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范例

地理自然灾害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1

1.高中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经过问卷调查研究,高中生对于自己周边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灾害类型了解不多。在教学活动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国现在灾害的情况,还要了解灾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然灾害的理解。还要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生存下来。而我国的高考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没有太重视,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灾害生存能力较弱。

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学校展开的防灾减灾的教学,都出现了“走走形式”的情况,自然灾害的教育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脑中。与我国的防灾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学都配备一个防灾包,内有很多的防灾减灾工具,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3.高中地理灾害教学课本配套不太。

地理学者把灾害教学的有关知识放在地理课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课本中灾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选修中教学的,而那些学习理科的学生就得不到这些知识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灾害教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际的操作性不强。高中的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很少联系,可是灾害教学的致使又是一个跨越许多课程的致使,学科之间没有弥补,肯定会约束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中灾害的教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补充教材上的缺陷。

4.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校的灾害教育教学一般会让教师来开讲,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聊。而对于自然灾害的教育教学,也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一些新鲜感与新奇感,比如某个地方海啸之后,高中学校里可以开展班会的活动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了教师给学生灾害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还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了解。

5.自然灾害的教育制度不太合理。

目前的灾害教育评价是依据学生的地理成绩来判定的,可是这只是体现了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而缺乏对于学生防灾技能的考察。因此,应该马上构建一个科学的防灾教育制度,来确保灾害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建议

1.从灾害的危害程度与防范程度的角度而言,需要很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指导有关的防范灾害的措施,才可以把自然灾害的后果减小到最小。就高中学生来看,学校可以增强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灾难出现的时候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对于学生在灾难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

指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教育与培育学生具有不错的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才可以提升人们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提高人们的自我素养,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人类社会。

3.增加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可以关注到现实生活,又能联系到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们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处,来增加防灾减灾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设计高中灾害地理的过程中,应该事先确定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一定要利用好宝贵的时间与资源,联系现实中的例子,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

三、结束语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2

关键词:消防救援;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对于处理各种突发事故有着极高的反应力,特别是在处理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事故方面。重大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势必会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多半会导致公共通信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使其不能正常运行和通信,这也给消防应急救援的长距离通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消防救援中,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强大的性能优势,有效提高了综合消防救援的效率。

1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

卫星通信技术是时代快速发展下的产物,进入21世纪,很多科学技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其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泛,它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卫星通信技术主要是将地球作为一个参考节点,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接收数据,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地球上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传输和利用。落实相关技术环节,将人造卫星转化为信息资源中转站,实现无线电信号的快速传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将卫星设置在一些区域高度较高的位置,其位置视野必须开阔。地球上存在很多个通信站,这些通信站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打通各个站点的信息传输,这样一来,卫星传输效率和卫星通信效率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卫星通信技术与其他通行技术相比,有着更突出的应用优势,技术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在地理位置上也有着较大的应用优势,无论信息传输距离多远,只要在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内,都可以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在使用卫星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其卫星传输的信息容量比较大,这些信息容量会被分化到不同的信息源中,根据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在这期间,要充分利用微波的作用优势,保证信息能够有效传输。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种种优势,在消防救援中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救援工作期间,主要以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的方式进行,在指挥过程中,受距离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信传输的稳定性。但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进一步促进消防通信体系的完善,为后期消防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

2.1语音业务

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通过对卫星通信技术的整合,可以对事故现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分析,很多信息都是第一时间获取的,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保证信息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语音业务是消防救援中最基础的业务之一,它主要体现在救援过程中各级人员对话的稳定性。在具体的语音业务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员和救援人员要建立良好的语音沟通桥梁,最重要的是,要与指挥中心建立连接。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具有不可预测性,一些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比较远,或者网络通信信号不好等区域,对救援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将消防救援和无线语音通信进行有效的连接。以这种交互式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救援语音交流的流畅性,还可以支持各类移动卫星电话等不同类型方式的沟通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将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于消防救援中,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和空间限制,使消防救援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卫星语音信号可以接入现场和后方语音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将各类信号整合到一起,满足移动语音通信、有线电话之间的及时通信。

2.2视频业务

消防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随着事故种类的多样化,及时高效的音频视频直播在消防救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视频业务主要体现在现场指挥中的视频连线会议上,根据视频播放现场事故情况,将现场灾害影响资料和救援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使指挥人员对现场情况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便于指挥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接收视频的时候,我们要保证接收的视频信息有较高的清晰度,这对指挥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视频传输不够清洗,存在误差,那么,就会影响指挥人员的判断,严重情况下,会影响还会延误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正常情况下,公用网络处于开放状态,视频一般是以3/4G进行传输,以动态的方式对图像进行收集,但如果公用网络瘫痪后或者现场没有公用网络时,卫星通信技术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充分发挥卫星高宽带的应用优势,使得传输的视频画面饱和清晰。在卫星移动站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与视频的终端建立联系,将卫星通道接入图像传输中,通过平台对视频和图像进行整理,这样就可以保证视频会议开展的有序性。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将卫星图上传到终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能够促使指挥中心与公网相互之间的通道打开,还能保证视频上传的质量和效率。

2.3数据业务

消防救援通信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数据业务占据大部分内容,数据业务对于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消防救援通信在数据业务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地理信息数据;(2)文件传输数据。两者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地理信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消防救援中,涉及很多的器材装备,这些器材装置的地理信息位置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及时上报,指挥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一线救援力量的动态定位和活跃情况。根据地理信息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这些地理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救援现场的地理情况和周边态势,对于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数据是消防救援人员制定消防措施的重要依据,指挥员可以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对全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针对性地制定全面的救援方案。与此同时,救援过程中,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之间的相互传输,也是卫星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

2.4移动式救援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控制现场救援设备,在卫星通信系统的协调下,实现移动式救援。消防应急通信指挥车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地面站,可以在短时间内在事故现场搭建小型的移动指挥站,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对事故的处理效率。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性能优势,我们可以对卫星指挥车进行全面的控制,利用卫星信道进行指挥,实现与消防中心的双向交流。及时接收消防中心下达的命令,随时发送指挥车所在的位置和行驶情况,车顶上的摄像设备可以收集事故现场资料,传送到消防调度站,指挥人员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救援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控。

3结语

消防救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将卫星通信技术融入消防救援中,可以有效提高其救援效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要不断完善消防救援通信体系,为消防救援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昌伟.浅析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8(05):124~125.

[2]高洋.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5(21):61.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3

 

现代银行业机构面临的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来自地震、海啸、飓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任何天灾人祸对信息系统的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的银行机构受损状况比较严重,银行业虽然推出一系列行政手段保证了灾区金融服务的不中断,但是行政手段不能作为银行业处理自然灾害事件的长期措施而加以广泛应用。目前,中国银行业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外部风险防范较少,同国外银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灾难备份建设和恢复简介   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关键数据、关键信息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和继续运营的过程。灾难恢复是指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在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营业,使业务数据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没有业务数据损失。   目前,国际上灾难备份和恢复建设有三种基本模式:自建、共建和外包。自建对银行的资金和技术要求颇高。由于可以节省一部分基础建设的投资,共建曾被广泛应用,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IT技术路线不统一以及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共建模式逐步被银行业所舍弃,而外包模式则得到银行灾备项目建设越来越多的青睐。   二、国际灾难备份与恢复事例   (一)摩根斯坦利公司   “9.11”事件发生后,世贸大厦轰然坍塌,金融业巨头摩根斯坦利公司租用的25层办公楼也随之被毁,无数人认为这次灾难对摩根斯坦利是一次灭绝性的打击。然而,该公司竟然宣布全球营业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创造了世界金融界的奇迹。摩根斯坦利公司之所以能够在9月12日恢复营业,其主要原因是它不仅像一般公司那样在内部进行数据备份,而且在新泽西州建立了灾备中心。“9.11”事件发生后,摩根斯坦利公司立即启动新泽西州灾难备份中心,从而保障了公司全球业务运行的不间断。   (二)FredAlger基金管理公司   FredAlger公司的总部设在世贸中心北楼的93层,曾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业绩最好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9.11”发生后,该公司遭遇灭顶之灾,正在上班的35人全部遇难,包括老板DavidAlger。所幸的是,该公司在50英里外的新泽西中心区建有一个数据备份点。“9.11”过后的第三天,该公司幸存的人在那里发现袭击之前所有的交易记录和研究报告。之后,FredAlger公司重整旗鼓,再度崛起。   美国金融管理局早在1983年就已经要求银行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并每隔18个月对金融机构的灾难备份情况进行审查。1989年,美国货币监理署要求美国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按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督委员会公布的灾难恢复计划指引,制定并维护机构的业务持续发展计划。“9.11”事件之后,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合了《关于增强美国金融系统灾难恢复能力的可靠措施的跨部门白皮书》,对金融机构在遭遇灾难打击后的恢复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限定了恢复能力到位的时间表。   (三)日本银行   2011年3月,日本遭遇历史上最强地震和最大海啸,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许多日本企业在“9.11”事件的惨痛教训中吸取了经验,严格做好灾备工作,因此,虽然此次灾难范围和波及强度远高于“9.11”事件,但是对日企的打击却很小。以日本银行为例,日本银行在《可持续计划》中明确了日本银行灾害备份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灾难可能产生的危害,最小程度降低灾难给业务运转带来的影响;二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央行核心业务的可持续性,确保在灾难期间也能完成有关职能。   日本银行的总行设在东京,备份中心在大阪。从地理位置上看,大阪远离东京,与东京总行同时受到灾害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日本银行选择大阪分行作为备份中心,一旦东京总行受到灾害的袭击,日本银行将利用大阪分行的备份设施和资源,保证核心业务的继续运转。根据《可持续计划》,大阪的日银金融网络(BOJ-NET)备份系统通过一条高容量专线与主计算机中心连接。若发生极端事件,东京主计算机中心将与网络断开,大阪的备份计算机中心将启动。该备份中心大约需要2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全部切换程序。   三、国内金融机构灾备和恢复建设   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公共部门,承担着货币政策制定、货币发行、支付清算等基础任务,在陆续完成数据大集中后,央银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灾难备份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无锡建立了灾难应急备份中心,还计划在上海建设全国支付系统数据的备份中心,在重庆或成都建立银行业灾难备份中心。同时,人民银行对灾难恢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已经相继出台多项灾备中心管理规范和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金融机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灾难备份和恢复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摘要如下:灾难备份中心的规划建设应综合考虑平衡风险与成本、运维管理与灾难恢复力量等因素,可采取自建、联合共建或利用外部组织的灾难备份设施等方式。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系统。   全国性大型银行,原则上应同时采用同城和异地灾难备份和恢复策略,区域性银行可采用同城或异地灾难备份和恢复策略。对于核心业务系统,应实施应用级备份,以保证灾难发生时,能尽快恢复业务运营;对于其他应用系统,可实施系统级或数据级备份。   要适时备份和安全保存业务数据,定期对冗余备份系统、备份介质进行深度可用性检查。原则上备份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切换要至少每年演练一次。 #p#分页标题#e#   但是,中国银行业目前在灾难备份与恢复能力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首先,中国银行业灾难备份类型单一、覆盖范围不广。很多银行机构只备份少部分核心业务系统,许多重要的应用系统并没有建立灾备措施。但是,灾难带来的破坏往往会涉及业务系统、架构体系等诸多方面,从而导致银行业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核心业务。   其次,杜绝盲目投资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银行业机构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的不间断服务,因此,银行业机构应该针对自身的业务实时性需求,购买合适的灾备设备,创建适宜规模的备份中心,在效益与投入之间取得平衡。   再次,建立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目前,中国银行业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来保证整个灾难恢复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银行业不仅要重视技术,更要关注容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银行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对灾难发生时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潜在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计划来降低这些风险和损失。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4

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力,事态发展洞悉力和博爱的人文气息。这就是地理教学案例的存在价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发策略

课堂上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应该是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具备直接联系,并具备实际的代表性,具备说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撑点,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例如海啸,可以向学生展示印尼海啸的相关情报,和讯息以及新闻报道,让学生从相关的已有讯息中总结出已知的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和讯息,讲述海啸的破坏,破坏范围,再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海啸以什么样的发生速度,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住人群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海啸的持续时间,还小的征兆,当地政府对于海啸的相应预防工作是什么样的,海啸带来的附带性的自然灾害是怎么样的,每年地球上会发生多少次海啸,海啸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回答,或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质疑或者肯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再调动课堂,让学生一起总结出,与海啸相关的地理自然科学知识(海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发或者地面上火山爆发、海底发生滑坡现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通常会在地震高发带形成海啸,并对沿海的设施及居民带来危害。海啸的速度高达700~800千米/小时,几个小时内就能波及整个大洋,海啸的波浪长度长达数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损失几千公里持续几小时,本身在海内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区,就会由于岸边的阻力作用,导致海啸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达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数分钟就会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内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剧烈的,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堤坝摧毁,沿海地区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啸铺平。海浪的形成,大体主要是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了变形或堆积交错。据可靠统计,全球发生海啸的高发地区多是因为深处地震带的原因,也就是说,地震因为海底的地壳形变可以较高几率的带来海啸,比较具有规模,并且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打击的海啸,大约有270次左右,每年都会有6次左右大规模的海啸灾难,海啸多发生在环太平洋海域,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岛群,日本相关海域发生海啸的总数占环太平洋区域发生的海啸总数的半数以上)。教师要从全部的信息网络中搜寻到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书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讯息,未必非要局限与地理自然科学里,也可以从财经,政治,生物,历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开发新的讯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

3.教学案例开发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学类文化知识这种最接近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动机意识类知识,其实是最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知识,应该是作为常识了解熟知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标示着人类思想进步与否的参考依据,实际上错过了这些知识文化的普及,或者说是以错误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变得让人抵触实在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是类似于改变现有状况的革新动作,也希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带动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借助对一件具体的地理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该情景作出观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够对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东西所质疑,或者与他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开放思维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讯息。所以结合以上表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内容,通过质疑,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变为新的知识。

4.结语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5

 

我国是世界喀斯特分布最广的国家,总面积约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岩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西南等8个省区,连片岩溶面积达54万km2。重庆市云阳县也是三峡库区岩溶面积比较多的县之一,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全县岩溶面积710.74km2,占土地面积的18.3%。为了改变喀斯特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通过调查,对云阳县喀斯特地区的生境特点、生态退化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生态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对策。   1云阳县地理自然概况   云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08°24′32″~109°14′51″,北纬30°35′06″~31°26′30″。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境内流长68km,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属川东平行岭谷区东端,北部属大巴山南坡。长江两岸为丘陵,海拔200~1000m,再往南或往北为低山,海拔1000~1500m,最高海拔1809m。丘陵区主要由侏罗系砂岩与黏土岩构成,出露地层是蓬来镇组(J3P)、遂宁组(J2Sn)、沙溪庙组(J2S)、自流井组(J1—2Y),三迭系须家河组(T3XY)和二迭系巴东组(T2P)、嘉陵江组(T2J)、大冶组(Jd)。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8%,其次是山地黄壤和准黄壤。全县有5个土类,9个亚类,22个土属,108个土种。县境内山峦重叠,岭谷相间,山峰林立,河流深切,坡陡土薄,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年均温18.7℃,无霜期304d,≥10℃积温5994℃,年降水1145mm,多集中在盛夏,伏旱特别严重,旱涝灾害常造成农业欠收。   2云阳县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分布   全县喀斯特地貌主要有4种类型:峰丛洼地类型、背斜低山类型、岩溶中山类型、岩溶丘陵类型,其中岩溶中山类型分布在800~1000m以上地段,主要在县境北端的大巴山南麓,即农坝、沙市、鱼泉、上坝等乡镇,以及县境南部岐耀山北麓的耀灵、云峰、蔈草、清水等12个乡镇。   3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森林植被破坏后,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匮乏,其生境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水文环境独特,形成水土分离格局   岩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都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由于植被减少,在碳酸盐裸露地区形成溶隙、溶洞,通道发育,使降水快速溶入地下深处难以利用,因而造成地表严重缺水[1]。   3.2地表调节水能力差,旱涝灾害频繁   以峰丛洼地为主的岩溶区,降水迅速渗入地下,降雨停后,又出现干旱,常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若遇大暴雨,往往排泄不畅,又造成洼地积水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3.3耕地面积分散,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在云阳县岩溶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是形成裸露石山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岩溶山区全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残积物很少。因此,在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顶上部少土、分散,地块少,一般土层只有20~30cm。洼地和溶融沟槽中土层多为40~50cm,少数在80cm。这些地区以坡耕地为主,约占70%,土壤以碱性或中性石灰土及粗石骨子土为主,熟化程度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   3.4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长缓慢,土地石漠化严重   岩溶地区森林被破坏后,生态系统向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石漠化面积逐步扩大,土壤裸露,受雨水淋蚀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目前,在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7%,加剧了耕地减少,难用石山面积增大,生态系统脆弱状况难以扭转。   4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4.1自然的碳酸盐沉积构造是构成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由于强烈的地质运动,形成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使地表深切割和地形坡度陡峭,自然形成了以峰丛洼地和槽谷地为主的地貌结构,为土地石漠化提供了动力。同时,云阳县高温多雨,碳酸盐岩溶侵蚀强,形成众多的溶洞、天坑、地缝、溶沟、漏斗,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低,生产量少,使喀斯特生态系统极易退化。   4.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云阳县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32%降到20%以下,在喀斯特地区形成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致使荒山秃岭,基岩裸露,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径流系数高,地表水量大,平均径流深680mm。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开发,降雨时形成强大地表径流,石灰岩地区抗蚀力弱,因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2]。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7.4%,土壤浸蚀模数严重区达5000t/(km2•a),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岩溶地区的坡耕地将失去种植价值,生态环境会继续恶化。   4.3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根源   云阳县有人口134万人,是三峡库区一个贫困落后山区县。在喀斯特山区,因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目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人均粮食352kg,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278元,基尼系数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因此,贫困和人口多是造成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土地,致使有的地区毁林毁草开垦,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4自然灾害频繁   喀斯特山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冻害、冰雹、大风等,而云阳县是川东南伏旱区,春旱频繁,发生机率20%~60%,伏旱严重,发生机率65%~80%,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暴雨使洪涝灾害多而大,常出现在6—7月,发生机率58%~78%。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民生活贫困。#p#分页标题#e#   5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对策   为了改善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5.1生态移民是生态重建的有效途径   在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们对资源需求也随之加大,对土地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3]。因此,实施生态移民无疑是解决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要利用好扶贫资金,把生存在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民逐步移到平坝。如云阳县清水乡居住的多是土家族,采取由政府出资和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把农民移到条件好的地方定居,使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植被恢复提高19.5%,水土流失减少54%,农民人均收入由2257元增加到3980元。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移民搬迁惠民工程的实施。   5.2生态重建必须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必须与国家扶贫政策结合起来,开展科技扶贫与经济扶贫同时进行。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遏制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才能使该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5.3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经济   为了改变喀斯特山区人民贫困落后状况,除种林植草、改善环境外,还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商品经济,由此才能缓解贫困。实践证明,在喀斯特山区要根据地势景观,因地制宜抓好以下几项:①陡坡地段实行封山育林,宜选择乔木类喜钙型先锋树种,如马桑、青杠栎、麻栎、圆果化香等。在垭口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应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保持水土,防止泥土沙石堵塞地下岩溶管道形成洼地内涝。②斜坡地段宜发展乔灌混合林、灌木和灌草3种类型,增加适生林种,如香椿、板栗等。③缓坡地段宜发展木本饲料、人工经济林,如胡枝子、胡芳藤、金银花、白菊等,并发展林下经济,搞林粮林药间作或林下养羊养鸡,发展商品经济,增加收入。④坡麓地段土层厚、水分足,是旱作区较好的农用地类型,可推行玉米+红苕、马玲薯+玉米或玉米+大豆等种植模式,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4]。⑤云阳铁峰山背斜的鱼泉、向阳、农坝喀斯特地区,煤炭、硫铁矿、石英资源储藏量大,品位高,应组织开采,发展经济。在歧耀山背斜的地理人文景观如龙缸、龙洞和歧山草场等,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   5.4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喀斯特山区人口增长快、科技水平低是造成生态破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恶性增长,加强适用增产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这是繁荣山区经济的重要举措。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6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人口、灾荒等因素造成的。   (一)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因素   战争方面,康沛竹通过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新疆等地战后的情景,明确指出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强调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正是导致晚清灾荒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因素[1]。与康沛竹的观点形似,史革新认为,在战争中,大片森林或被战火焚烧,或被砍伐用以构筑营垒、建造船只、生产火药,遭受惨重损失。战争使国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助长了灾情的蔓延[2]。伍启杰以黑龙江地区为视点,在剖析该地区的近代林业经济时,明确阐述了进入近代以来黑龙江森林遭受战争以及帝国主义掠夺的破坏状况,指出近代黑龙江地区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天然林木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3]。矿藏的不合理开采方面,赵珍指出近代开发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由于矿业专门技术人才奇缺,开采技术落后,再加上只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对矿藏周围生态的保护。这种掠夺式开采,大面积破坏了山体和河床,污染了河流,从而使生态环境失衡,使西北业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承载能力[4]。   (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上的人口压力,二是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宏观上的人口压力方面,王振堂等认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口压力有莫大的联系,长期的人口压力引起了中国生态资源的破坏,如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消退与消逝,泰山、燕山、长白林海的消逝等。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如河口淤积、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5]。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方面,陶继波就清初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认为,这200余年间主要迫于灾害威胁,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到河套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也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6]。王俊斌针对“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社会生态的恶化,指出晚清以来实行“移民实边”后,大规模的走西口移民到来,才真正在规模和程度上对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游牧产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时期全面放垦、滥垦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再加上当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地的荒漠化[7]。战争带来的移民问题有两篇文章,常云平等针对抗战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中心的转移,大后方人口急剧膨胀、高度集中,给后方资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人们毫无节制地掠取自然资源,从而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和草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8]。张根福等就抗战时期浙江省的社会变迁认为,迫于战争压力,大量人口南迁,浙江省工业的迁入和新建破坏了后方各县的森林资源,人口避难搭建房屋,伐薪取暖,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9]。   (三)灾荒因素   对于灾荒因素,区域性研究乃其特点,主要包括河南和陕北地区。河南方面,苏全有等就晚清河南灾荒的影响指出,灾荒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减少和社会危机。灾荒过后,生物圈、水圈首先遭到破坏,触动反馈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进一步恶化;再就是植物稀少,缺少生态屏障,水土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调;又导致泥石流、滑坡、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不时发生[10]。苏新留针对近代以来黄河灾害对河南乡村环境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晚清和民国时期黄河泛滥的情况以及黄河灾害对河南农田、村社、人们生活的影响,认为灾害对乡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灾害一方面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和流亡,从而使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另一方面灾害直接导致土壤沙化,土地贫瘠,无法耕种[11]。王颖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梳理了自然灾害对民众造成的危害。灾害发生时,食物短缺,为了生存,陕北各县的灾民主要食用草根、树皮,这些正是植物得以生长的基础,而它们在各县已被掘剥殆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动物的大量蚕食也影响了生物链,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12]。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外,王合群等强调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垃圾问题)和城市污染问题[13]。邵侃等从历史传统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历史时期中西农业技术的不同,并论述了不同的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差异性,指出中国以“节约土地”为核心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在取得阶段性开发成果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14]。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影响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等方面。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研究方面,王俊斌概述了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土地沙漠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如移民不科学的土地开垦,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国家政策的消极影响和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等[7]。苏泽龙通过田野调查、引用大量文献数据等方式,指出明清以来交城及文峪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15]。在湖泊的泥沙淤积研究方面,杜耘等以洞庭湖为个案探析中国近代湖泊的泥沙淤积问题。虽然作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近代洞庭湖沉积速率,分析洞庭湖孕灾环境,但也承认人类围垦、上游森林砍伐导致洞庭湖泥沙增多,甚至淤积,进而又导致了湖泊容积不断减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连年不断[16]。在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研究方面,魏东岩指出,近代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其原因主要是近代气候变暖,工业进程加快,人口激增,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场的超载放牧,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加重等,此外还有气候因素、灾变因素、新兴疾病因素等[17]。#p#分页标题#e#   (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是导致灾荒,二是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灾荒方面主要包括区域性研究和时段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方面,晚清学者梅增亮[18]及魏源[19]通过对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描述,反映出由于中国近代人口的迅速增多,致使不少地方盲目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频繁洪涝灾害的环境问题。鲁克亮侧重通过分析黄河下游水灾资料,考察导致水灾频发的因素,认为近代以来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原因是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20]。时段性研究主要包括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和晚清、民国时期的分期研究。对于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李彦华在展现中国近代灾荒状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给人类造成无穷祸患,大大增加了近代水旱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21]。对于晚清时期的灾荒研究,史革新强调当人们盲目征服自然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平衡时,大自然的惩罚便以自然灾害的形式降临到人类头上。清代自然灾害之所以发生频繁,究其原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便是其中之一[2]。对于民国时期的灾荒研究,胡勇等究求了民国初年能够颁布具有近代意义的森林法规以及林政出现兴旺局面的原因,认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水旱灾害的频发。为应付这一局面,振兴林业为明智之举[22]。制约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区域性研究,包括东南地区的江西、闽西、福安县等。许怀林考察了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上起新石器晚期、下迄20世纪前期的江西经济与环境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变化是在全国大生态环境变动的推动下演进的,同时又有江西的省情区域特征[23]。戴一峰从生态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20世纪上半期闽西社会经济的衰败是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双重制约的结果。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影响是一个更为长远的制约因素。同时,作者举了古田镇的例子,说明在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4]。王辛以清代中后期至解放前福安县为个案指出:第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社会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第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不仅带来同类产品生产水平的差异,而且也造成各区域间产品生产的天然互补性;第三,生态环境造成的某类产品在生产上的相对优势,也会造就一定形式的专业生产区域的出现;第四,生态引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流通,从而带来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作者认为生态环境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其自身的改变和发展亦会使得某一区域原有的生态方面的相对优势发生变化[25]。   三、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研究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研究主要包括晚清、民国两个阶段。   (一)晚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于区域、林业及个体人物三点。区域研究方面,王肇磊等探究了湖北地区的生态治理措施,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作者指出在治灾的过程中,人们利用生态来治理自然灾害,如禁止在江河湖泊围滩造田、围湖造田,禁止在山区砍伐森林,提倡在大堤上种植芦苇等护坡植物等等。这些措施虽能有效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受当时社会各种因素的限制,湖北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生态建设的[26]。林业研究方面,苑朋欣探析了清末林业发展新貌,包括清末林业发展的动因,同时还指出清末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西学东渐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对发展林业已有一些新的认识。他们强调植树造林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些有识之士和官员开始呼吁振兴林业,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林业保护规章和措施[27]。个体人物研究方面,马啸针对左宗棠与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认为,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10余年中,左宗棠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28]。王洪彩等就陈炽经济思想中的环保意识指出,陈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植树造林。陈炽极力主张植树造林,以种树为当务之急,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环境,达到风调雨顺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目的[29]。   (二)民国时期   对于该时期的研究,有纵观整个民国时期者,也有分时段者。马杰华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与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对民国时期国家与群众植树造林活动的研究,探讨了当时人们植树造林的动机、经过及造林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以此展示民国时期植树造林的面貌,并为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30]。王社教阐述了民国初年山西植树造林的状况,以及该地区植树造林成效甚微的原因[31]。申成玉从多个角度探究了北洋政府发展林业所采取的措施,如设立和完善林业机构,颁布一系列的森林法规,发展林业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林业技术、人才和设备。其中,为加强林业科学研究、推进林业发展,建立了一些林业院校等[32]。抗战时期的研究较为突出,黄正林等着重探讨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区内的森林分布,边区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边区政府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等问题[33]。李芳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注意到陕甘宁边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系统地调查边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加强边区的水利建设、森林保护和林业的发展,使边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34]。曹风雷等针对抗战时期的河南造林运动指出,针对河南森林资源极为匮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的情况,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在1944年3月举行了植树节造林运动大会,公布了造林的计划、办法,下令严禁放火烧山,这一举措对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有一定成效[35]。此外,罗桂环探究了整个近代生态环境保护刑法的制定和执行状况,认为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没有在环境刑事立法上做出及时反应,国民党政府时期虽制定了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含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的刑事条款,例如在《中华民国渔业法》、《中华民国森林法》中都有几条刑事条款[36],但未认真实施过[37]。#p#分页标题#e#   四、存在的不足   从上可知,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所潜藏的不足。   (一)研究内容方面   就研究内容而言,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多处薄弱的地方,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   1.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专题研究较少,涉及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远远不够。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只是常常作为研究附属出现。学界对其的论述大都只是蜻蜓点水,这样非常不利于人们深入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时期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如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甚至包括我国甲骨文时期,相关研究却较为详实。王振堂等论述了我国3000多年前甲骨文时代的生态环境概况,甲骨文所记述的当时人们的生态活动,甲骨文中所反映的生物种群状态,甲骨文时代的生态资源等问题。为了使人们更全面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概貌,作者还借助于《禹贡》、《山海经》及《神农本草》、《诗经》等文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辅助性的分析及说明[5]。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粗浅。另外,研究大多集中在陆上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而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涉及较少。陆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存、生活、生产影响更大,因此,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陆上,从而忽略了对江河湖泊生态状况的关注。而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发掘不够,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   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也包括近代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这些因素的探究非常少。中国近代工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从当时最发达的产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就可看出[38]。但是由于工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追求物质需求的急迫性,人们很难也无力考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因此,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相当的关联,但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中国近代旅游业也有一定发展,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由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化的新阶段[39]。由于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现实,只有少数大城市的一些特殊阶层有资本旅游,外人观光也只局限于通商口岸,但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变,说明了中国近代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旅游景点的开发整合,必然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作为影响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者往往未予正视。   3.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学者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颇为深入,但个别方面仍有待充实。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学者的研究对其都有所涉猎,但欠深入。如果能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进行更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则对了解现今的生态环境状况、解决当今面临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大有裨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的发生,灾荒除了水旱灾害之外,还有雪灾、沙尘暴等,而学者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甚少。尽管近代中国水旱灾害更为频繁,危害更为恶劣,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雪灾、沙尘暴问题亦日益凸显,急需我们强化相关研究。上述研究是其薄弱之处,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1908年山西省农工总局所属农林学堂开设的林科标志着近代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的开始,民国时期,倡导设置高等林业院校、主张发展林业教育以振兴林业成为潮流,林业教育进一步有所发展[40]。不过,没有学者对近代环境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缺乏联系与比较、研究单一等局限性。近代生态环境研究缺乏联系与比较,这种联系主要是时间上的联系和生态现象之间的联系。   就时间上而论,各时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割裂的状态。如在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学者多进行时段性的研究,即将中国近代分成几个时期。这样的研究方法确实能够突出一个时间段内的特点,不过,仅仅于此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认知近代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处。   就生态现象而言,学者往往将生态现象孤立开来进行研究,忽视了生态现象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如植被、水资源及渔业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物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某一组分的过度干扰,都将会对其它组分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链索状或网状效应过程最终反馈于人类。当今困扰全世界的环境问题群(Groupsofenvironmentalproblem)就是各类环境问题链索反应关系的表现,同时它又是这种效应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由生物圈内在生态关系和作用机理决定的,是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因此,许多现象的认识,包括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都必须树立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念,即通常所说的生态观[5]。只有树立了生态观,我们才能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和互不相干的生态现象间找出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识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的规律,为今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和重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研究手段的单一。我们知道,生态环境问题既可归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生态环境的研究既需要社会科学的方法,又需要自然科学的手段。而目前的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则偏重于利用气候学、地理学、生物学、水文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往往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有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运用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将可能导致研究问题的肤浅、片面。可喜的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问题时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注意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些学者除了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外,还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尚需强化。#p#分页标题#e#   对于上述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相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定将不断地走向深入,达到新的高度。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7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循环农业

1 平凉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平凉发展生态农业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市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壮大畜牧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少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益,极大提升该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1.1 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藴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既有西王母故里这样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有崆峒山这样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平凉市把建设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作为旅游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做强崆峒山大景区、王母宫-大云寺大景区两大精品旅游项目,充分发挥部级优秀旅游城市和崆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大部级名片的效应,深入挖掘崆峒山、西王母、皇甫谧和成纪文化等四大品牌文化内涵,逐渐拓展旅游市场,不断提升产业要素,大胆扩大产业规模,使平凉的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2020年,平凉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9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62亿元。游客接待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有效拉动了服务业的增长。按照这种发展态势,把平凉市建设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内涵丰富的、管理科学的和吸引力强大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是科学可行的。

1.2 甘肃煤炭能源基地

平凉煤炭资源丰富,明朝以来就有“乌金”开采。据科学预测,全市煤炭资源量约达650亿t。华亭煤炭矿区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是全国13个大型黄陇煤炭基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凉石油量储存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泾川石油分布区地处鄂尔多斯大油田的重要地段,这一油区油质极佳,是获得工业流油的主要层位。依托华亭煤炭矿区的大型工业园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是一条有利于企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的建设,把道路、供电、供水、供暖、通信、医疗、教育等公共所需纳入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合作建设,共享共用,既减少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分散设置和不规范、难管理的问题。

1.3 全国优质苹果基地

平凉市被农业农村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近30年来,平凉市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发展苹果产业,经济效益尤为显著。一是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苹果果园、核桃树果园等优质经济林已经形成成熟产业链,酥梨、桃子果园面积也有了一定的比例和规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开。二是品牌效应大幅提高。“平凉金果”被注册为著名商标,被国家认证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全市果树经济林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9%,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了森林覆盖率。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民超过30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5%以上,为提升平凉市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1.4 甘肃绿色畜牧基地平凉无论从气候、资源还是劳动力方面,都适合养殖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平凉崆峒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四批肉牛加工示范基地。崆峒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把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作为重要目标,已成为甘肃东部肉牛养殖、贩运、屠宰、加工和交易的重点集散基地。肉、皮、骨、药加工企业也应用而生,市场销路不断拓宽。

2 平凉市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2.1 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平凉市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少,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村级集体经济。少数村庄虽有村集体经济,但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在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企业改制等改革进程中,积累的集体经济资产也基本用完,发展比较好的村级集体经济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集体经济困难很多。此外,部分村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能及时为群众致富服务;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面貌旧乱的状况得不到改善,困难户不能及时扶助。群众的实际问题不能解决,致使现代农业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

2.2 缺乏长期资金投入

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地方财政不足的平凉市,很难为大批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长期提供足够的资金。在争取国家扶持上,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地方财政充裕、农民思想比较先进,扶持力度上明显占据优势。但平凉由于农业发展起点太低,农民发展产业能力不强,地方财政较弱,明显缺乏足够的农业长期发展资金的投入,在争取国家农业发展扶持资金投入上处于不利地位。

2.3 农业基础相对薄弱

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年降水量变化差异大,雨季降水分布不均匀,雨季降水多为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水土流失。又由于本地区地貌以沟壑丘陵为主,属于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贫瘠化和荒漠化。平凉市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尤其表现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差,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

3 平凉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和实施途径

3.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目前,平凉市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还很少,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要让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一是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加大现有人员的科技知识培训,不断引进新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是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保障。在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中建立符合新体制的岗位设置和用人机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当地政府部门,积极争取国家西部开发中的农业推广项目,在平凉市进行试点推行。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吸纳多方资金投入到平凉市现代农业科技上,规范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农业开发研究部门也可以设立在农业机构推广部门,使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农业科技推广者直接接触,既便于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也有利于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

3.2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平凉市属于转型期资源性城市,自然地理条件有限,所以平凉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因素制约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生产条件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发展。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道路,突破传统农业的限制,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充分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彻到现代农业发展领域,成为平凉市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平凉市位于典型黄特高原地带,因此,这里的农业是典型的西部山区地区“五合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这种西部山地“五合一”循环农业模式以土地资源开发为生产条件,在村庄住宅区附近建立现代化的沼气池为发展基点,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养殖业,以牧带沼,以沼促园,园牧配套,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这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减少化学农业资料的投入、保护环境、减少农业虫害,循环农业各环节的配套发展和建立良性的循环体系。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每户农家的配合,修建适合自家情况的沼气池一个,发展经济型的果园,修建现代化的畜圈一个,蓄水池一口,专用的看营房一间,把农家的厕所、浴间、畜圈修建在一起。这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由的农业发展优势,这种互补性的发展模式,不但能使农民增收致富,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生产—产出这个环节的清洁节约型的良性农业生产循环系统,是现代农业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3.3 实现农业产业化

平凉市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确定当地的主导发展产业,努力探索当前土地承包制所制约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性布局,培养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导向,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积极倡导当地农户生产互助组织的形成,是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平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模生产基地是基础性的工作,不以行政区划分界,应以产业带发展为目的,深化产业发展链,积极吸纳周边发展资金,形成以本地区为核心或者以周边为依托的农业规模生产基地,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二是努力破除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多方筹集资金、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培育领军企业,开拓对外市场。筹措资金难,主要是平凉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投资大,收益慢,农业产业化各链资金普遍缺乏,不仅主要依靠自身发展来解决,但还要通过多种渠道,争取项目、注入外来资金,通过金融政策倾斜来弥补。三是培育领军企业。培育领军企业的“龙头”,可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整合现有企业资源,盘活培育一批能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完善机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培育领军企业,鼓励能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不破坏当地环境的企业加快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和资金向内陆转移和西进的机遇,加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加工企业来本地投资;制定优惠的政策,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搭建企业发展平台,鼓励外商在本地投资建立领军企业。四是开拓对外市场。平凉市的农业产品集散市场规模小,专业性不强,对我农业产业链带动力弱,难以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外销功能不强。鉴于地理环境限制,借助崆峒区的优势条件,应建立有利于泾河沿线农产品外销的集散市场,加强宣传力度,让外商了解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因此,加强建设专业农产品对外市场,是加快平凉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永平,金莲,刘良灿,刘希磊.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144-148.

[2]张慧琴,艾民.大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创新:基于产业集群化路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3(5):94-96.

地理自然灾害范文8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0引言

测绘工程作为当前生产生活进行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测绘质量的高效率、高水平获得对于保证生产生活正常化、稳定化进行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地基勘测工作,在地质条件多方面测绘、勘测分析基础上,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以此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为工程地基牢固性建设以及工程主体完整性塑造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测绘工程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需要对地质构造、水文、矿藏、地表的各项地物以及地貌等进行测绘分析,通过测绘工具在信息获得基础上,形成工程测绘地形图纸,在专业化测绘地质基础上,促使地形图纸直观、精确、真实的呈现到建筑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形成过程中,为建筑工程的完整性、稳固性以及高质量建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1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必要性分析

测绘工程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测绘工程所涉及的测绘层面和测绘环境是不同的,而且测绘工程本身落实过程中,是一项专业化操作水平高、专业操作技术要求高,且需要各个部分测绘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进行的一项工作。而且,当前我国在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建设中,基本上所测绘的地区地理自然条件复杂、测绘人员所面临的测绘压力比较大,再加上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创新发展中,不断要求建筑工程建设稳定,所建设形成的构造具有较高的抗震性和抗压性,所以必须强化前期测绘工作,在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分析基础上,为工程稳定性建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此外,当前测绘工程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建设现代化测绘工程体系起步较晚,现代化测绘技术水平应用低下,所以造成了测绘工程进行中,测绘人员有时无法精确有效的发挥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地质条件存在的潜在的、隐蔽的地质自然灾害进行精确的测绘,最终反馈形成的数据资料缺乏对地质自然稳定性的精确测绘,反而会对建筑工程建设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整体上而言,测绘工程在实际测绘工作进行中,无论是从测绘工程体系内部,如测绘人员专业水平低下、现代化测绘技术应用不足还是测绘协调工作能力差还是从外部测绘环境复杂,如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市场测绘要求高等的层面上,测绘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是我国全力构建现代化测绘工程体系,与国际测绘工程体系接轨,且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发挥基础作用的必要工作之一。

2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2.1专业化测绘人员队伍仍处在改革建设过程中

测绘工程本身作为一项系统化、复杂化、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测绘技术、测绘设备的操作应用必须配备专业化的测绘人员队伍,以此保证整个测绘工作向着高水平方向进行。且,在现代测绘工程体系管理控制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人员仍然是测绘工程体系创建的核心。就目前测绘工程人员队伍管理而言,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测绘工作需要进行实地勘测、具体测绘技术应用和实际测绘工作落实以及最终数据计算等方面,整个过程是较为复杂的,所以需要测绘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在专业协作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测绘工程中出现的误差。但是,当前测绘部门“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协调操作能力差,测绘工程责任落实不明确,尤其是在面的艰苦自然地理条件下,工作人员出现了严重的相互推诿的现象,妨碍了正常测绘工作的进行。其次,现代测绘工程相比以往测绘工程而言,在测绘范围和测绘涉及领域层面不断的扩大,这就要求测绘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化素质,但是当前我国测绘人员基本上都是直接相关教育机构培训出来的,在获得测绘资格以后,便会中断测绘方面的学习,造成了测绘知识的僵化,测绘知识相关性比较狭窄,测绘工作严重缺乏灵活性,无法准确应对实际测绘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奇特的测绘信息知识处理和分析中存在严重不足,严重妨碍了正常测绘工作的创新发展。

2.2完善、科学的测绘方案一直比较欠缺

测绘工程由于需要针对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测绘,且测绘涉及领域混合测绘范围比较广泛,再加上测绘人员比较多,所以在实际进行测绘工程工作中,为了保证测绘工作稳定、正常、有效控制测绘周期,测绘工程管理部门必须积极制定测绘方案。且,对于测绘工程而言测绘方案是一系列测绘工作开展落实的重要依据。测绘方案制定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测绘质量。就显示状况而言,虽然在测绘工程实际进行中,一直强调测绘方案的科学形成,但是众多测绘单位对于测绘方案科学形成一直处在改革过程中,测绘方案合理、科学化形成缺乏效率,严重妨碍了实际测绘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测绘方案的形成是测绘人员主观操作和客观符合的过程,而现代测绘方案形成必须在测绘人员先进测绘理念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测绘工艺而形成的。其次,测绘工程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理勘测、界点测量、控制 测量、权属调查、回放检查、数据统计以及面积计算等工序进行测绘,实际落实中,测绘人员缺乏责任心、管理人员无法严格控制管理、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等导致工序执行出现遗漏的问题,那么即使拥有较为完善的测绘方案,方案实际落实效果也是较为低下的。

3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创新完善测绘制度,构建良好的测绘环境

测绘工程质量提升工作落实过程中,从根本上而言,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测绘制度,在良好制度氛围内严格落实测绘工作,以此保证整个测绘工作严格按照测绘工序和测绘方案落实,尤其强化制度奖惩和验收的形成落实。具体而言,测绘工程管理单位能够注重“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内容的完善 ,此种制度需要测绘工程的机构专门委托单位组织负责测绘工作,而最终测绘结果需要委托单位进行验收和核验,保证测绘结果精确、科学。但是,就以上过程检查和结果检查两个方面,测绘工程单位尤其要注重过程检查工作落实,将过程检查与奖惩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针对扰乱测绘工序、未能严格执行测绘方案的工作人员严格岗位升迁和薪酬资金的惩罚,以此发挥有效的警示作用,促使测绘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测绘工作中,保证整个测绘结果符合测绘工程需求。

3.2拓展测绘人员知识范围,提高测绘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测绘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提高测绘人员综合素质层面上进行改进,拓宽测绘人员知识范围,以此有效应对测绘工程出现的意外状况,对测绘信息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一方面,在拓宽测绘人员知识范围过程中,促使测绘人员熟悉空间测量、 大地测量、矿山测量、摄影测量、地球重力学、遥感及地图编制等知识,强化知识实际应用效果。测绘人员理论知识强化过程中,管理部门积极召开学术探讨会议,积极组织测绘人员针对测绘知识贯彻中存在的的疑点和难点进行全面讨论,以此促使测绘人员有效交流,巩固自身的知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测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重点强化测绘人员测绘技术的合理应用,强化测绘人员技术应用协调性,强化团建活动的开展,构建人员协调管理制度,明确、详细的分配测绘人员工作任务以及测绘肩负责任和义务,强化测绘内部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以此保证测绘工程质量的得到有效提高。

3.3促使测绘方案创新改进效率提高,严格落实测绘方案

测绘方案创新形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前期资料收集工作上,明确整个测绘工程中使用的测绘技术,对测绘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考虑测绘技术、测绘设备、测绘方案落实的可行性、经济性、操作难度以及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整个测绘方案。其次测绘方案形成中,测绘仪器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测绘方案形成中,要求测绘人员必须将测绘仪器的各项参数优化调整,保证仪器测绘信息数据的真实性、精确性。

4结论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进行对于保证测绘结果精确性实现,切实为工程建设奠定基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当前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测绘工程管理部门应从完善测绘检查和核实制度创设、建设专业化的测绘人员对于以及形成科学的测绘方案、严格落实测绘方案等方面为测绘工程一系列测绘工作进行获得高水平测绘质量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正国.测量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