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法范例6篇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范文1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认识可以是企业生产的规模,可以是企业生产机器的稳定性,可以是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可以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可以是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或环境等等。撇开这些形形的形式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目的来看可分为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两种。本文将这种从形式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称之为统计分析内容。表面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本质认识是从客观事物表面特征出发,最终得到超越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同样,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上,形式内容的认识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联不大,反而是在统计分析内容认识(对客观事物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上,分析方法的使用差别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从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对统计分析内容加以细分。在SPSS中,横向叫个案,所有个案组成样本;纵向叫变量,一个变量代表客观事物的某方面特征。表面认识在SPSS中主要对应于样本认识,目的是认识样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特征(当然样本的特征离不开变量,但目的不在变量)。本质认识则以样本数据为基础,总结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变量自身的特征(它从样本出发,但又超越样本),因此本质认识可以认为就是对变量的认识。统计分析内容的划分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也密不可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这种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认识过程正好体现了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两个过程。统计分析的两种内容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两个方面,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两个过程,但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因为人类出于认识目的的需要可以只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也可以只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一)表面认识

表面认识是一种以认识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认识。对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还可以分为事物描述认识和事物评价认识两种。

1.事物描述认识。事物描述认识是指只对具体客观事物作纯粹的描述,而不加任何主观意见的认识,如集中趋势描述。从认识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事物描述认识又可分为简单描述认识和综合描述认识。简单描述认识是对具体客观事物的一种现象(变量)特征的认识,如认识一群企业的规模。综合描述认识则是结合具体客观事物的很多现象(变量)对具体客观事物的特征加以认识,如认识事物在两个定类变量中交互分布等。综合描述不是简单描述的组合,而是简单描述的提升。

2.事物评价认识。事物评价认识是指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给出人为意见或判断的认识。评价分析通常给出定性结果,如判断两种产品某种性能的差异是否存在。按评价内容来分,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事物成绩评价分析和事物间差异评价分析两种。事物成绩评价按评价所依赖的现象多寡还可分为简单评价和综合评价。简单评价是对事物的一方面特征给出评价意见,如根据销售数据对企业的销售成绩作出评价。综合评价是对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给出综合的评价意见,如根据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特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二)本质认识本质认识是一种以认识普遍客观事物本质为目的的认识。本质认识仍以特定样本事物的数据为依据,但认识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样本事物的范围。撇开具体事物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则主要体现为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认识和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间关系规律的认识。这两种认识还可以给他们一个更简单的名字,就是单现象本质认识和多现象关系认识,这也可以看作是本质认识按现象复杂性的划分。

1.单现象本质认识。单现象本质认识是对单变量自身规律的认识。单现象本质认识按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又分为现象自身分布规律认识(静态)和现象自身变化规律认识(动态)两种。

(1)现象自身分布规律认识,是指认识现象自身的分布特征,属静态认识,如认识成绩是否成正态分布,摇号时每个号码的出现是否呈均匀分布等。

(2)现象自身变化规律认识,是认识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属动态认识,如长期趋势认识、季节变动规律认识等。

2.多现象关系认识。多现象关系认识是对变量间关系的存在与否、关系的程度大小及方向等内容的认识。多现象关系认识,按变量间关系是否平等又分为对等关系认识和影响关系认识两种。

(1)对等关系认识,是对两群对等变量间关系的认识。对等关系认识中,变量相互影响,没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分,如相关认识。两群变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如简单相关认识、偏相关认识),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如复相关认识),还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如变量聚类认识)。两群变量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曲线的,或者没有关系。

(2)影响关系认识,是对一群变量如何影响另一群变量的认识。影响关系认识中,两群变量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存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如回归关系认识。影响关系认识中的因变量通常是一个,但自变量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因此影响认识又可以分为一对一影响和多对一影响。

二、SPSS分析方法按统计分析内容的归纳

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SPSS分析方法首先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

(一)表面分析表面分析是以认识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表面认识相对应。表面分析,从认识的性质出法,具体又分为事物描述分析和事物评价分析两种。

1.事物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进行认识的一种分析。按认识时涉及的变量数多少,可分为单现象描述分析和多现象描述分析两种。

(1)单现象描述分析(简单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单方面特征进行描述的分析。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方法(分析方法),以其手段的不同归纳起来可以有指标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图形描述法、推断描述法等。指标描述法,是以统计指标方式来认识事物,认识的具体内容包括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分布特征等。相关的SPSS方法主要是描述统计中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描述统计中的频率、探索两方法。这些分析的特点是输出统计指标。表格描述法,是以分组表的方式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其内容仅包括简单分布表(交互分布表属多现象描述分析)。相关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频率,其特点是输出频率表。图形描述法,是以统计图方式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其内容包括箱索图、茎叶图、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相关的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频率方法和图形菜单中的各种图形功能。探索功能可输出箱索图和茎叶图。频率功能可输出饼图、条形图和直方图。图形功能则可输出除茎叶图外的各种图。推断描述法,是以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为依据,推断总体特征。尽管此处的总体事物超出SPSS中的样本范围,但人们也只不过将其看作是更大的样本罢了。从认识目的来看,推断描述中对总体均值、比率或方差的认识仍属表面认识。统计抽样推断的具体内容包括统计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统计估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总体均值、成数的区间估计,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功能。假设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均值、成数假设检验,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

(2)多现象描述分析(综合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多方面(变量)特征进行综合的描述(并非多个简单描述的叠加)。综合描述分析方法按其认识目的不同又可分为交互分布描述、分类描述、降维描述和分类识别等几种。交互分布描述,其目的是认识事物在多变量下的联合分布。其描述内容包括交互表和与交互表对应的分布图,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交互表和图形菜单的条形图等。分类描述,其目的是认识哪些个案间的关系较为接近。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聚类分析中的个案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又包括两步聚类、K-均值聚类和系统聚类等三种。降维描述,其目的是认识多变量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成分)有哪些。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降维分析中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分类识别,其目的是认识某事物在已有实物分类上的类别归属。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判别分析。

2.事物评价分析。

(1)成绩评价分析。简单评价,是对事物在某个方面(变量)的成绩所做的评价。评价客观事物的成绩可有多种标准,按其评价标准的不同,简单评价可有对照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等三种。对照评价,是根据给定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横向评价,是以同类事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纵向评价,是以评价事物的历史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现时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上述的几种评价都较简单,可以直接靠经验而无需借助SPSS软件。综合评价,是对事物在多个方面(变量)作出的成绩所进行的评价。这是一种复杂的评价方法,它不是每个变量简单评价的叠加,因此通常要求多种SPSS分析方法同时运用。如要得出综合排名,则要经过标准化处理和综合分计算两个步骤。标准化处理,是将非标准化数据,折算成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数据,目的是消除变量间的不可比性。在此过程中,还要统一变量的正逆性。相应的SPSS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描述。在描述功能中,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复选框则可。综合分计算,是根据事物的多个特征(变量)值来计算其综合得分。这种综合得分可以是简单综合分或加权综合分。相应的SPSS方法是转换菜单中的计算变量。

(2)差异评价分析,是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所做的评价。差异评价的内容包括均值差异、结构差异和方差差异等几种。均值差异评价。均值差异评价在分析方法上有两事物差异和多事物差异之分。两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两种事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两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差异是否显著。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均值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多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多种事物在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收入差异是否显著。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比较均值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差异评价,是评价两总体的结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分析。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检验中卡方检验。方差差异评价,是评价两个总体中同一变量方差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F检验,这是独立样本T检验中的附带功能。

(二)本质分析

1.单现象本质分析。

(1)分布特征分析(静态)。分布特征通常可通过分布图和分布表来认识,但分布图和分布表认识的只是具体事物的现象特征,并非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SPSS是通过显著性检验来判断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二项式检验、单样本K-S检验等。但在使用SPSS操作前还应通过分布图和分布表初步判断现象的特征,然后再用SPSS非参数检验方法来判断现象的本质特征。非参数检验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事物的分布是否显著成某种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泊松分布和二项式分布等。具体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单总体比率假设检验,检验总体中某一特征的总体单位的比例是否为某个特定值,如检验总体中男性比重是否显著为50%。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为非参数检验中的二项式。单总体结构分布检验,检验总体在某一现象(变量)上的分布是否成某种已知分布形态(如均匀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等)。检验方法包括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单样本K-S检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总体在某一现象上的分布特征是否为正态分布。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检验中的单样本K-S检验。

(2)变化规律分析(动态)。长期趋势分析,是一种分析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是否成某种规律以及还原其函数关系式的分析。在变化规律形态的判断上,需要用到散点图,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图形菜单下的散点图功能。函数关系式回归的分析则属时间序列自回归,相应的SPSS方法是回归分析,在回归菜单下的“线性”及“曲线估计”等功能中完成。季节变动分析,是一种寻找季节变动规律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季节变动规律是否存在的判断和季节指数的计算。在季节变动规律是否存在的判断中,相关的SPSS方法是图像菜单下的线图。在季节指数的计算中,相关的SPSS操作方法需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添加时间序列,在数据菜单的定义日期功能中完成;第二步,完成季节指数计算,在分析菜单中预测子菜单下的季节性分解功能中完成。

2.多现象关系分析。

(1)对等关系分析。现象对等关系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变量间关系是否存在,其次是判断其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的大小等。由于相关变量的类型不同,相应的分析方法也不同。若将相关变量的类型分为定类、定序和定距三种,则在两两组合搭配下,变量间关系的类型可有6种之多。若将6种关系中分析方法相同的关系加以组合,则可得出以下三种组合关系:定类与定类、定序、定距的关系;定序与定序、定距的关系;定距与定距的关系。第一种,定类与定类、定序、定距的关系,可采用卡方检验方法来分析。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的交互表。第二种,定序与定序、定距的关系,可采用散点图、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几两种方法来分析。卡方检验只能判断关系是否显著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的交互表。散点图可以判断相关形态及方向;相关分析则可进一步分析相关程度的高低及相关方向。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图形菜单下的散点图和分析菜单中的相关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第三种,定距与定距的关系,可采用散点图和相关分析来进行分析。分析现象间相关形态及相关方向,可采用SPSS中的散点图功能。对现象间相关关系大小的分析,依相关变量数量多少及地位的不同,可有简单相关分析(距离分析)、偏相关分析、复相关分析几种。简单相关分析(包括距离分析),可用来分析两个定序变量间、两个数值变量间、定序数值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相关菜单下的“双变量”及“距离”菜单功能。根据变量间关系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还可以进一步对变量群作分组认识,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分析。偏相关分析,是在排除外部变量对分析变量影响后,分析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大小及方向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相关菜单下的“偏相关”菜单功能。复相关分析,是分析一个变量同时与多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是否存在,以及相关方向及大小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输出的方差分析数据可以判断线性关系是否存在,输出的相关系数就是复相关系数。

(2)影响关系分析。影响关系分析中依自变量和因变量类型不同,可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因变量的类型主要有定距、定序和二分变量等三种,自变量的类型则包括定距、定序和定距三种类型的全部。单自变量情况下两两排列可有九种情况,加上多自变量(当前尚无多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情况将更加复杂。有些组合无法进行分析,其余可以进行分析的组合中,结合它们的共性,最终综合成以下八种情况:三种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三种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多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多自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三种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可分析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的影响因素的取值只能是两个,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影响因素取值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依变量间关系形态不同又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两种。相关的操作包括回归菜单下的“线性”及“曲线估计”等功能。三种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同上述A情况。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回归菜单下的二分逻辑回归。多对一影响分析。多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可分析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因素方差分析,在一般模型下的单变量功能中完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回归菜单下的线中完成。多自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同A情况。多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分析方法同一对一影响分析的D情况。

三、三点总结

(一)两种分析方法的关系不管是表面分析还是本质分析,都是对客观事物特征的认识。前者着眼具体事物,后者着眼普遍事物。正因为表面认识着眼的是具体事物,所以对具体事物的评价分析(虽带定性特征)仍属表面分析。由于普遍事物是个抽象概念,在分析过程中人们要依赖具体事物的数据,但分析结果却超越具体事物。超越具体事物后,人们得到的就是变量自身的规律。表面分析,认识的是具体事物的特征,但认识过程又离不开变量。本质分析,认识的是普遍事物某种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特征,但认识过程却离不开具体事物(样本)。在本质分析中将具体事物看作是样本,得出的却是同类事物的规律。而表面分析中,要认识的就是具定事物的特征,但这些特征一般不能看作是同类事物的特征。如某个地区的人口分布呈老年化是事物特征,但并不等于所有地区的人口分布都呈老年化(普遍规律)。

(二)分析内容与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统计分析内容和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分析手段。用同一种分析方法完成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属表面分析还是本质分析取决于你的认识目的。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班(校)中男女成绩差异是否显著,也可以用来分析性别变量对成绩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前者属表面分析,后者属本质分析。因为前者着眼的是一个班(校)的学生的成绩特征,后者着眼的是性别和成绩两种现象的关系。正因为本质认识着眼的是普遍现象的特征,因此要求样本量应足够大,显著性水平应足够高。对于表面认识,因为它认识的是样本特征,因此样本量大小与认识目的无关,显著性水平要求也可低些。

统计分析法范文2

关键词:收入;患者人数;患者人均费用;贡献率;弹性系数

统计指数是研究现象差异或变动的重要统计方法,他起源于18世纪欧洲关于物价波动的研究,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各领域。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①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在数量上变动的方向和程度,②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以及他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影响程度[1]。

医院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门诊收入和住院部收入,这部分收入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医院的决策运营提供真实可靠地依据。以下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我院2013~2014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资料来源,我院统计报表,见表1。

1综合指数

公式[3]:

∑q1p1-∑q0p0=(∑q1p0-∑q0p0)+(∑p1q1-∑p0q1)

∑q1p1/∑q0p0=(∑q1p0/∑q0p0)×(∑p1q1/∑p0q1)

1.1门诊收入分析

门诊收入变动:绝对数:∑q1p1-∑q0p0=6694.75 万元;相对数:∑q1p1/∑q0p0=120.45%。

门诊人次数变动对门诊收入的影响:绝对数:∑q1p0-∑q0p0=3875.97万元;相对数:∑q1p0/∑q0p0=111.84%。

人均费用变动对门诊收入的影响:绝对数:∑p1q1-∑p0q1= 2818.78 万元;相对数:∑p1q1/∑p0q1=107.70%。

各因素间关系: 绝对数:6694.75=3875.97+2818.78万元;相对数:120.45%=111.84%*107.7。

1.1.1门诊总收入 2014年门诊收入比2013年增长6694.75万元,增幅为20.45%。

1.1.2门诊人次数变动对门诊收入的影响 由于门诊患者人数的增加,而使得2014年门诊收入比2013年增加了3875.97万元,增幅为11.84%。

1.1.3人均费用变动对门诊收入的影响 由于人均门诊费增长了而使得2014年门诊收入比2013年增加了2818.78万元,增幅为7.7%。

结论: 门诊人次数与门诊人均费用的增长共同造成了门诊费用的增长,但门诊人次数的增长对门诊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大于人均门诊费用变动对门诊收入的影响。

1.2 住院收入分析,方法同上

1.2.1住院总收入 2014年住院收入比2013年增加了9760.89万元,增幅为16.40%。

1.2.2住院人次数变动对住院收入的影响 由于住院患者数增长使得年收入增加收入为6939.76万元,增幅为11.66%。

1.2.3人均住院费用变动对住院收入的影响 由于人均住院费用增长而使得年收入增加了2821.13万元,增幅为4.24%。

结论:住院患者数与住院患者人均费用的增长共同造就了住院收入的增长,但住院患者数的增长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大于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变动对住院收入的影响。

2贡献率,弹性系数[2]

医院业务收入

医院业务收入=住院收入+门诊收入

2014年医院业务收入=108719.46万元

2013年医院业务收入=92263.82万元

2.1贡献率 住院收入贡献率=住院收入增加量/医院业务收入增加量=59.32%

门诊收入贡献率=门诊收入增加量/医院业务收入增加量=40.68%

表明医院业务收入中,59.32%来自于住院收入,40.68%来自于门诊收入。即医院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住院收入。

2.2弹性系数 住院收入弹性系数=住院收入增长速度/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速度=0.92

门诊收入弹性系数=门诊收入增长速度/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速度=1.15

表明住院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医院总收入增长0.92个百分点。门诊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则能带动医院业务收入增长1.15个百分点。即门诊收入对医院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住院收入。

3讨论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首先我院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的增长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影响幅度要远大于患者人均费用的增长,属于良性循环,对医院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门诊人均费用与住院人均费用的增长无疑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间接地给医患关系带来隐患[4]。当然,这两项指标的增高并非完全是因为绝对费用增高造成的,就住院患者而言,由于我院一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运用,例如内窥镜在手术中的运用,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收费标准也较此前的同类型项目的收费标准高,但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对于患者而言却是创伤小,愈合快,虽然费用较高,但选择这些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却较多,故而对人均费用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建议医院在提供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严格控制药占比,以及控制各项检查费用,以降低患者的人均费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5]。

其次,住院收入对医院业务收入的贡献较大,但门诊收入对医院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医院的宣传力度,在立足本地区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周边及外省市的患者,例如,血管外科,内窥镜技术等,在提高医院社会效益的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总之,医院经济效益和医疗质量是相辅相成的,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医疗质量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患者的大量流失,最终将造成经济效益滑坡,医疗质量下降,但是,单重医疗质量而忽视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取的,在目前医疗补偿机制还未完善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医务人员收入降低,医疗培训减少,从而影响医护队伍的稳定性,最终仍将导致医疗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因此,决策者因针对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各因素,加强指导和监督,对患者而言力求做到疗效高,疗程短,费用低;对医院而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良好的声望,吸引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以增加门诊和住院患者总数,并适当降低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这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医院步入良性循环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飞.高级统计师实物教程[M].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2012,1:20.

[2]刘飞.高级统计师实物教程[M].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1:17,91.

[3]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196-199.

统计分析法范文3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内涵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一http://定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解决管理决策或营销研究问题所需信息的过程。所谓的数据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数据统计分析能使我们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并以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指导决策的制定。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客观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具有同其他科学方法一样的客观标准。(2)系统性。市场调研是一个周密策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并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步骤、活动和成果组成的过程,而不是单个资料的记录、整理或分析活动。(3)针对性。就不同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而言,无论是基础的分析方法还是高级的分析方法,都会有它的适用领域和局限性。(4)趋势性。市场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实用性。市场调研说到底是为企业决策服务的,而数据统计分析也同样服务于此,在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现实意义。

三、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

(1)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看作是t检验的一种扩展。它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比如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关联性的程度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检验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存在着大量的一种变量随着另一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种对应的因果变化往往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数据的统计工作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从定量的角度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归纳。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描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事物之间有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伴随关系;但如果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则两者必然存在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在大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人们自然希望找到较少的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信息。所谓的主成分

统计分析法范文4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事业单位

在事业单位中,为了更好地将财务报表的作用体现出来,一般需要先对财务报表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另外再联系其他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加以分析,这样利于其他的相关单位与部门进行对比处理。对各单位和部门的一些预算或者一些决策执行的完成进度进行检查,方便吸取各类经济活动与工作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对财务进行分析要掌握单位的相关财务报表,入账出账记录以及一些相关的经济材料,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对比加以综合分析,以排查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多次变化,而对财务的分析更是占了财务工作相当大的比重。

一、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一)预算单位财务情况

在事业单位中,单位财务的预算都是有其标准的,其预算不能违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同时也要满足财务和会计的准则,以及符合事业单位的未来规划和工作要求。要遵循不铺张、不浪费、不攀比、不虚荣的原则,抓住单位工作任务的重点,保持与单位未来规划的一致性。最后要对比往年预算情况,是否有较大的出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分析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负债

观察单位在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情况,然后通过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分析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与活动中的经济承受能力。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关系着单位资金周转效率以及经济偿还能力;而对于单位的负债情况也要分析是否违反法律和相关规定。通过对比往年负债分析事业单位负债发生的变化,以了解单位的财务情况。同时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结合这些分析加以确认单位资产负债具体的情况。

(三)对单位财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对单位财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单位收入情况,统计单位各方面收入来源,分析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比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是否有入不敷出的现象,然后及时处理减少开支。同时排查支出情况是否违反单位规定和标准。对于此类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要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展开、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的完成。

(四)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减少单位各项开支

财务管理在统计分析法中占有重要位置,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减少单位各项开支,对于某个环节出现的纰漏可以及时排查出来。事业单位拥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与顺利执行的管理措施对一个事业单位长久发展与未来规划有很大的帮助。

二、统计方法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了解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单位实际的财务情况不同,具体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根据指标来分析的方法

通过事业单位的各项指标来分析单位财务的运作情况。这样的方法在单位中使用较为广泛,含有较大的说服力。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可以清楚的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状况。通过对计划所要完成的进度与实际完成的进度相比较,可以分析出事业单位实际完成的指标占计划完成指标的比重,了解事业单位在一个项目中的进度情况,然后分析没有完成剩余指标的原因,进一步的整理计划与目标,为下一次完成更多的指标提供参考。相对于上一种指标分析法,通过对比动态指标来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观察事业单位财务在同一指标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这种指标分析法对于分析财务的动态发展和财务活动的变化速度,可以很好地进行观测。将不同地方与不一样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同一门指标通过对比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差距。通过对差距进行分析,排查出现的问题然后加以修正,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财政收入。表明事业单位财政内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中一个指标的数值与其他指标进行对比,可以体现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程度。

(二)根据因素影响程度来分析的方法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观察出现象变动较大的话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对其仔细的分析,进而找出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根据一定的顺序将各种因素的实际数值代替基数,然后计算分析它们的作用程度;二是通过对计划的数值和实际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其变化的程度对目标的作用效果。其实在对财务进行分析时,能使用的方法有很多。总之,在通过以上的方法分析得出,财务统计方法的良好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理解并结合相关知识运用财务统计方法,遵循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与计划目标,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对财务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岩岩.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与讨论[J].商,2015(34).

统计分析法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分析;经济管理领域;运用

统计应用作为数学的重要领域,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被收集并且通过一定方法在系统中存储,重要策略被记录,并应用于其他领域。随着数据恢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逐步集成,大数据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当今全球化的压力和经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用财务管理的统计整合是提高有效管理效率,优化资源分配和科学行为的有效步骤。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集成和财务管理水平运用了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建立大规模数据的经济增长政策时,技术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的作用正在增加,其在管理中的用途正在进一步扩大。显然,加强对经济发展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的使用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管理效率非常重要。

一、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运用的意义

为响应市场环境和公司治理内容的变化而促进使用公司治理统计数据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方面发展有若干规律。为了寻找有关经济发展的规律,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一方面,大数据分析统计数据用于从宏观经济发展行业收集数据,对相关行业信息进行实证分析,并调查行业发展和行业问题。使用SPS,Stata和其他数据分析软件,中国拥有最重要的发展法;同时,发现工业发展规律,规范工业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很重要[1]。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1.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业务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压力主要归因于国内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化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入的外国公司的影响。公司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众市场信息的统计分析将调整生产和管理策略,并为业务发展的战略调整作出有效的决策。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诸如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相关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统计分析方法来对丰富的业务操作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为业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企业需要不断满足产品和服务生产方向的政治要求。由于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例如运营财务管理、规避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以提高决策效率[2]。

二、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

利用大数据的统计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对促进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如何获取有关复杂数据管理的重要信息,在业务流程和管理方面为公司制定有效的决策是重中之重。关键在于掌握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并使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来分类和提供业务流程管理,隐藏的规则以及来自异常数据点的大量信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制订正确的决策计划。本文主要讨论宏观经济应用管理领域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以及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管理的六个方面。如:

(一)宏观经济方面关于宏观经济产业的运作和发展有若干规律。为了找到宏观经济发展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查潜在的经济危机很重要。当前,不仅学者,业务经理也开始了解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并开始通过统计分析来发现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学习工业发展的原理。为了找出答案,我们选择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采取措施提高工业发展效率。

(二)企业运营管理方面通常,在日常工作程序和工作相关领域中存在某些特定的业务管理和操作规则。另一方面,通过将统计信息应用于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统计信息来获得规律。这将帮助公司节省一些资源,避免重复的任务并节省公司的业务资源。如果该政策是从科学的统计评估阶段得出的,则情况与正常情况不同的企业高管应仔细考虑潜在的风险。

(三)企业营销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大型数据管理系统来收集有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信息。因此,消费者的热点必须与受管理的信息系统对齐,以使其隐藏在协同交易信息中。确定消费者对需求的偏好并确定消费者需求。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运作,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替代市场上的非反应性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企业领导者可以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并为消费者创建新的热点[3]。

(四)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应用管理统计信息。它通过审查有关生产过程和运营的统计数据(尤其是财务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评估相关活动,例如商业投资。财务管理是开展业务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对于减轻公司的财务风险和提高公司资源分配的效率至关重要。通过统计分析对商业经济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可以为高管、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将统计应用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使用统计分析技术结合公司业务管理部门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提高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人才基本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部门保留相关的人力资源是业务发展的关键。回归站评估法用于预测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动态分析法用于根据状态预测人力资源的变化。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业务资源的效率。

(六)企业风险管理方面使用统计分析技术对业务流程中的大量业务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发现隐藏的规则和数据差异。重要的是,业务主管需要进行预测,做出正确的决定,解决事件并发现潜在危险。意思是如果统计数据分析有些奇怪,则需要找出业务流程中具有的某些规则,因此业务主管需要寻找更多异常条件,尤其是财务管理,要注意关注状态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是公司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完善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

管理领域运用的措施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如何从六个方面分析大数据的统计数据:宏观经济活动、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这被认为是财务管理数据大规模统计方法的一种改进。必须在三个方面进行现场应用:

(一)社会宏观经济层面尽管存在宏观经济法则,但根据过去的经验,由于缺乏安全可靠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宏观经济法则的分析则一直被认为是伪科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探索宏观经济法则的机会,大数据技术使用数据创建系统,而使用许多信息技术的科学分析是宏观经济法研究中的重要一步。特别是,某些行业使用行业信息和对经济趋势预测的全面分析来帮助识别和克服复杂的工业发展挑战,可以提高宏观经济发展效率。

(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在公司上载和数据受限的情况下,企业很难优化管理功能以提高性能[2]。由于业务经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受到限制,因此很难断定业务开发操作和管理流程是否存在问题。统计分析技术可用于计算和评估每个关键决策或业务战略适合性的有效性。如果由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而导致预期的数据销量存在矛盾,该公司可以调整其总体战略并进行业务变更以优化管理理念。

(三)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无论是快速消费品行业、食品行业还是大型公司,其经营理念和经济结构在公司治理方面都存在根本差异。统计数据分析技术使公司能够了解整个行业的消费者需求的性质,分析社会经济状况,能够了解共同的业务条件和业务发展情况,并优化或区分劣质产品。在某些情况下,此更改是提高产品价格的高级更改,如果消耗量和消耗品减少,则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产品必须能够升级以满足顾客需求。产品行业、食品行业或大型行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财务结构,还在进行公司管理。但是,各个行业的业务方向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换句话说,公司开发了产品的功能并使产品的功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公司而言,通过优化生产结构并提供更多定价和功能来说服更多消费者也很重要。

(四)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财务管理贯穿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公司财务管理非常有效,但是存在诸如财务管理的巨大风险之类的问题。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公司需要管理其日常收入和支出,并进行大规模会计处理。企业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监测财务管理功能并确保标准化业务的财务安全。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公司可以预测潜在的市场和行业风险,以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还可以提供分析大数据的方法,可以跟踪异常并快速发现异常。

四、结语

本文首先从宏观经济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等两个方面对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运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宏观经济方面、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企业营销管理方面、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等方面对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社会宏观经济层面、企业经营管理层面、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层面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运用的措施。大数据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宏观经济预测、业务管理和公司风险管理,它在优化公司治理和运营结构,有效改善公司治理以及提高公司统一性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琳.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浅析[J].营销界,2019(38):291-292.

[2]杜珉.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探析[J].山西农经,2019(12):27.

[3]陈雪琴.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5):37.

[4]陈文怡.大数据挖掘电力系统项目管理中理论的应用[C]//2018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统计分析法范文6

关键词 统计方法 改革 创新 分析 对策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很多传统的方法和形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和生活了,包括传统的统计方法。针对目前的形势,有必要对传统的老旧的统计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根据当前社会特点,对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可以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

一、统计方法的概念和论述

统计方法的定义有几种,源于《中国计量》的定义是多次测量值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的标准不确定度,而在物理学上对统计的定义是指在平均离子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计算离子组态概率分布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统计方法运用于大量的事件,当研究的对象或是事件越多的时候,所得到的统计结果也相应地越准确。统计方法是为某项事物提供根据增加结果的说服力,它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工具。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研究对象整体的一个趋势,得到一个准确的信息,接着用可行的办法解决它。

二、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统计方法广泛运用于生活生产中,它是单位决策和管理的前提。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使用有效的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就有据可依,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填报表的方式是过去采用的主要的统计方法,时代的变迁也要求统计方法的手段更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而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灵活,这就要求统计方法更要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方式,而不能单纯地使用填报表的方式。

三、当前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结果不准确

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就有必要改进当前所采用的一般的统计方法。当前统计方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准确性不高,没办法得出一个精确的数据,结果的可利用度比较低,也无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很多单位对统计数据和报表过分关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一如既往地用抽样和全面统计法,导致了统计结果的不准确。

(二)统计过程烦琐,效率低

很多单位采用的统计方法最大的不足就是花费时间长。一方面,考虑到很多指标在里面,按照一套标准把许多不必要的统计指标安排在统计的过程里,过程繁琐,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同单位可能因为预计的时间和资金不同,所以使用的统计方法也无法统一,结果不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和准确性。

(三)创新的统计方法使用不广

许多企业对统计方法不够重视,对自身特点也不够了解,对于统计方法不确定是否适用于本企业,或者是固守传统的统计方法;对于创新统计方法不了解也缺乏尝试的魄力,因此使得创新的统计方法在目前的市面上还处于半封闭状态,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改良。

四、统计方法改革创新的建议

(一)根据企业特点确定合适的调查方法

针对目前企业存在的统计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需要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特点,不能盲目地按照以往的经验,或是按照别人的统计数量来衡量自己的统计数量,毕竟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所在。这需要企业在了解和认知内外部情况后,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然后再确定需要统计的数量和统计的方法。把旧有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分类和汇总,根据部门的分级划分统计,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而且改革统计的方法把汇总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也考虑进去,分类性质不同的数据,这样一来逻辑性也比较强,条理清晰,效率高,不混乱,准确度高。

(二)消除繁杂的报表程序,提高效率

在一个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往复杂烦琐的统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了。为了提高效率,必须抛弃那些不适用的统计方法,放弃繁杂的报表形式,创建快捷方便的报表,或者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调查方案是企业应该追求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执行起来更便捷,删除不必要的报表;另一方面,企业或许能通过改革统计分析从而提高效益和自身价值,提高竞争能力。例如,企业同时使用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减少程序,省去季度或是月度报表,这样一来程序相对减少,工作量减少,数据也更加清楚明了。消除繁杂的报表程序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重点指标和一般指标,在重点指标上严格执行规定,在处理一般指标时注意不要重复性地布置,避免浪费时间和人力。加强对统计的管理工作,能做到资源共享时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资源。用重点统计法和专项调查法有针对性地替代原来的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通过减少烦琐的报表和统计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广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各个企业单位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统计方法作为一个企业的分析工具更要与时俱进,各个企业单位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在了解自身特点后,可以结合实际学习先进的统计方法,对不适合发展的统计方法及时淘汰或是升级,加快统计方法的革新。也可以采用多个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自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适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要切实根据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统计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要及时发现不适合生产生活的统计管理方法,及时改变传统统计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用创新的统计方法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统计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对执行起重要作用,运用好统计方法不论对企业单位还是对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不仅能够减少精力和人力,更重要的是得出的统计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的问题所在,及时地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要运用好统计方法,离不开企业单位的自我审视,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作者单位为武安市供水管理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