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例6篇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1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实验室建设 腹腔热灌注化疗 四维放疗 生物治疗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肿瘤综合防治工作亟待更有效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了更好地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和防治机制,提高肿瘤综合防治研究水平,有必要大力加强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是广州市属唯一的肿瘤综合防治研究中心,承担着广州市肿瘤综合防治的艰巨任务,我们以附属肿瘤医院为依托,针对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步将肿瘤研究所建设成为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专业化肿瘤防治研究机构,以提高广州市乃至全省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水平。

一、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已日显突出。广东省是恶性肿瘤高发区,消化道、呼吸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很高。鼻咽癌亦称“广东瘤”,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多发地区命名的恶性肿瘤。而广州市又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是全省的肿瘤高发区,男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和结肠癌,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和鼻咽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广州市从1999年开展肿瘤登记,2000~2002年肿瘤发病资料显示,广州市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为227.7/10万。经中国人口标化后为162.3/10万。其标化发病率居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首。可见,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危害广州市居民身体健康,而且还拖累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加强肿瘤综合防治研究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二、在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所具有的优势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肿瘤专科医院,负责广州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肿瘤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及博士、硕士毕业生,医院临床医疗实力雄厚,科研力量、人才队伍齐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临床治疗上的优势,通过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针对广州地区肿瘤高况和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腹腔热灌注化疗、鼻咽癌精确放疗和肿瘤生物治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1.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

近年来,广州市腹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仍有大量的患者确诊时已有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很快出现腹腔广泛种植转移。研究表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消除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存在的亚临床病灶、治疗恶性腹水具有独特的疗效。虽然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预防手术后残留的亚临床病灶以及治疗已经发生的腹腔种植转移,但是由于没有高精度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设备,目前文献报道的腹腔热灌注治疗均是依赖人工或控温精度不高的腹腔热灌注治疗设备进行,没有发挥腹腔热灌注治疗安全有效的最大化。近几年来,广州医学院与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已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核心技术的“高精度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国家药监局的检测报告控温精度达到±0.2℃,文献检索国内外相关报道表明这项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经通过300例次的腹腔热灌注治疗,建立了规范的技术方法,并在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而且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这必将使腹腔热灌注化疗这项新技术更加科学、规范和安全有效,有利于在相同的技术规范下推广应用,为预防和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和复发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提高腹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2.四维放疗(IMRT)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技术

鼻咽癌是多发于广州市所在的珠三角地区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针对四维放疗、放疗增敏等精确放疗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减少放疗引起的热损伤。四维放疗(IMRT)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将成为新世纪放射治疗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广州医学院放疗中心研究人员研究开发的四维放疗结合跟踪技术必将是未来放疗技术发展的趋势,四维影像定位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四维计划设计和四维治疗实施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这必将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放疗技术和临床疗效。

3.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的一种治疗手段。通俗讲,就是通过使用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杀伤和抑制肿瘤的目的。广州医学院生物工程室大力开展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为临床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逐步建立CIK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规范化标准,并确立CEA阳性肿瘤的特异免疫治疗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标准,能有效增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和提高抗肿瘤治疗效,为广州市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奇特疗效。

三、在肿瘤防治研究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缓解本地区肿瘤患者就医压力,肿瘤综合防治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州医学院科研实验室同国内大型医院实验室一样,缺乏规范化科学管理,导致实验室建设进程缓慢。

1.实验室建设发展缓慢,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广州市的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广大群众对恶性肿瘤的医疗服务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现有的医疗条件和肿瘤控制情况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国内外医疗水平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国际上的一些新的医疗技术在我国广泛的开展应用,国内科技创新的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广州医学院用在肿瘤研究实验室的建设上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如何把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建设成为广州市综合肿瘤防治的临床科研基地,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肿瘤研究所的建设,加大资金投资力度。

2.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统一管理

广州医学院的各大型实验室设备、器材隶属于各相关科室,科研仪器设备闲散,缺乏统一管理。实验室仪器重复购置,资金浪费,仪器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仪器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仪器缺乏专业人员管理,贵重的精密仪器由于没有负责任的使用者操作,损坏现象比较严重,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广州医学院病理科、生物工程室、药理中心有各自的仪器设备,但没有综合利用、统一管理,导致院内各实验室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科研管理与实验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3.缺乏先进实验设备,低档仪器重复购置

长期以来,广州医学院实验室建设各自为阵,片面强调小而全,加之实验室建设经费有限,各科室争取经费能力不一,实验室建设悬殊极大,造成高档设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低下。高档次设备(如高效液相质谱仪、超低温冰箱等)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生物资源库建立,临床标本、样品保存都很困难,临床标本乱丢乱放,有的甚至废置很久。同一类型仪器低档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各科室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性能落后在所难免。科研实验过程中相关科研器材不配套,虽然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仪器,但配套都不齐全,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很难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

4.缺乏科学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尚未落实到位

受传统条件的影响,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实验室数量多,规章制度实施尚未完全到位。首先,肿瘤研究所各实验室分配到各科室,管理松散,有的肿瘤研究所科研人员既管科研也搞临床,人员配置和安排极不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实验室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其次,在读研究生做科研没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带教,任由自己盲目操作,由于不能熟练操作仪器而损坏仪器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实验仪器设备没有专人管理,仪器挪用他处,乱拿乱放现象严重,而且实验仪器设备用后不保养,损坏后无人报修,后续使用人员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再次,现行科研人员缺乏统一管理,研究所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师以及在读研究生之间的实验安排没有合理调配,在研实验课题没有登记在册。闲时无人做实验,忙时人员拥挤,导致相关设备仪器不够使用。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

近年来,国内各大型医院实验室都进行了资源整合和优化改革。为了加快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建设步伐,为创建广州市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硬、软件基础和条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出强有力的整改措施。

1.做好仪器设备清查核对维修工作,科学配置相关仪器设备

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大部分仪器购置已久,部分设备已不能正常工作。在仪器设备清查核对过程中,对没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填写报废申请单;对多年未用或不经常使用、仪器性能完好的的实验器材妥善保管,各实验室可“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化学试剂做相应登记保存,过期或污染的试剂及时清理;对可以维修再使用的轻度损坏仪器统一填表报修,认真核对账目,摸清家底,做到账物相符,实验仪器规范化管理。在做好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按照实验室的工作量科学添置一定数量的高档和常规仪器,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率,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购置少量高档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仪器上,合理安排实验操作人员高效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贵重仪器使用效率。

2.建立科学的试验室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拟进一步改革创新,搭建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借鉴国内外大型实验室建设经验,对医院肿瘤研究所各实验室统一管理,协调各科室科研需要。成立广州医学院医附属肿瘤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等。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制度,每台仪器均设专人专管,做好各种管理的规范化工作,做到制度健全、人员到位、管理规范、执行情况良好,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表彰先进,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征求所内各实验室和课题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补充和修改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办法。实验室还将建立1~2人的实验仪器管理组,直属实验室管理委员会领导,负责一般维护、使用与管理工作,负责建立仪器的完整档案和安全规则。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控制实验成本的支出,减少重复设置、资源浪费的支出,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有利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事业心强、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高的实验队伍是提高科研实验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进修学习,提高和拓宽知识面,在职称晋升、待遇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稳定实验队伍。只有在思想稳定、事业有发展的情况下,实验室工作人员才能尽心尽力地为实验室全身心投入,最终使实验室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梯队合理、业务精通、敬业奉献的实验室工作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基本保证。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能力强的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必要时引进一些医学科研技术人员。重点建设期间拟引进和培养5~10名博士,学术队伍博士学历比例争取达50%,建立和完善层次配套齐全、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技术队伍,形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结构更合理的专业科技队伍。

4.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广泛开展重大科研课题,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即IS015189,以推动全球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实验室条件完善,质量控制水平高的基础上我们要逐步开展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起点的科学研究;主动申请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医学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承担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开展各种特殊项目和新技术项目检测;开展重大专项研究,对院内外开放,接受国内外学者交流,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把广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实验室建成广州市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

总之,为了适应新时展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广州市肿瘤综合防治水平,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逐步把广州市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国际知名的重点实验室,为广州地区人民群众的肿瘤防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瑞莲,李淑元,邵长玲等.重视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

[2]丑光程.临床实验室建设的探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12).

[3]周白云等.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的实施与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08,(2).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2

(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医学院维医药实验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维吾尔医药科研实验室是深入研究维医药的科学实验平台,对提高维医药科学性、现代化科研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特色鲜明的维医药科研实验室是维医药发展及其现代化事业的时代要求。故本文从维医药科研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出发,就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维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维吾尔医药;科研实验室;建设;特色

维吾尔医学(简称维医)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对人类病症的内外条件、原因、性质、疗效、护理等不同的理解、治疗方法及直接医疗实践、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在维吾尔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日益完善,最终形成的一套具有独特临床有效性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1]。几千年来维吾尔族人民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植物、动物、矿物防病与治病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术,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的药物学。然而,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理念和氛围融入到科研工作和管理中去,充分利用到维医药本身文化特色与优势是建设出具有特色的科研实验的必要条件。科研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建设水平不仅能够代表一所大学办学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的的高低,也担负着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加强维医药特色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对提高维医药科学性、现代化科研水平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就如何从我中心的科研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适应自身发展与特色的科研实验室提出几点个人思考:

1 建设特色鲜明的维医药科研实验室

维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和独特的理论内涵。她认为,正常体液(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消耗和补充,保持一定比例的平衡状态,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若以正常体液质的比例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异常体液,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并发展成疾病,尤其是异常黑胆质的增加是体液发生异常变化的主要特征,即异常黑胆质是哮喘、肿瘤、抑郁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性疾病的病理性产物。维医对哮喘、肿瘤、抑郁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认识和有效的疗法,防治上述疾病的良药(方药和单味药)繁多,疗效显著。近年来,哈木拉提·吾甫尔教授带头的维医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根据维医药基本理论,将“异常黑胆质论”为重点,应用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使维吾尔医学以其鲜明特色与现代医学科学实现完美接轨,研究维吾尔医疾病、证候及方药的科学内涵,为维医病证研究、气质体液诊断、临床用药提供了的科学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安全、可控、有效的现代维药奠定了基础 。因此,以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性特色维医药科研实验室为目标,依托学科优势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科研实验平台,根据维医药基本理论,采用现代科研研究方法或手段,打造病证结合实验研究平台,构建维医药特色科学研究与技术实验中心,从而全面提升维吾尔医药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维吾尔医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2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培训制度、考核制度

随着各项科研技术水平突的高速发展,实验室设备、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与进实验室进行科研事业的实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无论是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被要求知识蓝图要不断拓展,不仅仅要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懂得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因此,应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的同时,为每一次进出实验室做实验的人员定期组织培训班、使得使用实验设备与仪器的人员充分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进行。可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不误时节地将学术界最先进的科研技术与设备介绍给实验人员,开阔他们的视野。年轻的实验技术人员也应该加强对自身的要求,积极学习进修,用前沿的科学知识,先进的科技分析手段武装自己,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力量,使中青年实验技术人员成为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一系列措施将对发展出新的科研思路与手段有很大的帮助。而对实验队伍的考核制度就体现在是否能正确合理的运用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研发工作当中。

3 合理的人才梯度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实验队伍、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实验室环境、文件档案、资料信息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是实验队伍的建设[3]。实验技术人员技能的娴熟度与综合素质是整个实验队伍是否能成功协作的关键。因此,实验队伍中的人才梯度的建设与培养就显得刻不容缓。实验队伍不仅仅代表科研人员,从广义上讲也包含着其他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实验室管理者与进行实验性论文的研究生,博士生等人员。因此,应当建立一个从知识经验与年龄层次相匹配的框架性队伍,注重“前辈带新人”的工作模式,以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蓝图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安全,有效率的进行。尽可能多的使中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前沿性的技术讲座与培训,使他们成为实验室发展的骨干力量。

4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组织建立实验室工作档案(包括实验室档案、实验项目、实验讲义档案、实验设备档案、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日志等),组织上报实验室各种报表、材料等。其中,对各类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应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一览表,内容包括:购进日期、品名、型号、技术指标、制造厂名、保管人等内容此外还需建立仪器的使用档案,包括验收清单,验收记录和图谱,定期检定的检定书或记录,为该仪器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使用完的使用登记本(内容可包括日期、开机时间、使用人、仪器状态等项),登记本用完,归入仪器档案保存备查。出现故障的处理和维修情况,维修后性能测试结果,更换备件数量登记,仪器降级或报废测定数据,报告和批准件等。仪器应有专人管理,负责仪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不爱护仪器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提出批评与适当的处罚。对外单位来实验室要求使用仪器测试样品的,应先由实验室主任批准,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5 建设资源及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实验室在自身容纳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向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放,提供完成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所需的条件。实验室可根据进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所用的试剂和实验耗材的数量、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实验时间、仪器使用时间、样品量等确定收费预算,由此对于拥有课题支持、有一定科研经费支持的教师,可以收取少量的使用费用;而对于没有经费的人员,以要牢固树立为全校科研教学服务的责任意识,做到既要热情服务,又要有序管理为原则进行登记制,从而提高实验设施和仪器的使用率,促进实验室科研事业的多样化与技术的完善。与此同时,还可对校外提供技术服务,在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可最大限度的为实验室做宣传,使得实验室的各项科研业务进一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信心与活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4]。

6 结束语

建设具有特色的维医药科研实验室不仅能提高维医药科研水平,且在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促进维医药事业的现代化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科研实力的大氛围里,维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俨然已成为主流趋势,不就将来维医药学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吴晓丽,开放进取的维吾尔医学[J].科技导报,2013,31(19):80.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3

 

实验教学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虽然中医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与中医理论教学和现代医学的实验教学相比仍然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其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1)中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相适应;(2)中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不少师生把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3)中医实验室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科学,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所在教研室,各学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4)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近年来,中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中医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且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一体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其质量评价标准,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为适应高校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为解决中医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1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1.1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中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我校中医系成立于1999年,建系16年来,坚持继承创新,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注重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培养体系,侧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现代中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建系之初,由于尚未设置中医学专业实验室,部分实验课程只能借用西医学科的实验室开展,存在着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特色仪器较少,实验课程由教研室独立负责及实验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中医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中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针灸推拿学实验室、外科骨伤学实验室、中药方剂学实验室、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中医综合实验室5个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中医本科教学实验室,并且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强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落实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其中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在实验室管理上由“大一统”代替“小而全”,实现对实验室用房的集中调配,控制各学科实验室的盲目扩张,对仪器设备实现统管共用,对实验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和对各科目实验教学统筹安排,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效率和效益。(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实验内容的类同性、仪器的通用性、手段的相关性,构建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块,建立跨学科、跨方向的综合性中医基础与临床课实验室。比如设置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统筹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等实验、实训课程,按学科功能进行调整、归并和重组,实现仪器设备资源优化利用。(3)教研并重,建立本科教学和研究生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为此在本次实验室改革中,我们成立了中医综合实验室,满足本科动物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部分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设立专门实验场地,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步提高。

 

1.2构建多层次、模块化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中医学实验室健康、良好的运行,还需要构建中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此我们构建以专业课程群组为主体,以手法操作、基础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为内涵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为手法技能操作课,该层次实验针对《针灸学》《推拿学》《刺法学》《骨伤学》等科目,这些科目主要以手法技能实训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规范的手法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思维。第二层次为基础性实验,该层次实验针对《实验针灸学》《实验中医学》《温病学》和《方剂学》等科目,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基础性实验,属于指导性实验,该层次实验主要在一些中医基础科目中设置,在于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深化。第三层次是研究型实验,主要针对本科创新工程、“挑战杯”项目等设置的实验,该类实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开展相关科研实验活动,重在科研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教学信息化程度不足,因此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我系在实验教学培养模式上,依托综合性大学专业和学科资源优势,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和完善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生自我构建、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我系积极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精品课程、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网络课程及专题学习网站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中医四诊专题学习网站、《推拿学》网上优质示范课程,《中医骨伤科学》网络课程等16个网络开放平台,为学生中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医临床技能的实训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库。通过虚拟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开设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并根据自身学习计划,进行网上预约和选择实验教学项目;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实验设备介绍、实验操作流程教学视频、实验课程考核标准及试题库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空间由实验室延伸到宿舍,由上课时间延伸到业余时间,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消化和提升,更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创新性。

 

2中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突破口

 

2.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国际化标准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国际化、信息化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大背景下,中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转变教育理念,切实引入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医专业特色,深化中医学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在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改革。目前由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普遍,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未来的实验教学将以专业课程群的交叉实验为基础,并有机整合成若干模块式实验课程,发挥同类实验技术和相近实验方法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2建立规范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实现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机结合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学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探索和实践规范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弊端,因此作为一个教学体系要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和统一。目前国家和各省市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建了很多本科学生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和开展相关实验,取的很多满意的成果,其中很多课题的来源是与所学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延伸出新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更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未来中医学专业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在推进中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实现有机结合,做到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共同培养;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构建多层次、模块化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内容。虽然近年来本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本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已形成广泛共识,但由于中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实验教学体系起步较晚,在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建设、课程运行体系建设和考核机制方面与西医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仍存在差距,这需要我们中医专业的师生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将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地创新型人才。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4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适应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不断改革。本文对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 R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62-02

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是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承担着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一所优秀的医学院校,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施,还必须具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先进的科研场所。实验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同,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课堂,它在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当前社会对医疗和健康高度的重视,对医学教育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 提高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视度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医学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够重视,以至于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上往往停滞不前。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作风、团队的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综合性的中心集训基地[2]。并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社会也更加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创新管理,关注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层面重视不足,实验教学附属于相应的理论学科,虽然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在加大力度对理论课建设的同时,也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和建设,并公开招聘高学历人才进入实验系统工作。但是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仍然得不到提高,致使高学历人员不愿到实验队伍中来,在实验队伍中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也想方设法调离实验队伍[3]。这造成实验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人员流动性大等现象。由于医学实验技术是几乎涉及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综合技术和方法,具有实验设备复杂、精度和准确度要求高、技术更新快、工作繁杂等特点,所以,掌握医学实验技术就需要一批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实验技术队伍[4]。然而,许多实验教师长期局限于单科实验,缺乏横向交流,造成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很难满足综合性学科实验的要求[5],实验教师学历层次难以适应要求日益增高的教学服务。因此,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目前首要任务。首先,对新引进的实验人员进行双师型培养,使实验人员成为既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实验教师”,又具有较强实践与实验技能的工程师,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师资保证[6]。其次,制定具体的人才建设的方法。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派优秀中青年实验人员到国内外学习研修,培养实验室队伍的中坚骨干力量[7];将学校发展和个人业务发展相结合;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最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地位,制定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对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实验技术人员提供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历年来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是直接隶属于系或教研室,而大部分管理者又身兼数职,根本无暇兼顾实验室的管理,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职责划分不明确、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管理实践中,对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起着积极作用,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8]。只有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才能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水平。①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将责任划分到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出现事故时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②制定实验室使用制度、管理条例、学生实验准则,并做好相关人员出入登记记录,避免因闲杂人等进出实验室引发的安全事故。③建立规范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制度,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4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安全问题,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近年来,学生将实验用品带出校外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出现,要做到防范于未然,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带习教师要认真负责,防止学生夹带危险物品出实验室。对于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心理辅导。学校要定期检查,采用“双结合”的方式,由国有资产处和保卫处进行全校安全工作的检查,各部门组织自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只有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

[

参考文献]

[1]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02-205.

[2]赖燕玲.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7-30.

[3]丁肖华,赵庆伟,朱琳琳,等.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关键[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644-1645.

[4]汤军,王贵勤,陈勤,等.谈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26-227.

[5]郭志刚.对民办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2(9):134,182

[6]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03-205.

[7]黄黎玲.浅议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22-25.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5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16-01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实验室建设在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实验室内,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现课堂所学原理的真正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建立设备齐全、技术成熟以及管理科学、创新的实验室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专业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十余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个方面的弊端也不断暴露。

2.1 实验室设置理念陈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设置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类归纳后对应相关课程建立的。这类实验室对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显出力不从心。有些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太少;有些实验课程安排混乱,上课时间交叉,导致学生实验连续性差,不仅造成实验器材的浪费,同时学生的实验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短缺

由于高校学生扩招及专业让人才的短缺,导致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有些实验室是由理论教师兼顾管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2.3 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合理

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购置,不仅要满足实验课程所需,还需要在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方面有所考量。目前,有些仪器设备使用率太低,不能充分运用到本科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3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等[1],软件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才等[2]。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3.1 教学团队型实验室设置

为了避免实验室使用不当、管理混乱的状况,提出利用实验教学团队来配置实验室的措施。由执行实验教学的骨干教师,可进行实验设备开发、维护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人员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3]。每个教学团队配置一个教学研究实验室,必修课程之外,各个实践环节由团队教师带领指导。这样,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参与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于实验仪器也能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3.2 完善设备管理机制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直接反应整个实验室的水平和管理效果。实验仪器从采购、收货、入库、验收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明确到个人,不要采购一个人,验收又一个人,导致有些设备在各个环节上都容易出现问题,而追根溯源却无从查起。仪器设备的专人负责到底制度,避免了乱买仪器,验收松懈,责任推诿等现象,充分实现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3.3 利用科研牵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当前,单一的实验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光靠一些经典成熟的实验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理工类的专业中,科研项目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研项目中挖掘专业实验项目必然成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

4 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4]。同时。实验室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期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6(34):81-82.

[2] 车将,廖允成.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的几点看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9(6):183-185.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6

1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 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 组实验,教学效率显着提高。

2.2 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 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 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 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 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 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 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 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 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