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展论文范例

三农发展论文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尤其报告把乡村振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地位。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懂农业、愿意为农业服务的高级人才。《农业经济学》一直是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畜牧兽医、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学习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者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较难,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考试指望考前突击,考试不及格率逐年上升。本文基于我校《农业经济学》教学,分析应用型本科学校《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我国应用型本科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庞杂的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发展的矛盾冲突

农业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和分析农业部门的重大经济问题一门学科。在科学研究中,它既需要应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又区别于一般的经济学;它不仅研究农业和农村相关部门的生产,更研究农业生产者本身。而我国《农业经济学》是在吸收前苏联农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中国化而形成的具有政策解释功能的学科。虽然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学》也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仍没突破原有框架局限。在学科内容体系上,存在多学科简单交叉重复、学科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多理论说教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学生难以把握学科研究重点,无法掌握农业经济学研究特有规律。而且这种简单重复堆砌,对农业经济学仅仅是概念上的解释,理论上的套用,缺乏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

1.2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矛盾冲突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在目前的《农业经济学》实践中,教与学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从教师角度来讲,我校多数老师认为《农业经济学》是理论型课程,教学中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多采取“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挫伤,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从学生角度来讲,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多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思想不稳定,再加上大多学生受就业观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对《农业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存在应付考试思想,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可见,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参与教与学的两大主体在更多时候处于分割状态,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很难形成“教学互动、相互启发”的良性发展的教学局面。

1.3单一教学形式难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校《农业经济学》课程已开设多年,任课教师也非常重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比如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增加了案例教学、“三农沙龙”等教学形式。但从整体上看,教学形式仍然单一。首先,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借助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增加了案例教学环节,但多媒体仅仅减少了教师板书时间,许多现代农业经济复杂的发展动态演变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推导演绎并没有显示出来,无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农业经济基本规律。案例教学仍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参与课堂的频次并不高,而且案例设计多与实际脱节,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其次,部分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学生存在应付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农沙龙”一般安排在学期最后几周,由老师带领学生对当前“三农”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本环节设计的初衷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但在实施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使得课堂讨论往往是个别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参与较少,没有到达目的。

1.4传统考核形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目前《农业经济学》的考试形式大致分为两种:如果是必修课,一般采用期末出试卷闭卷考试形式;如果是选修课,采用写小论文形式。《农业经济学》是部门经济学,它不仅是农业经济理论的介绍,也是根据经济理论,研究和解决农业经济领域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纯粹试卷考试,往往侧重农业经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考核,无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而选修课的小论文,学生抄袭现象严重,也达不到督促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基本理论的目的。

2应用型本科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完善教学大纲,理顺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关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而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内容的安排,因此完善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理顺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要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农业经济基本原理对中国“三农”问题应用,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尤其是对农业微观主体经济行为和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在教材的编制中,要着重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所特有的规律性,以农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为脉络,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重要主体,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鉴于《农业经济学》特点,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备农业经济扎实理论功底,同时要熟悉“三农”,对世界,尤其是中国农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因此,在我校农业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吸纳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参与本门课程教学,同时在教学安排中,要做好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实行集体备课,这样既能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又能对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边界,避免重复讲授或遗漏重要内容。其次,为开展好实践教学,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多到企业跨职锻炼,多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料,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也可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到学校讲学,对教师进行培训。再次,师资队伍建设中,还要注意师资团队的梯度。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要引进有创新能力、懂农业经济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青年教师加入,做到以老带新,取长补短。

2.3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改革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规律及应用等(曹健,2016)。农业经济学涉及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持久,也就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相较于其它课程,《农业经济学》教师更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创新传统案例教学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提高同学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这里最关键的在于案例的选择,教师可以带领同学参与案例的选择过程,如田野调查中搜集相关案例,将案例融进课堂深度剖析。其次,结合《农业经济学》特点,探索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其对农业经济的兴趣,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再次,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改变,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外,“慕课”等已成为高校教师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第四,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参与到农业经济科研项目的研究中,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社会调查、数据整理,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可以致用,提高其专业认知度,增强专业思想稳定性。

2.4改革考试方式,锻炼学生独立创新能力

鉴于农业经济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在考试方式上应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实行“平时成绩+期末卷面考试+课程论文”综合评定方法。平时成绩由主题演讲、调查报告、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等内容构成;卷面笔试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测定为主;课程论文以当前热点“三农”问题为主题,题目可以由教师给出,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拟题。课程论文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要实时向教师汇报论文的写作工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对学生资料查阅、调研、数据整理等提出建议。考虑到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学生科研能力,课程论文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灵活思考农业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风。

3结束语

《农业经济学》囊括了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形成、土地制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等众多理论,理论体系庞杂,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避免与其它课程重复,更要避免理论的堆砌。要根据培养目标,有重点安排理论讲授。同时,众多理论内容可能导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学习起来有些枯燥,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要根据学生、课程特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要与当前国家形势结合起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曹健.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70-71.

[2]黄灿.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53-154.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2

科技期刊专刊是用整期版面登载某一学科领域专题,或某组专业内容相同稿件的特刊。相比通常出版的期刊,专刊主题集中、鲜明,容易征集到高水平的稿件,便于同领域科技人员系统了解专业进展,从而提高传播与交流效果,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许多科技期刊有过出版专辑的实践,有的还尝试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出版专辑,均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浙江农业科学》1960年创刊,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浙江大学主办的农科期刊。针对自由来稿主题分散、稿件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自2008年以来,《浙江农业科学》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技工作者的需求,主动与有关单位、部门合作,积极向专家约稿,从创办特色专栏入手,逐步探索出版专刊的新模式。2015年成功与浙江省种子产业协会合作出版种子产业专刊,2016年又成功与浙江省水生蔬菜专业协会合作出版水生蔬菜专刊。借助学会(协会)力量出版专刊,不仅提高了《浙江农业科学》的质量,而且累积了一批专家、作者和广告客户,这为刊物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浙江农业科学》为例,总结农科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刊的优势与体会。

1农科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辑的优势

学会通常是由相同专业的多个单位会员组成,具有一定学术性和影响力的非营利社会团体。经浙江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涉农学会有一二十家,无一不把本专业的宣传培训、科技协作、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理论研究纳入办会宗旨。学会的专业特性与专刊的专题特点吻合,担当社会责任,促进信息传播和交流,与编辑部组织出版专刊的初衷吻合。浙江省种子产业协会2002年成立后,常采用举办会议、评比会员优秀论文、不定期出版论文集的方式来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学会论文集相比,期刊专刊时效性强、主题突出[9-10],借助编辑力量,可提高出版策划和编辑校对的水平;借助编辑出版平台资源,增加信息传播渠道,更方便读者系统了解和相互交流。涉农学会需要一个既有影响又相对集中的学术交流平台,来传递“三农”政策,传播农业科学新技术,促进会员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是农科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刊能够成功的前提。浙江省种子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分布广而散,100多家会员单位分布于种子科研、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管理和教学单位,地域遍及浙江各地。会员单位一般是当地有影响的农业科研院校、推广组织、生产部门或经济实体,拥有大量农业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这是专刊渴求的潜在论文资源。理事会由30位代表构成,会员都是各单位的专家和领导———这是专刊盼望的资深作者和审稿专家资源。学会需要展示会员的科技成果,也需要显示学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因此,2期合办专刊一列入学会计划,即得到学会会员的大力支持,审稿专家、作者以及论文的资源得到充分挖掘。编辑部借助他们的力量,办刊能力增强,组稿、约稿、审稿顺畅,事半功倍。据统计,种子产业专刊、水生蔬菜专刊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正高级职称占比分别为24.2%和36.1%,副高级职称占比分别为35.5%和52.5%。他们有的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等单位,也有的来自市县区乡镇基层单位,还有特约的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专家、中国种子协会领导及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领导。可见,2期合办专刊稿件质量普遍较高,在各自层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社会影响方面,种子产业专刊紧密围绕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种子经营和大田生产主线,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推介良种良法。水生蔬菜专刊集中报道茭白、莲藕、荸荠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特色区域的生产经验。不仅特色明显,而且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如推荐的浙粳、钱优、甬优系列水稻品种,浙大系列水生蔬菜品种,报道的双季茭孕茭障碍问题与解决措施,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茭白鞘叶青贮综合利用技术,茭白套养鱼鸭技术,高山双季茭白生产技术,都是近年推广或即将推广的研究成果。浙江是水生蔬菜的重要产区,2015年种植面积4.2万hm2,总产量105.85万t,总产值35亿元,也是提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总产量的省份。随着纸质版期刊、网络平台的传播,学会和作者的宣传,这些技术对引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作物种植效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蔬菜绿色生产和周年供应,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专刊出版后,《浙江农业科学》有关专刊主题内容的来稿量明显增加,有多个专刊广告新客户(学会推荐会员单位在专刊做广告的客户)愿意继续合作,在《浙江农业科学》品牌和产品广告信息,成了《浙江农业科学》的长期客户。从表1可以看出,种子产业专刊彩页广告总量16页,其中广告新客户11页,水生蔬菜专刊彩页广告总量8页,其中广告新客户7页。数家种子产业专刊广告新客户陆续在2015年6~12期,2016年1~9期、11~12期彩页广告15、14和2页。此外,2016年期刊编辑出版中心被主管单位评为“工人先锋号”团队,2015—2016年《浙江农业科学》被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授予二等奖,对编辑工作的认可,专刊编辑出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农科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辑的体会

选题是出版专刊的重要环节。配合“三农”大政方针选题是农技工作者共同的话题和难题,是农科期刊与农口学会合作的契合点。近些年来,浙江倡导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五水共治等均是较为热门的选题对象。策划、出版种子产业专刊和水生蔬菜专刊,就是要响应省委省政府“三农”大政方针建立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号召,确保粮食安全和餐桌安全。“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2期专刊的出版,展示了浙江农业良种、良法的成果,突显了《浙江农业科学》的刊物特色,得到了农技工作者的肯定与赞赏。编辑部在市场调查、定位,了解学会基本情况,挖掘相关数据,框定大概设想后,与学会负责人(秘书长)共同商讨合作出版计划,包括专刊主题、具体栏目、征稿方法、交稿方式、审稿安排、编辑加工、退修校对、广告策划、出版寄送、信息反馈及预期效果,确定重点约稿对象。形成文字初稿,经学会、编辑部讨论后,双方签订周密合作出版计划。学会负责人一般对本会情况比较熟悉,共同制定的合作计划更能彰显专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特色。选题和计划确定后,双方借助各自优势,根据工作侧重,确定专人全面负责宣传和落实。除负责人外,学会和编辑部都要明确一位协助负责人的具体联系人。学会主要负责组织稿源、审稿,编辑部主要负责写作规范指导和稿件流程把控。充分利用双方平台进行宣传,利用学会会议进行写作辅导和交流。通过学会推荐,争取会员单位在专刊上刊登广告。双方分头落实、有序配合、定期交流,遇到具体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专刊出版过程中会接触一批专家和广告客户,以及他们为刊办事提出的一些有益的建议,编辑均认真记录、归纳整理,用以指导改进工作。编辑部对照合作出版计划,做好专刊总结工作,明确今后需要改进之处,并将有关结果通报给学会。有针对性地多与专家和广告客户联系,一旦有专刊传播信息反馈,及时传达,争取与他们的再次合作。农科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刊,具有目标一致、优势互补、效果良好的特点。配合“三农”大政方针选题是农科期刊与学会共同的目标,是双方良好合作的契合点。制订周密合作出版计划,分头落实、定期交流是提高专刊出版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面。注意专家和重点广告客户的维护,争取他们的再次合作,利于期刊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3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农村以及农业“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为农村培养合格的人才,进而不断促进农业的进步、和谐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养成。近年来,国家逐步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作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文本。通过对目前有关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梳理,有助于深刻了解目前学术界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缘起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是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最密切相关的教育因子。政策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明灯,它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大方向,确立发展的路径。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对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指导,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对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指导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教师的选拔等。可见,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正确性和恰当性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既然政策的颁布如此重要,那么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有关研究也刻不容缓。只有深刻了解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现状,才能够从中借鉴成熟的研究经验,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为未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指明新的方向。因此,本文重点对近年来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进行整体梳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文献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梳理近些年来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找出其中的发展逻辑,从而对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状况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状况:政策研究的量化分析;政策内容分析;政策的价值分析。

(二)取样说明

本研究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和读秀学术搜索两大学术平台进行搜集文献,确保涵盖主流文献资料,另外还在万方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进行查漏补缺,以保证文献搜集的全面性。近年来,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文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剔除掉重复性研究,笔者统计出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总共有55篇,包括硕士论文11篇和期刊论文44篇(其中3篇CSSCI、23篇核心期刊和18篇普通期刊)。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定量分析

1.文献类型比较。通过对文献进行分类,笔者简要分析了各类文献占总数量的百分比:C刊和核心期刊比重接近50%,普刊比重为32.73%,硕士论文比重占20%,整体上分布比较均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总量匮乏,而且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博士论文,C刊所占比重也过低,文章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2.文献发表时间比较。通过分析文献的发表时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时间范围内文献的繁荣度和发展历程。在2004年以前,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文献特别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时间划分上,本文将2004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从整体上来看,期刊的数量在近十来年内普遍高于硕士论文。从时间曲线上,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比如期刊在2010年和2014年发表数量较多,而硕士论文在2010年出现一个小的高峰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受到当时经济社会政策的一些影响,没有形成自身内在的研究逻辑和研究趋势。

(二)政策内容分析

1.宏观政策分析。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宏观政策分析主要集中在对发展轨迹、影响因素以及演变逻辑等几个方面。从发展轨迹上来看,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时,95%以上的作者倾向于以改革开放的时间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而且阶段的划分大多是依据当时颁布的重要政策为节点,通过分析政策内容分析该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雷世平在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体制演变过程中,按照重要政策文件的颁布时间为划分阶段的节点,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体制政策的变迁:阶段一(1985年以前),计划体制政策时期;阶段二(1985年至1991年9月),政策改革调整期;阶段三(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政策体制形成期;阶段四(2003年至今),政策完善和发展期[1]。这种划分阶段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明确每一阶段的大致时间以及该阶段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但学术界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划分,缺乏多样性,而且政策的发展变化通常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它总是在不断修订改正的过程中进步的,简单地将某一阶段描述为形成期、调整期、完善和发展期等过于笼统,容易导致认识偏差。从影响政策的变迁因素来看,研究者多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论证,如曲铁华、李楠将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农村非农产业机制、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因素以及职教重心转变因素[2]。而李雪荣则具体分析了各个阶段中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3],这对后续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政策的演变逻辑来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总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隐含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彭华安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是与国家整个经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的,甚至是其变化发展的“缩影”。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分阶段论述了某一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应对之策;将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划分为间断和平衡两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历史阶段政策的演变特点;分析了政府阶段性指导理念的变化引起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总的来说,在政策演变逻辑上,主流观点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是随着国家整个大环境以及主导理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具有显著的政府导向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4]。从政策的功能上来看,李峻等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功能分为: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和协调功能。所谓的导向功能主要是从政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间接作用,政策的颁布可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培养合格的劳动力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促进农村整体的发展和进步;控制功能主要强调的是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导,国家通过颁布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大方向的规定,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协调功能重点关注政策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与城市、经济与政治和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促进。这种分析政策功能的方法突出了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颁布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意义[5]。

2.微观政策分析。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宏观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政策的发展脉络和功能取向,而针对政策的微观研究则聚焦在政策的具体内容上,比如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及办学形式、教学及内部管理体制等。从管理体制上来看,雷世平主张国家要实行权力下放,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决策权,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落实到地方[1]。而李雪荣认为,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部门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并且这种现象是历史遗留问题,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是有困难的,因此她主张建立一个过渡性管理机构,统筹农村职业教育的大方向,提高宏观指导水平[3]。从办学体制及办学形式上来看,在办学体制上,大多数的政策研究都认为,要在强调政府办学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联合办学。要不断深化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同时要发挥政策优势来吸引外资举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初高中毕业生,也涉及大量的社会青壮年和农民等。因此在办学形式上,职业教育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正规学校办学形式,要逐渐向正规与非正规结合的多形式转变,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从教学及内部管理体制来看,农村职业教育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这与普通教育存在巨大的差别,农民因为要从事生产性劳动,无法像全日制学生那样全天候的接受教育,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教学及管理体制上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用性,促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农民。雷世平提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不必拘泥于正规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创新,鼓励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并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1],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起飞的基地。在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时,除了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分析之外,也有一些关于重点议题的研究。例如唐智斌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关注重点总结为: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城乡公平和城乡一体化问题[6],并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可见,从总体上来看,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既有针对政策发展阶段的宏观研究,也有关于政策中关注的诸如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的微观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参考性建议,推动了政策研究的不断进步。

(三)政策过程分析

1.政策的制定分析。钟建坤对政策的制定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基础,在分析政策的基础上,他指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分依赖政策,缺乏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保障,政策的“多变性”以及有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而且在资金投入方面,城乡差距较大,越是贫困地区资金投入越少,越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混乱,使得政策难以真正落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7]。郭文富指出,要将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成为一个动态系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实施情况,并将对政策的检查和评价纳入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在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时要有全局意识,综合分析影响政策的环境因素与政策制定者的价值相关性,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8]。

2.政策的结果分析。通过分析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多数研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出台的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职教的发展,确立和提升了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基国林、马建富通过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认为政策的颁布促使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有效保障了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权益,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持续有序的发展[9]。李骏则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稳步发展的态势,政策的执行也减少了许多人为性,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10]。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经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来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城乡差异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短缺,优质资源匮乏;(2)国家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流动率较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3)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管,经常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状况的出现;(4)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农村”特色不够,许多涉农专业不断萎缩,难以真正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许多研究者也相应提出来一些改革建议,例如:(1)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2)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师资积极投身于农村职教;(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执行力度,做好监管工作;(4)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突出“农村”特色,切实做到农村职教面向农民,服务农村,发展农业。

(四)政策价值分析

政策的颁布并非“价值无涉”,它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在研究政策问题时不得不关注其价值取向。周洁在硕士论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价值研究》一文中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价值定位和价值偏差做了详细的介绍[11]。

1.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周洁在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价值分析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在价值选择上,要保证兼顾社会效率和个体的自由发展;在合法性上,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宪法》的基本要求,满足公民作为人的合法权益;在有效性上,要能够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在价值定位上,周洁认为应该以发展性和社会性为基本点。所谓的发展性主要是从个体角度出发,主张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而社会性主要强调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市场,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偏差。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价值偏差,总结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点: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偏低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薄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真。

四、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思考

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研究,是我们更好地把握政策的有效方式之一。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我国关于农村职教政策的研究还是有较大进展的,许多研究者也开始逐渐关注政策分析的重要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研究也开始逐步深入,不再仅仅局限于经验式的总结,理论思考的成分不断增加。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而言,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比较薄弱,从上文的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截止到目前,相关的文献只有50多篇,而博士论文一篇都没有,这也说明大多数的职教研究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农村职教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性;从定性分析来看,目前的研究多停留于基于实践经验的对策总结,其中理性成分比较少。

2.从研究思路来看,大多数研究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对政策法规都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理论性和深度不够。纵观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归纳总结,重复性研究较多,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突破。

3.很多研究更多的是对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对职业教育政策本身的研究比较宏观,缺乏科学化及程序化的研究。而且这些文献中只有少量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如藏志军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以苏北某县的职教现状为起点》,通过调查研究苏北某县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我国现存政策文本以进行评述。赫栋峰、梁珊在《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保障与启示》一文中通过与英、德、美三个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比较来获取经验启示。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国外的比较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这方面研究的增加将对我们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未来的走向

(一)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

政策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和指导政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家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因素、价值取向、制定过程、执行力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政策的方方面面,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后继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因此,要不断呼吁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重视对农村职教政策的研究,不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分支研究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有关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政策演变的历史阶段、价值分析、演变逻辑等,而且这些研究往往比较浅显,仅仅只是对相关知识点的简要梳理。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分支研究,如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比较等,不断丰富政策研究的内容,扩大研究的范围,逐步构建起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自身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

(三)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比较薄弱,但国外在这方面远超我们,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这有助于我们掌握国际上先进的政策研究理论,不断拓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主题,提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吕玉曼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雷世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政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2):139-142.

[2]曲铁华,李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影响因素及特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74-79.

[3]李雪蓉.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动因及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3(3):244-246.

[4]彭华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21-23.

[5]李峻,李华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价与建议[J].成人教育,2008(3):78-79.

[6]唐智彬.反思30年来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议题[J].职教论坛,2010(22):41-45.

[7]钟建坤.论农村职教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问题与系统化策略[J].职教论坛,2010(34):79-85

[8]郭文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研究分析[J].职教论坛,2009(19):53-55.

[9]基国林,马建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评析与改革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76-81.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应地,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战略目标。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即通过教学传播普遍知识。19世纪末期,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主张科研是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即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目标可归纳为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设立管理决策咨询中心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5

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性服务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二、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3、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

4、完善论文研究环节,切实提高学位含金量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管理学科与专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新设立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后,众多高等农业院校纷纷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等公共管理类专业,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同样必须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坚持质量至上的人才培养理念,自1994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学生,2003年获批二级硕士点,2007年自主设置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博士点,2010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取得MPA办学资格并获批湖南省级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获批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一路走来,湖南农业大学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卓越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公共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明确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目标

湖南农业大学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与根本任务,明确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目标,共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始终坚定“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不动摇。其二,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正确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1]。湖南农业大学锁定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坚持以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地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问题,造就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其三,凸显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即“高教30条”)中,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依据自身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破解,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依据校本学科优势,始终主动适应“三农”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认真研究“三农”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提炼,最终确定特色鲜明的“五优五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信念坚定、品德优秀、责任心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五种优秀素质和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的“三农”公共管理卓越人才[2]。湖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五优五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统筹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与“三农”知识的传授、统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与解决“三农”公共管理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统筹公共管理专业情感与献身“三农”事业伟大使命感的培养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识丰富、意识强烈、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卓越“三农”公共管理人才,赢得了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赞誉。

二、健全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

美国教育学家德里克·博克指出,“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3]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需要通过利益相关者组织之间密切联系的有效互动,构建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包括外部组织体系和内部组织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过程中,重视协同内外部组织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不断健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确保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外部质量保障组织而言,湖南农业大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组织、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而是主动“引进来”,请他们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把脉”,及时纠正偏差和不断凝炼特色,促使人才培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湖南农业大学先后邀请多名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到校指导工作,这些专家为学校如何兼顾入主流与凸特色、如何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湖南农业大学牵头成立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盟并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单位,承办了湖南省第一、二届“高校公共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及学科建设高峰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公共管理学科专家40多名、省内23所高校的200余名公共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教师到学校指导工作,请来自全省的公共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们介绍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请来自各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交流育人经验,请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高水平专家来指点学科发展方向和讲解人才培养最新要求,请公共管理业界专家谈实际的人才需求,促使学校以更开阔的视野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湖南农业大学还经常邀请基层政府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负责人、往届毕业生等来校做报告、开座谈会等,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就内部质量保障组织而言,湖南农业大学以“校、系、教学团队”三级质量保障组织为基础,合理组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督组织,协调、监督校内三级质量保障组织,组织成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日常管理、学校督导处负责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评估、学院领导和教学团队成员负责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具体落实,同时充分听取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评教意见,杜绝“水课”,打造“金课”,以此做好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检”“自评”“自改”与“迎检”“迎监”“迎评”工作。同时,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总结提炼形成了全面育人模式,实行全体教职员工全过程、全方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成长成才方案和职业发展规划,确保每一个学生成长与成才。

三、改善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条件

高校办学条件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绝大多数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办学条件改善的重心已经转向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搞好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核心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方面[4]。湖南农业大学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项条件,为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其一,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教师队伍水平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湖南农业大学为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公共管理教师队伍,先后印发了《教师博士化工程》《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教师国际化工程》等文件,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博士的同时,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外出访学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得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由2010年的十余人发展到2018年的60多人,教师的博士比例由不到10%增至80%以上。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部级科研课题26项,出版著作50多部,在SSCI、SCI、CSSCI期刊上100多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此外,还聘请国内公共管理界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邀请公共管理学界和业界专家来校授课和开展学术讲座,使师生及时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和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极大地改变了学校公共管理师资力量不足、高水平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对保障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二,搞好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湖南农业大学瞄准“五优五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紧跟“三农”发展新形势和新使命,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调结构补短板,入主流凸特色,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以课程内容更新为落脚点,将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三农”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先后编写了《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管理》等教材;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切入点,积极探讨和践行案例教学,建构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承办湖南省第一、二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出版《案例教学论》《案例采编论》等案例教学研究成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三,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是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湖南农业大学秉承“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理念,采用“校府共建”“校社合作”等方式,加强高水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长沙市芙蓉区政府、湖南省社保局及香港山旅学会等部门组织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校、学生、教师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共赢[5]。为确保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有效运行和功能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制定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习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建构校内、校外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三方管理机制,实现校内管理、校外基地现场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化。同时,为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大学构建了师资、时间、场地和经费“四维”支撑保障体系,确保学生在实习中有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充足的时间与科学的时间安排、高标准的实习场地和充足的专项实习经费。

四、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监控

质量监控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6]。湖南农业大学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建立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其一,健全培养过程质量控制机制。湖南农业大学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三农”发展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过程中,建立了由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参与的机制,从人才培养的起点上充分接受各方监督和听取各方意见,做到把监控作为质量保障的起点。同时,湖南农业大学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课堂教育质量反馈、实践实习教学检查、毕业论文监控、全面育人工作等评估完善机制,不仅注重结果监控,而且突出全程性监控,把评估作为落脚点,不断促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二,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与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立起有效联系,充分有效征求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等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以此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其三,建立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回应现实需要,公共管理的理念、领域、内容、方式等也正在发生变化。湖南农业大学通过一系列监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持续改进,始终紧跟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潮流和把握公共管理新问题。一方面,建立学生评教机制,要求学生对每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新需求和稳妥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建立专业建设评估机制,邀请公共管理学界和业界专家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凸显专业发展特色;再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定期修订机制,充分征求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吸纳学界和业界专家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应对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和现实需求。

五、结束语

中共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当前,我国“三农”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和新时代,党的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三农”工作者的新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应该紧跟“三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使命,直面“三农”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目标特色化、组织多元化、投入高效化和监控全面化的要求,不断健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为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三农”卓越公共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61.

[2]李燕凌,熊春林,胡扬名.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3(1):11—15.

[3][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7.

[4]李国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6(2):1—11.

[5]胡扬名,李燕凌,李晚莲.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4):1—5.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农林院校相继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农林院校有34所,1984年,中南林学院率先建立生态旅游专业。目前,有24所农林本科院校(不含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开设旅游相关专业,占农林本科院校总数的2/3[1]。农林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背景解读

中共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头等大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在党的报告中,把长期使用的“农村”称谓改为了“乡村”,这反映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思路。“乡村”和“农村”的称谓之间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乡村的功能不只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开发和融合发展[3]。当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趋于多元化,旅游需求也从传统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1976年Evans发表的“Tourismand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一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化旅游学术论文,国内最早关于文化旅游学术研究的论文则发表于1986年[4]。自2009年国际颁布文化旅游相关促进政策后,有关文化旅游的研究迅速增加。2018年3月,国家正式设立文化和旅游部,更加强调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5.97万亿,同比增长10.5%,文旅融合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与之矛盾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少,当前的育人模式难以满足文旅融合的需求[5]。

二、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存在专业报考意愿较弱、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状况较差以及对口就业度低等问题。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却也是底层产业,“轻农”观念根深蒂固;轻农观念导致优质生源不足,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低,影响学生的择业观等问题。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转变传统的轻农观念。提前了解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个性、性格、能力等多重因素来理性判定是否适应专业,如若不能准确定位,可以向专业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等专业认识帮助解疑困惑。要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综合考虑就业发展方向。加强个人学业和职业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规划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活和就业,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增加对乡村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方面的支持,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让他们可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并在乡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例如,现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业园区规划等领域都是专业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农林院校大多设有林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如何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校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通过新生教育,班级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友资源开发和校企合作等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

所谓“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机构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彼此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6]。国家鼓励校企合作、校地(政府)合作,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明确高校、政府和企业作为不同教育主体的作用和主要责任。校政企之间的深入合作需要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机构,合理安排业务对接人员,形成权责明确的合作教育机制,有助于厘清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各自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校政企合作的科学运作。高校作为校政企合作的主导方,应承担人才共同管理的总职能,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校内外制度衔接、人才流动双向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合作育人的作用。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农林类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校政企合作教育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招生考试网[EB/OL].

[2]张庆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8-01-18(2).

[3]陈源,张祥,陈德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03-204.

[4]周澧骊.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李花.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讯,2019(18):176-177.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8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户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列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式纳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向9亿多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发展村镇银行,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山区、中西部地区。2007年,国开行共参与组建甘肃、四川、青海、湖北、吉林等五省6家村镇银行。2007年12月13日,国内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8年9月12日,彭州民生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更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重灾区成立的首家支持“三农”、支持灾后重建的金融机构。2008年12月9日,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正式开业。2009年2月4日,内蒙古和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渣打银行在华乃至全球范围内建立的首家村镇银行。吉林省截至2009年11月末共设立了6家村镇银行。从目前各地村镇银行的运行现状来看,当前村镇银行的建立处于“试水”阶段。从目前国外研究现状来看,类似于村镇银行的金融机构现在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网路,并且朝着国际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在华的投资以及他们的村镇银行其目的在于不是一个纯盈利的机构,主要是给当地的居民带去金融知识方面的服务和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因此,在发展村镇银行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2.村镇银行的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3.村镇银行的性质及类型

村镇银行的性质为: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性银行。主要类型有境外金融机构控股、境内金融机构控股、企业法人组建、自然人组建等类型。

3.1村镇银行的作用

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优质服务缺位等问题。

3.2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1)存款方面的问题

首先,农村经济是落后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闲散资金少,在吸收存款方面比较困难。其次,营业网点是金融竞争的最前沿,营业网点数量上的多少,提供的服务是否及时、方便、快捷和多样也是吸引客户的主要方面。村镇银行刚刚成立,面临网点少、成本高、吸收存款困难等问题。

(2)贷款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村镇银行面对的放贷需求较大。由于保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户、村镇企业早已被传统商业银行排除在贷款客户之外,所以村镇银行无疑成为大批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贷款额度受其资本金限制,服务区域受限。这使得村镇银行不可能拥有大集团客户。大多数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仅仅超过底线。

(3)竞争力方面的问题

因受到业务地域限制,村镇银行之间并不存在业务竞争,而主要表现为与原有的金融机构的竞争。即主要竞争对手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等。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凭借自身的优势已经拥有了庞大的金融网点和固定的客户群。而村镇银行还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与信誉,大多数客户还采取观望态度,,因此村镇银行在竞争力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

(4)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意见》出台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能减多少税、免税多少年没有规定;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对支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尚未建立激励机制,影响其支农积极性;三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四是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当前还未能明确。

4.河南新乡村镇银行的经营运作

2010年3月22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乡银监局批准,河南新乡新兴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市场定位为:立足地方,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百姓。目前其人员还未全部到位,业务还未开展。

5.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不明朗;(2)资金短缺;(3)人员素质问题;(4)盈利能力

5.2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缓慢;(2)新乡市地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经济不发达。(3)专业人才大都流向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农村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奇缺。(4)村镇银行服务对象是农户及中小企业,管理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

6.完善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建设的建议及措施

(1)争取政府正当扶持,减少政府不当干预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村镇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可以在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营业税、所得税、分红、进入“门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帮助村镇银行进行融资,解决村镇银行创立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在法律上和行政上对村镇银行进行规范和管理。但是,政府不当干预也是金融机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在具体操作上,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只能通过政策加以引导,以使其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发展,不能够单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2)严格进行市场化操作,建立合理的银行制度

首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和企业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出现信用危机。其次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村镇银行内部的各种责、权、利的关系。再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将经营情况进行公开,方便存款人查阅。应建立由监管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组成的经营评价机构,定期公布评价结果。最后,建立危机处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对经营中出现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其扩大。

(3)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展开错位竞争

村镇银行主要面对的是农户和中小企业,在资金运用上,主要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即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该地区,在开展信用审查时除了审查财务数据外,更关注借款人的个人情况对还款能力的影响。村镇银行处于发展的初期,由于受资金、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展开错位竞争,才能够与大型银行抗衡,吸引更多的客户。

(4)完善金融监管,强化风险防范

针对农村金融风险较大和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首先是外部监管,即要强化公众的社会监管,鼓励存款人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其次是专职监管,规范村镇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所有的信息披露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及时;最后是内部监管,要充分发挥银行协会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

7.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一)绪论;

(二)村镇银行的理论分析

(三)河南新乡村镇银行的经营运作

(四)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完善河南新乡村镇银行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六)研究的结论

8.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课题主要以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的河南新乡村镇银行作为案例,对当前我国构建科学有效和谐的村镇银行体系给予系统地研究。本课题首先对全国村镇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全面系统地分析。接着,针对作为特殊大省的河南新乡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给予剖析。再者,对作为农村经济金融流通形式的村镇银行的性质,类型和地位作用给予分析。最后,根据现代全球经验发展趋势和河南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新乡村镇银行、河南村镇银行乃至全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对策。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9.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课题主要以河南新乡村镇银行作为研究视角,一点带面的对河南乃至全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给与研究。论文主要对全国村镇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给予分析,以河南新乡村镇银行作为典范,对村镇银行的性质、类型、特征、作用给予详细分析。同时,在科学辨证分析其经营管理中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策略以及存在的困境给予分析。最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寻求未来发展的良好对策。本研究课题以河南新乡村镇银作为研究案例对我国村镇银行业的发展给予研究,在河南银行业发展中是一种创新研究。

10.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创新之处

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

研究的视角较新,本文主要是区域性的实证研究,从新乡市的角度来研究农发行对新农村建设支持问题,而国内外文献中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区域性研究较少,大多为农业政策性金融业的宏观分析和研究。研究的观点较新,从多角度构建新乡市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体系。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有:(1)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创新之处;(2)如何构建整体新乡市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体系。

11.预期目标

本论文预期达到的目标有:(1)农发行新乡市分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信贷投入的意见;(2)研究的理论成果既要符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客观规律,又能为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提供科学的理论、实证与政策支持;(3)论文研究水平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高要求。

12.可行性论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乡市分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改革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了从单一支持粮棉油收储向多方位、宽领域支农的转变,初步实现了向现代银行体制的转变,农发行新乡市分行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三农”工作的政策方针,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支持粮棉油收购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乡市新农村的建设。新乡市农发行作为当地的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将构筑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和工作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建设作为‘三位一体’系统工程一体规划、一并推进,新乡市农发行按照总行有关信贷管理办法,结合新乡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新乡市农发行信贷支持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县域城镇建设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新乡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本人在农业发展银行新乡市分行工作多年,对农业发展银行新乡市分行的业务情况比较了解,本人已经收集了大量与论文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这对于论文的写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3.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