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点范例6篇

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1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自觉综合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又要灵活地将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来,以获得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和认识联结时产生出创造性的“火花”。另一方面,地理学又有鲜明的区域性。虽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点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也有些区域特点是在特殊规律作用下而生成的,这些表现特殊性的地理现象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创新思维的绝好素材。当学生能独立发现“新”的地理现象,进而用自己的理解分析、解释它们时,便是最生动的创造性学习。因此,地理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具有极其广阔的舞台。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成果是诱人的,但获得成果需要众多的条件和脚踏实地的实践。

地理教师要创造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但是,只有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才更懂得,现代地理教育再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仅仅知道“这地方是什么”“那地方有什么”的再现型人才,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究“这地方为什么是这样”“那地方怎么办才可以更好”的创造型人才。观念的更新常常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

一、 教师要巧用课堂引言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在讲生物资源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还在热烈讨论刚才的考试。我趁机一本正经地说:“教室里有这么大的噪声, 本人建议在此植些树吧!”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摸不着头脑:树与噪声有何关系?此刻,我在黑板上快速写下“生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讲:“森林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减弱噪声。”学生马上集中了注意力,开始认真听课。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 课堂教学中可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文中的优美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三、 课堂教学中可巧插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合理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当然,高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地理问题不可能是类似天体演化、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地理科学家研究的高难度的纯地理理论,也不可能是大空间尺度范围的国家或省区工农业区划问题,而应该是与学校所在地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与保护,地方小气候,城市工业及交通布局,城市商业网点,住宅小区与楼价因素,公园绿地,公交路线等与群众生活、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与焦点。学生通过课题确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访问与查阅资料、取样化验、互联网查询、统计分析、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研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现象与问题。比如我在讲“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把班里的同学分小组调查学校附近的天沙河的水污染情况,其核心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习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出潜在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五、 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语言,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以关爱、欣赏的态度及语气给予学生肯定或引导。再且,教师有时候也可适当引用学生的语言习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2

关键词: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15-0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地方工科高等院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创新能力不足,这也就导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在这种就业形势下,那些家庭经济,自身身心健康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毕业生就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从特殊群体大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特殊群体大学生

对于什么是特殊群体大学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很长时间里,社会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可大体分为几类:经济困难群体、心理性格障碍群体、生理缺陷群体、性别歧视群体(女大学生群体),还有综合素质不良群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有了新的定义,比如出现了“网络成瘾群体、校外租房群体、贵族群体、兼职群体等。这些群体大学生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如何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所指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在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大学生群体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特点为何会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

特殊群体大学生普遍对周边环境反应变化反应更加敏感,更容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焦虑感,挫败感。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往往在学生生活中被边缘化,在生活与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但因为他们性格的障碍,缺少与人交流的条件,从而这种压力没有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而导致精神的崩溃。甚至有个别人会走向极端。当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这种自卑心理会造成其冷落、孤独感,往往会形成封闭心理,缺乏人际交往。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经调查,该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中贫困生占90%,大都来自广西农村地区,毕业后大多愿意马上求职,没有意愿再继续深造,并且工作地点选择以广西区内以及广东等广西附近地区居多。在一对一调查中,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表示其在就业选择问题上不会过多关注专业对口性或未来升职空间,有些人甚至表示“有地方要就可以”,他们大都表示不会用大量时间去寻找更合适的就业机会而更倾向于提早找到工作以减小家庭经济负担。在求职过程中,该校相当部分贫困生受自身生活条件所限,往往不能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也增加了这些贫困生的开销,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中,部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贫困生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他们在上学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由于生活贫困,他们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变得自卑,这种自卑会明显体现在其求职过程中。另外一些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社会对其固有歧视而无法在就业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女大学生群体与残疾人群体等。一方面,这些群体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人嘲笑,渐渐变得自卑,这种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往往使其在工作面试以及日常生活中与人难以相处,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长期歧视,使其往往放弃本身智力水平可以达到的工作,转而去做一些对智力水平要求不高的工作,甚至自暴自弃。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差别的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在求职是往往直接被告知不录用女性,在这种情况下,女大学生往往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即在求职市场上女性毕业生竞争力要远远落后于男性毕业生,甚至在同一岗位上,女性毕业生表现与男性毕业生同样优秀,也往往会在薪酬,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落后于男性毕业生。这种在求职过程中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往往给女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就导致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女大学生为了避免毕业后没有缺乏竞争力而选择毕业,甚至大学在读期间急于结婚的现象频频出现。

三、促进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对策

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若不加以正确引导,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特殊群体大学生会无助,失落,很可能给其本人及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地方高校有巨大优势,以下将对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毋宁说是心理压力。因此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便成为了地方高等院校老师,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构成成分比较单一,以贫困生居多,由于学生大部分来自同一个地区,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因其存在问题大同小异,也就有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要首先在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因为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久而久之便变得敏感,自卑,这也就需要辅导员及老师及时开解,时刻关心其思想动态,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影响他们,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要让他们慢慢懂得挫折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完全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切不可因为一两次求职失败而一蹶不振。

(二)营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就业歧视是其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消除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是解决该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切实保护这些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权益,并且用人单位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平等对待员工。

(三)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学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地方工科院校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弱势,因此,必须争取在办学特色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也为地方高等院校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即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专业结构,促进人才与技术的交流。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柳州,这一工业城市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企业资源,通过与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钢”等企业的合作,包括将部分学院迁至相关产业集群地区,实习生与相关单位签署协议等方式,提高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毕业生没去处,企业没人招的问题。

(四)特殊群体大学生正视自己,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特殊群体大学生也应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所长,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特殊群体大学生也应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自信,通过不断的锻炼提升能力。

综上,解决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一般毕业生的就业规律,也要充分重视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殊性,积极对其进行引导,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地方工科高等院校也应发挥优势做到校企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认真分析学校自身优势,着重培养拳头专业,做到人才与科技能够更好地流通,使学校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楠楠.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问题研究[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李敏.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分类与特点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5).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科特点 正确认识 学习方法

相对于初中地理的“简单”来说,高中地理确实让不少学生头疼,感觉到很难,这与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和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关。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一般的学习方法

1.重点学习内容。

(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殊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都可以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4

新组建的地方综合性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其中部属院校109所,其余均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地方院校的管理权归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拨款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其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本科院校大致分为3类:一是从中央各部委下放到省属的院校;二是传统的地方重点骨干大学;三是新组建和升格的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具有地方性、选择性、应用性等共同特点。其中,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选择性则表现在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科发展规划;应用性同样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原来的部属院校中,学科建设行业性特色明显,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影响力,学术梯队建设目标明确、整齐规范有厚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多数此类高等院校已有省级甚至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优势明显;地方重点骨干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学科群,它们的某些学科发展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得到地方财政支持的力度较大,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领头雁。

本文主要探讨一般性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特别是新合并升格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点。结合河北省内高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一般性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与保障措施。

(一)学科建设现状和主要成效

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选择和建设是从重点学校开始的。1985年河北大学等7所高校、15个学科被确定为省重点学科;1990年增为21个;2005年增至98个,其中省骨干大学87个,占总数的88.8%,部属院校6个,占6.1%,一般高校5个,占5.1%;2009年新增省重点学科32个,其中部属院校新增7个,一般高校新增8个,重点骨干大学新增17个;2010年河北省一般性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共有13个。新组建的地方高校,经过合并或体制升格取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提高,办学资源实现集约,学科进一步整合,克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弊病;由原来的单一学科,形成了综合性学科群,建成了一批特色明显、应用性较强的优势学科。

1.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提升,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由于办学规模和层次的提高,学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大幅增加,新合并的地方高校先进的学科技术平台逐步完善,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得到提高,为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奠定了基础。

2.新型交叉学科建设成就凸显

学校合并为实现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提供有利条件,一些高校自主设置的新型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学科往往会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新型潜力学科。

3.造就一批“工匠型”、“专业型”研究队伍

在新合并组建的高等院校里,学科建设观念进一步转变,服务地方的意识得以增强。这些高校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主动调整科研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切实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从而造就了多支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工匠型”、“专业型”研究队伍。

4.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了专业培养水平

在新合并组建的高等院校里,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同步发展,重点学科与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精品课程建设相互促进。在教学实践中,科研成果被转化为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场所,更成为发现未知和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重要阵地,使学校专业培养的水平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性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高校,存在学科建设进步较慢、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稳、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建设专项投入不足、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等问题[5]。

1.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创新

部分学科及其研究方向与当地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明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学科群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学科研究方向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难以形成特色与优势。

2.学科层次偏低,发展不平衡

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缺乏部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比例偏小,与骨干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学科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发展方向和定位不明确;基础学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

3.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学术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

优秀的、知名度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部分学科学术梯队不健全,还有些学科后继乏人或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4.科研总体实力不强,研究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从整体科研水平来看,高层次科研项目,特别是部级科研项目较少,对地方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数量较少,科研经费不足;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偏少。

5.缺乏支撑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基地

高级别的研究技术中心相对较少,缺乏承担高水平项目、催生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基地等技术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流人才力度不够。

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

重点学科建设应遵循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等原则,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使学科能够紧跟科技前沿,持续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并重,进一步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加强学科建设认识,完善管理机制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因此必须把重点学科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及办学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转为行政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强化研究所、硕士点在学科结构中的交叉作用。建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高层次的重点学科建设顾问机构,聘请一流大学的专家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的学科设置、研究方向进行评估,提高学科建设成效。

2.根据需要为牵引的原则,合理调整学科布局

围绕河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优化、组合、交叉、延伸等方式改造现有学科专业,发展河北省急需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深化学科建设并发展新格局,快速提高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3.根据择优、竞争、滚动的原则完善管理,构建学科建设动态监控机制

以省校两级重点学科评估和遴选工作为契机,构建学科建设动态监控机制,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对省校重点学科、研究所、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绩效考核,优胜劣汰,滚动管理,达到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找出差距及改进不足的目的。

4.与学术队伍建设相结合,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内涵建设的根本,在学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充分考虑学术梯队层次性、稳定性,从优化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出发,采取培养加引进的方式,选拔一批校内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并引进一批引领学科前沿的大师级人才。探索建设“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建设新模式,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5.依据重点建设原则,对特色及优势学科加大投入,构筑先进研究平台

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出发,按照“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方针,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型交叉学科加大建设力度。深化学科管理体制,实行重点学科、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捆绑式投入和管理。同时,扩大经费中仪器设备费比例,改善科研环境,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聚集人才,为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创造条件,不断实现原创性高水平成果的突破,力争建设几个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省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实验室,争取省专项建设经费资助,使学校的学科建设从层次上取得飞跃。

6.凝炼学科方向,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学科特色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术队伍利用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的桥梁。因此,只有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抓住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及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科研实践凝炼和培育学科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学科才能顺利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7.加强学科间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

积极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要使学术交流成为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通过学术交流找出差距,获得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通过交流积极寻求教育与科研合作伙伴,努力开拓合作领域,获取信息,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在国内的竞争能力。

8.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政府投资是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制约,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经费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一般性地方高校更是如此,因此要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就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

整合高校学科优势资源,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重大科研课题申报,争取更多的政府科研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加强高校社会科技服务功能,扩大校企、校所合作范围,积极参加企业、院所的科技研发工作,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学科自身造血功能。改进重点学科经费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以项目、目标作为经费管理的纽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5

学科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高校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当今高校改革发展的龙头,学科建设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力量之源,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自然成为我国高校迈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选择。特色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和重点学科的关联程度,直接决定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发展规模和办学质量。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推进特色学科建设于是便成为高校改革的焦点。

一、特色学科建设的发展状况

(一)学科沿革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其前身追溯为渔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早在1955年,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设立渔业经济教研室,由留美学者韩家学教授和原院长方原先生任渔业经济教研室主任,在全国高校中首开渔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课程,并以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和水产品贸易与流通等领域为重点进行科学研究。1984年,开始招收渔业经济管理专科学生;1985年,招收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这是我国高校中唯一开设的渔业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被批准设立渔业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点、硕士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格局,也是国内唯一能够培养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成为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是我国渔业经济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研究进展

该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以研究我国,特别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渔业经济为基础,在渔业生产、贸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中的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水产品贸易与流通三个研究方向都有良好的进展和突破:在建立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的全面研究上,突破了长期以来分隔研究的局面,完善了研究内容和体系,在国内形成了在这方面的制高点。经过学校和老师们长期的研究而积淀,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很明显的提高,原有为产业服务的应用研究优势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和水产品贸易与流通等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地位突出和特色显著。同时,学校还积极扩大对外交往,与美国、韩国、挪威、日本等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相关组织保持积极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树立该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特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该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使该学科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学科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相比,其学科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该学科的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如学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被动适应市场,不能体现学科建设引导和前瞻性作用;热衷建设应用学科,忽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缺乏活力。二是盲目发展。如“喊口号”,学校定位欠准确,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声称在几年内建成国内外知名大学,建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不安于现状,争当“大而全”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等等。

(二)研究队伍薄弱

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如今,该学科团队也出现了“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亟待解决;学科带头人研究水平还不够高,较难担此重任;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等等。另外,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但由于措施不力、不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引进、轻培养”。我校也如此,不惜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而对校内的人才培养则不够重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学科内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因其强烈的成功需求难以满足而流失,而且也使得被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持,其潜能远不能挖掘出来。

(三)管理体制僵化

与其他高校一样,学科体制也实行项目管理,即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团队,统一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由于其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与学校管理体制自然耦合,特别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现有学科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因此造成了如今学科团队面对变化缺乏应变、适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有效的学科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工作量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由此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3]。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学科负责人其工作权限虚化,责、权、利无法协调统一,积极性势必受到更多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更是难以适应。

(四)学科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培育,因此造成该学科结构单一,布局欠合理,学科面也过窄。据了解,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数量在我校并不多,各学科间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特别是缺少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的群体优势因此得不到发挥。我校尽管对该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新设学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基础学科仍然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困境。同时,由于较窄的学科面,导致了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五)发展能力下降

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全面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但请注意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等于要急功近利。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瞄向人才市场急需的领域,由于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实力,纷纷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热门学科专业,以期通过培养出国家所急需的经济人才。但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缺乏建设条件,导致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明显降低,有较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另外,由于我校不顾条件争办某些学科,结果严重地分散了学科人财物资源,致使其原有的特色、优势学科遭受到冲击,影响了他们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地位。

三、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如何抓住今后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进而向高水平的大学前行,这对我校来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人由此在借鉴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

高校的办学特色,除了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外,还必须选择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例如:首先,应该要了解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高校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及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弱我强”学科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第三,研究方向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过多则力量分散,很难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口径受限,其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要选择正确,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若干年后必然会有所建树。

(二)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学校该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注重育才。要立足现有师资,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的进修提高,正确处理年轻学术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自然成长关系,保证学科建设人才辈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二是注重聚才。可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团队培养建设项目”、“优秀人才遴选与奖励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建设,促进人才引进。三是注重用才。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积极推进科学管理

特色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高校应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政策、规划和措施,统一协调解决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管理方面,学校要从追求局部短期利益向全面长期发展转变;从项目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包括顶层设计、项目申报以及成果转让等,从注重教学科研两个部门向注重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转变。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科研骨干参与教学任务,努力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

(四)尽快优化学科布局

高校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顺应潮流,进一步完善构建大学科体系。高校首先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一般学科向重点学科发展,特别是提高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单一学科建设,又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第三,推进“扶强助弱”做法,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又积极发展薄弱学科,进一步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学科结构是高校学科布局战略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战略对于建立良性、互动、均衡的学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五)不断提高发展能力

特色学科建设,不仅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要,同时又要超越其现实需要。如何推进?要提高特色学科发展能力,学校特别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学校始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孵化器”的作用,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能比较快地提高特色学科建设的可持续能力。二是坚定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科建设仅仅是手段而异,人才培养才是关键。因此,高校首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强化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把科学研究引进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6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34-02

学科是大学凝聚方向、汇聚人才、创新科技的平台,一所大学学科及学科体系的生成、构建与发展体现了学校的传统特色、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这个过程既遵循着知识分化与综合的内在逻辑规则,同时又受到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二者的冲突与博弈共同推动着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正是学校在传统行业学科积淀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而对学科进行整体设计、战略规划、着力建设的结果。这个特色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和发展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学科转型,引领着大学事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行业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体系建构的典型意义。解读与剖析“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特色学科体系建构与发展的背景、规划与思路

1.行业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背景

“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成长历程是在紧密依托与伴随着行业发展的历史中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也因此在与行业相关的主体领域中积累与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大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始从单纯的行业办学走向广阔的社会平台。以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分界点,随着大部分中央部委的行业所属院校划转教育部直属或地方管理,行业大学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就业面向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的行业特色与龚断地位逐渐趋于弱化;另一方面,学校发展目标的改变使得单一的优势学科不足以支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科建设必须在遵循自身发展逻辑与适应社会与国家需求的驱动下战略规划、科学发展。特别是对于高水平大学而言,建设一个优势特色学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国家电力行业创办的一所院校,学校建立以来一直紧密围绕电力工业的生产运行来设置专业,形成了浓重的行业办学的特色,学科面向较为单一。200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调整与改革大潮的末期,华北电力大学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从电力行业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失去行业依托的华北电力大学办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体现在支撑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上。学校通过充分的研讨、分析与论证,形成了学科规划的战略指导思想:一是坚持立足行业、突出特色,充分尊重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抓住优势和特色学科这个纲,不断强化和提升特色;二是做好学科规划的前瞻性,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凝炼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三是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建设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推进学校从行业优势转化到学科优势。

2.特色学科体系的规划与思路

作为一所行业性院校,多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立足于为国家电力工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服务于国家电力工业的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学校在电力、动力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这是学校多年来建设与积蓄的重要成果。因此,“电”就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电”字不变是华电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这是学校在经过科学论证与充分探讨之后达成的共识,也是学校建设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要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适合学校特色的学科体系,这批以电为主的传统优势学科也应该是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也是学校构建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依托。

同时,知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从科学的含义上,“电”的学科可跨科学、工程、技术三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电”字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加深,电力学科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华北电力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集中于火力发电与输电领域,但是,21 世纪之后能源问题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随着矿物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低碳能源的开发、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电力工业从火力发电到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趋势,这给华电学科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为此,学校审时度势,敏锐地捕捉到了能源问题在21世纪的核心地位,及时从顶层设计上科学规划,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布局上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增长点,提出了“大电力”的概念,开始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构建起“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二、“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与发展

“大电力”的“大”在什么地方?如何谋划“大电力”学科体系?需要依据学校的学科基础在学科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科生长点的发育、成长,渐次形成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在充分论证与谋划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发展思路,并通过学科点的布局与学科组织的驱动,逐渐构建并不断丰富、完善了“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1.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做大做强

传统优势学科是一个学校多年发展的精华与积淀,也是其他学科得以滋生发展壮大的土壤。学校长期依托电力行业,在电气及热动方面积蓄了较强基础的学科优势,这是学校学科体系的主干学科,学科建设目标是做大做强,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学校采取“以项目形式建设学科”的方法,依托“211工程”建设,集中资源不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2002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入选部级重点学科,同时,省部级重点学科增加到7个;2005年,热能工程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新增“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和“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在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新的方向,吸引、融和最新科技发展成果,衍生出新的学科方向,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十年来,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上承担了“973”、“863”、国际合作等大量部级重点课题,研发出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并成功申报并建设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学校在电力系统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大型机组仿真、电厂厂级信息监控、洁净煤技术、电力节能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电磁兼容技术、大机组协调控制技术、高压设备安全以及电力市场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以新兴能源学科为生长点,学科拓展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清洁能源的开发成为新的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未来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此,学校作出迅速反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以能源电力领域为主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学科布局上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增长点,从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发展学科开始着手,大力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2002年针对核能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比重加大但人才短缺的情况,学校率先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引入了“863计划最大工程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副总工程师”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并于2005年组建了核工程学院,成为全国第五个拥有核电的高校。针对国家大力发展水电、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战略需求。2004年,学校引进了水电专家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5年,学校成立了以“”学者为带头人的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后更名“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大气、水、能源有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等问题。2007年,学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学院,先后高起点、有特色地开办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学科,引来了一大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海内外博士团队,在这些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并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短短几年内,学校积极应对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增长点,拓展了一批新兴学科,取得了大量突出的成果,成为华电学科体系中令人瞩目的亮点,完成了学校由单一学科向特色学科体系的发展,成功地带动华电的学科实现了转型。

3.以文理学科为支撑,交叉融和

“大电力”的“大”不仅在于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电力学科群,而且需要打造一流的基础理科与特色,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因此,学校在学科的顶层设计上以能源电力为核心,促进了“电”与“非电”的渗透与融和,使工、理、文、管、法并行发展,构建了服务于能源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

学校的管理学科适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突出电力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着力为电力行业培养经济和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数理学科着力为工科发展提供支撑,打造一流的基础学科,与动力、电力等学科开展交叉复合性研究;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学科,立足为能源电力服务;环境工程与能源动力学科相结合,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研究院,着力解决当前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能源与环境基础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人文学科结合能源电力开展研究和教学,打造特色文科,其中法学专业以能源立法、涉电法律作为学科结合点,在国家的能源、资源保护领域独树一帜,参与国家《能源法》起草工作;学校依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建立了“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致力于能源发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

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力学、材料学、信息等一系列与电力领域相关的诸学科领域,并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凝练了新的学科方向,催生出一批充满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通过组织驱动的策略,在体制上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和,组建了电气与信息、能源动力与机械、计算机与控制、管理经济与法学、环境与资源等几大学科群,形成了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推动了学校的学科转型,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发展到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起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三、“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成果与启示

“基于学科,发展大学。”十年间,学校的学科点增长迅速,学校新增了30多个专业,本科专业达到62个,其中11个为特色专业;拥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取了以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4个部级11个省部级平台,科研经费增加了20倍。学校新增了国家“”学者7人、“长江学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电网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重大支撑”“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1年,学校的“电力科学与工程”正式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电力”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丰富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创新思想与启示意义:

第一,这是学校以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办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加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在遵循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国家、社会战略需求准确把握的科学方略,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上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

第二,这是学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战略成果,体现了学校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特色发展的正确选择。新能源作为华北电力大学事业发展的显著增长点,引领学校走出了一条从依托行业到引领行业的成功之路,并为学校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校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