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管理范例6篇

乡镇卫生院管理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1

一、调整乡镇(中心)卫生院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9号”和“苏财社[*]59号”文件明确指出:“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乡镇卫生机构上划到县级人民政府管理,经费预算指标相应上划到县级财政”、“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农村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安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各地要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经费指标划转等有关工作。到*年,各地要基本完成上划管理的任务。”上述意见是在总结近年来农村卫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是对卫生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对当前的农村卫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市自*年实行乡镇(中心)卫生院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的体制以来,乡镇政府重视对本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和管理,在推行卫生工作地方化、社会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卫生管理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加之我市乡镇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管理、技术人才缺乏,运转困难,乡镇政府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乡镇管理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不少乡镇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市乡分级管理、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卫生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乡两级人民政府的管理作用,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二、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分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对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市乡分级管理、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卫生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职能,共同把卫生院建设好、管理好。

㈠市卫生局对农村卫生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切实加强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市卫生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法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合理调整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并按照职责管理乡镇(中心)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

1、干部管理: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应在卫生系统内正式在职在编人员中产生。由卫生局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后,严格执行院长准入资格,坚持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由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并原则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担任。乡镇政府应协助市卫生局对院长、副院长进行考核、测评,由市卫生局行文聘任或解聘,并进行任期或离任审计。已经实施"两权分离"改革的卫生院的干部管理按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2、人事管理:卫生院的机构、床位、人员编制由市卫生局审核并报市编委审批,市卫生局按照指令性与指导性调配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原则,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和卫生院人员状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人员配置。卫生院因工作需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应由单位申请,经市卫生局、人事局批准后,公开招考录用。市卫生局按照人事局有关规定,对卫生院人员实行聘用制,并逐步实施人事。

3、行政管理: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院行政工作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下达卫生院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进行检查督促。抓好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卫生行政执法,依法整顿医疗市场,加强对公共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执法检查和管理,切实履行对“两权分离”改革单位的监管职能。

4、业务管理:市卫生局依据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检查督促卫生院依法执业,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检查,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培训、考核。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卫生部门在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爱国卫生、改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重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工作,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5、财务管理:市卫生局加强对卫生院财务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卫生院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督促卫生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财务法规和各项医疗收费标准,组织经常性的财务检查和互查,开展审计工作,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6、经费管理:卫生院的经费补助预算指标从乡镇财政上划到市级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兴发[*]58号)文件规定,以*年底各乡镇实际支出的卫生事业经费约150万元,从乡镇财政上划到市财政,市财政按照人均1500元的额度配置到位(约450万元),统一拨付给市卫生局管理,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市财政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市卫生局对卫生院实行定额和定项补助。市财政局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补助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并按指定用途使用。

7、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调整后,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革的主体相应调整为以市卫生局为主,各乡镇政府协助卫生局共同推进卫生改革。

㈡乡镇人民政府认真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做好本乡镇的卫生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卫生工作纳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1、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全市初级卫生保健概略规划要求,制定本乡镇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及分阶段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2、乡镇人民政府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农民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推进农民健康工程。

3、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卫生局加强对卫生院的行政管理和“两权分离”改革单位的监管。配合市有关部门整顿医疗市场,协调卫生院与本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关系,帮助卫生院解决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妥善处理调整管理体制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4、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全市农村卫生机构总体布局,将卫生院建设纳入本乡镇社会事业发展及集镇建设计划,帮助卫生院做好业务用房的规划、选址、定点。同时应根据本乡镇财力情况,对卫生院的基本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

5、乡镇党委加强对卫生院党组织的建设。卫生院党组织仍实行属地管理,党组织负责人由乡镇党委征求市卫生局党委意见后办理任免手续。要充分发挥卫生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抓好医德医风和计划生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乡镇(中心)卫生院管理体制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乡镇(中心)卫生院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卫生院管理体制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㈠市卫生局和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对卫生院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研究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明确分管领导,实施目标管理,将卫生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㈡市级医疗机构要贯彻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落实对农村医疗技术指导的责任,发挥培训农村卫生人才的作用;市级预防保健机构要把预防保健工作深入到农村基层,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检查指导;市级卫生行政执法机构要加大巡回监督力度,重视对农村公共卫生的监督和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2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卫生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中枢,与县级医疗单位和村卫生室上下关联、有效配合,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与人民迫切希望就医环境改善的矛盾突出。根本上说,这种矛盾突出与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缺陷有很大关系,因此乡镇卫生院传统的人事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一、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1.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打响了人才争夺战,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社会体现的淋漓尽致。每年都举行的国考、省考、市考、县考、村官、事业单位招聘等各种官方组织的权威考试为国家、省、市、县、乡、村输入大良高素质、高学历的合格人才。相比之下,乡镇卫生院招聘时间间隔长,人才断档情况明显,高学历、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输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配备专门人事管理人员,简单的把人事管理工作看成员工考勤、保险管理、工资管理及岗位调整,没有把人事管理工作放到战略高度来抓。

2.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落后

乡镇卫生院目前仍沿用多年前人事管理制度,编制不足,空岗不能及时补充,人事管理只能等、靠,缺乏卫生院自主性。不能满足乡镇卫生院关于疾病控制、卫生安全监督、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多项基础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岗位通常是一人多岗,顾此失彼。目前乡镇卫生院薪酬制度不灵活,工作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一部分人仍然固守“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愿改革。人才优惠政策迫于各种原因落实难。比如从2010年起,国家发改委、卫生及省委、教育部、财政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部委联合推出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定向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能按时报到,但相关待遇及编制问题成为他们能否长久扎根服务基层的关键因素。相对基层来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高学历、高素质的新鲜血液,只有落实优惠政策,才能把真正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留在基层,服务基层。

3.乡镇卫生院职工自我效能感差、离职率高

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在为基层百姓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保健、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是主要工作。基本药物统一采购,部分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小病在基层诊治康复的愿望实现起来不容乐观。种种原因导致原来乡镇卫生院重要岗位上的业务能手,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增强自我效能而离开,并加入到向医疗环境更优越的上级医院流动。乡镇卫生院离职率居高不下,年老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力不从心,缺乏干劲。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足,结构不合理。

二、改善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各级主管部门加大对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视

从卫生院本身来说,配备专门人事管理人员,不能某一职工身兼数职导致无暇顾及人事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要把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放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每年向社会上公开招聘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建立健全人才招聘机制。要珍惜人才,爱护人才,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使高学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特别是国家免费培养的订单定向生,落实优惠政策,使他们真正能留在基层,而不是迫于协议合同而完成服务期。

2.改善乡镇卫生院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

推进乡镇卫生院原有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员编制动态管理,作为乡镇卫生院人事工作管理专员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乡镇卫生院人事情况,为能够及时补充关键岗位的人才空缺提供依据。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体系,多干多得,激发乡镇卫生院人才工作积极性。完善进修制度,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要定期派出业务骨干去同业先进单位进修学习,同时在进修人员工资及生活补助方面给予支持。真正把人才的开发和激励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3.提升乡镇卫生院职工自我效能感

只有提升乡镇卫生院职工自我效能感,才能激发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医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乡镇卫生院要在保证完成基层百姓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工作同时,逐步提高医疗水平。完善基本药物采购管理,根据需求充实乡镇卫生院药物采购品种,改变缺医少药局面,让小病在基层诊治康复的愿望落到实处。将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与业务能力挂钩,让真正的业务能手的工作付出与待遇水平相匹配。从各方面提升乡镇卫生院职工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减少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保证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的稳定。综上,乡镇卫生院绝对是基层医疗网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工作关系着基层卫生事业的长久发展。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关系亿万百姓的利国利民事业。建立完善的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是卫生院及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扎实推进。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3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8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绩效管理是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当前很多乡镇卫生院都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与规范,绩效管理的模式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只有解决了当前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的问题,才能走出困境,才能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体系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1 医院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

绩效是一种专业的术语,最早在工商企业中出现,现在已经在各行业中的管理工作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且针对评价者的主观评价形成的绩效信息,进而产生管理方面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针对绩效管理展开工作,期间通过了一个长期且被不断认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管理者与员工通过达成与目标、能力相关的协议,并在此基础上互相了解,共同促进,不断取得更好工作绩效的循环过程。

2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管理没有平衡成本预算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体系很多都与乡镇公立医院的财务绩效管理不相符,没有真正反映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功能、成本预算效益等方面的指标,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所使用的管理工具上,也没有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目前,社会多方综合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比较少,很多基层公立医院本身的公益性问题也受到了质疑,因此在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上,更应该对预算成本以及社会效益有更多的体现,且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

2.2 绩效管理方法与内容过于笼统、粗糙

目前,我国很多乡镇卫生院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总体内容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管理要素,无法真实地反映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还有很多卫生院更倾向于行政管理,过于强调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工作态度,并根据这些指标对职工进行绩效控制,缺乏具体的说明,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实行。此外,有的乡镇卫生院依旧采用传统的分数统计方法,以加权的形式计算最后的分数作为职工的绩效成绩,这些方法都过于粗糙且笼统,无法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

2.3 指标的选择与设计缺乏科W性

有的卫生院针对不同类别的医护人员采取的管理方法与考核方法也不同,缺乏公正性,导致不同职责与能力的职员在能力与素质等指标方面无法体现,公平性严重缺失。此外,单纯的管理方法对卫生院本身的结构与程序没有相应的绩效可言,更多地关注管理形式而非管理结果,使最终的功能与价值受到限制,缺乏科学的实际管理意义。

2.4 监督工作不到位,内控制度较差

有些乡镇卫生院并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和原则进行管理,期间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在绩效统计与审核中甚至出现了自己盖章、自己签字的情况,滋生了不少腐败行为。另外,乡镇卫生院由于本身的医疗业务不多,收入的含金量也不高,成本核算工作不到位,开支控制情况不够好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卫生院预算工作、成本的控制工作以及自身业务经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收支不均,甚至入不敷出的情况。

3 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3.1 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绩效管理模式

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财务管理,因此要从横向与纵向的各个环节中,将绩效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确保管理目标最大化,同时,不同的乡镇卫生院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立规范、严格的管理方法与预算成本控制体系,保证资金的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经营生产活动,并抓好资金管理的要务,强化预算的考核、预算的分析、预算的控制、预算的编制工作,从而在良性化的发展与经营中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保证卫生院工作财务绩效的良好状况、正常运作。

3.2 建立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乡镇卫生院要紧紧围绕全面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在绩效管理中,从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评价、监督与考核等各个方面注重衔接工作,体现乡镇卫生院绩效战略管理与决策的要求,编制预算要充分考虑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战略导向,高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同时,要全面实现预算工作管理的模式化与一体化,形成乡镇卫生院与各科室预算管理,在要求、流程、内容与方法上的和谐统一,并促进绩效基础管理工作得到不断提升,还要紧密结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与手段,坚持按事项编制预算、落实责任预算、强化预算成本控制、健全内控体系,最终实现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3.3 平衡乡镇卫生院的效率与质量水平

3.3.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乡镇卫生院都是谋求自身的发展,社会的逐利性较重,且内部也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导致卫生院的药品收入减少,影响了绩效的成本控制与预算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卫生院存在过度医疗的情况,导致居民医疗负担增加,也影响了卫生院社会职能的履行。针对这种现象,卫生院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充分结合医疗行为的合理性,整改不合理行为,主管部门也要准确测算乡镇卫生院的补偿金额,在补偿的额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障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运行以及绩效的定期、及时发放。

3.3.2 积极引入激励体制

由于全国范围内的乡镇卫生院水平不一,在经济较好的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也相对较好,但由于绩效管理设定了“封顶线”,对卫生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服务产出不佳,这就要求乡镇卫生院要积极引入激励体制,采用有效的绩效工资激励手段,改善职工的福利,保障乡镇卫生院基本人员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在建立激励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设立其他与激励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如荣誉评定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使员工的奖金分配与绩效晋升挂钩。

3.4 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内、外监督管理

首先,要认真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使其在任期间完成卫生院的经济效益等重要指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同时强化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与管理事业心,加强对其经济行为的监管。其次,要依靠政府的组织以及监管展开工作,如财政、纪检、卫生、审计等,加大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绩效等工作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漏洞与问题,必须及时做出整改,针对各种严重违法的现象,绝不姑息,充分发挥内、外监督的作用,强化监督管理。

4 结 语

乡镇卫生院绩效的评价与管理实施是一项重要工作,尽管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受到客观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在绩效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但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此,在现阶段,管理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对影响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尤其关注当前国家的宏观卫生政策,改革卫生院管理,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乡镇卫生院的长效发展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萱萱,张思源,胡红岩,等.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研究述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10).

[2]郝晋,杨佳.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现状与改革思路[J].医学与社会,2014(6).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4

为切实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现就我市乡镇卫生院近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为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我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乡镇卫生院容院貌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活动要持续1个月(*年6月22-7月22日)。各县(市、区)卫生局要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好这次活动。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院容院貌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立即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在乡镇卫生院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使乡镇卫生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健全乡镇卫生院值班、节假日门诊、首诊负责制、双向转诊、基本药物目录等工作制度,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廉洁行医,推行院务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乡镇卫生院要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折不扣地完成本镇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确保群众获得实惠。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5

我院于底正式启动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当前,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作为渡口中心卫生院的负责人之一,我觉得做好总结,制定细则,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当务之急,为此,简单探讨一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一些认识。

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提高管理职及全体职工的重视度。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既是上级下达的一项任务,也是卫生院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自发性需求。不改革,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要把视野放宽,放到先进地区、放到卫生事业发达地区,通过比对,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除了硬件上面的投入,我们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制度上的欠缺由来已久。改革人浮于事、管理缺位、执行不力、有章不守的陈规陋习,是一项非常紧迫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在省委张春贤书记掀起的解放思想大潮中,我们必须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大趋势,要把乡镇卫生院建设好,服务于群众,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就必须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道路,就必须把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升卫生院形象和服务水平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并且深入落实,不搞消极应付,不搞浅尝辄止,不搞临时抱佛脚那一套,才能够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真正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工作。

其次,对任务解码要正确,详细,深入。要对当前现状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掌控优势与不足,家底摆在那儿,对照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评价考核标准,一项一项划出我们做到的、做的但还须加强的、准备做但还没有着手的以及在思想里还是空白的几个部分,对每一个项目都登记在案,做好规划,制定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周、按月、按季度定好阶段性目标,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达成期限,确保实施时的有条不紊,不搞一哄而上那一套。

第三,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诠释到位。小的阶段性目标制定好了,就要做好部署,分工,按照公共卫生、临床诊疗、财务管理、新农合管理等几大块,各个项目指定专人负责,把任务及时限分解好,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具体人员,确保每个具体负责人对自己该做的项目要胸有成竹,问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同时对该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要予以说明,并且加强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人员对自己任务有什么不明白以及遗漏的地方,做好解释或调整。

第四,检查和督促要常抓不懈。关注每个人每个项目的进度,要求每个人做好定期汇报和专项汇报,了解其思想动态、遇到的困难、遭遇的阻力,及时予以疏解。按照时间表检查每个项目的落实情况。制定《项目进度公示表》对进度予以公示;对经常的、长期的项目如病历规范化、卫生区域责任化、考勤制度实施等要制定专项检查方案,落实考核及奖惩。定期召开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专题会议,通报进度,集体评估落实各项目落实情况,研究方案,协调交叉性任务。

第五,做好信息收集及反馈工作。对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整理,所有活动记录在案,对专题会议及各项目活动均要有书面记录,每一位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计划、阶段性总结、相关表格列入规范化管理并且造册,统一编号存档。对医疗文书要作为重点,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行规范化书写、规范化审核、规范化检查和规范化保管,落实病历质量评价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入册并且作为职工综合考核依据。每月在宣传栏公示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事项,每月总结相关资料向县卫生局报告。

第六

,以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通过“三基”训练夯实基础,通过落实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医德医风建设专题活动提升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措施是按要求完成“三基”训练科目,并且作为一条长期措施坚持下去;建立就诊患者意见簿,建立患者调查制度;规范服务用语;规范公示就诊及农合办事程序。紧紧围绕“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主题完善卫生院软件建设。

乡镇卫生院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253.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3-01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而乡镇卫生院正式护士的数量却由于退休以及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而逐年减少,加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聘用护士已逐渐成为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主体,而聘用护士受诸多条件、因素的制约,工作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相对较大,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明显,不能满足住院病人治疗、护理需求,直接影响、制约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展和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的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数量逐年增加 我市乡镇卫生院自2003年因人事制度改革再未分配正式在编护士,而2003年至2013年退休的正式在编护士数量达到全体正式在编护士50%以上,加上新型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及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自2008年我市乡镇卫生院逐年增加聘用护士,至2013年聘用护士数量占全体护士比例达到60%以上。

1.2 人员不稳定,医院管理困难。聘用护士每次聘用期合用期为1年,工资待遇较低。据统计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工资最高1000元,最低为500元。聘用护士承担着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重要工作,有些已成为医院骨干,但是长年不能得到转正改善待遇,挫伤了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许多护士产生边干边看的心态,随时随地都有辞职的现象。聘用护士没有长远目标和学习的积极性,工作存在应付倾向,严重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整体护理质量。

1.3 文化水平与素质存在很大差异。聘用护士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大多为刚刚毕业的学生,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缺乏。我市各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均为中专毕业,个别通过在职函授取得大专学历。聘用护士在理论水平、技术技能、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条件、环境相对较差,来乡镇卫生院应聘的护士多为大医院求职落选后转来的,综合素质偏低。

1.4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由于绝大多数医院未做到同工同酬,聘用护士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职称问题不能解决,使得聘用护士流动性大。现今市场经济影响着聘用护士的价值观,不能视医院的兴衰视为己任,不能很好的投入工作。医院很少考虑聘用护士的在职教育问题,聘用护士得不到深造学习的机会。

2 管理措施

2.1 严格把住“入门”关。 聘用护士必须是国家正规卫校培养并持有毕业证者,必须有护士执业证书。对应聘者统一考核,择优录取。各科室要从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不合格者辞退,合格者录用。按合同管理,不走人情关,使聘用护士领悟到制度的严肃性,自觉遵守卫生院规章制度。

2.2加强对聘用护士的管理。加强卫生院对聘用护士管理力度,做到责、权、利统一,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与奖金分配挂钩,使聘用护士成为具有规范性、专业性、综合性的护理队伍。

2.3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政府需加大、加快人事制度的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与正式护士一视同仁,实行定岗定酬,同工同酬,使聘用护士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4推行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的学历教育、专业培养、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在册护士一样的待遇,对工作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聘用护士可优先转为正式护士;对聘用护士中的业务能力突出者,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她们参加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5尊重聘用护士、认同其价值。聘用护士同正式在编护士相比,面临着工作干不好容易被解聘的压力;独立当班的压力;新环境适应慢的压力;不熟悉工作同事等压力,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了解被聘人员的心理压力,重视聘用护士的心理需要和职业需要,认同其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及作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济观,使聘用护士尽快承担起护士职业的责任。

2.6全员培训、重点培养、提高素质。聘用护士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能力不足,适应临床工作慢,克服聘用护士自身不足不但需要聘用护士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医院的培养。医院应对聘用护士进行强化和不间断在职培训,要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培训目标,使其基础理论、专科知识、临床技能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同时,医院对聘用护士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表现突出者可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临床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