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例6篇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1

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健全的心理,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也缺少了作为一个人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生存能力。而一个交往能力的发展情况与她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儿童时代抓起。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下阐述了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希望能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

建构主义;儿童;人际交往

对孩子来讲,人际交往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基本需要。从幼年时起,孩子就会强烈的想要寻找伙伴、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只有孩子与他生活的群体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满足孩子在个性、智力和情感方面的需求。通过交往,儿童会将自身与伙伴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等得到进一步发展。交往可以给儿童提供良好的彼此促进、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辨别是非;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从而释放天性,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商和情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重要代表人及奠基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其核心内容起源于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建构理论者认为,知识不应该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应该是学习者身处一定的情境,通过他人帮助,并利用适当的学习资料,最后通过意义构建的形式获得的“。协作、情境、会话、意义构建”组成建构主义的四大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知识中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辅导者而非提供和灌输知识的人。学生才是对信息加工的主体,这是一个主动的角色,而不是仅仅接受传授和灌输的被动者。教学的意义在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承前启后,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有些教育工作者完全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味的把外部知识拿来对学生进行灌输,渐渐造成学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因此,学习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知识传递的过程。应该彻底改变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教学观念。

2建构视角下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方法

2.1建构和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认知在儿童的人际交往认知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首先帮助儿童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目的,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友爱互助、平等以及合作等原则,能够在交往中对自身和他人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来说,就是让儿童学会了解他人的外部和内在特征,善于观察人的性格、爱好、情绪、动机等,认识到自我与群体的关系状况。认知是儿童人际交往的基础前提。儿童在交往中可能存在理解不够、能力不足或认知偏差,教育者对此也提出了可鉴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做建构游戏、讲故事让儿童切身感受交往的重要性;阅读经典故事让儿童认识交往的原则和意义;通过观看电影以及讨论的方式促使儿童理解和思考人的行为特征。这些都是从建构视角下引导儿童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理解。

2.2引导并促进儿童交往的情感体验情感是影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人与人之间产生交往的愿望,才能驱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因为产生喜欢或好感,才能建立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反之,拒绝、厌恶、对立等负面情感会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倾向也会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人们交往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程度,通常被隐喻为人际交往认知与交往行为之间的“遥控器”。如,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能使儿童在交往中更受欢迎,而麻木,冷漠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排斥。缺少了情感体验,儿童对人际交往教育中强调的关心他人,轮流,分享等行为就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即使会去分享等也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因此,建构视角下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重视儿童的情感因素,将其置于创设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去,让儿童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具体可以通过创造体验环境,阅读绘本,角色扮演,谈话法等,这样能有效的引导和促进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

2.3落实和指导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方法人际交往中,认知和体验最终都会落到人的行为上。进一步说,人首先要经过交往认知的指导,以语言、动作、表情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从而建立、促进、发展和完善人际关系,达到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指导人际交往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则,一是就地取材,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育者针对儿童的言行随时随地指导儿童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特别要利用儿童与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机会培养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创设情境,有目的的模拟现实,角色扮演或是让儿童参与建构游戏,使儿童在换位思考和团结合作中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走出家庭和校园,让儿童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当中,真正去感受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如何进行更为恰当的人际交往。

3结语

总而言之,从小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重视儿童已有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儿童兴趣进而主动体验探究等对改变目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中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所以,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探索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张前,焦元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唐斌,唐延延,李志勤.论“以画对话”培养儿童的人际商[J].现代教学.2014(10).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2

关键词:特殊儿童;语言教育;教师专业化

一、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分类

2006年4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到2005年12月为止,我国0-14岁的残疾儿童为387万人,占残疾人数的4.66%。而国外特殊所占的比例也不低,前苏联特殊儿童的比率占5-8%;美国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占8-12%;英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检出率为20%。可见,特殊儿童在全球都是一个所占比例不小的人群。虽然,特殊儿童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但研究表明:听力残疾、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类型的特殊儿童都存在较普遍的语言障碍问题。

黄昭鸣等(2006)认为言语障碍主要有四类: 构音障碍、口吃、发声障碍和听力障碍, 其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主要有两类: 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一)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包括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三类。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 出现发音和构音不清等症状。器质性构音障碍 是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导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 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 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多见于学 龄前儿童, 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 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 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二) 发声障碍

发声是指由喉头发出声波, 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的声音, 即嗓音 。多数情况下, 声音障碍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性、 功能性或神经性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头的炎症、 新生物及神经的功能失调, 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 听力障碍

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 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儿童一般在 7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 这时可以称之获得言语, 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 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儿时期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如不经过听觉言语康复治疗, 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 口吃

口吃是言语的流畅。口吃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 停顿、 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而自愈,通过训练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改善。

(五) 失语症

失语症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 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 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六)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自闭症、 脑瘫等。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 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限制的言语能力, 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特殊教育语言教师的专业化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机构中(包含聋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进行语言教育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以下四类: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学院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等。他们的任职情况也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为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以及语训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是由于岗位需要临时充任的语言教师,通常都是语训教师(高珂娟 2008)。由上述情况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中教师专业背景比较复杂,岗位稳定性比较差。然而,语言是人获取知识以及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障碍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交际等。因此,语言教师在特殊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作为特殊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决定了语言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特殊儿童的语言教育要关注他们的兴趣、 需要、 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等, 充分了解并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注意他们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进程来开展语言教育。特殊儿童的语言教育也注意他们的特殊性问题, 比如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心理缺陷, 对于语言、 言语障碍的问题, 要运用特殊的方法, 采用特殊手段, 创设特殊的环境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二)加强学科专业知识

作为语言教师,首先要掌握本族语即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决不能因为特殊儿童语言能力的缺损和迟缓而忽视语言本体的知识。只要准确掌握了汉语言的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特殊儿童提供正确完整的信息。同时,也使得教师具备了筛选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语言特点,选择不同的语言教材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不论是语文教育或者语训,都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因此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使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特殊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其学习语言和语训中的心理机制。

(四)创设语言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儿童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 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 更需要在交往环境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 儿童是在语言交往的大环境中发展语言 意识、 获得语言形式、 习得语言规范, 最终获得交际技能的。由此看来, 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研究发现, 部分有儿童的语言障碍来自于不良的语言环境, 如在儿童语言形成阶段受到复杂语言系统的干扰、 成年人不良的语言习惯、成年人对儿童语言表达的过分苛刻要求等, 均使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遭到破坏 。因此,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时, 要为他们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 包括规范的语言控制训练和良好的言语示范、交际环境等。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

由于各种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的程度不同,完全采用口语教学的方法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是不切实际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口语为主,以手语、书面语、图片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实物、图片、模型、玩具、电脑等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三、结语

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性"。只有深入了解了特殊儿童的语言特点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训练,而特殊学校和机构的语言教师的专业化也为我国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昭鸣,等.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3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除了吃饱穿暖以外,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均比较缺乏,导致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检出率高达19.8%,差不多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心理异常;另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也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家庭教育,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家长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应该尽可能地经常保持联系,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想法,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也可以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们理解和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另外寒暑假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和自己一起住,有空带孩子出去走走,增加孩子的见识,拓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懂得更多。另一方面,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双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让监护人明白家长的教育意愿,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促使监护任务的落实,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1.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老师,给全校老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并印发相关的心理辅导资料对留守儿童给予指导。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与家长联系。教师要及时家访,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3.学校对所有留守儿童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保持联系。通过法律知识讲座、青春期知识讲座、“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及各类比赛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等让更多的孩子融入集体。

三、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培养

1.创设恰当的挫折情境,培养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同龄孩子多得多,遇到困难时又常常缺乏家长的及时指导,因此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教育中,我们可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留守儿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生活中的各种突发问题。

2.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由于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疏导,性格比较冲动,经常为一点儿小事而把矛盾激化、放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比较紧张、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尤显重要。

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让他们掌握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他们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其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多数留守儿童内向,不善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便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身心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流,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让他们明白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留守儿童学习一些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让孩子明白,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亲子关系的界定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人们试图通过对亲子关系的探讨,为儿童不同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及后果提供解释通,通过对亲子关系所特有的行为系统及其内部表征机制的研究,分析亲子关系的不同形态,有利于深入到儿童第一个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深层,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亲子关系的内涵有所扩大。台湾学者从生物条件——血缘关系、社会条件——法律或制度关系(如入赘或婚姻)和心理条件——当事人双方以亲子互许,有亲子情感交流这三个纬度把亲子关系分成七种类型:A型(通常的血缘之亲子关系);B型(真实的亲子,却无心理沟通);C型(有血缘关系,也有心理沟通,因某种理由未入籍者);D型(收养的亲子关系);E型(只有血缘关系,无社会、心理联系);F型(名义上的亲子关系);G型(因约诺而成的亲子关系)[1]。近来有人将其界定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2]。这一界定排除了非血缘关系的养父母、继父母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排除了虽有血缘关系但未共同生活担负抚养、教养、赡养等义务的亲子关系。毫无疑问,这样来界定亲子关系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解释对于亲子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亲子之间的双维活动、双向原则的内涵表现得不够明显。“抚养、教养、赡养”等只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而子女对父母行为的影响则不够清楚、突出。刘晓梅、李康将亲子关系进一步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这样既可以排除非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而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又突出了亲子关系中的双维双向原则和亲子之间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亲子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学中,伊恩?罗伯逊指出儿童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它主要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儿童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感情联系,并了解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则解释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陈帼眉根据《规程》的基本精神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多研究,概括起来儿童社会化的结构包括如下内容:(1)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2)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3)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4)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3]结合以上分析,笔者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与同伴交往

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有家庭和家庭外两大系统,其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与子女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儿童会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模式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的同伴交往中。如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老师反映他们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积极性情感较高,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攻击性低,对新鲜活动表现出较少的消极反应,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同伴也反映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近。安全依恋的2-3岁儿童,在玩伴中有更强的人际吸引力,积极、利他行为比较多,而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常对同伴做出消极、攻击的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对4岁儿童配对游戏的研究发现,虽然冲突在所有儿童之间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安全-安全型组队的儿童能够很好地解决分歧,慎重地对待朋友的不同意见,协商出公平的解决办法;而安全--不安全型对子的儿童更倾向于相互挑战,靠武力解决冲突,往往最终以生气或赌气而结束游戏,显示出两组儿童友谊质量的差别,安全依恋的儿童之间更协调,更善于合作。[4]

所以亲子关系对儿童同伴交往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亲子关系与社会认知

亲子关系不仅与儿童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表现有显著联系,与社会认知模式也关系密切,而且以认知模式来解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这就是“内部工作模型”假设。许多学者同意,亲子关系对儿童后期适应性发展的持续影响,是通过自我认知提供的一种机制来完成的,工作模型的假设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至少母子亲子关系质量和儿童对自我的知觉之间有显著的联系。有研究比较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各自与幼儿自尊、自我认识之间的关系。自尊、自我认识的评定分为三部分:教师评定的儿童自尊表现量表、以玩具为道具的访谈、幼儿对自己社会接纳性与社会性能力的知觉绘图量表,后两者均为投射技术。结果发现,母子关系质量可以预测儿童的自我肯定水平,父子关系对儿童自尊表现及社会性能力的预测性更强[5]。验证了Bowlby的思想:安全性水平高的儿童,更自信、更主动,自我效能高。由于儿童认知发展平的局限,亲子关系与社会性认知的研究大量来自成人及大学生。从社会性认知角度对依恋的研究表明,工作模型对个体日后的人际相互作用有强有力的影响。安全被试对积极关系结果的辨别反应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敏感,而不安全被试对消极关系更敏感。除反应速度的比较外,对反应频数的比较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更多地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消极人际关系结果,并与安全依恋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别达到了显著程度,这些发现表明过去的人际关系经验以一定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进一步知觉人际关系的认知准备。

(三)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Bowlby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与母亲(或稳定的母亲)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亲密、稳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了满足,也感到愉悦。”相反,早期主要亲子关系的破坏会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机,并将在其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虑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抑郁焦虑似乎与当前的生活压力无关,因此儿童早期生活中亲子关系的形成与否会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因此早期亲子关系成为儿童精神健康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婴幼儿期,也会在成人期表现出来。那些回忆其早期亲子关系为稳定、安全的大学生,同伴反映他们焦虑水平和攻击性低,他们自己也报告了较低水平的孤独和压抑。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小学五年级儿童,报告了较低的孤独感。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离异家庭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比如抑郁、焦虑、孤独、孤僻等一些内部行为问题,是父母离异儿童的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婚姻质量差,互相争吵,对儿童关注较少或经常指责儿童,缺乏沟通,亲子关系差,儿童没有安全感,进而通过影响儿童的情感影响其社会性的形成。

研究表明,(1)母亲在与子女交往中,给予最多的是抚育、照料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以及言语教导、具体示范、行为榜样、平时鼓励与错误纠正等等。其中,母亲对婴幼儿的交往态度和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具有奠基性的影响。(2)父亲与子女的交往具有母亲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父子交往内容偏重于游戏、游玩和学习指导活动,具有更多的认知性和活动往内容。方式上偏重于身体运动、户外活动和科技工艺性活动等,它具有更大的活动量和更强的刺激性。父亲在与子女交往中,常常成为子女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和品行的榜样。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学会独立和与人合作,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为发展其完美的人格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6]

三、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开展亲子教育,传播科学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亲子关系不当的家长其本身的愿望都是好的,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与真实水平,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僵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改善亲子关系,首先要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方法,真正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学会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的家长。第二,利用亲子游戏进行亲情教育,改善亲子关系。游戏是婴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学习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所谓亲子游戏是指父母鼓励性参与婴幼儿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乐于学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对子女更关心,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第三,提倡“三亲、三和、四自”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实行亲情教育。三亲是:距离要亲近、教育要亲切、关心要亲热;三和是:态度要和气、方式要和顺、交往要和谐;四自是:要让婴幼儿在自由自在中玩得开心,在自说自话中鼓励开口,在自作主张中逐渐开窃,在自由活动中给予开胃。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使人们感悟到,只有研究婴幼儿的心理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就能建立起亲密、亲爱、亲热的亲子关系,在教育上也能得到超常性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概括出这样一些体会:“亲子教育以亲为主;亲而不教,也有成效;亲而又教,效果更好;不亲而教,等于无效。”随着年轻父母学历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逐渐趋于合理化。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培养与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的涌现和发展,亲子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必将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学会主编:亲职教育研究,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年12月出版

[2]刘晓梅、李康:亲子关系研究浅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3]/LTXXLR.asp?ID=574: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6]于海情: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言沟通;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12-02

一、语言沟通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语言沟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总要求第八条规定:口语交际要讲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新课标总目标第九条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儿童是语言沟通的起始阶段,也决定未来成人的语言风格,同时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性格等。由于环境和经济条件背景差异,口语交际能力在城市与农村的儿童中存在较大差距,而农村中的留守儿童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特殊人群,其语言沟通能力缺乏更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语言沟通障碍问题

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是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与经济发展冲突的一个表现形式,由于其数量庞大,地域经济落后,年纪较小,缺少关爱,自理能力差的因素,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1)家庭监督空缺,学习成绩较差;(2)性格内向孤僻,心理压力大,普遍具有心理障碍;(3)独来独往,明显具有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由于留守儿童大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容易形成隔代教育,主要表现为顺从多,正面教育少,积极的互动式交流少,且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普遍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宽容放任。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留守儿童的语言沟通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言之无物,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主要交流内容都是生活琐事,缺乏新意,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厌烦,在与其他伙伴交流中容易造成自卑,言之无物。(2)言之无序,由于留守儿童生活环境都是由各种零碎的生活琐事组成,比如吃饭、洗澡、睡觉等,监护人甚至很难给留守儿童讲解一个完整的故事,生活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语言条理性不强。(3)欲言又止,由于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强,而自信心又不足,容易在交流中造成纠结犹豫的情形,既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又怕出错被人嘲笑,经常导致留守儿童的观点和思想得不到通畅表达,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内向、胆小、怕生人等不利于交流的负面效应。(4)沉默寡言,缺乏语言沟通能力和技巧,为维护自身自尊心,常常沉默寡言,造成留守儿童自闭。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及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是留守儿童与语言交流的最直接联系,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是提高留守儿童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的最直接手段。针对留守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交流互动的课堂,通过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由于留守儿童内心的敏感性、脆弱性,更需要加强课堂交流互动,在指导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指导而不指责,鼓励而不泄气,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但是目前在许多语文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都以自我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忽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学只为了完成教案,走程序化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导致学生对学科本身无法产生兴趣,效率自然低下。因此,对留守儿童来说,平时在家里受到爷爷奶奶等监护人的管束,思维方式就比较呆板,如果以单方面接受的方式授课,更不能很好消化知识,容易产生走神、厌烦等负面情绪。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商量鼓励、激励提问的方式与留守儿童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课堂交流频率和质量,实现“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留守儿童生活在集体中,跨越留守儿童与教师交流的隔阂,保持纯真和快乐的童心,同时也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效率。

2.建立轻松开放的课堂,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展示自己,发挥自身某一方面的特长,建立自信心。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引发自卑和自闭的心理,因此,通过建立轻松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沟通障碍和对老师畏惧恐惧的负面心理。有人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尽管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但是目前农村都普及电视广播等传媒,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地学习,更加自信地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6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调查研究

1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情况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则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对此,在本文中,我们以某地区学校为例,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2留守儿童调查情况研究

经过对留守儿童校内学习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习成绩不理想。经过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处于困境当中,在班级成绩中下游学生当中,留守儿童数量要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同班主任的访谈发现,在学困生方面,留守儿童也占据更大的比例。在调查当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学习无用论”。很多留守儿童具有同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的经历,且很多学生希望今后能够在城市当中生活。同时,很多孩子在来到大城市之后,认为不需要读书也能够赚钱,以此使现今留守儿童存在较为严重的辍学情况;第二,心理状态不稳定。同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更为艰辛的特征,即在生活当中缺少父母双方的关爱以及温暖平和的氛围。儿童在学习当中不仅会感受到学习方面的压力,并且具有普通儿童所没有的孤独感,在该种情况下,良好的学校环境往往能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形成积极的影响。经过实际调查,发现有较大比例学生认为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在学校当中的生活都非常好,对老师具有更大的依赖。同时,很多儿童在成长当中也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即认为即使将学习以及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向父母倾诉,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同父母之间形成一种疏离感;第三,存在不良习惯。同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着较为不适应的情况,社交焦虑问题较为严重,有的儿童表现出严重的交往问题,存在自暴自弃的行为。且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由于缺少看管,经常出入网吧,小偷小摸,甚至因此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这部分情况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儿童的日常学习还是今后发展成长都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3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经过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第一,学校缺乏关注。留守儿童往往是住宿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在学校学习、睡觉、吃饭,可以说,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校不再仅仅是他们学习的场所,也是情感的重要寄托。在该种情况下,学校对于这部分儿童的关注度,将对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很多中学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重视程度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儿童形成较高的关注,但在实际教学当中还是没有将其教育以及日常的情感维护作为重点教学,也没有从战略层面做好这部分问题的深入研究,即在教学活动当中还是按照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对留守儿童开展教学与管理,并因此使管理存在缺乏针对性的情况;第二,缺乏品德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当中,道德教育非常关键,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父母不能够对其表现随时掌握了解,并因此使其在生活当中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在形成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情况下出现难以管理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同学校能够及时干预,通过适当措施的应用,改正其存在问题。而在现今学校当中,依然存在着轻视德育教育的情况,受到生源影响,学校学生成绩普遍不高,并因此使学校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会使其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忽视情况;第三,管理手段单一。经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城乡结合位置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并不能够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导致在留守儿童管理当中存在针对性不够的情况。且受到教师素质的影响,在面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的问题时,也不能够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以简单的批评方式处理,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加强留守儿童学校管理对策

4.1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针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议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永远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学校当中,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以及教师队伍结构等工作都同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下,该种教育情况的存在,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教育方面的要求,也不能彻底实现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在该种情况下,就需要端正办学思想,将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以及学校管理规划当中,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将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当中,对以往轻管理、重成绩的教育模式以及观念进行转变。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优秀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以及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成绩。管理目标方面,要对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落实,对学生品德意志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提升作积极的强调,以此为基础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此外,要积极加强法制、生存以及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管理方式方面,应当不断完善管理的机制。可以对部分学校的有效方式积极借鉴,在对留守儿童教育手段、方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功能进行延伸与发挥。首先,要做好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以此实现对留守儿童的针对性管理。如通过留守儿童管理小组的建立,配备专门的教师制定工作计划,专门负责对校内留守儿童情况进行管理与研究。同时,在管理当中需要积极突出重点,对学习成绩不好、家庭教育不当的儿童群体耐心教育、时刻关注,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同时,要做好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的建立,通过档案当中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性格等方面内容登记实现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此外,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将对留守儿童情感以及心理活动的关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儿童年龄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在课堂体系当中,要建立起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内容,而对于突出问题,要及时做好心理干预,以此帮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

4.2发挥学校组织功能

建议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带动能力,提高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情况。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同孩子远离,因此不能够对孩子在校期间的表面进行全面了解。对此,就需要学校能够主动同儿童家长加强联系,形成双方的联系渠道。第一,要建立起经常互动的氛围。在现代社会,人同人之间具有了更多的联系渠道,此时,学校则可以不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家访,可以通过监护人会议以及家长会等方式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告知家长,并对监护人以及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开通亲情电话,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方式加强同留守儿童家长间的沟通联系,使家长能够及时做好孩子在校期间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成绩的掌握,在遇到重要问题时,要及时告知家长,共同解决问题。第二,要强化家长责任。对于留守儿童家长而言,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不够科学的情况。对此,就需要学校能够积极强化外出务工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使其在对子女教育职责积极明确的基础上,规范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行为。具体方式上,可以通过为家长开设专门讲座、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等方式实现新教育理念的宣传,在帮助其掌握正确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策略的制定,以此更好地发挥学校同家庭教育间的合力作用。反馈是掌握留守儿童学习情况、制定教育措施的重要途径。对此学校应当引起重视,并建立、健全相关反馈机制。建议围绕以下两个方向进行建立:第一,班主任对学校的反馈。在班级当中,班主任是第一手情况的掌握者,也是具体教育措施的实施人员,在留守儿童学习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职责。对此,就需要在教学当中能够将留守儿童思想动态以及学习成绩情况做好,向分管领导反馈,在此基础上研究今后工作措施;第二,课任教师向班主任的反馈。由于班主任日常事务较多,很可能因此不能够做好对全班每一名学生情况的掌握。此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负起责任,加强同班主任间的反馈沟通,在将学生课堂表现告知班主任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以此在及时发现、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

4.3营造良好学校环境

留守儿童是伴随城市化发展所形成的新问题,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将不断增多。要想实现对这部分问题的解决,理论研究非常关键,应加强对此类问题的专门性研究:第一,鼓励教师研究。在学校当中,要通过专门理论研究制度的制定,积极鼓励教师能够在同教学实践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做好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以更为专业的视角做好留守儿童教育规律的梳理与总结。对班级管理、学校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突出理论研究。在实际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过程中,将涉及很多个方面,包括有人际交往、心理层面等。可以说,这部分因素的存在,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该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做好实际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制度化方式作为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依据;第三,要做好交流工作。经过不断的研究获得成果之后,则需要积极开展交流以及评比等多样化类型的活动,以此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交流工作。对于优秀、水平高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需要做好表彰以及相应的鼓励工作,以此调动教师理论研究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留守儿童自我意识不断提升、年龄逐渐增长的情况下,其家庭因素影响将逐渐减弱,而社会以及学校因素的影响则会逐渐增强。对此,学校还需要积极提倡学生、师生间加强合作,使留守儿童在同人互动以及合作当中增长知识:第一,要提倡师生互动。师生之前的互动,不仅包括学生群体同教师的互动,也包括其个体同教师的交往。作为教师,需要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当学生对成长当中存在的疑问提出问题时,教师则需要能够积极做好解答,对其成长当中存在的困惑及时作出指点;第二,要利用好小组合作模式。进入社会是儿童未来发展中的必然途径,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好该方面的教学,帮助儿童在小组模式学习当中能够学会同其他人的交往。在实际小组合作中,教师也需要分配给不同儿童独特的任务,在活动当中发挥出积极的群体功能,在学习能力、动力获得提升的情况下形成健康而和谐的学习氛围。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