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价值范例

产业价值

产业价值范文1

我国多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成就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的厚重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创新价值和政治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已成当务之急。面对机遇和挑战,民族民间舞蹈必须作出抉择。本文将以文化产业价值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此弥补政府在保护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缺口,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再发展。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产业价值;民间艺术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教育中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639)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在国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解释一直存在一定争议。《英国大百科全书•15版》提到“即使民族民间舞蹈一般是指各个民族拥有的娱乐、欢快的舞蹈,然而学者们对于它确切的含义存在很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仍然未得到解决”。在国内,《辞海》将其解释为广泛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并且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舞蹈的形式。此外,罗雄岩教授认为“由于中国多民族的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民族通常意义上指代少数民族,所以民族舞蹈常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舞蹈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由于舞蹈文化的根可寻、貌可视,因此在多彩多姿的舞蹈中,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性质。舞蹈文化之所以存在于人类文明史的各个阶段,关键在于它保存了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质。它真实地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民族民间文化生生不息。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源于德国法兰克福。文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分成“学院派”与“应用派”两个方向。前者通常是从“理解———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而后者强调经济实践的重要性,主要关注生产与流通、经营与管理、传播与消费等问题。当然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用途,对于文化价值会有不同的界定。其中日本、韩国以“内容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总体概念,英国、澳大利亚等主打“创意产业”的概念。本文将“文化产业”划分为:生产、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主要业务,将利润作为中心,把文化价值的飞跃视为经济价值的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分为:体育舞蹈、文学艺术、体育比赛以及旅游休闲等。舞蹈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具有社会文化的经济特性,一般是指从事舞蹈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舞蹈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社会不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舞蹈的经济属性,将其作为商品和服务来经营,不断创造经济效益,以此来培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机构,培养有意识、高能力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骨干,最终实现民间机构对于国家政府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经济和人力等方面的补偿,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

谈及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就不得不提到云南、广西、湖南三个旅游大省。正是创造性地将旅游与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结合起来,仿佛瞬间释放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无限能量,两者结合不仅弥补了旅游单一自然景观观光旅游,丰富了旅游的乐趣,而且通过门票收入的反补机制,更好更强地激励舞者去吸收传统的精髓,探索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新方向。经过研究表明,《印象•刘三姐》是集非常浓厚的产业增长性、艺术民族性、效益综合性于一体的成功项目。《印象•刘三姐》采取政府投资扶持与企业资本运作结合、品牌效应与民族艺术价值相结合、综合产业等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印象•刘三姐》品牌效应带来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阳朔投资,并逐渐形成了“销售—带动旅游文化—房地产增值—商贸—推动就业—产品品牌效应—吸收投资—股份增值”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真正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云南映像》是一台将云南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蹈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其中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服装也保持着少数民族的原汁原味。大量群众本土演员的参与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而长年累月的联系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承提供可能。以杨丽萍为首的创作团体几经蛰伏,最终以文化产业价值为突破口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国际性的商业运作不仅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而且强大的品牌推广将一个活力的民族,一个热血的国家呈现在外国人的眼前。与其说是国力的提升,还不如说是民族民间舞蹈巨大的吸引力。湖南张家界经过二十多年的旅游发展,却始终未能突破单一景观旅游的瓶颈。环境保护措施的日益严峻迫使张家界旅游业重新思考新的环境友好型的增长模式,真正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一项耗资1.2亿元,由天门山景区联合相关合作方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打开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相关公司在天门上打造了山水剧场,该剧场有2,789个座位,保守估计一年能演出220多场。演出的第一年,按每场上座率1,000多人,258元/人的票价来计算,门票年收入可达1.5亿元。与《印象•刘三姐》模式相同的是,票房成为“狐仙”拉动经济的第一环,逐渐建立的品牌效应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与《云南映像》不同的是,“狐仙”的演员均来自专业院校以及舞蹈机构,无数的演出实践有利于专业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保持舞蹈的民族民间特性。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产业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节目过于商品化甚至是庸俗化。把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商品或服务来经营,这符合市场规律。但是部分旅游经营者鼠目寸光,紧盯游客的钱包,并非有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思想,将门票定于百余元,这对于初次来旅游的游客无关痛痒,然而这对于怀着仰慕民族民间舞蹈并希望多次观摩的消费者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一些旅游开发商节省开支,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愚昧地聘用社会青年,由于没有专业的训练使得表演生硬、丧失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美感。与此同时,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并没有经过文化筛选,不分精华与糟粕,以过分追求原始和落后的姿态呈现给游客包含着封建腐朽的表演,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开发的物质化程度不够。民族民间舞蹈虽然种类繁多,给人们带来的永远都是视觉的盛宴,然而在人们享受的同时,民族民间舞蹈却又不过是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赞美。具体的影像、录像、摄像等资料的录制以及民族民间舞蹈影像资料保留库存的建立都是当务之急。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保护措施不足。在这个崇尚经济的年代,民间艺人的地位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大多拥有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都年事已高,更有甚者还在挣扎温饱问题,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教授接班人,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随着这辈民间艺人的消亡而消失殆尽。加之由于思想的局限性,群众对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缺乏积极性,单纯的政府收集、集中管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将很难保护其文化的传承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一是必须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培养群众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二是政府应该保持民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申报的力度,加大对民族民间舞蹈资源的抢救、保护、挖掘、整理和利用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执行。建立民族民间舞蹈数据库,统一规划和管理各民族、各地区的舞蹈,充分利用互联网展示平台以及多媒体虚拟展示平台,将民族民间舞蹈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地展现给群众。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如文化局、广播电台、电视台、民委等的工作,重点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摄影作品、电视、纪录片、广告片、电影的宣传和促销,全面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

(二)规划盈利组织的开发行为。相关部门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过度封建腐朽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抵制格调低、标新异化,生搬硬套形成的商业化、庸俗化开发。应该从市场和社会道德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开发项目进行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让民族民间舞蹈在经济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快民族民间舞蹈产业化进程,采用录像、摄像等方式把民族民间舞蹈真实地记录下来,配上有效解说,制成音像制品,作为文化产业产品进行市场推广,扩大民族民间舞蹈的知名度。

(三)发挥社会的认同效应。一是应该从教育抓起,特别针对中小学生,实施民族民间艺术进学校的政策,制定相适应的教材和科学的教程,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统教育。二是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引进社区,与日益发展的群众广场文化相结合,创新出既锻炼身体又普及民间文化的舞蹈,拓宽民间舞蹈的群众基础。三是提高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地位,肯定其艺术技艺,鼓励其大胆的艺术创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国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重大调整,第三产业成为结构调整的重心,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将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商品和服务来抓,科学创造其经济价值,以市场机制弥补国家宏观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不足,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使民族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作者:彭玺荧 单位:湖南省中南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明.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09,15:112~113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225~232

[3]郭印.全球化视觉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12:150~152,160

[4]王天英.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走向[J].神州民俗,2011,2:46~48

[5]谢睁.浅谈民族民间舞价值的开掘[J].魅力中国,2010,32:262

[6]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15:166

[7]韦淑萍.试析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现状[J].神州民俗,2009,2

[8]田金霞.关于张家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旅游开发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4:110~112

产业价值范文2

关键词:投资价值;茶产业;前景预测;发展措施;发展现状

茶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时期就有关于茶的记载。从神农发现茶的药用、保健价值后,茶叶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柴、米、油、盐、酱、醋、茶”,缺少了其中一样,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完美。所以,从古至今茶叶都是我国重要的饮品,也是对外出口的商品之一。贸易出口把中国优质的茶及茶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传承与弘扬中国茶文化,不仅使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也扩大了很茶叶产品贸易出口量。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必要对其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进行合理探索,以便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支持我国茶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1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从西晋开始,至唐宋鼎盛。特别是我国茶叶产品品种类型多样,产地不同,生产的不同类型茶叶有着不同的茶味,备受世人肯定。在一千多年发展中,我国茶产业已经实现了全面发展,无论是茶叶种植,还是茶叶产品加工制作,组织团体、技术团队等都比较成熟。但是从当前社会大众的饮茶需求来看,当下茶叶产品层次化不足、科技含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因此,茶产业要想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发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就要立足当前时代诉求,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对照及产品开发措施,提升茶叶产品的层次化,满足经营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社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这就要求茶产业顺应时展趋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在市场元素前提下融入资本元素,促进茶产业中的各个元素全面发展,实现产业、资本市场化,走现代经济发展之路。虽然我国茶产业起步较早,但是市场主体以小作坊为主,而这些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依然采用传统模式,这就造成我国茶产业市场主体不仅规模小,本身的技术力量不足,还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旦茶叶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很多茶叶企业都无法适应,进而影响到整个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知,我国茶产业发展历史虽然很长,但是市场主体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且对市场变化的反映速度较慢,茶叶产品的层次化不足。面对这样的现状,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当代,我国茶叶企业必须立足时展诉求,进行产品与经营的创新,推动茶产业转型。

2我国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虽然问题重重,但是市场早已经建立了,并且随着茶叶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以及茶叶产品本身的层次化,茶叶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契机,茶叶企业积极转型的前提下抓住“互联网+茶叶”、“茶叶+旅游、文化、教育……”等,加快茶叶市场与其他经济领域的互动,尽量实现优化升级的理想目标。总之,我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变化。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我国茶叶的加工制作已经从原来的手工转变为机械自动化。截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以上的茶叶企业都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加工。一些价格昂贵的设备使用广泛,极大的提高了茶叶产品生产效率。而且,各品种茶叶产品制作标准统一,为茶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条件。由于近年来健康养生理念十分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茶叶产品,这为茶叶产品销售特别是名茶销售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诉求不仅体现在名茶的数量上,也体现在茶叶品质上,需要优质的茶叶产品,推动茶叶产品生产加工工艺优化。为了适应茶叶市场变化,除了提供优质的茶叶产品外,还建立了更为完善的茶叶批发市场网络,生产信息收集整理、茶叶产品定价等机制都比较成熟,这为茶叶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第二,注入了新的资本。资本是茶产业发展的根基,新资本的注入,推动了茶产业快速发展。这些年来,我国茶产业不断发展,产业体系与发展环境日益成熟,吸引了很多新的资本注入。这些注入资本的茶叶企业通过自身的这一举措来抢占并扩大生存空间,实现向外的成功扩张。而且,市场经济下的茶叶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茶叶企业通过注入新的资本去采购新设备、钻研新技术、创办电商和门店等,成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茶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支持。第三,茶叶企业多元化发展。自从我国的茶叶市场开放经营后,原来的国有加工、流通类型的茶叶企业都转变成了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市场主体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茶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力量。此外,随着茶叶市场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茶叶市场。第四,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十分注重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大量支持。如,全方位开发茶叶市场、成立茶叶发展专项基金、支持茶园建设等,这些对茶产业发展及优化升级产生了极大推动力。

3我国茶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投资价值分析主要以投资活动、产业发展前景等为依据,要想比较客观的了解当前我国茶产业投资价值情况,就要全面分析茶产业发展前景及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些投资活动。关于茶产业发展前景,前文已经有所提及,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我国茶产业发展有机械化生产技术、新的资本、多元化市场主体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给予了茶产业发展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很大投资价值。而投资活动是一项庞大的经济管理活动,事先要收集整理与投资项目有关的信息,分析市场情况与风险,方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分析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与隐患至关重要,只有对风险、隐患做到全程的把控,才能保证投资活动切实可行,否则可能造成投资失败。我国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很大,甚至存在消费缺口,而我国又有比较系统的茶叶生产,势必产生很大的投资价值。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深究,即在消费需求有缺口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茶叶产品滞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茶叶产品生产加工时不注重质量管理、技术含量低,茶叶的品质不好,即使产量再多,也无法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消费市场需要优质、技术含量高的茶叶产品,这是当前茶叶消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之一,为茶叶产品开发生产指引了新方向,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从当前的消费市场需求看,大众对优质、技术含量高、品牌价值高的茶叶产品需求量较大。就这一点而言,既然社会大众有需求,就存在投资价值。为此,当前茶叶企业应认识到这一点,立足大众诉求,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品牌及生产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及时调整茶叶产品品种,推动层次化的产品,适应社会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基于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价值分析的我国茶产业发展措施

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投资价值下,我国茶产业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把握市场热点。我国茶叶市场发展比较均衡,我国茶类丰富、多样,有六大茶类,几百上千个品牌,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及再加工花茶等。为此,茶叶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抓住发展时期,开发热点茶叶品种;第二,把握消费市场诉求。任何情况下只有对消费市场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才能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策略与产品开发设计措施。茶叶企业做好市场调研与消费市场分析工作,为消费市场诉求分析与把握奠定基础;第三,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有着潜在的无形价值,对产品价值的提升及经营、营销、形象树立等具备重大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茶叶企业加强产品品牌建设,赋予茶叶产品无形的精神价值。

5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投资价值。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茶叶企业立足于消费市场诉求,加快生产经营转型与产品品质提高,提供层次化的茶叶产品,在满足消费市场诉求的情况下推动市场发展、完善,促进茶产业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常健.中国茶叶市场投资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J].福建茶叶,2016(1):43-44.

[2]许红娜.中国茶叶市场投资分析及经济管理前景预测[J].福建茶叶,2018(2):76-77.

[3]杨翠.提升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分析与措施[J].福建茶叶,2017(3):47-48.

产业价值范文3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到2013年,其年增长率平均达到9.63%,营业收入达3599.14亿元,相较于2000年的469.95亿元,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9.75%,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26276.12亿元,是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1.24%,旅游业所占GDP的比重为5.2%,其贡献率紧次于美国。可以看出,旅游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相关行业在其带动下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因此,旅游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其产业结构逐步成形的同时也体现出转型趋势。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可以从其内涵与外延两部分进行剖析,内涵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等,外延部分则包括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布局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他结构。外延部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内涵部分有效运转的基础。从地理、环境及文化方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出显著优势。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地区,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大陆具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气候条件十分多样化。广阔的国土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自然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已位居世界第一,整体数量超过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强国。在全国各地,以自然风光、文化遗迹以及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已有16000多处。在这其中,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28处,重点风景名胜区172处。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各类博物馆近两千余座。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生活特色,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浓厚的文化基础。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文化概念

旅游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从时间、空间、具体内容等各方面体现出旅游行为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是旅游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浓缩内涵的文化形态。

(二)旅游产业分析

相较于其他传统类型产业,旅游产业由于自身在运营方式、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往往从消费的角度进行,即旅游产业是一群企业的集合体,各个与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的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其内部各项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可能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通过旅游消费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活动作为连接其他相关企业的纽带,其自身的产业性质较为模糊,而这正是旅游产业鲜明的特征。同时,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得以运行的精髓与灵魂,旅游产业又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产业自身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同样,旅游产业市场也为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一种主体文化,通过利用技术、创造力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式进行营销、开发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即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三、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创造力的最初体现,即原创性的智力或物质创意,如体现在书籍、建筑、数字艺术、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中的设计创意与活动。

2、承载这些设计创意与活动的载体,包括特殊物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原加工材料等,它们是将这些创意原型体现出来的中介,如绘画创意的实现所需的画笔、画纸等,音乐创意所需的乐器。

3、将创意产品引入大众消费市场,即通过再生产、分配、流通,使得这些具有创意性的服务、物质产品经过复制、批发以及运输等环节形成产业。

4、通过利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对创意产品与服务进行推广和传播。

5、利用零售渠道或公共展示平台(包括电影院、音乐厅等)对创意产品及服务进行展示和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零售、公共展厅等渠道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实现方式,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范围内,其自身所具有的潜在的渗透影响能力,即其创造性、文化性的内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共同发展,如建立主题游乐园,举办民俗节日以及开发具有历史艺术意义的旅游场所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同时享受旅游消费活动与文化价值内涵感受的途径,从而促进产品与消费者群体之间能够更充分地进行交换。

(二)两者融合价值链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价值链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1、创意环节,即二者在初期共同进行资源开发、统筹规划以及创意设计等,进而体现出二者的融合原创性。

2、生产环节,即以文化创意开发园区为依托,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如“横店影视城”。

3、营销环节,即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消费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二者的相应影响作用促进营销,如电影拍摄对拍摄地旅游消费的刺激。

4、消费环节,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感染作用,刺激文化创意旅游地的客流量。

5、后续环节,以主题公园、纪念馆等场所以及展演等活动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延伸,打造融文化、艺术、精神、娱乐等各方面内容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三)两者整合后衍生品牌发展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整合发展过程中衍生品牌主要集中于生产、消费以及后续环节中,如生产环节中的影视基地旅游、手工作坊等,消费环节中的书城旅游、美术馆等,后续环节中的动漫乐园、主体设计展以及各种艺术节等。

四、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思路

1、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

品牌影响力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创意品牌为切口打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兼具文化创意的旅游产业品牌,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构建旅游文化品牌体系,以丰富的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广大旅游者,如电影之旅、民间艺术品之旅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品牌企业、品牌旅游示范区,形成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市场机制体制,为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广奠定市场基础。

2、旅游资源价值的定位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明确其资源价值的定位十分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各个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掌握其特质、开发条件以及挖掘潜力,进而明确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价值定位与开发序位,为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体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旅游产业空间的布局

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对其自身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注重加强与创意文化地区发展较好以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联系,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各个创意文化旅游版块,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旅游文化创意的增加

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推动发展下,其所形成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需要消费者积极进行参与和体验,才能够为其拓展市场奠定基础。因此,应以文化创意体验为导向,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参与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通过举办“文化创意旅游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消费者构建一个能够更深入了解文化创意的交流平台,使其对文化创意中各个领域都进行实践和认识,包括雕刻创意、美术创意、电影创意以及游戏创意等,邀请各文化创意行业中的艺术家、专家等专门对旅游活动进行文化创意再造,并引导旅游者参与到文化创意的头脑风暴中,共同增加旅游文化创意。

(二)扶持与保障

1、大力提升发展环境

利用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包容的发展环境着手,进而实现在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展空间。创意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特殊形式之一,是基于创意性社会结构而存在的,从企业发展体系、生产方式、社会氛围、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创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因此,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应从提升发展环境着手,以生态化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为依托,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等各产业体系的融合,进而实现促进旅游产业的再创造、再生产与再发展,最大程度提高其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此外,还应重视政府政策的扶持与保障作用,将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承担的单一化角色转变为融开拓者、协调者与规范者为一体的多元角色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管理协调功能以及法律保障基础作用。进而使得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在有指导、有协调、有规范的环境下良性融合发展。

2、重视相关人才培养

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意人才资源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以及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良好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创意性教育措施的实施,在全民范围内切实发挥创业教育政策的作用,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意文化旅游生活圈吸引和促进更多创意型人才与旅游人才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为复合型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3]。此外,还应积极吸引海内外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与旅游开发能力的人才加入我们的人才队伍。

3、引导文化旅游消费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普及,网络服务已成为众多行业开拓自身市场、提高宣传营销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与服务作为新型的产品项目,应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打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同时将文化创意产品融入其中,促使旅游者从认知层面转变意识,逐渐接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五、结束语

产业价值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链;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是一种内容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价值扩展和增殖能力。内容价值的扩展与增殖集中表现在价值链条的区位上,价值链条的区位高低决定了竞争力的高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价值链条的区位高低上的竞争,在产业全球价值链的高位优势,对行业和产业产生的引导作用和价值定位能力,不仅对该产业具有价值定位权,对相应资源、资金、人才、市场和政策等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对其它相关产业在以上因素的整合和重组上,也具有相当的跨界影响力。随着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增大,这种向文化产业驱动的跨界和整合表现得越来越密集和紧凑,文化产业作为最具有战略优势的新型产业,应在全球价值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研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的区位形势,横向比较国际同类产业内容价值状况,同时探寻自身内容价值生成机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江西文化资源丰富,其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江西文化产业在国内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等地位,其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整体位置有关,与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来看,其发展潜力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其内容价值增殖潜力远远没有挖掘,比如瓷文化价值、道家文化价值、红色文化价值、书院文化价值等。如何尽快优化产业结构,使文化资源的内容价值在文化产业链中得到拓展延伸以及如何更好地建构这种产业发展平台,扩大供给侧的纵深,使其价值链得到逐步升级,已成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要的现实课题。而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此项工作不仅是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一种义务。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无形利益大于有形利益。它既体现了技术上的竞争力,也体现了文化上的竞争力。在体现价值增殖能力的层面上,其文化竞争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技术竞争力作用。在破解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时,同样需要关注其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这种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关键是对文化生态的挖掘和修复,对文化原创力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文化原创机制的建设和维护。江西的传统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但从产业资源开发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和利用还有待加强,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区位的选择和竞争中,对江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还有待深化。比如对景德镇瓷文化的解读,并不需要表现在有形之美的瓷器本身,而是在其兼融并包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和内容价值。《浮梁县志》中载有清人沈嘉征《民窑行》诗:“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这首诗就道尽了景德镇瓷文化内容的精髓。如今景德镇更汇聚了三万多名海内外瓷艺工作者,成为“景漂”和“景归”,千年瓷文化至此才又重新真正找到自己的根脉,而不仅仅是追求每年能创造多少外汇,能拉动GDP增长多少。江西的书院文化也曾盛极一时,为世罕见,历史上曾有170多所书院。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书院文化的精髓是格物致知,践行人格修炼,曾是中国古代教育走向世界的名片,其内容价值不可限量。如何借鉴其办学理念,为当下教育改革之所用,其社会效益巨大。如何链接孔子学院的办学实践,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最近举办的江西省第一届文化创意大赛中,江西飞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动漫作品《白鹿洞书院》获得金奖,其获奖的比较优势,除了其优秀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书院教育功能和内容价值的传播。江西道家与道教文化发达,龙虎山作为道教祖庭,地位举足轻重。道家文化的精髓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它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本源,对当今世界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如何将道家文化的内容价值,使其更好地融进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占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位,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前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艰苦奋斗、矢志不渝追求光明未来的大无畏精神,在江西的重要的标志是井冈山精神。如何将江西的红色文化化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将其融进文化产业链,努力传播和开掘其内容价值,对江西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实现从文化资源到产业资源的转换策略

江西文化资源虽然丰厚,但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到产业资源的转化,形成文化创新的内涵,进而冲击国际文化产业链及其价值链的高位,还需要对这种资源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选择、整合与凝练。否则无法集中展示其内容价值的优势,也不能真正链接文化产业的生产,更无法参与国内外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位竞争,反而造成长期的低端俘获,造成一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全面夯实基础,高位顶托价值链的升级。

(一)制订全面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内容价值,内容价值有静态和动态区分,静态的内容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成为历史文化遗存,或潜意识地存在人们的头脑里,如何将其活化为人们的现实精神内涵,并将其动态性的文化传播和产业化发展,就会形成真正的创新动力,并源源不断地输出。江西文化产业内容资源更多地表现为静态形式,在静态形式中呈现出某种晕轮效应,在产业运作层面上也表现出某种被动的状态。比如江西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目前来说有些地方只是停留在自然观光、开农家乐、开宾馆饭店和卖旅游饰品等层面,没有深入到文化旅游层面来挖掘其内容价值。如何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文化产业,并全方位进行传播融合,才能更持久地保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白鹿洞书院如果不断深挖文化潜力,兼容并包中西文化,并推陈出新,同时进行深度文化传播和文化研究,进行高端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也一定会不断提升其品牌和知名度,不断衍生新的价值,逐步向全球文化价值链的高端升级。江西文化产业内容价值的全面升级还必须要制订统一规划,要有高规格的战略部署,同时还要有长期的专门研究团队和战略攻坚企业,使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强大的智力后援和实业上的战略支撑。

(二)激发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高于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在满足一般生活必需品需求基础上的升华。所以,文化产品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联,但也不是唯一关联因素,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思维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群众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对激发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创力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01年的5.0%左右跌至2013年的4.6%左右,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的8.6%左右,降至2013年的6.6%左右”[1]。至2016年,江西省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已升至10.7%,但与人均居民收入相比,2016年占比近7.1%,虽比2013年有较大增长,但还没有恢复到2001年的8.6%[2]。除去价格因素、消费观念和习惯也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引导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应有普遍性的引导,同时还应有一定的政策性的鼓励和奖励,对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大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有政策上特别的扶持和资金上的补贴,以推动城乡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支出。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在全省率先申报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费列入2017年预算经费,建立试点保护机制和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在试点城市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江西可申报全国文化消费试点省份,创建全省文化消费保障机制和一体化消费平台,开发公共文化消费新媒介,建设省级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平台,使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形成良好的供需平衡,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环境和人力资源支撑。通过本土文化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刺激本土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体制循环,参与国内外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位竞争,以冲破价值链低端俘获的困境。积极扩展文化产业的全球市场,拓展境内外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建设,创建国内外一体化消费平台,刺激和撬动本土文化消费能力不足的困局,倒逼本土文化创新力的提升和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三)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文化产业虽然是阳光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投入大、见效慢,必须切实加以保护和用心培育。除了政策上机制上予以鼓励,还必须要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而且纳入法律法规的框架,才可以得到切实的保障。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都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千方百计保障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日本之所以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国,关键是其在立法保护上有特别的贡献,不仅有基本法,还有许多专门法。主要有《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文化遗产保护法》《著作权管理法》《内容产业创造、保护及有效利用促进法》《文字、印刷物文化振兴法》等,对发展文化产业保驾护航。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应借鉴日本韩国等立法模式,一方面以现有文化产业政策为基础,加速修改当前与文化产业有关的立法……逐渐实现从‘文化事业法’向‘文化产业法’的转向。另一方面,在对文化核心行业立法基本形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定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以统领整个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3]所幸的是,我国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的立法,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只是还要不断加快步伐,才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虽然同样没有该产业基本法的保护,但在政策上建立了超前的机制予以保障和补偿。深圳市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并制订了具体的管理条例,落实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和补偿办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鼓励和奖励,给文化产业减负,让其进入产业发展快车道和绿色通道。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江西完全可以奋勇直追,进一步完善产业经济的全面转型,对诸如文化产业这样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对那些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采取特别的扶持措施,比如景德镇的瓷文化产业,需要助推其进入国际文化产业链的高端区位,使之重新绽放曾经的辉煌。对一些规模虽小,但仍然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企业也要给予支持引导,帮助做大做强,使之百花齐放。比如修水县万顺特艺有限公司生产的贡砚等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但其产业链和价值链还不能走向高位,如果在政策给予更多的鼓励,建立优先发展的鼓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其产业链和价值链会走得更高,获得更多的在价格、资源、人才和市场的主导权。

(四)加强人才链的建设。文化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建设的关键是靠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将资金、技术、文化和环境等因素整合重组,进行理念创新和文化创意,然后生产出有独特内容价值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方方面面的,是立体的多维的。有高端创意人才,高端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也有熟练的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也有一般的技术工;有复合型、宽口径和厚基础的行业领军人才,也要有专门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的优秀人才,还要有文化经营、广告和市场营销人员。所以,一个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应该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形成结构完整、严谨而又充满文化氛围的人才链。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链里,能够非常自由地产生积极有效的价值、创意和理念,使企业的文化产品充满原创的活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人才链的建设要靠全社会合力打造,在教育、科技、财政、税收、信贷和产业规划等方面都要尽力给予政策倾斜,并作为区域内重点建设工程来抓。在人才链建设的渠道上,把本土培养和外地引进结合起来,不惜重金引进海内外一流人才,要大规模搞好人才深造和培训工作,着重培育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重视基础和原创力的培养,强化人才孵化平台建设,营造优良的人才孵化环境和氛围,构筑自由开放的人才建设和培养机制,使一大批从业人员能脱颖而出。对文化产业成果在著作权和专利权等方面要有明确有力的保护,对作出贡献的人员要有一定的奖励,使这些人才能在本地长期留得住,干得好,有成就感,为江西文化产业的内容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原创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饶世权.日本文化产业的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新闻界,2016,11

[4]李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前沿,2013,22

产业价值范文5

一、发展红豆杉产业的现实价值

红豆杉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红豆杉产业对于城市品质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红豆杉产业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要求

红豆杉是稀有的古老树种,也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珍贵植物,对于绿化、美化、净化、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四季长青,南北适宜,不会出现冬天枯叶乱飞、树枝光秃的现象,更不需要任何农药,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它有着鲜明的外在美,树冠饱满、主枝明显,株形耐修剪,尤其在秋冬季节,红果满枝,晶莹剔透,是极好的观赏植物;它具有极强的净化空气功能和光合作用能力,全天候释放氧气,并含有紫杉醇、紫杉碱等抗癌物质,长期呼吸红豆杉生长过程中散发出的气体,可以清新空气、杀死病菌、驱除蚊虫,从而改善人的生理代谢功能,调节心绪。所以,自2008年红豆杉走进北京,成为中南海首次大批引进的绿化树种以后,2010年又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1年又相继亮相深圳大运会、西安世园会、重庆园博会。此外,作为“健康树”、“吉祥树”的象征,红豆杉曾被神舟四号带入太空,在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联合国总部等都能找到其倩影,国外较多国家已将红豆杉应用在城市绿化中。因此,充分发挥红豆杉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并将其推向现代城市的绿化中,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重要推手。种植包括红豆杉在内的珍贵树种,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城市品质。

(二)发展红豆杉产业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红豆杉作为一种优秀树种,其自身所蕴含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及其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将助推城市生态新的腾飞。一方面,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红豆杉产业链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大力提高红豆杉的投入产出比,提高种植收益,也可以提高对闲置山地的利用,通过组织当地农民进行生产和管理,大幅度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扩大就业。同时,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大规模种植红豆杉可以给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减少他们的病痛,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此外,通过规范化种植以及产业链方式发展红豆杉,可以带来产业集群效益,提高本地的经济水平。另一方面,红豆杉具有相当大的生态效益,对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都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将红豆杉引入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美化市容,而且可以更好地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保护人们的健康。对红豆杉产业链的研究,还可以充分挖掘红豆杉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种植和生产,使其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实现森林财富和人民福利双赢的效果。

二、重庆市发展红豆杉产业态势

红豆杉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重庆发展红豆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世界共发现11种红豆杉,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在国内的西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东北均有分布。现存的天然野生红豆杉全世界仅有1亿棵左右,我国不足1000万棵。红豆杉种群竞争力弱、天然更新缓慢和地理分布局限等客观因素决定了红豆杉资源的分散性、有限性及分布难度。重庆市的红豆杉分布比较广泛,天然野生红豆杉数量在240多万株左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重庆市38个区县中,有30余个都发现了野生红豆杉。重庆野生红豆杉主要分布于渝东北与渝东南山区,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居多,散生在阔叶林中。随着红豆杉药用价值、养生保健以及园林绿化价值的发现与认可,重庆也掀起了一股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浪潮,红豆杉的规模化产业发展也在有序进行中。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种植红豆杉已逾0.67万公顷,总数达2000多万株。但也要清醒看到,重庆目前的红豆杉产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尚存一些问题。如受地理分布局限,天然红豆杉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盲目开发、设备技术不过关,甚至人为破坏,导致红豆杉资源浪费;缺乏保护意识,管理力度不够,执法行为不易保障;同某些先进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红豆杉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等。因此,重庆市红豆杉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应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在红豆杉产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式等方面,重庆市的发展态势较好。

(一)创新发展机制:精心打造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红豆杉产业发展链

由于红豆杉特有的药理功效,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红豆杉药物特别是对其提取的紫杉醇药物等作了大量的研究,针对紫杉醇的药用效果亦作了大量实验和验证,但大都缺乏对于综合发展红豆杉产业的理论研究,并由此限制了对红豆杉的深度研发和系统利用。重庆直辖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红豆杉热”持续升温,众多关注、热爱红豆杉的有识之士和企业逐渐认识到,对红豆杉的研发不能仅局限于医药功效或经济价值层面,红豆杉潜在的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更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且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宝库。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对重庆红豆杉产业链进行重新认识和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地对红豆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大规模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市场,充分发挥红豆杉的功效和作用,让红豆杉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红豆杉产业链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见图一,下页),应涵盖五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大力发展红豆杉的种植培育产业。目前国内尽管对红豆杉的种植培育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红豆杉的种植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尚处于摸索阶段,使得国内对红豆杉幼苗的供应相当匮乏,大部分的幼苗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从而导致红豆杉的规模种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继续加强对红豆杉种植技术的研究,提高红豆杉幼苗的供应,不但可以缓解市场对红豆杉种植的需求,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有序推进对红豆杉药用产业的开发与研RESEARCHONINDUSTRYANDENTERPRISE产业与企业研究究。利用红豆杉枝、叶、根等部位进行提纯紫杉醇,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大量研究与实验,已获得不少成果。但我国在发展红豆杉产业的过程中,对紫杉醇的提纯技术依然还不能充分掌握,亦无法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去。加之掌握紫杉醇提纯技术的药品生产企业不多,且提纯技术也不够成熟,即便依靠这些药品企业,也只能进行紫杉醇的粗提纯加工,大量的精提纯还得运往国外进行加工,从而阻碍红豆杉药用产业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强对红豆杉提纯技术的开发研究,扩大紫杉醇的粗提纯企业数量,加强紫杉醇的精提纯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可以为红豆杉的种植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p#分页标题#e#

第三,积极创新红豆杉相关保健品的开发与推广。在发展红豆杉规模产业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红豆杉特有的功效和作用开发相关的保健产品。如利用红豆杉枝叶制作的香包香枕对治疗失眠、颈椎、风湿等病情有极大的疗效,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市场推广并得到患者的好评。同时,红豆杉绿茶、红豆杉果酒等都在研制过程中。红豆杉相关保健品的研发推广,不但可以缓解红豆杉产业周期长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增强规模种植红豆杉的积极性。

第四,着力打造红豆杉园林绿化产业。红豆杉是目前植物界最有效的室内污染“克星”。有关环境监测报告证明,它能吞噬室内90%的苯、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以及尼古丁等有害气体。正因为如此,可以大量种植红豆杉,形成城市绿化群,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还可将红豆杉制作成盆景,放置于室内,不仅可以为其增添不少典雅,而且可以更好地净化室内空气。因此,加强对红豆杉园林绿化树种以及红豆杉盆景的推广,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第五,努力构建具有巴渝特色的红豆杉的观光旅游产业。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萌发能力较强,抗病性强,常被培植成伞形,圆形等多种造型,因其生长慢,修剪后可长期保持一定形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鲜艳夺目的红豆与翠绿的枝叶交相辉映更为引人注目、流连忘返。因此,结合重庆实际开发红豆杉的观光旅游产业,不但可以吸引大量游客,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

(二)创新发展方式:贴近实际深入探索具有地域或行业特色的红豆杉产业发展方式

一是奉节县“政企合作、农企合作”发展方式。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产业发展受到很多局限,红豆杉种植开发项目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还能带动和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该县结合本地实际,实施“政企合作、农企合作”模式,将红豆杉繁育种植加工列为全县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努力打造红豆杉特色产业,积极为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条可供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奉节县利用与辽宁省对口支援的契机,与辽宁红豆杉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共建红豆杉繁育基地。随即,该县引入重庆臻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红豆杉种植及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库区最大的红豆杉“繁育—种植—加工”产业化基地。为了促进此项工作,县林业局、移民局和重庆臻源红豆杉有限责任公司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资金补助、换代接续补偿和国家专项扶持资金,让与企业签订种植协议的农户集中承接,建设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0.067万公顷、生态造林基地0.67万公顷。在此基础上,强化生物医药技术及药品研发,开发红豆杉茶、红豆杉果酒和红豆杉口服液、胶囊等紫杉醇制品,形成全方位红豆杉产品体系,使其成为与“奉节脐橙”齐名的奉节特色产品。

二是忠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方式。经中国科学院、国家野生植物普查小组、重庆市生态协会等部门调查认定,忠县是红豆杉适生区和主产区,也是三峡库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生红豆杉群落,生长的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较国内同类品种更为丰富。为开发和利用这一特有资源,忠县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即公司和用户通过种植基地依法签订长期合同,相互协同,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实现共赢。该产业开发模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找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与富民增收的结合点,加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极大激发了农村种植户的积极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此,忠县引进的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县承担的“重庆三峡库区红豆杉快速繁殖产业化开发”项目于2005年就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专家组验收,其实施的0.67万公顷红豆杉产业化项目,既有效保护了466.67公顷天然原生红豆杉群落,又使这一“植物黄金”为当地人民“招财进宝”。同时,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政策宣传、林政执法、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职能的作用,坚持走科技兴林道路,不断加强红豆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确保红豆杉苗木能够正常生长而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不降低,扎扎实实为实现“富民兴忠”和构建三峡库区经济强县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巫溪县经济社会长远规划发展方式。重庆市巫溪县发现野生红豆杉群落4766.5公顷,总株数为217882万株,目前大多数红豆杉进入了挂果期,分布面积和数量在国内位居前列,其市场前景发展极为广阔。巫溪县将野生红豆杉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从该县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起,就着手制订科学的保护与开发方案,力争打造“中国红豆杉第一县”。这种谋划的超前性和政策的延续性,对于该县红豆杉产业健康良好有序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极大提高了该县红豆杉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力。

四是北碚区森林城市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发展方式。北碚区把森林城市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红豆杉产业纳入森林城市建设项目,引进企业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红豆杉生产示范基地。万亩红豆杉基地位于三圣镇青峰茶场。该基地总投资3.2亿元,建设周期4~5年。林业部门从土地流转、资金筹措、技术咨询、征地建厂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协调;企业方投入资金和技术,实现种植、加工、市场开发一体化;农户则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获取收入。完全建成后,预计万亩红豆杉每年枝叶可收入1亿元,将成为山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民营企业完全公司化发展方式。近几年,重庆市一批民营企业开始实现经营转型,在红豆杉的种植、研究、开发和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龙头示范作用。如由重庆华昌集团与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合作建设的樵坪红豆杉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33.3公顷独具特色的红豆杉生态植物园,种植的十万余株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均已开花结果。修建在红豆杉生态园内的红豆杉休闲养生庄园业已投入经营使用,园内古朴的巴蜀民居建筑与精致的苏州园林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与青睐,成为重庆市唯一独特的红豆杉旅游景点。同时,公司开发的红豆杉盆景、绿化苗木、保健枕等特色产品也已陆续投入市场,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重庆市红豆杉旅游产业和红豆杉保健品产业的开发研究作出了贡献。#p#分页标题#e#

三、重庆市发展红豆杉产业的有利条件和政策建议

重庆市发展红豆杉产业,既有气候、土壤等有利条件,也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下一步,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应从资金支持、科技支撑、人才引进等多维度着手。

(一)重庆市红豆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从土壤气候层面分析。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与生长环境有密切联系,而重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重庆市地处中国内陆西南,位于长江上游,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较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1.9℃,最低-17℃,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mm。这些地理气候特征十分适合种植红豆杉,特别是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

二是从行业发展层面分析。由于红豆杉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以及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红豆杉的人工栽培在全国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把目光投向红豆杉人工栽培领域。从国际市场看,紫杉醇产品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率。目前全球的紫杉醇的贸易额一直保持在15亿美元以上。从国内市场看,中国的紫杉醇原液产量虽然有50公斤左右,却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国内的患者,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国内的紫杉醇需求量,保守估计每年应该在1000公斤以上,所以就目前的原料来源和紫杉醇医药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在不断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仅国内的紫杉醇生产和红豆杉基地建设,就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三是从区位地理层面分析。良好的区位地理是促进一个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重庆市大力建设内陆交通枢纽以及大型的集散地,为发展红豆杉产业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及时地将红豆杉苗木、盆景和其他衍生品输出到全国其他城市以及国际市场,满足社会的需求。重庆市发展红豆杉产业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二)促进重庆红豆杉产业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切实将红豆杉产业发展置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谋划和实施。目前重庆市有些地区红豆杉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但总体来说,产业发展还比较散、乱、弱。加快红豆杉产业的培育,还有待于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和协调,保证红豆杉产业有序发展,扩大红豆杉产业规模,实现红豆杉产业做大做强。

第二,全面核实红豆杉培植及加工经营情况。尽快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区域红豆杉培植基地或种植区、加工经营进出口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核实,对各培植基地或种植区要逐一记录单位名称、地点、联系人、从业时间、种源来源、培植面积及年枝叶收获量、库存原料数量等,对加工经营进出口单位要逐一记录单位名称、联系人、从业时间、场地及设施状况、加工能力及技术保障、以往加工经营进出口情况、产品检测认证情况、库存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产品或原料数量及来源等,以切实掌握本区域资源培植及加工经营进出口情况。在调查核实基础上,应对调查结果组织专家评审,为进一步强化对红豆杉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在专家评审之前,暂停办理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产品的进出口申请,以防止来自非法渠道的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产品混入合法出口渠道。

第三,积极鼓励和扶持红豆杉资源的人工培育。为有效应对市场对红豆杉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人工培植红豆杉资源的活动。对出于人工培育资源目的需要采集野生红豆杉枝条的,可继续按《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按公告的程序申报审批。采集野生红豆杉枝条仅限于采穗圃等种源基地建设,禁止直接采集野生红豆杉枝条用于紫杉醇原料基地建设或其他商业活动。在采集活动进行过程中,当地林业部门要严格依照《关于加强红豆杉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指导监督,切实防止出现过量采集或乱采滥伐现象。

第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和红豆杉产业资金投入。政府的扶持重点应该围绕红豆杉的种植、深加工、保鲜和运销等过程。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指导、信息的传达、技术的引进、以及有关发展红豆杉的贷款等。同时可以奖励一些对红豆杉产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以此来促进红豆杉产业的发展。同时,红豆杉产业是一项利用再生资源的产业,又是一项巨大投资的药业产业。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枝、叶、皮中提炼而成的,要有原料林才有紫杉醇,要有紫杉醇必须人工培育红豆杉原料林。人工培育红豆杉原料林应采取高密植的方式,即每公顷栽植密度为18000~30000株,苗木费按3元/株计算,每公顷种苗费需要54000~90000元,原料林要丰产、高产必须加强水肥管理,要有水得解决港口灌溉系统,而灌溉系统需一次性投入24000~27135元/公顷,施肥在前5年需9000~12000元/公顷,再加上清林、整地、造林、防治病虫害、管护等费用每公顷7500~12000元和土地租赁费每公顷7500~12000元,共计每公顷投入102000~153000元。红豆杉原料林建成后要5年才能利用其枝、叶、皮。因此红豆杉要形成产业,产生经济效益,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形成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收入,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红豆杉开发,尤其是吸引民营资本的投入,实现红豆杉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保证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五,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红豆杉产业发展步伐。为进一步促进重庆红豆杉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产学研联合开发战略。苗木是造林的基础,红豆杉苗木是营造紫杉醇原料林的基础材料。就目前采取的常规技术和育苗方式,很难适应红豆杉产业化的发展,要满足红豆杉产业化的要求就必须坚持把科技贯穿于红豆杉产业发展的始终,加快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步伐,走科技兴产业之路。一是建立红豆杉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夯实项目基础,科学规划实施。搞好红豆杉产业项目的总体规划,稳步推进红豆杉产业。三是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利用组织培养或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展红豆杉苗木的培育。四是加大扶持力度,认真抓好红豆杉科技示范乡、示范村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五是建立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经批准保留原单位工资待遇,去创办、领办红豆杉原料林基地。#p#分页标题#e#

第六,保护天然资源,提供产业充足的繁育材料。保护现有天然资源可以为红豆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繁育材料、种子资源和嫩枝扦插材料。在开展现有天然资源保护工作时,除严格禁止红豆杉的采伐与采剥树皮以及制定严格的小枝条采集审批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技术操作规程外,在红豆杉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建立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对古树大树应分别挂牌,重点保护。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与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对盗伐、盗剥红豆杉树皮的行为以及红豆杉走私活动进行重点查处和打击,对现有提纯紫杉醇企业的原料来源实施监管。

第七,积极引导规范加工经营出口行为。在大力促进资源培植的同时,为确保红豆杉资源培植与加工经营出口的协调发展,在调查核实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加工经营进出口企业,促使其与资源培植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达到既保障合法加工经营进出口企业的原料基地,又有效拓宽培植资源出路的目的。在进出口管理中,对自身建立了原料基地或与原料基地建立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经核实论证该基地年供应原料数量,可以按年度申请出口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产品数量,以切实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合法从事红豆杉培植及加工经营出口的企业做好服务。对没有原料基地的加工经营出口企业,申请进出口红豆杉原料或紫杉醇及其他红豆杉产品的,按要求附具的有关材料须详细说明其原料来源和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经许可后方可实施。

产业价值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链;建构

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目前已经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先导的发展阶段。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来说,文化产业及其产业价值链的建构显得尤为迫切。文化产业价值链是文化企业进行的文化创意、生产、营销、展演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在文化创意与内容生产的相互交织中形成产业价值链,从而创造价值,使价值增值,同时又能降低风险。

一、建构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江西自古便被赋予“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进入到21世纪,江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红色、绿色、古色三大特色文化融汇共生,推动着江西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江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2012-2017年,江西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460.25亿元增加到2598.28亿元,年均增长12.22%;2013-2017年,增加值由501.99亿元到708.14亿元。2018年,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96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文化产业增加值79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1]根据《江西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3个,文化馆118个,公共图书馆113个,博物馆144个。广播电视台101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48.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13.6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全年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9107种,出版各类图书24184万册、期刊7495万册、报纸83791万份。”[2]尽管成绩亮眼,但在文化创意方面缺乏亮点。我们知道,文化是有边界的,而创意是无限的。创意能够使文化更鲜活、更贴切、更生活、更大众。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是以人民为导向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创意这个基础必须要根植于人民。一方面,文化本身的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等特点不能脱离“以文化人”的本性和目的,是要讲社会效益的;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其经营的目的,是要讲经济效益的。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之创意既要突出社会效益也要突出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意是文化产业价值链建构的源点,没有这个源点就不能激发出文化内在的活力、魅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没有这个源点,就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将社会、经济、文化、民众、媒介等更好地相结合;没有这个源点,更不能催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蓬勃发展的动力。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也是智慧产业。江西文化产业在建构“以创意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时,要把握好人才这个关键。近年来,江西出台了系列促进文化产业的举措和政策:《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等。都在不同层面对创意、对文化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激励措施,为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根本上提升了文化创意的水平、文化推广的力度和文化挖掘的深度,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建构打下基础。

二、建构以创新为动力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主席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3]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更是如此,没有创新驱动就不会有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文化需求而言,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导致创意产业链不断延长、丰富、更新、重构,而在这个过程中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也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寻找新的赢利机会。”[4]所以创新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常态。而在文化消费升级、社会转型等背景下,创意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传播创新等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从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雷同、初级的困境中走出来;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文化自信;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融合文旅产业的协同机制;只有创新,才能在更大舞台、更深层面上建构文化产业价值链。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创新驱动首要关键词就是融合。首先,江西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包括红色、绿色、古色在内的所有文化都可以与科技、经济、旅游、教育等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如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之旅、抚州的牡丹亭戏曲文化等等。近年来虽然发展态势较好,但远远没有尽善尽美,在许多地方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要善于借势。在网络文化IP热潮喷涌的背景下,我们要借助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网红经济的发展势头,将江西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等进行创新性推出,打造江西样板。第三,要兼顾。要在文化产业结构、新型文化业态、数字化转型和文化消费模式等上面兼顾到从文化创意源头到消费者接受的整个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打造,形成生态闭环。而江西文化产业价值链恰恰是不完整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不完整而放弃整个文化生态链的建构和创新。在文化产业价值链建构方面,创新驱动更多地体现在反而是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小处和细节,这是由文化基因的传承决定的,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是不变的,变的只能是创意、生产、营销、展演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

三、建构以创造为根本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文化产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5]江西文化产业也只有在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文化产品,才可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来,继而才可能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乃至进入国际市场在更大的舞台上进行竞争。目前,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附加值化、高集约化、高整融合化、高关联度化演进,我们如果想要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更好地满足文化建设和文化经济发展需要,就需要对文化及其产业进行创造和再造。创造是文化及其产业的内在属性,更是提升文化产业价值的必然选择,对建构文化产业价值链有着特殊的意义。创造性是文化及其产业成为“软实力”核心动能,是文化产业价值链建构的关键。江西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就在于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传播、古色文化的挖掘与创新、绿色文化“江西样板”的打造。我们需要立足江西文化的特殊性和现实,创造性地借鉴和吸收各种文化产业价值链建构的模式,走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展示江西文化的魅力,形成竞争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要在文明的冲突与文化的融合背景下,让江西文化、文化产业及其价值链建构成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明相通的贡献者、影响者和传播者。江西文化产业及其价值链的建构要牢牢抓住创造不动摇,要紧紧围绕创造下功夫,在发展文化产业自身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四、结语

产业价值范文7

关键词:陕北民歌;特点;文化价值;产业发展;路径

一、陕北民歌特点

(一)特点。首先,声色高亢、冲击力强。陕北民歌声色显著,特点鲜明,具有较强冲击力,极其容易辨别。并且,声音洪亮、高亢,与普通民歌不同,天生具有野性,乐节以四度大跳为核心,连贯性强,冲击力大,歌词叠韵浓厚,气息悠长,宛若天籁之音。其次,形象鲜明,内容丰富。陕北民歌主要记录的是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人生感悟,是地方民俗活动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例如,陕北民歌中的小调,主要是对民俗活动的一种展现,包括婚丧、祭祀等民俗内容的记录,在叙事、展现人物性格、情感方面极其具有张力,能够将生死、贫困、挣扎的情感通过歌声展现出来。再次,感情炽热,情感丰富。陕北民歌是民众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是自我宣泄的重要途径,矗立在厚重的黄土地上,将苦难、思念、忧愁、烦闷通过歌声传递出去,让一些不如意通过歌声予以释放,让生命更加坚强、绚烂,充满生机[1]。例如,民歌《冬日九九歌》《过年歌》《报喜》等是陕北民众为庆祝节日民俗而创立的歌曲;《牧羊歌》《打场歌》《祈雨歌》等是陕北民众在农事活动中表达情感所创立的歌曲;此外,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劝酒曲》《卖西瓜》等歌曲,这些均来自陕北民众生活之中,是陕北百姓情感寄托的主要体现。最后,精神传承,风貌展示。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精神色彩,无论是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或是陕北民众的红色革命精神,在陕北民歌中均有所表达。其中陕北红歌在国内传唱度尤为广泛,人民耳熟能详,比如,《东方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兰花花》《横山里下来游击队》等。

(二)艺术特征。陕北民歌类型诸多,主要有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等主要的艺术特征。其中,信天游特色鲜明,情感丰富,不受题材、环境影响,一般即兴而作,音调奔放粗犷,豪迈高亢,节奏多变,自由性强。小调主要是陕北民众休闲、娱乐所唱类型,内容雅俗共赏,以叙事为主,寓意丰富。劳动号子则是在劳动中所创,以打气、缓解疲劳为主要目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声音洪亮、节奏鲜明。

二、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

(一)民俗价值。民歌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生活劳动中有感而发所形成的歌曲,其内容主要展现地域风情和民俗特征,所以民歌具有显著的民俗文化价值[2]。陕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黄河母亲文化的重要体现,在长期发展中,民俗与人们相伴相生。在陕北民歌中,有诸多关系陕北地区民俗的内容,这些内容总包括节日庆典、婚嫁丧葬、祭祀等。这是陕北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和精神依托,通过陕北民歌可以更好了解陕北文化和陕北风情,展现陕北人民风俗面貌。例如,《十二节令歌》《丧失歌》《拉船歌》《保锁歌》等,均属于民俗歌曲。

(二)语言价值。陕北民歌以地方方言为主,具有语言特色,所以,特征较为鲜明。语言是一种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陕北民歌则以陕北地方语言为媒介,以文化内容为载体。陕北民歌之所以在国内独具一格,其显著特征就在于其独特的语言价值。陕北方言耐人寻味,是地方语言文化的集中体现,而这些在陕北民歌中均有所呈现。比如,“一双红鞋两朵花,离开哥哥没盛发”等,其中类似“没盛法”这样的方言在陕北民歌中数不胜数,有效凸显了地方语言、文化特色。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灵活运用,体现了陕北方言的融合性特征,为地方语言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途径,具有极强的语言文化价值。(三)历史价值民歌是在岁月中逐渐产生、演变、发展的,是历史文化的体现。我国古代诗词歌赋均是历史文化延续的象征,比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离骚》,唐朝的“唐诗”,宋代的“宋词”,乃至元朝的“元曲”等,均属于历史产物,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民俗、情感。民歌同样如此,是地方百姓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民价值思想的延续和传递。陕北民歌具有地域特征,将陕北这个区域的人、事、物、情通过歌曲的方式呈现出来,民歌本身就是历史延续的载体,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抗日将士出征歌》《打晋军》《土地还家》等,听歌识词能了解该歌曲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及对应故事。

三、陕北民歌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注重本土普及,培育地域人才。陕北民歌以陕北方言为载体,凸显陕北语言特色,在陕北民歌演绎中必须要懂得陕北方言才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抒发情感,展现民歌特色。在民歌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民歌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只有源源不断地培育优秀地方知名歌手,才能够将陕北民歌传承推广出去,引导更多主体参与陕北民歌产业化建设。首先,陕北地区要加大民歌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民歌传承环境,让更多陕北民众参与其中;其次,将民歌与校园音乐建设相结合,通过校园音乐构建加快陕北民歌人才的培育。例如,由教育部牵头,定期在校园举办陕北民歌联谊活动或者校园民歌竞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当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积极发挥地方知名歌手的影响力,构建陕北民歌人才交流会,不断提升民歌人才核心音乐素养。

(二)丰富民歌形式,扩大对外影响力。在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加大,民歌作为单一的音乐形式,在多元的音乐体系中并未占据显著优势,相比于大众流行歌曲,民歌的影响力以及欣赏人群微不足道。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必须要通过陕北民歌形式的丰富、创新,来提高其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可以将其与电影、相声、小说、歌剧等文学艺术形式进行结合,通过多元艺术展现陕北民歌特色,扩大陕北民歌影响力。例如,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描绘的就是陕北地区的人与物,该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国内影响巨大,后来被拍成电视剧,其中穿插了大量陕北民歌,该剧获得巨大反响,陕北民歌也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极大实现了陕北民歌在国内影响力的增强。当然,还可以将陕北民歌融入小品、电影等题材中,这样能够更好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三)打造多元产业化路径,实现陕北民歌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深化发展背景下,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创新、网络信息化、产业升级等成为主流趋势,而这些为陕北民歌多元化道路的拓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对此,在陕北民歌产业化发展中,必须要借助时代之帆,奋力向前。首先,可以从文化产业入手,努力加快陕北民歌作品的整编、汇总,并与知名学者、作家进行合作,打造具有陕北民歌特色的小说、诗歌;其次,发挥陕北知名歌手的优势,量身打造具有陕北特色的民歌专辑,并通过全国巡演的方式来扩大陕北民歌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政府及地方组织可以邀请王二妮、郭云琴、刘美兰等陕北知名歌手加入其中,不仅可以提升演唱会影响力,而且能够保障巡演质量;再次,借助动漫、影视产业,扩大陕北民歌产业化发展渠道。影视动漫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推广力,与电视剧相比,其所产生的作用更为显著,尤其是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众认可,而作品中的歌曲也会快速流传。最后,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化优势,发挥自媒体优势,鼓励陕北民众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酷狗直播等方式将家乡民歌传唱给大众,使其像东北“二人转”一样名声远扬。

四、结语

陕北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体现了陕北民歌的高端与精致,在陕北民歌产业化发展中,必须要保持一颗恒心与毅力,走精细化道路,在民歌拓展与推广中不能委曲求全,要注重品质,塑造陕北民歌品牌形象,真正让陕北民歌走向稳步、健康、持续、高质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晓虹.地方、政治与声音景观:近代陕北民歌的传播及其演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37–46.

产业价值范文8

关键词: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乡村产业发展;保护、利用与创新

全球各地有着诸多独特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不仅维护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而且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在数千年中给当地居民提供了经济、文化、产品与生态服务。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奢望的不断攀升,这样的传统农业系统正在被旨在提高单位面积效率和规模发展的现代农业系统所取代。然而,现代化农业引发的各种生态弊端,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这些有价值的本土知识资源库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在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的传统文化[1]。为此,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并提出动态保护理念:农村与其所处生态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还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GIAHS项目旨在建立一种与其密切相关的生物多样性高、食品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景观优美的价值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响应,使之成为乡村发展的源泉与基础[3]。该项目启动之后,中国有关的实践工作进展很快,特别是从国家层面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取得了显著成就。从2013年农业部公布第1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已公布了5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创新利用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产品优势,在外来资源的激发和调动下,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的内生路径[4]。为此,保护、利用和创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壮大乡村生态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还可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生物、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深入认识这些因素在乡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将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为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由农牧民创造并维护的特定农业系统和人文景观,其潜在价值已成为提高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3]。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系统与人文景观是各遗产地民众的生计体系,更是其农业文明的创造,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保护[5],确保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不管是怎样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技术体系无一不具有先民的在地性特点。所谓在地性,就是指尊重所种作物的生物属性的前提下,凭借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地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别是当地生态系统属性,凭借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启动相关民族文化与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演化,达成所种作物与环境的互惠共存,从而形成适用于当地相关作物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并实现相关技术体系的可持续利用目标。只要当地环境不发生改变,当地各民族文化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那么这样的技术体系在当地就可以永葆青春。类似的文化、环境和作物的系统匹配关系,还可以在类似的空间环境中进行推广利用,并实现相关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运行,甚至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湘西州花垣县“子腊贡米”已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立项保护。子腊村地处低山丘陵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的低温沼泽湿地环境,本来不适宜水稻(Oryzasativa)种植,但该项遗产的技术体系却能使当地顺利产出优质稻米。当地自然环境下,由于高山的阻隔,丛林的隐蔽,再加上大气降水绝大部分会穿越山体石灰岩的溶洞,再以井泉伏流的方式,成为山间湿地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水中富含从古生代海相沉积中溶解出来的磷和钾肥分,水质比平原稻田中的水质还要优越,然而水温偏低是水稻种植的致命杀手,因此在这样的沼泽地种植任何品种的水稻,稻秧可以返青,但不会分蘖。即使分蘖后,由于终年水温保持在17℃以下,以致于开了花,也无法结实。加上这样的山间湿地,四周都有高山环抱,丛林隐蔽,种上水稻后,每天能接收到的直接日照,平均不超过2h,强行种植水稻后只长稻秧,不产稻谷。苗族先民面对这样的环境,自然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局之中。就是肥分不缺,缺的是水温。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种植水稻,顾得了水温,却顾不了肥分;顾得了肥分的充分利用,那么偏低的日照和终年恒定的低水温,又会让水稻只长稻秧,不长稻谷。而此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技术特色正在于将当地盛产的原木采伐下来,铺填在沼泽淤泥之上,以期达到抬高稻田海拔高度的目的,实现将井泉低温的凉水与山体坡面径流下泄的常温水分割开来,从而弥补了低温水环境的缺陷。随着稻田种植面海拔提高数米后,稻田水面每天能接收的直接日照实数也大致可以提高3倍,达到每天6h左右,从而满足了水稻种植水温的需求。与此同时,来自井泉凉水中所富含的磷、钾等肥分又可以被稻田下方填埋的木材所吸附。再借助水位的季节变法,将这样的肥分上升到水稻根系的着生土层之中,被稻田表面填埋的土壤所吸收,水位下落后,水去而肥留。这无异于在水稻着生的土层中,设置了一套无需外加动力,无需常年维护,却可以做到可持续均匀施肥的地下人构装置。凭借这种看似粗陋的传统装置,其精确性、低成本性和可持续收效性得到了全面满足,堪称是一劳永逸的技术发明。一些专家学者对这套技术装置的投入和产出,至今依然多有顾虑。他们往往认为,这样去营造稻田,一次性的成本投入太大了。另外埋在地下的木材肯定会腐烂,以后要重建,花费的劳力和财力,将会使当地乡民不堪重负。“子腊贡米”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两位笔者亲自探勘了这批稻田的现有状况。发现只要赤脚踏进这样的充水稻田,稻田淤泥中就会不断地冒出大大小小的气泡。与此同时,捧起这样的稻田淤泥,还会发现淤泥中所含的未降解的有机肥残积,几乎找不到踪影。也就是说当年施入的有机肥,当年就能全部降解。对此,笔者的理解在于,由于地下填埋的木材处于与空气完全隔绝的状态之下,好氧类的微生物根本无法生长,以致于明代造田时深埋的原木至今还在生效,既没有腐烂,稻田土面也不会下陷。其间的生物学原理在于当年埋下的木材,只能支持厌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所降解的木材,却只生成CH4和CO2一类的气体。与此同时,这样形成的气体本身也会形成静压力,以确保稳定的稻田土层和优越的透气性能。CH4和CO2的气泡在水面破裂后,又会导致土中留下的空间被表面的水所填满。这样的水富含O2,可以支持水稻的生长,从而不会烂根,水稻也不会感染稻瘟病。稻田表层中的有机肥,气体可以常态自动互换,其降解速度比平原地区的稻田快,而平原稻田土层中不同气体的自然交换,得靠人力去翻动,或者靠水生动物去翻动。因而其有机肥的降解速度反而低于子腊稻田。总之,此项技术体系的优越性、可持续时效性和低成本性不仅属于古代,也属于今天和未来。只要我们在低山丘陵带或高山峡谷地带种出稳产高质高产的稻谷,那么这套技术体系就可以推广利用。如果要实现现代化的创新,还可以动用现代化的建材和测量技术,营建具有以上优越性的高标准稻田。建成的稻田不仅可以在山地环境连片布局,甚至可以在连片稻田的周边,架设硬化固定的钢轨。只要配上电动的农机具,不需要推广拖拉机,也可以实现山地农作的全机械化操作,而且还可以实现土壤活性永葆青春,当地的无机资源就可以免费就地循环利用。而且除了水稻外,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轮作间作多种水生农作物。只要我们对待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思路,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那么当前已经立项的每一种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永葆其技术的青春,还能为当代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既可传承,又可创新的技术体系储备。有了这样因地制宜的技术体系,乡村生态振兴的落实,就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上述可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产业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可利用价值。对于二者的这种关联性,国外也有一些成功的个案值得借鉴。意大利学者Mantia等[6]的研究表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地中海小岛一样,意大利兰佩杜萨岛(Lampedusa)的农业生产活动在20世纪下半叶急剧下降。因本土农业系统的消失,该地区43种本土植物物种灭绝,其中一些植物不仅在地方,而且在区域和国家水平都是极其稀有的物种。该研究认为,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壮与发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另外,墨西哥学者Lira等[7]对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农民经营了数千年的一种称之为“Milpa”的套种制度[玉米套种豆类、南瓜(Cucurbitamoschata)、辣椒等其他作物]进行研究,认为这种传统农业系统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经济稳定,还可以保护地方农作物资源,保留许多与传统农业系统密切相关的作物品种。这些传统农业体系对维护本土技术价值、农业生物多样化,以及乡村产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国外个案对我国“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启示。长期以来,受“现代化”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引种外来作物品种,放弃本土传统品种,导致一些本土物种绝种。加上生产过程中过多施用化肥,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也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各民族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是目前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而这样的发展目标,恰好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使命和担当。韩国学者Choi等[8]认为,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完善保护制度,还需创新管理政策和管理计划,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确保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持有人——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如今立足于乡村发展的需要,则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高度关注和充分认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推动遗产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合理转型,使之有效地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FAO启动GIAHS项目,不仅在于肯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而且要借此指明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走势,特别是要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9]。从这一理念出发,加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如今,随着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多,为乡村传统产业的发展和生态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充分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质,在于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促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了本土生态系统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遗产地农民对传统技术的管理与传承,确保了地方粮食安全和农业多样性的维护。因此,对其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稳定粮食产量,促进粮食产出多样化并获取最大化回报[10],还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和生计安全、优化人文景观等多重效用[11]。重视对传统农业知识技术的利用,有助于提高乡村民众的生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效益[12]。而同时完善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后续工作,有助于获得新的投资、技术、人才以及体制的支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途径。可见,充分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同样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Appendini等[13]对墨西哥瓦哈卡州(Zapotec)土著家庭的调查发现,尽管平均总生产成本比市场销售的玉米价格高400%以上,很多土著居民却坚持种植和食用传统玉米品种,而非现代玉米品种,原因是他们认为传统玉米品种不仅味道好、质量高,而且还具有营养优势。由此看来,制定我国产业调整中农产品价格的结构优化对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产品的价格定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然而,这些工作已远远超出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产业优化和匹配政策。如果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还会降低其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服务成效。闵庆文等[14]认为,现阶段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是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因此,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需要做出动态的应对[9]。即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对其升级换代,才能达到有效利用,但具体思路却值得深思。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方面是其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建制,是人类社会与所处生态环境高度适应的具体体现,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因其源自传统,必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确保其有效利用,不可忽视其与现代化的结合。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其基本途径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加强传统品种与知识技术的保护利用。农业文化多样性的体系,包括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尺度梯度,从耕种方法到景观、文化的组成,都属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容。而传统品种在农民之间的流通,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15]。事实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生物物种本身就是作物育种的基因来源。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当地群众在对自然环境长期的适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经验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而且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6]。如今,成套的抗旱防灾种植技术、复合种植技术等,都受到了现代科学家的重视。例如,Isakson[17]对上文提到Milpa套种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这种农业多样化的生计方式,有效维护了当地粮食和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另外,Ferro-Vázquez等[18]对埃塞俄比亚孔所(Konso)梯田系统的研究发现,当地民众能利用侵蚀来控制土壤侵蚀,具体做法是:收集被冲进河道的土壤,将其储存在可灌溉的河边沉积区,然后修建山坡梯田,有效利用新的土壤“重新种植”被剥蚀的山坡,让土壤侵蚀构成一种新的农业生产资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在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甘肃永登苦水玫瑰农作系统”的种植技术在当地规模性推广。这里的玫瑰(Rosarugosa)种植生态系统十分独特,其地处黄河上游的河谷台地,上方是连片的荒漠草原,而河谷台地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土壤中丰富的地下水很容易渗出地面,渗出的泉水因富含氯化镁而带有苦味,其地名“苦水”也因此而得来。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玫瑰种植技术也具有特异性,地表覆盖、黄河水与泉水混合灌溉,以防止土壤盐碱化。进而不仅确保了玫瑰花的优越品质和稳产、高产,而且对所处生态系统的干扰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为此,传统农业系统的本土知识技术是农民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专利保护,形成农业知识产权,其拥有者还应分享专利补偿,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应该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并与乡村产业发展合并考虑。这样,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才更具可利用性。2)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要与现代的应用相结合,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19]。据此,当代的信息技术和电商体制,也应当成为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手段。原因在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范围小,总产量不高,知名度的提升受到种种限制,借助现代科技的电商平台,不仅可以直销,而且可以提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产品的品牌效应和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品牌化”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商业策略,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途径,目前还很少有人关注。其实,本土品牌不仅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内动力,还可以通过品牌共同价值观和品牌扩展共同效益而受益[20]。日本政府早在2004年,就发起了“日本品牌发展援助计划”,为地方社区寻找和培育区域品牌提供支持。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21]。Rausch[22]还对日本津轻漆器(Tsugarunuri)和津轻三味琴(Tsugaru)等本土文化品牌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与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形式相结合,大力推进本土品牌发展和提升品牌形象,能有效带动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当下我国的乡村振兴中,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形式和技术相结合,不需要太大投资,就可以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在推动本土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整体系统,要实现对其有效利用,主体必须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持有人,应让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服务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而不是分道扬镳、本末倒置,让现代科学技术去替代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换句话说,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应当重视其主体作用,推动二者的结合,政府和科研部门只能从中起到协调、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发挥主导作用。3)加强生态产品与现代社会消费群体的有效对接。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中指出,自然环境的多样化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计方式,文化生活中首要任务就是进行选择[23]。其中就包括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选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形成的产品,虽然可以认定为生态产品,但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与现代社会消费群体的有效对接,其间涉及到人们的消费心理问题。消费心理并非凭空而降,往往也不是按值论价,其间存在着文化偏见和误导。这就意味着,人们消费心理的调整,应当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罗祎等[24]指出,中国应建立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和社会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我国拥有丰富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储备,乡村产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性,理应强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特优产品的优势,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助于坚持农业育种的多元化方向,克服过度追求产量的单一化育种倾向,有助于实现良种选育的优质化、特色化、地方化目标;重视传统优质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推广利用,形成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优势,还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并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种资源和农业良种资源[25]。

3创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是农业生产系统和景观,这种保护是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重要创新和有益扩展[26]。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工作,不能只在保护项目数量上走在世界前列,更要在社会经济效用上发挥重要的创新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使之有效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促使其成为我国农村农业振兴的必由之路。时下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是前工业文明类型的产物,受现代集约化农业负效应的影响较小,其产品质量可以达到生态产品和绿色产品的标准[27]。这样的质量就成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和商业形象,使其产品,无论是农业产品、畜牧产品、林业产品,还是相关的再加工产品,都可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认证,从而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这样的目标一旦实现,遗产地民众就可以在自己的地区内,为其生态产品创造市场,凭借乡村特色产业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必再依赖国家财政的扶助[28]。因此,如果通过国家层面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国有企业对生态产品拍卖,当地民众就可以从中获取合理的补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更能直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凡属传统都需要创新,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在保持和创新之间,必须建立起辩证统一的关系。乡村产业与当地生态环境协同演进,对当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那么,创新利用需要做的,就是为传统提供服务,而不是放弃或者置换传统本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做好如下5个方面的创新:1)创新消费对象,做好目标消费者的界定。既然按质论价,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产品就理应以高价销售。然而,这样的生态产品目前还只服务于高端消费群体。在整个产业结构没有实现全局优化之前,普通民众只能部分分享这些产品。然而,要确立更宽泛的消费对象,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立项仅是一种手段,具体的市场运作,还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支撑。例如,为大力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日本政府将施政重点放在支持地方品牌市场的举措和政策上,重视地方品牌的推广,形成了把创新与现代灵感相结合的“本地传统现代性”(localtraditionalmodernity),使本土品牌成功推动了农产品的市场销售[29]。另外,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到其产品市场定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都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广泛宣传,树立高端特优农产品的社会舆论导向,只有做到这样的创新工作,生态产品高附加值的回报才能有望顺利实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Altman[30]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生计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市场、传统“三位一体”的混合经济模式,三者共同投入旅游、文化和产业等市场中,通过国家政策等手段以获取更多的利润。2)创新服务手段,发挥其与国家政策充分结合的优势。几个世纪以来,许多精巧的农业系统塑造了新颖而富有弹性的景观,并在此过程中维护了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了农业生态生产的多样性[31]。从实质上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必然伴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产等无形资产[32]。而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总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如果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立项为契机,并与我国时下推行的乡村产业相结合,那么,生态文明建设投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资等项目,都可以相继转化为农村群众的直接收入。为此,无论是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投工投劳的回报,还是牵动的第三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收益,都可以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创新服务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服务内容,不仅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生态产品,还可以形成持续优美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借其品牌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只要做好服务转型并利用于乡村旅游,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就可以顺利地实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进而为游客提供优质食品、休闲观光服务,并从中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基础。例如,日本大分县国东半岛(KunisakiPeninsula)的乡村旅游发展就是很好的实证。2013年初,日本国东半岛因其传统社会生态生产文化景观被立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半岛曾是历史上的宗教与文化枢纽,近年来,由于遭遇了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正面临快速衰退,通过推动传统农业资源文化景观旅游产业,为该地区的乡村振兴铺平了道路,特别是半岛低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在其间也发挥了巨大作用[33]。这样的创新内容,我国“浙江仙居杨梅栽培系统”同样得到证实。此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其生态维护价值难于估量。然而,仅仅因为杨梅是一种保鲜和加工难度大的水果,加工后的附加值低,甚至加工后的使用价值还会明显下降。然而依赖此前的物流体系,新鲜杨梅难于顺利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近年来,当地居民借助乡村旅游,让游客现场参与杨梅采摘,就地消费。借以这样的经营方式,此前的各种障碍因素都得到了有效化解。4)创新服务空间,推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各种资源。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传承受阻,甚至濒临灭绝,但并不说明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没有价值。现代化背景下,只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其价值完全可以充分利用[32]。从实质上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长期积累的结果,无一不拥有整套的本土技术积累和技术配套,也拥有相应的生态、生物物种资源。尽管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在地性,但如果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规范的试验,各种资源就可以获得创新和推广的空间,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持有人也可以通过技术和知识的转让获得丰富的经济补偿。关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种资源的创新,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就很有典型性。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吕洞山镇的黄金寨,占地面积不到400km2,现存古茶树共5923株,分属108个株系。经专家认定,这些古茶树并非当地原产,但是能够保存如此繁多的品种,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因此,凭借遗产项目效应,当地群众仅通过出售优质茶树苗木就可以获得比种茶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这样的历史积淀还可以支撑当地成立一个“活态的茶树博物馆”,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另外,众多的茶树品种资源,通过育种技术创新利用、升级换代,对乡村产业的贡献将无可限量。不仅湘西州如此,在我国其他民族地区,水稻、油茶、生漆以及各种畜牧产品和林业产品,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品种资源和生物基因储备,以及成套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如果能将它们申报立项的同时,做到创新推广,不仅能使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益更具可持续性,还能确保当地农村农业产业的兴旺。5)创新服务功能,强化生态维护的价值。立项的重要文化遗产项目,往往有独特的资源利用方式,能够高效利用的同时,兼顾生态系统维护。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既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那么在整个产业生产实践中可以发挥直接的生态维护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而言,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其生态屏障功能更可以得到彰显和扩大。Naveen[28]对印度西高止山脉柯达古地区(Kodagu)进行研究,认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优美景观实施生态补偿(paymentforecologicalser-vices),不仅可以降低当地农民的贫困程度,还可以为恢复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平衡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如果我国能够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制化、常态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而且实施市场化运作,那么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民众就可以凭借自己所从事并且熟悉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升级操作,公平合理地获得额外的生态补偿。与此同时,一旦有了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和规范市场的支撑,乡村民众从中获取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获取生态维护的回报。上述5个创新仅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效应而已。事实上,各民族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有益于当地社会的建构与维护、民族关系的团结和睦、地方社会治安、社区家庭的有序运行。这些间接效益的实现,对健全和完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业结构,以及对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利用,也照样能发挥效应。总之,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创新,时下的乡村产业就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途径,确保其可持续性。但成败的关键则取决于人们习惯性思维模式的转换,不能孤立对待项目的保护与创新工作,而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把项目保护与地方建设、第一产业地位的提升,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协同推进。只有这样,农村农业的兴旺才能做得更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也才最终落到实处。

4讨论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