状

1.1课堂评价体系较为落后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强调选拔功能,课堂评价的指标比较单一,主要以成绩为主。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严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化发展价值。进行的课堂评价主要以筛选为主,过于重视结果,运用英语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衡量,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1.2课堂评价不具有互动性

初中英语的课堂评价应该是具有互动性的行为,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具有自上而下性,教师依据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制定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衡量和评价,不能显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影响,影响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评价模式没有实现学生、家长、教师等主体的共同参与,进而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调节和改进的作用。

1.3课堂评价方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课堂评价方式主要运用纸笔测验的方式,注重强调学生的成绩。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用笔记录知识点,在考试时,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教师进行的课堂评价主要对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进行品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等。另外,所评价的内容大多数是课本知识,不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评价用语单一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普遍使用“good”、“great”、“clever”等常见的表扬词语,并且只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水平都进行评价,不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评价用语过于随意,不仅可能会使激励作用大打折扣,而且还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使其失去追求更高学习目标的动力。

2. 新课改形势下课堂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运用情感化、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的教学主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构建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要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通过转变以往的以评价学生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实现课堂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2.2丰富课堂评价语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的评价用语要足够丰富,为学生提供易于理解的语言,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中对英语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发挥出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在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后,通过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能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在新课改形势下,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学习过一章英语知识点后,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然后让学生自身对自己学习的表现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价,对自己在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2.4实现师生课堂评价的互评

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运用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互评的方式主要将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课堂评价中,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充分的了解,学生能够指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完英语知识后,让学生勇于指出教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充分发挥出课堂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需要对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内容、方法进行改善,以学生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并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2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及状态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和策略,是由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的老师创立并正在实施研究的一项课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制订一个较为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对于此课题研究及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指导下结合语文“沉浸式”教学的特质,我们尝试初步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如何使整个课堂教学因有效沉浸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上教师要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忘我体验,即最佳学习体验的过程。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的,因此其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适应和体现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一)建构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一堂有效的“沉浸式”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置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让学生在优质经典语言的熏陶下,浸润其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彩,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学生能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规范精彩的语言,通过模仿及创造,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精彩的经典文本,在确保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材料中的可沉浸因素。例如,诗歌和散文教学应让学生徜徉在优美的韵律和意境中;小说教学应让学生投入到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中;议论文教学可让学生在理趣思辨的环境中获得乐趣;说明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准确的表述和明晰的条理中得到启示。

3.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课堂中的结合使用,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的“沉浸”作铺垫,学生沉浸体验能够在教师为他们创设适合的前提条件下获得。同时改变以听教师“教”为主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积累。

4.教学流程的实施

在教学流程上,遵循先“浸”后“出”的原则。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领入”与“导出”:创设氛围―领入情境―发问设疑―精辟讲解―举一反三;从学生角度来说是“浸入”与“跳出”:入情入境―诵读吟咏―体悟品味―解疑交流―积累运用。

在评价中,必须强调关注以下几方面:(1)有否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沉浸和主动探究的前提。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活动的参与者,保持与学生人格、心理上的平等,达成与学生情感的融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2)有否注意思维训练的梯度。“沉浸式”课堂教学由“浸”而“出”的过程应由浅入深,有梯度,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感。(3)有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沉浸式”课堂教学力求师生共同沉浸,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沉浸式”语文课堂应是学生主动求知、积极参与的场所,教师应给学生主动表述的权利和积极表现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学生自读、自练、自省、自评(包括互评),培养学生参与意识。(4)有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因为每个个体的沉浸体验和感受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沉浸式”课堂教学要积极保护学生的求异性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获得适合于自身的发展。

(二)创立多元化的评价原则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校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的评价,“教师”与“学生”都是评价的对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其中学生评价应是课堂评价的重中之重。

1.教师评价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相比,“沉浸式”课堂教学的教师评价更应围绕沉浸目标的设置、沉浸文本的选择、沉浸的途径运用以及沉浸教学流程的体现等方面来加以考察和判断。问题的设计应既根据备课计划,又根据学情和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生发问题,围绕目标恰当地处理。提倡以教师反思为核心的“自评―互评―点评―反思”的评课模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邀请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客观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并从理论与实践上综合指导。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的评价机制存在着评价对象错位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评定一堂课的效果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习的效果质量是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实施的结果,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就是评教,即“以学论教”。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评价原则

“沉浸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生评价力求坚持如下原则:体现发展性的原则,立足过程评价与坚持全面评价,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突出全面性的原则,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心理品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趣;注重过程性的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方法、情感表现等;重视互动性的原则,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样化的原则,促使评价由封闭走向开放。

4.评价的内容

“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评价内容包括:(1)学生的参与度。“沉浸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应该尽量做到百分之百,力求每位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沉浸体验。(2)学生的状态。“沉浸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应达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有学习的快乐感受。“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反馈情况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表现来判断和评价,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对文本提出质疑并探究,是否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沉浸体会,是否有拓展研究的兴趣等。总而言之,“沉浸式”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听讲、问答、讨论、练习都动机强烈,兴趣浓厚,学习积极热情,在老师的启发下,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更强。

(三)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结合前面对评价要素的分析,我们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两个版块,即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再根据每条指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分值,由此确立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此外,书面检测也是检验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质量、考查学生语文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考试要力求突出其对沉浸式课堂教学的诊断性与发展;考试内容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注重基础,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三、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可设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由业务水平高且客观公正的教师、专家、学者组成,选出业务组长。进行课堂评价前要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充分了解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深刻地理解评价的目的、理念、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指标的内涵。观摩课前要求评价小组全体成员根据课程标准,熟悉研究教材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并初步评定有关的项目及分值。最后整理信息,作出结论:收集各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检查收集到的信息能否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和信息是否真实正确。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得出分数,评出等级;写出写实性评语,指出评价对象的优点与不足,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量化评价是恰当的,但它又难以切实评价探究、实践能力和情感状态;况且课堂教学量化评价只局限于课堂时效,对于课堂教学的后续影响很难作出及时评价,因此必须结合质性评价(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从不同角度不断了解学生,进而形成对学生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其借助的手段是日常观察、记录等,但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评论结论一致性差,因此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只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还很难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其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对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只有与时俱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评价 思维

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

在我国大多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总结评价,都是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最终都是由老师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们机械地听。这种课堂评价方式将教师放在了主要位置,而忽略了学生们的作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更多地突出学生们为主体,将课堂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们,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使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进而使学生们能够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且鼓励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思考,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还要找出解决方法,使学生们感受到尊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们将来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设疑,启发思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就是跟社会热点话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抓住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可以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巧妙设置疑问,进而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这对提高课堂评价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珍爱我们的生命》这节内容时,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性评价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评价完,学生们听起来也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们:你们亲身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吗?你们感受到过生离死别的场面吗?教师播放一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时的一些场面,让学生们带着这些疑问,从视频中去感受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的重要性,体会到生命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在播放完后,教师再问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了吗?然后再让学生们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节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进行总结、评价。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性评价时,可以先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们兴趣,充分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并且还要鼓励学生们多多参与进来,从而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去。

三、情感升华,价值引领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学生们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我国新课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出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最大程度上突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能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深入进行评价,同时要求教师根据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在评价时要有情感体验和感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就是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做人,怎样解决问题,怎样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评价时,一定有情感升华,从而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我国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缺乏对学生们情感升华、价值引领方面的评价,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思品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例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激励,使学生们不要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造成自身价值观出现扭曲。像社会上“扶老人被讹”的不良现象,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们不要被个别老人所蒙蔽,社会上大多数老人都是好的,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们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讹人,他们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感悟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思想品德课堂评价要以情激趣,以情动人,以情明理,还要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进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课堂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4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观察

教学评价,一直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难题。崔允t教授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上海冯容士物理特级教师等的“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新框架”、以及多个以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成果,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纵观各研究成果,都创新地制订了教学评价指标,应用定性与定量的课堂观察手段,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成效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模式。只是,当针对不同学情而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时,当评课教师不熟悉评价标准时,当授课教师需要判断教学设计的效果而非需要评价他的教育教学技能时,全面的教学评价、格式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显然无法契合这类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当前城乡教学设施、学校专科教师数量与能力、学生学习状态与情绪等等不均衡的教育教学环境现实,更是决定了市县区域范围内的以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依赖于全面检测式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学习目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观察测量,质性推断教学行为价值与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行为实际上包含两部分,其一是针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课堂学习评价,其二是针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成效与价值的评价。如果在现有的成员松散变化的听评课教研机制基础上,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议题,大家群策群力地帮助授课教师诊断教学问题、检验和改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授课教师主导”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就有可能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被”为“要”,而极具教学实践创新价值。

一、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授课教师主导”教学评价本身不是新生事物。观察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即时课堂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本就是由授课教师实施的常规教育教学手段,只是,“哪种形式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就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深刻的认识了。

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案例研究时,曾对比不同形式课堂即时学习评价的效果,在单元测试时调查“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表一)时发现,如果没有即时的课堂学习评价,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让一部分学生达到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但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却能帮助大多数学生准确地了解自身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从而有效地强化学习。同时还发现,如果课堂学习评价仅仅是告诉他们答案的对或错,学习效果不显著,或者说,不适当的课堂学习评价会让学生学习效果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即时向学生反馈;每个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后都要得到正面的回应,无论其答案是否正确,如“直接给予正确答案”“交流解题过程”“增加错题练习”等;正面的评价回应(例如肯定学生的努力、赞赏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公开表扬与私下交流等),平等友善的学习交流环境,面对困难与错误的归因分析等等,让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具有有效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行为的价值功能。

那么,“同一知识内容重复测试评价,学习成绩就越好吗?”对“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同一学习目标,在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时有意重复测试,每次测试后都对试题实施相同的评价方式(如表二),期末测试时就发现,相同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评价行为的频率,对学习目标达成状态具有积极的关联,学习成绩得分的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当评价次数过多(如评价4次及以上)时,学生成绩得分的百分比提高幅度就不明显了。

当然,课堂学习评价形式也并非仅有上述几种。为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练习”是教学实践中采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如果预先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在课堂实时检测后判断教学效果,就能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二、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评价”的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有了底气。特别是当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满足教研需要时,如推介教学经验的展示课、论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分析学情的诊断课,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更容易让所有听评课教师聚焦于某个课堂活动或某个教学问题,避免课后短时间评议交流时的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而更有评价实践价值。

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授课教师就要同时将课堂学习评价与课堂观察评价纳入教学设计行为中,(如图一)即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评价目的,设计《课堂观察评价表》用于听课教师在课堂观察时测量并记录“焦点”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测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课后评议时共同作为预设具体教学问题的辅助证据。当然,听课教师也被要求在课前熟悉课堂学习目标以及《课堂观察评价表》。这样,当所有听评课教师更早更快地“聚焦”在同一个具体教学问题时,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激烈的思维碰撞,将不同程度地提升各自的教学专业化水平。

三、合理的课堂观察项目有利于实现“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提出“课堂观察LICC模式”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的课堂合作观察方法日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现实的日常教研活动以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教学评价承担的功能更注重在“诊断”与“调节”,因此,变化了的三个维度(学习状态、教学行为、教学资源)28个课堂观察项目,不仅满足初中物理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需要,也涵盖了物理课堂基本需求,即学生“是否都清楚课堂学习目标,人人都有所收获?”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物理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

要清楚地认识到,当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不同时,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不同,或教学手段不同时,二十八项课堂观察项目不会且不应当会同时出现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只会从中选择其中几项,用填空、判断等形式,构成匹配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堂观察评价表》,便于定性或定量地测量、判断、评价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观察课堂教学目标(“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实现方式是否是“实现过程清晰渐进”,依据教学设计,该课堂观察项目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可以体 现为:

四、“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课堂学习目标实现的状态

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因此,帮助每个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是否为当前学生学习提供合适“支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判断,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范围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价重点。在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状态的观察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方面,在于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经验判断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对教学行为的方面,在于课堂教学行为的适用性,经验推断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对物理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方面,在于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判断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习。

由于课堂学习目标是授课教师基于具体学情(学生当前思维能力水平、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学习情绪状态等学习发展现状),为学习具体的物理知识内容而制订的,具有如下特征: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定量或定性);学习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化的、渐进实现的;学习目标要能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并改善学习行为。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课堂 必要性 构建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实现新课程确定的教学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吸收教育心理学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理念、原则和方法上积极改革。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富有时代新意的研究成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对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必要性的认识为基础,探讨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的策略,以期全面开发初中生的多种智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近期实用主义倾向。由于过分强调中考升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为升学而教、为升学而学。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更多的是采用“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魔鬼训练”,忽视了英语语言习得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长期性影响。学生成了单向接收知识的被动学习者,学生语言能力的缺失导致了初中生中明显存在着“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蹩脚英语”的现象。学生成了只会考试、不会听说读写的“考试机器”。新课程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对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彻底改革。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强调了言语智能的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善于运用多项智能的初中生,没有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元性、开放性是不可想象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单一的智能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也从另一侧面论证了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二、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的策略

要构建初中多元英语课堂,教师不能只是关注语言智能的培养,更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重功效,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充当好多元智能的培育者。

(一)观察者——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智能特点

充分地了解学生是教师开展好多元智能教学的前提。教师可通过智能测试初步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加德纳教授更提倡创设一种自然、丰富的环境,并在其中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即如何运用不同智能做事情或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在认真观察学生智能情况的基础上,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采用多元智能观察表进行总结,分析每位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风格及学习需求,以便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干预措施。

(二)设计者——设计多元活动,开发学生潜能

在观察、了解学生智能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使英语教学活动涵盖多项智能的运用,使语言学习过程多途径和个性化。

1、开展多种课堂热身活动,锻炼多项英语技能

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多种课堂热身活动,如演讲、短剧表演、讲故事等言语活动,使各项英语技能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活动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使英语素质训练扎实、有序地开展,使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中考及社会应用。

2、展现多元化的教学信息,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英语转换成其他智能的语言,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向学生展现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构建丰富的语言情境。除多媒体课件外,教师自身也应善用多元智能来开展教学,尝试运用不同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探究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变化,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联。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单项智能或多项智能与英语学习相结合的各类活动,使课堂活动涉及多项智能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发展语言能力的多元途径,促进多项智能的发展。

4、加强语用环节的比重,创造各种自我展现机会

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教授指出,教学活动的基本现状可以概括为“讲授(tell)——提问(ask)——练习(do)——表现(show)”四个环节,传统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前两个环节上,要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应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加强语言运用环节的比重,延长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其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及其它智能。教师要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应用语言的语境、动机、协助及各种表现机会。

(三)引领者——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多元发展

1、注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将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贯穿于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了解自己的智能特点与学习风格,建构正确的自我认知。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措施,发扬强项,利用优势智能来帮助英语学习,从而减低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增强学习动力及自信心,获得更多学习上的成就感。在发挥优势智能的基础上,关注自身弱势智能的提高,以强带弱。还要引导学生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不断调整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进而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元认知水平,发展内省智能,实现自主学习、多元发展。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要更新评价观念,从多种角度用多种形式,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单向评价和互动评价相结合,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模式组合形式,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日常各类课堂活动、多种书面作业等都纳入考评范围,期末时书面考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要形式多样,包括情景对话表演、歌谣演唱、短剧表演等等,使评价形式多样化。还要丰富评价内容,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评价内容全面化,涉及多项智能。从而使评价发挥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关注多项智能的平衡发展;使评价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使评价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一个灵动的英语多元课堂,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更新观念,改进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初中多元英语课堂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中华多元智力理论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应用《素质教育》2012年第03期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6

关键词:化学;教学;评价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一节化学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化学教学原则为依据,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这种价值判断是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做出评判,即是对教学活动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以及是否达到应有的质量要求的评判。因此,有必要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审视现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树立新的评价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如下缺陷:

1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功能认识片面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很多,有学校组织的,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如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行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这些广泛开展的评优课是一种典型的总结性评价,另外像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时进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大多是总结性评价,这类评价活动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分等鉴定,为人事决策如评选优秀教师、为教师提职晋级提供依据。这种把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与对教师的奖惩结合起来的评价其弊端显而易见,其一,片面追求一节课的质量而不是整体的教学水平,出现了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准备一节参评课;其二,有的青年教师“一课成名”,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但平时大多数课的教学水平并不高,名不副实;其三,奖励面过小,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四,对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其五,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类评价在英、美等国备受到广泛的批评。

2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不平等

目前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大多由专家(或领导)组成的评价小组,这很容易导致评价活动单边化,使被评价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评价造成障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反馈。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做好被评价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心理负担;其次,从评价活动组织者角度出发,做好评价人员的选拔、培训工作和评价过程的管理;第三,改进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专家(领导)评价外,还要有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教师自评可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使被评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强调教师的自评有利于被评教师的角色内化,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因,使课堂教学评价达到预期的目的。

3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单调

课堂教学评价有多种方法,但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多是专家或同行的现场观察评价。这种单调的评价方法不可避免会造成信息收集不完整,评价过程中难以全面记录影响教学效果。此外,由于评价人员的素质差异,会造成不同评价者之间的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评价者的出现,容易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水平发生偏差。教师自评是收集必要的评价信息的一个途径,当然,学生评价也是收集评价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很有力的材料。其一,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其二,学生的观察比突然出现的评价人员更为细致周全;其三,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师生沟通,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还有教师、学生的调查或访谈,但这两种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4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不够科学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取决于评价目的,依据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必然会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素质教育中不但要有总结性评价,更要有以发展为目的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而现在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基本是以总结性评价为目的制定的,缺乏以发展为目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即使是以总结性评价为目的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也较为混乱,如有将“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素养、教学效果”作为一级指标的,也有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师生活动、教学效果”作为一级指标的。至于二级指标更是杂乱纷陈,令人目不暇接。这说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较多的经验性成分;同时也表明人们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不够科学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有一定的随意性,科学性不足。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但尚缺乏充分的实践考察,由此也给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造成了困难。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不够科学还表现为对评价指标的内涵缺乏明确的界定。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多为形容词―数字式量表,其主要缺点是对每一等级的定义不明确,使评价人员很难把握尺度。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由于评价尺度理解上的差异,掌握宽严不一样,而造成较大误差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在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时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思想,即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当代教育价值的取向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另外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走出评价专家的小圈子,要调动广大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鼓励广大教师根据本学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以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活动。

5课堂教学评价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观体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