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例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1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构建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容易产生怯懦、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0%以上。国家虽然出台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民政、妇联、共青团、学校、社区、社会、志愿者、企业及家庭等多种力量联动,形成关爱合力,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长效和稳定的关爱服务,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力量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和服务有限。

1.关爱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第一,关爱服务的对象不清,没有做到“精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同,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是自身有残疾,有的是特别困难的家庭。但目前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没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分层分类关爱服务。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有的是学习心理问题,有的是情感缺失问题,有的是性格问题,但当前的关爱服务体系比较笼统,实行“一刀切”,很难确保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质量。

第二,关爱服务的内容简单,多物质资助,少精神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很多团体和个人认为从物质上就可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如向他们捐助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但实际上,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是情感的陪伴,物质上的满足不能代替情感的缺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应把重点放在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上。

第三,关爱服务的范围狭窄,发展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应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特别少。而且不同地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财政专项拨款也不同,精准扶贫的力度不均衡。这些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质量不高。

2.关爱服务主体效能问题分析

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中起到决策、组织和实施作用的各部分的集合,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村(镇)社区(农村留守儿童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户籍家庭和监护人的家庭),社会(企业、志愿者组织、媒体)等。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在2010年才被正式提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多部门要协同合作,发挥较高的效能是很难的,且问题很多。

第一,妇联、共青团、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时,因为受职能限制和资金短缺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第二,关爱服务各主体之间缺乏统筹安排,不能协调合作,经常出现工作漏做、重叠,浪费资源的现象。

第三,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第四,社区由于开展心理活动的专业设施短缺、资金匮乏、机构不健全,尤其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以无法正常开展相关活动。第五,新闻媒体只是起到宣传作用,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没有调动起所有社会资源参与到关爱服务工作中。第六,企业做这项工作时往往是出于宣传自身的目的,支持力度有限,而且缺少持续性和计划性,经常虎头蛇尾。第七,留守儿童的父母作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实际上是缺位的。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3.关爱服务工作机制问题分析

第一,欠缺监督管理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就会出现各主体之间责权不分,关爱服务对象不清、内容混乱等问题。

第二,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稳定的资金基础是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一些村镇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设施和经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薪金等都需要长期稳定的经费资助。但目前很多地区组织的关爱服务工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使得关爱服务工作半途而废。

第三,缺乏精准扶贫管理工作机制。当前,有些地区的精准扶贫并没有做到“精准”。比如,一些经济极其落后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并没有得到以政府为主导的各关爱力量的特殊对待,仍然按照常规形式开展关爱服务工作,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4.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欠缺,所以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认知并不清晰。建立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关爱服务工作的成效。

第一,结合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评价,各主体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第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评价关爱服务工作的效果,能够促使扶贫真正做到“精准”,避免形式化的“扶贫”。

第三,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种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相继展开,如果缺少评价机制,就会出现形式大于结果的现象,即开展的活动很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范式

1.工作机制构建

(1)建立关爱服务组织管理工作机制。由政府部门制定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工作机制,设置严格的关爱服务政策和制度,精准选择扶贫对象,建立由政府统一规范、引导,下级单位积极配合实施的组织管理机制。

(2)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搭建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家庭等多方联动平台,各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重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构建合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3)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公平、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需要针对关爱服务效果进行考核,针对关爱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省、市、县、乡、村要把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一部分,进行层层监督和考核。

(4)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合理规划使用经费,让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实处,真正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和服务的“精准扶贫”。

2.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1)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发展支持体系。首先,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出台鼓励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繁荣农村经济。其次,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使农村劳动力留下来,依靠家乡就可以发家致富。最后,大力扶持农村企业发展,通过减免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构建家庭功能支持体系。首先,调整家庭结构,鼓励父母尽量不要双方都出去打工,留下一方照顾孩子,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其次,加强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如果不能常常回家,就要利用微信、电话等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增加亲子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重视监护人的选择,提高监护人的养育能力。很多监护人是老人,他们往往只会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要对监护人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使其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情感缺失。

(3)建立联动参与关爱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合力,拓宽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思路。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招募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其次,号召爱心企业及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制订善款使用计划,保证每一笔善款都用到关爱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中。再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识,吸引更多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关爱服务行动。最后,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由村(镇)社区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活动中心,定期举行农村留守儿童团体活动,为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3.关爱服务网络构建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网络。依靠乡(镇)、村妇联,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信息库,逐村逐户摸排登记,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个性化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提供详尽可靠的依据。

(2)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网络。首先,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设立专项资金,统筹规划,建立心理咨询室,购买专业设施等。其次,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要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其幸福感。学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加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再次,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学校可以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配发专门的教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最后,学校可以建设心理网站,成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在线心理辅导,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及时矫正、正确疏导,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3)建立健全农村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组成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儿童一入学,学校就应建立心理档案,把儿童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登记在案,并及时记录其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定时对其进行心理测评,重点关注其心理异常表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

(4)构建家校共育合作网络。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由于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处时间较长,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多给留守儿童情感的抚慰和陪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保持情感交流。

三、结语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援助途径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腾讯公益等联合了《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16岁以下留守儿童总量已超过5000万。关于“留守儿童是否多来源于贫困家庭”调查中,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中一般收入家庭占70%,低收入家庭占20%,中高收入家庭占10%。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意义上认为“留守儿童多来源于贫困家庭”的观点已存在偏颇,造成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也趋于多样化,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已不再是唯一原因,现行的教育制度及户籍制度反而成为留守儿童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廊坊周边区县为例,在对六所小学800名学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得出,留守儿童特别是隐性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造成廊坊周边留守儿童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教育制度,如中考、高考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考试的壁垒是造成廊坊周边区县留守儿童的主要成因。家访中,在京津就业的很多家长表示有经济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两地在教材版本、考试大纲以及中高考政策等原因,只能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二是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读书无用论”对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及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这部分群体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三是廊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隐性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廊坊地处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均在河北省前列,但由于落户京津难度较大、生活成本高(房价)等原因,京津周边廊坊区县就成为京津流动人员落户的不二选择,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京津工作,廊坊生活就成为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了隐形留守儿童数量激增。

(二)家庭因素

缺少父母陪伴,很多留守儿童交由托管机构代管或由隔代抚养,对学生学习的过问少之又少,访谈中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上几年级,对于成长中孩子的心理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些对于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安全感缺失、不良行为滋生、性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等问题都与家庭教育缺少相关。

(三)学校教育因素

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等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数学校不能提供标准的、专业化的心理帮扶与疏导工作,这使得本就在发展中存在困惑和问题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甚至由于教师的忽视、对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漠视,从而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使其害怕甚至厌恶上学。以调查中所列学校为例,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帮扶机构并且配备了专任教师,但专任教师的往往被安排了其他与之无关的工作,部分学校既无相应机构也无专业教师,更别提能否给孩子提供专业疏导和帮扶了。

二、留守儿童心理援助有效途径探析

(一)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硬件条件配备齐全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心理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核心因素。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克服困难对中小学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心理将康教育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二)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和动员全体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使其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真正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与学生交流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应有的关怀,部分弥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同时家长应该自我成长,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尤其是和区域内大学、心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以廊坊市十二小学为例,作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附属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资源,解决自身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同时,与相关心理科研院所合作,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团体活动课程,培训教师,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受众面。比如针对留守儿童家长开展“家长学校”系列课程,针对留守儿童中有自卑心理、抑郁焦虑情绪的学生开展“情绪消防员”体验活动。

三、结语

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产生的社会想象,对于留守儿童心理状调查结果已经收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廊坊周边区县留守儿童多呈现为隐性留守,这些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各级心理学民间组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方合力、多途径、多渠道建立联动机制,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刘晴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163~164.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3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不足,加之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合,多方努力营造关爱氛围,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大特殊群体。因此,需要研究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适宜的解决路径,及时采取干预对策,使留守儿童能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问题表现

1.学习方面首先,注意力缺失。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缺乏耐心,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常常有愤怒或沮丧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差,表现为不喜欢学习,不愿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不遵从教师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学习动机薄弱。在课堂纪律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放弃学习、破罐子破摔的现象。2.性格方面首先,焦虑自卑感严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亲情的呵护,心理压力过大,对日常琐事过度焦虑或紧张不安,警觉性过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信心缺失,做事畏首畏尾,缺乏主见,对困难、挫折和失败等消极情绪的承受力较差。其次,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候,出现不服从学校教师或监护人管教的情形,思想偏激,行为逆反。3.人际关系方面首先,孤僻不合群。性格上敏感多疑、情感脆弱,做事胆小、懦弱,对身边的人怀有戒备的心理,对集体活动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其次,具有社交恐惧症。对正常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出现社交恐惧症。4.人生观方面首先,意志薄弱。留守儿童面对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侵蚀。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不高,自律水平普遍较低,道德意识薄弱,容易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其次,价值观错位。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知,容易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出现价值观错位,认为上学无用、知识无用,有了“与其努力读书,还不如打工挣钱”的错误观念,在校期间无明确的奋斗目标,得过且过。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在农村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虽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但是相关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其次,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基础教学设施滞后,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寄宿条件差、师资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专业的心理教师更是难寻。

2.学校教育缺位

首先,教育观念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化。其次,专业知识欠缺。农村中小学极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直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第三,教师关爱不足。不少农村教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未能及时表扬鼓励留守儿童的细微进步,使他们缺少学习的动力。

3.家庭教育不足

首先,亲子教育缺失。父母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怀,内心的困惑和焦虑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容易形成不健康性格,造成心理障碍。其次,监护人教育方法不科学。留守儿童大都由祖辈监护,农村大多数老年人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担负起监护和教育的重任。不少祖辈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出现偏袒孩子的现象,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

4.自身存在不足

首先,意志薄弱,厌学情绪严重。据调查发现,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家基本处于“放羊”的学习状态,无人看管,学习中遇到问题又没有人为他们答疑解惑,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习不求上进。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的作业书写潦草粗心,存在“偷工减料”、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等情形。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要积极建立起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困惑及时向最亲近的人倾诉,能得到父母的抚慰与关爱。因此,学校要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台账,方便开展工作。教师要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孩子在校的表现,让他们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聊天交流。这样才能使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来自父母、教师的关爱,走出自卑的心理低谷,改善不良性格,才能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训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可借助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等媒介与渠道,或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邀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以此来转变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观念,强化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让他们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变化,及时加以引导,使留守儿童能步入正确的轨道。

(三)多方努力营造关爱氛围

首先,学校要淡化应试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倡导各学科教师在完成各科教学的同时,大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设立留守儿童咨询室,完善心理咨询室配备,供留守儿童发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要外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学校要利用橱窗、宣传栏、学习园地等教育阵地,进行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政府要花大力气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关闭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整顿网吧管理,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防止色情暴力等低俗文化或网络游戏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晓庆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第四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篇2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受限于条件艰苦、学费高昂、精力不够等客观条件,许多父母只得将子女托给老人抚养或交由亲戚寄养,其子女也由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攀升,针对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但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却略显单薄。尽管学者都已经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疏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这一课题的特殊性尚未上升至整个社会层面的症候性,因此部分学者在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开展研究时往往围绕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展开,很难深入到心理健康领域。

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概率与持续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的重要一步。一是认知偏差。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认知偏差的比例普遍较高且逐年增长。父母角色的缺席,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习惯性对外界保持警惕和疏离,过度的“内生长”也使其长期压抑自己、隐藏自己、封锁自己,这种“自我封闭”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农村儿童对外界产生错误认知。二是行为障碍。农村留守儿童多由老人抚养,由于代际差异,老人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经验,要么一味溺爱、有求必应,要么不管不顾、动辄大骂。有的老人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管束、无人引导,稍有不慎,便容易行差踏错,沾惹上打架斗殴、吸烟喝酒、沉溺游戏等不良嗜好。三是人格错位。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理疏导,农村留守儿童多敏感内向、孤傲偏执,这也导致了两种性格极端:一种是讨好型性格,自卑缺爱;一种是攻击型人格,冲动易怒。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纾困之道。家庭层面:父母应意识到陪伴和关心孩子的重要性,即使在外务工繁忙,也要抽空回家看望孩子或定期视频电话,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呵护、被重视。此外,家人的一言一行均是孩子模仿、学习的“范本”。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其他看顾者也应注重家风家教建设,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层面:学校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建档,记录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时调查摸底,定期随访追踪,逐一记录归档,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条理、有计划、有效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通识课程普遍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同时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业规划、家庭相处等教学内容有机串联。社会层面:社会应整合各方力量,综合利用资源,提供农村留守儿童救助救济和社会支持。例如,社区或乡镇应定期开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切。针对极端情况,落实帮“困”措施,开展个案研究。此外,社区还应不断强化家访、校访的频率和力度,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牵涉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大计。

无论之于国家大政方针,还是家庭幸福美满,抑或社会和谐稳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都让人百感交集、下笔千斤……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跳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除了上述措施外,经开明出版社于2021年9月出版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亦能提供诸多参考。全书共12个章节,分别从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起源、意义、方法出发,借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学派的理论研究,强调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保障留守儿童的儿童福利与权利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家庭对留守儿童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网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该书还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纾解进行了前景展望。该书的创新价值在于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既有真实案例,又有临床记录,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刻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实处境,以期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找到真正能够破局的路径。

作者:蒋桂黎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篇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根据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伴且生活环境闭塞,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明显、厌学情绪强烈等,诸如此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极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当下存在的教学困境,并思考有效的解决手段。

一、营造和谐氛围,改善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面创新。教师在积极学习、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同时,要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教师可以从环境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其创造全新的发展空间,帮助其健康成长。教师要重视教学氛围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在环境上、情感上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消除负面情绪。留守儿童的自卑多来源于生活和学习两大方面,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组织“夸夸会”活动,通过相互夸奖、相互认可的方式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对于得到较多鼓励和表扬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发现自身的长处,承认自身的不足,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于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表现较差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强调扬长避短,从生活自理能力、日常交际等角度鼓励留守儿童。教师还可以组织周期性的评比活动,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生活习惯培养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对留守儿童实施全方位的心理疏导,通过激励式教育营造和谐氛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注重习惯培养,转变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实施:一方面,培养留守儿童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培养留守儿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其以更为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的生活。但是,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来看,情感的缺失、对于自我价值的否定使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厌学心理,对于教学活动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导致其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甚至对社交活动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封闭自我。教师要依据留守儿童自我封闭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转变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从习惯培养入手,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良好思想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协助留守儿童制作周末活动时间表,对留守儿童的日常活动、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周末活动时间表的引导下,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过程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干预,通过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逐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形成自强、自律的优秀品质,有助于解决其厌学心理问题。

三、组织多样活动,扩大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

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重视社交关系的建立、独立人格的培养,给予留守儿童被认可、被重视的满足感,消除留守儿童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封闭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其健康成长。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育人要求,教师要尝试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多元化活动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增加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以更为积极的情感迎接挑战。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调动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为留守儿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新的环境。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鸡妈妈”为例,教师准备鸡蛋,制作恒温箱,帮助留守儿童尝试将鸡蛋孵化成小鸡。这一活动旨在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心,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孵小鸡”的过程就像是父母照顾自己长大的过程,留守儿童将鸡蛋一刻不停地带在身上,感受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的辛苦付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帮助其形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使其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趣味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改善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金鱼、蚕等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培养其活动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感恩父母、主动回报父母的意识,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四、整合多方力量,落实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了解相关信息的全新渠道,在帮助留守儿童获取学习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了留守儿童的信息需求。基于多方资源开展情感引导,让留守儿童正视自己、正视生活,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尝试利用正能量故事、人文故事教育留守儿童,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意识的引导,推动其全面进步。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方共同发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方面,为留守儿童推荐健康成长的教育故事,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意识,要求留守儿童父母尝试掌握多元化信息平台的应用方法,搜集有利于留守儿童道德意识和情感意识发展的教育资源,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对错、是非等基本观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建线上班级,在线上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入手,帮助其理解自身的处境——父母的离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线上情感交流会,通过匿名对话、虚拟交流等方式鼓励留守儿童表达情感,加强对他们的情感疏导。教师要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交流,将情感与心理健康知识融合起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微课、慕课等教学平台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通过“交心会”“谈话会”等方式与留守儿童互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疏导、集体观影活动等方式消除留守儿童与环境之间的隔阂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建立沟通、娱乐、育人多元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准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在思想上、环境上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在活动上、方法上创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情感上的引导、方法上的创新,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全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旭,杨青松.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构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2).

[2]张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2(4).

[3]李双福.呵护留守的心灵: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3).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4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父母引导的缺乏,导致内心的迷茫,以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并且分别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给予了解决对策,以期待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奔向城市,致使我国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是指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将其留在家乡,需要其他监护人予以照顾的孩子,孩子的年龄一般是3-16岁。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显示,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000万人,到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5800万,到2016年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6000万,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引导,内心迷茫。家庭支持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进行其他外部活动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2]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引导很少,并且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交由监护人看管。调查表明,有56.4%的留守儿童与留在家中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隔代代养占到32.3%。[3]但父母选择的监护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年龄差距极大,并且监护人教育孩子的思想落后,无法很好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农村的孩子,与外界的沟通很少,他们无法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不知道未来朝哪个方面努力,留守儿童的内心是迷茫的,也是无助的。

2.学校教育不足,专业老师缺乏。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现阶段,农村学校在极力的推行寄宿制,但由于条件缺乏,寄宿条件较差,农村孩子往往多人住一个宿舍,并且没有专业的生活老师进行照顾。农村学校一般都是大班,班级的学生较多,老师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孩子。如今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农村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唯考试之上,成绩优秀的就给予关注,而对于成绩差的则放任自流。[4]

3.社会监管不力,落后观念的影响。如今网络发达,很多的农村都有游戏厅,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较弱,面对游戏没有自控能力,再加上父母及监护人教育的缺失,以至于更多的孩子迷上了游戏而无法自拔。农村的社会观念落后,读书无用论等观念被很多人都认可,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只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就可以了,然后拿着初中毕业证,像父母那样去城里打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且认为即使多读书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还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学习社会经验,拥有这样观点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如此落后的社会观念,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不利于留守儿童长期的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同时应当尽量兼顾到孩子,不能为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而牺牲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经常关心孩子的日常问题,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爱的,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监护人时,也必须考虑监护人各方面的条件,因为监护人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监护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并且父母应当利用节假日经常回来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互动,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孤独感,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家庭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重视家庭的功能,并且发挥其作用。

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唯成绩论,应当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教书能力及育人能力进行评估,给老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老师的整体水平。并且应当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趋势,还应当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让留守儿童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课程中加强对孩子心理的引导。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管理,因为当留守儿童在群体中生活时,可以减少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改善人际交往方式。[5]

3.加强社会关注,改善生活环境。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各农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如建立图书馆,并且购进积极向上、有益于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孩子在闲暇时刻能够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丰富知识,充实内心。[6]应当加强对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的进入,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对孩子的网瘾进行纠正。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各界应该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想出恰当的解决方式,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徐友名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凤萍,王晓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2]代艳君,刘宗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宋广文,周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战略应对.战略决策研究,2012.

[4]王江南,邓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学校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13.

[5]孙小蒙,葛元?.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

[6]门萃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理论,2012.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关爱模式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系社会热点。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主阵地的学校关爱工作纷纷开展,然而却受到关注较少,更缺少理论提炼。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概括为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其举措有恢复家访制度、创新家长会形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异地成员搭建平台以营造“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等。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主要在寄宿制学校实施的“校中建校”模式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更多的学校采用“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重点关注并完善工作机制。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也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

随着留守儿童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纷纷展开。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总目标。这一文件预示着:在官方意识中,作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体主要有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组成。而作为处于入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其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注等问题几乎都集中到了教育领域,牵动着教育的敏感神经。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1]这表明,学校是他们主要生活、学习的场所,教育部门或学校客观上起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作用,绝大多数学校也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因此,本文对以学校为主的教育部门探索出来的关爱活动进行模式化概括,描述各种模式的实施背景、指导理念及其具体措施,并分析目前学校的主要关爱模式的维系和质量提升困境,最后讨论关爱网络中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部门(学校)的视角而言,教育部门(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的主要关爱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

一、家校合作模式

(一)背景

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未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负有更重要的责任;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就退到了次要的地位上。这一观点,中国农村更为流行。如有的家长在碰到学校老师要求其配合管教小孩时,认为“孩子已经交给你了,当然由你负责,要不然还不如放在家里。”“如果我教得了他,就不会交到你学校手里来了。”更有的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就可以送到学校了,如果能在学校住校就更好了,我们就可以安心外出打工了。”把儿童成长中本应家庭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学校等其他现代组织机构的观点,在学者中也不时出现,如认为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区)教育[2]和监护体系[3]。其实,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国务院文件精神是相违背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强化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责任,一些学校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即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

(二)理念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家校合作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不能推也不能揽,帮扶应建立在家庭责任的基础上,现实操作中如果过于依赖政府,则可能增加家庭的依赖性而弱化了家庭责任。教育、民政、工青妇、社区(乡镇、村委会)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各自部门的特性来做好帮扶工作。江西省一些市县开展了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SpheresofInfluence)[4],即各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三)举措

1.恢复家访制度,变家访为帮扶。家访,是一项由教师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的制度,曾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亦是家校合作的有效形式。家访,意味着老师与学生家庭成员面对面交流、意味着“此时此地”,这种现场感便于教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头脑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访出每个‘问题孩子’背后的特殊原因,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访往往被电话访问甚至网络访问(QQ、微信等)代替了,甚至出现家校之间“没有重大问题不见面,见面肯定有重大问题”。全球化的信息技术使人的沟通更具时效性了,然而却失去了许多“地气”。江西省教育厅开展的“万师访万家”活动[5],通过实地家访与问题解决,让不少辍学留守儿童因此返学。家访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教育方式方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类采取措施,如为留守儿童物色合适的“家长”以心理帮扶并缓解其亲情饥渴,或者帮助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申请困难补助,又或者通过送教上门方式让承担隔代教养任务的祖辈学会正确的“育孙”方法。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更直接的原因是学校通过了解家庭状况以促进儿童学业与品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今天,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除了传统的儿童社会化意义外,更起着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帮扶意义。

2.创新家长会形式,营造家校共育氛围。有的学校把家长会开到偏远山村或外出务工的集中地等。如2013年,上饶市一所初级中学(600多名学生中近500名为留守学生)的校长了解到其中200多名留守学生的家长在浙江义乌和浦江务工,便与班子成员决策主动走出去,把家长会开到家长省外务工集中地去。其具体做法是,让孩子们在学校里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地方,把自己在学校的生活拍成视频,并跟家长说一段话。校长与12名班主任,于2013年的一个周末,带着这些视频先到浙江义乌事先联系好的一所学校多媒体教室与务工创业的家长见面开会。学校向家长报告学校发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展示视频,与家长探讨如何携手共助子女健康成长。该校已连续3年把家长会开到浙江。“现在,许多家长体会到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陆续有30多位家长回家创业了。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都力争留一方在家了。”(2016年3月调研资料)另外,江西省的德兴市与乐平市也有些学校,利用寒假春节期间,外出父母都要回家过年的机会,把家长会开到了学生居住地较集中的边远山村。(2014年3月调研资料)

3.利用信息化技术,营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二元社会结构下,一种制度性乡城拆分型家庭已占据庞大规模。时空分隔必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历史总是会在困境中自我寻找出路。时空距离分隔中的成员们并不是坐以待毙,全球化技术日益打破时空隔离并维系亲密共同体的生活。笔者经过较长时期的田野观察与思考,将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秩序命名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在2014年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年会(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论坛(中南大学)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这一理论经同事与本人的推广逐渐在江西省上饶市、抚州市、新余市的一些学校因地制宜地践行,并被省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采纳与实施。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弋阳县育才学校)招收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校方为了体现向消费者负责的理念,稳定和吸引生源市场,竭力用信息技术向家长呈现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以宣示“将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是放心的、值得的”。该校各班建立起了班级微信群,班主任每天都会在班级微信平台上传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用图文并茂展示、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看着孩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看着孩子认真学习的劲头;看着孩子们获奖照片……家长心里欣慰,“每日能看到孩子照片,我干活都有劲”!很多孩子的父亲母亲都加入微信群,家长和老师一起在微信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经常组织和鼓励孩子给家长写信,主题以感恩为主,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以照片形式上传。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通过班级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页版微信,让学生和家长现场微信互动。家长们也上传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使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二、“校中建家”模式

(一)背景

实践“校中建家”关爱模式的主要是寄宿制学校,因此,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依托寄宿制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完善学校设施建设和学习生活条件,把留守儿童集中管理,让留守儿童住进学校,统一食宿、统一学习,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结构的缺损、亲子关系的不畅、监护人的亲情替代不完善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学习、生活、行为、安全等方面确实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寄宿制学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职能,客观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职能与环境的缺失。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办法。弥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成为政府和社会赋予寄宿制学校的新社会功能。不少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寄宿制学校的这一“看护功能”,甚至有非留守儿童的家长也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可以住校了,我们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因此,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不断上升是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呈现的新态势,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6]

(二)理念

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采用“校中建校”模式的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没有采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教育体系去划分责任,而是主动担责,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将传统上寄宿制学校的“管食宿、保平安”管理模式向“重思想、抓习惯”的管理模式转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把本应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与空间转移到学校,由教师和家庭教育老师来完善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学校中生活。因此,学校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2016-3-25,DX调研资料)

(三)举措

以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为例,这所学校的前身是私立学校,在2010年转制之初,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各校分流学生及部分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70%-80%。为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中心,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有正式编制的中层处室,对留守儿童集中编班,统一管理。在同一个班级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组合原则,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家庭组合小组。组合的原则可以是同质组合,也可以是异质组合,组合中要有男女同学。同一个小组在一起就餐、劳动、学习、活动,同性同组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就寝。学校根据老师学生的配比情况、硬件设施条件等决定每组的人数,一般为8~10人左右,每组安排一个家庭教育老师。这个家庭教育老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老师,他们不只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不是保姆式的生活老师,而是相当于家长,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还有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等。一般的家长会以学校的这种“家”为单位召开。家庭教育老师一般由班上的任课老师兼任,学校的活动以“家”为单位参加,劳动课以“家”为单位参加。一“家”的学生在学校里朝夕相处。“校中建家”,使得一个班级成了一个大“家”,一个寝室、一个学习小组成了一个个小“家”。同学成了每天集中学习、生活的“兄弟姐妹”。班主任、任课老师则全天候“守护教育”,充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对住宿生起床、晨练、就餐、午休、就寝等进行全天候跟班管理;校长、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晨跑、做早操;就餐时定人、定桌、定菜,班主任与学生坐一起,吃同样的饭菜;就寝时,逐个点名核实进入生活区。学校表示,这一做法是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为办学理念,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和习惯培养,重视营造“家”的氛围和开展“家”的活动,让他们尽享“温馨家园”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生活教育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设生活教育课、加强生活实践指导;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班会、晨会、电视课等进行感恩、励志、诚信、自信自强等品格教育以及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亲情沟通等;习惯培养主要有分年级制定习惯教育培养目标、星级评比、榜样促进和引领、住宿班班级习惯教育日常化等。

三、“重点关注”模式

(一)背景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日益被看成社会问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一些省份在有关留守儿童的政策文本中不约而同地突出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提出具体要求,如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改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等。[7]面对交待下来的任务,学校虽能尽职尽力地完成,但很难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抽离出来另搞一个体系。笔者将部分学校根据基层实情并体现基层智慧的关爱模式命名为“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重点关注。

(二)理念

据笔者的观察与判断,在实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采取“重点关注”模式的学校占大多数。与“校中建家”模式中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教育与管理不同,“重点关注”这一“民间智慧”虽未得到理论提升,但在客观上体现了公平教育中的全纳理念和关注弱势群体的原则。全纳理念认为,教育体系是全体适用的资源分配,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尊重学生不同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但又尊重弱者优先的原则,重视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边缘群体)的教育平等,尽可能使他们日常生活的类型和状态与成为社会主要潮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上级文件要求我们怎样做,我们肯定照办。这样,也利于我们摸清学校底数。但在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并没有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区分开来,而是一视同仁。不管他(她)是不是留守儿童,谁有特别的需要和特别的困难,我们就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帮扶。”

(三)举措

以赣南山区的于都县为例。作为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于都县较早要求相关部门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于都县教育局总结该县经验为:“一个理念”、“两个结合”、“三个补充”、“四个加强”,全方位、立体式地关爱留守孩(2016-3-28调研资料)。所谓“一个理念”,即有爱,不给留守儿童贴标签。“要端正观念,明白留守孩不是‘问题孩’;要心灵关爱,让留守孩情感上不孤单、性格上不残缺;要注重引导,让留守成为希望,而不是失望。”两个结合,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爱”的双边合作,以形成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课内课外同步、校内校外结合、家校社合力的立体教育网络。“三个补充”,则为补“亲情”、补“钙质”、补“阳光”,具体路径为通过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由学习、生活关爱延伸到心理健康关爱,由学校关爱延伸到家庭关爱的三个延伸补“亲情”,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增补留守孩成长中缺少的“钙质”,通过“一校一品”填补留守孩心中缺乏的“阳光”。坚持“四个加强”,即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帮扶力度、体系建设等让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得到有效保障。该县教育系统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如留守孩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关爱帮扶制度、心理辅导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如学校领导小组职责、学校具体负责人职责、辅导员职责、“家长”职责等。

四、评析与讨论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阵地,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等三种主要关爱模式。这三种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形成而并非政府意志建构的,各自都有其相应的现实背景及儿童关爱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关爱措施。从方法论上看,以上模式的划分,是为便于厘清现实的繁杂而基于经验材料上作出的理想类型划分。这些模式甚至尚未来得及命名,笔者对其勉强命名,也是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以得到规律性认识乃至实践推广。既然是理想类型,就意味着这些模式可能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较难在现实中能找到完全对应的案例。也就是说,在现实中,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可能采取某一种模式为主,兼采别种模式。如以家校合作模式为主的学校,也可能实践着“重点关注”模式的某些要素;以“校中建家”模式或“重点关注”模式为主者,也可能通过开展亲情书信、网络视频、周末家长热线等活动,为孩子和父母搭建起“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即使是便于实施“校中建家”模式的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中也可能同时践行着“重点关注”模式。从调研情况来看,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功效。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一)财力与人力是现有的学校关爱模式维系之困

有人对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现有的成功经验大多有强大资源的投入,其中包括专家的技术支持和各方资金的支持[8]。笔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的调研中,同样发现,现有各种模式的维系存在着不小的财力、人力困境。也正因为物质上的保障不力,导致一些地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浮于浅表,不少学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主要依靠教师良心以及校长的事业心。据某省“十三五”扶贫规划测算,如果要对该省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提供放学后集中活动和周末看护,按照每生每学年开支200元计算,每年至少需财政投入2.4亿元(注:200元*120万人)。以上述实践“校中建家”模式的那所学校为例,该省现行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是800元每生,住宿生另加100元。即使在已有学生公寓和食堂满足的基础上,留守儿童中每个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高达1300元(包括水电、宿管员工资、器材损耗、食堂补贴、周末和课后看护的课时补贴等)。另外,非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也在500元左右。可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多的地方,往往地方财力较为紧张,难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使得不少关爱工作有计划,难落实。如留守孩关爱阵地和校内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运转、专业技能老师的工作补贴和培训等,都需要相当大的财力投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人员的缺乏是影响学校关爱工作质量的又一大关键因素。尽管一些地方建立了政府、学校、群团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但依然缺少有效的组织队伍,表现为专职的管理人员以及心理辅导、儿童保健、音体美等专业人员缺乏。比如于都县要求每所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学校都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办公室、活动室等,但几乎所有关爱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学校教师兼职,近三分之二的活动室因缺乏音体美教师而利用率不足,大多数学校因没有心理老师而无法开展留守儿童团体(或个体)辅导活动。

(二)关爱质量的提升仍需提升政策的针对性

留守儿童政策的针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群体看,关注留守儿童的全部还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从内容看,关注儿童发展哪些方面。留守儿童不是铁板一块的同质群体,其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不一致,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同,本人的天资秉赋各不相同。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其中留守女童、青春期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外出家庭以及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又是其中的“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出现在留守儿童本人身上的问题分为安全问题、心理和行为问题、健康、学业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亲子分离有关,也可能与经济社会结构有关。在弋阳县的家校合作模式中,学校与家庭建立起了“合伙人”关系,但也存在个别低学历、低收入、无闲暇时间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达到学校的要求,从而在“家校合作”中掉队。构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的学校,因为是一所私立学校,收费较公立学校高,大多学生家长经济水平较高,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经济实力,但也存在一些家境困难无力支付智能手机费用和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父母被排除在外的风险。这所学校的做法中,还有一个需要改进之处,就是单一地依赖微信技术,其实共同生活不仅仅依靠新的全球化信息技术,若此,则这一模式在网络和电脑不普及的偏远山村、办学条件较薄弱的学校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资源和传统信息技术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中建家”模式因能较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深受学生家庭欢迎,但同样引来褒贬不一。“贴标签”是一个热议点,如有的学校有意地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甚至在分班、住宿、用餐、校服、校牌、社团活动处处分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对症下药”。为了迎接检查的需要,不少学校不得不在宣传板报、条幅上鲜明地标示出“留守儿童”字样。有学者认为[9],对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但也可能使学校与社会给儿童带来不恰当的关注、理解与帮助,并可能无形中加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隔阂,“标签化”对留守儿童不但不是正向期待反而是一种不良暗示,从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有学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话,他们不愿意进入“留守班”。另一个热议点是寄宿学校的封闭管理模式。[10]目前寄宿制学校更多考虑是政府管理方便,而不是将以人为本、儿童权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很少考虑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与儿童的感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举办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研讨会”上,就有学者直指寄宿制学校出现了学校“囚笼化”、学生“囚徒化”的不良趋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重点关注”模式,从理想层面考量,能较好地体现人本思想,但执行难度相当高,一不小心可能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目前来看,政策上和理论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现有政策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单一化的群体,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比较笼统和宽泛,这对于学校关爱工作缺乏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另外,大规模的留守儿童是较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逾二十余年但大多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使用的儿童发展理论基本来自于西方,或者在研究中国留守儿童时也大多用西方理论框架打捞本土经验,或者为了吸引阅读量而迎合大众日常认识。这些特殊群体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和人生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概括不仅仅在于增加中国学术的地位,更有利于基层学校提升留守儿童的关爱质量,从而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国家与社会:留守儿童关爱的责任划分仍为理论瓶颈

本文旨在考察基于学校立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这些模式的生成是学校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社会期待以及本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主阵地,但并不赋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专属责任”,当然这种可能要成为无限责任“专属责任”也是基层学校所不愿承担和承担不了的。调研中,教育部门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各关爱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现有关爱工作的牵涉部门多,现有的关爱阵地如“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相关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各自为阵。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对留守儿童关爱仍然处于零散关怀状态。市场上托管中心的规范管理方面则又处于缺乏监管状态。除学校以外的不少组织在开展关爱行动时,往往出于政绩和社会声誉的考虑,常常以阶段性、运动式、走亲戚式的关爱活动居多。作为主阵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面对各部门和组织的关爱活动时,普遍感叹疲于应付。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制度设计、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的实质是亲子分离。当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时,更多从社会问题、社会治理的角度考虑。学校作为隶属于国家的组织,成为可以依托可资利用的极重要正式组织,政府文件中频频可见对于学校的指示性意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除了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的考虑外,也是因为“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11]。国家从监管角度考虑,还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真空。从时间上看,留守儿童在下午放学后,周末、节假日,以及不能与父辈团聚的寒暑假时间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空档。从群体上看,入学(园)前的留守幼儿可能有监护人时时看护,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后又未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散落于社会的留守儿童,也处于监管真空。虽然假期里有的村落会有家长自发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到水库、河边巡查,不让学生下河游泳。但总体而言,社会力量的薄弱,被分割各地的家庭成员凭借血亲关系较易形成“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可是地理空间上相近相邻的成员要生成“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反而有更大难度。在考虑是否征用教师和学校力量时,也许会进入惯性思维。调研中,教育部门普通表示“学校在职责内尽可能多地关注,但学校不能全程跟踪”。有学者明确提出,推行“学校家庭化”,以及以“家长”等名义强迫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监护职责的做法,不宜提倡与推广,回到父母身边,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12]。华中师大在受教育部委托的课题报告中也写道:当留守儿童被问及社会、政府、学校等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时,大都回答不太可能,认为父母是不可替代的。另外,他们也不希望特别的关照使他们更显得与那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不同。[13]这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关爱服务工作,还必须回到儿童立场上来。基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个体观”路径缺陷、学校主阵地责任的繁重以及当前家庭能力的弱化,有学者[14]建议将“支持家庭发展”纳入基本国策。家庭立场也许是在研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时值得补充的一个政策方向。

作者:戚务念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文)2013年05月10日[EB/OL]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28.

[3]庞文.关爱农村/留守孩[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0).

[4]EpsteinJL,SheldonSB.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华蓉,等.江西省“万师访万家”活动系列报道①:家访,访出教育的力量[J].中国教师报,2016-7-20(1-3).

[6]董世华.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N].中国教育报2013-9-26(5).

[7]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分析

[8]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9]郭文良.“标签”观照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24):65-69.

[10]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1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2]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13]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4]徐晓新,张秀兰.将家庭视角纳入公共政策———基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演进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6).

第三篇: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特点,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微山县794名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编儿童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学业水平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为(86.81±16.68)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92.68±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6,P<0.05);②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3.824,-3.725,P<0.05);③学业水平优秀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F=15.46,P<0.05);④父母学历高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低的留守儿童(F=16.38,P<0.05);⑤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F=14.86,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性别、学业水平、父母学历、监护力度与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均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成为我国特殊的社会现象[1]。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关爱和陪伴。有研究调查显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4]。但也有调查指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会出现负面问题,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5]。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的儿童却能够适应良好,表现突出,这与其心理韧性有密切关系。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味着面对困难经历时的反弹能力[6],心理韧性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保护性因子,且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7-8]。心理韧性越高的个体,在其遭遇应激后,心理抗压能力越强,能够迅速复原或具备良好适应的能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提高其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帮助[9]。目前,我国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5年9月,在微山县4所中学的留守儿童中,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初高中各年级留守儿童806名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794份,有效率98.5%。被试年龄从12~18岁,平均年龄为(14.23±1.56)岁。其中男生405人,女生389人;七年级124人,八年级131人,九年级136人;高一146人,高二129人,高三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theResilienceScaleforChineseAdolescent,RSCA)[10]胡月琴、甘怡群(2008)编制,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量表在中国内地进行实测,初测(n=283)的内部一致性为0.85,复测(n=420)信度为1.83;量表总分与Wagnild和Young的Rs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3,与中学生生存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49,均达到显著水平。

1.2.2自编留守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学习状况、父母学历(以夫妻中最高学历为准)、父母是否在外打工、父母打工时间、监护人状况等基本信息。

1.2.3学业水平调查表

收集被试留守儿童所有科目的期末成绩,将这些分数标准化后得出Z分数,然后再将Z分数转化为T分数,求T分数的平均数,把成绩分为优秀、中等、不良三种水平。

1.3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担任,在取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展开集体施测,统一发放调查问卷,施测人员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注意事项。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收回。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F检验、双变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其3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

2.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守儿童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2项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不同学业水平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2项因子的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多重比较后发现,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以及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明显低于学业优秀和中等的留守儿童。

2.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父母学历维度上,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家庭支持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家庭支持、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留守儿童。

2.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监护力度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因子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说明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压力情景时留守儿童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本研究与张海芹[11]研究结果一致。留守儿童因成长过程中其个体成长、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比非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12]。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3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其中积极认知得分最低,提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处理困难时,缺少鼓励,对克服逆境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困难面前不能保持乐观态度。

3.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性别差异

性别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目前国内研究的结果并不尽完全相同,李浩然[13]认为留守女童的心理韧性要明显高于留守男童,而张胜红[14]、蒋玉红[15]等人的研究则相反,他们认为留守男童在遇到困难时比女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而留守男童心理韧性要高于留守女童。本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同样处于留守状态,男女生所处的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生活经历没有明显差别,心理韧性水平具有相对一致性。但男生青春期控制力差,容易情绪不稳、出现逆反和敌对情绪,易冲动,情绪控制和目标专注得分上显著低于女生,留守男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适应困难。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根据男女生的不同心理韧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3.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研究显示,学业水平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学业水平优秀者其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以及目标专注均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与葛秀杰[16]研究结果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学业优秀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其自信心强、自我认可度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倡“普及教育”比“精英教育”更为重要,教育者要让更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出使他们受益终生的心理素质。

3.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有研究证实,父母学历的高低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7-18]。本研究显示,父母学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因子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在平时管教孩子时,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优秀素质的培养,而学历高的父母,管教中能对孩子包括学习成绩、心境、人品等各方面给予同样关注,并能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而心理韧性相应提高。

3.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一般认为,不同的监护力度对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监护力度严格的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以及目标专注得分上要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家庭,与Werner[19]研究结果相似。监护力度是儿童对监护人自我要求的自我感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要求和控制越严格,儿童心理韧性水平就会越高。刘巧兰等[20]也提出,严格的监护力度能够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这可能是因为严格的监护力度,有助于促进儿童坚韧性格的培养,当其面对困难时,不畏失败,有足够的信心迎战,而且严格的监护力度也对儿童独立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虽然调查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尚未探讨,如人格、社会支持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再对这些变量深入调查;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登芹 陈现彬 宋国红 李雷 张帆 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帆,刘琴,赵勇,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2]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3]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71-1373.

[4]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02-104.

[5]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7]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97-799.

[8]赵晶,罗峥,王雪.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78-1080.

[9]彭阳,廖智慧,盘海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65-68.

[10]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11]张海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613-614.

[12]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94-996.

[13]李浩然,孟群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77-79.

[14]张胜红.低年级大学生心理韧性与被看重知觉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1007-1008.

[15]蒋玉红,孙业恒.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65-367.

[16]葛秀杰,李春玉.延边地区汉族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36(2):119-124.

[17]张愫.父母学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校园心理,2009,7(6):379-380.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5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相关内容

由于教学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学能够为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必须要在学科的教学里找到和心理学相关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授“理想的风筝”一课时,教师可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充分地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假如大家身边也有如同刘老师那样的残疾人,那么其将会如何面对工作与生活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坚强执着以及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充分明白心态才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时帮助学生表达出其心得体会,引导其怎样面对与处理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开展班会等,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借助于电教设备等手段定期向学生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师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美化生活以及陶冶其情操,使得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

三、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获得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及支持,必须要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持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家校“心育”的优良环境,使家庭以及学校开展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借助于家长座谈会等方式,经常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让家长了解一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帮助家长了解到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同时和家长积极配合,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大量宣传家教知识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地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通过准确的方法与良好的行为教育以及影响孩子,保证教师与家长达成一致目标,从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标坚持的宗旨即为“以人为本”,主张应该充分信任、理解以及尊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变成此环境下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创设出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各个家庭也要积极地配合学校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在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配合下,充分重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与升华小学生的人格与情操。

作者:程梅 单位:江苏宿迁市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第二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小学都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划分至德育的范围,觉得在德育建设的进行中即可充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没有必要再单独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实际上,尽管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都是“育人”,然而二者具有显著不同,无法等同看待;其次,很多小学会学生的将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而让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教师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也会按照处理思想品德问题的方法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二、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其不只是一种方法与技术。随着其教育理念的而不断更新与深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渗透到人才观、教育观以及学生观,变成实施学校教育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成为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社会与学习应该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此类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二)创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所谓的“三位一体”,即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者合力,统一协作。目前,因为学生每天大概有不少于50%的时间都会在校外度过,所以要创建以校园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科学的教育引导,借助于家长与学校的力量帮助学生了解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抛除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积极的营造出可以促进家长与学生奋发上进的家庭氛围,从而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要创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得三者合力,统一协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借助于很多渠道与形式为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水平。首先,学校要积极创建并办好心理咨询中心。由于小学存在着不均衡的地域、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很多困难都会造成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场所以及人员,从而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授课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在深入了解有关规定以及学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尽可能早的规划我国的教育相关专业以及心理辅导,积极的培养出大批的专业人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的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所有地区的师资培训计划中充分加入相关培训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方面,我国起步较晚,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开设相关课程,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完善教学理念、教学评估、教学目标等。伴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社会对其的日益重视,相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作者:程梅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第三篇: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管理者(校长),要有长远的教育目光

要真正从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这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教育,要具备完整的育人观。所有的教育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教育首先要教人成人,而后再教人去成才,如果我们教育出的人是心理不健康的歪才、邪才,那对社会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有一定的机制保障它的正常开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在农村小学中,尤其是寄宿制小学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监管几乎是全天候的,他们在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都与学生在一起。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倾向和现象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虽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绝大多数是师范类学校毕业,专修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但学习和从事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都明白普通的师范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学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在普通的教育心理学没有涉及心理辅导的方法。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即便是发现了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都束手无策。除了干巴巴的说教,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因此,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其提升对心理健康在农村小学必须性、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知识与方法,让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倾向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或监护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校配合,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其快乐地成长。由于多年来受高考制度的影响,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在我国的家长头脑中根深蒂固,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品质人格的形成。这种片面的育人观也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种现象在信息相对闭塞、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家长中表现得更为严重,因此,学校有义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和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灌输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家长懂得对一个人拥有健全人格比拥有丰富的知识更为重要。

四、真正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辅导室)的作用

充分释放专业教师的知识能量,放眼全体,关注个体。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数十年的大力提倡和推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有些还配备了专业人员和设备。但据了解,真正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其作用的并不多,基本上成为应付各类验收、检查的摆设。为了不使这些专业教师和设备闲置,学校应该适当安排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对不同阶段学生可能产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预防性的教育。

五、总结

总之,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较之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甚至是空白。由于农村小学面对种种客观条件,迫切需要加强此项工作,这就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拿出学校推行布局调整的勇气和魄力,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才是对孩子、家庭、社会的负责。(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东街小学

作者:刘建萍 单位:甘肃省山丹县东街小学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运用哲理故事,触动学生心灵

认识自己的真实价值,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始终都要发挥积极的正能量。要对教材中讲到的道理进行深化,吸取课本之中的人物在遭受逆境困难和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锻炼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是自己在面对将来的任何困难中都决不屈服,勇敢的面对。这对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锻造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二、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时刻注意把握教学的重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的设置设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以此为突破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步骤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内容,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在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引导。在教学的课堂上后者是在课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设问引导,不断激发其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之上要认真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要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问题的认知理解能力。在课后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与老师交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个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就可以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可以掌握到各个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水平,这对掌握学生的总体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见解独到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信心和被肯定的愉悦。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当代的教育环境中,一般的思想品德课程中都会或多后少地穿插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优化,在先进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采用功能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在创造性的课堂上时刻注意着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课堂的提问过程中增设情境性问答,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环境中感受到实际问题,引起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激烈碰撞。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发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转变,更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样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的实践性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的能力。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更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状况。对各个学生的心理、情感都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的加以引导,避免学生较长时间的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此外,还要针对个别的学生给予个别的照顾。在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要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促成自身进步。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教师还要有必要了解青春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深入了解部分小学生在青春期内的表现,积极开导小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结语

在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线的教职员工要足够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能力素质优秀的现代化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彦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中心小学校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班主任应切实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从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融入班级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任丽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第六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现状

10~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生理发育达到高峰,从而引起心理成长上的波澜。在这个时期,他们处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人感现状之间,易产生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易受外部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包含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是一种最密切、最深刻的社会关系。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有较多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深刻、密切。家庭环境很重要,而留守儿童却缺失与家人的感情交流,也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调查发现,南蔡中心小学全校留守儿童比例为37.8%,其中有57.9%的留守儿童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有3.8%的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住;有30.1%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住;有6.3%的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一起住;有1.9%的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这些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给予孩子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父母与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难以履行监护人的职责;而隔代抚养又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大部分祖辈没有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他们对生活在一起的孙辈过分溺爱,易使儿童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

2宿迁市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2.1冷漠自卑

在“对自己未来的看法”的问题上,有23.7%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想成为成功人士,有10.6%的认为自己能坚持完成梦想,有23.4%的孩子认为自己会像父母一样去打工,还有42.3%的孩子认为不知道会怎么样。可见,因为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成长,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心理支持的缺失,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部分留守儿童对于自己未来没有太大的抱负,甚至对未来的发展呈模糊状态,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冷漠自卑的心理。

2.2心胸狭隘

有63.1%的孩子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有36.9%的孩子认为社会还是公平的。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当他们面对社会的复杂与艰难之后,往往不解为何自己的父母与他人父母之间的差别。面对现实的无奈,也会产生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容易产生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狭隘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2.3亲情淡薄

调查显示,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这些留守儿童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也有部分孩子对父母还是很心疼的,希望自己能尽快尽一份力去帮助父母。但是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陪伴,缺乏关爱,一部分孩子对于父母的爱产生了扭曲,并怨恨父母。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爱的弥补,不应只体现在用金钱补偿,而是要用爱和关心来弥补他们。

2.4性格柔弱

有57.8%的留守儿童表示当遇到问题时,无人帮助解决。当留守儿童需要帮忙却没人帮的时候,产生的无助感易造成儿童软弱的性格。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他们往往选择逃避。而且在他们需要关爱和关心时,没有人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使他们内心孤独,从而导致性格柔弱。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

政府可多渠道筹资打造高质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学校也应该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师改变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学校应该健全留守儿童的教育制度,应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且详细登记留守儿童的信息资料,统一管理。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聘用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困惑。

3.2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调查显示有1.9%的孩子对班主任很满意,有29.3%的孩子对班主任很不满意,有26.8%的孩子表示无所谓,有41.5%的孩子表示还凑合,有3.2%的孩子对班主任崇拜,有1.8%的孩子表示不崇拜班主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一些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衣服脏、小动作多等等。而老师如果因为这样一些问题对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并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变得积极向上。

3.3建立亲情热线

有29.7%的孩子表示经常与父母沟通,57.6%的孩子表示很少沟通,而12.7%的孩子表示无法沟通。建议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可以视频通话的电话吧,让家长可以通过亲情热线和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概况,从而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温暖与关爱。父母也应该经常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采取有利措施进行督促,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4鼓励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

宿迁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各乡镇也支持建设了多个中小型企业,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一些乡镇政府还确立了“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的方针,这样也让留守儿童的父母不需要去太远的地方打工,而是在家附近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自己创业。政府应该做好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他们留下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多给孩子的成长倾注关爱。

4总结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6

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精心挑选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强化培训,掌握过硬的业务技巧并熟知儿童心理学,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操作要求,注意药物配伍,严格遵从禁忌,配置输液时保持无菌操作。巡查中对患儿体征、症状细致观察、认真记载、仔细询问,及时发现治疗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更要进行精细化护理,弥补患儿无法正确表达的不足。对于患儿病情变化做到细心观察,尤其是对于咳嗽、皮肤张力、大小便情况等方面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对于发生的变化详实记载,并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掌握常见病的临床知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患儿治疗赢得时间。

2、注重家长沟通交流在儿科护理纠纷中,许多方面是因为家长与护士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在人性化模式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不仅及时介绍治疗情况,还向家长介绍饮食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常识,提高家长在患儿治疗康复中的促进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疗效判定在患儿结束治疗之后,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运用李克特量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五个层级,其中,非常满意、满意人数纳入满意率统计范畴。

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7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区别,又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关注的分别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要想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二者融合的共同作用力,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究其原因,教师是教学的施行者和参与者,教师自身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影响深远。试想,一个素质低下的老师,如何能高效教学,如何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呢?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有效开展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教师思想政治学会、教师民主生活会、思想主题活动等途径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师育人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也必须围绕课堂教学而进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发展。如在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从交通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等方面来阐述规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规则内容,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师长,爱护公共设施,遵纪守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小学生守则》、课堂规则、学习规则内容为切入点,探讨规则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如课堂上大声喧哗会影响教学秩序,没有课堂规则的约束,则教学难以进行;见到老师不问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而影响师生关系。总之,小学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积极向上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活动和德育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效果的试金石。素质教育提高了人们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促使许多学校在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学实践力度。一般来说,小学德育实践形式有德育主题会议、共青团团队活动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常用手法。如某教师借学校“做文明、自信校园小主人”德育创建活动之际,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了“微笑进校园”“礼仪伴我行”“榜样在身边”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该教师先通过活动动员会吸引学生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然后通过文明礼仪歌谣创编、活动宣传页编印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进而立足活动文明公约,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和指导,对小学生进行意识力、人格、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注意礼仪,弘扬正气。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儿童心理素质培训范文8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身心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农民为了谋生存谋发展,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务工,为城市建设贡献了他们自己的力量。城市因他们的到来,发展速度更上一层楼,但社会也因此产生了一些诸如“留守儿童”一类新的现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中,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职能不健全,家庭氛围不浓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农村,城市的发展更快速更高效,对个人发展而言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借此机会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毫无疑问,城市的工作应该可以提供的更丰厚的收入,更丰厚的收入又给儿童能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健康状况和更好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此可从赵苗苗[1](2014)的研究中,证实以上观点完全成立。但另一方面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远离子女,所以导致的“父母”角色的缺失,造成了无法悉心照料儿童生活起居的困难,因此儿童的膳食平衡出现一定问题,在饮食上无法做到均衡营养。1.1.1营养失衡及其导致的问题营养失衡甚至营养不良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营养均衡是人健康发展的基本生理前提,缺少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有可能造成发育迟缓甚至疾病或者畸形。据彭俭等人研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牙齿数目等身体健康指标上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极其显著。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留守儿童在身高平均值上低于非留守儿童0.74cm,体重轻0.82kg,头围与胸围各存在0.33cm和0.71cm的差异,牙齿数目的差异为0.36颗。由研究结果[2]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在胸围、头围、牙齿数目这三个指标上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而这三个指标是儿童骨骼发育的主要度量指标,可见留守儿童在骨骼的发育上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研究分析[2]还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营养失衡人数方面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在蔬菜、水果、奶类及豆制品这几个指标上差异显著。1.1.2不良习惯及其导致的问题在闫茂华的研究[3]中也指出:由于缺乏管教等原因,留守儿童在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上比非留守儿童具有更高比率。科学研究证实: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出10-20倍;而且吸烟史越长,发病率越高。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吸烟也是导致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40多种致命疾病的主要原因[4]。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亚健康率(P<0.05)也具有显著差异,且近视与贫血同样存在显著差异[3]。由此看来,留守儿童的生活相比以前虽然有大幅改善,但依然存在诸如生活习惯差,饮食不科学、营养不均衡甚至失衡等健康问题。

1.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的一生是发展的一生,而儿童时期处在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人形成良好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心理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个性特征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形成。健康的环境促使健康的心理发展,但是留守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特殊性,儿童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常常存在不确定性,在空间上也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父母和儿童的交流互动性差、难以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儿童的心理发展常常出现一些问题。研究者将其进行归纳分类并一一进行剖析。孤独敏感型:这种类型的儿童从小受到的约束比较多,其性格孤僻,内心孤独抑郁,时常表现出焦躁的情绪,往往特别容易紧张,外界过于敏感。他们拒绝和外界交流,有什么事或者烦恼通常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有时候会把他人真诚的赞美当作对他们的嘲讽,有时甚至会突然爆发冲动的行为。自卑内向型:这种类型的儿童通常生活在缺乏鼓励、关爱、温暖的家庭环境,往往因为达不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和标准,又没有获得正确的疏导,因此丧失自信从而失去上进心,他们往往软弱无能,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自私冷漠型:这种儿童常常出现在留守儿童的单亲家庭,因为从小不被关爱所以他们对周围的人也没有感情,对亲人表现的冷漠、自私,好像什么事情都和他无关。这一类儿童容易脱离社会,心理素质差,心理防线脆弱,经受不了打击,拒绝和别人交往,拒绝别人的关心。贪图享乐型: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教,监护人又一味溺爱,因此走上了贪图享乐的道路。在家里想要什么有什么,在学校摆阔绰,大把浪费父母外出务工赚来的辛苦钱,并以此为炫耀父母爱自己的资本,最后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对抗放任型:这一类的儿童家长管教严格没有商量的余地,但儿童自身自主性和自觉性不强,他们在家长管教的时候产生抵触情绪,并在堆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其放任性,这类儿童通常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上课无精打采,下课作业不按时完成,习惯性撒谎、打架。通过总结归纳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也各不相同,有的因为家庭结构缺失,有的因为监护人素质不高或溺爱,有的因为学校疏于管理,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依然可以通过教育等方法进行改善和补救。

2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直接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儿童得不到适当的家庭教育。但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缺少“爱”和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失调。如若改善学校教育,联合社会教育的力量,配合家庭教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离异所带来的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下面笔者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展开对策分析。

2.1家庭方面

2.1.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庭交流沟通。家长是家庭教育中关键的一环,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父母教育的缺失是造成诸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根据王丹妮(2013)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影响远比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在不得不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应该至少保留一个与子女共同生活。若是家庭里父母双方都不得不外出务工,则最好带子女一同外出,在务工城市就近入学,现在政府在这方面已提供了不少有利政策,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2.1.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在考虑当前的政策形势和农村家庭的具体状况,一定会有父母双方都需要外出务工,但又无法携带子女在务工城市就近入学的情况发生。这时候父母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监护人不仅充当“保姆”的角色,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父母”的角色。监护人应当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水平、道德修养好、有责任心,不光能替“父母”养孩子,更要能替“父母”教孩子,能给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儿童产生疑问时能及时予以解答。此外监护人还应该能关注到儿童内心的变化,经常与学校、家长进行联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1.3及时返乡,与儿童亲密接触。作为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有计划的“常回家看看”,不能只在过年才回家甚至几年才回一次家。人与人交流和沟通需要语境和气氛,若是长期不回家,子女与父母变得生疏,再次见面就略显尴尬,短时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无法深入进行,说的话也很少有真心话,而要再次回到亲切的语境中则需要很多的时间。

2.2学校方面

2.2.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相应的监管机制。留守儿童档案对于儿童如同病历对于患者,档案内详细记录的有关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及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形,有助于老师、家长商议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同时有利于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并且当其他儿童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也具有借鉴作用。仅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更新,以确保个人信息真实可靠,联系方式及时有效。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缓慢、但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毫无疑问其好处是巨大的。2.2.2对儿童适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当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出现问题时,作为学校应该提供及时、专业、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若是等问题逐渐严重,造成恶劣的结果再去解决,不仅心理疏导效果不理想,而且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因此在问题萌芽的阶段就通过专业的手段马上解决,把问题消灭在摇篮中是最好的办法。另一方面,当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最及时有效的做法不是等待救援而是自救。心理问题同样如此,有时候心理出现问题但又不严重,不想或者不方便跟其他人倾诉的时候,自救即自我心理调节是非常可靠的方法,它可以简单、迅速、直接有效的解决心里的不良情绪,既保护了儿童的隐私和自尊心又解决了问题。所以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儿童具备自己排解和发泄负面情绪的能力,做到小问题能够自己解决。2.2.3学校实施寄宿制管理方案。寄宿制管理方案的优势在于既能解决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的问题,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寄宿制封闭式的管理,学校可以在饮食上通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做到科学、健康、均衡营养,以解决上文提到的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均衡、骨骼发育迟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身体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它们。同伴关系是和亲自关系同样重要的人际关系,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本质上是同伴关系,班集体不仅是老师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往往比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更为直接有效。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团结协作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和适合学习、生活的环境,它有利于开阔留守儿童的内心,促进健全的人格和品质的形成。2.2.4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能力的高低、态度的好坏、教学理论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树立尊重、信任、关爱留守儿童的观念,要领会科学育人的精髓,给留守儿童树立榜样,帮助他们爱上学习,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在很多方面无法顾及,教师作为儿童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人,应该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父母的责任,要付出比一般儿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温暖留守儿童孤独的心灵,及时掌握和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当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同学的善意,认为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与非留守儿童没有什么区别的时候,内心的自卑、胆怯、封闭等心理自然而然就会弱化甚至消失。2.2.5创设文娱俱乐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任务相对不重,课余时间比较丰富,也因此导致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沾染了不健康的爱好,比如有些儿童一下课就奔向网吧、游戏厅,甚至忘记吃饭直到晚上才回家。游戏厅、网吧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十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学校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创设文化体育娱乐俱乐部,号召留守儿童进行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如下象棋、打乒乓球、看电影等积极、健康的爱好,这样既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又促进了身心发育,还避免了儿童在游戏厅、网吧沾染不良嗜好。2.2.6组织监护人教师联合会。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有必要成为牵头人,为老师、家长提供一个方便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方便对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管理。通过这个平台,学校老师可以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儿童家庭各方面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各方面的动态。学校还可以基于这个平台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教育讲座或者为监护人提供教育培训,帮助家长学习诸如“关键期”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均衡营养”等科学饮食的概念,使家长更好的关注儿童的成长,更好的与儿童交流和沟通,避免留守儿童生理上或者心理上出现问题。

2.3社会方面

2.3.1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还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大力发展农村地方经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质量和教育条件,鼓励农民就近工作,农民子女就近入学,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和留守儿童的现象的产生。适当情况下,政府也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一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严重问题,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和教育的双重发展。2.3.2政府可以带领社区与当地运营商联合开设“亲情热线”,加强亲子沟通。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不论是语音通信还是视频通信,从技术上都可以轻易实现,但对于农民工来说其成本还比较高昂,因此政府可以牵线搭桥帮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儿童实现以接近成本的价格来实现语音或者视频的通信。同时政府也应该进行相关亲情教育,帮助父母不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嘘寒问暖,而是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内心动向,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耐心帮助和鼓励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3.3完善和优化制度,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不可否认当前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也不可忽视其作用。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流动人口的基数越来越大,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追求公平的今天,这样的户籍制度并不公平,农村居民应当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工作机会、就业待遇、就业福利以及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改革当前户籍制度已刻不容缓。

3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留守儿童的现象也必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留守儿童作为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体、心理各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差别,面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需要做出特别的对待。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而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固原市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彭俭,石义杰,高长丰.学前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及干预策略———基于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4,(10):78-80.

[3]闫茂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5-29.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3-183.

[5]周定.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