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范例6篇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范文1

名山区在雅安市的六县二区中,林地面积相对来说是最少的。因此,名山区的资源比起其它的县区属于相对匮乏的范围。基于以上的事实,名山区积极的推动以生态为主,生态优先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模式,力求在利用最少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名山区积极开发并探索了出了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破解了林业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茶+贵”生态林业发展的成功之路。这种精耕细作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名山区有限的资源中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名山区的林产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名山区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名山区针对花卉的价值密度高,社会需求量大,对于气候要求比较严格的特点,积极结合当地的地区和气候特点,开发出能够利用尽量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资源利用方法。第二,名山区积极种植珍贵的树种,来迎合市场对于高档木材的需求。由于中国的住房面积日益增加,对于家具的需求也从原有的实用性追求转变为现在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就需要用珍贵的材料来满足。名山区的林业企业40多家,积极探索全新的林业发展经营模式,加上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政策倾斜,形成了名山区从木材的环境、源头、产业加工销售整个木材产业链条的总体健康发展。加上招商引资和不断的改良创新,名山区企业出产的产品的层次和水平都进一步提高,为名山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茶+贵”新兴发展模式

2.1“茶+贵”模式的特点为了实现林业的利益最大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其两者的有机结合,名山区开展了“茶+贵”的新兴发展模式。所谓“茶+贵”,就是在茶园内均匀套种一定数量桂花树或银杏树、桢楠树、红豆杉树,形成一种“乔、灌”相结合的立体式的生态茶园模式。这种模式开展以来,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效益。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根据地区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发展理念,同时体现了现代林业的科学性,为全国其它地区的林业改革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同时,这种发展模式还体现了林业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的基础作用。

2.2“茶+贵”模式的效益名山区有着20000hm2的茶叶种植园,在采用了“茶+贵”经营模式以后,获得了以下的整体效益:①名山区已经从单纯扩大种植面积的经营模式中脱离出来。②名山区的茶产量提高且质量更加优良。③克服了当地劳动力和茶产业结构的制约。这种全新发展模式为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注入了活力。第一,从农业种植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效益。原来纯粹的茶叶园中,套种了其它的名贵树木,不仅仅使得茶叶园的总体产值增加,而且对于种植业本身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利用生物学的观点,这种套种方式增加了生态的物种多样性,较多的物种加强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能够更好地防治虫害,抵御严寒和酷暑。另外树木对于茶叶有着御寒,遮光,挡风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种植方法虽然减少了茶叶的种植面积,但是增加了茶叶的产量。第二,经济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效益。“茶+贵”的经营模式,不仅仅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产品的种类多样性,同时产出了更多的高价值产品,平均每年能够为名山区创造巨大财富。根据不完全统计,名山区的套种增加的收益每年667m2能够达到2000元。

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文化遗产业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制度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别价值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遗产仅指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文化遗产业是指围绕文化遗产本体,以展示传播及商业化传播为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总和。文化遗产本体不应成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确性价值是通过展示传播出售的,而以真确性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和商业交换实现。本文对文化遗产业的相关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而进行的。

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和教育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休闲旅游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地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而过度开发导致文化遗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论界形成了主张对遗产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的“产权转移派”和强调文化遗产非经济价值的“国家公园派”。如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是突出发展还是突出保护,抑或是二者协调。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来协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遗产业中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文化遗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本着代际间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保证不破坏文化遗产资源和环境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利益最大化。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环境范畴,由于各经济主体动机和最终目的不同,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综合影响。

经济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决策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这是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但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环境理性的。就文化遗产而言,其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人文环境理性的。从人文环境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两种:人文环境理和人文环境非理。

人文环境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既满足经济理性的要求,又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环境理性的约束下,各类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中,会考虑到人文环境的保护;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内化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投资于人文环境保护产业,给该产业以倾斜政策,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理时,受追求经济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约束,经济主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和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降低破坏人文环境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经济主体懂得人文资源现在及未来的价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会更加珍惜遗产资源,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会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政策,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其对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行为。此时的文化遗产业发展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非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非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只满足了其经济理性的要求却未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行为的后果是仅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实现人文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非理时,经济主体是以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过程中,只会顾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人文环境破坏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文环境成本外化给社会,以增加地方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就业,从而有利于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虑毁灭人文环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使得环境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主观及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人文环境非理的强化,最终形成高代价的经济发展后果。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与制度安排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是文化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损失(包括现在的、未来的,物质的、非物质如价值方面的),当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加时,会使人类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支持系统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文化遗产业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最终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的配置效果。当这种发展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形成文化遗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图1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图,曲线Cd代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本曲线,Y=f(K)代表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曲线,它随资本投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曲线相交于N点,在N点以下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大于其发展成本,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也是发展的;在N点以上表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成本大于收益,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并没有得到发展,遗产地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而在N点上,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本与收益相等,达到了均衡状态,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以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遗产业的中间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那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表示为:C=M+Cd,其净收益可表示为:NY=Y-M-Cd。其中M为生产成本,即中间投入,它是由挖掘、开采、保护等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Cd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文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经济发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成本和体制成本等,它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最大,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产成本M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业的净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遗产业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产权界定问题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利用开发的便利性进行低成本开挖运营,造成文化遗产的极度浪费及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生产的社会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对文化遗产独特内涵及价值缺乏准确的认识,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其机会成本,使价格偏离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应有价值;同时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形成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类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总和,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占主导地位,可以“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

文化遗产业发展模式

为使文化遗产既能发挥经济效用,又能完成历史传承重任,本文认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应以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准绳,适度保护、合理利用,遵循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巩固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保护促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身历史和文明的符号,具有多种价值,并且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特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发展巩固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需要财政支持,这种财政压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当沉重。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文化遗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产业化运作,只是这种产业化要在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原真性基础上,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正确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浪费。

科学利用、保护和管理协调统一

经济主体的行为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动机的激励,内在动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动机则取决于外在环境,而制度体系就是外在环境最重要的体现。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遗产是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应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标准只明确在经济目标这一唯一层次上,下级为了取得政绩,就以牺牲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必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质量标准和保护的评估及监督体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遗产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转各类经济主体的非理及价值理念,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遗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

产业发展范文3

一,三大产业扩大开放的方式比较

1,造船工业的开放方式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造船是“以军为主”,远洋航运“外购为主”。造船工业的实际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后起步的。中国船舶总公司及时进行战略转移,实行两个转变:从以军为主的封闭体系,转向军民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开放体系:从单纯为国内服务,转向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自此,中国船舶工业走上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提高创新,扩大出口”的成长道路。

造船工业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来提高技术水平,发展本产业。从80年代起,通过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世界名牌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和先进工艺共100余项。如中高速柴油机引进德,法,日等国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率达到80%,配附件国产化率达90%以上。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船舶设计,自主创新,形成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开发一代,改进一代,预研一带”的原则,加快船型,船用设备国产化。从一般货轮,油轮,化学品成品油轮,冷风集装箱船,到大舱口集装箱货轮,液化石油器船,全铝合金高速水翼船等,我国都能自行设计,生产。

在实行这样一种利用国外技术资源、自主进行产业发展的方式中,中国船舶工业创造了破除“四个迷信”的经验:①,破除了“民族工业取得国际竞争力高不可攀”的迷信。②,破除了“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必须走合资道路”的迷信。③,破除了“自主开发(有国际竞争力产品)高不可攀”的迷信。④,破除了“国有企业机制不行,只有合资企业机制才行”的迷信。总的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不盲目地相信外国、相信跨国公司,而是相信自己的工人阶级(包括科技工作者)。

为了实现产业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发展,中国造船者创造了如下具体经验。⑴,选择好了出口市场的突破口——香港,香港是国际贸易,航运中心,船队占世界的1/10,船东多为中国人或外籍华人,地理条件有利于我们做生意。⑵,走技术创新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入手,经技术获取,工程化,商品化生产,到开拓市场,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都提高质量。⑶,只有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提高国产化率才有意义。解决好技术与经济结合,自主开发的重点首先瞄准船型。⑷,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产品从低档入手,由低档向高档发展。最初设计制造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散货船,在此基础上一步步提高。

2,轿车工业的开放方式

中国的轿车工业是从1958年生产红旗轿车开始的,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的距离并不很大。由于二十多年来轿车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市场竞争,这一工业行业必定落后。改革开放,本来可以通过面向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改进技术,求得自主发展,可是另外选择了一条全面合资的道路。

从短期目标来看,合资确实是走了一条发展的捷径。从1981年到1998年,共引进技术近600项,40多种各类型整车,初步形成了汽车工业体系,企业熟悉了世界通行的市场规则,学到了现代经营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

我国轿车基地全面合资,产生了如下负面影响:⑴,轿车工业重组难度加大。八个轿车基地,四大直属集团,外加各系统研究所,不乏精兵强将,可惜各为其主,形不成拳头。这就决定了难以联合起来自主开发中国的轿车。⑵,技术上受制于人,难以形成自主开发车型的技术能力。合资10年以上的上海大众,只靠外方提供车型,中方的技术力量只在零部件国产化上下功夫。从第一家合资轿车企业开始,几乎都是从CKD方式起步,买人家的散件生产整车,提供散件的合资外方一年赚的钱就超过投资。为此我们强调提高国产化率,促进国内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在这里,而不是自主开发。

上海大众与德国搞合资,生产的是德国刚刚淘汰的车型,可以说投产时这项产品就陈旧了,合资企业竟然生产了近十年。十年一贯制后总算更新换代了,车型一换代就要花1亿美元买德国的帕萨特技术资料。既然合资企业可以从德国母公司买帕萨特技术,德方就不用在中国的合资厂费劲搞开发了,免得跟他竞争。

外国厂商在中国也建了研究开发中心,但不是真正搞新车型开发,更多的是做检测配套零部件质量的工作,为其在华生产的汽车进行质量把关,消化在华生产的产品图纸。

我国汽车工业除了一汽还有自己的独资轿车厂、有独立品牌之外,其余全部合资,生产洋品牌。这种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走向。今后部分企业虽然可以自主开发本国的轿车新产品,但力量已经很有限。

3,民航工业的开放方式

我国早在1970年就开始了大型民航飞机运十的研制,1980年9月运十试飞成功,到1984年止,无论是飞行起落,飞行小时,所飞抵的国内主要城市,直至七次沿“死亡之线”飞抵拉萨的事实,都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运十完全研制成功。她使我国当时拥有了自己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中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而且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国际干线飞机俱乐部”(美、欧、苏、中)。

由于掌握飞机市场命运的中国民航看中的是发达国家的民航客机,明确表示不接受运十进入民航客运系统。为此,国家不再继续支持运十的改进与生产,财政部停止拨付3千万元资金。已经投入的5亿多资金付之东流。

自此,中国开始转而通过国际合作来发展民航飞机。1986年上海航空集团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MD80飞机,1992年转为合作生产MD90飞机。为了给MD腾厂房,运十飞机生产线不仅被拆除,而且被当成废铜烂铁统统卖光。

这项合作是由美国出知识产权,中国出设备和人工,合作制造飞机。具体合作内容是:由中航总组织上航、西飞、沈飞、成飞四家企业共同承担,实施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MD90机体国产化率要达到70%,中方生产的零件数达4万多项。美方提供图纸和原材料(包括锻、铸件毛坯),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部分系统相关件;中方负责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的工作,并在质量和适航保证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1999年10月与2000年2月,两架MD90分别试飞成功,拿到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适航证。试飞成功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干线飞机的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获得的巨大进步,达到了90年代的国际水平。这个项目尤其显示了上航作为主制造商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总装能力,这一能力真正能够体现一国航空工业的水平,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然而,试飞成功之日就是这一事业中断之时,也是中美十几年合作组装/生产干线飞机的终结之时。我国航空工业多年来拼搏所达到的水平和能力,再次处于被搁置的命运。

原因在于,该合作项目仍然没有本国的市场支持。成功的项目同时成了既赔钱,又无前景的包袱。由于合同规定美方的知识产权只能用于麦道飞机的生产,项目一停下,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敦促中方当面销毁所有的管理文件和图纸资料,并宣布继续使用为非法。

二,三大产业开放条件下的发展结果评价

1,造船工业发展初步成功

我国造船工业以它自己的对外开放方式,取得了初步的然而是显著的成功。时至今日,尽管船舶工业的质量还有诸多问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十分虚弱,但毕竟成为有自主产品知识产权与企业产权,出口量占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与韩国),造船总量占世界份额排名第三位的民族工业。

不容讳言,中国船舶工业问题还很多。如集中程度低,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层次较低;船用设备自给能力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低成本低优势逐步丧失,等等。造成上述弱势的原因,有的是技术水平问题,有的是企业管理水平问题,有的是工业体制问题。总的说来是改革开放都还不够到位。以开放来说,船舶工业“以我为主”是正确的,但适当吸收国外资本,加强资本扩张,在分支企业上允许外商经营以补足薄弱环节,以至进行跨国经营,都是必要的。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别国造船业进行经营方式和技术升级的态势面前,我国的船舶工业是需要加大努力的。

另一方面,我国船舶工业又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据统计,我国航运部门每年有80%的定单流到国外,而船舶工业每年又要拿出相当大的生产能力承建出口船舶。我国用户在日韩订购的大批量散装货船,集装箱船,其实都是我国技术上十分成熟的常规出口船型,有的还享誉国际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外购船贷款差异太大。外国政府贷款造船期限10年,宽限4年,贷款利率3,25—3,75%,日本仅为本%。我国贷款5—10年,税后还款,贷款利率8—15%,延期还款追加20%罚息。这实际上形成了负保护主义。

可见,中国船舶工业今后的发展,既要扩大开放,又要加强保护。

2,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很有争议

我国轿车工业全面合资形成的是多头合资、相互竞争的局面,看起来,没有那一家跨国汽车公司能垄断我国轿车工业,还逼使各合资厂注重本土技术开发,加快改型换代。看来“中国的”轿车工业是在“国际竞争”中发展。但实际上,国内轿车市场已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各跨国集团“商战”的战场。这种格局一旦形成,中国人想要发展成体系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工业,道路就十分漫长了。

合资企业必然对自主开发失去兴趣,一讲扩大生产能力就热衷于全套引进外国设备。即使企业的中方愿意自主开发新产品,也可以具备相应的技术管理能力,但此时已没有条件。一者,从格局上看,各汽车企业分头花巨资引进车型,买外国的知识产权,有限的技术力量就分散去消化这些知识,忙于提高国产化率,还要零部件厂更新改造。刚一就绪,人家的新车型又来了。结果各厂家都是被动跟进。二者,不经外方同意,中方寸步难行。甚至合资企业本身的改进,其产品权也要属于外方。而且,跨国公司在掌握产品开发权的同时,也掌握了零部件的定点权,轿车零部件国产化也要受外方控制,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

总之,整个产业多头合资的格局,造成引进——国产化——再引进,往复循环。各合资厂身不由己,只能走这样的发展路子。看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从汽车工业来说,人们把以开放促发展的两种结果概括为“日韩式”和“拉美式”两条道路。前者是在国家保护下对外引进消化,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后者则鼓励多家跨国公司合资竞争,形成本土生产能力,在知识产权上就是跨国公司的附庸。至今,我国轿车工业恐怕离“拉美式”的发展前景更近。

象汽车工业这样一个在工业化较长时期都能对国民经济起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如果不培养自己科技人才的优势,走自主开发的道路,我们的市场优势就是为汽车强国提供的。

3,航空工业的“开放”带来方便而中断了发展

从运十的夭折到MD项目的中断,这段时期正值我国民航市场猛烈扩张的十年,这种态势本来对民族航空工业发展是好事,结果民航从国外购进各型干线飞机达400多架,由短缺变为过剩,反过来演变成为置民族航空工业于死地的态势。我国的民航飞机市场慷慨地让给国际航机公司,却不给自己的民族工业任何一点生存发展空间。

一方面,大买外国客机(在国内产品已经试制成功的情况下)使中国民航客运服务顺利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航飞机制造工业却一再受挫。

迄今,在民航工业的发展上,中国的飞机工厂成为发达国家飞机的转包生产基地。中国飞机制造厂家(如上海飞机厂)那些具备研制飞机的系统工程经验的群体,即对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系统运行已有宝贵实战经验、管理标准(达到与国际接轨、具体实施美航空工业的先进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电子设计制造图技术的人才资源,是从此改行为一般的飞机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人员,还是流失到国外,难以预料。

三,三大产业的发展风险分析

三大产业对外开放的过程,概括起来可以初步论断:造船工业是通过引进技术来取得产业自主发展,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轿车工业是通过全面合资成为外国知识产权的应用生产基地,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国际竞争”来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民航飞机工业是面临开放自行搞垮本国飞机制造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使飞机制造厂家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线上的加工装配车间。

从这三大产业的开放――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启发我们对产业发展风险有如下认识:

1,产业开放对于国家应有的产业发展目标会起到很不相同的作用,并非是只有促进作用。其中一个极其重大的负作用,就是对一个民族起到作用。如果对外开放诱使一个国家的对产业发展决策有影响的人,误认为可以顺其自然来参与国际分工,可以在所有重要领域甘居垂直分工的下端,可以放弃一些吃力的产业发展目标,那么总体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就大了。因为在市场自然的推力下一个产业可以放弃发展目标,另一个产业也可以这样,象多米诺骨牌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最后整个中国就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加工厂,运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能源,从事局部性的产品生产,在国际化生产的价值链中占有简单劳动的环节。

从民航工业的发展来看,研制运十客机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是有一个发展民族产业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在没有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确立这个目标是否合理呢?是否按照中国国情,不应该发展自己的民航工业呢?回答这个问题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产业的市场潜力与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如何?很明显,民航工业的市场潜力与带动作用都是很大的,象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应当发展。二是我国能否将该产业发展起来。事实已经作了初步回答。如果没有运十飞机的初步成功,人们还可以怀疑我国制造大型民航飞机的能力。有了这个初步成功,就没有任何理由再来怀疑第二、第三步的成功。然而,正是在有了来之不易的初步成功之后,由于开放的市场造成了对产业发展作用,民航工业原有的发展目标放弃了,由发展自主型产业变为加工型产业。

2,产业开放对于一国调动其产业发展潜能也会起到很不相同的作用。就上述三大产业来看,在5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通过自力更生迈进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有了自己制造的船、轿车、飞机。60至70年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不开放的环境中,一方面国家利于集中力量来发展战略产业,一方面完全不能利用国际的资源与市场,没有任何竞争机制的促进。此外,还受到“”遗留后果与“”的冲击等多方面干扰。进入改革开放,三大产业都面临着新的发展起步,由于开放促发展的方式不同,调动潜能就大不一样。造船工业调动发展潜能最得力,轿车工业次之,民航工业调动潜能不可谓不费九牛二虎之力,由于这种努力得不到肯定,属于半途而废,两次功亏一篑,调动潜能效果等同于零。

能否认为我国对于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性产业是无能为力的,这要全面分析。历史已经证明,中国有能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比如航天工业,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体系地发展起来,自有知识产权一点不含糊。就算整体技术比美国差,其中总有自己的强项。90年代航天部主动请缨,上百家单位合作,花钱不多,不到十年,模拟载人飞船上天。说明新时期自力更生、密切合作的精神照样是振兴民族科技和民族产业的法宝。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调动发展潜能的问题。没有开放条件,调动发展潜能是被迫的,但有一个反激作用。有了开放条件,既有更好调动发展潜能的作用(如造船工业引进技术),也会有误导的作用。后者对于产业发展是一个相当厉害的风险。

3,产业开放对于一国摆正比较利益原则也会产生风险。本来,对于一国赶超世界经济技术水平的大国来说,动态比较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静态比较利益是放在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培育自己潜在的比较优势是首位的,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作为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要服从于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为实施发展目标所运用,而不是凌驾于发展目标之上。但是在产业开放的环境下,为着眼前的利益,会很自然地追求静态比较利益而放弃动态比较利益,尤其对于追逐短期“发展成就”的决策者来说更加可能这样。

经济学者金碚在《中国必须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产业》[注①]中,深刻指出,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只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一个缺乏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成功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产业。这一论断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与注释

产业发展范文4

一、技术创新:一个新的陶瓷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新的工业宗教。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德化的陶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多为销往欧美的小工艺瓷,科技含量低,艺术含量低,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虽数量巨大,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因而价格十分低贱。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来描述德化的陶瓷,而新近从南中国海打捞起来的“的星”号沉船竞一次运载35.6万件的清代德化青花瓷,足见德化瓷器“量多价贱”是古已如是,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德化陶瓷的一个“传统”了。

步入WTO的门槛,我们感受到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德化到了顺应世界潮流用技术创新作为陶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时候了。

二、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最终要通过企业这个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资源等。从基础研究、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最初设想到研制、开发,再到工程化、商业化的生产,直至通过市场推广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进行的,在这种科研与生产直接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下,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使得产品层出不穷,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高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县陶瓷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形成以陶瓷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县的陶瓷科研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而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使陶瓷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次要出台面向所有陶瓷企业的、针对研究开发能力建设和活动本身的减免税政策;第三要颁布更具体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四,应有强度更大的、针对企业家和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政策。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要正确把握二对现实关系。一是产品和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技术进步。技术开发从一开始到工程化阶段、生产阶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同时与市场、组织管理、生产过程、资金运用、技术背景等各方面交互作用。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无法自动与其他要素实现重新组合,单纯技术无法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

创新,而必须依靠组织管理创新或制度创新来实现。二是首创创新与改创和仿创创新的关系。技术发明的意义要靠技术创新去实现,而首创创新的意义要靠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去实现。任何一项或一群技术创新中,进行首创创新者只能是少数一两家企业,其余企业或者跟在首创企业之后,瞄准首创技术发展进行技术跟踪,随时准备进行生产组织和市场战略的调整以实现创新,或者与首创者保持相当距离,节省研究开发费用,只投入少量资源于技术服务、培训,把注意力放在一旦新的市场出现后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可能占得的市场份额,也即大多数企业只能做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

三、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逐渐接近尾声,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直面我县的人力资源状况,不难发现,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本缺乏,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是发展陶瓷经济的薄弱环节。首先,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从高中阶段升学率不足50%可见一斑。其次,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技术高超的比例极低。第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加上陶瓷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家长制、结构简单、规范性差等因素也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县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根据县情,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变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劣势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一要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战略。二要提高劳动力素质,积累人力资本。三要改革分配制度,把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放在同等位置,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四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追求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企业要由以生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为主,“知识主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发达的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同龄人中70%的年轻人都得接受“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经过很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日本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作用于经济,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德化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

(一)在纵向上,要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拓展高中后职教和高等职业教育。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陶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层次偏低,而高中后的职教还是空白,大量的高考落第生未经职业技术培训而流入人才市场。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目前县委、县政府正积极筹建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德化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极具前瞻性的重大举措。未来的陶瓷学院,必将成为德化陶瓷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陶瓷技术创新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研中心,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使德化陶瓷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在横向上,要以陶瓷产业发展为目标,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改变目前专业单一的现状,要做好陶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围绕陶瓷行业关键技术,新兴技术、优势技术不断开设新专业,特别是陶瓷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类人才、科技人才、涉外类人才、营销类人才的培养。

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形象初步树立。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偏小,1997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39%,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按照这一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至少可以达到281.2亿元,占GDP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1%到3%之间,比我国高出约1-3个百分点。1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提高,国际赛场捷报频传。

在1994—2004年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持续实施的10年时间里,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以后,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2001—2010新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特别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出了超越自我、挑战强手的良好精神风貌,共获得了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奖牌总数63枚,取得了在金牌榜上排名第二的新的历史性突破。截止2004年底,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798个,创超世界纪录1119次。2中国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舞台上一支非常强劲、耀眼夺目的重要力量。

(二)群众体育投入不断增多,.群众体育活动日趋丰富。

1998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把本级体育公益金的60%用于群众体育,群众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增加。到2004年底,利用体育公益金共在城市和农村乡镇新建全民健身工程5627个、匹配全民健身路径23319条、乒乓球台5920个、篮球架13790付、体质测试器材2820套。“雪炭工程”已经实施四期,在“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的141个县建起了小型、适用的体育场馆。建设了59个示范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青少年俱乐部工程”,建成1899个青少年俱乐部。3还积极探索依托公园、山地、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兴建体育设施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健身休闲的需要。

全国各地群众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各种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健身指导站、晨晚练站点建设发展迅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力度加大,逐步推行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国已有32万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5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已形成制度,近两年先后颁布实施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为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检测和体育锻炼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深入实施,国家体育总局决定2004年为“农村体育年”,提出了“全面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口号,在全国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得到加强。

(三)体育相关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业工业总产值以每年493亿元的速度增长,体育用品出口额以20%的高比率递增。我国共有3372家体育用品企业(属于中国文教卫体育用品协会会员的企业数),以李宁、格威特、康威、双星等为代表的一批体育用品明星企业迅速成长。

1984年在我国北京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时,才首次发行体育——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随后,全国许多省市先后发行了体育。1994年4月5日,原国家体委正式成立了体育中心。2001年10月22日,国内部分省市推出足球。近两年推出的电脑体育的购买较为火热。我国体育按国家规定奖金返还比例为50%,其它50%将固定做公益金和发行费,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自1994年在全国统一发行体育以来,到2004年底累计销售917亿多元,筹集公益金303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体育事业和国家其他公益事业,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体育经济不止于明面上的收益,更多的还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徽记使用经营权、特许名誉、名称经营权、运动队冠名权、体育广告、广播电视转播权的销售等。许多企业看好体育无形资产的宣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投资体育,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体育代表团,通过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有28家企业竞标获准使用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奥运会体育代表团的标志,获得经费7000万元。1999年初,中国足协以每轮13万元(26轮)共计338万元的价格将转播权转让给中央电视台。4

二.与国外体育产业的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中国体育产业与国际比较来看,是体育产业的后发国家,而且尚未建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

依据世界各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体可分为三档:第一档是美国,一枝独秀。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全球体育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达到2125.3亿美元,占该国当年GDP的2.4%;第二档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它们的体育产业产值一般都在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之间,整体实力与美国差距较大,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或优势行业,如德国的体育用品业、英国的体育保险业、意大利的体育业(以足球为特色)、瑞士的体育旅游业;第三档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部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它们都是体育产业的后发国家,产业基础薄弱、企业素质较低、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有限。

根据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统计,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一般都占本国GDP的1%—3%,最高的瑞士占3.37%。5而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只有少部分发达省市做过体育产业的专项统计。

(二)体育产业法制存在较大空缺。

第十界全国运动会今年在江苏闭幕,这是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体育比赛。然而,裁判不公、地方保护主义、兴奋剂事件、虚假比赛、赛场斗欧在这次比赛中相继暴露出来。这是市场走向体育、体育走向市场所带来的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在市场化过程中要让竞争的手段、途径合法正当,考察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虽然1995年颁布的体育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体育法的配套立法没有,体育法的可操作性差。体育法不解决问题,它仅仅起到间接调整体育纠纷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起案件是直接依照体育法进行裁判的。较高层次的体育法规滞后,国务院制定的体育行政法规中,只有《反兴奋剂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4个条例具有可实施性。而解决体育纠纷中的最重要的仲裁条例却迟迟没有出台,最体现竞赛本质的法规处于空白。体育主体性质不明司法难介入。如长春亚泰诉中国足协案,最后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因而找不到解决体育纠纷的终极手段。目前,在体育规则的制订、实施和体育纠纷的裁决上主体没有分开,很难保证公正性。

(三)体育专业人才缺乏。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忽视了体育的经济问题,对培养体育产业方面的人才重视不够,在

高等院校几乎没有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专门学科、专业。因此,我们十分缺乏体育产业的专门人才,既缺一般的管理人才,更缺特殊的专门人才。据了解,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最缺乏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体育产业是块“超级蛋糕”,现在这块“蛋糕”在全球的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按这一趋势,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值占GDP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北京奥组委不久前在奥运人才招聘新闻会上消息称,预计到2008年,奥组委共需要4000多名奥运人才,而目前奥组委共有256名核心工作人员,人才缺口达3000多人,预计2007年将达到人才需求高峰。6

(四)竞技体育发展形式有待完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由国家一手包办,表现为国家投资,政府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也开始职业化、市场化。90年代初,原国家体委作出了以足球为突破口,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提出了部分项目实行职业化的设想。1993年10月,中国足协决定对全国足球队进行改革,建立了职业俱乐部,于是各种形式的足球俱乐部纷纷建立,成为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开端。篮球、乒乓球、排球、田径等项目也开始积极探索俱乐部形式和走职业化道路。俱乐部形式的开始,带动了体育产业一系列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体育产业的重视。但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改革的深入,体育俱乐部由于法律意识淡漠和缺乏法律机制,体育俱乐部中普遍存在责权不明、关系不顺、管理混乱、纠纷不断等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出现,假球、球霸、黑哨、兴奋剂、金钱至上等现象。这将不利于俱乐部制的健康发展。因此,吸收国外经验,对俱乐部规范化的形式迫在眉睫。另外,竞技体育与高校相结合的形式也逐渐出现。在今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的胡凯一举夺得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第一个百米冠军。这引起了市场对竞技体育与高校结合这一新形式的重视。这一形式的产生,摆脱了人们对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条件不一,这一形式目前只能在国内著名的高校内开展,且体育项目有限。

(五)体育运动产品缺乏竞争力。

国内从事体育用品的企业大部分从“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起家,一向只关心生产,不关心销售。尽管这些年来不少企业已开始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但如何开拓国内市场仍是他们的软肋。不少企业的产品结构、营销模式趋同,市场细分化程度低,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档次区分度不够,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个体化的需求,制作上仍有很大程度的照搬和仿制。虽然我国目前的体育用品企业总数超过了惊人的300万家,就数量而言已是世界之最,但普遍存在规模小、质量差的问题,其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不过十几家,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即使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在规模和质量上与国际顶级体育用品公司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此一来,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全国行业分工中的地位就难以提高,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也难有快速提升。

三.对体育产业发展的看法

(一)做好产业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严格意义上讲,一个不能测量和统计的产业还算不上一个产业。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产业统计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是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没有产业统计,政府就不能准确的了解市场的情况,不利于投资环境的营造,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应填补这类基础性工作的空缺。

(二)加强体育产业法制化建设

体育产业离不开法制。法制化是体育产业内在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高层次的立法,及早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管理条例,明确管理部门及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形成体育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使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真正有法可依。

(三)培养人才,造就一支优秀的产业生力军。

人才问题是体育产业发展中一个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建立起一条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渠道。体育产业日益增长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落后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一矛盾将成为影响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应将体育产业教育纳入国家国民教育序列,在相关的大专院校,设置体育产业专业,开设体育产业课程。强化对现有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训练,使他们在实践中丰富体育产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积极扩大和增进体育产业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竞技体育形式应百花齐放,国家政策扶持为主。

竞技体育项目众多,有部分大项目在目前的国情来说不适合进行市场化,如射击、柔道、举重等等。原因是其运动花费大、观赏性不强等造成的。为了能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成绩,这些项目仍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其发展。因此,竞技体育形式还应以国家的“举国体制”为主体。在此主体下,可不断改革创新,有条件的项目走向市场。并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俱乐部形式不断完善壮大。另外,竞技体育与企业、高校相结合,既可在保证成绩的情况下,还能追求经济上的收益,为国家减轻负担。

(五)体育用品要提高产品“含金量”,发展高端市场。

我国体育用品应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境外资金设备,缩小差距,增加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体育用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和改造,形成合理的产业规模,促进体育用品专业集团股份制公司的建立,营造体育用品业的大集团军,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使国产体育用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大、任务重。必须紧紧抓住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创新,积极培育和拓展体育消费市场,提高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管理、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注释:①陈峥嵘潘春晖《体育产业:尚待发掘的“金矿”》《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7月24日

②③《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2005-02-07

④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前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2004-04-06

⑤李玉海《不设防的体育产业》《新远见》2004-12-01

⑥《今天的中国》2005-01-10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2005-02-07

[2]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前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2004-04-06

[3]《袁伟民局长在第二期“省区市体育局长体育发展战略研修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提纲》北京体育大学网站2004-07-05

[4]林源《关于体育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网站

产业发展范文6

图1还显示,从2001年至2002年年底,处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呈递增的趋势,而处于较差景气水平内(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00)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则不断下降,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目前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形势。

附图

图1 2001~2002年工业行业总体景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1是根据2002年各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将20个重要行业划分为五大类的情况。表1显示,2002年以来工业领域各主要行业增长景气发生明显分化,行业间增长景气差距加大,出现了诸如汽车制造、食品、煤炭工业、机械制造等一批景气水平高的行业,同时也有一些行业陷入景气低谷,这背后蕴含着一个趋势——中国正在形成一批新的主导产业,这些行业有可能持续10年,甚至20年、30年拉动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增长。

从景气变化情况看,2002年,20个行业中,除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及饮料工业外,其余行业的增长景气较200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其中,汽车、煤炭、食品、机械、金属制品和建材工业的提升幅度尤为突出,这些行业是拉动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总体看,2002年,上升行业的数量及上升幅度均远高于1997年以来的情况。

从表2看,景气状况良好(指数≥13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是汽车工业,该行业2002年景气均值达137.9,同2001年相比提高36个点以上,创近年来各行业之最。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看,汽车工业高速增长意义重大。汽车工业可以拉动很多行业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景气水平较好(130>指数≥11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食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不含汽车)和金属制品业。2002年,这四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景气水平和上升幅度也是其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未出现过的,处于这一景气水平及之上的五个行业是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景气水平适中(110>指数≥10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建材、医药、钢铁、电力、电子、烟草、家电、造纸印刷、饮料、化学和纺织服装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是保证我国工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景气水平较差(100>指数≥90)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工业,景气水平差(指数≤90)且相对下降的行业是石油天然气工业,这两个行业虽然景气水平较低,但其在2002年表现出的复苏势头同样需要关注。

表1

2002年重要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分类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2

2001~2002年各主要行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以上分析可看出,2002年以来,除电子、机械等传统经济增长带动力量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一、钢铁工业

2002年,随着国内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升级,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增长阶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除在4月、8月两个月因市场预期调整而出现短暂波折外,总体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年末景气水平为历史最高。

表3

2002年重要行业景气综合分类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2002年,钢铁行业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价格也在板材的带动下强劲复苏,而由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钢铁进出口形势严峻。据统计,2002年1~11月,钢、铁、材产量分别为16381.21万吨、15389.18万吨和17354.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09%、16.03%和19.58%;1~11月份,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19096.11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全年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亿吨,达到2.07亿吨左右;11月末国内钢材平均价格比2001年年末上涨9.4%,1~11月我国进口钢材2230万吨,同比增长41.9%,出口钢材488万吨,同比增长12.9%。

我们认为,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房产建筑业、机械工业、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是钢铁工业快速成长最主要的驱动力量,此外,政府出台较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8%,这将保证国内钢材需求继续扩张;同时,国际钢材市场消费形势将出现好转和我国继续实行较严厉的保障措施为行业运行提供了较理想的外部环境,因此,2003年,钢铁工业将延续2002年的平稳运行的态势,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保持在2002年年底形成的景气区间内;钢铁生产将持续增长,估计全年钢产量将达到2亿吨以上,钢材产量在2.1亿吨以上;国内钢材价格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效益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钢材进口将得到抑制,出口有望高于2002年。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市场主体的预期是影响2002年石油天然气工业运行的主要因素,该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经历了下降—震荡—上升三个阶段,以近似于倾斜的“W”状由2001年年底、2002年年初的谷底缓慢攀升,虽然2001年底时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但从全年变动趋势看,可以认为,2002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缓慢复苏的一年。

2002年年初至4月,由于国际油价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同期,市场消费未见明显起色,行业运行延续上年的颓势,增长景气指数滑落至历史最低,但下挫幅度却于3月后趋缓。5~8月,由于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一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僵持或好转的局面,国际油价出现了波折,回升步伐有所减缓。这加深了国内市场对国内油价走势的疑虑。因此,这段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先升后降,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9月以后,中东局势的日益恶化和委内瑞拉政局的动荡引发人们对石油供应安全的担心,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力量更是借此机会推波助澜,由此,国际油价震荡着向高位攀升,且上升势头同前几个月相比更加清晰。国际市场的这种变化趋势直接引起国内主管部门对油品价格的调整,也令市场主体预期发生变化,而且国内石油系统也加大了对市场的操控力度,这种情况下,虽然实际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改善,但基于补充库存,规避高价风险的原因,国内消费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也扭转了上一阶段(5~8月)的波折局面,出现稳定的上升趋势。纵观2002年全年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景气情况,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是全行业回暖的关键时期。

2003年,国际油价将是先高后低,油价不会下滑至20美元/桶以下,全年均价将与2002年持平或高于2002年,同时,国内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全年成品油消费总量为12250万~12500万吨,同比增长4%左右。因此,2003年石油天然气工业将继续复苏之路,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延续2002年的回升势头;效益景气将继续回升,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市场竞争将向纵深发展。

三、电力行业

2002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电力行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景气指数全年运行于较高区间。电力生产、供应高速增长,总体供需基本平衡,全年共完成发电量164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用电162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3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用电590、11830、1980亿千瓦时,增长3.0%、11.2%、1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0亿千瓦时,增长7.7%;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2002年电力行业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原因:(1)宏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动力。(2)钢铁、煤炭、建材、机械制造等高能耗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3)农业电网新建和城市电网改造及西部地区用电普及,大大改变了电网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和网架结构薄弱的状况,迅速提高了农村通电率。

2003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基本延续200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行国债,规模与2002年相同,民间投资有可能比2002年更大放宽,有利于GDP增长,预计2003年国民经济仍将会保持8%,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预测分析系统显示:2003年电力工业增长景气总体运行于良好景气区间(历史峰值水平),全年虽有波动但平稳增长且保持较高增速将是2003年全年的主要运行态势。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比2002年增长大约1620亿千瓦时,总量达到17820亿千瓦时,增长率约10%。由于电力全国联网工程尚未全面完成,竞价渠道尚未建立和煤炭价格上涨致使火电成本上升,电价在2003年不会出现明显下调。

四、化学工业

2002年是我国化工行业复苏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其均值要高于2001年:生产和销售保持同步快速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年完成产值7596.2亿元,同比增长15.43%,实现销售收入7216.04亿元,同比增长15.68%,产销率达到95%;获利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化学工业资产利润率为2.46%,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

2002年化工行业的良性发展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原因:(1)在投资方面,利用国债进行在建国债项目的建设,如修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对于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化工行业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使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橡胶零件制造业充分受益,景气指数的上扬也证明了这一点。(2)在消费能力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增强必然使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洗涤用品、化妆品药品)、日用塑料制造业的需求增加。(3)从2002年消费结构的升级效应,一些消费热点如汽车、通讯、交通的形成带动了橡胶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发展。(4)从农业需求看,对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2002年化工行业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国内经济强劲增长,2003年这一因素仍是化工行业主导影响因素。2003年,国民经济预计实现8%增长率,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需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国际原油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于有机化工原料、化纤原料、塑料原料的多种化工原料价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预计,2003年化工行业总体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但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增大。

五、汽车工业

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起飞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全年上升的幅度和持续性都是在景气指数系统中其他行业不曾出现和发生的,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指标也均实现“井喷式”增长,汽车市场呈现出空前热烈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汽车累计生产总量为325.12万辆,比2001年增长38.49%。其中载货车累计产量109.62万辆,比上年增长35.98%;客车累计产量106.42万辆,比上年增长27.00%;轿车累计产量109.08万辆,比上年增加55.05%。全年国产汽车累计销售总量为324.81万辆,比上年增长36.65%。其中,轿车增长速度最快,载货车次之,客车位居第三。轿车全年累计销量112.60万辆,比上年增长56.08%;载货车累计销量107.66万辆,比上年增加30.93%;客车累计销量104.54万辆,比上年增长25.48%。

2002年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体现在四个方面:(1)宏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民收入和企业盈利水平有效增长,成为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市场需求急剧扩大。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沿海等地的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热点转向住、行、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私人购车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3)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增加了汽车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而大大促进了需求的增长。由过去的目录制管理改为公告制管理,生产厂商数量增加,民营资本、外资相继进入轿车、客车和零部件行业,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令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而极大刺激了用户的购车欲望。(4)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消费环境有效改善。汽车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售后服务力度有效增强,汽车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程序更加规范,汽车消费信贷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修改和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鼓励汽车消费、规范市场行为、推进税费改革的政策法规,极大地鼓舞了消费者的信心,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2002年汽车市场火爆的刺激下,各大汽车企业大幅度修订了增产计划,新车型的推出步伐将明显加快,势必形成更为白热化的竞争局面。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进口汽车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2003年的汽车市场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汽车产销总量可以达到370万~400万辆,增长幅度在18%左右。预计载货车产销量为122万~130万辆,客车产销量118万~125万辆,轿车产销量135万~145万辆。

各类车型产量预测结果参考如下:预计轿车将会对2003年的汽车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对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前景已逐步明朗,潜在需求明显得到释放,而同时,各轿车生产企业将陆续推出数十种新车型,舒适性、安全性和时尚性都将有较大的改进,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供给结构优化与价格持续下降又将进一步刺激轿车有效需求的增长。预计2003年国产轿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40万辆,增长幅度28%左右。进口轿车数量10万辆左右。对客车而言,由于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中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等有利因素的支撑,2003年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预计全年客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20万辆,增长率约为13%。对于载货车,2003年重型货车仍会成为载货车增长的主力军,固定资产投入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大规模基础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将为重型货车提供高速增长基础条件。预计2003年载货车产销量达到约125万辆,增长幅度13%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最新预测结果,预计2003年汽车工业(含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将达到16%~18%,汽车工业全行业景气水平将在2002年基础上再创新的景气高峰,达到160点左右的水平。

六、机械工业

2002年,机械工业表现出少有的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2年,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自年初开始平稳上升,7月之前呈逐月走高的态势,经历7、8、9三个月的震荡调整之后,逐步在115点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区间内稳定下来。

据统计,机械工业全年总产值达18489亿元,同比增长25.1%,这一罕见的增长速度比同期全国工业生产增速高9.42个百分点,居工业各行业之首。在良好的增长背景下,2002年,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利润大幅增长,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减少,上缴税金显著提高。

2002年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虽然其发展有高有低,贡献率有大有小,但能全部正向均衡增长,各行业全面看好的情况是历史上少有的。

200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市场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因素增长的有力拉动作用,更有机械工业自身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锐意改革、努力创新、强化管理的积极结果。

2003年机械工业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由于2002年基数太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可能要适当低些,按工业总产值计,将达15%左右的水平,按增加值计将达12%左右的水平。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主要行业继续看好,很可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七、纺织服装业

2002年,入世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产生积极效应,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整体水平好于2001年并且处于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出口和内需增长的拉动下,纺织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在效益方面,2002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效益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一季度利润下降5.3%,4月份效益开始回升,二季度利润增长8.4%,三季度增长23.6%。从各分行业效益情况看,服装业和棉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盈利行业。从各地区效益看,东西部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002年纺织经济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国际经济的好转,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接轨,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的稳定以及投资需求的拉动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纺织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纺织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纺织服装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景气指数将在较好景气区间内波动,纺织工业生产、出口持续增长,但增幅有可能回落,纺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产品价格仍将处于低位,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难度较大。

八、电子工业

2002年,稳定的居民消费水平等内需因素拉动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的高速增长;国内电子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出口大幅度上升,我国电子工业增长景气回暖,而且势头强劲,其增长景气指数从年初的100点以下大幅上扬至113点,是近三年以来的最高点。全年电子工业完成不变价产值同比增长22.3%,成为对2002年工业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

然而,在行业增长景气复苏的同时,我国电子工业效益指数却未见明显起色,延续了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下滑势头,全年下滑近十个百分点,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据统计,2002年电子工业企业全年亏损116.2亿元,同比增加18.0%;完成税金总额247.6亿元,同比下降了8.0%。影响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家用电子产品市场扩大是拉动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通信产品市场增长趋缓是造成产业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3)加入WTO后对电子工业发展的影响开始显现;(4)产品降价是影响电子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根本因素。

2003年,电子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在100点以上的高位区间运行。其中,消费类产品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投资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也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球PC市场增长7.6%;2003年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信业总体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3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规模将达到3亿户,年增长40%以上,固定电话用户也将超过2.5亿户,电话普及率将达到40%。

九、家电制造业

2002年,家电行业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在暴利时代终结的大背景下,这种回升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家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整体回升态势,在家电行业的两个子行业中,黑色家电(彩色电视机)景气水平要好于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前三季度成为拉动行业景气主要力量。引领景气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迅猛增长;出口景气与出口量表现出一致的前高后低。

从家电业效益景气来看,2002年基本处于景气区间100点上方,已经开始走出亏损的地带,总体平稳回升。子行业中,黑色家电表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白色家电效益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2003年,家电制造业仍将维续复苏势头,增长景气继续回升;多数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空调器如果天气形势好将会有10%左右的增长空间,微波炉的跌势将趋于停止,大致稳定在2002年的水平;同时,家电的价格将持续保持在低位;2002年中国家电企业中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2003年将继续有上乘表现,业绩将会有大幅度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