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例6篇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1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13-05

建筑类学科作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门类之一,主要培养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乡建设迅猛发展的高潮之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无论项目的数量还是规模都面临着缩水,进入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对建筑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和差异化。为此,反思教育现状,探讨符合当前及未来行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的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要求,提升培养水平,

建立培养目标各具特点、培养渠道多元的教育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城乡发展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不仅关乎建筑类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更是事关建筑类学科教育发展的大事。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建筑类研究生培养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最早由William Spady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应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的必要前提。这种教育理念提出后,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好评。在美国,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引入到高校教学中,也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贯穿到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2016年6月,中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成员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具有国际权威性,加入这一协议签约成员国也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建筑类学科作为工程教育学科之一,其培养的工程类人才也面临着与国际工程市场全面接轨的问题。相应地,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借鉴美国工程教育已普遍接受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引导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是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课程安排和教师授课内容都要围绕学生学习的成果导向来设计。成果导向学习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技能而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成果导向学习理念中的成果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明确的学习结果,以及能够反映学生运用学习内容、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学习成果目标贯穿于课程设计、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培养模式的设计,包括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等,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先确定期望成果,然后再根据这个成果目标来设计相关的课程,并将成果学习的过程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在校学习与岗位就业之间的距离。

(二)新常态下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困境

建筑类学科原仅建筑学1个一级学科,包括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对应的本科专业则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等。在纵向体系上,以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为例,同济大学李德华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三竹节”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竹节”是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规划师和设计师;第二个“竹节”是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带领一组规划师、设计师共同工作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者;第三个“竹节”是博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学科建构、学科思想和理论创新的高端人才[1]。

2011年后,建筑类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调整为3个一级学科,且每个一级学科都分设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不同学位类别,其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必须先行通过专业评估才能申请获得授予权。学科调整带来了学科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对复杂的学位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新认识。

五年来,拥有全部类别授予权的部分学校逐步明确了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型以培养设计能力为主,学术型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据此拟定的培养方案也较之前重点突出、体系清晰。但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培养目标不具体、定位不明确、课程模块设置模糊、特色不突出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个别不具有全部类别授予权的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模糊,也没有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大多数学校研究生培养采取了以低层次的市场需要取代了高层次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人才培养。反映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则是与本科设计能力培养存在较多的重叠,而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忽视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和设计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就培养出口而言,仅具有学术型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既要考虑高级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又要考虑通过专业评估获得专业学位授予权所需要的以设计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培养来源来看,由于本科专业也存在专业学位和普通工学学士学位的区别,专业学位的培养更加强调职业性。建筑学类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设计院和与设计相关的单位,因此,很多学校过多地注重了设计方案构思能力和画图技能技法的培养,而从根本上忽略了研究生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分专门化的课程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设计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到位。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建筑类研究生培养的思辨

(一)从技能性到研究性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规划与建设的转型,建筑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纯的设计技能性教育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只有通过加强研究生基础研究能力培养、增强设计的科学性、提高对工程项目的全程全面把握,才能成为设计项目的核心人才,满足设计市场的需求。

(二)从学科导向到目标导向

传统建筑类研究生学科教育遵循学科导向,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线性封闭的科学问题,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的内在需要,从课程体系的科学完整性开始进行“正向”设计,教育的结果主要满足内部需求,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外部需求。

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建筑教育“正向”设计的学科导向,而转向反向设计的成果导向。在教学设计上,从需求出发,根据外部市场对建筑类学科发展的要求变化,分别从培养研究生的内部需求和外部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二个方面来决定培养目标的设定,再由培养目标决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从而开设合理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这种基于需求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保证了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只能是教师根据适时调整授课内容来适应外部变化,但很难做到适应外部需求。

在成果教育理念导向下,建筑类研究生教育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始终围绕目标导向,重点强调培养目标要以需求为导向,毕业要求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要以毕业要求为导向,资源配置要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导向。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贡献与责任,每位研究生要明确自己所学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作用。

(三)从以教师中心到以学生中心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主要取决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是学科导向教育的必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则转变了以“教”为中心的观点,转向以“学”为中心,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之于学”的教学理念,即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遵循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即教什么取决于学什么,怎么教取决于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取决于学得怎么样。也就是说,以W生为中心要求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都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达到毕业成果要求来进行,要求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了解学生学什么内容和如何学习的方式与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并采取合适的教学评价方法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

中国高校目前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对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而监控的结果并不一定能直接指导改进教学,即系统本身不具备持续改进功能。而一个功能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应该具备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特征,即通过体系的监督功能发现问题,再通过持续的功能改进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基于成果导向的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通过持续地改进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断满足内部和外部需求,通过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来达到毕业要求。

三、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一)成果导向建筑类研究生培养理念

1.能力本位理念:聚焦研究生最终的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倡导能力本位,强调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采用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弹性多样的学制设置,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聚焦研究生最终的能力,以能力本位教育为指导,实现以研究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建筑类研究生能力本位教育首先基于就业市场职业分析提出个人能力目标,据此进行结构化、模块化的课程开发与编制。其次,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以研究生为主,可以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授课或实践。最后,注重全程客观的教学评价和及时的意见反馈,从而不断修正、更新课程设置。

2.人本教育理念:以研究生的发展为中心

成果导向建筑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树立人本理念,以研究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发展机会和成功心理为目标导向,重视学生长远的发展。这种发展理念要求建立较高并具挑战性的绩效标准,并且通过挖掘每个学生成功的愿望和潜能,用积极的教育期望,坚定的教育信念,帮助学生达到标准。通过动态的内外需求来调整学生的成果要求,从而调整课程体系设计。这种动态的基于人本主义思考的教育方式,通过动态目标的调整,能够给学生的未来发展树立成功的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职业教育理念:强调培养与就业相联系

成果导向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吸收基于实用主义的职业教育的思想精华,强调课程的多维和整合,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高度关联。根据学科门类自身的特点,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打破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课程壁垒,不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培养经验,更可以通过完善学校教学制度,实现两种学位课程互选与资源共享。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课程与工程实际之间的联系,实现设计领域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的“纵向贯通”; 强调个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做到高层次设计研究人才培养的多元途径的“横向交错”。

(二)创新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针对建筑类研究生现有培养体制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重点在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核心和支撑。这三个领域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为:通过课内外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实践专业知识是基础;在反复的设计研究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从问题本质入手寻找解决途径”的专业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则来源于知识、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不断体验,并得以强化成为支撑,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能有效地解决建筑类的复杂问题。

从不同学位类别的角度来看,上述整体目标可以形成一定的偏向:学术型偏重于研究性问题的解决,而专业型更偏重于直接性的创意解决。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则允许在达到培养目标的基础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异和偏向。

2.培养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建筑类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目标下,设置的教学内容应当有所差异。基础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和交叉学科知识、研究性的设计操作实践及交流沟通,以及专业科研与协作训练。其中,研究性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实践的主线,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及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上,专业型更偏重于工程问题,而学术型更偏重对理论问题的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根据内外部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培养目标内容,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高效的指导方式,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3.评价方式的全面创新

教学成果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完全可以创新评价方式,引入外部力量。过程性评价可以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专业实践的每个环节中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加入项目实践进程的压力。结果性评价则由校内、校外导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设计实践、学位论文,考核形式包括分析、论证和结果阐述。

(三)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般是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内因和外因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提高个人主观能动性是OBE教育理念的关键,而研究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规划意识则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要来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唤醒研究生自我规划意识的切入点,“认识我是谁”“欲往何方”“何以至此”是思考的起点。“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应该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收获这些教育成果”“我怎样才能获得这一教育成果”“我如何知道我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发展目标”,这一连串问题是开启主观能动性的钥匙,从而将成果导向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个人自觉的行动。

2.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建筑类学科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设计技能训练还是设计研究学习,都需要具备和提高这一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参与学科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提升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实践证明,多样化的专业类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类研究生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归属感。

优化、创新教学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设计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从而达到“做中思”和“思中学”的教学效果。如将课程论文转化为“选题―摘要―大纲―全文”4个阶段,再分阶段纳入课堂讨论,使研究过程充分呈现出来,达到训练创新研究能力的目的。

3.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

现代城乡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对人才的要求也趋于复合型。从建筑类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多学科融合已成趋势。而研究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培养,这将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应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其他学科课程;在专业教师的配备上,除应吸纳具有丰富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外,还应注重相关知识领域学科的交叉。

4.加强国际合作培养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是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化合作培养体系通过学生走出去交流访学、外籍教师请进来承担课程,到中外师生合作联合设计教学的常态化,使建筑类研究生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思路,有效拓展创新思维,不断修正和提高培养目标,最终得到高水平、高规格的培养,实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5.开展校企合作培养

大多数建筑类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实际问题的把握经验不足,这种情况明显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另一角度,长期在企业工作的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由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及研究课题的性质,聘请在该课题领域富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作为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研究生既能受到严格的理论训练,又能得到实践经验的传授。校企合作也是目前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比较有效的方式。

四、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外已有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其教育理念与建筑类学科的目标和学科特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正_方向。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到建筑类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中,通过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体制的转变,提高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以适应中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建筑类市场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Spady, W. D..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Arlington[M].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1994.

[2]吴志强.李德华文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 伍伯妍. 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5(4):210-211.

[4]赵秀敏. 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7-81.

[5] 李志义,朱泓,,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9-34,70.

[6] 启泉. 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2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法指导;教学;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注意师生关系的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世界观、教改意识、教学理念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放手让学生共同探索物理知识,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协调、平等、全方位。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种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式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不允许的做法。

2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喜欢的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中应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敢想、敢猜、敢说、敢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师生间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

3 要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不少地方物理实验成了薄弱的环节,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口授、耳听、笔演”,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这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大力鼓励学生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4 重视学法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钓鱼的本领”,具备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成为善学者,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作为物理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学物理教材,怎样听课、做摘记、怎样完成物理作业和课外小实验等。之外,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有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地创造了一套绝妙的物理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实验方法、类比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本身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物理方法,领悟物理学家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不畏劳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的学法指导应战在完善思维过程和优化思维品质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排除干扰信息、捕捉本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物理观点,物理思想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素质就有了质的飞跃。

5 重视概念、规律建立过程的学习

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的教与学。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1、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和研究某个物理规律(包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等)?2、怎样进行研究的(包括有哪些主要的物理现象、事实,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观察实验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等)?3、通过研究得到怎样的结论(包括概念是怎样定义的,规律是怎样叙述的,它们的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等)?4、某个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包括概念和规律反应了事物怎样的本质属性及其联系,物理量的量值是多少,量度单位是什么,适用条件、适用范围怎样等)?5、某个概念、规律有什么重要的应用(包括应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过程中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尤其是弄清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规律的定义、公式及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等,从而能够熟练的应用它们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3

关键词:教学;实验;科研习惯;养成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掌握,而且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借助有趣实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学生的科研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处理问题就显得主动,这对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上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罐头瓶中装满大豆,灌满清水,再盖好瓶盖,然后把瓶子拿到温暖的地方。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膨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使瓶子爆裂开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当我提出:“人的瞳孔受光刺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时,学生因为受到前一问题的影响,争相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研究方案,最后采取:让一位学生从阳光下走到黑暗处,待眼睛适应了环境后,用手电筒照射该学生的眼睛,观察到瞳孔怎样的变化。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后,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发现学生的科研兴趣大增。

二、利用科学家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事例,勉励学生参与科研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杂交水稻的问世,是袁隆平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时摘下的硕果。六七月份的天气,袁隆平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地寻找理想中的苗珠。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的稻穗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期间,他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实验苗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浑身发抖,好不容易缓过神来,他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当我讲述袁隆平的这些顶住各种非议跋涉于杂交水稻科研之路的故事时,学生被袁隆平折服了,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教育学生要有困难意识、要敢于向困难挑战,只有对科研树立坚定的信念,才会有所成就。

三、抓住课本上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指导

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操作要领,我不仅利于演示实验讲解,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寻找感觉,激发灵感。比如,为了验证向日葵是虫媒花,我指导学生选取花盘大小基本相同的向日葵,在一个花盘上罩上纱网阻止昆虫往来,另一个正常落置。一段时间收获后,比较两个花盘的重量,证明向日葵是虫媒花。又如,“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个实验。由于这个实验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与小学所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某些环节上增加了一定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了顺利地开展这项实验探究活动,我先让学生讨论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哪几个步骤,然后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设计本次探究活动的方案。例如,你们小组的假设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如何改变水温?如何在实验过程中不使鱼受惊吓,以保证所得数据可靠?金鱼安静的时候是怎样的?受到惊吓的时候会怎样?它是如何呼吸的?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呼吸?为什么要在同一个温度下多次测量呼吸次数?如何使用温度计?该设计怎样的统计表?如果要得到更科学的结论,你觉得还应该怎样设计与开展实验?促使学生思考、讨论进而解决。在科学方法层面上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思考,切实促进了现实生物科研习惯的养成。

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身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主要是为学生日后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早期的锻炼机会。

四、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长期忍受疑惑的困扰,才能激发并强化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多质疑。比如,家里买回来的黄豆芽放置一天后就变青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移栽茄子和辣椒等植物时,根部为什么要带着土坨?又如,我带领学生观察果树剪枝时,学生提出所剪枝条为何多为顶枝这一问题。这一疑团激发了学生对该问题刨根求源的动机,引起他们对生长素的运输、积累等知识的主动学习。同时,这一知识又为他们发现、解决植物生长中之所以出现“顶端优势”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还常常鼓励他们寻找生活中的问题来考我,目的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教导他们要善于提问。

五、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以便他们展现自己的观点。我主要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写一些对生活中常见生物现象的看法的小论文,并在同学中交流,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意识。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中学数学 探究教学 问题意识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而发展思维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探究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问题是思维的起始,是思维发展的产物,没有问题就无法展开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问题”渗透于备课、教研及课后反思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1.在备课时要多问“为什么”。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时,教师不要完全跟着教材编写人的感觉走,要有独立的见解,不要过于迷信编写教材的专家和权威,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敢于多问自己“教材还可以怎样处理效果会更好?”,“还可以怎么教更适合我的学生?”。

2.在教研活动中要多问“为什么”。在阅读别人的文章,听其他教师的讲课,听教育专家的报告等活动中,也要敢于多问。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被动的全面接受,而要批判性地加以吸收。不要过于迷信权威。

3.在教后反思中要多问“为什么”。罗增儒老师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正是由于教学的无尽性才使教师们永无止境的研究下去。每节课后,教师如果能认真反思、多问,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二、教师之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科研意识,教师之间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甚至在整个学校内要形成学术气氛浓郁的科研之风。教师之间要相互探讨,相互研究,通过多“问”,使学术讨论更加深入;通过多“问”,相互取长补短,真正做到让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这种“教研相长”的结果,必将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学效果更佳。

三、教师要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善于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提出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提问时要注意火候和分寸,要适时、适当,讲中带问,问中带诱,引导学生思考“还能够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做?”……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上,而是努力使他们去探索“多”,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对思维的消极影响,引发学生的变异性、深刻性、灵活性。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兴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及时、主动地把握所提出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把分析问题的责任交给了学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多问学生“为什么”,有效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获取知识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解答教师的问题中,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素质上向较高层次迈进。

四、学生要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

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再创造、再发现的状态。当学生中出现不同的看法、想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争辩,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修正,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数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学会分享他人的成果,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学生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要由学生本人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可以利用让学生写“学习小结”、“数学日记”等方式,提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自己思索解答。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撰写“数学小论文”的活动,展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5

顾明远先生编写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可以这样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一要提高教育水平,二要改进实际效果,关键是要提高培养对象的质量。标准则是看教育目的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一般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它的队伍建设得怎么样,二是它的设施建设得怎么样,三是它的文化建设得怎么样。主要是通过文化建设,特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使得队伍和设施都能得到科学配置,都能提高效率,都能发挥效能,都能提高效益,都能实现预期效果。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聚精会神,还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

改进学校教育最终落实在教育要素的优化上。一般来讲,要看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反馈、教育研究是否得到了科学优化,特别是要素整合优化是否做到了位。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达到则要看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第一,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和宗旨。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有社会本位要求,也有个体本位要求。教育目的是否达到,要看我们培养的人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不仅有目标、有标准,还有实施的途径和评价的方法。除了对学前教育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外,对其他类型教育也提出了完整的要求。

一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二要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方面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三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范文6

一、精心准备充分的观察实验材料

在观察实验课教学中,学生活动是否充分,观察实验的效果是否明显,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精心选择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制作植物标本》一课,要使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压制方法制作植物标本的作用,通过压制制作的植物标本颜色是鲜艳的、不变的,这样在寒冬也能看到新鲜的植物,从而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我让学生动手、分工合作,让他们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观察时,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认识植物的特征。

二、明确实验的目的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之前,必须向学生指明观察、实验的目的。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为了弄清楚空气占据什么空间,空间又被什么物体占据,我们分组进行实验:(1)用细绳提钩码,把钩码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通过观察,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2)把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纸团会不会湿?(3)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底,把杯子慢慢倾斜,看到什么现象?纸团湿了没有?让学生注意观察纸团在杯子中的变化,它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学生就明确了观察目的是什么。由于观察的指向性清楚明确,所以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操作、去观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注意指向性。

三、通过观察实验、研讨得出课文中的结论

学生的研讨过程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出来。

当学生完成观察实验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注意这个结论性的语言不要从教师口里说出来,要通过学生口讲出来。

如《空气》一课,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着空气,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研讨:“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学生纷纷发言说:“瓶子里、砖块里、土壤里、粉笔里、教室里、操场上……都有空气。”教师接着问:“这么多地方都有空气,谁能用一句话说出哪里有空气?”经过思考,学生很快用“周围”“到处”四个字概括出来:“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悟出来的,因此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就更深刻。

四、学结,拓展延伸

1.今天这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什么体会?给这堂课起个题目。(学生发表意见)

2.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我们也能研究科学。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做科学的小主人。

3.作业:我们知道,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一杯热水很快凉下来。猜想一下热水变凉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把你的猜测记在你的《科学活动手册》上,并利用你所掌握的本领设计实验,可找同学一起来研究,检验猜测是否正确。

五、让学生思维探索,动脑制作,大胆创新

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实验,从中把握性能,有所发现,并力求在实验中发挥其特长,所以制作在科学教学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制作辅导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发明创造。“制作”这项工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要有机地组织学生、调动学生,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制作行列中,如利用反光原理制作潜望镜;利用电磁原理制作起重机;利用电热原理制作电热切割器;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来制作“灭火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