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生活论文范例6篇

地理与生活论文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5-0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好有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角色。然而在两项任务进行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校园文化受学生价值体认差异影响而难以达成共识,校园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匮乏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寻找提供新的方法和资源。然而二者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各司其职,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现状与工作需要,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以探讨和研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一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得以体现和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构成来看,校园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内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都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养成之地、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创新之地、文化传播之地、文化引领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这些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二者内容交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健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形式上具有重合性,例如,校园文化中传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等观念正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如爱国主义的演讲,三观教育的讲座等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学生对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慢慢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必要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课堂,给予学生明确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未能与其他工作部门一起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育人的良性体制,理论教学和环境育人未能有效结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全程覆盖作用。而此次课题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开辟了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启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三)提升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提升是极大的促进。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院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将各部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统一的有效机制,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以往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的局面,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校园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一定的学时,设置教学专题,向学生介绍本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处,并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和领悟校园文化的内容。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等,使校园文化中坚持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在学生的生活中时刻闪现,潜移默化的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期内主动去参与实践。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后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交活动的心得体会,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加留心,注重体会,避免了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即可以减少教师自行组织实践活动的麻烦,避免重复劳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活动。

(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因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具体意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形式的设定上,可以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2]吕广南,罗丹桂.对高职“两课”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4]覃晓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7).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l).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wwW.133229.cOM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双主动;目标化;技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0 — 02

文学概论课是高师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统摄文艺学课程群的主干课。该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性与学术思维,深化学生文学阅读的感知能力与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审美观与批评价值观。同时,该课在拆除学科壁垒、构建文学类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也不可或缺。但自从该课创设迄今,学生的教学反馈与接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学生因理论枯燥常常形成厌学心理,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大大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文学概论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该课真正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这成为高师人文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文学概论的教学缺失与合作式转向

近几十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汲取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该课的内容编排与体系设计。但伴随这种课程内容建设的纵深发展,文学概论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却步履缓慢、弊端重重。传统上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近些年一些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化教学、批判导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但从实际效果与推广情况来看起色不大。从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来看,文学概论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这种教改要符合理论课自身的文化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结构与接受视野,再次要符合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教与学双方才会和谐互动,克服文学概论教学的当下缺失、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前景。这种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主导教流的教学模式,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后,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绽现了蓬勃的教学生命。合作式教学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兴趣与问题探究为导引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消除师生间教学文化冲突,形成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教学场域,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文化的生态变革。从该教学模式在文学概论课堂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来看,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师生间教学文化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矛盾首先表现为一种差异性文化的相遇,即作为精英文化代表者的教师与作为青年亚文化载体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碰撞,如何才能由不同主体的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调适与文化融合,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教与学双方所处的教学文化处境,我们认为实现这种主体联合的有效前提是,教师应主动感知与应答周遭的文化嬗变,既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又不忽视学生亚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补充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教学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主体平等与自主交流。

(二)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接。于文秀教授指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1〕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实现教学的人文使命、生命意义。该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要旨,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多重对话机制,如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评课、模拟教学等合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思维能力、品评能力与教学能力。所以,把学生激活是合作式教学的灵魂,惟其如此,文学概论教学才能放飞思维、事半功倍。

(三)合作式教学能够更好地释放文学概论的理论品性。文学概论在知识属性上可归入元理论范畴,不仅抽象、思辨,而且较之当前创作、当下文学现象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文化惰性,这种理论化的课型特征不利于学生认识与接受。但文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文学史诸经验的系统化与抽象化,合作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创设情境,通过组内与组际、教师与学生互学互评等多向交流方式,变单一课程资源为多元训练主题,且能还原形而下向形而上的理论生成轨迹,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受规律,实现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由知识向素质的教学扩展,更好地释放理论课的文化魅力。

二、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的建构原则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 生活化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6-02

1.引言

目前关于地理与生活的探讨并不少,也经常有学者提出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举生活中的例子[1],可是这仍然是老师带着学生走,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更有意义的探讨,把生活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

在教育学的发展中,已经有很多理论提出了生活与教育的密切联系,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等,本文在对这些生活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脱节的现象,进行了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对生活教育研究的理论,得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地理学科的地位有了提升,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以高考为指挥棒。随着地理学科重新划入高考的科目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的教学应试性就变强。在高中分科后,地理经常是读读划划背背,变得毫无乐趣可言,与生活严重脱节,在人文、区域地理部分,一些案例过时,一些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措施都是宏观的而不是可行的,没有强调出学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其次,重结果轻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让学生记住,而忽视过程的探究,尤其是在自然地理部分,内容较难,由于课时和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具等因素的限制,地理的科学性不明显。虽然现在的学校普遍运用多媒体教学,但传统教具的作用不可忽略,可以让学生不仅听到、看到,甚至可以感觉到,这就是感官体验的过程[2-3]。例如在学习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时,师生应一起分析,一步步探讨,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笔者提倡传统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最后,方法陈旧,不注重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教师依然习惯性地起主导作用,教师课堂的提问常是选择性的问题,答案只有“是”或者“不是”这两种,是无疑而问,缺少开放性,问题没有思维含量[4],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3.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进展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建构主义由瑞士学者皮亚杰系统地提出,认为在儿童与周围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之后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都丰富了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体现了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肯定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但是容易受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的限制,过于强调知识的相对性。比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复习的方式导入就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又比如在讲解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同学们对地震波的感觉没有直观的认识,可以通过让同学们想象敲西瓜震动的感觉,还有就是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对熟鸡蛋的结构来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这些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与抽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新知识,再用这种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未知现象。

3.2情境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情境学习理论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Brown等人首次详述了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情境学习理论倾向于从已有的实践、探究中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在某一情境中与他人及事物相互作用能力的提高;而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参与一种活动的学习能够影响(正向或负向)其在新情境中参与另一活动的能力[5]。

情境学习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与应用中体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产生,但是对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辅助者。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关于情境的建立,很多提倡远程教学,就是用视频的方式再现真实情境,但是这种只靠声音和图像的教学方式与真实的情境还是存在差异的,不能产生交互式的效果。另外就是对于真实情境的建立或者去考察都受学校实际情况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有可能存在地区差异。

笔者认为情境学习就是学习的这种知识要在哪里应用,就要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制作教具、标本、情境假设等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形成全方位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时,就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基本的24种矿物标本(如果有的学校不具备这种条件,就可以找一些岩石,来分析其中的矿物),不仅在图片上看,要给同学们实物,让同学们摸一摸,感受下石墨滑腻的手感,划一划,看看矿物的划痕,就能区分出赤铁矿和金,天然水晶可以在阳光底下观察棉絮状的包裹体,这可以帮助同学去分真假水晶,而云母因为具有层理结构,可以分成一片片的等等,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来区分矿物。

3.3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曾指出,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自主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种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6]。杜威在19世纪90年表了其教育理念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形成了他关于教育的突出观点,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对当时呆板的脱离生活的学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7]。

此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战火与动荡中,广大人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经常提倡以生活为中心,但依然教育是教育,生活依然是生活。我国生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陶行知先生继承和发展了杜威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演讲,如教学合一、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行是知之始等,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8]。他的理论在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实践。

对比杜威和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不难发现有以下的共同点:首先都强调生活与教育相联系。在杜威看来,教育并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最好尽可能呈现真实充满生机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通过自己亲身得来的知识印象能更加深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就在此,就像我们学习旅游业时会强调,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这个“质”和“真”,就只能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才能品味其中的韵味。其次就是都强调了注重儿童发展中的差异性[9]。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儿童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学校教育应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而不是扼杀儿童快乐的牢笼。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认为:促进小孩子个性发展,保持对科学的严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我国的科学化,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允许、鼓励孩子问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把孩子从牢笼中解放出来。

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产生的“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这两种观点必然存在差异,两个思想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学校中真实再现生活,学校模拟出简化的生活。而“生活即教育”强调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把生活当做教育,以生活为平台开展教育。另外不同的教育背景解决不同的问题。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主要解决学校教育与生活的脱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每人提供一种受教育的可能,希望通过科学和教育来挽救中国。

4.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强调了地理教学和生活化的密切相关。另外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研究,地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保持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课堂充满亲切感[10]。比如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树林里比沙地凉快,为什么阴天温差小,为什么买房要看楼间距等等的问题,都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十分可行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11],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许多的信息,往往只呈现了表象,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就缺乏深入的报道,因此学生有需求,就会对知识有渴望,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就会变得很有效,教师不是在唱独角戏[12]。例如学生对于“拉尼娜”这个词并不陌生,尤其在近两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些不仅是因为局部天气的变化,而是受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而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与地理的结合点,也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点的。

笔者认为现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生活的天地中学习地理,也就是“生活即教育”。另外高中开展了许多地理选修课,比如天文地理、海洋地理、灾害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都体现出了寓教于生活,开展天文地理与海洋地理有很强的战略意义,把我们的视野变广,一直以来,我国海洋和宇宙的研究比陆地少,开展这两门选修课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海洋和宇宙意识,具备全方位综合的视角。另外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天气多变,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研究灾害地理,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灾害时从容地减少伤害。既可以让人们安心生活,也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这些都体现了“教育即生活”。

无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还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都离不开生活,建构主义是根据生活建构,情境学习理论是再现生活的情境,而“教育即生活”理论就如同微缩版的情境学习理论,是在学校再现、简化生活情境,“生活即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所以,有生活才有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能长久的。

5.结语

生活化取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在教师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回顾)都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现象渗透进去,为学生建构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能主动、有效地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地理不仅是功利主义的,也是提高学生生活品质的,使学生更愉悦地享受生活。生活化地理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引力和动力,通过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淑英.在地理教学中孕育情感教育[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1):46.

[2] 陆维行.现代多种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得与失[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1):50-51.

[3]王晓玲,皮天福.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2,118(12):22.

[4]曹列文.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1):35-36.

[5]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1):125-127.

[6]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1.

[7]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16.

[8]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2-74.

[9]刘梦.“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4-6.

[10]吴世友.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11(7):64.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文学理论》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文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理论命题,恢复了它的本来涵义。又如该书把新时期以来重要历史文献中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在几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首次综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并对它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做了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它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些思想总结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发展的经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文艺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时期以来不同发展阶段文艺理论与实践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

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该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首先阐明文学理论的学科对象、性质和方法。指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是分析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联系。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文学理论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并因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不同,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接着分别阐述文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即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这“七论”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即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间题的回答,说明了文学活动诸要素、诸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一与过去一般文学理论著作的“五论”体系比较起来,该书增添了文学价值论和文学接受论两论,对其他五论也做了更为新颖深刻的论述。在文学价值论中,除了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生成和实现,从真善美汽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内涵和评定之外,还着重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特别指出了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主导价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批评了把文学当作追逐利润的“摇钱树”、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或泄私愤谋私利的工具和手段等不良倾向。强调文学艺术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历史进步。从而使文学价值理论既有时代使命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在文学接受论中,对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以及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等问题的论述,都是富有创见和新意的。在文学发展论中,从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全球化语境与文学发展等方面,对文学活动的当展问题,做了富有时代特征的论述,这也是过去的文学理沦著作所不曾论述过的。

三、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等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并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内容精炼、体例得当,减少了生僻的中西文论术语,简化了理论问题的历史演进,非常适合高校师生教学使用。该书论述每一个文学理论问题,总是先阐明概念和范畴,再揭示特征和规律,并选择古今中外典型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活动、文学现象做例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简明扼要,深人浅出。不仅概念明晰、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而且讲究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比如在论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精神性特征时,该书写了这样一段散文诗般的文字:“借助语言,文学可以将人们所能体会和认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深谋远虑,勾心斗角,心忧天下,宁静致远等各种心理状态,都可以在作家笔下纤毫毕现。借助语言,作家可以出人每一个人的内心,忠贞诗人去国离家时的悲哀,正直史臣遭腐下狱后的屈辱,慷慨富翁千金散尽,被人离弃时的愤怒,野心女子拭君后的疯狂,小公务员冒犯高官后的惊恐,辛苦的银行职员物化为甲虫后的凄凉……文学的语言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灵魂的每一个存在状态。”逻辑概念与艺术形象的结合,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论述得如此具体生动,并且这样富有激情和文采,一点也不呆板和枯燥。又如在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时,用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这样突出、醒目的小标题,这就清楚、明自地帮助人们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个容易含混的问题,避免片而性和绝对化。作为多年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我们深感这是迄今最好的一部教材。 为了把这部教材修改得更加完善和精美,我们不揣冒昧提出儿点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谨供参考:

一、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部分,讲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讲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似也应该论述斯大林的贡献。斯大林员然犯有错误,但他毕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中,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文艺问题,精辟地论述了文艺与经济、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在指出语言不是上层建筑的同时,又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及其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论述;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等演说和著作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在对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民族文化的不同性质进行严格区分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内容是无产阶级的,形式是民族的”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原则。在致高尔基等作家的书信和演说中,对正确地开展文艺领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他关于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论断,精辟地指出了文学对于塑造人的灵魂的巨大功能和作家对于改造人类社会的崇高使命。他还总结了高尔基等前苏联作家文艺创作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促进了前苏联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并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革命文艺产生过巨大影响。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部分,论述毛泽东建国以后的文艺思想时,除了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推陈出新”的方针外,我们认为还应论述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的“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断,以及“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这些论断实际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两结合”的创方法绝不如有的人所说,是“一九五八年提出的”,是“大跃进的产物”,“没有任何科学的根据”,“应当予以根本放弃”。而是毛泽东从1939年到1958年长期探索、精心研究、深思熟虑,并民集中了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学者智慧的产物,它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坚实的理论前提和充分的文艺依据,并已为我国一些文艺家正反两方面的创作实践经验教训所证实。我们绝不可以轻视或放弃这种创作方法。此外,该书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区别开来,并把毛泽东建国后的文艺论述,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之中,这似不合事实与逻辑,怎样确切表述还值得研讨。

地理与生活论文范文6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