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阅读范例6篇

弟子规全文阅读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1

绘本导读课的开展,现如今也像课堂阅读教学一样,在不断的探讨和摸索中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忘却主题教育的使命,灵动地运用“悦”“猜”“让”的“三字经”策略,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推广绘本阅读的最终目的――让儿童在早期阅读中获得美妙的体验,并踏上快乐的阅读旅程。

一、“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入校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学语文,怎么学?一无所知,对学多是凭兴趣。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次,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面对长篇的文字容易产生恐惧及排斥心理,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通过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读懂故事内容。图片美轮美奂,人物栩栩如生,细节独具匠心的经典绘本无疑是最佳选择。当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植物以色彩鲜艳的图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并演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时,他们会爱不释手。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就能比较积极主动地、轻松地阅读,快乐地走进文本,即“悦”读。

绘本阅读符合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悦”读中逐渐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以及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

二、“猜”读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绘本最为吸引儿童的是它可以引导他们踏上有趣的发现之旅。绘本是用图画或图画加文字来叙述故事的书,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图与图之间也留有大量空白。同时图画的直观形象省略了大量文字语言。这些,为学生的想象留下了巨大空间。的确,绘本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可以激发儿童猜测、想象、创造的灵感。

例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高高的树上挂着大大的红苹果。鼠小弟好想吃。看到其他的动物一个个使出自己的本领摘走苹果,鼠小弟羡慕地想:要是像鸟儿一样能飞,像猴子一样会爬树,像……该有多好啊!它学着小鸟的样子飞,可是飞不起来;学着猴子一样爬,可是爬不上去……海狮来了,鼠小弟懊恼的一连串反问海狮是否会这个,是否会那样,结果海狮都说不会,但是他说他有一个本领……此处,故事自然用了一个省略号,让学生猜测,故事会怎么发展下去呢?

想象原是绘本的特质,绘本的故事与图画会自然引发孩子们的幻想,令他们浮想联翩,“猜”更是孩子们的拿手好戏,他们简直都是奇思妙想的天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交流他们的大胆想象,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同时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三、“让”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绘本导读,目的不是领着学生读几本书而已,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领学生学会一些阅读方法,最终为独立阅读与终生阅读打下基础。

譬如,孩子们读完《鼠小弟的小背心》这本书,当《鼠小弟的小背心》的幽默、风趣及书中塑造的全新的鼠小弟形象深深吸引学生之时,我及时抓住契机,告诉学生:“中江嘉男与上野纪子夫妇创作的“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自1974年问世以来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此系列获得了日本图书馆协会好绘本奖、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绘本奖、厚生省儿童福祉文化奖等最高奖项,不仅是日本绘本的巅峰之作,而且是世界绘本经典中的经典。如《鼠小弟鼠小弟》、《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鼠小弟的背心》等,小朋友们如果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读一读其他几本书,看看鼠小弟身上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噢!”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2

《弟子规》为清康熙年产间的秀才李毓秀编撰,内容涉及童蒙教育的待人接物等规矩,继承了朱熹编撰《童蒙须知》的传统,成为当时的蒙学读物之一。在清代它并不是必读的儒家经典,到了民国时期,《弟子规》之类的蒙学读物被新式教科书取代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复归的热潮;90年代,台湾省的王财贵教授发起“儿童诵读经典”教育,提倡阅读中国和外国的经典。其影响波及大陆,但在大陆被演变为少儿“读经”活动。大量民间机构和私塾主要选择“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作为少儿诵读的主要教材。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作为振兴国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进一步推动了“国学”的概念在大众媒体的传播。2010年,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解《弟子规》,并出版《钱文忠解读》一书,凭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使古代童蒙读物家喻户晓。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出版社闻风而动出版了《弟子规》等蒙学读物,而且不少版本直接贴上“经典”“国学”“国学经典”的标签。在内容方面,主要是添加拼音、文字解读和相关故事;在形式上多采用卡通或漫画绘图,色彩鲜艳、装帧考究,还有电子书、动漫产品等。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从民间私塾进入了公办学校,以学校教材的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读本,同时也不断引发争议。2010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一时议论纷纷,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在2016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北京版正式出版,其中就包括饱受争议的《弟子规》。

诵读的争议

《弟子规》从进课堂开始就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首先是《弟子规》是否可以作为国学经典。许多学者认为,《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编纂的读物,只是作为当时的幼儿蒙学读物,而不是历史上大儒的手笔,不能算作儒家经典,其内容除了道德说教就是规矩礼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不合时宜。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弟子规》是儒学的根,地位应该高于其他的儒学经典。

另一种围绕《弟子规》的争议发生在现在的学校和家长之间,这类争议是就《弟子规》本身的内容而展开。虽然许多媒体和学校宣传学生学了《弟子规》之后,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好的变化,但是许多家长认为《弟子规》中的糟粕远多于精粹,学生如果真的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岂不成了老气横秋、迂腐不堪的老夫子,根本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嘛。另外,争议的问题聚集在《弟子规》的教育方式上。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学国学,以读为要,不在于理解的精深与透彻,而在于量的积累。随着孩子们古汉语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将会深刻影响学生的诸多行为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扎实地学好语文,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弟子规》虽是清代至近代的蒙学教育读本,但不能因为其中的部分糟粕而否定整个国学体系和古代的蒙学教育体系,所谓的育人为本、育德为先。

另一部分人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以德育为目的的国学教育不能真正起到德育的作用,灌输式的学习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行为塑造没有任何帮助。尽管对《弟子规》进课堂的争议从未间断,学校依然在不断增加类似的国学课程。

古代的蒙学

古代私塾教育,对小学、大学有明确的区分,所谓小学属于八岁开始的“童蒙之学”,主要学习的是为人弟子在言行举止方面的规矩,而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元代规定私塾读书的日程是,“自八岁入学之后”,先读朱熹《小学》,在十五岁后“依朱子法读《四书》注”。这种阅读顺序,早在宋人所编纂的《三字经》中已有说明:“唯学,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如果说朱熹所阅读的儒家经典是原文本,其编纂的《小学》是对儒家经典的摘录和汇编,而后人参考或解读朱熹《小学》而编写的童蒙读物已是第三个层次了。所以,《弟子规》本身只是一种童蒙读物,不能称之为儒家经典。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关于中小学生是否应该读经的问题,曾经引起过多次争论。但无论各方争论的焦点如何,所谓读经都是指儒家经典而言,传统的童蒙读物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同样,关于“国学”学术界也有过争论。1923年初,胡适、梁启超相继为留学生开列了“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其中所列举的都是中国文史典籍,并没有通俗浅近的童蒙读物。

由此看来,在当今的“国学”热潮中,出版社将《弟子规》等童蒙读物一律冠以“经典”“国学”,甚至加上“不能不读”的标签,实际上多是为了销售图书的广告词。今天的家长大多没有幼年读经的基础,其实从简单的童蒙读物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未尝不是入门的台阶,只是无需将童蒙读物提升到国学经典的地位。然而,有个别教授声称:“据有关国学大师指出,‘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花果也。’这就是说,儒家的根是《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儒家的枝叶花果。”这种说法显然是缺乏古代文献常识的。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当然,《弟子规》之类的“读经热”是因为有社会需求。许多学校的老师,无论大中小学,都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难管理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仅不听话,而且对于“孝道”近乎无知。听人说学习了《弟子规》孩子就能变好,于是就送孩子去了“国学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深圳的“梧桐山”,这里在十年之内竟然经营了3000家左右的读经班,堪称中国最大的“读经村”。这些家长将孩子送到“读经班”,寄希望于孩子的学习结果而撒手不管。然而,如果家长都不守规矩,那么,也很难指望孩子通过读经而变好。中国的传统,包括儒家传统,确实有好的地方,但是,立足于熟人社会的传统道德,在城市化、市场化加速的今天,必须给予其新的内涵,才能适应现在的变化。孩子的教育重在家庭,责在家长。送孩子读经的家长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尊重公共秩序,尊重他人,也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让孩子服从和听话。传统典籍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只开老方子,不学新东西。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3

然而,真正的阅读,就是学会阅读。探究阅读的根,应学会阅读猜想。

一、研读文本,明确阅读猜想的立足点

据科学研究表明,猜想阅读是一种建立在事实或已有经验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合理推测的阅读方式,对初读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从文本角度看,阅读猜想必须牢牢抓住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即文章写了什么;二是副线,即作者情感变化和主题展现。

那么,如何落实好阅读猜想的立足点呢?

1.预测估计:对标题的阅读预测。一般文章标题“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点明行文或感情线索、设置悬念”等等。

基于此,初读时,应引导学生先预测:

A类:教材篇目

“理想”“谈生命”――估计要表达“哲理思想”“人生理念”;“老王”“信客”“孔乙己”――预感会突出“刻画人物”“揭示性格”;“背影”“羚羊木雕”――猜测“线索清晰”“借物喻理”;“春”“夏感”――想到“景物描写”“歌颂自然”。

B类:课外文题

据标题的价值,让学生学会预测课外文章标题是一种较好的阅读手段。如,“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写家人之间亲情交往的事件,围绕“浓香的粥”展开情节;“回家”――一语双关,表面意义上的回家,深入到思想层面的回家……

标题的猜想,为文章导读提供方向,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减缓阅读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深入阅读。

2.反馈体验:对首尾语段的作用评估。俗话说,开头引题,结尾点题。阅读首尾,基本上能猜想全文大意。如《珍珠鸟》开头就引出写作对象“珍珠鸟”,结尾表达了养鸟的人生感悟,学生阅读后马上能猜想到“养鸟和人生信赖”之间的联系,能快速抓住阅读主题。这种反馈体验的猜想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

3.语言感悟:对敏感语句的分析理解。“言为心声”,文章的每词每句都是作者心境的体现,阅读猜想可以在语词上做工作。比如,鲁迅先生《故乡》描写中年闰土的“手”――那手由原来的“红活圆润”变成“又粗又笨”、“像松树皮”的前后对比。学生能猜想好这句话的人物语境,便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猜想文章的敏感性词句,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二、明确方向,提高阅读猜想的有效性

猜想绝对不是随便估计,随意想象。所以,教师要明确指导方向,使猜想成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手段。

1.明确对象的有效性

(1)要符合时代性:如《老王》阅读课的设计问题:找身边的“老王”,想一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很显然,这样的阅读猜想是盲目的。试想,现实生活几乎没有这样的“老王”了,让学生怎么找?就算有,也不可能代替文中的“老王”。不如换成“现在像老王这样贫苦的人还有吗?”,问题直指当下,对象相对明确,对促进阅读比较有效。

(2)要符合生活性:在讲授《孔乙己》时,让学生猜想:既然孔乙己穿着长衫,也该享受长衫主顾的待遇,猜想,要是他在内厢房坐着喝酒,情景会怎样?学生有的答“马上被赶出去”,有的答“长衫主顾会拂袖而去,老板没有生意了”等等。之所以学生们的想象力如此丰富,可以说,这个猜想符合生活性。

(3)要符合主观性:文章是作者性情之物,猜想最重要的立足点,当是研究作者的内心。以苏轼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达观;“老夫聊发少年狂”,展现了独特的化解悲愤的幽默情趣……因此,关于苏轼作品的猜想,都要符合他的个性情怀。

2.做到思维的有效性

猜想需要敏捷的思维,需要有理有据,才会有效。

(1)同类归纳

再以品读杜甫诗歌为例,安史之乱是其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有《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名作传世。可以通过同类归纳猜想这一类作品的有关内容,深刻体会杜甫的伟大人格、济世胸怀以及悲情品格。

(2)逆向思维

从反面或者侧面对阅读对象进行猜想,能获得更大空间的考量,丰富阅读内涵。比如对标题“多想对你说”进行猜想时,就可采用逆向思维。“多想说”其实是“还没有说”、“不敢说”;“为什么不说”是因为“说不出来”或原来“没有说的契机”,由此,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维的走向。

(3)举一反三

猜想是个积累过程,为阅读思考建立起更多的纵向、横向联系,猜想要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比如环境描写,《海燕》《孤独之旅》都运用自然风雨作烘托,作用基本一样,那么就可以对所有类似如此的文学作品中对应性的环境描写进行“推而广之”般的猜想,从而得到规律性的阅读知识和学会触类旁通的阅读技巧。

三、利用学情,应用阅读猜想的训练法

猜想阅读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阅读渴望,为构建幸福阅读的课堂夯实基础。学为中心,因材施教,阅读猜想需有好的训练方法。

1.借助原始生成,合理追问

2012年绍兴市中考语文卷中有道看图填词题,是关于一位文雅之士喝酒动作用词的。在讲评过程中,有学生问,为什么要用“品”字?其实这是在猜想过程中学生普遍的疑惑。笔者追问他:你渴的时候喝水与不渴的时候喝水,感觉相同吗?学生根据图中人物身份、场景等得到原始生成,理解题目用意:“品”在其中,要的就是一种惬意感。许多时候学生有较好的阅读基础,利用他们的原始生成进行合理追问,当然会有力地促进阅读猜想的深度发展。

2.激发阅读期待,针对猜想

对文章的主题、内容、写作方式等进行猜想,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而使新信息更易理解和吸收,同时还会使他们对所读文章产生某种期待。当带着这种期待去阅读文章时,就会努力为他们的猜想寻找证据,更具针对性。

文章中往往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想象,激活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针对性的猜想,不失为开启阅读之门的良好途径。

这里,笔者借用别人的一个成功案例,来论证针对性猜想的价值。

【案例】鲁迅《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漠视孩子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只字未提。在教学时,抓住了这一空白,进行针对性猜想引导。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请大家尽情猜想,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却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发现,自认该罚,哪来怨恨?

笔者认为,案例中,老师的猜想设问利用学生经验水平,重视激发阅读期待,在情境中展开对话,针对性非常强;学生能在自己的经验中得出情景需要的猜想,同样对文中弟弟的心理揣摩也精准到位。针对性是阅读猜想的基础,有了阅读期待,就能更好地突破文章阅读的难点。

3.形成猜想意识,分层实践

猜想对于阅读非常重要。教师引领学生阅读要培养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开展有效的阅读猜想活动,发挥阅读猜想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还要丰富阅读形式,当然没有必要的或牵强附会的猜想,应坚决舍弃。指导好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猜想,形成并强化阅读的猜想意识。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布置阅读猜想的分层实践,呵护好学生阅读猜想的积极性。如学过《背影》《台阶》,研究“父亲”人物形象,安排要求不同的阅读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猜想:①你的父亲身上有着这两位父亲的影子吗?请举例说明;②《背影》和《台阶》写作时作者心情有哪些共同点?两个问题难度不一,层次鲜明,学生猜想更自由。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4

千万富翁书中出

今年30岁的李允出生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办事处四大队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2年前从部队退伍后,李允决定和弟弟一起养殖鳜鱼。满怀创业的冲动,兄弟俩拿着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11万元,开始挖鱼塘、盖棚屋、购鱼苗。李允本想好好挣一笔,不料当年夏季, 一万多条鳜鱼全部缺氧窒息而死。

看着鱼塘里白花花的死鱼,李允并没有气馁,他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继续从事鳜鱼养殖。可是,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2004年底,李允累计亏损30多万元。“那年春节,三十晚上,全家别说吃肉,就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有个债主直接抱走了他家唯一值钱的电视机。

可喜的是,通过不断摸索,李允的鳜鱼养殖技术有了突破。2005年,李允的鳜鱼养殖亩产达1250公斤。但是由于鳜鱼养殖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接下来几年,他的事业进展并无大的起色。

2008年的一天,李允发现大队新增了一个“农家书屋”,就走了进去。在书屋的农业科技书柜前,李允看到了一本由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编写的《湖北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翻开一读,李允注意到了一个品种:黄颡鱼。通过阅读,李允发现黄颡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于是李允决定尝试养殖黄颡鱼。

此后,只要遇到养殖难题,李允就骑上摩托车到大队农家书屋翻书找老师。通过阅读《水产健康养殖手册》《无公害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等书,李允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年底干塘,10亩水面的黄颡鱼产量竟达8000多公斤,纯利润逾10万元。初次养殖黄颡鱼就取得成功,再加上鳜鱼收入,当年李允就打了一个翻身仗,还清了所有债务。

尝到甜头以后,李允成了书屋的常客,村里很多养殖户也纷纷向李允取经,几年下来,李允带出了20多位徒弟。此后,李允在农家书屋阅读《合伙时代——合伙经营成功指引》一书后,产生了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想法。2009年8月,李允正式成立了“武汉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如今,该社社员不仅有东西湖的农民,还有新洲、黄陂、汉川、仙桃、监利等近10个周边区县市的养鱼专业户,仅黄颡鱼一项年产量就达200多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李允本人通过养鱼成了千万富翁,社员年收入少则3万元,多则近百万元。李允说:“这一切,我不能不感谢农家书屋,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维权意识书中来

倘若不是弟媳妇的一个电话,湖北襄樊张集村村民崔光明或许也不曾想到,今天的自己居然会对农民工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了解得那么透彻。崔光明的弟弟今年50岁,瓦工活干得不错,一把瓦刀养全家,还供养出一个大学生。在外当瓦工盖房已有20多年。去年春节后,崔的弟弟、弟媳两人到河南省镇平县一个建筑工地粉墙。一天,崔光明接到弟媳电话,得知弟弟从腐朽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腰部骨折,正在镇平医院骨科治疗。崔的弟弟曾向建筑队老板反映过,只是老板一直未解决。

接到电话后,一筹莫展的崔光明急匆匆跑到张集村农家书屋查找资料,翻阅了半个小时,当他看到《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便立即向书屋管理员交了押金,登记后拿回家细细阅读。回家后,崔光明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翻了好几遍,书中对工伤的认定赔偿有详尽的讲解,其中第185页提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工伤保险上与城市职工享受同样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定期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18号文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农民工的工伤权益应得到维护。”

通过阅读《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崔光明逐步了解到: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当出现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情况时,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弟弟的工伤事故,崔光明在《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找到了更贴切的答案: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文件还规定:“发生工伤地的劳动部门是受理农民工工伤案件的部门。”

弄明白农民工工伤事故维权后,崔光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很快,他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告知了弟弟和弟媳,建议他们在当地农家书屋中租借此书研究,通过当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的鉴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在崔光明的协助下,弟弟和弟媳终于解决了这个麻烦事,最后顺利向建筑队老板索要了合理赔偿。

崔光明意识到,原来再麻烦的问题,只要找到问题关键,也是能够成功解决的。“感谢农家书屋解决了我们看书难的问题。”崔光明说:“这是一件真正的好事、实事!”

书屋圆了编戏梦

湖北省鄂州市的林波樵是一个只念了5年书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奋斗了大半辈子,他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给裤腰带松绑,过上富裕日子。虽然念书不多,闲暇时候,林波樵还是喜欢读点书。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林波樵成了书屋的常客。说起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林波樵思虑再三,坚定地回答说:“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我学习阅读的最大功臣。”由于只是小学水平,林波樵在阅读中一旦遇到生字、生词,只得求助于《现代汉语词典》,通过拼读音、看注解,他才慢慢认识了不少字。

除了认字,林波樵没有想到,农家书屋还给自己带来了惊喜。林波樵所在的村庄就有一个戏班子,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逢年过节排演传统小戏。林波樵是老戏迷,加上他以前在村小学代过两年课,戏班的班头老余坚持要林波樵帮忙编新戏。“老余哪里晓得,他这是在难为我——拿铲挥锄我是把好手,舞文弄墨不是我的强项。”但好面子的林波樵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嘴上拒绝着老余,心里憋了一口气:一定要编个戏!

为了学习编戏曲,林波樵每天端着茶杯在农家书屋泡上了。在书屋,林波樵一直搜索阅读跟戏曲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鄂州市拿过文华大奖的童话京剧《小凤》,更让他茅塞顿开。同时,波樵还想法设法通过在鄂州市文化局供职的一位亲戚,拜访了鄂州市有名的艺术家秦湘麟先生——《小凤》的编剧兼导演。

至今,林波樵还记得秦先生说的一句话:生活就是一本活字典。“这话说得太精辟了,写戏就是写人,就是写生活,不能拘泥书本,要向生活这本字典学习。”

2009年夏天,林波樵写成了第一个小剧本《老酒戒赌》。戏里的人物原型就是同村村民,以前他好,输了不少钱,弄得家贫如洗,老婆抱怨、孩子受苦。说起来,老酒也是农家书屋的受益者。林波樵听老酒说,有一次他输了钱怕挨老婆骂,躲在农家书屋里“避风头”,结果他无意中看了一本关于胡柚种植的书,老酒此后就不赌了,这几年他承包了村后的荒山,靠种胡柚发了财。林波樵觉得老酒的故事很有意义,就编成了一个小戏曲。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5

我于2006年开始接触“经典诵读”这种教育理念,于是就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诵读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上学期我校也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

现在,我国小学的识字教学是先学6周的拼音,再随文识字。但是大家知道,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但比现代人更擅长作诗赋辞。这是为什么呢?在我国, 识字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从传统的蒙童识字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左右时间, 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识2000多汉字, 基本过了汉字关,而现在小学6年才识2540个字。我们现代人6年的识字量,古人只需一年。2006年上半年,我的孩子陆晨洁4周岁开始“经典诵读”。用的课本是《论语》(15000字),采用的方法是“无为而学”。一是在她玩的时候放光碟给她听,一是在晚上睡前大人念给她听,没料到一周后她能够背诵一些段落,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之后我采用“指读”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跟光碟或大人读的过程中,孩子指着文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每天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现在,陆晨洁能将《弟子规》(1080字)完整地背下来,也能跟着光碟将《论语》全部背下来。到现在她背诵过《弟子规》、《唐诗》、《宋词》。虽然每天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但一周下来最少400字、最多700字的文章孩子即能轻松背诵,“无为”变成了“有为”。现在陆晨洁上二年级,在上小学前陆晨洁由于不喜欢上幼儿园几乎是在家里,除了每天进行20分钟的“经典诵读”,其余都是她玩的时间,她也没有用卡片的形式一个一个地认字,但她现在的识字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小学6年的识字量。现在她可以阅读不带拼音的书籍, 能够每周读一本,而且她的阅读速度非常快,阅读的范围也很广泛。

二、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

通过这些年来的“经典诵读”,既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她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这使她在学校的学习很轻松。我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大多数识字量比较少,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字,而且连说话也颠三倒四说不清楚,这让我很是着急。于是我想到了经典诵读,是不是在学生当中也开展一项这样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而且更大程度的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为何不去做呢?之后,我先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不耽误学生课程的同时,在每天下午的课余时间给他们上经典诵读课,先读后记,最后去理解意思,然后根据意思再去说话或编小故事,再加上多媒体的帮助我感觉孩子们对经典诵读课特别感兴趣,课下也在不停地念叨,在不到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明显觉得他们的识字量大了,而且说话也有头绪了,在每天的语文课上表现特别明显,连教他们的数学老师也说我们班的孩子简直是了不得,听了她的话我心中真是感到无比的欣慰。现在孩子们每篇课文读一到三遍就会背了,练习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也都能出色的完成。我想这与他们每天坚持的“经典诵读”是分不开的。去年上学期我校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每天的课前5分钟,每周二的语文课活动课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现在我校的文化气氛非常得浓,学生的举止谈吐也非同一般,家长们都对我们竖起大拇指!只要坚持下去,“经典诵读”对学生在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就会在教学中逐步体现出来。

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6

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中考语文阅读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作者行文思路的考查主要有如下形式:分析结构(划分层次)、编写提纲、填充图表以显示文章思路、指出线索、分析特殊段落(主要指起总起、收束、过渡作用的段落)的作用、伏笔与照应等。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既要能正确地给文章(包括某一部分)划分层次段落,同时又要能说出划分的依据。

应试指导

文体不同,文章的思路是有所区别的。记叙文的思路是指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的线索,如事情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线索、情感演变线索等:议论文的思路是指文章阐述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论点一论证论点一得出结论;说明文的思路则是说明的顺序。

另外,从形式方面分析文章思路的一般方法有:

(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言;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关键词语主要有下面几类:表示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即”等: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相反”“与此不同”表语意转换,“更加”“而且”表示递进,“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并列。“首先”“其次”表示承接,“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示因果或推断,等等。

(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事物。

(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4)抓住语句间的组合关系。文章是由段落层次组合而成的,其内容是根据语段的大意来综合的,各语段间、层次间,不管怎样排列,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心的,各个语句间都有一定的语脉,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住这种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试题演练

压垮父亲的一捆稻草

余秋雨

一天在深圳。我和马兰在路边散步。她说,她发现,她的爸爸妈妈好几次都把头凑在一起嘟嘟哝哝,一见她进门就立即分开,又把什么东藏掖掖。她假装没看见,心里却一直有个疑窦。几天前她终于找到了老人家藏在垫被底下的那东西,是一叠诽谤我的报纸。

她想安慰他们,但说了几天都没用。老人家还是老观念,在他们心目中:国家办的报纸等于是“政府喉舌”“中央文件”,连篇累牍地痛骂一个人,其实就是“打倒”。

岳父、岳母的紧张,使我想到在上海的父母亲。爸爸的血压、心脏、眼睛都不好,在几个老人中身体最差,万一……我立即买票从深圳赶回上海。

先问弟弟。弟弟说,妈妈不看报,爸爸因为眼病越来越严重,也不看了。

我问:“爸爸妈妈有没有可能听到我被报纸诽谤的消息?”

“不知道,大概不会吧?”弟弟没有把握。

我关照弟弟:“一定不要让爸爸看到那些报纸。”

弟弟说:“我们会因为他的眼病。禁止他碰报纸。”

我当即就去看了爸爸妈妈。在父母亲的住房里我东摸西摸,想看看哪里还不太舒适。更想看看哪个角落有没有堆放着报纸杂志之类。都没有,我就放心了。

我在上海与父母亲一起过了几天,又回到了深圳。我认真地下了一个决心:为了四位老人少受一点惊扰,真的不能再写书了。

终于,一个一直害怕着的电话打来了。弟弟的电话,说爸爸摔了一跤,生命垂危。

我和马兰立即赶往上海,爸爸已经去世。

弟弟为了寻找在追悼会上要挂的照片,打开了爸爸天天翻动又天天紧锁的抽屉。照片很快就找到了,却又发现抽屉里藏着大量文字资料,一叠又一叠,一袋又一袋。

尽管我已经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当我真的一页页翻看那些文字资料时,仍然非常吃惊。

第一部分是他写给造反派当权者的“借条”留底。这是我以前完全不知道的。原来,在他关押期间,妈妈前去探监时跟他说起家里的事,他毫无办法,只得冒险向当权者借钱。他在十年间没有借到过一分钱,而每张“借条”都必然引来一次次残酷的批斗。有几张“借条”,我刚刚一读鼻子就酸了。例如。我叔叔领养的女儿要在安徽农场结婚,但叔叔已被害死,爸爸决定用叔叔留下的一只旧箱子作为给她的陪嫁。想“借”一点点钱,买一床被褥装在这只旧箱子里。又如,一张“借条”上说,寒冬已临,但我家八口人的“布票”还没有用过一寸,希望当权者看在老人和小孩的分上,借点钱……

第二部分是他们单位造反派批判他的大量印刷品。与这些印刷品放在一起的,是两沓近几年批评我的报刊。这些报刊的字里行间,有不少铅笔划痕,可见,已经几乎失明的爸爸,还是逐字逐句看了。

我曾向他熟悉的几位医生打听。这些报刊是怎么到他手上的。医生说,是他自己不断索取的,说是我在国外,要代我收集资料。他还一再要医生放心,为了眼睛,他不会看。

其实他骗了那些医生,他不仅看了,而且看得非常彻底。他把相隔三十几年的两种相同文字放在一起,反复对比,我立即想象出了爸爸的最后岁月。他的高血压,他的心脏病,他的白内障,他因浑身乏力而摔倒……爸爸,是为我死的!

厚厚一抽屉的灾难文字压了他半辈子,而那两叠有关我的报刊,则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捆稻草。

1.阅读全文内容,梳理出文章叙述的主要事情。

2.贯穿全文的事物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么?

3.文章前两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请任选一角度对文章结尾一段作简要赏析。

解析指导

1.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能力:一是对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力;二是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三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对于考生来说。能准确梳理出文章叙述的主要事情。也就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

2.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记叙文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者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物品,一是情感。答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准确找出相关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