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例6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1

本文从高中政治学科的地位、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等角度,略谈如何优化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优化教材 提升教学品质

一、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政治教学贯穿整个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和教学手段,起着主导地位。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内容丰富,从经济规律到政治思想,从哲学思想到文化知识,从国内现象到国际事件,从当前到未来发展趋势都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对国家命运和自身的命运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的重要性。在高中阶段,政治课不仅是考试的重要科目,更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引导课程,在政治课中分析、理解、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建立完整的人格,这一切是高中政治教学的立足点。

政治教师要认识自身学科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政治教师是国家政治方针和政策的代言人,是教育领域中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骨干。教师要做到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实践上以身作则,积极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匡扶学生的思想信念;指导学生的处事原则;以学生为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学习政治,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在掌握国家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身体力行,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新课标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

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是评价和检查的基础上,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的性质、目标、内容、结构,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估。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通过教学课程标准的媒体。如果课程标准是圆的中心,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圆的半径,无论多么大,都离不开中心圆。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研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准确、全面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许多一流的教师在教学期间总是把课程标准,目标拷贝、粘贴在备课本首页,基于这样理解阅读材料与教材编写意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真正的课程改革应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模块及实现主体价值和教育价值。

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呼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智力、身体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潜力。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关注各种生活问题的同时,采用了合理的解释,以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什么是原产地的“哲学”为例,思想政治必修4“生命哲学”教材,原哲学味道很浓的话题,在“生活充满哲学”箱通过教学,案例,现状与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哲学源自人们在实践和思考的世界。马克思的哲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教科书中的专家评论栏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提供给学生,师徒二人的哲学起源于惊喜,关注混乱,这些意见是正确的吗?与马克思的哲学相比谁更正确?当然是马克思的哲学。因为惊喜,混乱是一个主观的心境,而这种情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看到柏拉图指导的哲学起源的质疑,只停留在半,只有马克思的哲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表明,新的教学材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指南不拘泥于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一个分步指南来很自然地完成。

三、适度调整、优化教材结构

新课标理解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因此,高中的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随之作了相应的调整。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与学科逻辑,从生活理念出发,以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为主体,辅之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按照学生的认知,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生活,以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反思生活为逻辑顺序建构教材结构。这一结构的调整进一步贴近了学生,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但是,这一教材结构不等于要求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来教。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临时做更贴近实际状况的调整。但应当遵循教材的大纲和与学生为主体的主方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成熟,教学效果也便会随之增强。学生受益,教师也收益。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四、促进意义建构,内化教材内容

知识的本身是服务生活,学生在走进课堂的同时也在思考着生活中的困惑,试图用课堂上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反复,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之间也便积累了许多经验,用经验作参考再去学习理解新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并不是知识的接收者,相反,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建构的意义就在于,利用自己对事物的有关经验,去判断学习新的知识,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形成新的经验,这样新旧交替,不断成长,形成新知,丰富个人思维。所以说,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是知识的传递,是灌输、是知识的加工、转换。学生是主体,教师不可以忽视学生,不应只是进行简单的满堂灌。要设置相关教学探究情境,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比如,依靠学生的交流、讨论,或是依靠学生的观点阐述,依靠学生的观点引出新的知识,等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最重要的是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得学生在旧知识的启发下理解新知识,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经验,更好地服务生活,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的成长经验更丰富。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2

政治哲学家的哲学追问源自对自身所处时代困境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被誉为“自密尔,甚或伯克以来盎格鲁一撒克逊传统中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面对的难题是近现代政治中理性主义所带来的灾难。伴随文艺复兴对中世纪价值观的颠覆,人类逐渐摆脱上帝的主宰并重新发现自身——世俗生活世界终归属于现世中的芸芸众生,人类需要自己掌控现世生活。启蒙运动则为人类掌控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把钥匙——理性。“理性无疑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具有理性使人类区别于世间其他万物。人类确信,凭借自身的理性认识能力,通过观察与思考可以获得真确的世界图景,从而摆脱对神话传说、等外部权威的盲目依赖。理性要求置身于现实世界的个人亲身观察、独立思考、探求知识,以便真切地认识、适应客观世界,指导自身的生活,从而有助于廓清迷信,破除虚幻,明智审慎地追求和行为。然而,理性的这种功能却隐含着一种危险——走向理性主义,即对理性的无限夸大乃至崇拜。特别是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成就的鼓舞下,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能力呈现出明显的自负倾向。

以培根、笛卡尔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家们开始谋划寻求确定性的知识,试图从一个确定无疑的逻辑起点,经过理性的推理演绎,建构逻辑上自洽的知识体系,从而获致某种具有确定性的结果。理性成了最高的法庭和裁判者,一切都要放到理性的天平上进行评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性是以人对‘神’的反抗开始的:人把自己虚幻中观念化的超自然力量拉下了神坛,把人及其理性放在了原来上帝的位置。原来以神圣天意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和道德秩序,不得不让位于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理性思维完成了向理性主义的蜕变。这种理性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在哲学认识论上,而且开始渗透到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

人类不仅试图凭借理性实现对自然世界的控制,甚至开始计划依靠理性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彻底重构,建立一个至善的俗世天堂。人类相信,社会生活的至善、人类的解放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即可实现,仿佛依靠理性设计能够完全控制社会的运转,带来意想中的进步并进而达到“至善”的境地。“这种从笛卡尔那儿传给现代的理性主义,不但抛弃传统,甚至声称不需要任何这样的媒介,单纯的理性就可直接为我们的欲望效力,它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建立一个新世界、一种新道德、新法律,甚至能建立一种全新的纯洁语言。”II至此,在理性主义的鼓舞下,人类试罔实现从上帝的救赎到人类自我救赎的转变。

欧克肖特观察到,近现代以来,政治领域受到理性主义的主宰,人类期望依赖政治的手段自己在人间建立一个完满的天堂。政治被认为在人性完美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政治被理解为为了实现人类完美而对人类活动进行的控制和组织。一种新的信仰随之诞生——欧克肖特称其为“信念论政治”。各种满怀完美理想的理性政治设计在近现代世界大行其道,整个社会似乎也开始朝着这个目标转向,“幸十会主义理想”和新自由主义开始在欧洲呈现繁荣之势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正当人们信心满满之时,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西方的福利国家分别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极权国家盛极一时,战争与奴役成为时代的表征,最后导致了种种疯狂的行为和结果,人类文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灾难。哈耶克警言,人类“致命的自负”正引领自己走向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对政治中理性主义的怀疑、反思和批判成为当代政治哲学致思的时代任务和难题。身置现代性社会的欧克肖特,自觉承担起破除政治中理性主义神话的重任。

二、经验及其类型与知识的二分:欧克肖特政治致思的哲学基石

史上伟大政治哲学家深刻的政治哲学洞见是建立在其深刻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作为政治哲学家的欧克肖特,认为哲学在人类精神活动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构成其他领域沉思的前提。“一种政治哲学如无形而上学的前提为基础,或建立在根本错误的形而上学前提之上,注定不会演绎出真理,而只能是谬误。”此,要真正理解欧克肖特的政治哲学,当以理解其哲学思想为前提。欧克肖特从澄清哲学概念开始,系统阐释了自己的“观念论”哲学学说,为“哲学”正名。与众多包藏野心的哲学家们试图在哲学追问中发现并提供所谓的真理、规律等福音以指导和规划人类生活不同,欧克肖特认为,哲学是一种没有预设、没有限制、没有限定的经验。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把握“经验”的含义。作为观念论者,欧克肖特反对经验主义赋予“经验”的含义——认为“经验”是外在于思想主体的客观事物,“经验”与“思想主体”是割裂与对立的,面对“经验”,思想主体处于纯粹的被动地位。

在欧克肖特看来,经验即是意识到某事物,而意识到某事物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将其识别或等同于某类特殊事物。这样的识别已经涉及到思考、判断——无论感觉、知觉、直觉、意志或推理莫不如此,其问的区别仅在于复杂或清晰等的程度。以思考、判断形式呈现的经验意味着没有任何形式的经验是独立自存的,而是与思想主体密不可分的,是经验活动与被经验的东西的统一。在思考时,我们不是解释独立于并先在于解释的纯粹材料,而是重新解释已认识到的、对我们有意义的原有的解释。“经验不仅在任何地方都与思维不可分离,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形式。”;经验的世界实则是由思考建构的“观念世界”——个联系在一起、相互确立和解释的意义整体。虽然经验是经验活动与被经验的东西的统一,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是因果关系。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被经验到的东西的特征与它被经验的方式相关。”l9在欧克肖特看来,实在世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面对这样的世界,主体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方面对其加以理解和解释,从而获得不同的经验,构成不同的观念体系。这些观念体系既无等级之分,也无先后之别,彼此之间不可替代和混同,但自身都构成一个逻辑完整的系统。欧克肖特称之为主体经验或理解世界的不同“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三种经验模式为历史、科学和实践。

欧克肖特认为,“历史是一个观念世界,是历史学家的观念世界。”历史不是独立于人的经验之外的客观事件,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它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并得到了他们的思考、判断和建构,从而使过去的事件变得具有连贯性。因此,“历史学家的任务并不是发现、重获、甚至不是解释;而是去创造,去建构。”哪历史学家建构的依据仅仅是“证据迫使我们相信的事情”,并不是过去“实际所发生的事情”,造成“历史的过去根本不是过去”,而是历史学家当下的观念世界。科学作为一种经验模式是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建构一个本质上稳定的、可言传的观念世界。在此过程中,科学家排除一切不具有确定性的特殊的、偶然的事物,从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则和一般的关系。与通常接受的观点“科学研究的内容是作为实在世界之一部分的‘自然”’不同,欧克肖特认为科学经验中的“自然”是“通过摈弃日常经验世界或实践经验世界”建构的一种数量化的抽象物,一个抽象观念世界。

悯-昕实践经验是最常见的经验形式,包含着属于生活操行的一切事情。不同于历史和科学皆假定一个固定不变的实在,实践的经验模式面对的实在具有易变性的特征。『在一个可变的实在世界中,人们用道德、宗教等来判断事物、指导生活,并且由一种系统性、连贯性观念加以支配,对“实然”进行改造,使其与“应然”相符合。然而,“实然”与“应然”之不符从来都未得到解决,实践生活的每一次成功皆是片面的,并孕育着新缺陷的种子和未来的任务。在欧克肖特看来,每个经验模式都是一个同质的抽象观念世界,但只是在某个特殊层面上和预设前提下达致的连贯统一,有其适用的领域和范围。因此,任何经验模式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都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其真理性依赖于其条件预设,故而是相对的。不同的经验都是在不同的模式条件下获得的“限定物”,因而也是一个“缺陷物”。无论历史、科学或实践都不能为我们提供有关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或发展模式。与其他经验模式不同,“哲学是一种没有限定、没有限制的经验,并且这种经验始终是批判性的,它不为一些次要的、片面的、抽象的东西所干扰和曲解。”在欧克肖特看来,哲学既不是人类精神成就的最高阶段,也不是要建构一个完美的整全体系以取代其他诸种经验模式,而是无条件地对各种经验模式的前提、预设和条件的审视、批判和检验。各种经验模式无法质疑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性条件,否则就难以为继。

哲学则运用其批判性的功能,检视各种经验模式的根基以驱散心智迷雾,使观念清晰化。一种更加明晰的经验只有通过持续地批判和否定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哲学始终在不断地质疑、批判和否定中前行,它努力纠正偏见、澄清模糊、破除迷信、解构虚幻。因此,哲学虽有目标,却没有终点;致力于批判,却无意于建构。在这里,欧克肖特回到了哲学的最初本义——爱智慧,是不断地理解、追问和反思。欧克肖特政治哲学致思的知识论基础在于其对知识的分类。在他看来,正是关于人类知识学说的模糊不清导致理性主义政治的滥觞。“一切科学,一切艺术,一切实践活动,都需要某种技艺,实际上无论什么人类活动,都包含知识。一般说来,这知识有两种,任何实际活动总是都包含这两种知识。”其一是技术型知识,其二是实践型知识。前者是指可以被精确地制定为规则、条例、指示等被学习、记住并运用的知识;后者则无法用言语精确表达、也无法传授和学习,只能借助长期反复的实践才可能习得,内蕴着睿智、创造力、鉴赏力等心灵品格。两种类型知识的区分只存在于理论中,在实践中两者则浑然一体、合二为一。澄清知识的类型及其内在关系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政治至关重要。

三、意识形态政治之不可能: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

基于对哲学的性质以及知识的类型的认识,欧克肖特对政治哲学的属性和功能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和阐释,对理性主义政治展开了富有洞见的反思和批判。在欧克肖特看来,近现代政治的病症表现为各种意识形态大行其道。“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意味着一个抽象原则,或一套抽象原则,它独立地被人预先策划。”它以抽象理念的形式预先给一个社会提供一个(套)明确表述的、有待追求的目的(组合),如自由、民主、正义、幸福、至善等,为实现诸如此类的目的,它将人的欲求区分为值得鼓励追求的与必须禁止追求的,并为此设计一套看似完美的行为准则和制度安排,借助国家的名义和力量加以推行,人民被强制纳入某种固定的生活方式甚至思想体系。这样,“政治活动被理解为保证一个社会的安排符合或反映所选的抽象观念的事业。”

结果是“全体人民已经被它们弄得服服帖帖”。_假如这种趋势不受抑制,必将证明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行为。欧克肖特指出意识形态政治的盛行来自于对政治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误解。一般认为,当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并且迫使它对人生和礼俗以及善恶之物进行研究”,助推政治哲学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孕育后,政治哲学即沿着自然哲学的路径致力于“探寻变化中的恒定和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从此,对人类政治事务进行理性建构和实践指导成为政治哲学当仁不让的追求和任务。欧克肖特认为,这恰是由于对哲学的误解而带来的对政治哲学的误解——苏格拉底只是提醒人们用哲学的方式审视习以为常的观念,却从不提供所谓的真理。“政治哲学本身不是一项政治计划,不是据以建构一项政治计划的某个基础或一套基本原理。”政治是实践生活,而哲学是理论反思。

如同哲学是无条件地对各种具体经验模式的前提预设的理解、反思和批判,政治哲学是一项无限制的反思政治经验前提的事业,是批判性地理解El常政治实践的诸种预设和范畴。它的任务在于不断分析和澄清政治活动中的一般观念,有助于减少犯错误,但却不能提供一套既定的解决方案或行动指南,指向通往政治真理的方向和道路。而所谓的政治哲学家们试图用哲学的方式建构意识形态政治的深层根源则在于对理『生的误解和崇拜。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禀赋本无可厚非,理性主义者的错误在于将理性仅仅理解为“工具理性”,将知识等同于“技术型知识”。结果是,试图通过政治的手段以机械操作方式全盘计划乃至重构人类的社会结构、秩序和形态,成为某些野心勃勃的哲学家的孜孜追求,意识形态政治随之产生了。基于上述对哲学、政治哲学及知识的分类,欧克肖特解构了理性主义政治的神话。

首先,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综合体。在欧克肖特看来,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是一种本体论存在,它无所谓好或坏,而是本来如此,任何人都无权去破坏这种多样性。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极其多样的活动方向、目的和追求。理性主义者试图将人们极其多样性的活动通过政治的方式强制纳入同一个模式或同一个方向,去追求所谓的“完美”目标,不啻是走上一条绝路,也是一种不可能,结果将是“恐怖”政治的出场。我们所熟知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单一而又自认为确定无疑的抽象原则之上,它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某个看似完美的结论;然而当面对一个复杂多样而又变动不居的世界时,它逐渐显露出自身的简单、狭隘和贫乏。其次,近现代政治制度和政治词汇充满了复杂性、模糊性和异质性。欧克肖特指出,近现代政治制度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每一种制度都是杂合而成的,所有的政治制度都不是为实现特定单一的目的而刻意设计,甚至在各种制度之间包含着冲突和制约。

“组成我们统治样式的习惯和制度都不是理性的组合,也不是偶然的积聚,而是历史的混合物。”而且,人们用以谈论和解释政府活动的语言和政治词汇也是杂合的。作为一门近现代语言,政治词汇是词语和表达方式的混合物。这也不足为怪,因为所有词汇、表达方式本身就有着多样化的起源。由此,每一个政治词汇和表达方式都是一个含有多重意义的复杂体。特定的时空环境赋予某个词汇难以消除的特定含义,不同的使用主体对同一个词汇的理解存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确定、简单且获得普遍认同的“科学的”政治语言难以形成,实际使用的政治词汇只是一种活的、大众化的语言,每一个措辞因用法、环境、使用主体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意义和理解,因而充满了异质性。一政治制度和词汇的上述特征显然与理性主义政治的目标相去甚远。再次,对政府的怀疑。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3

【关键词】单元总结课;有效导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由于涉及到专业的哲学词汇,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相关内容的高中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单元总结课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使得单元总结课成为政治教师一人的讲授课,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如何有效的导入单元总结课,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我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慢慢发现学生对于喜欢的歌曲可以说是百听不厌,很长的歌词也都记得下来,能否借助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改善政治单元总结课的教学方式呢?

一、歌曲改编

首先,我收集了学生收听的热门歌曲,了解了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接下来,根据单元总结的内容,我大胆的用哲学的知识对这些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并请同学们根据我重填的歌词来演唱。例如:

在开始单元总结课之前,首先进行了“哲学演唱会”。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基本都不需要看词就都顺利的唱下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和老师都相对放松,而且学生记忆的效果很明显,还有一部分同学,自己利用前面傻ピ的内容将《演员》、《小幸运》等歌曲进行改编,自己组成演唱团来展示。有同学表示,如果哲学课都像这样进行的话,心里感觉没有那么难,而且也更有兴趣了。

通过歌曲改编,成功发挥了学生在单元总结课中的能动性,不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整合,而是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系统性知识的构建。同时,为单元总结课的内容进行准备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图表大师”

高中政治必修4单元总结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表,从而系统的梳理哲学知识,使得学生从全局上把握知识点。但是知识体系的建立之前主要是老师,要不就是借助现成的资料,如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建构知识框架,从而深化对单元总结课的理解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有很多喜欢漫画,也喜欢自己画一些小作品。所以,在单元总结课之前,请同学们自主的绘制“知识树”。并在单元总结课上进行展示。

同学们的作品给人很多的惊喜。用语言表述起来非常繁复的内容,通过自己绘制的“知识树”非常清晰的展现出来,还配上了幽默的旁白和生动可爱的人物。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展示了他们的绘画、构图和创意,而且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增添了课堂的生趣。

单元总结课的知识总结不再是那么生硬,显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了,学生们也更乐于参与到哲学课堂的内容生成中来。

通过歌曲改编、举办“哲学演唱会”、“图表大师”等导入方式,成功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不仅单元总结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得同学们对于必修4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课程的继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哲学本就是帮助我们不断反思的智慧之学,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郑丽君.高中政治教学中互动交流模式的建构[J].魅力中国,2008(28)

[2]许建明.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4

1.读什么

读课文,学好政治的必要基础。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编写结构。政治教材的编写结构分为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其次,要了解教材的内容,教材包括正文和辅助文。最后,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课,这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例如通过阅读政治生活,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读题目,是学好政治的必由之路。题目指导是改变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有效做法。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充当“采购员”的角色,负责给学生挑选典型的例题,如紧扣教学目标的、有多种解法的和易混易错的例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2.怎样读

易混知识,要反复读。现行高中政治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论证形成的,其内容的表述十分精确。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必须严格按课本“咬文嚼字”地反复读。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从而读懂概念的内涵,读懂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抓关键词、近义词阅读。所谓关键词是指文本中能突出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身属性或特征的词语。如“前提、基础、关键、主要、核心、源泉、决定”等就属于关键词。所谓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生活与哲学中的“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首要”等词与“主要矛盾”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等词就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近义词。运用逻辑分层法逐层阅读。运用逻辑分层法首先要对所读文本进行仔细辨别,理清其内在逻辑关系。高中政治教材的前后逻辑关系特别密切,我们必须把前后话、前后段、前后课、前后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这样前后知识会更紧密,思维会更清晰。

二、结语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5

当代新儒家耆宿牟宗三先生有道统、学统、政统三统之说(见牟着《道德的理想主义》、《中国文化的特质》等书。)道统指儒家内圣之学,学统与政统则为外王之学。他的道统若是指的宇宙人生的最高与最后真理的追求与认识,则不止中国有道统,西方或其他文化大传统也当有它们所信仰与坚持的道统。但牟先生显然把道统看成中国文化优良的特质,表现在宋明儒学(尤其是宋明心学)的道德形上学上面。他认为中国文化只有道统而无学统与政统,这是由于他把学统看成科学的传统而把政统看成现代民主政治。他的用意是批判中国历史上的现实的政治与学术,启发知性,建立科学的学术与民主的政治。但他却认为这个建立是可以自道统的‘坎陷’中开引出来的。此即是他为学者所知的‘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良知坎陷说’。牟先生的这个说法经过了多年的讨论、批判与正反辩驳,目前可说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良知坎陷’应该说是一个用意引起误导的说法。因为良知作为道德理性是否能够‘坎陷’,以及如何‘坎陷’都包含了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道德理性不应该取代或掩盖知识理性的发用与运作,也就是说,牟先生说的‘道德的形上学’不能垄断一切,而应留下空间给‘知识的形上学’去发展科学知识。2在此理解下,我认为更深入的说法应是:为了开出科学与民主我们必须与应该反本归元,澈底掌握人之为人的本性上的知性与良知的双行发用,而不得有所偏倚,此即我所谓‘人性本体’之‘中’。但‘人性本体’之‘中’不是静态的结构而是动态的平衡发展的过程,用传统儒家的话说,一方面是格物致知以求诚意正心,另方面又是诚意正心以求格物致知。如此方能达到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的境地。因此我们可以对‘人性本体’之‘中’作出如下解释:‘人性本体’之‘中’就是人能执人性知意两端以见含容及超越两端之本体并以用于事与行,此即为‘用中’,也可以说是执人性之两端以求德智互用、仁智并进的全体。这种执中与用中的能力就是我说的蕴涵于知识与良知两者之后或其中的‘本体理性’。在‘本体理性’所开拓的空间里,科学与民主作为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交相影响与结合的成果都有它们应得的地位。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动态的相互损益只是一种整体系统中的调整关系而已。

有关牟先生的三统概念上的分别与联系还有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只有道统而无学统与政统呢?这是涉及我们对所谓学统与政统或统的定义与理解问题。如果我们把文化传统看成是一有机性的活的体系,我们就很难想像一个整体文化中只有真理的传承而无学习方式及政治规模的理想及其传承手段。这也就是说中国有中国文化中的学统与政统,即使中国的学统作为方法学并未体系化为系统知识的来源,而中国的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未革新为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我们必须肯定,同样的,在现代西方尚未发展出现代科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之前仍是有其内在于其文化之中的学统与政统。无论在希腊、罗马及中世纪时代都可看到道统、学统、政统交相影响的情状。显然,我们必须实际的区别三者,并进一步分别历史上事实存在的三者与一个文化体系中理想投射的三者应有的相对的内涵与关系。我的看法是:我们应首先认知一个传统的形成必须具有下列几个因素,即时间流程中凝聚的制度格局,可以维护此一制度格局的意识形态与价值信念,广大的社会群与知识份子的实际维护的力量与实践。从这个定义看中国文化,我们实际所面对的是一套传统历史的价值文化、学习文化与政治文化。价值文化是道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并有其相关的制度与权威的支持者。学习文化从古代的六艺到后来的士子学也是斑斑在目,这是学统的体现。在所谓政统方面,尚书可说大致提供了一个政治的理性框架,但在实际政治中却无疑是权利运用的现实主义,因之制度的变革,甚至改朝换代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历史的根本特征。秦代之际严刑竣法的政治变革是对战国分裂局面的整合,汉代文景之治的黄老作风是对秦的严刑竣法的订正,到了武帝采纳公孙弘之言独尊儒术,却又是整合一个大帝国的重大的政治措施:用三纲五伦的意识形态来规范和制约社会。但变革尽管变革,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体制却从未改变。是否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政统就此定型在专制帝王的朝代循环上呢?由于变革的存在,固不论隋唐的变革,宋明的变革,满清的变革,其中反映的显然不尽是治统的问题,而是政统与治统交相影响的问题。不但政统与治统交相影响,政统也与学统与道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文化的统合性使然。如何辨别三者并使它们相对的独立起来,也相对的自我充实起来,这是基于理性的工作,也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的确形成了一个传统,根植于民间信仰与传统大多数的士大夫心目中。这个政治传统流行了两千年。从今人眼光看自然是为害甚巨,它也正是辛亥革命要推倒的。3牟先生的政统是从西方现代文化经验与科学理性主义立足的,显然这不是中国传统历史事实上的政统。五四运动激起民主与科学的理性要求就是对此一历史政统的批判,同时也是对间接维护此一政统的政治儒学(三纲五常与忠孝节义)的学统的批判。用民主反专制,用科学反对儒学,五四运动的口号与价值取向是极其明朗的。这是对传统的政治(或其所形成的政统与治统)所作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的学术(或其所形成的学统)的批判。这是由于传统的儒学自汉以来都与政治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这可能自孔夫子以来就种下了根。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表明学是为了从政。这从儒家来说是有理想性的学术导向:学应是知行并重,而行的最高点就是治国平天下,是用学来主导政或改造政,这却是道统了。因之对政治文化的批判与教育或学习文化的批判也不得不延伸到对道统的批判与挑战。事实上,自汉以来,更明显的是既成的政治权力利用学与道为其服务以维护及合法化政治的权力。因之,在五四时代,批判政统的同时就必须要批判学统与道统。政统倒了,学统与道统也失其依归了。但我们要问,学统与道统必须要依附一个政统或靠一个政权来支持吗?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统以建立一个独立的道统,在有一个独立的道统来提供一个合理的政治规范,因之是刻不容缓的事,这就涉及学统与道统、道统与政统、学统与道统的社会功能的认定与知识份子在广大社会中的相对独立的政治与经济保障问题了。在此说的学统可以看成是知识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而道统则可看成是价值理性及本体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而所谓政统则可看成是决策理性与行动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

我们可以说五四运动的真正精神在建立一个植基于国家公民的新政统与一个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负责的新学统。五四的知识份子是否认清这一点是一个间题。后来新儒家要作的工作是要在政治之外复活儒学的精神,对社会与文化负责,而不是要主导政治或建立政统。然而此一立场却面临了民主政治的挑战,到了牟宗三先生而不得不提出从儒术中‘开出民主’,亦即‘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主张。首先这意味着儒家或儒术的复兴。这应是划时代的工作,绝非可能在一两代可以完成的,因为这也意含了用儒家的社会伦理教育整个社会和整个一代,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实行儒治。但是这也是一个具有极端吊诡性的工作:‘重建儒术’可能意味着儒家政治哲学中的道德权威主义的复活,固不论此一道德权威主义的是非好恶是否将有害于民主多元化价值选择,4而‘开出民主’则意味着民主化与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不可能容许儒家中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存在。当然,儒家必须凭借其自身的合理性与理论性来建立理性的权威与影响力量,而这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论说过程,犹如基督教的神学伦理所需要的不断论说发展下去一样。当然在基督教还多了一个教会组织与说教论坛。而儒家在今天却没有任何固定的论坛来作持续的发言。5为了要重建儒术而不影响民主,一方面不能不建立儒学的独立性与普遍性,另方面却还要证明及发展儒学的民主性与包容性。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却尚未完成。这也涉及到西方已建立的现代性理性与启蒙性与儒家人文主义情性主义的关联与融合的问题。为了此一关联与融合我们则又不能不从更深入的易学思维方式及本体宇宙观方面进行探索与梳理。(注:这也是我多年用心之所在。)

至于开出民主,光说没有用,而必须要行或实践,而行的要点在尊重他人权利,容忍他人差异,不强调非理性的个人权威,制度化合理化权力使用与传递。从个人作起,然后推己及人,而且要推之于全民。显然这是新儒家可以以身教以身行的。是否已做到以及如何做到都是可以讨论及检验的。再说,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不可能从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典范中演绎出来的。这也是何以牟先生的‘开出说’受到多处批评的缘故。

此处再想就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现实的‘政’和‘学’是与理想的‘道’的关系略加说明。传统的‘政’与‘学’及‘道’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说密切到密不可分的地步。儒家的理想是学以致道(论语:‘君子学以致其道’--19.7),道以导政(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故一切以学为本,故论语又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6当前中国哲学中最大的问题应是如何把此三者区划开来,使其可分且又相对的独立、相互的激扬,并理顺三者的关系,务以学为本,藉以认清是非,追求真理,建立正义标准的社会功能与人格典型,方能督导政治,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也就是先要以理智为基本,作为学的开始,然后建立道德意义或价值意义的道,以作为政治规模制度建立的参考与支持准则。

以上就当前中国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文化发展应努力的方向。在此框架中,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中国文化的经验基础上厘清及重建中国哲学中的真实与终极价值问题。我们不必‘照作’传统儒学或宋明理学讲,甚至也不必‘接作’传统儒学或宋明理学讲,我们可以综观历史源流在整体的理解上综合的、透视的讲。这样我们并没有与传统断绝又无须受制于传统而出主入奴。厘清及重建中国哲学的真实与终极价值问题是在正本清源,还我独立的理论的特色,还我精神的原来面目。这自然也就涉及到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认知与评价模式与其所形成的世界观与宇宙观的问题上。要对此有所理解则又是不透过原典与本文的研究与理解不为功的。但如何正确理解及解说原点与本文则又不能不涉及到意义与指谓的诠释问题。于是众端参观、深入理解并建立一个‘知识的形上学’与‘知识的方法学’也成了当急之务。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也就不能不深入西方的哲学发展及其分析诠解的传统,批判的掌握它的工具性与理性能力,借以疏解中国哲学之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纯粹方法之运用,如采用逻辑分析法、语言分析法、现象分析法或存有分析法与结构分析法等。二是哲学问题或哲学范畴问题的启发。西方哲学有西方哲学的问题及其范畴,也有其发展渊源与特色。如何掌握西方哲学的诸多问题及特性以开发中国哲学的内涵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我们却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因为这涉及到理性的共通性与语言的共同性的问题。注意到这两点,我们可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也可进一步说‘他山之石,可以燃薪’。在此理解中,显然我们不是要把中国哲学化约成为西方哲学的,事实上也不可能作此化约的,因为它有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经验与观念发展基础。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确认中国哲学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对人类追求真实与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及现况的种种比较、对照与关联,透过理性与现象的双重分析显现出来。然后我们可以站在对人类命运与前途的终极关注的高度立场上,进一步探讨哲学概念与范畴的融合与会流,以求建立一个包容多元超一的整体思考、认知与评价及决策体系。此一体系也可以看成是一套世界哲学,它可以是每一传统都可以接受及贡献的宇宙观、知识观、价值观、伦理观、与行为观;它也可以是每一传统可以参与与应用的宇宙学、知识学、价值学、伦理学、与行为学。它的存在与运用将能减少人类诸多文化的冲突,相反的,它能增加人类作为一个大家族的文化和谐与协作。

相对于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把有关中国哲学发展的问题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中国哲学的正确认知与理解的方法与理论的前提预设问题。我所讲的本体诠释学就属于这个范围。第二类是中国哲学内部的理解问题,包含中国哲学的主题、特色与发展轨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这一范围是很广的。因为它既涉及到中国哲学史,又涉及到中国哲学内涵、主流与诸多分支与会合以及其自身的反思评价、再发展与定位问题等等。因之我是把它看成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所在。但要解决这类问题却有不能不涉及到第一类的前提方法与理论问题,以及两者的批判与评价问题。此类问题的理解自然也不能不涉及到第三类及第四类的问题,因为它必须在世界理性网罗中定位,也必须面对世界理性网罗与人类整体理性与人性本体作出贡献。第三类问题是与西方及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哲学传统对比、认同及吸取方法与概念的精华以为发展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表述之用。这可以是一种以中国哲学的发展为目的的中西比较哲学问题。最后,第四类问题则是如何寻求一个世界哲学的框架使中国哲学的优点与特色能够作出世界化与世界性的贡献。从某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超越中国哲学的历史性走向全人类的分享过程与协作发展活动。这自然涉及到沟通理性、一体多元、以及文化上的相互涵容与彼此参与等问题。我们可以把这四类问题看成四个层次,而且是四个彼此息息相关甚至循环相关的层次。对中国哲学的探讨或基于中国哲学的探讨都可以与这四个层次相应的联系起来。因之这四个层次并不限制中国哲学家自由的发挥与创造,反而可以作为中国哲学或任何哲学自由创造的分析架构。但这种发挥与创造却不能不与这四个层次联系起来才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上的创造。在这一种理解上,显然可以说第一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与中国哲学的原始问题与思维认知评价模式联系起来才具有中国哲学的真实历史性与经验性。

更有进者,从这个问题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在走向系统诠释、走向中西对话后的评价与问题建构,以及走向世界哲学与应用哲学。这将是中国哲学的活力所在,也将是中国哲学的潜力所聚。

现在要问的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指什么?很显然的,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不只一个,也就是说不能用一个问题来范围所有问题。核心的意义是历史的根源性以及价值上的重要性,而此根源性及重要性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一直具有积极的主导与典范作用。但即使用此标准,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也不只是一个。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核心问题圈。凡是在这个核心问题圈的就是核心问题。基于此一理解,我在此可以举出我所看到的有关中国哲学理解重建及发展的九个核心问题。我在此不拟细加分析,只是依照我的内在的分析以及已作的研讨工作与论述,以一定的历史性与理论性的综合评价所订的重要性次序排列出来。

一是 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其体证的宇宙论的源起、特质与经验基础。

二是 中国哲学的内部的学派分疏与整合,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问题。

三是 中国哲学中的基本存在、真实、价值概念等范畴与观点的分疏与统合问题。

四是 中国哲学中的终极关怀及其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问题。

五是 中国伦理学的分歧性、整体综合性与整合化问题。

六是 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及中国历史哲学的现象与本质问题。

七是 中西哲学不同层次的对话、对比、沟通与融合问题。

八是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与抉择行为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九是 世界哲学的发展以及中西哲学的相互定位问题。

显然,这九个核心圈问题的提出是以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整体性为潜在目标。它不一定是充分的列举,但却是必要的列举。因为它与我说的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整体性的目标是密切关联的。其次我并没有特别提出那一家或那一派的实际哲学问题。但我可以举出我所思考过的或论述过的中国哲学问题作为说明的例证,以为对此等问题关心的学者作为参考。

相应于一 我曾提出回归周易哲学以建立一体多元的思维模式与‘观的观点’的宇宙观与学,并为中国哲学史的原点问题作了建构。

相应于二 我曾提出‘易之道’与‘道之易’的分疏以确认周易哲学与儒家及道家传统的关联与儒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定位。

相应于三 我曾提出‘本体诠释学’中本体理性兼含根本有关意志与理性 / 道德与理智 / 价值与知识 / 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冲突与谐和 / 分疏与统合的辩证过程与结构问题,并探讨朱王哲学的一致性与完备性问题以回应牟宗三哲学。

相应于四 我曾探讨儒家哲学中的自我与自我修持的动态可行性及其限制的克服问题,并与西方犹基体系的超越形上学与神学的给与、付出与负担作一比较。

相应于五 我曾就中西伦理学发展史比较以作出融合德行、责任、功利与权利伦理学的整体化建构并借以说明儒学的发展潜力。

相应于六 我曾就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探讨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特质,并对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发展作了评述。

相应于七 我曾就中西哲学中一切重大问题作了批判与分析性的对比与评价,涉及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来不利兹、休谟、康德、怀德海、蒯英、海德格、德利达等等。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6

(一)教育哲学的产生

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Monroc,P)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记载,美国州立大学于1832年开设教育哲学讲座。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哲学作为大学课程的开端。1848年,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罗森克兰兹(Rosenkranz,K)出版《教育学体系》一书,主要应用黑格尔哲学观研究教育。1886年,该书被美国女教育家布莱克特(Erackelt,A.C)译成英文,书名改为《教育哲学》,被人们视为最早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哲学的开始。1899年,德国哲学家那托普(NatorP,P.)出版《教育社会学》,主张从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个方面研究教育。此书从新康德主义的角度去认识教育,为当时德国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以后,教育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1904年,美国教育家霍思(Horne,H.H.)第一次以《教育哲学》为书名分别从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五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教育基础理论,他认为制约教育观念的主要方面是教育哲学基础。1912年,美国教育家麦克文纳(MacvanneI)写了《教育哲学教程纲要》一书试图从哲学认识论的社会观来解释教育,并首次提出探讨教育哲学学科性质的问题。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副标题为“教育哲学导论”。杜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和工具主义的方法,以“经验”为中心,对教育的本质、教育价值及课程、教育过程、教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等主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

(二)教育哲学的内涵

教育哲学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哲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假设、基本概念与命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一般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基础,也可以指个人或教育机构对教育的基本看法。教育哲学的内涵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可以依据它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把教育哲学分为几个层次。教育哲学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给教育实践赋形,让教育者在教育行动中始终追求“什么是好的教育”;二是给教育中的个体赋形,直接引导教育行动的目标,让任何教育行动都能帮助受教育者个体美好人性的形成;三是给社会整体结构中的教育赋形,让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能够健康地发展,全方位地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教育哲学需要积极担当时代与教育的艰难。

(三)教育哲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地重要但是又非常地困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在实际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当前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不同,运用教育哲学当中的原则与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传播给全体人民,培养受教育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让大学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教育哲学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给教育中的个体赋形,直接引导教育行动的目标,让任何教育行动都最终落实在受教育者个体美好人性的形成,教育哲学是以人为中心,最终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性美德的自由发展。

总之,教育哲学与思政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高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它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何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不断地运用教育哲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指导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才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多元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种类繁多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价值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使其工作渠道和方法具有相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网络虚拟世界的完美性使许多大学生恋网成瘾,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过分沉溺于自己的虚拟世界中,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这些新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多元的文化又对大学生带来很强的冲击。大学生社会经历缺乏,他们有着感性与敏感、热情与偏激的不成熟的特点,在人生价值判断和取向上可能会出现偏差,容易错误地理解和采纳一些外来的思想意识。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案例都凸显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精神世界的空洞。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极需关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只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某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耽误了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一些严重的心里问题就会导致大学生轻生的念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一些大学生的物质欲望、攀比欲望越发严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其次是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在50%左右。他们是在过度保护的生存空间里成长起来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他们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很差;他们想要独立的欲望强烈,但是自理能力很差。而且他们抗击挫折的心理素质差,大部分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这些都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相对短缺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第一,当前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政工人员是管理学生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从事思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人员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管理工作、教学辅助性工作,是个“多向负责”的工作,日常工作业务繁重;在高校扩招后,思政工作人员数量相对短缺,政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增。辅导员队伍在个人发展和职位晋升上又存在道路不清晰的问题。第二,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门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从事这门科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科学分析形势、进行战略思考、获取思想信息、运用科学手段、有效宣传鼓动、广泛组织协调的能力,既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才,又要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通才。但是这种专业型人才非常短缺,而流动性强、年轻化是这个队伍的特点,这也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缺乏经验,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利。

(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陈旧、缺乏创新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结构和心理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却仍然沿用着老方法,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我导你行”单向灌输方法仍是主要的教育方法;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出现了问题,辅导员也主要采取批评与监督并用的说教式教育。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工作干部管、卡、压的办法不行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堵不住,压不服。加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生以往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现在更多的是从网络上主动获得信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这些情况都给思政教育的进行带来巨大挑战。

三、用教育哲学理念探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教育哲学要求我们开展思政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令世人瞩目,但是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也是令人深思的。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始终是在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和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遵循教育哲学发展规律成为高校思政教育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和获得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根据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历史的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抛弃旧有的观念,吸收新的方法,不断地深入学生实际,深入社会现实,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中因材施教,根据当前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新观点、新问题、新事物融入到教学中来,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教育者应当充分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鲜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先进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修养,与时俱进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及变化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理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教育哲学要求我们开展思政教育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注重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

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不能随心所欲,盲目从事。就教育哲学的运用实践来看,任任何教育目的、原理、手段、方法,或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都是以培养学生为出发点。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各方面都能为社会服务的、综合发展的社会人才。因此,教育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便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培养人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一定的教育原则,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采取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适度地渗透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提高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观察能力,积极地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必须敏锐地观察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且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内在实际出发,不断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主要包括学生人生的理想、人生目标,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的教育实施计划,将学生的人生目标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哲学要求我们要优化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培养更多思政教育专业人才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灵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先导,它对高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教学活动运行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无不渗透着本校的教育哲学。高校教育哲学是处理学校矛盾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概括,它对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以教育哲学为教育观念的核心,在高校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对自身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地优化、创新教育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采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师生研讨、启发教学的方式取代原来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统一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同时,要大力加强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它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基础。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理论素养,打好工作基础,让辅导员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其次,加强队伍培训工作,不定期地举办学术思政工作管理培训班,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制度,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再次,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加强考核,表彰奖励优秀辅导员。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海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J].学理论,2010(24).

〔4〕邓荣华.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职教论坛,2012(5).

〔5〕高杰.教育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浅议《教育哲学》[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1(3).

〔6〕李宝庆.学校教育哲学的意义与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0(10).

(责任编辑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