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范例6篇

制造业

制造业范文1

1.1作业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

作业排序是指合理安排生产运作的各项活动作业、生产运作资源使用、生产运作设施配置的时间表等。在生产车间就是具体地确定每台设备、每个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工件在每台设备上的加工顺序。作业排序要解决先加工哪个工件后加工哪个工件的加工顺序问题,还要解决同一设备上不同工件的加工顺序问题。在生产运作中,作业排序的周期由作业时间、作业等待时间、设备调整时间、运输时间、检验测试时间、库存时间等构成,而只有作业时间才是真正形成企业利润的时间,调查研究表明,作业时间往往只占生产运作周期的5%左右,而生产运作周期的95%却被准备工作时间所占用,尤其是作业等待时间、设备调整时间、库存时间等,因此企业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作业排序的合理性。

1.2作业排序的分类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渗透和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给所面临的环境和经营生产方式带来了空前的变化,人们的思维也在逐渐跳出原有的框架,对作业排序的研究已突破了原来只有在传统制造业上才有的思路,并不断拓宽应用到了非制造行业上来,也就形成了制造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的两大作业排序分类方法。对应这两种领域又形成两种基本作业排序:劳动力作业排序和生产作业排序。劳动力作业排序主要是确定人员何时工作,而生产作业排序则将不同工件安排到不同设备上,或安排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这两种作业排序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毫无关联,而往往是相互融合渗透,在同一工作中有时两种作业排序问题都存在,它们共同起作用,即在生产中既有产品排序同时又伴有人员排序问题。

2制造业的作业排序

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人们最早关注生产作业排序主要是从制造业上来考虑。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而据此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也就更多的是对制造业的总结和归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理论也就更加拓宽到了其他各行各业,在各行业的具体生产作业排序中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我们主要对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确定的排序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用Conway等人提出的方法来表示,该方法用四个参数来表示:n/m/A/B,其中,n为工件数,m为机器数,A为车间类型(如在此位置标为F、P、G则分别代表流水作业排序、流水作业排列排序和一般单件作业排序),B为目标函数,其中几种理论和模型论述如下。

2.1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它是这样一种情况:有n个工件要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所有工件都必须经过这台设备的加工;每个工件都要经过两个时间阶段——等待时间和加工时间;排序的目标是使工件加工的平均流程时间AFT最短。

这种情况的排序规则是根据加工时间的长短决定工件的优先次序,加工时间短的工件优先加工,其平均流程时间为:AFT=∑Ci/n。(式中:AFT--表示平均流程时间;Ci--表示第i个产品完成加工的时间;n--表示加工的工件数)

2.2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又分为流水作业排序方法和单件作业排序方法,分别论述如下:

2.2.1流水作业排序的理论和模型

(1)n个工件、2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2台设备的排序问题描述如下:n个工件必须在这2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所有工件都必须先经过设备M1的加工,再经过设备M2的加工;排序的目标是使总的完成时间最短。这种排序问题可以用约翰逊(Johnson)算法来求解。

(2)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描述和n个工件、2台设备的类似。对于这种排序问题,可以用分支定界法来求解。实践证明,用约翰逊(Johnson)算法来求解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其结果往往也比较满意,其中部分情况还可以求得最优解。

(3)2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2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的描述如下:有2个工件A、B,在m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每个工件在m台设备上具有不同的加工次序;排序的目标是使总的完成时间最短。对于这样的排序问题,可以用图解法来求解。

(4)n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是一个复杂的排序问题。如果n个工件在m台设备上进行加工,且每个工件都要经过所有的设备,这样即使是一个小规模的生产车间,其备选的排序方案也会多得惊人,达到(n!)*m个。用分支定界法可以保证得到一般这种问题的最优解。由于分支定界法是一种列举法,对于实际生产中规模较大的问题求解,计算量非常大,采用计算机模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在考虑生产排序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经济性。

2.2.2单件作业排序方法

对于一般单件作业排序,每个工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路线,工件没有一定的流向。对于流水作业的排序,第k道工序永远在M(k)上加工,没有必要将工序号与机器号分开;而对于一般单件作业排序,要描述一道工序,要用3个参数(I,j,k)表示,i表示工件代号,j表示工序号,k表示工件i的第j道工序的机器代码。所以单件作业排序更加复杂。

2.3与服务业作业排序问题的区别

所谓服务业的作业排序是指对顾客、劳动力与设备等进行时间进度安排,使顾客流与服务能力相吻合和适应。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也使得服务业作业排序与制造业作业排序有很大的不同。制造业作业排序的侧重点是物料,并且产品可以存储,服务业作业排序的侧重点是人员配备;其次,服务系统没有服务存储;最后,服务劳动含量高,劳动力需求波动大。

3总结

本文通过对制造业排序问题的研究,明确了这样一个思路:通过作业排序的设计来解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同一设备上不同工件的加工顺序等问题,以实现合理的作业排序,使生产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才能把企业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发掘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制造业范文2

关键词:制造企业;管理;控制;非制造成本

Abstract: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some extent. However, there are often some problems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non-manufacturing costs in the cost issues. 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non-manufacturing cost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non-manufacturing cost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to lower the non-manufacturing costs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produ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ntrol of non-manufacturing costs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anagement; control; non-manufacturing costs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企业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生产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作用是随着生产生产流程变化的,其流程越复杂,管理的作用就越大。而企业在生产发展中会产生成本,因制造业成本结构较为复杂,要想将其成本降至最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企业成本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非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一般是指不在加工产所产生的成本。一般指采购成本和在制品成本。为了使企业管理更具成效,更好满足实际需求,就应该尽可能的降低非制造成本中的采购成本和在制品成本。如何更好的强化制造企业管理、控制非制造成本,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对制造业采购管理进行分析

采购作为生产经营活动重要环节,其也属于非制造成本,同时与制造业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自经济危机以来,企业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而制造业产品成本中元件和原料成本就占一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采购环节管理进行相应控制。

1.制造业采购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来看,制造业采购管理主要常出现的问题有管理体系问题、业务流程问题、采购信息问题和监督问题。目前来看,很多制造业在业务设计上比较重视流程设计而轻视控制,再加上集权和分权的不合理,使一些部门和岗位出现了混乱局面。同时对风险管理也并不是很重视,加上采购管理风险控制意识较为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采购成本;在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于重视规章制度,而不重视市场环境和价格现象,这就使得制造业的采购程序不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增大采购成本;采购市场信息滞后,使得制造业采购信息出现不流畅。管理部门下达任务后,中间环节过多,使最终需求和市场价格定位不合理。同时,采购信息是基层采购人员经过相应处理之后再交由上级部门的,在向上级传送的过程中信息量会逐渐减少,其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采购部门对资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其价格就会不稳定,甚至会加大采购成本。此外,采购监督流于形式也是增加采购成本的主要原因。

2.强化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

正是因为在采购中容易出现相应问题,有必要强化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因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意识比较淡薄,制造业应该加强对治理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进行采购意识培养,使相应人员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中,以为采购管理创造和谐环境。制造业应该不断提高采购部门汇报级别,尽可能让采购部门以团队方式购买相应物品。还应该对绩效考核进行优化,对员工能力和职责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惩,以不断的提高采购人员业务素质;要加强风险评估并建立识别、评估风险方法体系,通过相应采购指标、信息化指标等对采购风险进行控制;要对采购活动进行控制,毕竟采购活动是采购业务重要环节,要想更好的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就应该对采购成本进行相应控制。正常情况下,对采购活动的控制,主要包括采购权、价格权及验收价格权等。在采购中应该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相应控制。采购过程中,还应该公开其采购种类、数量及质量指标。以保证采购公平合理进行;也应该保证采购信息畅通,为了避免采购信息失效或是不正确,制造业应该建立相应采购信息系统并利用其对采购物资、市场价格及成本构成等相应信息进行收集,以便更好的了解市场价格变化,通过对相应信息进行调研、分析,以获得有效信息,以便为采购决策提供有力条件。此外,要加强对制造业采购部门进行监督,不仅要监督采购内容,还要对其计划、审批、执行等方面进行相应监督,以保证采购工作顺进行,尽量避免不必要成本浪费。

二、对制造业中在制品管理进行分析

在制品一般为正在加工的产品或准备进一步加工的产品。这类产品在制造业生产管理中往往占用大量的资金和成本。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在制品在存货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然而因不同制造业有各自特点,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在制品数量。为了更好的降低在制品库存数量,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在制品成本占用问题。

1.制造业中在制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在制品也是管理问题之一。在制品管理一般是库存管理。当库存管理过多时,不仅会使制造业大量资金积压,同时也会使成本增加,甚至使管理矛盾被掩盖。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中间环节比较多,仅X光检验就需要多道检测程序,如果其中一道程序无法衔接,就会积压大量半成品,从而使制造业成品生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占用大量资金,加剧成本问题;产品质量意识薄弱在一定上会使废品率升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废品,废品数量增加必然会给产品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甚至出现大量积压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产品周期被延长,从而增加在制品成本。此外,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库存不合理现象。

2.强化在制品管理,控制制品成本

因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库存积压现象,甚至会使管理上矛盾被掩盖。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转换观念,合理的进行库存,以保证企业利益;社会分工的细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制造业产品加工带来了方便。不仅能使班组之间、分厂之间不同工序有效连接起来,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半成品存货量;因制造业产品质量意识想对比较薄弱而使废品损失过多,从而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甚至延长产品生产周期。为了减少废品对整个制造产品的影响,就应该强化质量意识,对相应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尽可能的减少废品损失,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管理,以避免设备故障而使自制品积压或不合格;因在制品库存量问题,而使大量资金被占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造业应该在制造管理过程中用ERP进行管理,毕竟其能实时对在制品状态进行跟踪并定期对库存状况进行存盘和及时清理库存,也能根据市场状况和销售状况合理进行库存,以便将库存量降至最低,尽可能减少在制品成本,以保证制造业生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采购成本和制品成本作为制造企业中比较重要成本,其是制造业中非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制造企管理有序进行。然而,制造企业毕竟是经济活动中比较复杂的主体,其能根据自身环境特点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以保证制造企业管理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宗琰,李小宁.制造执行系统的生产管理控制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07).

[2] 陈晓慧.制造企业采购业务的风险管理及其控制[J]. 经济视角.2011.(36).

[3] 王玉晶,陈伟,基于价值链优化的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1).

制造业范文3

制造业企业在未完全掌握和了解EPR系统软件的特性与制造业自身成本管理的特点,让制造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一直被忽视的漏洞,尽管ERP有严谨性与科学性,但在正真实践起来是与理论大大不同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制造业成本管理的正真架构,会导致EPR软件在成本管理中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其正真意义上的ERP,没有实现预期想要的效果,妨碍了ERP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在企业中应用的普及。故此目前在制造行业中,包括我们企业在内的大部分制造企业还是使用较为传统普通的成本管理方式,结合制造企业的发展要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成本管理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通常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通过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后编制一个成本计划,提出相应可以减低成本的有效管理控制措施,实现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标。笼统的将成本管理按照时间划分为前馈管理,过程管理以及反馈管理,这样的成本管理模式在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连续性以及及时性,容易导致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过程中出现滞后的情况,不利于制造企业的发展。如何能更加好的落实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好制造企业的自身产品生产营销的优势,完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得制造企业能在激烈而又残酷的竞争市场中能有一容身之处,充分的使用ERP的科学技术开发建设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并使其能被应用于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下,促使了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然而ERP能让制造业的成本管理真正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为制造企业解决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及时对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症下药。

二、ERP系统

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那一天,企业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EPR网络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明白掌握这项技术能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到不容忽视的推动和增长。但是ERP网络系统软件在现实中的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它被应用的深度与广度都还不到位,使得多数企业在正真使用后的效果不是显著,所以其未能正真有效的引起企业决策层的重视和广泛关注,也未能到达其理应拥有的震动。ERP的全称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其主要内容是把企业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管理与监控,可以从管理的思想,研发的软件产品和能被应用的系统这三个层次进行理解:它的实质是在信息集成基础上的延生发展而成,面对企业较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思想,是集合了企业管理的理念,业务的流程,基础的数据、人力和物力,与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网络管理系统。

三、ERP下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应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向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制造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残酷,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求了制造企业必须能提供优质优价的产品,故此一个能在竞争激烈并且残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的制造企业,是能确保不改变产出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管控经营成本的消耗,严格杜绝成本的浪费;是能在保证不缩减产品的必要功能的条件下,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估值成本的消耗;是能在保持产出率在不断增长的前提之下,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一个成功的制造企业在降低经营成本的时候,必须本着提高经济效益为其根本前提,任何以降低成本支出为目的而忽略经济效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并不是意味着降低产品的品质,只有在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ERP能为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协助制造企业在在成本管理中明确产品生产销售的主要干线,是提升制造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等的关键核心,它的使用不能仅仅依靠着企业中低层成本管理人员的使用与认知,若要能真正有效的利用好ERP这一技术软件是非常需要一个制造企业的领导班子的参与和授权,这样才能让ERP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调动起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在产品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全局性。还用制造企业必须得了解到ERP是一项投入的工程,其也有着市场商品经营的特点,不是一个立马见效的改变,制造企业要有有一定的恒心,不要因为不能立竿见影就把其唾弃,要在不断深化应用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善,使其技术能真正完美的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经验结合。成本作为影响制造业生产营销同品质同功能产品过程有效取得市场份额关键元素,是确保制造企业从中获取较大利润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在做好制造企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最根本上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增强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来辅助制造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择,高科技不单单能避免所谓的人为失误或是那些细微却又影响着最终结果的误差,它还能提升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效率,从而有效提升经营中所收获的经济效益。ERP系统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上应用后,ERP在能使得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有质的提升,有助于制造企业善用资金,优化资金流出方向。实施ERP管理系统,将大幅度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效率,避免传统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滞后现象,与此同时新的科学知识能给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协助制造企业成功完善成本管理工作,促使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能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制造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制造业范文4

论文摘要:一个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该国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具备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自主创新投入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制造业自主创新力的提升。本文对阻碍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种种瓶颈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对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点产业中自主创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1.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自主创新水平不仅决定了该国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更影响着其综合国力的强弱。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制造已逐渐发展壮大,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开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自主品牌廉价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国外技术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种种制约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制造业认清自身问题,推动其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IT产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产业)是OECD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同时也是能够支撑、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IT、汽车两大产业在刺激科技进步、提高效率的同时,形成获取巨大利润和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1],对拉动国家GDP增长、解决就业、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两大重点产业却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发展呈“空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两大产业在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为整个制造业之最。因此,着重分析IT、汽车这两大出现矛盾的高技术重点产业,得出的结论将比分析一般产业更具代表性。

2.技术创新瓶颈分析

2.1技术改造力环节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是衡量产业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及二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2006年制造业平均技术引进吸收比为14.9%,在制造业29个产业技术引进吸收比的排序中,中低技术产业占据了前两位,医药制造业是排名前五位中唯一的高技术产业,而我国制造业两大重点产业IT和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比分别是9.9%和10.2%,比制造业平均水平低了近5个百分点。

世界发达国家对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过程极为重视,而我国制造业整体低下的技术引进吸收比恰恰说明其在技术上不思进取,对国外技术过于依赖,甚至不愿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变为自有技术,导致在技术环节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并每年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医药制造业虽是高技术产业且在该项排名中位列前五,但其对国家经济、科技的影响显然不及重点产业,而最接近技术引进吸收比1:1的两个产业既不是重工业也不是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整体发展的影响更为微弱。反观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技术引进吸收比说明这两大产业过于轻视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过程。而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国外技术的本土化进程,还会令我国企业在技术环节处于被动,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困境[4]。另外,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是有限的,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而不注重消化吸收转化为自有技术,只会大量地消耗科技经费,削减企业自主研发技术的资金,严重滞缓我国企业自有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

反观日本和韩国,其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正是取决于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大幅度增加消化吸收的投入,这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的水平,而我国制造业约1:0.15的平均水平与其较之相去甚远,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比甚至还低于我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重引进、轻消化,没有或很少有二次开发,缺乏对引进技术的“再设计”,不仅令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其“空心化”的发展也将严重阻碍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2技术本土化环节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之比是衡量国内技术竞争力以及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其中,2006年制造业29个产业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的平均水平为19.87%,在该项排名前五位的产业中,除排名第一的医药制造业为高技术产业,其余均为中低技术产业。而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分别为2.75%、15.65%,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IT产业2.75%的比值更是在29个产业中排名最后一位。

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但制造业平均19.87:100的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仍折射出我国制造业自主技术竞争力的孱弱。除个别如医药、家具、石油加工等产业外,在技术上普遍对外依赖程度高。其中,汽车产业15.65%的水平更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始终没有摆脱外资控制的发展现状——尽管与外资合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在技术上以依靠进口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力,为外资汽车做“品牌加工”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此外,IT产业在该项排名中位列全制造业最后一位更说明了其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而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容易使国内IT产业陷入“技术陷阱”——所谓“技术陷阱”,是指中国缺乏自有先进技术,不得不以高价从国外引进;而在努力制定国有标准的道路上,却面临着别的国家不接受中国标准,导致中国标准走上孤立的危险。

3.创新效率瓶颈分析

在2004至2006年我国各行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分布情况中[5],采矿业和能源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均不超过200个,而制造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却高达13,372个;采矿业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导致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到了51.5%,为最高,能源业企业中止创新影响因素最高的是“出现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或产品”,占到了39.4%,在制造业中,影响因素最高的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占到了40.5%。采矿业由于行业自身受国家宏观控制和影响较大,行业规模极为有限,平稳发展是其主要行业特征,而该行业自身对自主创新的需求一般,因此由于技术原因导致其企业中止创新活动属正常现象。而能源业同样也受国家控制,其情况与采矿业基本相似,因此技术问题同样是其企业中止创新的主要原因。反观制造业,由于其行业规模较采矿业、能源业不可同日而语,并且时刻面临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因此其参与创新的企业基数极大,从而导致中止创新的企业数也相对较多。其中止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这即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尽管制造业多数企业已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并已着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但由于创新速度过于缓慢,使得企业对创新的规划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多数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原因而中止自主创新活动。

4.创新环境瓶颈分析

对研究院所和高校支出与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之比是从侧面反映“产学研”联盟中“产”与“学”、“研”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其中,2006年制造业29个产业的平均水平为31.34%,在排名前五位的产业中,唯一的高技术产业是医药制造业,其余均为中低技术的轻工业产业,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的比值分别是6.60%、20.7%,排名最后两位。

“产学研”联盟是使“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达到共赢的载体,其中“产”与“学”、“研”联系的紧密程度往往决定了该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如果“产”与“学”、“研”分割,会使得成果评价标准分割,甚至在应用研究的技术成果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急于出让“成果”。而企业作为技术受让方,限于人、财、物和能力,在没有完成实验开发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接受“成果”。“产学研”的脱节,在目前产业自身尚未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效率的低下。而我国制造业31.34%的平均水平,也恰恰表明了其与研究院所、高校联系的不紧密。而排名前五位的产业的规模都极为有限,其“产学研”相对较紧密的联系也无力影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格局。反观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排名全制造业最后两位的比值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科研、制造各自为战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产业对国内研究院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不信任。

5.对策与建议

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相对较短的产业历史和贫乏的技术积累使得缺乏自主创新力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观中低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由于悠久的产业历史和长期的技术积淀,其无论在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上都强于重点产业,但由于行业规模所限,其较高的自主创新水平却无力改变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力孱弱的现状。技术环节重引进、轻消化,依赖国外技术,“产学研”各方联系松散,创新速度缓慢等一系列瓶颈严重阻碍制造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令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隐患重重。

综合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如下:

(一)加大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投入,将国外先进技术转化为自有技术。应匹配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加大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力度,尽快将引进技术转化为自有技术,避免长期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

(二)加大自主研发技术力度。高度依赖国外技术不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只有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才能培养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从而摆脱外资的钳制并与之竞争。

制造业范文5

1、汽车制造业则又包括汽车整车制造业、改装汽车制造业、电车制造业、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

2、汽车制造业很多人以“汽车是消费品”为依据将其归于轻工业,但是汽车制造业应该属于重工业,我国政府的统计数据中也是将汽车制造业归类于重工业。

(来源:文章屋网 )

制造业范文6

关键词:制造业OEM自主研发ODM

一、OEM的基本概念

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起源于欧美的服装行业。原意为“原始设备生产商”,也称贴牌或定牌生产。指掌握“核心技术”的委托方(外包商)委托代工商(受托方)生产制造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后再加工或销售。中国制造企业在近年的快速成长历程中,OEM生产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家电企业约90%在做OEM。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日益削弱。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日益重视专利战略在国际分工和工业布局调整中的保护作用。OEM下代工地位的弊端日渐明显。如何转变受托加工下品牌、技术、渠道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有品牌,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迫切关注的问题。

二、OEM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从GE到LG,从松下到东芝,从西门子到伊莱克斯,从飞利浦到惠而浦……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家电名牌都有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或通过与中方合资生产,或由中国厂家代工生产(OEM)。跨国公司一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和较高的生产率,降低成本;二是利用本地化生产,打开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也都是以OEM方式进行外贸出口的。在美国商场里,诸如纺织品、玩具、电话机等几乎一半以上是贴着外国商标的中国制造。此种方式可实现低成本扩张、专业化制造、专业化营销、资源优化组合、产销动平衡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OEM业务转移到中国内地。中国国内地已经成为全球OEM生产基地,中国每年可以从全球的OEM市场上获得一至三万亿美元的业务。IT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照明、五金、玩具、家具等行业的OEM产品在中国内地的出口产品中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OEM对中国制造业正反两方面影响分析

1.正面影响,完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人才,解决就业

中国多数制造企业不具备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OEM战略以其风险小、渠道开发成本低,只需进行生产投入。OEM能快速改造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线的优越性而倍受青睐。具体表现在: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

第一,有利于消化企业过剩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降低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损失;国内的许多企业由于过度追求市场,盲目上马项目,而当项目完工时却发现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了,此时为外资企业从事贴牌生产可以保证企业充分开工,解决了设备闲置和员工就业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利润。

第二,有利于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国内企业可以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学习效应获得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同时利用外包方的市场优势和研发优势,指导国内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内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没有能力同国外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场竞技,成为他们的OEM后,就成为他们的供应商,避免与国外大企业过早展开竞争,为企业生存争取到时间和精力。企业刚成立时就要求它背负起民族工业的重担是不切实际的,会加重企业决策的艰巨性,给一定的时间让它在市场上磨练是企业尽快成长的捷径。

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规避市场风险:企业主要从事OEM生产,设计和销售都由外方负责,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力,使企业有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为企业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同时,成为外方的OEM使企业接触到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促进了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化。

2.反面影响,缺少自主产权,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

企业从事多年的OEM生产之后,有可能对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敏锐性:设计和销售都与自己无关。而市场始终是企业经营的风向标,一个忽视了市场的企业必将受到市场的淘汰。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企业存在价值在软性指标上的最高体现。一个长期从事OEM生产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就会失去了开发自己品牌的驱动力。

供应链的一般形式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供应商对生产商有较高的制约力;而在有OEM的供应链中,虽然,国内企业是处于供应商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竞争成为供应商的企业众多,另一方面供应商的设计由外资厂商提供,供应链条就变成了外资企业(提供设计图纸)——OEM(生产)——外资企业生产——销售的模式,身为OEM一方的企业的产、供、销三个决定产品利润的关键环节基本上控制在对方手中,使我们的企业失去了经营的自。

由于技术这一关键生产要素控制在对方手中,使得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利润中的70%-80%被跨国公司收入囊中。国内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时失去了争取有利地位的资本,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实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而言,即使有较大的利润,也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跨国公司选择我国制造企业进行OEM生产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劳动力成本会逐渐上升,这样必然逐渐失去相对优势,未来跨国企业的OEM业务就可能转向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四、对策及建议

1.借鉴日韩台在70年代进行产业链升级的经验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品牌的兴起很大程度得益于与欧美企业的合作、获得和消化了大量的隐性知识。韩国三星公司最早为美国通用电器贴牌生产微波炉。通用电器给予三星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帮助,使三星公司学会了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星公司成为亚洲第一家超过美国和欧洲竞争对手的公司。三星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第一,国际技术转移有不同的方式,技术可以通过许可的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也可以通过文献、样品和人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技术许可在三星的早期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后期阶段主要依赖本身技术能力的积累。第二,技术可以转移,但是能力不可以转移,因此在技术转移之前,必须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对合作项目中的隐含知识消化与吸收。

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是技术成果转移中不能或没有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知识。技术成果的构思、设计、试制及其生产的技术诀窍类知识。技术成果中的隐性知识隐藏在技术人员的头脑中和操作过程中,它通过双方人员的接触和技术培训得到转移。OEM购买方通常需要提供详细的技术图纸和技术支持,以便受托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生产,还要对受托方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这些支持促进OEM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高。

2.发展自主研发,制造业从OEM向ODM转化

ODM(OwnDesigningandManufacturing)是指“原始设计制造”,是委托方全部或部分利用受托方的产品设计,配上自己的品牌名称进行生产销售的加工合作方式。战略旨在帮助企业利用生产投入过程自主开发产品,创建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技术的外溢效应,即利用委托方提供的设备和技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实现设备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二是按客户要求设计开发产品,以自己的品牌实行定制营销,强化基于客户的关系管理;三是加大科研投入、重视技术创新,ODM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即通过新产品发明和工业设计来实现在市场商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四是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品牌战略体系,重视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海关备案等方式来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从商业和法律两个角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世界经济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分工体系呈现初垂直化特征:即发达国家的掌握关键技术,发展中国家从事硬件制造。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都是以加工组装为主,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方手里,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非常少。

在制造产业的分工格局中,只有那些研发和设计能力强,能够提供多种差异化产品和产品解决方案的代工企业,才可能与外商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的制产品往往是成熟期产品。对于高端技术产品,外商往往选择独资经营。在资金与技术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迫切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多方面政策性的扶持。首先要重视专利库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国家科研资金投入的浪费。企业若能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既可及时了解世界技术水平及发展方向,又可高起点二次创新。

五、结语

虽然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极易被原材料和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取代。为了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现有的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逐渐地从OEM向ODM过渡,通过自主研发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攀升,拥有自主产权并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彭坤顺,李夏苗,刘立存.我国企业OEM发展战略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4-15.

上一篇低碳生活

下一篇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