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产业结构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产业结构视角下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鉴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结构组成,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升级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
高能耗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政策上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对资金的引导作用,改变体制、方便机制、加大投入,全力发展诸如法律、金融、信息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突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改变服务业长期滞后发展的现状。二是,从内部调整第二产业的行业结构,合理调配产品结构,使之向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工业部统筹协调,对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进行有益化调整,优先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有量。鼓励传统工业技术革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工艺,优化产能结构,实现产品升级,降低传统工业的能耗量和排放量。三是,政策干预,严格把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过快过量增长。要想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必须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及发展,对“三高”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设立的各项标准严格把关,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问责机制。借助出口退税、关税、出口额分配等手段控制“三高”行业产品的出口。
(二)大力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泛指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产业,包括新型能源、节能产品、环保设备、回收资源、工业节能减排等等。这些行业都是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不断的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创新发展低能耗的新型产业,不断技术革新升级生产体系,才能从传统的产业模式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应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从政府角度,应给予对应的税收、政策等优惠;从金融机构角度,应丰富融资产品,为低碳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从低碳产业自身角度,应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低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占据未来产业链顶端的必经之路。
(三)提高能源效率,有效调整能源结构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在阐述区域产业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对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再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理论,设置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最后提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经济学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法的现状,都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4年《经济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的要求,深入进行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检索可见,目前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比较鲜见[2],而基于该理论探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尚属空白。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如何构建完善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知识结构)体系,希望能对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中各种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量的比例和相互联系。[3]产业分类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前提,首先要区域产业按一定原则加以分解和组合,然后再研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
这里主要介绍以产业功能分类法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根据产业功能把各个产业分为五类:(1)主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产业;(2)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发展起配套、协作作用的产业,分为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产业;(3)基础产业是为区域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4)支柱产业是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影响比较大的产业;(5)潜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未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4]
碳中和下碳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探讨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安徽省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但是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背景下,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亟需升级。论文在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最后提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碳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气候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且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类意识到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安徽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决策部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造成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通过产业的升级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20 世纪,日本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控,成功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引入。因此,碳中和目标下安徽省如何利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 世纪初,经济学家庇古最早研究了环境与税收的理论问题,并且通过环境污染案例进行了分析。Wallace E. Oates(1995)提出国家在制定污染税收政策时,必须在优化原有税收制度的基础上,控制环境的污染量,最后提议将企业污染税纳入国家的公共收入。进入 21 世纪,国外学者对环境税收、绿色税收、碳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James Randall Kahn等(2006)认为低碳税收政策的完善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问题,是制约 碳 排 放 的 重 要 措 施 。 Herman R.J.Vollebergh(2008)以荷兰税收改革为例进行研究,将与能源相关的税种确定为绿色税收,具体分析直接税与间接税政策对碳减排的效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政策,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相关税收规定。安体富(2011)认为税收政策对实现产业协同、促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张国兴等(2014)、梁俊(2014)、胥加存(2014)等为了减少污染排放量,提出了要制定环境税收措施,规范排污权和环境补贴。公兵等(2014)通过实施钢铁企业优惠信贷政策,促使企业积极减排降污。左丹(2015)选取我国 29 个省区的税收和减排相关数据,利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以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税收政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及对于降低碳排放量等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依据。将这些理论运用于中国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尤其要考虑到我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各省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的发展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以东,江苏以东,毗邻浙江、江西,西邻湖北、河南,北部位于华东腹地,是南北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990 年之前,以第一产业为主。因为身处“不东不西”的过渡地段,导致安徽省前期只能通过第一产业即农业实现缓慢发展,虽然在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经过市场化的调整,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上升,与前两者相比,第三产业几乎处于停滞阶段。②1991-1997 年,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增长,在最顶峰甚至高达 48%,这是前所未有的比例。同时,第三产业逐渐得到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代表,而第一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务农人员外出打工等问题发生锐减。最终于 1997 年完成了“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③1998-2004 年,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随着现代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飞速,逐步缩小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甚至一度反超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的占比仍在逐年下降,这使得安徽省产业变化为“三二一”结构。④2004 年至今,回调至“二三一”结构。受各方利益驱动,导致安徽省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近几年不断飙升,工业投入的占比不断上升,令安徽省的工业产业来到了另一个顶峰,现已超过第三产业,占比接近 50%,此格局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虽然“创新”的热潮来临,第三产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但还是以人口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同时,第一产业依旧呈下降趋势,使得安徽省的总体产业结构又变回了“二三一”的模式。由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可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发展至“三二一”,又回调至“二三一”,且最后稳定在“二三一”这种产业结构上,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在现如今碳中和背景下是欠妥的,这就使得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安徽省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防止过大的经济波动影响本省的预期发展。
3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日货币升值问题的比较研究
摘 要:由于人民币升值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升值有许多相似性,因此,本文从中日两国货币升值的初始条件、应对措施与效应等方面入手,对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对对外贸易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有效地化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实现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日元升值;人民币升值;比较
人民币升值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严重后果,尤其是在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的背景下更是如此。有效地化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是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人民币升值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升值有许多相似性,因此,从货币升值的初始条件、原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入手,对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对对外贸易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中日货币升值的背景比较
1.日元升值的背景
(1)日元升值的国际环境
日元升值的国际环境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周期性经济危机,由于美元汇率高估,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严重。同时,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增长,日本积累起的巨额经济财富使其成了世界级的银行家,而同时美国也失去了世界放贷者的地位,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债务国,这就加剧了美日之间的摩擦。
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思考
摘要: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其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受到传统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和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本文重点以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研究方向,在现有的文献资料、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展开了关于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项目的研究。旨在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增强体育产业关联效益,以此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项目提出背景
进入到21世纪后,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逐渐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育产业化既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影响下,榆林市贯彻落实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法,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建设体育馆、体育文化,销售体育彩票等,促进了体育模式向着产业方向延伸,以此打造一系列体育运动、赛事表演、体育旅游、体育馆运营等服务性行业。另外,榆林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8m2,拥有20000人以上体育场1座,3000人以上体育馆1个。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132次,其中市级举办29次。全年共派出1182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共获得金牌157.5枚,银牌169枚,铜牌147枚。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94个乡镇的共计10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全年全市665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彩票5.75亿元。但是,在榆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榆林体育本体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在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比例较小。且各地区体育产业资源分配不均,体育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不显著,严重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需要榆林相关单位做好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
2、项目的目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健康服务为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逐渐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榆林市民而言,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在经济投入和产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榆林产业结构模型,重新配置体育产业要素和服务,并深入研究产业关联效应,把握榆林体育产业关联的动态化特点,最终推动榆林体育产业相关行业、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
3、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浅析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快速发展,期刊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笔者从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和盈利模式入手,提出当前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用户黏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版权问题未解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建议农业科技期刊在期刊内容、产业结构、版权归属、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期刊的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向数字化经营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加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的单一经营模式开始逐渐向数字化出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1]。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期刊发展须紧跟时代发展,形成满足读者消费需求的数字期刊形式[2]。期刊数字化出版是期刊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没有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限制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传统纸质期刊的萎缩使农业科技期刊不得不探索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以拓展期刊盈利渠道。
一、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
(一)平台合作
平台合作指农业科技期刊与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运营商合作,签订出版版权合同。读者在这些平台上可以下载浏览论文,平台按照下载量和浏览量向期刊支付一定的版权费用[3]。
(二)网站出版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分析
摘要: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仅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而且优化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城镇化可能使人类陷入一个科技发展的悖论困境当中,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城镇化面临诸多严重后果。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发展难题;产业结构;科学文化素养;科技意识
科学创新在城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之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城镇化与科技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的征程。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非农产业的各种经济要素聚集到城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数量迅速增加。
一、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
城镇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类早期由于没有掌握控制自然环境的生产技术,只能依赖天然自然获得食物,以采集-狩猎为生,以群落为组织形式。农业和古代农业技术的诞生,人类拥有了可以定居的生产手段,由此产生了不再完全依靠天然自然乡村社会。随着手工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分工,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城镇文明。在奴隶社会时期,城镇的经济功能并不突出,主要是行政、军事、宗教中心。这一时期的代表城镇有雅典、斯巴达、罗马和底比斯等。欧洲和亚细亚地区进入封建社会后,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商品交换日益活跃,商人和货币随之出现,市场主要选在城中或靠近城,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城市。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创了人类近代史的新纪元。从此,城镇的发展也踏入了近代城镇发展阶段,从乡村化时代步入城镇化时代。以蒸汽机为代表一系列技术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出现了现代大工业、新动力、工厂制度、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本化。机器工业的大规模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的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把农民转移到新兴工业当中。农民进入城镇成为工人,工人成为城市人口的主体。城镇人口的增加,离不开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粮食以及农副产品。英国的农业技术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开始了机械化和化肥的使用,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科技进步是工农业革新的先导,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1801年,英国的城镇化率为26%,到了1851年,超过了50%,到1871年就高达75%,远远高于欧美其它国家。小城镇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英国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如曼彻斯特在1851年人口就超过了40万,成为英国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城市。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出现了大批城市,城镇化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迅速发展。19世纪50年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时代的近代城镇化开始向现代城镇化转变。电能的利用是人类首次在科学的指导下发生的重大技术革命,它和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创建的电磁理论是分不开的。电磁理论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电气时代,对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美德两国城镇化的发展最能说明这一点。电能的广泛应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革命,使美国的人口分布和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促进了城镇化地发展。德国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发展工业,经济迅速崛起。19世纪德国采矿业中运用钻探机、空压机、钻探车、通风机和硬煤粉碎机等,矿石开采量到19世纪70年代达到2600万吨,远远超过了法国。随着采矿业发展,工业、交通运输及其他服务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于是德国很多城镇由原来的单一的驻防城市、港口城市或文化城镇,转变成多功能城镇,加快了全面城镇化的步伐。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了一场以核技术、计算机、空间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科学技术很快转变为生产力,人类步入信息社会,改变了城镇发展的轨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城镇化进程加速。198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41%,1990年增长到46%。二是城镇质量提高。在信息时代,城镇发展并不只体现在城镇化表面,而更是促进了城镇向纵深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从单一的工商业城镇转变为多功能城市。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各方面的需求。城镇环境不断优化,城镇日益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家园。休闲城镇、绿色城镇、文明城镇、生态城镇、园林城镇、旅游城镇、人文城镇成为城镇发展的趋势。三是城镇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成为信息化的栖息地,信息化成为城镇发展的发动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把城镇信息化或信息化的城镇称为“数字城市”,城镇信息化还有其它的称谓,如“智能城市”“知识城市”“虚拟城市”等。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它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到了21世纪,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透彻感知、深度互联、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成为城镇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愿景。其中,“数字城市”(DigitalCity)是智慧城市(SmartCity)的低级阶段。目前,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大部分城镇正在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
二、科技创新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
城镇化难题伴随着城镇化而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重点不一样。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科技发展的不完善、城乡居民需求、城镇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科技发展不完善性产生的城镇化发展难题。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包括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在邓小平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主导,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城镇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推动工业化来促进城镇发展的。和战前城镇发展不一样是,战后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城镇发展。但因为科技本身发展的不完善性给城镇化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科技本身存在的安全性、伦理性、环保性、社会性等问题而出现的新的城镇化发展难题。城乡居民的需求层次变化产生城镇化难题。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并且从低到高呈金字塔形结构。马克思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种。具体来说,城乡居民的需求会不断从低向更高层次转移。众所周知,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吃,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吃在消费支出时必然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自然倾向于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后,消费的重心转移到穿用其他方面,恩格尔系数会不断下降。人们更加注意怎样满足精神的需求,消费目的以及消费对象会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而变化。当今,服饰文化、美食文化已远远超过了温饱的目的。正是对这些需求的渴望,人口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镇,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城镇化难题。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城镇化发展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是由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的发展变化微观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一定意义讲,手工技术决定了前工业城镇形态,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决定了近现代工业城镇,信息社会决定了信息城镇形态。城镇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使城镇化难题从追求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追求物质文明向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使城镇化难题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人类城镇发展的历程来看,城镇化难题不断地发生变化。国外城镇化的历史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难题是难以避免的,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交通构成了城镇化的最大瓶颈。城镇的大小是由人们在里面移动的难易程度决定的。无法想象,一个城镇中的居民乘坐最快的交通工具从这个城镇的一个区前往另一个区也要好几个小时,这样的城镇不能算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城镇。而城镇交通新的理念、城镇交通政策的实现以及交通工具的新革命都离不开科技创新。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知识和情报的交流达到空前的规模,人类逐渐感觉到信息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正是依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西方的资本主义重组才取得了成功。信息化是破解目前中国城镇化难题的重要渠道。就像工业革命需要科技的支撑一样,信息革命也需科技的支撑。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面临问题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