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例6篇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1

1.1能源消耗过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实现了年均增速超过9%的高速度增长,但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却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且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6年我国以占世界总量15%能耗、30%钢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仅产出了占全球产值总量的5.5%的国内生产总值①。在过去的20年,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平均为0.5,“十五”期间却超过1.0。我国“十五”计划预测,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万吨降到2005年的1796万吨,结果反而增长了27%,达到了2549万吨②。从我国与西方7个发达国家能源消耗的比较来看(表3一1),G一7国家平均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n.7*1O(6)焦,而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69*10(6)焦,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平均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③.

1.2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巧%。①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财政政策出台滞后,公共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够。如: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只有资源税和所得税涉及到环保问题,其他主体税种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项目没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对排放污染项目缺乏制约作用,有些税种对环保项目本身免税,却对排污项目没有限制作用,同时,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产品和清洁生产,又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就现有涉及环保的资源税来说,税率过低,各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征税范围狭窄,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1.3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特别是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②。但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消费率)却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费率是80.1%(2002年),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①。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过高,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见表3一2)。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如美国是国际上进出口第一大国,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排在国内消费之后。高投资低消费的后果是投资效率低下,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但从国际上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3一3).

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主要发展加工产业。90年代后期,中国更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从而急剧扩展为世界的“加工车间”。第二产业的急剧拓展成为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急剧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如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业的相对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等一些后遗症。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还不到40%,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

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2007年为40.8:26.8:32.4。与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了20.2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其就业结构严重不相称: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却集中了40%多的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近一半,却只吸纳了l/4多的就业人数;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其就业比重虽然基本相称,但同国际相比较,其就业比重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低得多(见3一4)。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充分就业这丫最大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1.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沿海的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据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比2004年扩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时,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比上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大量居民属于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阶层是我国GDP中居民消费所占比重过低的根源。这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直接相关。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没有综合考虑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计、健康状况和教育支出等实际负担,税负分配不公.

1.6人力资本资源医乏实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了科技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从教育事业看,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国仅为1.32%。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前后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样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经达到了该目标,并雄心勃勃地向OECD国家平均为5%的目标努力。②因此,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太低,这必然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

因此,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匾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1.7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现象严重,自主知识产权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并会造成国家创新地位下滑。据央视报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为第46位①.

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激励自主创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优惠受益不均。如: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的科技发展领域缺乏倾向性,在如何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革传统技术等方面目标不清晰;现行优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让者受益较多,而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获益较少。我国对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缺乏事前的鼓励和支持。如: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激励的重点在产业链的下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缺乏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资金风险,而由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稳定性,一般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而仅仅利用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高科技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个人,在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都面临着筹资难、利润低的困难,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受到影响。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明确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缺乏相应的税收激励,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1.8企业海外投资困难

国际投资有利于全球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投资问题,部分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落后

我国涉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结构不尽合理,现行涉外投资立法仅限于有关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方面,而有关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工作几乎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对海外投资企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海外投资处于企业自我发展状态.

境外投资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海外投资项目审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内容要求而制定,政府并未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上述《要求》仅仅涉及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没有规定民营、“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审批程序.

1.8.2.境外投资手续烦琐

国家有关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的初衷是试图从严把关,为对外投资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参与审批的政府部门层次太多,范围太广,环节太多,加上各部门把握的尺度不同,为企业进行项目申请带来许多困难。这不仅挫伤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延误商机.

1.8.3外汇管制的制约

我国迄今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对境外投资所需外汇的汇出管制严格。尽管中央已经定下了促进海外投资的总体方针,但具体的外汇管理措施还没有相应改变。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过严,阻碍了境外投资的发展:利润汇回保证金管理,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现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的用汇成本,加大;海外中资企业融资的难度.

1.8.4境外投资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海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能采用的融资方式不够灵活,对国际商业融资的控制,阻碍了企业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对租赁业务认识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赁立法,影响了企业依靠租赁业务增强资金实力并向海外扩展;投资咨询业发展滞后.

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我国在对境外投资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学机制,利益比较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体系,甚至连承担海外投资担保的合适机构也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阻碍.

1.8.6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企业服务网络,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资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通常要求企业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由于由于我国企业实力薄弱,难以独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建立涵盖广泛市场空间的境外投资服务网络,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从考察、调研、注册到办公场所、经营、税务、法律、会计等全面的咨询服务.

1.8.7对企业海外投资保护力度不够

进入海外市场投资,若遇到东道国经济政策、政治形式、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发达国家对境外企业和境外投资行为都有比较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至今还没有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保险.

1.8.8企业境外投资实力不足

与国内经营相比,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需要较强的实力。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尤其突出。从海外投资项目规模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投资规模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而我国非贸易性企业平均投资额仅为120万美元。①1.8.9缺乏跨国经营人才成功的跨国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跨国经营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才匾乏的问题己经显现,国际性、复合型经营人才更是奇缺,这使得我国企业外派人员素质不高。同时,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力薄弱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也产生了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2

改革开放之初: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

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探索,是在对改革开放前“三高三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高三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由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不可否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前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农轻重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畸形;二是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三是积累率过高,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首先突破发展战略、经济体制与指导思想的藩篱。从而正式拉开了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帷幕。

1978年,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国家的历史性转折,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探索。其主要表现是,从1978年到1981年底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经过3年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思想。

“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提出,其历史作用是重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认识和反思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尝试使它发生转变,并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索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党中央此时仍将计划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体制环境,也还尚未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在新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完成。

20世纪末: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生态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逐渐深入人心,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期间,党中央首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思想。“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相对于“经济建设新路子”,具有更加明确的战略基础和体制环境要求,理论表述也更精炼、更准确。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转变经营方式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乃至完成的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中首次使用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及提出实现其根本性转变的理念。至此,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论正式形成。

可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次系统性阐述,为全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这一突出矛盾提出的,因而该范畴具有显著的“增长”特征,而对于“增长”基础上的“发展”问题则关注不够。对“发展”问题的深刻关注,又转入了下一个历史阶段。

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思路

随着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此时,长期积累形成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生产成本上升等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表明,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尽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2007年6月,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是中央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不久,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第一次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经济增长方式比较注重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重数量扩张又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实际。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3

[关键词]困境;对策;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94-02

1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从“九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我党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很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分析发展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传统发展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与转变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六二五”讲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目的就是要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反思,在新阶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但直到今天,以GDP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仍然存在,并影响人们的行动,追求经济增长,只见物不见人;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低质量高增长,不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这种发展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使是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多年,也没有真正形成新的发展理念,这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首要原因。

(2)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拉动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消费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率长期明显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较快增长,形成内需与外需的不平衡,使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易受外部经济的影响与干预;由于消费不足,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靠第二产业。这种增长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其后果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消费不足,也说明居民收入较低,只够维持日常的生活,而不能再有多余的收入进行人力资本或教育的投资,使得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后果是经济只能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现阶段体制不健全,也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在一些重要领域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政绩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导致过分追求GDP增长与短期利益,忽视质量与效益;财税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扭曲、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价格机制改革不到位,价格水平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全部成本,从而使生产成本低估、资源浪费严重,重要生产要素,如土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失当。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的支撑是高投入和高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这种以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中国制造”,缺少“中国创造”,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中资源消耗高又导致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又会出现我国三大产业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工业结构不合理、不高级等问题,服务业发展缓慢,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位置。

2 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十二五”期间,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转变发展理念,落实行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抛弃以“物”为中心的旧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转型发展中,让老百姓看到的、体会到的是收入增长、福利保障、实惠越来越多。

除此以外,现在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并以一种主动的、刻不容缓的态度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2)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使政府参与到市场顾及不到的领域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民生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其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支出方面,降低政府对一般竞争性领域投入,强化对文、教、卫、农业等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部门的投入;在财税政策上,制定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次,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继续改革和完善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

(3)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综合全社会,采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使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释放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充满信心,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要采取多种手段,增加收入,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有钱消费”,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潜在的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消费,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制定有利于消费的财政政策,以达到鼓励消费的目的。此外,作为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逐步做到“敢于消费、善于消费”,释放消费能力。

(4)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要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形成产、学、研、政模式,这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促成经济发展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强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创新的成果由企业享受来鼓励企业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建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定位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10-0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各类矛盾交织的汇集点,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

一、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总量的扩张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表现为:

一是从需求结构看,重投资轻消费。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最终总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总需求结构中中国投资比重长年保持40%的高水平,一直以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高于消费和出口。以近十年为例,在2000―2009年的十年发展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以来都是最高的,十年间平均贡献率达到49.7%,远高于同期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从发展趋势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逐年增长,2009年中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比2000年的36.5%,高出30多个百分点(见表1)。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总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致使中国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扩大内需一直以来受到严重制约;而另一方面国内生产能力又相对过剩,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和国际收支盈余的增多,这又造成了国内资金流动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阶段,略为偏高的投资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当前的投资率明显高,由于投资率偏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已经构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疼点和难点。

二是从供给结构看,重第二产业轻第三产业。从社会总供给的角度来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最终总产品的供给主要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第二产业一支独大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以近十年为例,在2000―2009年的十年间,中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基本保持了平稳水平,尽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最高值的53%下降到2009年的46.8%,但仍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见表2)。近些年,尽管中国第三产业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最高值42.6%,比2004年的31.8%,高出了10多个百分点。但从总体来看,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2000年为74.6%),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如印度2007年为52.8%)。长期以来,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协调三大产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三是从要素结构看,重资源消耗轻科技、管理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2007年中国实现GDP 246 619亿元,约占全世界的6%,然而却消耗世界石油7.3%、煤炭31%、钢铁27%、铝25%和40%左右的水泥;而同期美国实现的GDP大约占全球的26%,消耗的能源却只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4%。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甚至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能源的投入与产出水平极其不对称(见表3)。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约束将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甚至成为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二、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内涵不同,经济增长是指某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相对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产品和劳务方面获得的更多的产出,这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等方面的进步。因此,经济发展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二者虽只是一词之差,但其意旨和政策层面含义及导向却已有重大变化,这必然会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取向发生转换,即由更加注重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到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的全方位推进。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3 500美元,已从低收入国家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从1978―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33.54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7%,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的跨越;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工业大国、贸易大国。但是,中国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而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总量的扩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不协调因素日益凸显:人均GDP持续增加,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个体收入差距却持续拉大;城市得到继续发展,城镇失业率却不断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农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固定投资增长快,然而对人本身发展的投资,特别是对教育的投资增长慢;财政收入增加了,生态和环境却持续恶化;此外,腐败问题,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国有经济效率问题不断加剧,生产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频繁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趋迫切。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说过:“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表明,对GDP的片面追求不是发展的全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均GDP与高、中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推进期,客观上要求经济总量在较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因为如果不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差距、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问题,不可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建设也难以全方位推进。而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规律揭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如果不注重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也难以推进。因此,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中国经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它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规定性,即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解决是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显然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摈弃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由“物本社会”向“人本社会”转变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上下对发展、特别是对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空前热情,是与中国当时物资匮乏的特珠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矛盾不断凸现,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注重公众福利水平提高变得日趋强烈。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过去的“物本社会”向“人本社会”转变,即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坚持和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解决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片面的、不计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显然也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摈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旨。

参考文献:

[1]倪春华,李少华.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J].发展研究,2008,(3).

[2]倪春华.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性探讨[J].理论导刊,2006,(3).

[3]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3).

[4]张高旗,郝坤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质的飞跃――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5).

[5]张国祥.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月刊,2008,(3).

[6]王欣.新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7]董藩,齐根平.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的意义[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7.

[8][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9]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1):15-17.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5

1.1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经济增长数据的一味关注,使得国家忽视了传统能源消耗量的激增。如果在没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之前继续保持这样的能源消耗速度,我国就会出现资源紧缺的局面,进而导致社会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经过等值折算以后大约有三万亿,占经济增长总量的13.5%。这个数据向我们清楚地反映出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高能耗后果。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警醒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1.2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我国城镇与农村的两极化发展,具体体现在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上,并且不同市场领域以及不同地区的收入也有比较大的差异。而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国家的相关管理政策有关。由此可知,对于国家来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2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实现转型的目标与要点

2.1凸显出公平的原则

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有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因而公共资源的分配过程也就更加复杂。在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下,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遵守公平分配的原则,才能达到实现转型的目的,弱化社会矛盾并改善两极分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公平原则的时候,既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的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当所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公共资源作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应该避免将其当做安抚性手段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利益矛盾逐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始终坚持公平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转型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

2.2以政府为主导,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实现转型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应该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虽然一味依赖国家的力量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以我国目前的国情看来,至少转型的初期还是离不开国家的主导作用的。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国家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政府在调配社会资源以及把握发展方向上有着企业自身所无法企及的前瞻性,因此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经济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可以更快更好地建立新型发展方式。

3基于转型思路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

3.1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而要一步步实现这些转变进而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转型思路下,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作为基础。只有将相关经济转型的措施执行到位,才能彻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3.1.1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生产效率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与经营的粗放性。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5%,而每年消耗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等资源却占到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30%,有的甚至达到了40%,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是生产方式过于粗放的结果,同时也少不了管理弊端的影响。要想改善投入与产出的这种不平衡状况,首先需要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3.1.2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

收入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下诸多不平衡现象中最典型的问题。收入的差距使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2007年,按基尼系数计算,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差距系数已经达到0.475,超过了合理界限0.4。深入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一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收入差距的偏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还可能对追求经济效率主动与创造性造成负面影响。缩小国民收入的差距,改善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是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目的。

3.1.3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

我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虽然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助力,但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应该归结于外延数量的扩张所产生的驱动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调整好投资、内需与出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主创新来增强企业的实质竞争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通过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的方向转变。

3.2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管理思路的转变

3.2.1管理思路从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的转变

管理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内容,其实施过程会受到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约束。所有权主体所占权利以及份额的不同以及所选管理者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情况下,管理思路应该从所有权制度出发。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等。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执行力强的管理制度来不断加强国家制定的各项策略。因此,管理思路应该从原来的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转变,只有利用强大的执行力,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完成其转变。

3.2.2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型

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的层级、子系统,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下,管理思路需要通过不同职能部门的弱化与强化来完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组织关系网。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变可以全方位地影响经济发展,促进管理模式与经济技术之间的结合。网络性转型的实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满足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变化的需求。

4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6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