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例6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反应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重要方面。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识别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通过实现产业集群来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是反应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体。随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区域政策在逐渐完善,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项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化整合进程也不断加快。当前,应该更重视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发发展至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固定资产投资的北上西进

投资的北上是指,投资热点转向环渤海地区。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措施的不断落实,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业、石化业、设备制造业以及港口物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不少的投资。投资的西进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改善并必将不断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以及一些加工贸易企业。

1.2 中部凸起的工业增长

从当前我国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区域的工业增加值近年呈现回落的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其他欠发达区域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程度较小。

1.3 经济集聚化度逐渐提高,出现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

随着经济大发展,在集聚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人口以及经济的活动更为活跃,并逐渐呈现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化的趋势。这直接刺激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不断显现和形成,加快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格局。

1.4 东北及西部对外贸易比重提升

从出口格局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增幅较高;从进口格局来看,这几个区域的增幅也在不断提高;从贸易顺差来看,除首都经济圈外,其他区域均实现了较大的顺差。东北地区以及西部的对外贸易比重正在提升。

2.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对策――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产业集群强调整合区域资源。产业集群不是简单而机械性的要求区域平衡性发展,而更为强调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来发力,寻求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发展中关村的信息产业,利用地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区域品牌和经济。

第二,产业集群更突出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有利用促进地域高质生产要素的集中,通过集中地域生产要素来寻求技术进步,并在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融合和创新。

第三,产业集群强调区域发展资源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产业集群需要投入的要素除了资本、劳力、自然资源,还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的投入,实现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教育部门、金融业对产业发展的协同。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与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促进区域向“学习型”区域转变,最终提高区域动态的竞争力,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群内的企业不仅可以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花费的投资,并且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实现高度和细致的分工进而协调合作,促使群内企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产品品质得到的提升。这不仅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例如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相关政策和地域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壮大了工业这一主导产业的规模,最终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利于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产业集群,同行业现有厂商、潜在竞争厂商、现有竞争厂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重要客户都将被聚集到一起,形成彼此的合作、竞争、模仿、超越。集群的方式加快了高端人才在群内的流动,间接提高群内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产业集群促使交易效率提高。产业集群内部拥有共同的背景和文化,在语言上、运营规则上逐渐趋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避免更多冲突,最终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间的信任度提高。通过技术、资金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促成交易。

第四,产业集群促使资源的聚集,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人口要素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在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人口要素的聚集,无形中形成了新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等。这些发展都会反过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最终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2.3 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集群对内外和对内的社会关系。发展中间机构,促使其成为产业集群保持良好合作和运行的剂。中间组织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咨询、策划、信息、市场等方面为集群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主动促成合作,干预不良竞争,积极维护和处理集群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促进集群企业健康发展。另外,在处理产业集群与地区利益时,应兼顾较弱企业团体的利益,充分调动和利用区域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于此同时,以诚信的态度与集群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交往,建立诚实、互信互利的关系。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应有目的而为。政府应适当放松管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相关的服务,以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外,政府应适当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促使企业在自然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和效率。政府可为产业集群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氛围,努力解决必要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建立良性的竞争制度和纠纷处理机制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三,提高产业集群系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适应能力应通过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机构间的关系,使关系和谐化,提高合作能力,保证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保证信息在集群系统内外的顺畅传播和流动。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和谐系统关系上发展而来,集群企业应自觉遵守相互间的规则,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创新和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创新。

第四,加强产业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依靠国家鼓励研发产业科技等政策,积极主动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集群产业相关项目和技术,鼓励高校优秀人才的在集群企业的就业及合理流动。尤其要注重对助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广泛推广,通过技术扩散形成产业联动效益。持续的合作开发才能帮助产业集群实现动态创新,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3.小结

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合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关系,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源泉和手段,是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践和积累经验,更好的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2]龚毅,刘海廷.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清晰,海西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然而,虽然有中央支持、各方献策、台湾响应等有利因素,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还是要面对诸多挑战的。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区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的基本元素。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海西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一、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20多个设区市的区域经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对台地理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决策。

去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单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很显然,《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

2.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体,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25个县级市和101个县。2010年,经济区内县级GDP总额超过经济区整体GDP总额的60%。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在县域农业现代化、县域新型工业化、县域企业民营化等几个方面。

1.海西经济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要求,它也是衡量海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年,粤东四市农业生产总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近年来,赣东南地区和浙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提高。此外,海西地区在农业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方面,“十一五”规划时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状况下,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金融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海西经济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融资渠道不通畅以及农业资本流失严重的现象。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窄,标准化发展落后。海西经济区内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迟缓等方面。

2.海西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从工业竞争力角度测量,福建省总资产贡献率为11.8%、人均工业增加值为0.840216万元/人・年、出口依存度系数为0.40931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439元/人・年,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处于第八位,海西经济区的整个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 从科技含量角度测量,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0.33%,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为0.2409项/万人,科研占GDP比重为0.54%,科技含量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一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测量, 海西经济区的环境资源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列第二名。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海西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该经济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重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亟待解决。这些矛盾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化与资源短缺的矛盾。2002年以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就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由于重化工业阶段的高增长产业,如汽车、造船和石化工业等大多数均为资源消耗性产业,能源消耗量系数高,对电、煤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此外,海西经济区整体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数量很少。该经济区内的土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征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重型企业的运行成本。这种资源的缺乏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度都制约了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二是信息化与现有技术结构及工业结构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加快海西经济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却对技术进步构成了双重约束。

3.海西经济区县域企业民营化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福建为例,1978年,福建省生产总值66.37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1.01亿元,占46.7%;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5.36亿元,占53.3%,民营经济力微言轻。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意识被唤醒,市场力量迅速崛起。1992年以来,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撑起了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同时,该经济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虽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二是民营经济的组织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仍比较低。三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需普及和加强。譬如,假冒欺骗行为,缺乏现代契约合同意识而最终导致资金等各种纠纷和案件,雇用童工、克扣工资、虐待雇员现象,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结语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基础要素,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存在,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2]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在十之后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 5省30市3县(区):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其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国家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物流中心。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进行研究,对于全面降低物流费用、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物流概述

1.1 区域物流的概念

目前,我国对于区域物流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区域物流是指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物流活动体系。该体系能够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区域物流主要有以下特征:(1)经济的差异性。(2)资源的多样性。(3)物流的独立性。(4)系统的完整性。

1.2 区域物流的理论基础

有关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不多,业内较公认的理论有:(1)艾伯特·赫希曼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一个区域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一系列脱离均衡的行动。(2)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的协同效应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3)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平衡发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区域经济增长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向其他地区渗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首先选择一定地区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2.1 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物流业的一系列优势条件:(1)物流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逐步实施,未来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原经济区覆盖1.79亿人口,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升,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3)区位优势突出。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交通发达,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优势,未来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4)劳动力成本低。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6 000多人,物流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而且劳动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2 中原经济区物流面临的挑战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物流发展缓慢。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方式落后,势必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2)经济开放度低。中原经济区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不强,外贸依存度较低,外资规模较小。(3)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郑州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物流将面临周边省市的激烈竞争。

3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配送效率逐步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物流观念落后

物流业属于高投入、回报慢的行业,部分领导对物流的认识较为肤浅,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物流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改善投资环境的长远战略意义。同时,很多物流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2 物流成本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发达国家为9%左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偏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小而多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现代管理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都造成物流运行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3.3 物流标准不统一

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很多物流标准还没有建立,如汽车、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不统一。企业的EDI系统各自封闭,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能共享。物流企业相互协调性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使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识到物流标准不统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物流标准进行认真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国家物流标准,推动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但物流企业的情况差别很大,这些物流标准要想在企业得到认真执行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4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仅有40%的物流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原始的方式处理物流业务,比如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物流效率很低。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许多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在企业处于摸索阶段。中原经济区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运用不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各系统不能信息共享。

3.5 第三方物流规模较小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当第三方物流需求占社会总需求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我国仅为18%。中原经济区不仅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他们能够和国内甚至国外的物流公司进行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3.6 缺乏物流人才

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必将进入蓬勃发展期,今后将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而真正拥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懂得现代物流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稀缺。中原经济区从事物流专业研究的机构和大学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从中原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来看,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瓶颈。

4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

4.1 转变思想,加快物流整合

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长期以来我们对物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物流要发展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能够认识到物流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作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鼓励中小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加大政府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4.2 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原经济区各省、直辖市、县域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地物流发展的协调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土地、融资等重要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的物流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4.3 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政府管理机构和物流管理协会要尽快淘汰落后的行业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等。对标准制定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定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4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配送效率,为客户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符合客户的期望。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业务的规模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创造利润。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所经历的道路,中原经济区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种:首先,通过本地物流公司自身业务不断壮大,积累资源和物流管理经验,再发展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其次,通过合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迅速壮大自己的物流能力,跨越式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5 推动重点领域物流的发展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把医药、钢铁、食品冷链、汽车、粮食、家电、邮政、纺织服装、花卉、建材等十大物流行业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突破口。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加强石油、煤炭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等行业完善的物流体系。完善城镇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的高效物流体系。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4.6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减少交易和信息处理成本。加快物流信息化在企业的运用,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入库、储存、分拣、出库、装卸、存取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7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步伐。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首先,通过高校培养各层次专业物流人才,充实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岗位。在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大学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其次,对物流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内容,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再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最后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的高级物流人才到中原经济区工作。

4.8 大力推广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达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及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物流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用战略眼光来看待绿色投入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其次,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实施绿色物流,重视环保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节能降耗,提高环境质量。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使绿色物流贯穿物流活动的每个层面。最后,要构建绿色企业文化,以绿色意识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

5 结 论

优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建立信息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的有序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争取在未来几年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虽然近几年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想真正降低物流费用,使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范晓林.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 沈建男,刘青.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2):109-110.

[3] 李欣蔧.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张威.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 现代商业,2009(23):8-9.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发展;区域发展差距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合理有一个系统指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评估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的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客观条件。(3)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4)地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各个生产部门是否协调。(5)还要在当地适当地发展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关系。

1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地理便是其一个基本要素,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为基本因素,并以此为起点来发展地方经济。

2 区域经济在低层次上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仍存在于较低的层次上。按照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标并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

地缘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构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相同的地缘人文背景为双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比如,图们江地区的春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次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动因是合作方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了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几种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区域发展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谋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当前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发展活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连玉明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区域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2)地区经济割据

经济上的地方、行业、团体割据已经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刚性就变成了弹性。我们不搞过去的阶级斗争,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搞我们。贫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农联盟,最终西化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就是阶级斗争搞我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鸭蛋理论”祸国殃民,抢劫式加速阶级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区、行业、团体和贫富不等的复杂经济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很难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工农联盟也就自动解体了,更形不成拳头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各个区域经济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经济的总体来讲,是处在某一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恐怕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各区域是处在不同阶段的,各个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区域经济的特点。要注意研究区域发展的要素、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你这个区域是城市为主、还是农村为主?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工业比重大,还是农业比重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研究。

对各个区域经济而言,发展的主战略同全省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由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肯定会有各自的差异;再有它的主战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出的题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战略,在对各个市地、各个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实际有所侧重,并在这个主战略下,研究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坚决不能重蹈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决不能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刚刚起步,房价已经上天;要防止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5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决以民生经济为龙头,以人文本、关注民生来发展经济;区域经济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大有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牢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各地在党政事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区域对外传播与协作提供帮助,从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5

(2012ZZ27)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入手,研究了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产业升级发展对策和措施,如更新流通观念、调整流通布局、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整合中部流通资源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流通业发展 现代化 整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更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服务业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事实证明,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互促作用,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在,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必然离不开一个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支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且至今尚未完全转变,阻碍了流通业在结构调整中应有的导向作用(洪涛,2012)。

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在交通、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后发优势,更因为区域地理位置,流通业的发展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为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通信枢纽,全国的商品生产及货物集散地。中部地区的流通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全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部地区的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陈栋生,2004)。2011年,我国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35967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5,中部六省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额近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6强。由此可见,中部地区流通业在我国流通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凭借流通创新,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但流通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中部地区而言,中部六省流通企业“散、小、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流通产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商品流通产业化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市场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流通业发展的科学规划。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较长时间以来,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趋同、业态趋同、结构趋同的现象,高投资进入,低价位竞争,超低水平回报。

2.流通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高。从地区结构来看,河南、湖北、湖南流通产品较为发达,安徽次之,江西流通业较为落后。从行业结构看,商业、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迅速,金融、信息、物流、会展、实物租赁、典当、拍卖、再生物资回收等行业由于技术的制约发展滞后(芩丽阳,2003)。

3.物流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较小,设施结构、运输设施布局都不合理,而且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都不高,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东西向交通流向不畅。铁路和高速公路尚未沟通和形成能力,缺少干线间联络线,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干线、干支线间存在脱节现象。主要通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交通运输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程艳,2000)。

同时中部地区的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各种物流之间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物流效率的提高以及中部地区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偏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差距较大,管理创新明显不够,单凭简单复制店铺布局,只能以豪华的装修及低水平服务来面对顾客。企业在购销运存甚至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和服务方式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芩丽阳,2003)。

发展中部地区流通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流通观念,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保证并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首先应加强理论研究,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及对流通业认识上的统一。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应更新观念:不仅是在制造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在服务领域也产生了大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应转变观念,纠正“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在思想上树立“流通先导产业”的地位,从战略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通过对产业地位与作用认识上的统一,为全面推动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保证。

(二)突出特色和强化城市群带动,展开并推进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立足特色,规划流通主体功能区。在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上,应从地理环境特点、产业发展状况、区域内省区间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特征入手,着力于合理分布流通主体功能区,即依据地理交通优势、产业特征、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中部区域大中城市的市场功能定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协调的整体区域布局。

突出“经济聚集”效应,实现整体升级发展。中部各省都把建设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圈或产业带,作为加速崛起的突破口,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目前这些城市群已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其隆起带动效应正在凸显。在突出特色发展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地理因素下的城市群之集聚、辐射区域的便利,发展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化流通业,以此带动整个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升级发展。

加强省际合作,寻求发展长效机制。省际之间应相互开放,扩大临江、临线、临边开放,构建网络开放格局。同时,省际间、区域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区域流通业发展创造空间和机遇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对流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空间。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为流通服务网点的铺设与扩张提供了动力;城镇化进程所滋化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多样化和层级化,也为流通服务业细化、纵深发展创造空间;城镇化也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动力,聚集效应对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规模发展、优势凸显提供了机遇。

(四)大力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为地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商业,推动商贸流通、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强物流软件建设;加强供应链管理建设;创新营销、流通方式,发展新型业态;推广物联网理念及技术应用。三是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流通企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经营管理,探索有型市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四是继续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的领域快速发展,鼓励发展物流配送中心。

(五)优化流通发展环境,为流通业加快发展提供健康平台及指引

改善中部地区的流通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流通网店布局和建设,使其适应现代流通发展需要,体现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建立可靠的监管、监督、诚信、自律支撑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新次序(陈栋生,2004)。另外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手段,落实专项经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应加强流通领域诚信建设,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品牌、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同时应强化重点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六)整合流通资源并加强中部合作交流,实现产业发展的凝聚及规模化

整合流通资源,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从改变工作职能入手,建立共同协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长期合作的施政机制,加强政府间的协调,推动各行政部门对流通业的支持,充分发挥流通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层面上说,应鼓励和支持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在市场、信息、设施共享的基础上,结合制、配送制、连锁经营方式,开展多边、双边合作,实行跨省的商务活动和资本运作,联合开展国际国内贸易,重点发展社会化的、跨地区经营的大型流通组织。积极开展中部六省的商业合作和交流。在中部六省政府间、行业间、协会间、企业间建立定期的协调与交流机制。如,可联手举办跨省商务交流活动,共同商榷局域商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七)建立流通发展促进机制并加大投入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在加速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中,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给予投入,真正发挥政府对现代流通发展的培育、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一般商品的销售和服务贸易等充分竞争性领域,政府主要是制定竞争规则,创造公平环境;对于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资源环境等的特殊流通行业,政府应在市场准入、规划、监管方面负起责任,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重要商品储备、大型流通市场、社会性物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政府应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加强建设;对于农村市场网络和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特征的流通领域建设。因此,建议中部各省政府设立、或联合设立促进流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流通业的改造和发展。

(八)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巩固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优势提供保证

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部六省应结合产业特点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努力培育一批中高级批发市场,建成高效合理、跨区域的农村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应规范农村市场次序,建立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法律,建立稳固发展农村流通市场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现代流通业是中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实现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良性变迁等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是顺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中部六省应将流通业的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实现满足区域经济增长要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1)

2.《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年)》(中部蓝皮书)

3.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A].王淞.中部地区经济结构问题分析及流通业发展策略[C].2012-11-16

4.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6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景体华、魏书华、邓丽姝、齐福全等;报告执笔人:景体华、魏书华。景体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魏书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执笔:景体华魏书华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改革开放之日起,我国就开始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正式成员。到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在这五年中,我国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诺,清理了2000多份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700多份与WTO规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之际,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的表现给出了“A+”的评价。 加入WTO的五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入世五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占到13%的比重,跃升为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三季度世界银行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有可能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与多个贸易成员国的贸易摩擦就已经接踵而来。根据WTO秘书处对2007年上半年各成员国的贸易纠纷调查报告:各成员国在此期间内共发起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6起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虽然这一数字比2006年同期的31起下降了近一半,但中国仍然是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是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的主要目标《2007年中国五大反倾销案件盘点》,中国纺织网,2007年11月16日。。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现象,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和总体开放水平再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超出传统产品贸易,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发展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对各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一个国家中的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国情,同时也需要以新的理论体系构建分析框架,支持对全球化的认知,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新兴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有一半来自中国、印度及俄罗斯三个国家。新兴经济体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关键的支撑,全球经济的扩张变得更加均衡,较为贫穷的国家,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走在了发展的前列。 2007年,世界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权威人士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半冷半热”格局。美国次贷危机“冷潮”影响的重头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等新兴市场虽受牵连,但预计仍将继续呈现较“热”的经济增长势头。多极发展已经在世界经济进程的总体走势上产生重要影响。 2资本市场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将逐步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资本市场正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2007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连续三年增长,2006年达1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8%,为200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尽管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其直接投资占全球外资流出量的84%,然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正在悄然而起。中国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2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18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却更为令人瞩目。仅仅两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跃居全球新兴资本市场首位。针对2006~2007年两年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