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例6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1

一、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程是基于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这与先前以章节为单位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因此,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在进行每个模块的教学前,要对一个模块的整体对应36个课时,做出时间划分。要注意不应该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要考虑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实验观测、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的实验设计,“城市水资源”的参观调查,“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安排要做好计划,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二、重视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是对模块内容的进一步划分,每个单元都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主题。在每一单元教学实施之前,应做出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提炼和梳理每一单元所呈现的核心地理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过程,然后把它们结构化。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才是便于迁移的。例如,《地理1》中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大气、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可以用结构图形成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实际上,清晰的逻辑结构,反映着分析地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另外,要做好每一单元的课前计划,如案例选择、活动安排、课前观测的布置等等。总之,进行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以及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问。

三、重视课程目标设计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

例如。将《地理1》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程标准进行解读。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地图”属于行为条件,“归纳”和“说明”属于行为动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的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因此,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次,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从本条标准中“运用地图”可知,学习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全球洋流模式网,分析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因此,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原理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养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就不可能维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因素的整合上去考虑、去设计,目标取向要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期”,所提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

四、重视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新课程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转化。由被动依赖教材向主动建构教材转化。因此,新课程理念下,分析和处理教材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显得极其重要。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每节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疏理教材的编写思路,形成知识结构;研究教材提供的案例,并进行取舍;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和联系。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

一堂课的精彩程度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很大关系。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三维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导学案的编排、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固然,这些因素都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但重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也会使初中地理课堂锦上添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精彩的导入语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开端?这就需要设计精彩的导入。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热爱的先导,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导入语的设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复习旧知导入

多用于章节间知识点关联密切的教学,其特点是以复习旧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需注意的是,导入中所复习的旧知一定要与新教学内容相关联。例如,“世界的气候”这一节教学就可以将前面所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对气候概念和要素的回顾,为新课学习夯实基础,既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顺利将学生带入到“世界气候”的学习,又可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学习可为学习“气候”打下基础,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创设情景导入

这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它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利用语言、图片、音乐、绘画、谜语、故事、视频等手段展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式直接用声、光、电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教学信息,诱发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例如,讲述“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时,可以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为导入,配上精彩解说和民族风情的藏族歌曲,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雪域风光和藏家L情,在随后的教学中凡涉及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房屋特征、服饰特点时,学生都能很快说出并迫不及待地探究原因,甚至有的学生还可根据学到的知识,指出教师在青藏之行中忽视的细节,一堂课笑声不断,气氛活跃。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知道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巧设实验导入

多用于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和思维及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教师须认真分析课堂讲授的教学知识,设计出恰当有效、操作性强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动眼、动手、动脑,激发求知欲,培养思维和探究能力。例如,教学“水资源”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水资源的重要性不难,但要让其明白水资源的有限性却不太容易,仅凭教师讲述以及图片展示,收效并不理想,很难引起学生共鸣。但如果在此处巧设实验导入,用烧杯和量筒展示地球上的总水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淡水资源量的比例,让学生用手中的仪器去展示、感受,发现水资源的有限性,不仅可引发对“水资源的概念”等一系列问题的探求,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当然,实验设计必须巧思多想,实验展示需要教师启发诱导。

二、流畅的过渡语设计

课堂过渡语又称课堂衔接语、转换语,具体指教师在教学中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由一个大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大问题之间,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由若干小知识点构建组成,课堂运用过渡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序串联起来,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提醒学生下一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发学生关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真正要做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就必须重视过渡语的设计。地理教学中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以下几种。

1.自然衔接过渡

自然流畅的过渡语设计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切合点,将知识进行过渡,并设计好承上启下的环节,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关切渴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黄土高原”一课讲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展示独特的黄土风情后,怎样顺利而自然地过渡到“黄土的由来”?可选择文章《安塞腰鼓》中的一小段材料作为过渡:“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啊!”这段材料恰当地把刚讲述的“独特的黄土风情”中介绍的信天游、唢呐、安塞腰鼓与“黄土的由来”有机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在黄土地上才会具有这样有特色的音乐?形成这样的民风民俗?黄土从何而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显得自然而流畅,成为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2.悬疑设问过渡

教师用语言将上一环节中所讲述的内容说出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入下一环节教学内容;或者用学生的提问为过渡,这类过渡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期待,引发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为获取新知识起到引导作用。例如,教学“中东”时,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中东动荡不安的局势;观看视频,分享收集的相关资料,形成对中东地区多战争的印象,再在教师引导下感受流离失所的人民、战火纷飞的城市、孩子们惊恐不安的神情等图片,学生自然引发疑问:中东为什么有战争?教师就这个问题形成此处的过渡,进入引发中东战争原因的探究――特殊的地理位置,显得自然而简洁并直奔主题。

课堂过渡语自然流畅的衔接是教学艺术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知识之间的桥梁。它能使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课堂过渡语如果设计流畅,可以看出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新颖的结束语设计

结束语又叫小结语、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它可以把系统的知识完整地再现于学生面前,是一堂成功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1.归纳整理结束

将已学知识有条理地再现,进一步明确本堂课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以达到巩固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总结既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或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以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课程结束前可设计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了解两者之间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两地区人们受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完成表格内容、这样的结束设计,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重难点,通过学生活动一一再现,极大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拓展延伸结束

结课时教师需要将本课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者为下次上n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可在下课前留下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和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展开想象、搜集资料,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这个启示来源于黔江一位地理教师的课,这堂课以汶川地震发生为引线,直切主题“区域交通”,让人耳目一新。但更引人注意的是结束语部分,视频播放一个小故事,内容是交通不畅带来诸多不便,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对生活也带来不少困扰,于是政府规划开通璧山隧道,视频播放到一半就结束了,看似不完整,其实这正是设计的精妙之处。观看后学生一定会有各自不同的想象,这就为下节课做好铺垫,留下悬念。当然,这种方式的结束一定要有启发式的结束语,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所以,结束语的设计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尝试创新,打破固有模式,同样可收到良好效果。

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都是教学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但用心思考、巧妙设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品德.精妙的教学课堂过渡语[J].广东教育,2007(3):37-38.

[2] 罗建国.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59-59.

[3] 陈平.谈课堂过渡语的运用[J].现代技能开发,2003(3):35-35.

[4] 芦松菡.浅析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8):251-252.

[5] 郑国全.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法新探[J].考试周刊,2008(15):167-167.

[6] 梁细家.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6):68-68.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活动;活动设计

一、活动形式的选择与组合

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表演活动、辩论活动、接龙活动、比拼活动、合作探究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做到因课而异,因生制宜。

如,在初中地理《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中,根据课标的重难点和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笔者采用角色扮演、主题接龙和畅想交流三种活动形式来探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以及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角色扮演具体以模拟经济特区申报会的方式进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申报的过程中推导出外向型经济开发的条件。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的影响采用接龙的形式,这个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关注更多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又如,在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课中,根据课标内容和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高中生思辨能力较强,第一个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如何发挥山西优势,请你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个活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听、说等方式互相交流,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一)活动材料的准备

为保证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顺利完成,课前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课中以投影或导学单的形式发给学生。

如,《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材料准备突出了以下特点:(1)城市的选择具有典型性与区分性,并且有自己所在的城市。“导学单”重庆的材料强调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喀什强调矿产资源丰富、临国众多。(2)材料的准备要有倾向性,每个小组拿到的材料的只有自己的城市,材料要突出各自的优点,让学生必须为各自的城市申报尽最大的努力。

又如,《能源基地的建设》一课中,“国家拟建立稳定的能源基地,请比较并阐述家乡江西和新疆那个省更适合”,材料一定要有两省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关数据,两组的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充分的理由将自己省建立成能源地区。

(二)活动内容的组织实施

为了让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我们在课中应将活动的要求、条件、形式、范围、时间等给学生交代清楚。

如,《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中,我们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为3个小组,分别变身为重庆、喀什、深圳地区对外开放申报代表,根据分别提供的材料(导学单)进行申报准备(小组合作讨论),时间2分钟。然后请代表(2名)上台申报,时间1分钟。最后由剩下的1组变身为国家领导人对申报的城市进行评审和决策,时间1分钟。

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引导

(一)《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经济特区申报会

1.情景营造

角色扮演活动需要一定的情景支持,若仅仅让学生进入角色讨论,而不提供给他们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及相关的地理材料,则活动目的和效果很难达到。

活动首先以家乡重庆一系列30年前老照片呈现那时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30年前不仅重庆,整个中国都是如此。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关乎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需要选择一个地方来尝试对外开放。于是,问题产生了:这一块实验田选择在哪里合适?

2.过程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创新,并对学生的申报和决策加以引导是本堂课的关键。对选择重庆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强调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请进来,走出去,要与国外多多交流,而重庆深居内陆;对选择喀什的学生,我们要跟学生强调虽然喀什周边临国较多,但临国都是贫穷落后国家且交通不便,外向型经济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出优势,进而总结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条件。

(二)《能源资源的开发》小组合作探究的引导

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活跃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参与过程中大胆创新,敢于试错,不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就“如果你作为山西决策层应采取哪些措施,发挥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优势”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学生回答措施之一是要“要降低山西省煤炭产量”,这与教材中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是相违背的,怎么办?该学生回答出现偏差,问题出现在那里?是教材有问题还是学生思考的出发点有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大胆陈述理由,学生的理由是:(1)大规模开采煤对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因为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并且大规模开采会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2)降低山西煤的开采可增加山西省的经济收入,因为商品供求小于价格上涨。应该说该学生对能源资源的开发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理,值得肯定。但学生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切入点不准,所以,得出的结果难免有所偏差。所以教师就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山西如何发挥煤炭能源基地的优势,重在发挥优势,而非节约能源和关注环保。

四、活动效果的评价

评价课堂的活动是否有效,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最直观的评价方法是直接观察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

(一)活动的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学习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两堂地理课学生都能积极地支持配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互相尊重、沟通与评价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明显和浓厚。

(二)活动的参与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主要从参与的学生人数,深度是看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活动是否使学生思维得以活跃,情感得以共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是否畅通和有效。《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课堂活动针对性和趣味性较强,上台展示和起立发言的人数达20人以上;《能源资源的开发》课堂活动的发散性和思辨性较强,全体学生都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探究和展示,并在一定深度上形成了自己的认识,难能可贵。

总之,课堂活动的设计不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难易程度,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的课堂活动指令也应清晰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活动时间要合理安排。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完成提供最适合的条件。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计;探析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了自然、人文;也涉及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广泛性及相对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传统教学很难达到动态的、直接的、生动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知识、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人类的一些习惯和观点也在不断地转变。更新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方式、方法,也成了教育教学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功能,把教师定格在讲台上,规定了老师在一堂课中的角色就是一个表演者。这就好像电影、电视剧中的演员。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要靠表演者的“表演”来完成和取得。教师教学目的达到与否,教学效果的优劣,要看表演者的水平、技术、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那么,就一堂课的评价来看,人们其实也就从这一方面来评价的。教学设计属于教学法的一个支系。教学法研究的是具体学科的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地理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应当就是地理教学。它的任务是探索研究地理教学的规律,并以此规律来指导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教师要把准学生的脉搏,了解他们认知结构的水平及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为起点,求得“教的可入和学生的可接受”,并不断改造和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就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地理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了解和掌握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

1.高一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概念,但对大部分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甚至错误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开始正式接受地理教育,他们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学习了初级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主要牵涉到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教材中所表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理解和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普遍地理概念、单一的地理概念和集合地理概念,通过体验和思考,在学生头脑中构成了对客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主观反应,这是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原认知结构的重要部分。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部分。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出学生对那些能直接感知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影像资料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念理解含混不清。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2.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遇到复杂问题时顾此失彼

人的认知结构通常是将一定量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后,将这些知识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纳入到人脑中适当的记忆位置里面而形成的。由于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将本来完整的知识体系肢解后分章节地传授给学生,加上学生的思维水平的限制,不能及时、自觉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原认知结构建立起本质的联系,特别是学习某一单元知识时,更是如此。如当要求学生分析影响某一区域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同时,学生往往产生较多的疏漏。这表明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3.机械地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式根深蒂固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初中正式地接受地理教育之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应该在《自然》和《社会》两门学科的学习中接受了有关地理的预备知识教育,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学习阶段许多学生没能真正地获得那部分应有的基础知识,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被淹没,使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开始就缺乏用新知识进行理解的背景材料,形成了机械学习的学习方式。进入高中后,学生把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带入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而高中地理教材研究的领域超出了一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视听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范围。如:太阳活动、气压梯度、气团、洋流、地壳的物质循环等等。学生难以直接从生活体验中感受,也难以直接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全程观摩。如果这些新的知识在学生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有依托的背景材料和连接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进一步采取机械学习的方式,这是我们在地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概念达到质的飞跃

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前,接受了两年正式的地理教育,其头脑中的原认知结构已有相当数量的地理概念,其中也不乏许多正确的或明晰的概念。虽有部分概念较为模糊,但进入高中后随着身心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增强,只要教师稍加比较、点拨,学生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这些原有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原知识结构中建立新概念的生长点。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去感知、理解新的学习内容。这样在原认知结构的支持下,学生能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新认知结构的构建。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克服学生机械学习的倾向

虽然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感知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部分或片段,但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跨的空间范围大,运动变化的时间长,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直接全程感知是不太可能的。如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球的温室效应、地壳物质循环、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等等。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利用幻灯、模型、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投影仪来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和空间分布,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化远为近,化动为静,突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知生动活泼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方面的背景材料,克服学生机械学习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此外,根据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已有的地理知识内容去学习,依靠原认知结构中的经验、知识来同化新知识的方法,既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简历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

总之,高考制度的改革,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地理老师要具备宽泛的知识,一专多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广大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满腔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席利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2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板书设计 重点突出 知识点 板书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组织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有时甚至完全取代了板书,因此出现零板书现象。如果说,多媒体的运用像一朵姿态绚烂的牡丹使人惊艳的话,那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就像一簇悄然绽放的茉莉,让人感到平实、素朴、暗带幽香,且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证明: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75%,可见视觉信息的重要。而板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觉形象向学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因此,板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其基本任务就是围绕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导学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繁杂的知识条理化,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板书设计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它根据教学要求,力求以尽可能简约精当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表反映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强化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优秀的板书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地理板书设计的原则性

1.板书的计划性原则。

要使板书艺术化,首先要做好周密计划,这是前提。认真设计板书的内容,使之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华及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板书就能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此外,板书的位置、顺序和美的造型也要周密考虑,即何时板书,板书什么,在何处板书,都应做到胸有成竹。切忌乱写乱画,无目的无计划。板书必须体现知识的整体美。例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一段板书提纲,很清楚地说明:地理位置、地形、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季风的影响更为重要。所以在板书中,不仅用了较多的文字,而且把它列在中间,以突出这一重点因素。

位置纬度海陆?摇季风冬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摇?摇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坡向?摇

2.板书的科学性原则。

这是板书设计的关键。设计要做到提纲挈领,层次分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符号,甚至一个箭头,都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只有这样结构严谨、完美统一的版面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并培养科学态度。倘若板书时不分主次,洋洋洒洒一黑板,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使之紊乱。

3.板书的条理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使各个知识点结构严谨,有主有次,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做到横成线,纵成片,横平竖直,泾渭分明。切忌横写竖写,似蚂蚁出洞;东写西画,像满天繁星,影响学生视觉。

4.板书的启发性原则。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语言、教具等手段进行启发外,充分运用富有启发性的地理板书,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和不可忽视的途径。

如何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地理板书呢?板书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板书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二是板书的形式和布局要有启发性。

5.板书的同步性原则。

教师教学时讲解与板书、讲解与板画同步进行,边讲边写边画,这样能使整个课堂结构紧凑,而且能使学生用多种器官参加知觉过程,事半功倍。

6.板书的美观性原则。

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因此,板书应力求做到直观形象、妙趣横生、造型优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要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板书追求的形式美包括:整齐美、对称美、立体美、层次美,等等。

三、板书设计的要求(具体)

1.板书要做到目的明确,可以在板书设计之前就考虑好突出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做到胸有丘壑。

如讲到南美洲东部地形时,我是这样板书的:

通过东南亚与南美洲东部的地形对比,突出南美洲东部的地形“相间”不同,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以兼顾到前面的知识点。

2.板书讲究形式多样。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欣赏、理解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设计出反映自己特色而又千姿百态的板书。如讲到《中国的地形》的地势特征时,我是这样板书的:

我觉得这样的板书设计形式新颖,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和“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板书设计要悦目、醒目。

板书是教师一种创造,是一种既能传递知识,又能给学生美感体验的载体,所以在设计板书时只有做到醒目和悦目,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用不同符号、色彩或勾画、或圈点、或调整字体等。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其中关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我板书设计为:

我突出多变、稳定四字,并将四字对举,配心箭头符号指向文章主题“天气和气候”。两个大的箭头符号,表明他们又有一定的关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天气和气候之间的联系,体会了词语的精练,设计得形象且鲜明。

4.板书设计要“精”而“美”。

精指板书设计应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美指板书字迹清楚,结构匀称,形式优美,呈现过程恰当自然。如讲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日本,我的板书设计为:

板书中只出现了几个方框,却生动展示了环环紧扣这样深刻哲理的问题,可谓“精”练之至。

四、板书设计的书写规律性

板书设计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一种高浓缩的提炼艺术,它要求达到教材内容与教师讲授合拍共振。因此,板书的书写一般应遵循以下规律:(1)深明要求,使书之有用;(2)狠抓重点,使书之有据;(3)细选词语,使书之有度;(4)巧定形式,使书之有格;(5)谨分层次,使书之有序;(6)斟留余地,使书之有节;(7)妙设造型,使书之有艺;(8)趣布比拟,使书之有乐……

总之,精美的板书好似一首诗,犹如一幅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尝试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要求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准确、完整,重点突出,正确展现课文内容,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是艺术,要求它形式优美,简洁生动,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兴趣等多种因素,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形式美、艺术美、内容美”的板书,让板书字与字、行与行疏密得当,大小适宜,照应严谨,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推动地理教学改革深化。实现如王松泉先生说的:“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定结合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胡益民.设计和运用地理板书.

[2]王板泉.论板书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6

那么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呢?应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地理问题才好呢?

一、深挖教材的基本知识设计问题,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材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尽管我们一直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的水平。因为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区域来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个区域海量的资料才能对这一区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单单这个资料我们就很难提供给学生。所以我们只能深挖教材,毕竟教材上的例子才是经过了锤炼的,只有扎实地研究教材后才能保证在教学中不出现或少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例如在讲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通过读图,你感觉地球上的气压带与理想状况的气压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海陆分布对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影响大?为什么?图上如何显示?

3.你还能在图上找到理想状况下的高低气压带吗?如果有,在哪里?

4.澳大利亚为什么夏季成为低压中心,冬季成为高压中心?这和亚欧大陆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

5.这种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对风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样的设计,没有照本宣科,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读图的习惯,特别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接受学习变成了发现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并要认真分析教材;其次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第三,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第四,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问题。

二、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体现对地理概念、原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教师有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由于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感兴趣。根据生活和生产实际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这样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例如,在学习“城市功能分区”时,学生对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意义不易理解,可以提问让学生思考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办公楼为什么集中成片分布?操场、体艺馆、宿舍、食堂等为什么集中分布?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然后再思考比学校复杂的城市的某一种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土地,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了功能区。

在设计这样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不要以为你有的经验学生就一定有、一定懂,也不要以为你没有的学生就一定没有。还要注意学生个体经验的差异性,并发挥其互补的作用。你也可以运用教师的经验,使学生产生替代学习。

而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价值的地理问题。

三、关注地理热点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谓地理热点,是指同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人们普遍关心的时政热点和生活热点,即关系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环保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如国内重大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旱灾)、重大科学考察、国际上的地区冲突、资源与能源(如石油危机与煤矿安全生产)、国家方针政策(如三农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发展(如西部大开发)、国际关系(如中美关系等)。

根据5・12汶川大地震,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简要分析汶川大地震产生及破坏严重的自然原因。

2.在抗震救灾时,灾区多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大了救灾的困难,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本次地震后,产生了许多堰塞湖。简要说明堰塞湖的成因;试分析堰塞湖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