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发展范例6篇

产业经济发展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1

一、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

“新经济”的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的。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1]。新经济在本质上与传统经济有着同一性。新经济是信息推动或知识推动的经济,与传统的土地、劳力和资本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经济活动,因为软件不能替代食品、服装和住房。与历次产业革命一样,这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它使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逐步被高新技术所取代,从而使产业结构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经济里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优化,而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在新经济活动中,新经济必然涵盖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升级具体包括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而引起的技术结构升级、组织结构升级和管理水平升级等。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装备,如电脑芯片的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例如,信息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向汽车的产业的渗透,使每辆汽车的电子装置从1990年的1383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的火爆为整个汽车电子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产值[2]”。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2]。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蹈叨热诤希到峁股短蕴牟辉偈撬降南ρ舨担皇窍ρ艏际酢W苤桓龉夷芊癯晒Φ赝瓿刹蹈锩【鲇诖巢涤敫咝录际跗笠到岷系慕裘艹潭龋?/P>

新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个国家传统经济的基础不同,新经济的起点就不同。因而各国新经济的内涵是有其特殊性的。在确定发展新经济的具体产业结构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别性和特殊性。例如,中国作为尚未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其“新经济”必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的新经济发展战略,虽然也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甚至不排斥在某些有基础的高新技术领域实施赶超战略,但其着力点应该是:通过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使传统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在中国,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升级。首先,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中的代表产业如IT产业等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壁垒较高,它的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之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中国式新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次,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能满足其性能需要的生产装备。而中国装备工作的综合实力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初、日本60年代初的水平,仅处于以机械化为主、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0.7%,产品技术平均落后15—20年[2]。高新技术发展已经受到了传统产业这方面的极大制约,不突破这种制约,它就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另外,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大,而劳动者素质较低,只有继续保留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才能解决就业难题。否则,失业率过高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也势必威胁到处于萌芽状态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分工规律,一国所具有的安全性的产业结构,是那种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个国家只有按照国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产业或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经济的安全度,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中国应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优势产业的把握及其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产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3],当引以为鉴,第三,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因为,传统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可以演变为新型的现代化产业。如果中国不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升级,势必在质量、规模、效率和核心技术方面与跨国公司、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大差距,失去原有的比较优势,同时,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也形成新的挑战。惟有技术升级可以确保原有的比较优势并可能增加新的比较优势。所以,立足于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不是对传统经济的消极维持,而是对新经济的积极促进。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内涵。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新经济不可能消除传统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主导技术、组织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它不会消失。新经济的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辅相成,具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它们共同促进着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新经济既要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立足于传统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经济涵盖了传统产业升级。

二、新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使社会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等有了新的推动力量。同时,新经济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对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将促进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绿色科技不仅将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而且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必然导致产业部门和企业竞争能力的降低和丧失,而应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则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国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4]。鲁北化工绿色科技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经历23年历程,创建了绿色科技,构建了绿色产业链,实现了源头控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产业”向“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鲁北”从一个只有40万元试验经费的小厂到发展为目前拥有50亿元资产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体现了绿色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

背后经济带来了新的人才观,新经济要求人才内涵升华,提出了人为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向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开发转化。这种新的人才观对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而以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这些都是微观经济领域变革的主要动力。普通工人、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使传统产业升级具备必要的人才力量和技术支持,给传统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希望。

新经济赋予政府新的责任。新经济不仅要求政府为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制定一系列协调一致的政策,还要求政府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重点研究知识经济的发展问题,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发展知识经济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发展知识经济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是因为,新经济的建设涉及新旧产业的各个领域,其广度、深度、规模和涉及的领域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只有采取政府行为、政府干预才能顺利实施.更重要的是新的经济需要新的经济基础设施,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是高速数据信息网,只有政府才能承担如此巨额的工程投资。政府必然成为新经济的孵化器。在这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产业变革的竞争中,各国政府必将全力以赴,给企业以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政府将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和其他社会条件。政府也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力量。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世界产业经济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发达国家正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经济迈进。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产业转移过来,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60一70年代的调整培育了亚洲“四小龙”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与历次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而这一次,中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给中国的机遇不谋而合,两者都聚焦于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经济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潜力将为传统产业本身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三、新经济时代怎样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在人类经济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每次产业升级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这是由新技术、新的经济形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必须采取适合新技术、新经济内在要求的具体方式,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遵循新经济的发展规律。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正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人类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成为一种新的控制财富的手段。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经济形势下,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必然构成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包括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首先必须保证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前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管理设备和相关技术。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可以直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中国辽宁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辽宁在发展软件产业时,注意运用软件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出许多传统产业与软件技术结合的新方式.如软件与交通运输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动态目标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相结合,开发出数控机床,带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2]。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传统产业能否获得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关键。诚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添加一些先进技术设备,或是把手工报表用电脑打印出来。它是企业深层次的改造,是一项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以高速数据网络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大型动态数据库、建立新型的工作流生产过程、?⑼辖灰资侄蔚取F笠档男畔⒒∩枋┪笠档男畔⒀妨鞫丛煳镏侍跫拐銎笠档脑擞ú返纳杓圃谀冢荚谕缟辖小6菘獾慕⒖梢晕霾哒咛峁行У囊谰荩彼彩浅杀局行摹⒗笾行摹=⑿滦偷墓ぷ髁鞒蹋抵噬鲜切纬梢恢盅杆佟⒏咝У墓芾矸绞健T谡庵止芾矸绞较拢淖橹辉僖远Α⑽镒实任行摹6亲胖毓芾硎萘鳌<耍笠悼梢蕴峁罅扛鲂曰瘢佣蛊笠档纳芨玫厥视ι缁嵝枨螅蛊笠档纳婵占洹M辖灰卓梢园镏笠荡蚱频乩怼⑹奔涞南拗疲毓憷氖谐5]。第三,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是信息化的基本前提。它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教育基础设施、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政策及知识产权法规等的建设。

(二)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更迅速.新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新的挑战,一个产业、部门和企业如果不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就无法形成市场优势。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第二,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新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第四,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使技术层次的创新成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不断被涮新。

(三)对传统产业进行组织结构创新

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中国传统产业在整体上还处于分散、规模过小、质量与效率低下、核心技术薄弱、跨国经营尚未起步的状况。因此,产业的重组与整合是中国传统产业走向振兴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包括加快企业间的购并联合,提高产业整合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目前美国100家大型跨国公司中,进行过国内购并的占90%以上,进行过跨国购并的占70%[6]。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已进入相对过剩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已有充分的条件采用企业的外部发展方式——购并。通过购并实行强强联合,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抗衡,以打破外资的垄断,并借此培育中国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不过,国家不能忽视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培育,因为中小企业历来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营机制、无论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还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都有赖于企业的改革。没有体制创新,企业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创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的体制创新面临国有企业的体制转轨和各类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这两大任务。首先,国企体制转轨的关键是政企分开,通过公司改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目前中国国企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践中普遍出现了“翻牌化”等问题,体制转轨没有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著名学者李维安教授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订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7]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迫切需要国企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在《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指导下制订各企业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或准则。其次,新经济呼唤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内的职能运作独立而分工明确,而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强调企业内部的部门协调.

参考文献:

[1]李罗力,新经济阶值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1,(1):76。

[2]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31-37.

[3]林毅夫,李永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J].改革.2001,(1):63.

[4]冯久田.绿色科技:振兴中国传统产业的必由之路[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专刊,3001,(1):58-59.

[5]陈胜昌.知识经济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30-334.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发展;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52-05

21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总部经济就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一、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打造总部经济的最佳场所,是西部对企业总部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据来自国际知名的房地产调查、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2005年对200家50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战略以及扩张时间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两年内,重庆市场对世界500强的吸引力将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国的排名甚至将会超过深圳与广州,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居第三位。重庆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基于如下优势。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最大、最本质的优势,其他优势都是派生的优势。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处中国的中西部结合部,承东启西。正足这种区位优势,是西方国家在19世纪选择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的根本原因,也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根本性条件,从而成为总部氽业高度聚集的最有利条件。

重庆直辖后,中央为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加大了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任市领导均把大兴交通作为振兴重庆的切入点,数次修订重庆交通规划,1997年规划到2020年实现“一环四射”,2000年改为到2020年实现“二环八射”,到2003年又改为到2010年实现“二环八射”,使公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同时,黄镇东同志仟市委书记后,又十分强调重庆的水运优势,提出到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的目标,为此实施了长江干线、嘉陵江、乌江支线的“一干两支”航道骨架的建设,及重庆主城、万州两个上枢纽港和涪陵、江津、奉节、合川、彭水5个重要港口的建设等,尤其是以寸滩港为龙头的集装箱港口建设。

交通建设的提速,提高了晕庆交通的便捷性、通达性,使重庆区位优势所积蓄的市场潜力进发出来。

(二)直辖优势

1.西南大区的撤销成就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重庆由四大中央直辖市变为四川省辖市。成都在成为四川行政中心的同时,也接过了重庆直辖时在西南地区所承担的经济调控职能,原设在重庆的西南地区的管理、调控机构如电管局、民航重庆处(西南管理局)等陆续迁往成都,设在重庆的大区银行的撤销增强了成都的金融调控权,设在成都的商业采购、批发机构层级均高于重庆;由四川行政中心地位所决定,各省政府驻川办事处理所当然设在成都,外省企业办事处也主要设在成都。由此奠定的良好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后成都继续受益,在相当长的时期,外商投资企业西南地区总部首选成都。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

2.直辖市确立了重庆在西部最高的政治经济地位。1997年,重庆再次成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确立了在西部的最高政治地位。重庆除了承担中央交办的三峡移民、国企改革等四件大事外,还要承担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担,成为撬动西部大开发的支点。重庆这种地位的确立,将构成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增强对外地或外资企业地区总部迁移或设立的吸引力。

(三)市场优势

依托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重庆有着以川、滇、黔、陕甘南部等长江上游流域地区为主要辐射区的纵深的市场腹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聚集辐射力。

重庆有西部领先的步行商业街群,创造了全国闻名的重庆模式。解放碑步行街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西部第一街,2005年商圈以101.45亿元的社会零售总额在西部遥居第一;观音桥步行商业街是全国有名的“公园+广场+步行街”三位一体的生态商业街,2005年观音桥商圈社会零售总额42.92亿元,也超过成都第一商圈春熙路(36亿元);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是全国步行商业街中有名的文化休闲商业广场。

拥有西部最大的商业批发企业及零售企业。即最大的批发商――重庆商社;最大的零售商――重庆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

市场优势及形成强大的的聚散力,加快推进着重庆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相关企业总部聚集重庆的有利基础。

(四)开放文化优势

开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吸收、融合异质文化的先进性,从而构成吸纳总部入住的有利文化基础。

1.大江大山造就了重庆开放的文化基础。两条大江交汇于重庆主城,水的灵动及人的亲水性赋予重庆文化永不停息、兼收并蓄的特质;群山包围着重庆主城,山的厚实赋予重庆文化包容力极强的品格。这都是开放的文化特质。正因此,重庆历来站在西部开放的潮头。

2.八年抗战成功进行了“海纳百川”的演绎。八年抗战期间,随着东部地区的沦陷,政府迁都重庆及抗日联盟的结成,工商各业、社会各界、各种党派、各色人种齐聚重庆,使重庆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来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国内齐鲁文化、关陇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尽管时间仅八年,但影响是深远的。

3.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立将再现开放文化优势。重庆直辖,重新确立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经济中心的实质是区域内外各种商品及要素高度聚散之地,各种文化的汇集之地。开放的城市文化使多种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

4.完善的配套体系。(1)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平台。以重庆两个国际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区、西永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及 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搭建了高水平的制造业聚集平台,形成了汽车摩托产业、天然气化工、铝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家电业等完整产业链。(2)形成了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在重庆城市的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主城已基本形成了围绕总部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覆盖了金融、保险、会展、商务、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都市发达经济圈2005年达51.82%,特别是渝中区达88.48%。

二、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实现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城市资源特点,能够有效地发挥中心城区高级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高端资源的优势,规避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短缺及一般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常规资源劣势,在实现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发展。

(二)提高税收贡献、增强政府调控力的需要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贡献,不仅包括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直接税收,而且还包括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间接税收。

总部企业对所在区域贡献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税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总部企业地域上形成分离的子公司、分公司贡献的税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企业总部,形成总部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总部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的控制权、转移定价等方式,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从总部企业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但不管哪种方式,从总体上讲,这些税收大量会留在总部企业所在区域。

总部企业给本区所带来的巨大税收贡献,无疑会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更多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举措

1.有利于优化制造业存量资源。由于受土地的制约,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开始纷纷向周边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转移。总部经济为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将企业的“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迁移的同时可以把企业总部,包括管理、销售、售后、技术等总部职能依然留在中心城区。

2.带米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就可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更表现在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对GDP的贡献。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会得到调整,新兴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将居于主导地位。总部经济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3.对合理配套半径之内的生产制造提出需求,带动川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总部经济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之间构建“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制造业竞争力。以重庆为例,可以住渝巾区、江北区为总部企业聚集区,强化研发、设计、营销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总部功能,以北部新区、九龙坡区等为制造基地;从更大区域看,以城市中心为总部聚集地,以北部新区、渝北区、长寿、涪陵、北碚等市内区县乃至四川省达州、广安等市外地区为制造基地。在带动这些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重庆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

4.有利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总部经济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二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智力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就业岗位。

三、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

(一)总部经济发展的依据

根据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重庆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庆城市的等级。一定层级的城市应吸引相应等级的企业总部。

二是重庆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

(二)总部经济发展目标

立足重庆、影响中国西部,西部总部经济的高度聚集区。到2010年,构成西部总部企业密集度最高的西部最大总部经济基地。

(三)重点吸引的总部层级

1.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跨国公司在西部或两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物流采购和分销中心,商业、金融及咨询等服务企业总部。

2.东中部地区企业区域总部。着力开拓西部市场的东中部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其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行政总部。

3.以西部为主要市场的东中部地区企业总部。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及西部市场潜力的逐渐挖掘,部分东中部企业会逐渐把业务重心放到西部。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这类企业有可能将总部也迁移到西部。

4.西部地区企业总部。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已成为普遍的分工模式。正如全国各地企业总部向上海、北京迁移一样,西部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企业也会发生外迁。但是总部与制造基地有合理的配套半径,跨度太大不利于有效进行调控和配套。重庆优越的区位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吸引西部企业进驻的有利条件。

5.市内大企业总部。

(四)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以企业总部对城市区位及服务配套需求为依据,主要依托老城区,重点建设解放碑CBD、江北CBD、北部新区、观音桥商圈、九龙园A、B区。建成以商务写字楼、微型总部园、总部园(商务花园)为载体的各具特色的总部聚集区。

从国内外实践看,微型总部园土地占有不多(几十亩即可),一般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边有良好的商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由若干栋低层建筑组成,以独栋出售的形式吸引总部进驻。

总部园占用土地要求相对较多,一般在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坐落在城乡结合部,要求交通方便、土 地成本相对较低,周边能够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生态环境也较好;发展方式上,一般在原有高科技园区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建立,周边已有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资源配套上,要求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并重,区域必须要有过相应的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咨询业、会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业、交通配套,也应该具备完善的人居环境,要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筑形态上,遵循商务花园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优美,以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低层办公楼群,周围环绕优美的园林环境为特征;租售形式上,采用独栋出售、出租或出租土地自建总部大楼的形式,突出个性化和品牌效应。

四、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政府精简高效与廉政务实的形象对于总部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法规制度环境建设,为跨国公司的入驻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软环境。

(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些小地方出了大企业,总部或者一部分总部的功能迁移,按照现行的政策,税源也要跟着走,这方面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整和协调,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作为引入区,对总部迁移进来所可能得到的税收,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协调处理好总部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各个相关地区都有好处,使各个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进一步加强围绕公司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现代化的金融网络,专业化的咨询、会计、法律、研发、金融、营销、物流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是企业总部进行有效的战略价值活动的有力支撑,也是满足总部人员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

(四)加强总部聚集区与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

加强重庆总部聚集区与港城工业园、北部新区经开园及高新园及其他周边乃至远郊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产业依托。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体现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增大企业总部集聚引力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便利重庆。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要着力建设便利通达重要交通枢纽如寸滩港、龙头寺客车站、太平冲编组站的城市道路等。

2.体现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塑造靓丽重庆。通过别具特色商贸楼、酒店式公寓楼、星级酒店、写字楼、文化类博物馆、商业文化广场,充分展现重庆现代滨江都市新形象。将重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现代都市和历史遗存风貌的集中展示区,通过别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既要展示现代都市风貌,又要保留古城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重庆五大商圈建筑设计风格,要充分体现现代都市的繁荣。滨江路设计要体现动感风情特色,要通过建设公园、广场、亲水及观景平台、绿地、绿色步行通道等空间场所,通过可“古”可“今”、可“洋”可“土”的建筑风格,体现动感风情特色。各种专业特色街,要因名、因经营范围来体现自己的建筑风格。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塑造生态宜居重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净”工程,塑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重庆新形象。

首先要搞好生态建设,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积极推进铁山坪生态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中心区、滨江路的绿化建设,除在道路两侧绿化外,还要适当建设新的公园。其次,推进城区净化工程。加大创卫力度,注意市容卫生,建设一批垃圾处理场,建设卫生城市。控制水、空气污染,建设更大能力的污水处理厂。第三,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五、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产业功能定位

在实现城市功能转换基础上,逐步实现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换。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重庆商务中心、重庆北部商贸中心。重庆市商贸业的发展,一定要对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江北城中央商务区、北滨路做到高起点建设、高档次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以商贸为突破,建设重庆“北部商贸中心”。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空间布局:第一,中央商务区。在由江北城、解放碑和弹子石滨江地带“两点一线”构成的重庆中央商务区中,江北城定位是商务中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第二,观音桥商圈。观音桥商圈是多业态、多¨类综合性商贸、商务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布局、提升档次,并与解放碑商圈形成错位竞争。第三,专业性批发市场和专业特色街。扶持观音桥农贸市场,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综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规模向第一冲刺。精心打造各类专业特色街,包括花卉专业街、休闲娱乐美食街、建材专业街等,做足特色、做大规模、做优品牌。

2.以一港一站为依托,三园为载体,打造重庆的现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重庆寸滩港、太平冲货运编组站,打造寸滩物流园,着力引进跨国物流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以仓储、运输、货代及相关服务业为一体的中国西部物流中心。

以港城工业园及拓展区为主要载体,打造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港城工业园重点发展点培育以汽车、电子电器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日化、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引进欲挺进西部的国际或东部大型电器、装备制造企业。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缺乏具有高端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支撑,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需要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攻关,认真研究重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深入跟踪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动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各再打造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同时,以世界500强为主攻方向,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与国际权威的行业协会、投资银行和咨询机构联合,引进跨国公司参与传统产业改造,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形成能够带动重庆产业结构升级、体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学习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探索与日本、韩国的类似区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两区率先突破,取得成功。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4

一、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沈阳浑南新区的前身是1988年创建的沈阳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沈阳市委、市政府从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了发展空间,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沈阳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优势着眼,做出了全面开发建设浑南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浑南新区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日趋完善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了包括美国通用、康柏、CE,加拿大北人电讯,比利时贝尔,日本东芝、NEC,韩国LC电子、三宝、SR集团,香港长江集团,新世界集团等600多家海外跨国公司米新区投资兴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浑南新区作为实行新体制,兴办新产业,发展新经济的先导区和实验区,经过十余年开发建设,已成为拉动沈阳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目前,建成了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初步形成厂以电子信息为优势,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相应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1.电子信息产业。新区电子信息业依托东软、LC、三宝等骨干企业,带动民营中小科技企业,重点发展具有关联性、牵动性、能形成产业链的项目,实施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初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雏形。现有电于信息企业2025户。占研发和生产企业总数的47.4%,其中软件企业387户。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年产值价格亿元的重点企业现有13家,龙头企业主要有:三宝电脑有限公司、LG电子(沈阳)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东大新业等,都集中在浑南产业区。其中的韩国三宝电脑有限公司和LG电子(沈阳)有限公司与其带来的生产配套的韩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和亲缘关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合作欲望强烈,因此分工协作关系明显,具备一定的聚集效应。

2.汽车产业。浑南新区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开始于1995年与香港华晨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华晨公司先后在新区投资注册了3个整车制造企业,8个零部件企业。同时,带动了其它/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区建设生产。目前,在新区注册的有沈阳华晨汽车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等3个整车企业和1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包括华晨公司投资建投、为其配合的兴远东、华晨新光、华晨东兴、华晨东润、华晨安泰和兴晨座椅等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给其它车型配套的沈阳五享车桥有限公司、沈阳双福冲压件有限公司、沈阳福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沈阳华丽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等4家。经过七年的发展和建设,新区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与零部件配套生产相对完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3.先进制造产业。新区先进制造业以新松机器人、东芝电梯为骨干生产企业。现有装备制造企业488家,占企业总效的11.5%。由于这些企业分布较广、不集中,所以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但随着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主开发建设的,产值将突破l00亿元的先进制造技术(AMT)产业园项目的启动,将会形成较有规模的先进制造产业群

4.新材料产业。新区现有以沈阳金昌普新材料,科金新材料,阿斯创矿业,合金股份,中辽三普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125家,占企业总数的3%,未来将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依托,沈阳金晶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部级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重点培育材料产业群。

5.生物制药产业,新区现有以协和集团,津昌制药、东宇药业为核心的生物与医药企业157家,占企业总数的3.7%,尽管这些企业多数规模小,但关联性较强,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因此可以成为潜在的生物制药产业链

二、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浑南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初期阶段与全同其它高新区类似,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企业的空间集聚的。从目前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产业特色和产业分工不明显,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度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现状。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阻碍产业集群的长足发展。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新区现在一些产业发展领域?quot;只有企业没有产业",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末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达不到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新区内的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内或相近企业的后向联系少,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现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经营。许多企业进人新区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高新区本身产业聚集效应的吸引。此外,新区内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也少,没有真正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使得区内公司企业的供应商和市场在新区外部,与本地联系较少。

2.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国外的高新区或科技园86%都临近大学等科研机构。如硅谷临近斯坦福大学、128公路地区近靠麻省理工学院等。新区虽临近东北大学、沈阳建工学院、沈阳上业学院等大学和沈阳金属研究所、自动化所、生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也都有相当的研究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这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没有充分地成为新区创新之重要外溢来源。此外,新区内大郎分以有竞争力的项目都不是来自邻近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并且仅有的少部分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大有关系,另一方面则足合作机制中的各方之间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

3.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没有风险投资机构进人。高科技风险投资具有很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能为而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初期,没有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缺少风险投资发展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因此,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新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则更寥寥无几,投资者也望而却步。

4.缺乏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重视合作与交流的区域文化氛围。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需要敢于冒险的创新,它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预处理以及资源的快速整合,而这又需要企业讲求合作及进行非正式的交流。硅谷等成功的高科技园的经验表明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专业忠诚以及讲求合作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的区域和社团文化是高新区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包括新区在内的国内高新区,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

5.人才培训、教育等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人才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以人力为本的企业合作和交流。因此,专业人才的引进、培训、教育和合理利用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新区人力资源市场组建不久,职业培训、教育等中介机构和服务机制尚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人力资源共享都暂时无法实现,这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又一滞胀。

三、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z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有不少相似之处,诸如:创造区域品牌;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生产协作网络;建立竞争中合作,重视非正式交流,鼓励创新分的区域文化;健全的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机制等。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运用到经济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浑南新区经济管理实践中,有特别了要的意义。只有借鉴国内外产业集昨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新区的实际,适时规划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集样要发展战略,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工作,才会主动富有特色的新区产业集群早日形成。在综合各种要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具体对策应围绕以下做法开展。

1.制定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集群化现象引起人们关注并产生相关理论的时间还不长,各级干部队伍中对此了所了解并能够自觉用以系统指导工作的人还不多,新区也存在这一问题。因此首要的一条是要制定和实施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以此促进大家对集群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使其成为指导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战略工具。制定集群发展战略的目的是改变单一追求数量,追求规模,实行简单招商,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缺少沟通联系等作法和现象,促进产业的有机复合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间紧密的网络化联系,激发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提高,实现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略,其核心是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文化的形成,战略重点包括特色产业的培育引导,产学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区域内产业协作网络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在战略展开上,要结合新区开发进展,注意产业集群建设任务的阶段性、系统性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使产业集群发展的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产业的规模增长与产业内在协作网络发育相协凋,做到系统把握,循序推进,不断提高。

2.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一般分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现实地看,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无疑与美国的硅谷,乃至和北京的中关村要有明显的不同,因为新区不具路以核心技术开发及其率先产业化为主的高端科技垄断优势,多数产业应该是成熟技术的再开发、本地化为主。同此,虽然同样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但不能定而统之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旗号下四面出击,随意发展,而是必须注意产品特色、产业特色。从这一角度看,新区发展产业集群无疑要在一定程度借鉴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努力培育形成主导产业和产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品做文章,扩大区内社会化协作网络。为此,应注意发挥名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带动作用。努力抓好软件开发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材料渠时的培青壮大。要促进区内特色产业园建设,以其为载体,促进特色产业的开发。当前要做好特色产业和产业园的详细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系统政策.鼓励和引导区内相关配套协作体系州服分体系的建立。

3.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是帮助和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成立各种行业协会、研究会、俱乐部,增强他们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扩大合作机会,激发创新灵感;二是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非正式合作、沟通、服务关系,改变企业落户后即不闻不问的状态,经常性地举行各种说明会、信息通报会、研讨会、文体活动、合作洽谈会等,创办面向区内社会的综合性网站、出版物等信息传媒,扩大政企沟通和企业间横向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企业的区域归属感、认同感;三是从促进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集群成长创造适宜条件的角度出发,全面做好各项规划,使规划中系统体现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需要。

4.促进国内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首先,对新区的产业布局要努力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企业的区位决策也应该明确是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对于新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针对现在新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尤其是要积极为进人新区的跨缺企业提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增加这比企业的当地植根性,促使其能够迅速并持续地在当地发展。这种以产业环节分解为契机的模式既可以大量地增加新区的新增企业数,更能加强企业的植根性和竞争优势。建立一个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新区内必须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科技成果,贸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撑。此外,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功能,尤其要加强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5.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由于新区建设刚刚起步,产学研体系的硬件建设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以大学城建设为重点,制定详细的招商规划和系统的优惠政策,努力吸引更多的名牌大学,名牌科研院所,名牌实验室,新兴的民营科研机构和国外研发机构落户新区,或在新区建立分支杨构:要政企合作,共同规划建立高等教育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基地,建立各种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在软环境建设,要对高素质人才落户新区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便利和物质支持,使新区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大磁场,把人才高地建设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要积极策划,举办或承办各类的科技交流、展示活动,使新区成为最新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转化的基地;要围绕重大主题,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等活动,为区内企业突破重大技术难关,增强企业与国内外的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牵线搭桥,提供服务。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经济时代;地质勘查产业;产业经济

地质勘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地质勘查。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质勘查产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地质勘查产业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积极的做出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经济。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质勘查产业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阻碍了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当前的时代背景给我国的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在2013年以后,矿产资源价格非常不稳定,给矿产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的矿产企业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矿产企业出现了倒闭的情况。由于矿产行业的不景气,地质勘查产业的业务量也在持续下降,业务量的降低带来的是地质勘查产业收益的降低。虽然地质勘查产业的收益降低,但是支出却没有降低,这种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地质勘查产业做出积极地调整,在这样的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也带来了新的生机。许多的地方勘查单位利用事业单位改革的机会,在事业单位内部建设了企业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上的改变,是时代压力作用的结果,同时,这种改变会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也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具有非常明显的两面性。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建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积极的做出调整,改变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在过去一些年中,由于时代的需要,地质勘查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短短几年中,已经跻身为我国的重点行列,地质勘查产业获得的成绩,给行业带来了很强的成就感。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种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矿产行业业务量的下降,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很强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认识到这种情况是时展的必然方向,要接受这个严峻的事实。地质勘查产业要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做好经济持续下跌的打算。地质勘查产业要放弃一些分散式的产权,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新时代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更好地立足于当前社会。

(二)做好顶层规划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各种风险明显的增加,为了可以更好地抵御这些风险,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稳定的发展,各级管理部门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是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对当前的市场形态进行合理的预测,给予地质勘查产业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为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国家政府部门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些优惠政策,给地质勘查产业创造更加有力的发展条件,地质勘查产业自身也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加速地质勘查产业内部的调整和改革,由传统的产业形式逐渐地向现代企业靠拢。地质勘查产业要积极地把各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比如绿色理念、生态理念等,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速度,重新焕发生机。

(三)推动跨行业发展市场行情和经济状况总是起起伏伏,飘忽不定,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多次的经济放缓时期,在这些时期,行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相应的,时代也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在压力的作用下,行业会被迫地做出改变和调整,积极地进行转型,使行业当前的状态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提升行业自足的稳定性,这种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有力体现形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要充分的对之前的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借鉴和分析,抓住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的进行转型,实现跨行业发展,在保证地质勘查行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求突破。在地质勘查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资金,这个因素会对地质勘查行业的转型造成很大的阻碍,为了消除资金不足产生的不良影响,地质勘查行业要找到转型的重点位置,找准突破口,在金融业上下功夫,实现跨行业的发展。金融业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而且还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收益。地质勘查行业可以根据金融业的这个特点,发展金融产业,在解决自身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获取更多的行业收益,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行业的转型,通过这样的跨行业发展方式,资金已经不能成为地质勘查行业转型的掣肘,而会成为行业转型的一大助力和要素。为了帮助行业实现这样的跨行业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开展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行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地质勘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并且要成为投资公司的股东,这样可以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和调配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转型;另外,地质勘查行业可以向国家申请,成立专门的地质勘查银行,给行业的转型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01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84.7万亩,其中川水耕地20.2万亩,浅脑山地64.5万亩,长期以来以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导产业,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应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的指导下,结合我县浅脑山地区充足的劳动力、能产出高品质的药材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把浅脑山原来的劣势转化为发展药材产业的优势。2012年在我县适宜药材种植的上五庄镇、拦隆口镇、共和镇、群加乡、上新庄镇等种植黄芪、当归、党生、玛咖等主导品种0.2238亩,总产量达1127吨,至2015年种植面积达1.43万亩,总产量达4682吨,实现经济收入16028.5万元,增收402万亩。药材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浅脑山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发了资源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作用。

一、我县中藏药材种植的现状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生态环境是一切作物赖依生长、开花、结果和成熟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中藏药材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我县具有海拔高、无污染、冷凉性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药材种植优势,经检测我县药材的有效成分优于其他省份所生产的同种药品,经过近几年青海药材的流通,品质优的特性得到了全国市场的公认。但由于产业刚刚发展,市场监管不到位,经济利益的趋动,个别种植户违法使用违禁农药,本来用来保健的食品,确成了农药超标的载体,直接危害人们健康的食品。再加,为了增加中藏药材的产量,本该野生的中藏药材,通过人工训化进行人工种植,虽然增加了产量,但可能因种植技术的改变,加速了中药材生长的速度,降低了本因具备的品质。再加缺乏初级加工的方法和技能,影响了药材后期品质的提高。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影响了中藏药材品质的提高,未能发挥出优质优价的经济效益。

(二)中藏药材生产小而散,缺乏产业化管理机制

尽管近年来我县在中藏药材的种植方面,各涉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中藏药材有效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绝大部分生产以“家庭+合作社”的方式,“家庭式”的经营方式造成药材种植地块小,自管理分散经营,各个种植基地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大不相同,销售信息闭塞销路不畅,无从谈起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模式,从而大大的增加了中藏药材种植和销售的成本。

(三)中藏药材种植体系不规范

中藏药材种植具有资金投入高、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人员素质、机械化程度、多年种植习惯及市场因素等等都影响着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提高,药材的育苗、移栽、定苗间苗、中耕除草、追肥、采挖和储藏等各环节,都要求更加严格、更加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栽培技术。但目前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动,药材种植一哄而上,药材种子、种苗来源五湖四海,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面积抽薹现象;栽培技术来源更是四面八方,东听一点经验,西捡一点密方,栽培技术在传言摸索中进行。所以,现阶段我县药材种植既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难以掌握科学、实用的种植技术,更缺乏在实践中加以指导的人才。

(四)未形成有效的中药材产业链

由于药材产业刚刚起步,各方面都不成熟、不完善。虽然药材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生产日趋规范,经济效益极为明显,但与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相比,缺乏项目的带动、资金的扶持,使得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产后贮藏运销、产品分级加工包装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药材种植与销售严重脱节,育苗、制种、加工、贮藏能力远远滞后,这样造成种子、种苗依赖外地提供,由于作物适应性和各地气候的差异性,加大了跨区调运种子种苗的风险;种植技术的杂、乱、缺,达不到高产稳产的效果;药材加工、销售依赖外商低价收购。可见,我县药材产业的任何环节都依赖于外商,生产没有主动性,受至于柄,造成农户增产不增收,但确承担着各种风险。由于未能形成科学的高效的产业体系,严重影响了本地区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农户收入的提高。

二、促进我县中藏药材种植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项目资金投资,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为了促进中藏药材产业更好的发展,完善中藏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基础设施、专用设备,政府应加大新型产业的起步扶持力度,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各专业合作社应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来购置大型的专业机械、加工设备,完善药材贮藏、凉晒等基础设施,增强药材发展能力。同时积极与一些成熟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现成的设备借鸡下蛋为我所用。

(二)因地制宜,就地建立种子种苗基地

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任何作物品种都有适应性,每一地区所繁育的种子、种苗不会适应全国的气候条件,所以跨区调种、买苗存在不适应当地栽培条件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所用的种子和种苗能适应环境,必须要因地制宜,就地建立适应当地栽培、适销对路的种子和种苗繁育基地,促进药产生产高产稳产,农民增产增收。

(三)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在中藏药材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优惠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藏药材行业的发展,政府应不断深化机构改革,与日俱增,时及建立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尤其是在土地流转、金融和税收方面给予一个更加优惠的生产经营环境。完善政府服务机构,及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信息指导工作。培育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药材生产向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发展路子,促进我县药材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药材种植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中找准了方向、发挥了优势,利用了资源,它对于促进全县特别是浅脑山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