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自动化范例

制造业自动化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1

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生产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产生一种低成本,高品质,并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的不同品种的产品的能力,能力,以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灵活的生产制造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更高的客户价值。非常适合小批量的思路和方法,柔性制造,品种多,交货及时的现代潮流的市场需求市场的变化和客户要求的快速,灵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灵活的优势,一方面,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以适应制造业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灵活的制造系统,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灵活的优势,采取销售模式主动提升价值的个性化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赢得了品牌的声誉,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设计在设计干预“是指销售人员在客户的产品设计,前端干预企业的销售模式实现设计,共同推广顾问式销售,专业的服务营销文化:每个销售人员成为专家解决客户的问题”产品,不仅销售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帮助客户实现优化设计的产品,从客户的需求点,增强个性化的产品,并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同时,客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优势的企业灵活性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双赢的盈利模式上。客户价值提升的同时,公司也将获得大量的订单和个性化的溢价。

在机械制造中运用工业工程达到绿色生产

机械工业中运用工业工程中的运筹学,经济学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绿色设计包括:1)确定的原则,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和绿色部分的设计,选择绿色技术和加工设备,节能,节水,节材达到设计要求,材料可以识别,优化装配和可拆卸式设计;2)绿色设计的评价是节能,节水认证和再商品化率;3)该产品是一种的绿色产品绿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性能的客户在同行业同类产品,美观,安全,健康,机敏,适用和可以接受的成本效益,企业重组率的自我肯定量化评分的能源消耗。

第三方抽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公共环境报告,向社会公告之类的结论。其权威性常受到质疑,但可作为参考客户购买产品,因此反映了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满意度,成为的绿色改进的信息来源。创新过程中,要发挥环境效益。应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概念,在具体的生产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效益。诸如研磨,使用的油基磨削液会产生石油和天然气,烟雾,苛刻的生产环境中,和后处理的研磨液是成本太高,以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干式粉碎或准干式切削的方法来处理。不仅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2

关键词:智能制造;专业综合能力;信息化技术;实践教学

目前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体现在人才的匮乏。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制造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低端制造,技术落后,工人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不多。各职业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直在努力培养技能出众的人才,但多年的教育理念形成的惯性思维,造成人才的综合技能不强,所学知识不贴近岗位,需要企业再次培训或降级使用,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职业院校课程设置脱离了企业实际需要,知识陈旧,不能领先于制造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开发对这一现状进行解剖,破解,开发出一套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专门课程,融合多学科、多技能、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尝试一条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1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要素

(1)“智造”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智造”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和开发的模式有新建和改建整合两大模式。项目立项后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在原有的实训室基础上新建了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室,配置了五套模块化机器人及二套六轴机器人本体,能够完成整班学生进行拆装实训;成立了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容纳45人进行机电设备连接和装配;改建了电气装调车间,配置了电气安装实训台(此实训台已申请新型实用专利)48台,可以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及按调;整修了机床电器柜,更新了电气元器件和内部电路,更贴近新的实践教学内容;自动生产线做了整合和维修改造,用于专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训练和考核;改造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室,采用仿真加模拟技术完成现代电气控制的设计和安装调试。在此硬件条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智造”类大综合实训课程。

(2)“智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通过研究学生完成的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智造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确定了智造岗前训练的三大模块,其目的是通过“智造”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链,将项目各个主要阶段有机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实际感受企业的项目操作流程和规范,熟悉企业团队协作开发环境及方法,逐步积累制造岗位的项目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基本能力的整合、迁移,使学生能够胜任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岗位的各项工作。目前围绕“智造”主题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中选取《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应用》等课程的核心实训项目,分三个模块对课程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实操来巩固理论知识。《三菱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是基于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岗位群的需要而设置,是数字制造的核心,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推广的第一步,此模块采用了仿真技术来完成设计和安装调试,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对数控设备进行熟练的使用;模块二《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是基于工厂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和技术管理等岗位群的要求而确定,通过对工厂常用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训练,熟悉了各个设备环节,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满足,学生可以对常用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进行检查维修,胜任相关工作;模块三《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查》是针对工厂设备维修和技术管理岗位而设置,通过常用机械加工设备如:万能铣床、万能镗床、磨床等机械加工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排故训练,掌握实战技能和技巧,积累工作经验,快速提高技能。

(3)“智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以“智造”职业岗位工作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一是设计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实行实训室的全面开放管理,从而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二是服务技能竞赛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精英教育,技能大赛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智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要在吃透大赛赛程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实践教学标准。夯实理论基础,强化整体训练,以点带面,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以项目任务为目标,培养合作精神,锻炼领导能力;三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微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信息化技术水平,将“智”融入知识和技能的构成体系。

(4)“智造”综合实训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围绕“智造”综合实训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采用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一用实践工作锻炼教师,通过组织实训平台教师外出挂职、培训研讨、联合开发、讨论综合实训课程标准、顶岗实践等多方式全方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联合组队参加技能大赛,老带新,新教师通过老教师的帮带积累大赛经验,完成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积累。三是外聘企业兼职教师进行部分实践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指导,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和岗位职能等内容。

2“智造”综合实训基地的运行和升级

为了“智造”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有个健康的发展方向,保证正常教学的开展,必须: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实行实训基地建设责任制,形成学校主导、院系主抓、负责人主建、教研室主管的“四主”运行体制。和企业间更是多点开花,重点落实,与企业多渠道的联系沟通,与企业的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确保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2)不断总结,加强过程控制。负责人根据建设规划,加强与企业合作,不断改善外部条件,定期开展建设工作总结,进行自我评价和学院考核,确保综合实训课程的总体建设水平和实施顺利进行。同时,学院和系部积极协调实训基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宣传、展示基地建设成果,推广基地建设成果的应用。

3“智造”综合实训课程的试点和推行

本课题2018年5月开题,经过企业调查、岗位职能分析、问卷了解、学生知识结构调查等一系列的前期研究探讨,通过选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和规范进行资源整合,设计出“智造”综合实训课程,确定了具体的实训内容和环节,完成制订了课程标准、编制了实训指导书和考试题库。2018年下半学年在16-城轨机电01、02、05班进行试点,为时六周。这种模糊了学科界限,以实作为主的,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新型课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学生以可见的速度迅速掌握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初步能够胜任一些相关工作岗位。一些学生得以参加部级区级技能大赛,获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国赛二等奖。经过应用试点实施,仔细分析全部观察效果继续推进项目完成。一是继续利用综合实训课程项目进行分层次教学,其中现代电气控制系统按调参赛训练和机器人应用技术参赛训练延续了综合实训项目的进程;通过全面实行实训室开放式管理,为培养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创造条件;二是调整综合实训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增加题库数量,根据实训内容的调整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对实训室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三是通过项目推进促进完成师资队伍的双师建设,多名教师完成了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挂职和企业实践,多次到苏州、上海、深圳等地高科技企业进行参观培训,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和自我提高,2018年本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共四名教师完成了高级技师培训取得高级技师证书。四是项目对1+X证书的推进有了落实,,2019年下半年,“智造”综合实训课程在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城轨机电技术专业全面开设,学生通过六周左右的教学时段完成三个模块内容的实训,再参加广西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组织的考试,以获得中级电工证书。

4“智造”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推广及效果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岗位维护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引领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以行业标准、规划教材及基于行业标准、规划教材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采用典型工作案例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4.1教学方式的变化。通过共建的综合实训基地进行实际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教学过程则按照维修电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使学生规范操作形成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90%以上的教学环节安排在生产性实训基地。

4.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

(1)采用与生产性实训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手法,强化实践环节。通过把每个工作任务落实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学生学会了知识能融会贯通了,通过训练提高完成了生产任务,产品质量达标,就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教学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课程网站,丰富课程资源,课程既能满足课程教学,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新增和修订实习实训项目和教学录像4个,并对课程标准、情境讲义、情境任务书、教学动画等内容进行修订和改版。

4.3教学效果。

(1)经过多次对学生的调查,95%以上的学生增强了课程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普遍提高,夯实了理论基础。对实训中心指导老师和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效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2)精英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执行,部分学生经过实训,参加了国赛和区赛,分别获得国赛一、二等奖,区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3)校外专家对课程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成效给予了教高评价,企业及学生就业实习单位对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5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受市场及经济面影响,与企业合作力度达不到预期,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得不到配置。

(2)受经费和场地限制,综合实训基地智能化程度不高,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仿真技术如VR技术。

(3)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建设主体应该是课程本身,应运用网络技术,采用“高科技”、“网络化”教学手段。在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同时应完成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完成精品课程网站作为课程教学体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4)证书的获得率不够理想,部分学生不主动积极的报名,对证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1+X证书的推进速度不够理想。

6进一步推进改进项目的有关建议

(1)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作为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手段,不断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人才培养质量。

(2)在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与同类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扩大学习者的受益面。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3

关键词:职业素质;机械制造;自动化;人才培养

1人才需求分析

职业素质是社会大生产阶段,社会分工精细化后逐渐产生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与操作能力、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是人们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人综合素养。职业素质越高的人员,工作效率越高,工作成效越好,越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在我国目前各行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都在提高的背景下,对于机械制造行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结构逐步向着复合型、国际型发展,人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要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较好的适应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需要综合掌握外语、识图、制图、相关计算机软件操作等技巧,并且要在实习、操作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

2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校课程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较大。当前,我国各生产行业对于机械化、自动化的需求不断与国际接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不停学习新鲜知识与技能,比如最新软件的使用技能、最新设备的操作技巧等,但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材仍沿用多年前的内容,理论知识与操作都技巧都比较传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实习期或者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会面临较大的挑战。(2)对于职业“软实力”的培养有待完善。在工作中,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能力可以称为从业人员的“硬实力”,而工作中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软实力”,具有极高的灵活性,既难以通过课堂授课完全传授,也很难进行量化测评,与学生个人的性格因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都有关系,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方能逐渐提高。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校培养中,对于这些“软实力”的培养,尚无系统的培养规划,基本处在教师口头讲述、学生自主摸索的状态。(3)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不完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主要在高职系统展开,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是该专业就业及发展的重要考核内容,在学校的教材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覆盖现实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提供的技能培训、模拟训练等,也难以同真实的生产条件相比,这种条件下培养出的学生,在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会有所欠缺,难以适应真实的生产环境。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是较实用的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当中,感受到组织化的生产流程与技术应用,能够使其实践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机制还处在较零散的状态,缺乏常态化、系统化的规划。(4)师资配备不够完整。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师队伍构成较为单一,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较少的问题,大多数教师为专职,缺乏在相关企业工作实践的经历,也就难以传授学生更加丰富的技能。

3提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建议

(1)树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是要训练符合市场职业需求的人才。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大部分采取较为粗放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不利于系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该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紧密跟进市场的发展需求,根据机械化、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2)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针。夯实理论基础。机械设备的操作,是系统化的流程,必须要对相关的机械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对机械操作的基本流程非常熟悉,倘若理论基础不牢固,那么职业发展能力就会非常受限。以应用为导向。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应用为最终导向,能够适应工作需求的学生,才能够有持续的工作发展动力。在人才培养中应当主动设计与市场应用相结合的培养内容。(3)丰富人才培养的方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从课堂传授、校内训练等较为单一的方式,逐步向校企结合、市场导向、灵活调整的立体培养方式转变,丰富的培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职业训练的成效,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课程体系的创新、培养方式的创新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4)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虽然难以量化评测,但在学生的求职过程和职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良好的职业素质会支撑学生在进入职场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机会,对学生的塑造是隐性的、长期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规定的课业之外,需要聘请专业的职业培训师,为学生制定适应其入职要求的职业素质标准,并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测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5)完善师资队伍的构成。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的构成中,可以适当增加企业培训师、企业人力资源等兼职岗位,定期为学生讲授企业的工作流程、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等,同时还可邀请已毕业的优秀校友,返校为学生讲授工作经验,让学生在就读期间便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为自己的发展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4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高职培训的一个主流专业,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都应当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敬平.职业素质导向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59-60.

[2]吴磊,王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0):62-64.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我国科技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为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行业不断地输送人才,而机械行业作为一个基础的行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培养机械行业的科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两者结合的专业,这类人才他们的综合能力往往比较强,这也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

1.1强化课程专业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解放劳动生产力,运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来不断地提高劳动效率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工业的逐步发展,机械设备的运用也不断加大,因此我国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不断地完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我国机械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应当录用专业知识完备且综合能力较高的教师来进行该专业的教学,同时也应当建立农业机械实验室为同学提供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与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了解到如今的就业发展形势,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已取得了国际技术的支持,一些高校也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来进行人才的培养。新时期背景之下,各大高校也应当加强专业建设,构建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而增强人才就业的竞争力。

1.2重视课程实践性

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学校应当选择适合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改革摒弃原有的课程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实践对于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实践的过程当中,加深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其次专业课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教师应当进行深入仔细的讲解,并不断地强调注意事项来加深印象,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当中打好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他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十分广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应当综合多门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从而满足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机电一体化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

2.1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随着一些控制程序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如今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技术有较强的应急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特别是在一些程序设定的控制力上,工作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当中,一些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已经逐步取代了人工操作,这也减少了很多一些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效率低下等情况,通过计算机终端来控制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的总体效率。与此同时,一些自动化设备也带有自动监测的功能,因此在生产过程当中,如果检测到有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会立即进行处理。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较为先进的大型机械他们的工作效率比传统的机械要高,很多人员用量也大大的减少,生产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了很多,这些优势都是人们逐渐摒弃人工生产不断引进自动化机械的主要原因。

2.2提高了安全性

很多自动化设备都是由计算机终端来控制的,通过在计算机中设定相应的程序从而控制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都具有检测功能,提高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危险性。现如今有很多工厂都引用了大型的自动化设备,例如机床的结构十分的复杂,如果用人工生产机床,那么如果出现漏电事故,人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并进行处理,往往会引起一些大型的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设备能够对于漏电等事故进行监测,并发出警报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系数,对于一些突发的状况系统会有应急的方案来自行处理。

2.3便于使用

我国传统的大型机械设备在调整生产的机械尺寸或是规格时需要借助外力的支持,在调整的过程当中还会出现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力度不够,造成工作人员受伤或者机械设备损坏的现象,通过引进自动化机械设备,可以自动的调整机械的规格和尺寸,提高机械使用的便捷性,为人们生产带来了便利。例如一些切割设备为了满足客户对于切割尺寸的要求,工作人员在使用切割机时,应根据要求进行调整,而这些切割机的体型比较大,在调整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外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自动化设备就能够根据工作的需求来调整设备的尺寸,完成不同尺寸材料的切割,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动化技术将人力、技术的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指令的切换来改变设备,使得设备的生产符合客户要求。

2.4节约资源

由于我国机床的总量很大,每年资源的消耗占社会总消耗的比重也较大。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或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在传统模式生产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设备工作所需的能源总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然而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能够及时地显示所需要的能源量,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2.5提高建设水平

在如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计算机等科技的支持。随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广泛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也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师资力量、课程的安排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与此同时,学校应当结合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霞.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6):58+60.

[2]孙洪霞,刘昭,李红伟.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30-231.

[3]汤乐,彭子佳,谭立鸣.新世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的探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11):120.

[4]王祺波.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5):175.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出额已经占据全球的28.5%,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机械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阶段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填入创新元素,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是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项教学重点,需要在教学构成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1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意义及优势

1.1新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意义。1)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的产品制造加工中,可以提升产品的精度,减少误差,同时降低机械生产存在的安全隐患,计算机技术数据计算、操作等过程中的准确性要高于传统人工计算机操作。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过程赋予程序化,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生产效益。3)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实时监督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一旦机械发生故障,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其自动暂停,以最快速度找到故障出现的原因,工作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维修,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对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

1.2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优势。与传统的人工机械设计制造相比,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的人工机械设计制造中会存在很多人为造成的失误,导致产品报废率较高,浪费大量的材料及人力,生产效率较低,影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有效减少失误发生,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对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实现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2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要求,在新时期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在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完成设计、制造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扎实基础、注重技能、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原则,让学生具备丰富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2]。

3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

3.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这就需要当前高等院校在对学生日常教育时进行有效改革,从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进行专门化培养,同时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增加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具体来说高等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深度合作,以此来构建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重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从社会的需要进行入手,有针对性调查社会需求,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同步,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出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对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比如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至关重要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师在讲解时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则显然不够,由于此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对其教学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引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的结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3]。

3.2配备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中,教师的特点决定着专业的特点,因此若想要对专业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建设,首先就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使教师可以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角度引进,提升学校当前的氛围。例如高等院校可以对当前的教师招聘结构有效升级,不拘泥于教师所就读的学校以及其文章的发表水平,而是可以从更加综合、广泛的角度对教师充分考虑,使学历不高但是专业水平与实践水平强的教师可以得到任用。同时学校还需要有效更新当前的教师团队,让更多年轻教师可以充斥到教学的领域之中,由于年轻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可能有限,但是其发展有较强的可塑性,其可以与学校发展完美契合,更好促进学校有效发展。而且年轻教师思维较为活跃,使得学校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多元化。最后教师在入职之前要培训,使得教师有效适应学校教学特点,有利于构建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

3.3创设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当前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背景下,高校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以此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质量。例如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创设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引导学生走入企业内部,感受在实际岗位中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作人员的要求,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学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这种联合培养人才制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新时期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在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下,高校在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时,还应当注重优化课程体系,组织校内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在最后的期末评价中,可以将这部分的实训内容设计相应的学分,建设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课程体系[4]。

3.4专业特色更为明显。培养专业化人才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意义上教学体系有着很大程度的缺陷,高等院校在教学体系构建时需要从本校的特点出发,更好尽心教学。例如高等院校在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时,首先需要改善现有的缺点,加强优点,从实践之中探究改革的有效性,同时在发展过程之中使自身的缺点得到很好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实际操作机会,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可以得到应有实践。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比赛建立方面入手,从学生的本身出发对课堂中讲授的内容进行实践,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体会不同的知识,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各个学校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构建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当地高水平建设的高等院校入手,对其专业构建特点进行充分学习,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构建本院校专业教学体系,扬长避短助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更好凸显本校构建特色,使得其专业构建目的得到实现。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中。但是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当注重创新和改革,凸显新时期下特色化与内涵化,例如可以通过创新和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优化教师团队等方式,实现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满足新时期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旭.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5):251.

[2]谭迦南.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6.

[3]陈林.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59.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传统模式下,从业人员以手工配合机械设备,其产品制造效率较低,且质量不够稳定,整个生产体系存在隐患与风险,而自动化技术可对机械设计制造环节提供全新的模式体系,提高机械制造效率与质量,并保证环节的安全性。机械设计制造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其核心要点,技术与良好的生产设备共同配合,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机械设计制造环节运用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改善机械制造的准确度与效率,并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产业整体水平得到优化。

1现代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常见工艺

1.1设计工艺

农业机械设计环节,工作人员需在设计方案内部明确加工工艺与标准,借助数控机床,可将设计方案输入到对应的工业软件内部,随后即可按照加工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加工,产品最终面貌将直接展现在设计人员面前。设计团队可针对农业机械实际状况,对原有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果再次输入到相应的软件之中,从而实现农业机械设备的不断改建与提升。此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方案可得到严格执行,设计内容与实际生产实时联动,借助良好的模型建设,设计团队的工作压力得到全面缓解,工作人员生产作业更为便利,农业机械加工制造效率得到提升。

1.2焊接制造

农业机械各个构件应结合具体应用与实际状况,对需要进行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处理,消除焊接位置内部应力,从而提高机械的整体性能。但传统设计制造模式下,焊接环节的质量通常取决于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很容易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与隐患,因此,农业机械制造工作应加强焊接环节的科学管控。当前采取的焊接技术不需要区分正负极,而是依照具体的设计方案确定焊点,待焊接设备接通后,即可完成具体的焊接任务。但是,焊接设备接通时,电流进入到设备内部,设备温度会大幅升高,焊接部位会出现熔化问题,这对于机械设备质量会带来影响。因此,制造工作者可采用热处理方式,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加热,随后再进行焊接操作,这样可有效改善零部件的机械性能与强度,满足农业生产需求[1-3]。

2农业机械设计环节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2.1可有效提高资源领用效率

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对资源利用水平不高,无论是设计环节还是生产制造环节,很多原材料被浪费,原材料的使用得不到科学管控。与之相比,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材料利用水平很高,生产过程管理更为精细,这不仅可减少资源浪费,亦可保证生产环节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国机械设计制造领域长期处于粗放式生产模式,多数企业只看重每年的产量,虽然产业内部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粗放式生产模式自身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也让众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企业生产效率难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弱化。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设计团队与生产管理者可随时发现设计与制造过程存在的资源浪费及能源过度损耗问题,可实现生产加工废料的进一步利用,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机械设计与制造优势,提高产业自身的发展潜

2.2可进一步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效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在改革力量推动下,各类重工企业实施的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更为看重效率与质量,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益成为企业不断成长的根本。在此影响下,企业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市场地位,就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与措施,优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环节,提高设计制造质量与水平,因此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的融合成为产业的必然趋势。效率与质量是两个相对矛盾的要素,传统生产体系下,企业想要提高效率,就必然需要牺牲产品质量,而企业想要改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一定会出现下滑。与之相比,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全新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可消除效率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技术工艺的内在价值,对设计与制造环节进行改良,注重精细化管理与控制,进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亦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制造的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日新月异,而工业机械设备生产工作也逐步转向小型化与精细化。此外,更为严苛的使用需求,让工业机械设备各个部件的精度与质量标准越来越高,如果设备零部件在精度与质量层面存在缺陷,机械设备使用环节将会出现异常,也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实现生产环节的科学管控,强化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的精准度,借助计算机软件与编程指令,实现生产线数控机床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保障生产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改进生产环节,提高质量与精度[4-5]。

3自动化技术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3.1技术应用水平不足,产业发展存在困境

现阶段,农业机械领域内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普遍偏低,虽然很多厂家也在使用一些自动化装置,对农业机械局部进行改造,也在对生产制造环节进行改良。但是农业机械设备设计环节却没有真正思考自动化技术存在价值与意义,很多机械设备的设计结构十分复杂,最终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不仅严重影响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让生产效益得不到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下,农业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工作应将技术创新与整体改造放在首位。国内众多厂商依旧为模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这也让我国农业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陷入困境。

3.2农民群众未能意识到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生产劳动力不断减少,这就让农民对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应用需求较高,迫切希望通过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劳动强度,农业机械化已逐步走向正轨。但自动化机械设备与传统的机械化作业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农民群众对于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运用能力较差,且多数机械设备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足,设备性能与生产发展不符,最终造成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与企业应不断加大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生产与应用宣传,以提高设备自身效能为手段,优化设备应用水平,从而提高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影响。

3.3农业生产发展缺少精准化思维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应用依旧处于探索阶段,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搭配以及设备与生产场景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冲突,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与国际先进农业自动化机械存在很大差距,体系完善程度不足。很多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厂商缺少创新思想,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环节缺少技术改进思维,单纯看重眼前利益,未能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诸多难点,最终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度很差,而这种现象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4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4.1物资供应系统与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环节,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制造过程所需的原材料与半成品需及时运送到指定位置,并交由对应的生产设备完成加工,这一过程需配备自动化物资供应系统与检测系统。系统内部配备自动化控制软件、自动化传输设备与单机自动设备,每一项设备的具体运作与功能均关系到实际生产工作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传统手动检测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需求,采用自动化检测系统成为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检测效能的关键步骤。现如今,自动化检测技术主要涵盖智能设备诊断技术与识别检测技术。

4.2自动化信息系统

农业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控制人员需使用自动化信息系统,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产品数据库系统以及过程辅助设计融为一体。其中,设计团队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各类应用软件的帮助下,完成农业机械设备零部件以及整体结构的设计工作。生产管理者可利用辅助制造系统,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合理管控,而产品数据库系统可为设计与制造环节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农业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中采用的辅助过程设计,其可对设计及制造过程实现连续改进与优化,生产管理者可根据生产环节的具体反馈,对制造过程进行升级,并为后续设计与创新改进提供有效帮助。

4.3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

农业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工作中,自动化装配系统是实现生产制造自动化的关键一环。生产企业需要使用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设计工作者则需要将设计方案内部指定的技术工艺与生产参数输入到相应的数控窗,将特定的原材料与半成品支撑对应的形状,同步完成零件的组装、处理、测试、调试与验收等全过程。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辅助下,设备生产环节得到进一步简化,单量传统手工装配工作被自动化设备取代,企业人力成本投入大幅削减,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5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

5.1柔性自动化

柔性自动化技术注重生产灵活性,企业应根据机械设备制造的具体需求以及实际制造情况,灵活调整自动化技术应用,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环节的适应能力。以当前应用现状角度分析,很多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多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链式制造流程,并取得良好的生产控制效果,而这也同样凸显出头型自动化技术对生产制造的适应能力。随着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的不断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可为企业实施管理改革提供更为便利的基础环节,企业管理者可根据柔性自动化技术形成全新生产线对生产人员队伍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与能耗投入。

5.2信息化

信息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前提与基础,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也是实现自动化设计制造的关键。数字化技术让各项自动化操作成为可能,设计生产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更为清晰,而整个体系的改进与调整则是技术工作的重点考量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环节的各项数据也同样得到高效利用,借助智能传感器,生产数据信息可实现实时收集、传输与分析,生产流程可得到不断优化,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5.3集成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业正在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与系统的集成,可将原本分散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变成一个整体,而整体系统建设则要考虑影响设计与制造的各项漏洞,实现设计与生产的科学调度,并使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制造流程的具体数据信息济宁分析,对原有的作业体系进行改良,从而不断提高生产加工精度与质量。农业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集成化,也是企业实现生产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根本,企业将设计、生产、制造及运营等多个环节进行组合,合理制订生产计划与技术改进方案,合理调整生产线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灵活性与创新能力。

5.4虚拟认证

虚拟认证技术可实现对生产作业状态的模拟,利用数字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注重对生产装配环节的分析,注重对工艺技术的调整,并对工艺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打造更高标准的柔性制造系统。生产制造工作开始前实施全过程状态模拟,亦可让设计创新成本得到全面控制,生产线制造过程对工艺设计的应用亦可调整至最佳状态,生产成本也将得到有效削减,工艺应用效果更为良好,农业机械制造效率与质量不断提高。

5.5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产业融合的重要成果,数控技术可不断提高机械生产环节的控制效果,可将机械设备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提升至全新水平,机械装配精度与质量更为可靠,生产环节存在的质量风险被压缩至最小,先进的设计方案与技术工艺价值得到全面发挥[6]。

6结语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7

【关键词】中职;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对策探究

一、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机电产品与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运行与控制、生产经过以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当前的社会将科学技术视为第一生产力,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就无疑承担着培养专业性、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重任。然而,当前培养人才绝非容易的事情,经过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可知,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有许多学生选择在初中毕业之后去中职院校进行学习,然后毕业就步入社会以期未来能够在学成之际成功就业。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还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联。部分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降低,因此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十分有限的,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缺少严格的自控能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中职学生过分贪玩,没有将时间和精力付出在学习之上,更不用说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1.2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教学设备也一定要随之不断的更新和提高。虽然部分中职院校会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的设备,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的设备和器材无法及时的进行更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对最新的设备和器材进行了解和使用,这个问题也是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除此之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平台相对单一,并且实践时间也相对较短。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定会走入社会在岗位中进行工作,因此,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职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如果学生的实训效果较好、实践能力较强,那么学校的就业率自然就会提高,如果学生的实训效果较差,学校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教学不够,那么学生就会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受到严重的影响。

1.3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内容的更新速度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十分迅猛,一般某项科学技术刚问世不久,随之而来的就是替代性的科学技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经过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可知,当前部分教师都缺乏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信息与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依然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得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降低了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效果。

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优化教师专业素养

在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学校要侧重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随时关注当下出现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来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同时将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尽可能避免教学落后于时代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制定专业的教学目标,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现代化科技社会培养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同时能够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从事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将信息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与计算机技术互相融合,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过度依赖于课本教材的思想,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一致。另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僵硬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来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如果这节课程需要讲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晦涩,那么教师就是要将内容转化成具体、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吸收。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侧重创设生动、丰富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觉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2.3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一般来讲,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就职于社会中一些工厂企业的一线岗位,而学生想要坚持的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积极、良好的学习条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投入资金完善实践设备的建设,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进入车间进行实践操作,并且使学生在充足的操作时间之内夯实自身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将专业做为导向,结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实训室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对资金投入加大力度,购置一些当下先进的实训仪器和设备,放置在实训室中以供学生操作和使用,以此保障学生在学校中就可以及时的获得、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和教师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深入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的问题,教师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然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侧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条件,提高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北萍.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4(43):180-180.

制造业自动化范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大环境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得到更大范围地拓宽,现有的农业生产率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生产发展趋势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将基于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现状,指出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的优势,提出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趋势逐渐放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成为必然途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随着精细化农业的推广,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大多采取的是手工制造或者是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再加上农机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业机械生产设备陈旧、生产质量较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在农业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方式为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稳定农业机械制造质量。

1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的优势

农业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应用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以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并且能够在部分工作中代替人脑进行生产作业。

(1)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

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使得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和员工按照规范标准的生产制造设计要求完成作业,可以不受操作工人的主观因素像主观失误、个人理解的不同等影响,使得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几乎都一致,并不会出现明显质量的高低起伏状况,从而有效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不合格率。

(2)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产品制造中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制造作业,并且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制造的故障出现率,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使得农业机械产品在中间环节的生产准备时间缩短,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

(3)增强农业机械生产弹性。

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并不是应季生产的,而是有一个相对提前的生产时期,农业生产区域的不同会使得农业机械的应用存在差异性,像空阔的平原地区和地势较高的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农业机械应用都会有不同之处。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增强生产弹性。

(4)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精度。

自动化技术生产系统的设备上都采用了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进展、调整、检测等部件,生产工人可以根据农业机械应用设计要求进行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高精确度,从而也保证了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

(5)提高农业机械成品流通效率。

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将制造周期大为缩短,农业机械成品可以实现快速交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中农业机械成品囤货量过多,降低农业机械企业的流动资金成本。

2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措施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传统观念、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农业播种、农业耕作、农业收割、农业加工等农业环节内容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机械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还不够。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制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1)信息流自动化应用。

信息流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整个农业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作为一个大系统,将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设计要求、工艺技术特点、企业组织生产、原材料的购置、成品的库存等信息进行集成,生产信息能够逐次、准确地传送到下一流程地址。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信息流自动化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单元信息实现,将农业机械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各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组装完成后的调试等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通过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制造周期时间过长和信息获取途径不畅的缺点,打破过去通过手工编制农业机械工艺文件资料的传统方式。因此,必须要加快农业机械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提高农业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环节效率,保证农业机械的各项信息、各项流程、各项操作的精确性,使得农业机械的制成品具有一致性。

(2)生产自动化应用。

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自动化应用是核心环节。对于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自动化应用,可以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两方面出发。①农业机械制造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农业机械生产设备自动化主要是对农业机械加工速度、加工流程、加工态势等信息通过在计算机控制中心进行命令编辑,生产系统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程序应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完成农业机械的成品作业任务。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制造生产设备,要在农业机械零部件钻、铰、锉、攻等机械加工中采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从而适应农业机械制造的产品变化。而后,在焊接生产过程中通过焊接机器人并借助辅助工具像导轨、气动、电动夹具等,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农业机械产品生产制造的快速转换,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在农业机械产品板材切割和抛光打磨中,可以分别采用离子切割机和喷丸机代替手工作业,选用合适的数控系统。②农业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在过去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生产企业都是依据年度生产计划和企业生产订单制定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计划,对农业机械制造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生产周期等进行组织管理。而农业机械制造的现代自动化系统则是通过采用拉式生产的方式进行管理,以看板管理作为实施手段进行标准化生产制造,对农业机械生产要素进行精益化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能力的迅速发展,在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农业机械制造下达管理“指令”,加强农业机械制造的各道工序之间的信息沟通,缩短管理信息的流程。比如说,可以实施农业机械制造需求计划系统,将播种机的成品出厂作为一个完整的播种机生产周期进行倒计时,基于播种机的生产进度,将播种机所需要的材料和库存通过数据库软件进行记录存储,从而有效管理播种机制造的各个环节。

(3)库存自动化应用。

由于农业机械并不是即产即销,而是有一个提前制造的时间段,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需要对农业机械成品进行库存仓储,保障农业机械的出厂质量。因此,在农业机械的仓储中需要运用库存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保管。以农业机械的仓库作为库存和物流运输的中心,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络,对农业机械成品的型号、种类、数量、产品合格验证等进行信息录入。而且对于农业机械成品出厂的物流实施环节,通过现代管理系统结合信息传输系统,实现对农业机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销售情况的反馈,专家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依据数据信息能够掌握农业机械的具体状况,并且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下达正确的指令,使农业机械制造更加精益化,配合农业机械的库存自动化信息,适应实际的农业机械应用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可以说是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工业生产制造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对于农业、工业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农业机械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要重视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意识,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设备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完善农业机械制造各个环节的应用途径,提升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齐斯文 单位: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士一.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12):184-185.

[2]张长虹,易映强,周华忠.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10):198-199+224.

[3]石刚.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