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设计范例

产业规划设计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乡村规划;产业规划;设计;规划建设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4%,[2]但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的未来如何发展将直接关系着这部分人的幸福生活,关系这部分人的去留问题,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的存在及“重城轻乡”的思想使乡村规划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3]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建设”加“大破坏”的混乱城市化[4-5]已经给乡村文脉的传承、保护和人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6]在新型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产业规划决定村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进步空间,而建设规划决定了村庄的空间形态的科学化制定,[7]健康的景观格局是维持村庄产业发展及人文精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条件。[8]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者应把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打造一个不同于城市的生态景观面貌。[9]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对农村建设的科学管理,引导和控制农村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10]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能否把传统乡村空间实践与村民社会组织完美融入制度化的乡村规划中;怎样建设保留下来的乡村,使乡村规划实践主体与传统的空间建构主体有机统一,科学合理地传承乡村社会历史文化和地域空间特征,这是历史赋予规划实践者的一个重要使命。

2项目概况

徐场村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西南角,距离兰考县城17.5km。该村从1985年开始生产民族乐器,目前,乐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2家,民族乐器产品主要有古筝、古琴、琵琶,并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各类乐器52440台,年产值达95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徐场村村域范围内总用地2.8km2,全村耕地320亩,主要分布在村落四周。该村地形平坦,无集体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申报中。

2.1发展优势

在中央、省、市全面推动特色示范村建设进程中,徐场村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示范村,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能得到优先发展的机遇,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优势:古典民族乐器制作产业成为其显著的特色,也是整个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的核心。2)徐场示范村村民和村支两委强烈要求发展和积极参与建设的意识。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东郑公路和日南高速贯穿示范村北部,南接兰考县城,距县城约17.5km,距东明黄河森林公园约7km。3)水资源较为丰富:距离黄河11.8km,黄河水为示范村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资源,水利设施条件较好。同时地下水水质良好,储量丰富。4)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和纯朴的民风、民情,古琴加工制作手艺闻名全国。

2.2示范村整体风貌

村庄肌理良好。村庄空间呈南北长,东西窄形态,四周环绕农田。道路贯穿村舍与广场,路面干净整洁,绿植覆盖率较高。空间布局紧凑。村舍依路而建,房屋以现代风格为主,自然村则较好的保留了传统风貌。屋青砖青瓦和红砖红瓦房、现代平房、别墅错落有致,无大体量建筑。

2.3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业结构特色欠鲜明,乐器制作作坊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集约化发展,同时村庄古典乐器产业操作不规范,大多数家庭作坊没有专用操作间,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噪音和锯末扬尘,对居住环境造成较大污染。2)村落传统风貌不足,建筑多为90年代的砖混结构房屋,造型单调缺乏特色。个别房屋空置,年久失修,星星点点的蓝色铁板房,突兀地出现在民居中,与村落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村民住宅设施大多数比较简单、适用,宅基地占地较多,土地浪费现象严重。3)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升。道路雨水污水排放设施不完善;电力设施相对滞后,村民扩大生产后电力线网无法及时跟进,出现私自拉接电线,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垃圾无分类收集处理。4)公共空间以杂植为主,缺失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符号,路灯等街头小品及附属构筑物,设计粗陋,缺乏美学效果。

3总体规划设计

3.1对接上位规划

根据《河南省兰考县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2015-2030)》,?阳镇规划定位为兰考县副中心,是兰考县两个中心镇之一。范场行政村行政村职引导方向为工业型,被列入历史文化特色村。主导产业以泡桐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板材加工产业链下游发展,规范?阳民族乐器产业发展。

3.2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根据徐场村在生态环境和民族乐器产业氛围方面的优势,同时又考虑到其他方面的限制,将徐场村定位为兰考县特色村庄中的“中国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式特色产业村庄”,以古琴和古筝作坊体验为主导产品的“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规划目标把徐场村建设成为聚焦古典乐器制作,放眼中国、专注古典,兼顾历史经典与创意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休闲度假功能的主题小村庄。1)树立文化品牌,打造高品质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部落构建并强化徐场村“琴”有独钟的古琴古筝手工作坊村落形象,提炼家庭式古典乐器制作的文化元素,建立徐场村人琴合一的价值认同,多角度保留保护现有村庄古乐器制造的乡土习俗和文化本底,打造享誉世界的古琴古筝手工琴坊部落。引进国际知名古琴古筝演奏家和受益人落户村落,加强古乐器的创新研发。2)打破单一业态,创建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围绕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制造产业,创建我国古乐器文化博览、演艺、制作、培训等体验基地,传播古琴古筝文化符号,打破徐场村原有单一制琴和板材供应的业态,丰富和延伸古琴古筝产业链条,增设会展、观光、体验、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态。3)提升村容村貌,建设最具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基于对现有村庄肌理的保护,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空间,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空间治理,更新提升整体村容村貌,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开展具体的文化活动设计展示和村庄环境改造行动策划,使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发展过程中,并逐渐形成村民与发展动力之间的互动。通过民族乐器文化体验活动、古乐器制作手工艺体验等,实现乡土教育功能,培育乡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3四村联动发展规划

范场行政村村域包括四个自然村,分别是范场村自然村,徐场村自然村,周场村自然村,李新庄村自然村,目前,规划在建行政村村委会,位于四个村庄的中心,包括电商平台、卫生室、活动室、便利店、文体广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中心与一体。范场行政村规划结构为“一心,两核,五组团”。其中“一心”指公共服务中心,承载区域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两核”即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会展休闲核承载古乐器展销、体验以及休闲等功能,为徐场村古乐器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支撑;金融商贸核位规划提供金融、商贸、特色餐饮等商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范场行政村的金融商贸发展。产业组团和范场居住生活组团,周场居住生活组团,李新庄居住生活组团三个生活居住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包含公共服务中心,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三部分,承载了范场行政村村域的生产、生活和金融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徐场特色产业组团以徐场村为核心,主要发展古典民族乐器的加工制造与销售;其他三个生活居住组团,主要作为村民生活居住区(图1)。

3.4四村道路交通的联动规划

道路规划是新农村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道路建设应首先具有当地特色的、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网规划,示范农村道路建设规划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新农村对内有合理的路网,对外有与城市相连接的便捷的交通,逐步减少城乡差别,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保证道路建设可以符合新农村生态发展、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11]1)路网结构的规划。规划将闫坝公路和?仪公路升级为县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将现状村村通道路升级为乡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4m,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将村内小路升级为村道,并将其进行拓宽,道路红线宽度规划为10m;过村庄段考虑到村庄内房屋建筑间距,为减少拆迁量,将红线宽度调整为5-8m。新的规划道路体系将四个自然村贯穿联动,有机结合,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部分道路硬化与原有道路的疏通。将现有土路进行道路硬化,使徐场村村庄道路100%道路硬化;尽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疏通原有村级支路,以形成完整的路网系统。3)道路两侧路面治理。将现状道路路面两侧的障碍物进行清理,以拓宽现有道路路面的实际利用宽度,以改善村内交通环境。

3.5公共服务设施的联动规划

为加快各组团融合发展,提高徐场村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合是各个组团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当树立整体发展理念,推进理念融合,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规划融合,联建共享设施,推进布局融合,以公共卫生、文化教育设施、体育设施为重点,加强服务设施的联动建设。

4徐场村整体规划

4.1基本原则与规划内容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为前提,提出村庄空间规划管制措施。以产业发展预测人口及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以落实产业需求为核心,充分落实精品产业、文化展示、生态体验等产业对空间的功能要求。村域层面落实支撑产业发展和村庄提升性要求的各类基础设施。

4.2徐场村空间结构规划

通过对村庄的居住、各类产业的分区布局,在村庄整体空间上形成了“一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指古乐器产业旅游发展轴。“多组团”,指现代农业组团、古乐器制造组团、会展休闲组团、商业贸易组团居住生活组团等5个组团(图2)。

4.3徐场村产业布局规划

徐场村域产业规划主要分为9大片区。分别为北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西北部的高效农业种植区,中部的古乐器制造区,南部的居住生活区,东部的古乐器展销区、古乐器体验区、公共服务区、金融商贸区和特色餐饮区。观光农业种植区,以千亩桐林和观赏性农作物种植为主,吸引游客游览观光,了解桐木有声的材料特性,介绍徐场村是全国乐器板材市场的最大供货基地。高效农业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和农作物为主,是游客采摘和种植的体验区。古乐器制造区,主要位于徐场村北部,是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集群区,入户观光手工作坊制作过程。居住生活区,主要位于南部,村内一层老宅居住集中区域,吸引游客欣赏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风貌(图3)。

4.4村庄建筑规划

村庄建筑整体色彩应以灰色为主,红色(建筑屋顶、少量彩钢瓦)和蓝色(厂房、简易彩钢瓦房)相间其中的风貌。以中原地区郑州、开封地区的传统村落如海上桥、方鼎、朱仙镇等村落风貌来看,结合徐场村的特色,平衡整体村庄的色彩,获得村落建筑色彩体系,以70%的灰瓦青砖为材料,20%白灰墙和10%木构门窗作为点缀。除了对徐场整体风貌进行整治和再造,对于村民未来自行加建房屋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以形成“青瓦为主、灰墙白墙为辅”的建筑整体风貌。

4.5村落文脉规划设计

创新与发展徐场村民族乐器制作品牌,提升乐器品牌知名度,提升其乐器文化符号,传播制作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文化形象,凸显徐场村民族古典乐器和音乐文化的深度与内涵、艺术表现力、审美价值以及乐器产品的形式,打造国家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传播民族乐器手工制作的文化符号提升作坊主的创新技能和音乐素养,传统民族乐器教育走进本土中小课堂,承办多种新式的古典民乐活动。

4.6公共空间规划

1)文化广场。保留原有广场功能布局,改善地面铺装,控制周边居民住宅的建筑风貌。增加古琴文化介绍,增加浮雕文化墙。以提升文化场所精神内涵。2)街角公园。在原有规模和形态上,增加亭子,座椅和重新铺装地面,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控制周边建筑的风貌,在民宅外墙处种植常绿灌木。道路东侧的民宅入口处进行绿化,与街角公园和谐呼应,有机统一。3)停车场公共景观空间。从风水的角度上重新设计,创建游人停留空间,做到动与静的分离。优化道路与景观的关系,让游人能够在照壁前留影且避免游人对道路和车辆造成干扰。4)竹林公园。坚持低影响开发理念,利用原有的垃圾焚烧坑改建为生态景观污水处理系统。基于原有的树林,对其改造绿化,种植竹子,增置竹林七贤抚琴为主题的雕塑,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居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场所。

4.7道路美化

村内主要道路的排水设施上通过加种绿植的方式进行美化。庭院中的墙背景采用传统景框模式借景、透景。打通部分围墙,以建成通透式围墙设计,对于封闭墙面,可以采用彩绘的方式进行美化,增加文化艺术内容,绘制内容可以是中国传统乐器的各种形式与简介和传统经典诗歌。

4.8低影响开发建设

乡村建设应坚持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用于乡村建设,转变思想,改变用水方式,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创建系统性的乡村水系空间网络格局,提升加工制作车间环保意识,作坊应配备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标准喷漆房加废水废气处理装置,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要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创新乡村环保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

5结语

通过对徐场示范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分析,总结出在实施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着眼于村庄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注重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的有机结合,创新发展本村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解决好功能配置,总体布局,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筑风貌和生态景观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持续的增长,摒弃城乡二元结构,重视顶层设计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乡村产业规划和生态空间格局是乡村建设治理的中心和重点,应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以村民视角,结合规划专业知识,协调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乡村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的诗意写照,做好示范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面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精神文化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乡村经济与文脉的传承、发展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一场综合、全面、艰巨的社会变革。

参考文献:

[1]王昀.向世界聚落学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国家统计局:2016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www.stats.gov.cn/tjsj/sjd/201707/t20170711_1511794.html

[3]朱志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软科学,2008,22(6):104-108.

[4]吴良镛.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中英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R].北京:百家讲坛,2005.

[6]崔伊飞,谭海平.生态规划和设计在新农村聚落景观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9):184-185.

[7]申妍.北京新农村规划编制体系框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116-118.

[8]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06(5):38-45.

[9]张静,丁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索:以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为例[J].生态环境,2007(4):144-146,159.

[10]李萍君.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使命[J].消费导刊,2007(8).236-236.

[11]张广芬,刘刚.新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太原市东峰新区道路规划设计为例[J].城乡规划,2010(3):34-35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农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牛文化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决胜之年,农业农村如何产业兴旺繁荣发展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旅游业作为其中起到串联性作用的产业,因其具备较高的综合性与关联度,与农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江西萍乡市良坊镇胜龙牛业作为江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是良坊镇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笔者于2019年底受邀对胜龙牛业产业园区进行发展策划研究。该研究基于农旅融合的视角,对整个园区进行旅游规划设计,以期带动良坊镇休闲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进程。

1农旅融合研究现状

农旅融合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50年德国的“市民农园”。在国内,张文建等提出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产物,产业融合和城乡互动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叶春近从农旅产业结合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链依据地方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旅游价值,旅游产业要提炼特色,吸引游客,提升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服务质量。方玲梅等探讨了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从规划对接、乡村文化记忆、生态保育、利益主体以及产品角度探索了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综上所述,从各学者对农旅融合发展研究可以看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更具竞争力,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萍乡市良坊镇胜龙牛业产业园为例,园区以农旅融合为基础,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以该地区为杠杆支点联动镇内企业,实行亮点突出、阶段性明显、执行力度强、落地效果好的园区提升策划方案,建立政府和企业协作共赢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导向和客户参与的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研究案例

2.1大势研判。政策背景:《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工程”,明确创建50个田园综合体,6000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30000家农家乐,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50万人以上。当前,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加速推进,萍乡市作出“进一步深化旅游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打造美丽江西‘萍乡样板’”的决定,莲花县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省、市、县积极引导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型经营主体旅游产业不突出,旅游特色不够明显,基础设施薄弱,游客体验不够良好,资金投入过高等问题制约着主体发展积极性。产业背景: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有力。国家相继出台了牛羊良种补贴、南方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牛羊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注重引导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产品消费市场需求旺盛。肉牛产品市场逐步扩大,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为740.1万吨。近年消费量年均递增1.3个百分点,未来需求仍呈增长态势,优质肉牛产品缺口较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肉牛产业由原来的单一养殖转向多元化融合发展,注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条打造,提升质量效益。产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肉牛养殖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等应用越来越普及,促使产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

2.2战略梳理。区位交通:萍乡市是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核心城市,受长株潭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发展潜力巨大;莲花县陆空交通方便快捷,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县城为中心打造了“全县1小时交通圈”。区域发展: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6.81亿元,同比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9:35.9: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2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全域旅游加速发展,举办第八届莲文化旅游节、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栀子花节等活动,良坊镇玉溪民俗园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网红打卡地”,坊楼镇东边村被列入省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名单,乡村旅游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转变。人均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0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6元,同比增长10.5%。特色农业再攀新高峰。莲花县粮食种植面积31.55万亩,产量14.68万吨。新增休闲农业点25个,胜龙牛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特色农业品牌更加响亮。摸清家底:园区位于莲花县良坊镇新田村、布口村,总占地面积2000亩。毗邻S319,园区道路、水电、通信等设施基本完善。企业有现肉牛生态养殖场面积100余亩,肉牛养殖3000头。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及畜禽养殖标准化肉牛示范场等荣誉称号。企业同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同时企业有着较为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区有着100多个专营店,产品供不应求。发展思路:挖掘资源价值。胜龙牛业发展旅游业要挖掘其旅游资源的内涵,包括价值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价值主要包括牛饮食消费文化价值和牛IP文化价值两个方面。立足市场需求。胜龙牛业发展旅游业要针对市场需求,满足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教育、科普、体验等,针对市场调整旅游开发的策略,让游客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全面沉浸式体验牛文化。分期开发。分期实施规划,分布建设,滚动发展,近、中、远分期实现建设与运营目标。近期主抓景观设计,集成对接政策;中期培育休闲业态,优化体制机制;远期创新盈利模式,提升园区运营力。创意为先导。结合实际与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旅游规划方案。创新性可体现在将胜龙牛业历史与田园风光结合、将循环种养与农业科技相结合、将游览观光与牛文化体验相结合三方面。产品开发策略:整合产业园区物业资源,循环养殖+特色美食+民俗体验+科普;提升牛产业园价值,生态循环牛业+观光美食农业+体验科普;园区湿地环境修复,湿地观光+运动养生+休闲水产;活化党建扶贫宣传,党建扶贫教育+青少年教育+企业拓展。构筑“四大主题游”打造江西首个生态牛业旅游示范产业园,旅游示范目的地,并最终形成萍乡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标杆,打造江西牛产业旅游发展新品牌。做足牛的文章:深入挖掘牛文化内涵,如踏实肯干、勤劳勇敢、默默无闻,牛气冲天等精神内涵。并把它活化植入到教学、展示、住宿、交通工具、景观小品中去。努力拓展牛文化外延,如牛魔王IP、牛郎IP植入,开发关于牛文化的文创手信,让游客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全面沉浸式体验牛文化,做足牛文章。体现牛的活力:通过设计特色游线开展种养结合科普,并通过体验全牛大餐、野外烧烤、开展青少年素质拓展、观看斗牛比赛、举办胜龙牛音乐节、参观牛文化博物馆等活动体现牛的活力。以牛为形,以牛文化、牛美食为魂,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循环农业、牛美食旅游、牛文化旅游、健康产业为体,以产业扶贫为行动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区域经济活力有机“牛”起。讲好牛的故事:讲好牛的故事,可通过深入挖掘牛文化内涵,再以景观活化,努力拓展牛文化外延,如牛魔王IP、牛郎IP植入,构建场景体验式旅游。

2.3战略构建。规划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业突出;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联农带农,振兴乡村。发展定位:胜龙牛业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和江西莲花县国家特色牛业小镇、胜龙牛业生态养殖旅游示范产业园、国家3A级旅游区。建设目标: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带动地区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特色。以乡村旅游为主题,重点突出牛文化这一旅游特色。构建从生产到餐桌全景式旅游,提供视觉到味觉到触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肉牛养殖场为核心,以有机肥发酵为动力,构建“肉牛→有机肥发酵→种植基地→肉牛”的种养生态循环链条。养殖场粪污实现高效循环利用,通过沼气发电提供养殖照明降温等所需电力,通过粪污加工厂成有机肥施加到种植基地,促进园区种植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废弃物生态消纳,减少畜牧业污染,通过园区施加有机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园区绿色发展。园区实践绿色的发展理念,通过施加有机肥能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营造优良的生态条件,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规划形成“一心两区四基地”的结构。一心:生态养殖中心。两区:综合服务区、休闲体验区。四基地:有机茶园基地、特色果蔬基地、良种牧草基地、多彩花卉基地。在这个规划构想下,园区还配有若干项目引擎以实现落地,不做赘述。但值得一说的是,为了让项目实现战略引爆,形成大势能,笔者团队为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聚焦首期战略,饱和性首期出形象、出吸引物、出效益。

3结语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产业集群;策略

前言

制造产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立足点。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向高端领域发展,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当前,我国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快速,建立以高端制造产业为主体的园区,能够更好培育高端制造产业,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各地依托区域优势,在资源整合规划中,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园区,符合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本文立足高端制造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要求,以A高端制造产业园区为例,就如何实现园区产业功能区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高端制造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园区升级增量的构建,通过高端产业集群的实施,打造园区产业品牌,是全面推进高端制造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因此,在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应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在高端产业集群中塑造品牌。具体而言,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应落实以下几点:

1.1以设施建设为载体,促进园区升级增量

高端制造产业园区规划,更加注重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这是保障园区升级、增量的有效推进。首先,园区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建立与高端产业与之匹配的配套资源,将高端新型制造产业作为园区“增量”的重要目标;其次,园区要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建立完善的设施体系,通过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投放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因此,在高端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中,要立足长远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元素要符合高端制造产业发展需求,让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资源,满足高端制造产业技术引进及产品创新需求。

1.2推进高端产业集群,形成区域辐射力

在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应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在规划中形成区域辐射力,这是实现高端制造产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关键在于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园区发展导入,为高端产业园区形成完备的产业集群,推进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一方面,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在统一空间部署、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因此,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下的园区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从区域发展出发,形成发展辐射力,实现园区规划新发展。

1.3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绿色发展是新时期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的目标导向。在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在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中,强化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绿色+”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园区建设,打造绿色高端品牌形象。当前,高端制造产业园区规划,应在循环低碳经济的空间,通过引入高端、低碳制造企业,将园区规划设计提升至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园区环境控制中,要建立环境污染控制体系,严控废气废水排放,在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中,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科学控制。

2案例分析

2.1园区基本情况

A高端制造产业园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带,依托港口优势,形成了12.14平方公里的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如图1)。园区形成了集铁路、公路于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在港口资源的导入之下,高端制造产业园区的区域优势十分显著。

2.2园区功能设计要素

A高端制造产业园区依托区域优势,着力打造物流仓储、高端制造产业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提供重要动能。园区在既有条件的基础之上,通过区块功能合理配置、道路优化布局,为全区功能设计形成了有力条件。

2.2.1园区区块功能划分

在园区规划中,各区块功能的科学定位,是保障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园区实际出发,在园区区块功能划分中,要充分立足区域板块资源特点,在一体化产业发展中,形成以“高端制造”为主体的产业经济模式。在园区以北,依托港口区域资源优势,建立仓储物流空间,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仓储物流保障;在园区以西,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打造高端精密仪器生产区;在园区以南,依托道路优势,打造汽车制造园区,引入某著名汽车公司,形成汽车制造园区板块;在园区以东,靠近市区板块,以园区服务业为主,为高端制造产业园区一体化产业经济提供保障。

2.2.2园区道路网布置

在道路网布置中,道路需要从两个层次出发:(1)在各区块的连接中,打造完备的区块连接路网,提高各区块之间的联动性;(2)区块内部道路,应形成区块循环路网,通过网络从“面”到“点”布置,保障园区道路交通需求(图2)。对于A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在道路网络布置中,要形成多区块联动,为园区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2.2.3建筑设计

在园区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是重要内容。为了形成统一化园区标准,打造高质量园区板块。A园区在建筑设计中,强调各入驻企业要注重厂房、办公楼的规划设计,提高设计建设标准。在园区绿色景观设计中,立足高端绿色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高质量绿色景观设计。如,在建筑平面设计中,采用8.4×8.4柱网体系,符合办公研发功能要求和地下停车的设置效率,让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感更加良好。与此同时,在园区规划设计中,要强化服务保障建设,特别是在连接各区域地域,要着力于超市、餐饮及公寓等规划设计,形成特色建筑结构体,提高园区的整体规划设计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发展,是新时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园区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园区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产业经济圈。在本文探讨中,高端制造业产业园规划设计,关键在于以设施建设为载体,通过推进高端产业集群、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为园区高质量、高标准规划设计提供目标导向。在以A高端制造产业园区为例的研究中,规划设计应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在区域功能科学规划、道路布置等方面,提高园区资源整合,以实现高端制造产业园区科学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眉舞,张驰.存量优先理念的城市产业园区转型发展刍议[J].江苏建材,2018,165(06):76-78.

[2]杨佳意,朱晟君.产业转移政策对地区产品结构演化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实证分析[J].热带地理,2017,37(04):452-461.

[3]解准,周新欣,曾锐.“老树新枝”———改造类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研究[J].建筑技艺,2017(11):69-71.

[4]李颖贤.刍议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50):90-91.

[5]余晓东.“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J].城市规划,2016(7):93-96.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创新组织;管理

0引言

上个世纪开始,产业园区与世界产业转移、中国高速城市化推进相伴而生,特别是在“园区+地产”商业模式的催化下,产业园区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大大推动了地方政府与地产企业生产力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上有了新的成绩,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时期,直到今天,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策划定位目标越来越高,这对建设组织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1产业园区在规范设计组织管理所面对的挑战

产业园区建设规划设计组织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并且随着园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组织管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目前,产业园区在世界转移与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向前推进的状态,“产业+地产”的模式成为一种新的方向,地方政府与地产企业合作机会更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展业园区经历了起步、开发、发展、整顿、二次创业、升级转型等多个阶段,其建设策划的目标逐渐提高,设计组织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1.1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

目前,各个地区高科技产业园区逐渐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产业园区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产业园区项目也是区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园区项目建成之后,会吸引和聚集打拼战略性新兴企业参与其中,在推动城市新一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同时,产业园区建设中产业和城市处于切割模式,产城融合作为产业园区的主要代表,在园区经济实力、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科研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多个方面联系紧密,互动交流也要进一步加强,承担着建设新城市的重任。在园区产业组织规划中“产业融合”是核心理念,而怎么进行融合,如何融合,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技术的创新,以及运营上的优化,这些方面都面临极大挑战。同时,系统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与运营也还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包括轨道交通、城市空间风貌等,如何将园区植入城市空间之中,实现各个园区与城市之间的融合护筒、共同发展,是目前园区前期组织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1.2产业园区各项功能混合

在过去的园区建设中,园区基本都将环境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受到地方财力以及组织经验的制约,在园区组织建设中产业开发与培育涉及较少,摒弃园区功能也相对单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组织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园区开发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发展的道路,硬环境也从片面的状态逐渐趋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产业园区组织管理致力于打造一流硬环境,同时,在园区功能、园区服务等方面建设力度也有所增强,产业需求从单一转化为复合,园区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也更加城市化。园区组织管理涉及面更广泛,从项目研发、办公,到公寓、商业、服务配套等多种业态功能都急需完善,园区功能性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总体布局与城市衔接要求也更高。

1.3产业园区超大规模发展

目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大方向,项目规模也逐渐向着城区化方向发展,产业园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市政道路纵横交错,街坊数量也有很多,内部用地纵横交错,组织设计要更加细致、科学、合理,产业园区正向着超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园区组织管理难度也更大。

1.4产业园区系统复杂

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增多并不断完善,其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联性更高,这样一来对各个功能板块、各个项目的集成设计要求也更难,不同功能的建设要求增多,加之近年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基于这样的高要求的规划之下,空间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建筑空间特色、立体城市等技术需要适应,参与建设的单位更多,报批手续更加复杂,管理组织需要进一步协调,工作内容更加复杂,这些加大了组织管理难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各版块之间的衔接,做好初级阶段的设计工作,这些加大了项目前期组织管理的挑战。

1.5园区招商运营难度大

园区招商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招商运营团队在哪一阶段介入,如何响应招商运营的基本需求对园区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通过以上阐述可知,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正向着更大规模、融合度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园区组织管理的挑战。

2基于创新组织视角下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管理要点

2.1园区概况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园区组织管理涉及面更广泛,功能方面涵盖了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健康产业交流平台、孵化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及辅助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研发办公、孵化中心等多种业态功能,园区功能性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总体布局与城市衔接要求也更高。为此,产业布局结构主要采用中心辐射向外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圈层,内圈层主要包括健康养生示范基地、生活服务设施及孵化中心组成,外层组团主要由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健康产业交流平台、研发中心、孵化中心、生产及辅助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研发办公等组成。此布局结构的规划方式不仅有利于分期开发,而且便于基础设施的集中设置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图1所示。

2.2设计管理的组织架构创新

:1+1+N+N鉴于产业园区项目规模大、功能多、技术难、密度高,因此,管理环节也相对繁琐,这样一来,如何能够提高组织管理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设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引入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组织构架的创新[1],从整体上保障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过去,传统大项目设计管理通常都是通过垂直空间切割的方式对标段进行划分的,在展开过程中各标段相对独立,但进行组织构建创新时,结合城市交通、市政、景观、智能化、公共空间的复杂性强、关联性强等特点,不难发现,简单的切割会导致整体公共空间品质下降,进而导致社区系统不能实现联动,资金也不能高效整合,这会大大阻碍园区形象的统一。对此,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根据园区发展策略,构建集群组织模式的设计管理模式,也就是“1+1+N+N”模式,在该设计组织管理构建下包括:1个业主设计管理团队、1个总体规划设计单位、N个(按标段)项目设计单位、N个专业及专项设计标段。各单位组织架构。图2所示。由架构图可以看出,业主单位是项目开发建设的主体负责方,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项目总体设计的把控等工作。其中设计管理团队为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管理部门,要协调和组织具体的落地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设计的全过程设计统筹与管理等;因为园区规模比较大、并且包括若干标段,那么为了保障整体空间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完整性以及品质,则应该由一家设计单位进行独立设计,并将各设计标段的衔接问题作为重点;设计单位根据标段划分负责相应的设计工作,并保障其各自的设计能够具有统一性;市政交通、楼宇泛光、景观园林、室内装饰等专项设计要与建筑设计单位做好衔接和配合,确保园区整体设计效果。在如上组织下,由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和品质进行整体把控,做好整体各标段与专项设计的衔接,从整体上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在项目实践中设计统筹单位作为业主设计管理的依托,可以将业主行政指令进行有效转变,做好业主的把关和协调,从整体上起到促进作用。各个设计团队整体工作效率会因此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和避免很多推诿、扯皮问题。

2.3集群设计组织创新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结合当前需求以及大的发展形势进行,在过去规划设计管理,通常都是由房地产企业按照既有的基本流程进行设计,其基本流程为:前期研究、设计招标、方案深化、工程设计等。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多,因此项目定位以及复杂性都更高,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组织上要基于过去基本流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城市设计整合阶段的融入,同时也合理的对其他几个阶段的模式设计进行了改进,“五步法”的应用,使得组织设计逐层深入,设计框架更加稳定,整体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协调性与设计品质,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打好基础。图3为“五步法”项目管理模型,具体如下。第一步:进行需求梳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任务要求、实施路径等相关的编制,制定完善的招标设计方案。本阶段的重点是政策要求、产业要求、规划条件的工程技术语言转变,要将业主的诉求进行有效传递,保证参与投标的设计师可以在公开投标环节,对业主意图与项目诉求进行全面了解[2]。第二步:广泛征集创意,对概念性方案进行征集,依托互联网与地方政府平台竞赛公告,拓展宣传通途径,以提升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设计机构到项目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设计创意,在这个环节中要多次征集竞赛招标推介会,树立市场信息。项目招标之后,会有各种有效方案投递进来,也会因此收获更好的竞争效果。第三步:城市设计整合,为了确保实时性方案的顺利开展,在产区规划设计项目中可以植入“城市设计整合”工作阶段,以控规为蓝本,以概念方案设计竞赛的优秀理念作为突破点,以专家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立政府、业主、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通过三者的合作、交流,使得设计更具可行性,也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第四步:将城市设计整合成果为建筑方案招标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要将项目划分为N个设计标段,保留设计单位对不同标段项目的个性化创意,确保设计逻辑与个性化创意的高度一致。第五步:优化中标方案,将空间控制体系作为根基,尤其是总体规划格局与特色空间的规划,设计管理者要从公共空间体系、功能分布与总平面布局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做好平面设计、竖向、建筑造型与交通系统六个专项规划的优化,确保各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最终实现项目整体最优。

2.4专项设计协同创新

要做好产业园区的设计协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设计组织的时间安排,将工作的时间顺序、节奏控制作为关注点,将建筑设计作为各自项目的管理设计主线,通过分阶段、分步骤推动项目设计的开展,以此推进设计成果的正向迭代。另外,为了提高设计精度,要促进专项工作与主体设计工作的迭代协同,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设计精度不够的问题。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开展之初,最高效地解决方案是室内装饰、交通、景观、幕墙等相关专项设计工作要同步介入;在扩初设计阶段中,交通、景观、幕墙、室内装饰设计方案都趋于稳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引入的泛光照明与BIM专项设计,在施工图的优化中,有针对性的完善专项设计与建筑设计,使其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最终交付招标等后续工作[3]。

2.5运营策划协同创新

在产业园区前期研究中就应该确定研究的方向,将这个设计方向作为导向,推进项目设计总体规划定位的有效开展;而在中期阶段则是将市场规划作为支撑,与其相对应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的分析优化,要结合长夜地产商业态构成特征,确定商业业态以及公益性的公共空间;在后期运营研究中增加内涵的相关研究,与其对应的施工图整合的优化,要将“以需求为导向”作为中心,充分考量园区不同主体的服务需求,产业、企业的重点以“以人为本”,构建“智慧、智能”的服务体系,以此满足多方诉求。

2.6技术集成创新

在产业园区项目功能性更强、复杂性更高的背景下,参与园区建设的团队更多,在园区建设初期,需要专门的人员和团队要统一编制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质量,团队设计成果要保持一致、统一,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项目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量身制定,每个创业园区都极强的独立性,因此,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作为支持,同时,技术集成度更高,为了能够满足园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技术集成创业也显得更加必要,目前,园区建设技术更加偏向于绿色生态,以此为亮点,统一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建筑咨询单位要明确对统筹目标以及每个阶段的技术类型,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包括通用性通用性技术和适应性技术,再由各标段及专项设计单位落地。另外项目在建筑、市政空间一体化、建筑航空限高研究、区域能源系统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效果。加强技术集成性与创新性,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产业园区组织管理需求。

3结束语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正处于专项的关键时期,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以城市整体规划要求作为依托,积极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满足产业园区美观性、实用性、功能性需求,力求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形成独特的产业园文化,将人才、高端设备、科学技术、休闲娱乐与文化教育等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王凡.浅谈城市新区建设片区路网规划与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1(18):52-54.

[2]宋兵.浅谈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9):108-110.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作用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切实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这属于林业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实现林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由于不同造林地在气候条件、地貌环境以及土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不同造林地通常都应采取不一样造林方式和种树方式。通过加强林业调查工作能够全方位地掌握造林地优缺点和地理位置,可以为后期林业生产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以及提供一定帮助。针对林业开展调查和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林地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特点合理以及科学设计和规划造林地,才能够为林地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支撑。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基本概念

1.1林业调查

当前需要进一步强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全方位了解和调查土质情况、地理环境以及造林地气候。通过加强对造林地深入调查,能够充分了解造林地现实状况,同时可以对造林地进行细致化分析和研究工作,从而为后期林业设计和规划提供相应可靠的数据基础。为了促使林业规划以及设计能够具备更充分数据,相关人士在开展林业调查工作过程中要全方位收集林地树木生长情况、树木数量以及树木种类等数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构建档案[1]。

1.2林业规划

目前,需要相关部门结合林地政策以及林地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方案,要有效地部署林业建设工作。其中,林业规划工作涉及较复杂的内容,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不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林业实际发展情况加强林业规划工作,而且在林业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林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要实现林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的发展。在当前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根本性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所以,为了满足林业生产建设要求,在林业规划过程中就应合理地平衡环境经济长短期效益,还需要平衡社会和林业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要结合林地现实状况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要求在林业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做好调查规划和设计工作,进一步促使林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为森林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加强个人权益保护以及促进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结合。除此之外,还可以为造林地林业生产提供相关参考依据[3]。

2.1为森林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人们进一步地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平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涉及诸多广泛的内容,其不仅要调查树木数量,而且还涉及不同品种植物保护,例如,通过林业规划调查工作能够准确地把握林地资源数据,可以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从而制定相应林业资源保护方案,对当前林业资源实现多样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还可以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有利于丰富林地生物物种,从而实现林业系统的多元化和多样化[4]。

2.2为造林地林业生产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重大影响,目前大多数家具一般都是采用纯木材为主,所以,目前家具市场都迫切需要大量的木材供应。林业是一个经济部门,在林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在保障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区域林业管理工作不到位,不是特别规范,依然存在一部分单位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林业发展过程中盲目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出现了大量空地。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科学有效的规划,要从科学的角度针对林地进行综合化的评估,同时进行合理及科学规划,要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5]。

2.3有利于加强个人权益保护和权属的界定

针对我国林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很大一部分林地都是由个人种植和承包。随着个人承包情况的日益增加,承包过程中也涉及了诸多经济利益的纠纷事件。如何协调所有者和承包者之间关系已经成为了目前工作着力点和关键点。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也存在犬牙交错,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不清晰的情况。林业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是通过利用林业管理部门开展,通过林业规划管理部门可以界定林业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可以有效地协调林业承包者和林业所有者之间、国有和集体之间关系,对保护个人的权益和权属的界定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性意义。

2.4促进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结合

目前需要实现林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的发展,林业生产建设工作对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稳定木材价格都具有现实性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实现经济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才能够实现林业生产建设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当前需要林业管理部门实时化管理林业生产建设,还需要大量林业数据作为林木管理参考依据[6]。

3结语

综上所述,对林业管理部门来讲,需要加强林业调查以及规划设计工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诸多内容和诸多环节,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不仅可以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相应参考,而且还可以使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全方位了解林业实际发展状况,有利于科学调整林业生产有关内容。此外,对各级管理部门来讲,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有效的利用,转变传统思想理念,强化林业生产建设工作,切实保障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林业生产工作实现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东阳.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

[2]谢小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J].绿色科技,2019(1).

[3]李志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8(23).

[4]乔红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

[5]王玉波,韩佐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J].南方农业,2018(12).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6

1.1传统产业园

(1)概述

传统产业园建筑的排列方式多为行列式,厂房尺度巨大。由于技术原因跨度较小,整体缺少人性化感受及亲切感;内部空间单一,功能简单。传统产业园区内绿化面积较少,给人冰冷的感受。此外,随着传统产业园在各地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其他问题:传统产业园片面追求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政府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导致传统产业园用地不平衡;随着传统产业园区开发规模和程度的扩大,所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但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及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规划与建筑设计特点

传统产业园规划大都停留在传统城市规划模式的层面,功能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厂房建筑多为单层和多层,造型呆板基本无变化,立面简单,建筑材料单一,建筑设计手法千篇一律。建设者一般只注重生产效率和减少造价,而忽视了园区的舒适性和空间体验。

1.2从传统产业园到新兴产业园

20世纪80年代,传统产业园随着技术的发展爆发产业革命,产业形态由传统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工业,转变为以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集群;园区由传统的人力密集、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转变为新型的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创新产业模式;配套设施也从无到有,集居住、办公、商业为一体,可自给自足。

1.3新兴产业园

(1)概述

新兴产业园在其园区规划上,从传统产业园的单一行列式变得更加灵活,布局及园区内空间场所的设定因地制宜、更为合理,空间营造自由开放;灵活的建筑布局和配套设施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功能分区也更人性化;重视生态绿化,园区内或遍植绿树、或水体环绕,景观贴近园林。新兴产业园大都位于市郊,交通便利,临近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铁路或机场,从合理的分期开发到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例如综合楼、食堂、宿舍、幼儿园、住宅、酒店等。

(2)规划与建筑特点

新兴产业园在规划上因地制宜,注重空间的合理高效运用,配套设施较完善。在建筑形态上与以往也有较大不同。2014年8月1日执行的《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1.15中“新型产业建筑: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及推广、应用等的建筑,也成为研发用房或新型产业用房。”新兴产业建筑已经摆脱工业建筑的束缚,在立面造型上或简约或丰富,与办公建筑愈加相像。通过各种建筑手法,从传统工业建筑的巨大尺度在外观上转变为人性化的尺度。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大空间、大跨度的厂房更能满足各种工艺流程的需要,内部功能划分更趋合理。新兴产业园中除了工业建筑,更多出现办公、居住、文体等建筑类型,如高层办公楼在园区中往往成为地标性建筑。总部办公楼的地标性与群体建筑的统一性是现代产业园的一个新特点。

2新兴产业园案例研究

2.1国外新兴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国外新兴产业园大多规划在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自成一体,发展较为成熟,建筑造型新颖,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如太阳能光伏板、光电玻璃等。配套设施完善,包含生产、办公、科研、生活、娱乐、教育等功能,为园区的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2国内新兴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

国内新兴产业园较传统工业园有很大改观,提倡“洁净园区”的概念,绿化率高、污染现象较为罕见;规划于城市郊区,靠近高速公路、港口或机场,交通便利;有居住、教育、商业等较全面的配套设施,但对于员工休闲娱乐方面较疏于照顾。建筑造型灵活多变立意各有不同,有重视造型胜于功能的倾向。

3新兴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及其趋势

3.1产业战略

新兴产业园区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择区位时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园区内的建筑布局符合工艺流程。我国城市地区之间环境资源条件制约因素很大,新兴产业园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园区在规划上有将来转型的可能。

3.2区域位置

新兴产业园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集聚形式,需较大用地面积,很少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大都地处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或临近高速公路,或靠近港口、铁路和机场。有利于产品的供销和运输方便,且不会对城市造成干扰。

3.3园区规划

新兴产业园应规划合理,既考虑功能又与当地环境相融合。总图布局可以满足功能的要求,又各有特点。总部办公楼一般是产业园的标志,位于园区中心或重要地段;厂房、办公、宿舍及配套按照使用要求分区布置在园区内。附属建筑的布置临近厂房且绿树环绕。园内多植被,舒适宜人。

3.4功能分布

新兴产业园功能分布合理,除了生产车间外,综合办公、多功能厂房、研发中心等位于园区重要位置。新兴产业园往往分期开发,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住宅、宿舍位于园区较安静的地段,且与生产区相距不远。商业、社康则分布在生活区内,有条件的园区配备幼儿园、小学等配套设施。3.5交通组织由于功能分区严谨、生产流线等特殊的工艺要求,新兴产业园应内外分流、人货分流,员工的生活、生产活动有规律,交通便捷、通畅。货运的流线安排则要考虑货运车的进出、装卸货避免对生活区、生产区造成影响。

3.6空间景观

新兴产业园讲究外部空间的序列性,设立视线走廊,园区内或设轴线,并配合道路节点设置地标建筑,比如总部办公楼等高层建筑,园区内的景观系统应经过设计。园区要重视绿色生态,建筑周围绿树围绕,有集中绿地和小广场给人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活和生产氛围。

4新兴产业园建筑设计策略及其趋势

4.1平面布局

从平面上看,新兴产业园较传统产业园相比更合理。柱距经济合理(8.4m/9m);客梯、货梯的尺寸、数量及载重量按照使用要求设置;洁、污分区,人、货流线便捷且相互不干扰;安保系统先进,大多设置24小时门禁。

4.2垂直交通

新兴产业园在交通组织上加强垂直交通,从功能分区看垂直交通更有利于提高效率。电梯宜设于人、货流线的节点处且不干扰车间工艺流程,可以节约更多时间以提高效率。

4.3空间塑造

新兴产业园建筑内部空间往往舒适合理且灵活多变。多设置大空间、跃层、夹层、连廊及空中花园。层高6m是考虑到将来发展改造的可能而进行设置。

4.4造型设计

与传统工业园建筑立面单调呆板不同,新兴产业园建筑立面造型多变,开窗方式以及百叶、格栅等除了满足功能需求外,也符合立面造型美观的需要。新兴的现代产业园在设计上大都以现代、时尚、生态为概念,或用建筑语汇诠释当地特色、文脉,例如山石、流水等。

4.5绿色建构

新兴产业园中的建筑材料满足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等功能,多采用可降解的新型建筑材料。除了传统的钢材、混凝土等材料外,也使用多孔混凝土、节能材料、利用天然能源的功能材料,如太阳能光电玻璃等,主要制约因素是成本过高。目前,国家提倡建设绿色建筑,主要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方面,采取了雨水回收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等技术措施。

5结语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7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应用

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之中尚有不足之处,制约了这一工作的效果发挥,导致森林资源并未得到有效保护,且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若想解决这一情况,应当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予以高度重视,进而将具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探究,并在之中得出更为科学有效且合理的改进措施予以改进,以此来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有效性,促使林业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给改善,进而为国家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

1.1科学决策作用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但还是有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滥伐树木,这不仅破坏了自然资源,还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致使生态污染情况依旧有所发生,林地面积也出现了较高的缩减,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因此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促使植树造林与环境改造,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有效扩大,保证了林业生产的健康且持续性发展。在林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之下,为了让人们自身生活与环境得到良好的协调发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便越发得到体现,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之中,能够以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待林业生产之中的各项因素,进而明确当地区域林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能够在因地制宜的制定优良的发展战略,进而把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充分地发挥,以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推进,促进不同地区、地域都能得到良好的林业生产发展。

1.2保护森林资源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不仅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也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在政府领导下,社会各界都对环境保护予以了高度关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指导各地区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明确种植树木的数量,还可以对防护区域、生产方式、所需要同保护的树木资源予以明确,并提出现存问题等,进而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林业资源保护方案,促进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得以让林业生产在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化之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1.3 避免林权纠纷

当前林业生产中,承包制度依旧有着很大比重,除却天然林之外,基本都以承包方式对林地进行开发,并进行生产和管理,若在合同之中并未把权责做出明确,法律条文也无明确,那么很容易出现矛盾,导致林权纠纷的发生。而有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林业界定工作,把林业的使用权、所有权进行充分明确,进而把承包者、所有者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协调,保证其关系的捋顺,进而更好地保障各方利益,保障和谐。

1.4完善林业检测体系

作为系统性工程的生态林业,若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就要通过不懈努力与长期管理进行维持。所以,在林业科技推广下,构建与完善林业检测系统,不仅要把病虫害、自然灾害进行有效地防控。还应注意树木品种与幼苗成活率的问题,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进而把防治减灾体系、检疫御灾体系、监测预警机制进行建立与完善,进而更好保障林业生产的发展。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2.1 提高林业调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林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对林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若想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提高,就要从基础部门开始改善。把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上去,以确保其以高水平工作能力开展相关工作,在工作之中始终保持强责任心,不断丰富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素养,不断提升思想意识与觉悟等。另外,相关部门也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打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团队,要为人才提供林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培养计划,确保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并不断提高质量与效率。

2.2注重实地考察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具有较高程度的实践性,故而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要与实际实践相结合,要把这一工作拉到生产之中,应当在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进而在其中迅速发现问题。所以,为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质量、效率、科学性,就要重视调查环节,提升重视程度,要强调实地考察环节,还要对林业情况的发展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建立相应数据库,这有利于后续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也能更好地进行发展情况统计与调研工作。

2.3提高信息化程度

考虑到林业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确保其发展与生产始终符合时展需求,要与时俱进,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协同发展,在互相促进之中不断提高水平,提升质量。所以,在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之中,应注重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便捷性与效率性,融入到工作之中,能够减少整理数据的精力与时间,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事务之中,还能减少物力、人力资源的消耗成本,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4引进高新技术

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时,需要用到很多设备以及技术。对这些设备与技术进行现代化更新,不仅可以提高林业调查的效率,还能提高其准确性,进而把整体的工作能力水平进行有效提高。当前较为先进的高新技术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北斗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等,引进这些高新技术及设备,能够有效避免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在提升质量的情况下减低成本,促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向智能化、高效化、精确化发展。

2.5完善设计制度

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制度不够完善,会对林业数据勘察的结果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考虑到在新时展下,林业生产顺利进行,应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确保其科学与合理性。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以种植业、开采业为主要方向,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土壤质量。但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下,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要探究更为科学且合理的发展方式,进而在保障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之上,避免资源浪费,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促进其愈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2.6完善设计体系

结合工作经验而言,林业调查规划数据的程序一般是先调查、再统计,而后进行分析,之前的工作中意识到林业生产中的一些情况严重脱离了城市发展现状,促使如今问题百出,如同一直在打补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林业发展模式应当进行结合实际的改革,避免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在当前全球气候日益向暖的危机情况下,天气剧烈变化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体系应当向科学且合理的方向完善,进而促进林业的发展,也是林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体系化、系统化的管理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必然趋势。

3总结

产业规划设计范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城乡规划设计;发展要点

城市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近几年追求高效率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呈现出“短平快”的发展格局,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发展问题,其中对人们生活与环境影响较大的则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生态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主题。基于此,各个城市需要重新把握城乡规划设计要点,充分践行生态发展观,为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奠定稳固根基。

1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化建设滞后的主要表现

现代化城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对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即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力度。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主要的评估要素。而在近年来的城乡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向,因此大部分城市都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且在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应用根基,因此体现出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缓滞性。城乡规划设计中缺乏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表现为如下。第一,城乡规划中对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各个城市都存在农田资源被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导致出现严重的农田耕地破坏问题;第二,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忽视对城市环境的有效保护。在城乡规划设计项目中,对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生态要素评估可以发现,大部分城乡规划设计方案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很容易出现城乡污染问题,也无法做到对城乡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充分协调;第三,城乡规划建设缺乏智慧方案。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理念中,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主要分支,而在生态化城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能够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准。而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不能做到对大数据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无法为实际城乡建设提供生态要素评估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大部分城乡区域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生态文明视域下城乡规划设计的多维度策略

2.1做好上位规划设计,留足城市绿化空间

城乡规划设计发展,需要设计人员充分重视上位规划设计,在上层设计方案中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后期的城乡发展提供权威指引。基于此,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在城市上层设计阶段不断融入绿化发展理念,提高绿化、水系等生态要素的面积占比,从丰富景观多样性出发构造生态城乡格局。由此,城乡规划发展人员应在开发指标中纳入绿化面积占比这一指标,可以通过打造景观绿化廊道或城市公园等,为居民提供可亲近的景观空间。其次,针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洪涝问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布局城市水系,将其与景观空间相融合,丰富景观空间功能。同时,要充分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布置多种景观形式,如草地、湿地等,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而在构造城市生态景观时,则应注重使用自然要素,避免出现过度的景观维护需求。

2.2把握城乡区域功能,全面增加生态要素

城乡规划设计的要点之一为功能分区设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功能分区设计需要全面增加生态要素。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以及文化支持功能。首先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设计人员要重视文化生态建设,并对整个社会生态进行合理规划。在城乡发展格局中,主要包括居民生态和产业生态两部分。设计人员需要积极进行上述功能区的生态要素规划设计。(1)居民区生态规划设计。对居民区进行生态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同时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乡发展规划时,可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为居民提供绿色节能的人居环境。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充分结合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城乡区位因素,对生态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净化水系等方式做好居住区的绿化工作。此外,对城乡居民区进行生态文明设计,还要关注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在对社会生态进行设计时,规划人员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为生态城乡的稳定可持续规划奠定基础。而在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则要关注城乡文化的内在价值,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乡区域名片,体现城乡发展过程中对艺术美感的追求。(2)产业区生态规划设计。城乡发展产业区关系到城乡发展能否获得稳定的经济助力,因而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将产业区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应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要求产业负责人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应用,通过合理分配、回收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还要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产业,并从文旅融合角度,推出高标准的生态旅游项目,同时要注重将生态产业分支拓展到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对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打造城乡生态型经济模型。

2.3明确生态发展目标,推广生态保护措施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设计人员需要在每一个环节推广生态保护措施。对于当前出现的生态问题要及时予以修复,并从留存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细节。尤其在当前的旧城改造以及拆迁工作中,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重视土壤修复与生态系统建设,保障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规划人员则要在设计阶段就积极融入生态理念,从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出发,完善方案细节,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用具与生态能源,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城乡发展生态效益。

3结束语

城乡的合理规划设计是保障国家获得发展力量的重要前提,对城乡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人员需要把握设计层次,从城市整体发展框架设计到宏观城市设计再到城市区域设计,都要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秉持生态发展优先理念,对城乡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化设计,形成明确的城乡发展定位,拓宽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城乡发展总体格局。

参考文献:

[1]许稻香,朱丽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20.

[2]何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国地名,20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