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案范例6篇

儿童教案

儿童教案范文1

老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安全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别人都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在认识一些安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为幼儿园设计标志。

2、明白标志在人们安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

2.安全标志牌4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图片各3~4张。

3.小鼓、鼓槌一套;

盒子一个。

4.多媒体教学资源:常见的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活动过程1.我会带给各种图片、照片、标志等,让孩子找出哪些是标志,为什么?并说一说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在哪里看到过的?那里我带给的表示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多已经在前阶段的活动中给孩子们认识过了。

(1)我会出示一个预设的标志,比如:画了一个小朋友在楼梯上奔跑,再画上一条斜线的标志,然后我会问问孩子这是在什么地方啊,小朋友在干什么啊,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奥,这个标志就是要提醒我们在上下楼梯时不要奔跑。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就是让孩子们透过找标志、说标志,明确标志的特征。

(2)教师要帮忙幼儿小结:标志就是要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明白在什么地方不能做什么事情或者是能够做什么事情的。其实这是为后面的环节让孩子设计标志作铺垫,起到一个暗示作用。

2.我会先让孩子们看一段录像,录像中会有孩子们在上厕所时、上下楼梯时奔跑、推拉、打闹的情景,还有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做危险动作等情景,让幼儿找找录像里危险的地方。

(1)看录象、找危险,这个环节贴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录象中有具体的事件和直观的场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它能充分调动起幼儿主动发现问题的用心性。找完录象中有危险的地方后,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讨论在这些地方有哪些事情是能够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发生危险,需不需要标志?为什么?

(2)比如:在上下楼梯时可能会发生不安全的状况,我就会让孩子想一想设计标志的话能够设计哪些标志,要画些什么,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目的是为了帮忙幼儿,再次暗示幼儿把握设计标志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幼儿设计标志的欲望。教师这时也要及时小结:你设计出来的标志是要帮忙别人一看就能明白它表示什么意思;有的时候,同一个地方能够设计出不同的标志;有的时候,同一个标志能够出此刻不同的地方。

(3)然后就是幼儿设计标志了。我思考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我会带给给孩子三个层次的材料:对潜力较弱的孩子,我会带给现成的、真实生活中出现的标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就能够直接运用到幼儿园里了;对潜力一般的幼儿,我会带给一些简单、常见的图片,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剪剪贴贴或者再添画一些资料就能完成一个标志了;对潜力较强的幼儿,我会带给蜡笔、记号笔等材料供幼儿自己画画设计标志。在分享与交流的环节中。

3.我会采用两种方式:

(1)幼儿自己直接表述,说说我设计的标志表示什么意思能够贴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大家来评判我设计的标志对不对。

(2)让大家来看,猜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能够贴在哪里。之后教师要帮忙幼儿归纳小结出安全标志的实际好处:是要让别人看的懂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标记。从而起到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作用。

活动延伸:

我会让孩子把设计好的标志贴出去。还能够搞一个“安全小卫士”的宣传活动,让全园的小朋友都能注意安全,人人来做安全小卫士。幼儿还能够在午餐后、自由活动时再去找找幼儿园里可能不安全的地方,再设计标志;甚至到家里、到社区里去看看,为自己的家、为社区设计标志。这样一个群众活动就基本结束了。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没洗干净的食物)

3、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4、一个铁制五角星、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播放120急救录音,教师紧张提问:发生什么事啦?(幼儿相互猜测)

2、教师出示一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故作神秘:“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还要从这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说起。

二、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进入

教师讲解: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喘不气来,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叫来医院的急救车,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2、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3、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4、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教师感慨: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三、观看课件、情景表演深入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教师和幼儿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教师参与发言: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分析比较: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教师与幼儿配合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孩子共同总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四、游戏“判断对错”渐入分组进行游戏: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五、操作活动巩固

1、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主动操作。

六、师幼共同布置“不乱吃东西”主题墙

1、教师快速在主题墙画出笑脸和哭脸,幼儿把活动后的不正确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的哭脸中,正确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的笑脸中。

(配上轻音乐)

2、教师在一旁鼓励幼儿,把其他不能吃的东西添画在主题墙上。

3、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和创意,设计“不乱吃东西”的家园互动小标语。

4、教师整理幼儿语言,一边读一边书写到主题墙上。

如:请家长、小朋友配合老师晨间一摸、二看、三查、四问。

请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小朋友的安全。

小朋友不带危险东西入园。

午睡上 床前,兜里无异物。

小朋友少吃冷饮,果冻,不往嘴里乱放东西。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4活动目标:

1、知道在大街上行走时要有大人陪同,不乱跑。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课件、情景创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欣赏交通安全儿歌,说一说你听到看到了什么。

幼儿再次欣赏,说一说你在街道上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二、欣赏情景表演,知道街道上要注意安全。

1、情景表演一;随便跑入玩具店

2、情景表演二:闯红灯

3、情景表演三:在马路上做游戏。

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

三、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幼儿看幼儿用书18页图片,给图中做的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四、找一找幼儿园里的安全,说一说幼儿园里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结束。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3、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4、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二、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三、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儿童教案范文2

关键词:秘密;儿童;自我成长;教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43-05

一、问题的提出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在成人看来天真的、琐碎的、小小的秘密,却能够丰富儿童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儿童内在能力和个性的形成。了解儿童的秘密,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成人的行为,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秘密在儿童成长中意义重大,但秘密无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是一个普遍存在却很少为人关注的现象。秘密对儿童的教育学意义和价值还没被更多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人们所认识,这无疑禁锢了儿童秘密的深入研究。从近些年来国内较少的对于儿童秘密的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秘密的概念、秘密的起源和儿童秘密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秘密也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方法,以一种自然的、具有人文气息的研究方式来解读儿童秘密,从整体上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儿童秘密的特殊意义。本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非正式访谈(谈话)。观察主要是指对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秘密事件的观察,并对这些秘密事件进行记录。非正式访谈主要是指研究对象与笔者的对话,笔者就这些秘密事件与研究对象进行了非正式访谈,以深入了解儿童秘密。为了遵循研究伦理,本文的美妞为研究对象的化名。

二、儿童为什么会有秘密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2~3岁的儿童因为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保守和交流秘密,所以并不拥有秘密。笔者在与美妞的生活中发现,美妞在2~3岁并没有拥有真正的秘密,但她在4岁以后对秘密的概念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在美妞4岁以后,她拥有秘密和保守秘密的能力日趋加强,并且秘密涉及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在美妞4岁的时候,笔者为了了解美妞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秘密,曾经与她对于什么是“秘密”有一段对话。

妈妈(故意地):“我知道你的秘密是喜欢吃糖。”

美妞:“不对,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叫秘密,我这个(指喜欢吃糖这件事)应该叫爱好。”

――摘自妈妈手记2007年6月23日

笔者在与研究对象长达几年的观察中发现,儿童之所以会拥有秘密,是基于儿童生命个体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满足好奇的需要

自古以来秘密就与奥秘、困惑、神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奥秘进行探究的历程。人类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去发现秘密的欲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秘密探究的欲望,才促使人类不断进步。人类探究秘密的欲望在儿童身上同样得以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有无穷无尽的问题的原因。自然社会中的一切对于儿童来说同样都是秘密,所以儿童想通过提问来解决这些秘密,这也就是儿童为什么会有很多问题的原因。与别的儿童一样,美妞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爱问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仅仅向父母提问,同时也通过广泛的阅读、媒体等各个方面来探寻秘密。美妞酷爱历史,笔者曾经就她为什么喜欢历史进行过讨论。

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历史?

美妞:因为看历史书和听历史故事可以知道历史的秘密。比如我想知道他们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动战争?为什么玛雅文化就消失了?

――摘自美妞7岁时与妈妈的聊天

儿童在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的秘密的征途中,一般会顺利地从家长、媒体等方面来获得答案。获取这些秘密的答案相对来说是轻松的、容易的。然而,在年幼儿童的生活中,某些秘密的答案却不能轻易获取。儿童则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帮助自己实现对于秘密的探究,这主要体现在儿童对于性的认识上。因为性可能是儿童随时能感受到的秘密,这一点在美妞身上也深深的得到体现。儿童从小就会对人的身体好奇,包括自己的身体和成人的身体。美妞经常和妈妈一起洗澡,会问一些关于小女孩和成年女性身体差异的问题,时间长了,对成年女性的身体很熟悉,也不好奇。但是她对爸爸的身体却充满了好奇,保守的爸爸一直不给美妞了解的机会。有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在爸爸上厕所的时候,美妞经常表现出特别着急,急于上厕所的情形。刚开始妈妈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妈妈才最终明白原因。

有一天美妞一家三口从外面回家,都着急上卫生间。到了卫生间的门口,美妞说:“我要大便,爸爸妈妈是小便,妈妈你先上,爸爸你排第二。”当妈妈从卫生间出来的时候,爸爸进去了。爸爸上厕所的时候因为着急,没有关门就进去了,美妞马上也跟进去了。晚上美妞不无得意地告诉妈妈说:“妈妈,我看见爸爸的小了,今天下午上厕所的时候看见的。”妈妈一惊,原来美妞下午在爸爸上厕所的时候挤进厕所是有预谋的。

――摘自妈妈手记2009年5月29日(美妞6岁)

儿童教案范文3

关键词: 单亲儿童 个案 教育建议

一、单亲儿童个案的基本情况与心理描述

我的研究对象是一名叫小川的男孩,现正在我园大班就读。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外地工作,跟着姑姑一家生活。姑姑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丈夫是长年在外务工。出于对侄子的怜爱,姑姑家每个人都特别疼爱小川甚至迁就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他,姑姑家的大哥哥也从来不和他争。可是不管姑姑怎么疼爱他,他都始终只记得妈妈临终时的模样,不肯叫姑姑一声“妈妈”。他说,妈妈是世界上最最漂亮的。只要姑姑对他严格一点,他就会说姑姑坏。

小川长得娇小可爱,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灵动,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有些幼稚与天真。脾气却十分古怪,一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乱扔东西、跺脚;与人相处时显得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孤僻,我行我素。特别希望老师能够关注他,有一点点小事都拉着老师的手去看,还喜欢跟班上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在一起玩,依赖性强。

小川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上了大班后还要老师提醒他上厕所,午睡后也要老师帮着他穿衣服,洗手时会把袖口弄湿,午餐也常常吃不完。在学习能力方面,想象力丰富,美术天赋尤其突出,作画形象生动,用笔大胆有创意,最喜欢画奥特曼。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表达想法时常常会结巴,不断眨眼睛,再加上手势,说不下去时就干脆一跺脚一撅嘴不说了或者拉着老师到现场去看。只与少数几个他喜欢的小朋友玩,偶尔会主动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但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

二、单亲儿童个案在幼儿园的典型行为及教师的心理干预

情境1:我就要张泽做我爸爸

典型行为:进行角色游戏时,小朋友们都按照早上已经选好的角色分工来到各个游戏区域,小川拉着张泽的手问:“你玩什么?”张泽说:“我玩‘娃娃家’。”小川歪着头说:“那你当我的爸爸好不好?”张泽说:“好!”他们手拉手来到了“娃娃家”,可是按照老师制定的游戏规则,小朋友早上选的什么游戏现在就应该玩什么游戏,而且每个游戏区域的人数已事先规定好。看到张泽和小川两个人一起来了,“娃娃家”里能干的阳阳小朋友喊了起来:“娃娃家人太多了,小川你不是娃娃家的,你出去。”小川紧紧拉着张泽的手,跺着脚撅着嘴说:“我就要玩娃娃家。”边说还边无助地看着张泽。张泽说:“我们问问老师吧。”其实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着他们,我说:“那小川你来做娃娃家的客人好吗?”小川把嘴撅得更高了,他说:“不,我就要张泽做我爸爸。”说着眼泪差点掉下来。见状,我忙说:“噢,原来娃娃家的爸爸今天从外地接回来一位哥哥呢,小川,你看,这是你的阳阳妹妹呢,你可不能欺负妹妹哦,要好好地照顾她,知道吗?”小川破涕为笑,他们很自然地进入了游戏角色,阳阳也很高兴地接受了小川,一直抿着嘴对着小川笑,游戏中小川非常高兴,不停地喂“妹妹”吃东西。

心理干预:张泽小朋友在班级中个子又高又壮,而且聪明能干,像个大哥哥一样,老师特别喜欢他,常常让他当小老师。平时小川就喜欢一天到晚跟着他,走到哪跟到哪,有时候张泽上厕所也要跟在他后面和他说话,排队时喜欢跟他挤在一块。因为小川常常会无故发脾气,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张泽却很宽容,一直带着他玩,所以小川非常依赖他,在游戏中想让他做爸爸,事实上他是想得到一种保护。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故意把他们俩从同一组分开来,并且有意识地让张泽不要总是和小川在一起,因为我怕小川对张泽的依赖心理会影响到他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让他变得更自闭。可是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又寻到了一个新的目标――班级中另外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小川也是整天跟在他的后面,看来他确实是在寻找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在小川的生活中,重要的人是姑姑,爸爸一年才回来一两趟,姑父常年在外打工,姑姑家的哥哥学习紧张很少有时间和他玩,在他的生活中一直缺少父亲之爱与兄长之爱。

在张泽一开始求助于我的时候,我用了一种命令的方式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角色,结果小川更不开心了。因为如果儿童违心地按照老师的意愿来做游戏,就一定失败。幸亏小川的那一声“不”提醒了我,让我突然醒悟到,教师只是游戏的引导者、支持者,而不是命令者,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与当下的需要。原先小川一直习惯于依赖别人,但在这次游戏中,他首次以“哥哥”的身份出现,并且知道“照顾妹妹”。这说明教育中的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儿童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教师给他提供了付出爱的机会,让其在利他行为中获得心灵成长。

情境2:我想要跳楼

典型行为:午餐过后,我带着小朋友在楼道里散步,小川一个人慢慢地走在最后面,我让他快点跟上队伍,可是他还是用手摸着栏杆,磨磨蹭蹭地。队伍绕着环形的楼道走了几圈之后,张泽突然跑到我面前来告诉我:“小川说他想跳楼。”我吓了一跳,走过去问他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我就是想跳楼,死了以后就可以看见我妈妈了。”听到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心里难受极了,抱起他,说:“死了,你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你就不能看动画片了,你就不能再画奥特曼了。”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说:“老师,我想参加画画比赛。”

心理干预:原来这次画画比赛是事件的导火索。县里要举办一次画画比赛,我班有两个名额,小川的作画水平在班级中数一数二,他想象力丰富,用笔大胆。可是他太喜欢画奥特曼了,他的每一幅作品里都有奥特曼,我想,不知情的评委看完后一定会莫名其妙,所以我没有让他参加比赛。他曾经多次向我提出:“老师,我想参加画画比赛。”可是总被我以“下次请你参加”这一理由搪塞过去。

从教这么多年,虽然遇到过不少脾气古怪的学生,但是有这么极端想法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小川在姑姑家虽然受到特别爱护,可是敏感的他知道,姑姑不是他的妈妈。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孩子,再加上姑姑家的好东西都给他,所以他觉得在幼儿园也应该这样。于是,他成为一个既脆弱又霸道的孩子,经不起一点打击。

老师平时说他画得好,现在却没有选择他,这一否定让他以为老师不喜欢他了。而当他被老师抱起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都释放出来,把自己想跟老师说的话全部倾诉出来。那一刻我很内疚。所以,教师一个不经意的赞许或者一个轻轻的拥抱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从那以后我就在班级的游戏角里设置了一个“请你告诉我”的游戏角,让小朋友把自己心里想说的都说给别人听。

三、关于单亲儿童抚养方式的教育建议

1.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环境

针对单亲家庭儿童性格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这是一种良好的矫治方法。在这一个案中,小川在家接触的只有姑姑一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与同伴多交往。

2.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单亲现象早已引起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但是,单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这一问题至今还是空白。例如单身母亲家庭,父亲的缺席使得单身母亲对儿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颇为困难。在父母双全的家庭中,儿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而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父家的儿子则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困难与混淆,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在性格上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特点。例如小川总是喜欢和高高大大的男生在一起,这是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没有强有力的男性形象,所以总在寻求一种弥补和保护。

儿童教案范文4

【关键词】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系统;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80-04

在以往的研究中,流动人群大多以“农民工”“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为代名词。流动儿童也被定义为“弱势儿童”“边缘儿童”等。事实上。在流动儿童大军中,有一类儿童虽然户口不在本地,但与本地儿童的生活、教育、发展等差异不大。他们的父母往往受过较好的教育,有某方面的专长。受城市发展和城市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这类人群是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的而流入的人口,属于流动人群中的优势群体。与生存压力较大的流动家庭相比,这些优势家庭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和更好的社会地位。那么,这些优势家庭的流动儿童享有怎样的教育支持系统?支持程度如何?本研究尝试对优势家庭流动儿童进行个案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类流动儿童所获得的教育支持。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旨在探讨该个案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活动,以了解个案的独特性及复杂性。根据对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概念的界定,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推荐,我们找到了浩浩。浩浩,男,5岁,户籍是江苏省南京市。浩浩的爸爸硕士研究生毕业,是医生。浩浩的妈妈大专毕业,与浩浩的爸爸在同一所医院工作,是药剂师。浩浩家是2007年来到Y市的。目前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500元。

研究者运用质化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形成解释性理解”。研究者――“我”从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持续对浩浩进行参与式观察,对浩浩及其家人等进行了12次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获得了翔实的资料。研究后期,“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编码及分析。

二、个案呈现

1 浩浩其人与其家

一个可爱白净的小男孩拿了本图画书,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翻看着,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浩浩。浩浩家在Y市C镇的一个小区内,小区离浩浩爸爸妈妈工作的医院较近。这个小区是在2005年建成的,比较新,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浩浩家住在小区一幢楼的6楼,还有个小阁楼。楼下浩浩爸爸妈妈的卧室内靠窗的桌椅是专门给浩浩做作业用的。收拾整洁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图画书,还有水彩笔、蜡笔、纸等材料,桌子一角放着一台学习机。浩浩给我演示了学习机的使用。

客厅较大,客厅左边是餐桌,右边靠墙是沙发。沙发正对面的墙上嵌着液晶电视机。电视机下方的茶几上放着影碟机和许多碟片,主要是浩浩爱看的动画片。通往阁楼的楼梯下方为浩浩特别开辟了一块活动区,堆满了玩具。楼梯的中央拐角处放置了一架雅马哈牌电子琴,不过浩浩只会随性乱弹一气。

楼上浩浩房间的壁橱里有三排赛车模型。听浩浩妈妈说,这些都是浩浩爸爸买给浩浩的。“他爸爸觉得平时陪浩浩的时间太少,于是每次节日的时候都会抽时间陪浩浩,带他去游乐场玩,给他买模型。这些模型都是浩浩的宝贝。”

2 上幼儿园与兴趣班

小区内有配套幼儿园,但是浩浩爸爸为其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远的省示范性五星级幼儿园。该幼儿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师资队伍精良。幼儿园主要招收本地儿童,很少接收流动儿童。浩浩爸爸通过熟人的引荐帮助,才使浩浩得以在该园就学。

我:为什么小区内有幼儿园,你们还送他去别的幼儿园?何况这所幼儿园那么远!

浩浩妈妈:当时从老家来的时候,小区的幼儿园才办起来没多久。我和他爸爸商量,认为应该给浩浩找个好一点儿的幼儿园。我们托人找关系,才进了这所最好的幼儿园。虽然接送不方便,但是还是浩浩读书重要。

浩浩家所在的小区位于当地比较不错的一个社区,社区里有许多社会力量开办的培训班、兴趣班。

浩浩妈妈:现在这种班真是多,有专门为小一点儿的孩子办的托管班,有为浩浩这种年龄的孩子办的兴趣班,还有为初高中孩子办的家教班。不过这些班都是收费的,有些价格还很高。

浩浩妈妈觉得浩浩还小,本不想给浩浩外加压力,但是因为她觉得浩浩比较内向,不擅言语和交往,何况浩浩班里的林老师也建议她多为浩浩提供表达和沟通的机会,所以她给浩浩报了一个“七色花艺能班”,主要学习主持和表演。

浩浩妈妈:这个班的收费挺贵的,每次课要70元。浩浩上了将近半年了。一开始,“艺能班”的杜老师经常说浩浩上课不太配合。爱做自己的事情。后来我有空就陪他去上课,每次回来后我都要求他再表演刚学的内容。杜老师也挺负责的,每节课都点名要浩浩表演。慢慢地,杜老师说浩浩虽然仍不主动,但是叫到他的话他也能主持和表演了,而且有几次还主持得挺好。我们主要是希望浩浩胆子能够再大一点儿。

3 “我的好妈妈”

浩浩爸爸工作比较繁忙,经常要加班,在家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教养浩浩的主要责任是由浩浩妈妈来承担的。浩浩对妈妈的依恋程度很高,喜欢做妈妈的“小尾巴”,妈妈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时,浩浩都会跟在妈妈身后,跑进跑出。

周末的一个上午,浩浩不用去上兴趣班,浩浩妈妈也在家休息。浩浩请妈妈坐在自己对面的小椅子上,当他的病人。浩浩说:“我要打针了啊!”浩浩妈妈假装很害怕地说:“医生,你打针要轻一点儿哦!”浩浩点点头。浩浩妈妈又说:“医生,你得安慰下病人,让病人别害怕呀!”浩浩给妈妈揉揉手,轻轻地说:“你别怕疼,你要勇敢点儿!等一下我奖励你一枚贴纸。”浩浩妈妈笑了,配合浩浩“打针”。打完针后浩浩还用棉签在针眼处擦擦,然后贴上贴纸。浩浩妈妈说:“谢谢医生!我现在好多了!”

4 “我不想理你”

虽然浩浩在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就学,但是由于他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一直无法较好地融入班集体。

林老师:浩浩已经有进步了,但还是无法很好地融入到班集体。这倒不是因为他的表现不好或者能力不足。相反,浩浩是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小朋友,比较能干。他的被忽视主要缘于他的拒绝,他拒绝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或者说他几乎不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即使在需要帮助时,他也是犹犹豫豫的,迟迟不肯开口求助。别的小朋友想与浩浩交往时,他往往无法给予恰当的回应。

浩浩妈妈对浩浩的内向很自责。

浩浩妈妈:主要是以前我们陪浩浩的时间太少了。我妈妈帮我们照看浩浩。她只能照顾浩浩的吃穿,别的就顾不上了。我妈妈是个内向的人,浩

浩跟着她,话也很少。浩浩小的时候,我们只是觉得浩浩不太主动和我们说话,和他说话时,他的话也很少,不过我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浩浩上幼儿园了。读中班的时候,林老师跟我说浩浩有点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我难过得都哭了。不过林老师很好,一直指导我们,帮助我们。现在浩浩好多了。至少在家里时,他已经会主动和我们交往了。慢慢来吧,会好的!

5 “我想当医生”

虽然浩浩爸爸工作繁忙,陪伴浩浩的时间很少,但是他的职业对浩浩的影响很大。

浩浩妈妈:浩浩很喜欢扮演医生,虽然他对医生工作了解不多,不知道打针其实是护士的工作,但是他总是玩得很投入。浩浩有时会去医院玩,看看他爸爸的工作,多少受到了他爸爸的影响。

我:浩浩,你是不是长大后也想做医生呢?

浩浩:(点点头)嗯!

我:为什么想做医生呢?

浩浩:(摇摇头)不知道!

我:是不是想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呢?

浩浩:嗯!爸爸说医生能救人!

三、讨论

1 浩浩的家庭支持系统

(1)较好的教育物质支持

浩浩家属于流动群体中的优势群体,拥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浩浩除了拥有基本的学习条件外,还拥有学习机、电脑、电子琴等辅助工具。浩浩爸爸妈妈还送浩浩上兴趣班。陆学艺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每个社会成员从事的职业和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了这个成员属于哪个阶层,决定了他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和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浩浩享有的教育物质资源远远超过那些生存压力较大的弱势家庭的流动儿童。

(2)文化资本的传承优势

浩浩家对浩浩的教育很重视,为其选择了有较高教育质量的幼儿园。虽然很多流动儿童的家长认为“要让孩子出人头地,就要让他读好书”,但是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家长或因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或因教育观念错误,很少有人能正确认识早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文化资本的传承并不是单纯通过经济收入来影响儿童的,而是间接传承的。父母的职业、学历、文化水平、教育指导方式等均是文化资本传承的重要因素。浩浩的父母依靠自身努力,凭借所受的良好教育,获得了较高的素质和就业起点,改善了生活条件,也使浩浩获得了文化资本的传承优势。

从浩浩的个案来看,在流入Y市之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浩浩一直由外婆负责照料。虽然后来由妈妈照料了,但祖辈曾经的教养对浩浩的性格、情绪、脾气等已产生很大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辈的缺位以及祖辈的重养轻教是许多流动儿童家庭的共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发展。浩浩的内向胆小、社交能力弱或多或少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父辈缺位的消极后果。

2 浩浩的幼儿园支持系统

父母为了让浩浩得到较好的发展,为其选择了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幼儿园是浩浩获得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

浩浩社交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幼儿园表现出来了。经过家长和教师一段时间的指导。他有所进步,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依然较弱。大量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不良易导致儿童的社会适应障碍,进而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消极的人际交往会影响浩浩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性发展,削弱其教育支持系统的正向支持效果。

3 浩浩的社会支持系统

浩浩家所在的社区有各种社会力量开办的兴趣班、培训班等。这些机构虽然有商业营利的目的。但在为社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儿童教案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反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高专院校中,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 但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内容、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二)讲授法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内容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的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缺乏融合,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讲授法弱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是本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培养。

基于以上问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则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其特点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教师负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总结反思案例;学生负责阅读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力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会经过案例的选编、呈现、分析、讨论、总结五个阶段。以下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章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说明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的选编。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在选编案例时,主要选编幼儿园语言领域典型的并包含有问题发生的实践。本门课程所选编的案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名师设计并实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其来源途径包括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等学前教育类网站、幼儿园教材、幼教类期刊、幼教类书籍、幼儿园公开课现场录像等)。二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品、学生见实习或课内外实践所设计的案例)。

就具体的案例选择而言,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体包括:幼儿园文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中应综合考虑幼儿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实践的融合。基于以上要素,在具体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小班同课异构活动“拔萝卜”,活动设计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案。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三大教学环节:讲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另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拔萝卜”,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讲故事、理解故事、音乐游戏。

(二)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纸质材料的呈现、录音或录像的呈现、口头描述呈现、情景表演呈现、多媒体呈现等。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呈现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特点。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且基本了解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基本步骤、原则等。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前并不提前讲授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另外,就其案例“拔萝卜”而言,包括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以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教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活动实施。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人或小组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分析案例,讨论环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分组上,学生人数以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用小黑板记录关键性发言。为避免讨论过于封闭,教师可预设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这两份案例的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不断的提出问题及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结束,由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议。

该环节在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困惑通过插话、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四)案例的总结。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肯定合理的讨论结果,同时,对学生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指正。对于讨论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另一方面,总结环节也要总结出案例所体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通过案例小班同课异构活动(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拔萝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总结出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的作品;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价值;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根据活动目标出发,活动环节中主要环节的架构应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出整合的语言观、活动的语言观,又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等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幼儿,他们是千变万化的,活动设计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前提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技能及理论,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综合职业素养。此外,为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在仿真教室或幼儿园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试教。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案例自己建构知识、锻炼技能。并且,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案例库建设。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案例的选编是基础,只有当教师选编出有价值的案例才能保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工作非一个教师能完成,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形成一个课程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再选编案例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要选择有价值的案例。另外,案例库应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价值的案例库。

(二)实现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主要采用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除了案例教学法还采用了“尝试实践法”、“观察分析法”、“说课、评课法”等。从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尝试实践法,说课、评课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进一步巩固、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技能。

(三)认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案例的选编、呈现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为主体地位。在分析、讨论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学生讨论,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总结环节应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把握好自己的地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践中,它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思维力、判断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提升理论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梁周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20)

儿童教案范文6

(2018-2019学年)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青年都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我们为了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关爱留守儿童,现将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2、让留守儿童不孤单,同时教育他们要懂得体会父母的童辛劳和不易,学会感恩。

二、活动主题:月儿圆圆话中秋

三、活动时间:2018年9月21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袁洪英(校长)  

副组长:罗  敏

成  员:邹  康   韩  强   王明进  黄  琴   邱  华  

骆  成   包顺芹   卢光敏  付绪松   杨双燕

四、活动过程

1、学校领导袁洪英校长讲话。

2、中秋知识我知道(10分钟)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交流、展示,走近中秋文化。

3、中秋诗词我知道:全体留守儿童一起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秋的诗词,情满中秋诗词吟诵比赛。通过诗词吟诵,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营造诗意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快乐的记忆留在心里》。

(1)观看农民工打工的图片。

(2)指名到过父母工作的地方的孩子说一说,你所看到的父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3)交流: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父母安心。

    5、优秀留守儿童代表(3名)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树立榜样作用,让全体留守儿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亲情电话——我向父母报喜忧:让留守儿童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分享在生活、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并向父母郑重承诺,以后应如何做,使远在他乡的父母安心工作,也可以现场进行亲情电话的交流。

7、感恩教育:成长路上,有你不孤单

说一说父母不在你身边,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请你说一说给你关怀和帮助最大的人,向你说出对他们的感谢,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

8、小小歌谣传情意。合唱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命中的亲人和朋友,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9、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绿色家园。

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大家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并可用来布置教室。

五、经费预算:500元。

 

 

 

上一篇古诗教案

下一篇课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