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例6篇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钟志农老师曾介绍过,浙江省在2007 年“百课万人”心理辅导课展示活动中,在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总结并推出了12种活动课型。同样的,上海市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五届课程大赛的带动下也经历了井喷式发展。

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开启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良好开端,营造了良好的课程研究氛围,推出了一批精良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材,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教师。然而,这些外化的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个本质让越来越多心理工作者更加理智、深入地思考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目的与未来走向。

与探索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某种模式或课堂进程不同,近年来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生发了诸多新鲜视角和全新尝试,其中非常有益处、有趣味又有拓展的一个尝试便是整堂课只对一个游戏进行多次深入探索。本文将依据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两堂一等奖的优质课,对这个全新的尝试做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一个贯穿始终但又简单明了的游戏

常见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会围绕活动课的主题,根据钟志农老师介绍的“热身―转换―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设计相应的活动,从而形成层次分明、活动多样的一堂课。然而,在近期的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却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围绕课的主题,仅以一个游戏贯穿课堂始终。这个游戏经过巧妙的处理既作为热身导入、又作为工作探索,亦作为结束升华,可谓大胆尝试又“步步为营”。整堂课主线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比如,闵行实验小学的王晨郦老师的“玩中有心意”一课,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以经典的民间体育游戏“炒黄豆”为主线,将游戏设计成四个层面。

1. 2人面对面做“炒黄豆”的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两人游戏中不顺利和顺利的各种原因,总结出“相互商量”是游戏成功的首要因素。

2. 3个人或4个人组成小组“炒黄豆”,规则是“不管往前翻还是往后翻手都不能打结”;游戏出现困难,学生发现增加人数后仅通过“相互商量”并不能达到成功,于是在教师的演示下继续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相互商量的基础上,乐于接受他人的想法并努力尝试这些想法”是游戏成功另一个因素。

3.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约10人)进行第三轮“炒黄豆”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游戏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还需要“顾及他人”。

4.全班一起组成大圈,进行最后一轮“炒黄豆”游戏,游戏过程中全班商量两个最高的同学来当“门”,从哪个方向钻出去更方便等,以全班的成功将课推向高潮,既总结本课,更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再如浦东南路小学戴雯老师的“上课这回事”,以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在《羊村自习课》的视频简短导入后,便引入游戏“贴鼻子”进行三次探索,虽然游戏一直未变,但三次探索达到三个层面的效果。

游戏简单说明:教室前端放有两个贴板,上面是缺鼻子的卡通小猪头,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一名选手,原地转三圈后上前蒙眼贴鼻子,鼻子贴准的组获胜。除了选手,其他同学都做拉拉队。

1.第一次探索:两位选手全凭直觉贴鼻子,拉拉队热烈“加油”,结果选手连小猪头都没找到,教师引导全班热烈讨论如何让游戏成功。

2.第二次探索: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给每位蒙眼游戏者配备一位指挥官,游戏再次失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游戏失败的原因:拉拉队的插嘴、吵闹、混乱、缺乏与队员的互动等干扰了队员和指挥官,引出学生上课时也有这些不良习惯,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克服这些上课的不良习惯。

3.第三次探索:学生用讨论出来的好习惯、好方法进行第三次游戏,两组游戏很快成功,学生情绪高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成功的原因,并引申到日常上课时应怎样做效果才好,总结出上课歌:上课要安静,学习坐端正,发言不插嘴,不懂要发问,学会这几点,才能有收获。

二、一个真实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

钟志农老师说:“不管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 教学模式’或‘活动课型’,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活动还是四五个活动,只要是上得比较成功的心育活动课,其内在的运作机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团体动力的总体发展规律。”团体动力学的鼻祖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指出,个体和他的情境构成了心理场,与此相同,团体和团体的情境就构成了社会场;个体的行为主要由其生活空间内各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团体的行为也主要由团体的社会场中各区域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在上述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教师带动下的一个真实而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每位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有足够高的成就动机,有与同学互动时的快乐、沟通、感悟和分享,更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意向与能力,这是学生个体健康积极的“心理场”,而各个小组之间氛围融洽、互动活跃、沟通有效,这是学生团体健康积极的“社会场”。

这两个场的建立,不仅让整个心理课堂充满正能量,让置身其中的师生身心愉悦,也让观课之人深受感染。这样的“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追求的状态和境界。

三、一场原始真实的互动

两堂课因为活动主线、游戏的规则和道具等都非常简单,所以,整节课无需花费太多精力用在学习游戏规则、理解教学语言、摸索教具上,学生能够最快最真实地投入到活动中,而教师也全力在游戏生发的种种情况,对学生的反应等进行反馈、总结、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游戏中的所思所悟所得运用于下一步的游戏中。

比如王晨郦老师,在“炒黄豆”游戏人员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成功的经验、不成功的难点、游戏中的种种意外等,从未对学生做任何的打断、中断或偏引,即便最后全班游戏成功,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很成功”“有遗憾”“有难度”等都得到充分表达。

戴雯老师的课中,就一个活动从失败到成功的三次探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不良习惯最真实地引发出来,通过不断引发学生思索讨论来解决游戏失败的难题,学生最后运用良好的习惯成功地完成游戏。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但戴老师运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巧妙而幽默地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良好上课习惯的作用与效果,教学目的的达成可谓不留痕迹,一气呵成。

两堂课,都是通过一个至简的游戏引发学生最原始的成就动机,以此动机为突破口,教师又充分巧妙地引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互动频繁、师生交流热烈,可谓妙哉。

四、一种无框架、无拘束、无痕迹的课堂氛围与效果既成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达成,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大难点。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浓厚、气氛的融洽、真情的袒露、交流的坦诚等都是评价当堂效果是否明显的指标。若以这些指标来评价,上述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也难怪会被评为一等奖,但它们显然又高于这些指标。

这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气场与氛围。多年的探索中,很多心理教师仍然需要为不游离课堂主题而付出相当大的心力与体力,而不够老练成熟的教师还会在课堂环节的起承转结上显得生硬而刻意,在应对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时更是困难百出。

然而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一个游戏便顺水推舟、自然前行,非常巧妙地避免了这样的局限,整堂课没有框架感、拘束感和痕迹感,心理教师能够腾出更多的心力和脑力来驾驭课堂的生成,或做穿针引线的引导,或做蜻蜓点水的点评,或做提纲挈领的总结,将学生在游戏中所有的感悟、体验、收获等一一引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所有的兴趣、专注、投入以及内心对成功的渴望,而所有这些有利因素让整节课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我们当前仍然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总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型、流程或模式,然而,若以“心育无痕”这一最高境界来衡量,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水平。

五、一位既无为又有为的心理教师

最后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至难的一点。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直有良好的研究氛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培养了很多优秀和勤于钻研的教师。但显然,这两堂课对心理教师的现场生成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观看两堂课的录像,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性,无论是王晨郦老师还是戴雯老师,她们在课堂上显然不是主体,学生全心投入,游戏、发言、探索、互动,整个课堂学生最忙碌、最热烈、最投入、最探索,观课者一望便知课堂是他们的,教师仿佛“无为”。

但仔细分析则发现,教师的功力全在这“无为”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发生时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如何继续?如何善后?如何又将学生能力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师在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探索,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和高潮,而这种引导是那样的自然与无痕,这便是“有为”。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2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福州市某小学五、六年级2个年段全部学生。

1.2调查项目: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自愿参加课外辅导班、参加几个课外辅导班、家庭月收入、每月用于辅导班的费用,以及参加辅导班的形式、频率、效果等20多项。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法:通过查看各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现状,研究成果如何;通过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3.2调查研究法:以不记名调查形式发放给学生,避免学生及家长的顾虑而使调查结果失真。

1.3.3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核对,共调查五、六年级学生252人,剔除不完整的表格11份,参加统计分析的有效表格为241份,用SPSSforWindows11.5.1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在241名学生中,学生们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作文、舞蹈、绘画、书法、跆拳道、计算机、游泳等课外辅导班,仅有2名学生没有参加课外辅导班,参加率为99.2%。不同性别学生有无参加语文和数学辅导班的差别经统计分析不明显(下文所有比较的结果均有统计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不同年级学生有无参加语文辅导班的没差别,但有无参加数学和英语辅导班则有差别,均以六年级学生参加者为多。参加语数英3科辅导班的学生达77.8%,其中6年级高达90%,较5年级的67.4%为高,而不同性别则无差别。

2.2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意愿、原因、时间、地点、形式和频率情况:不同性别和年级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65%以上是家长和学生自己都同意;参加辅导的原因以家长担心子女不参加辅导会落后于其他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辅导班的时间大多数在周末,参加地点则以学校占多数:参加频率多为每周1~2次,参加辅导形式以10人以上的大班辅导为主,详见表1。

2.3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月收入和参加课外辅导班费用情况:241名高年级小学生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占9.1%,1000N2000元、2000N3000元和大于4000元分别为29.0%、20.3%和26.6%,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无太大差别。家庭每月用于子女辅导的费用以100~200元最多,占43.5%;性别与辅导班费用无关,但不同年级学生用于辅导班费用的差别非常大,6年级用于辅导班的费用在200N300元/月,比5年级多。

2.4参加课外辅导班对学习产生效果情况:参加课外辅导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者比例增加,学习成绩在后几名者的比例有所减少,但整体上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辅导后能力确有所提高。

2.5学生对参加课外辅导班的评价:不同性别、年龄学生对参加课外辅导效果等的评价有所不同,认为辅导效果好的比例均在80%以上,6年级认为辅导效果很好、辅导量多些更好和参加辅导后仍有娱乐时间的比例较5年级为高,在学习压力方面不同年龄没大差异。性别对上述指标的评价无差别,仅在学习压力上,男生觉得辅导后压力变大的比例较女生为高。

2.6不同性别、年级高年级小学生影响学习因素、学习差距等情况:不同性别、年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习因素主要为自我要求不严(占43%以上),认为自身与学习好的同学的差距主要在于不善于安排时间;其次为不善于消化理解和学习基础较差,性别与年龄间没有差别。在睡眠方面,自认为睡眠够的比例均在66%以上,但实际上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的不超过21%。不同性别年级差异不明显,睡眠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作业、辅导班作业太多和看电视太多。

3.分析与讨论

3.1课外辅导班好处和负面影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比例非常高,占99.2%,且65%以上都是学生和家长都同意的,说明在当今竞争时代,课外辅导班为大家所认可。

3.1.1课外辅导班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第一,课外辅导班规模较小,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耐心辅导,发言机会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也多;第二,课外班上课的时间很灵活;第三,课外辅导班组织教学比较自由,学习环境比较宽松:第四,课外辅导班的学习活动趣味性强,能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第五,课外辅导班实施开放式教学,家长也可参加,增强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课外辅导班作为一种课外辅导形式,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

3.1.2课外辅导班也有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第一,课外辅导班的教师大多从社会上招聘,在教学中可能不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二,课外辅导班注重知识的传授,可能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第三,课外辅导班中的学生年龄差异大,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针对性教学:第四,学生参加辅导班的时间长短不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易加重学校同一班级内相关科目知识程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增加了教学难度,加重了教学负担:第五,课外辅导使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学校正常教育中相关科目的学习。

3.2课外辅导班的效果: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辅导班效果评价有所不同,6年级有90.1%的学生认为辅导班效果好,近80%的人认为辅导量多好,这可能是由于6年级多为参加主科(语数英)的辅导,针对性比较强,参加这3科辅导的人员比例占90%:有84.5%6年级学生认为参加辅导后仍然有娱乐的时间。从总体来说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对学生的生长发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学生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的仅占18%,学生认为在睡眠不足的原因中有23%是由于课外辅导班作业太多引起的。按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求,小学生每天应睡足10小时;睡眠对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过程非常重要,睡眠中还是各种能量储备物质加紧储备的过程和生长激素脉冲性分泌的高峰阶段。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3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小学)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够做到认真学习领悟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力求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端正思想,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二、业务学习方面

为 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看与美术相关的书籍,到网上查找一些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学习借鉴,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并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三、教学工作方面

(一) 认真备课,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并经常听各科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 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 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 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师德师风方面

认 真学习《师德师风规范》,准时参加每周三的学习会议,定期摘录教育信息并完成教育随笔,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工作中服从工学校安排,爱岗敬业,乐于奉 献,和同事间和睦相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时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自身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师德师风,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品质,认真开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做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积小善成大善。

五、工作态度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 过程中做到出全勤,从不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中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原大纲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 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地开展工作,带领学生上好课,搞好课余美术作品的展览,还经常为学校的各项活动布置板报等。本学期还参加了全国 艺术节现场会美术作品的展览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

本人还十分注重个人的专业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汇报课、研讨课的听课、评课,撰写授后反思、教育随笔,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

一学期来,我为工作,在努力奋斗;为生活在尽心安排;为未来在不断畅想,回顾总结这学期的工作,其中还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要努力工作,提高个人的教学教育的能力,时刻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的挑战。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小学)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乃是为师的根本。现对20XX至20XX学年上学期个人工作做一个小结,以期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一、工作内容

本人服从学校领导分工安排,担任振太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承担振太乡中心完小六三班语文及民族团结两门学科教学工作,任振太乡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与小记者组辅导员;在主持《利用教育技术提高农村小学生记叙文习写能力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研究中,除按照课题申报计划落实了课堂研究过程外,还参与了由课题组成员兰有荣老师组织的三年级习作义务辅导。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

1、在六三班语文、民族团结教学工作上,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引领教学,在教参精神、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撰写切合实际的教案,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心智,关注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及时认真批阅作业,且以典型处为基点,温故而知新。做到科学合理的实施素质教育,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2、在每周一下午一个小时的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及小记者组活动中,以辅导员的职责开展工作。

3、教研工作中,以振太乡中心小学行政的统一部署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新理念为引领,以扎实而深入的具体活动为契机,以我乡语文教学为基点,有计划、明确目标、有总结的开展。利用参加《普洱市以学生为主体,顺学而导语文课堂竞赛》观摩、参与指导参加县级竞赛选手指导、勐大振太按板联合教研的机会,抓住全乡六年级教研活动和参加到山街、秀山、黄力小学督察及平时的教研活动,提升素养,不忘以讲座形式交流传递其间心得精华。注重落实所正在进行着的省级课题研究。组织中心完小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三、工作成绩

1、为我乡网校投稿32篇,被乡《教育信息》采用4篇;组织省级课题研究成员投稿省级论文竞赛5篇,其中2篇获贰等奖,3篇活叁等奖。本学期共听课30节,且多为主评;上公开课一节;乡级专题交流3次,校级专题交流2次。

2、课余义务辅导三年级学生习作30节、初中生4节,所授学生习作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习作获得县级习作竞赛奖或于镇沅县信息网;指导兰燕写的《美丽镇沅,青春成长》获县级二等奖。本人所写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发表于《镇沅县教研通讯》;《传奇中的空白》发表于《茶树王》;《如何利用白板技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获省级贰等奖,且已经被云南教育期刊纳入发表计划;参与编辑的10余万字的《侨乡魂脉》即将与读者见面。

3、所教民族团结平均92分;语文平均71分,及格率74%,优秀率14%。两科成绩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提高。

4、作为振太乡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与小记者组辅导员,该组经学校领导小组实地考核,获小组第二名。

5、撰写了《20XX至20XX学年上学期振太乡中心小学教研总结》、《20XX至20XX学年下学期振太乡中心小学教研计划》及多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

四、存在的问题

1、因能力、时间、精力、经验等条件有限,很难把握好教学与教研的充分投入,故而,两者的效果不够理想。

2、六三班42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呈现头小尾巴大的态势,难于普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省级课题研究中,由于时间、经费、学生实际等原因,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今后工作思路

1、努力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紧扣新课程标准,在行政领导下,切合实际地开展教研、教学、课题研究。

2、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抓好六三班民族团结和语文学科的教学,以学生成绩体现教师价值。

3、整合教研与教学、写作与教育、课题与问题等的生成,搭建切实为家乡教育教学服务的平台。

诸多亲历之事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也有很多遗憾注入心头。但遗憾不如奋斗,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挺起不屈的脊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小学)

从事教师事业已经一年了,本人热爱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自从任教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的奉献着,对教育工作尽职尽责。

一、思想意识。

自己坚持四酷爱教育、坚持党的基本准则、保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认真学习研讨《教育法》、《先生法》、《中小学老师日通例范》、《党纲》。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党员的请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恳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维上、工作上在共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学期来,我还踊跃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进步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引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观点,器重在教学实际中的灵活应用,实践联系实践,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养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做好六认真工作,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纲领。研究新课程尺度。馔写部级论文并获奖。认真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异样重。但不管怎么,为了把自己的教学程度进步,我坚持经常翻阅《中小学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求教有教训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心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当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重要担当三、四年级几个班的英语、语文、数学、思惟品格、科技、文体的教学辅导及图书管理工作。负责图书阅览工作和借还。辅助其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由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拟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多少个尖子生和落后生。对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而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先进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友人,使他们懂得老师不把他们看扁,建立起他们的信念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语文、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被迫当落伍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快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异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好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咱们同样有信心。我信赖在我的辅导下,他必定有很大的提高。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把持课本的基础常识和技能。给后进生依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的,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领导,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这学期我还暗中承担了英语辅导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端,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英语辅导是优质课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养模式。还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问难,要考的仍是老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英语优质课持续多年未可能获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不跟英语组的老师发生抵牾,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实际常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收集有关英语开放式教学的资料做课件。英语组的老师及校长都无比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班加点。像X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倡导,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觉得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然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到到是全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没有实现了我校英语优质课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空想。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公民、爱群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暗中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培育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包袱。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礼拜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英勇发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破起权威,成为同学学习的模范。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畸形发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化班的名称。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3个,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错落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X、X等是最俏皮的。特别是X,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多少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缓缓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气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踊跃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良。但还是一直浮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非常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咱们班的各项惯例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这些为我将来教学中打下良好的根本。

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本人满意的是与家长的接洽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自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形,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夺与家长的教导思维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看法的时候我十分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成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无比信任和尊敬。像X同窗,她的家长由于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部署的学习义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跟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在学习要完成的功课老是实现不了,成就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懂得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提议,让他们不要安排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遵从了我的见解,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提高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精良,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厉遵照学校的各项规章轨制。处理好学校工作与家务之间的关系,诚然我在家是一名家庭主妇,但我家的家务活不是得最多,有很多时候跟侄儿。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共事尽自己的尽力把工作做好。图书治理工作阅览,负责收发校的报纸、杂志。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自己辅导学生的英语培养学生据说读写演英语的才干。收到一定的成果。实现连续教诲任务。负责学生的图书阅读及借还。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小班辅导课 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课就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小班辅导课它实际上时遵循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进行分级教学,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及时的反馈到各个级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且魏学生量身打造自主学习的一些内容和相关计划,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最终可以实现我们给学生提供各种的教学资源条件在课外对学生实际自身的英语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和说的练习机会。而且此种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自控能力差的习惯、克服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因此,希望利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合格专业人才。

一、小班辅导课模式的构成

在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的规定了英语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可以用英语进行全面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上的信息来往,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上应该以课堂教学和在校园网上的英语教学软件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样我们可以根据第二语言学习的先关特点,可以开展一些多媒体读写课和独特的自主听力课,并将其设立成小组形势的小班辅导课,其人数可以在10人以内,之后再配上多门与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的必须课程,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新型的、比较完整的课堂体系,最终就可以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构成必须是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核心的,要倡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关系,最终帮助大家成为一个共同的学习群体,并共同来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最终的效果是首先:我们可以配备好先进的多媒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并且全天开放,可以供外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来使用,另外要在语音室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可以将听力课放到多媒体得语音室进行授课,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进度和自身的实际水水平进行有针对的进行学习了,最终就是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听力的能力培养的。然后在建立成10人以内的小班辅导课的教学模式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参加口语面授辅导一次,每次的时间是1个学时,其中一组的学生在进行接受辅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做到平均。

二、教学策略探索

(一)教学原则的转变――采取分级式的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课总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此外,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背诵,掌握一些公式化的固定表达法、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对能编制出创造性的言语、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中级阶段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等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等。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子女教育、养儿防老、青年人思想状态、国际热点问题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等。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学生是主角,但教师的作用又必不可少,如何将小班辅导课上好一直是几年来教师们探索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让学生学得实、记得牢又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小班辅导教学这一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换,努力构建―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备、材料和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适应语言环境的能力,帮助他们排除母语干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教学思路,环节的转变――自主学习与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小班辅导与自主学习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在小班辅导模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班辅导的前提。学生需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每单元规定的视听学习内容以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才能有准备地参加小班辅导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上小班辅导课必然要遵循四个环节――检查(checking)、督促(monitoring)、练习(practicing)、提高(improving)的八字方针。

参考文献:

[1]向晓萍.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2]向晓萍,哈红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前景[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段平,顾维萍.专门用途英语的共核理念与实践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5

   

心理辅导课以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辅导课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辅导的成败。笔者在看了不少心理辅导课后,深感不少教师确定的目标偏大偏全,缺乏小而实的特点。

   

如一位中学教师上课的主题是“走出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确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短短的45分钟里,要达到智力开发,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环境的营造,怎么可能呢?

   

又如一位小学教师在20分钟的班会上,辅导的主题是“合作精神的培养”。确立的目标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对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是培养他们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目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既空又难。

   

心理辅导的辅导内容概括起来有: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每一块辅导内容都是由一系列具体目标构成的。比如人际交往辅导可分为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原则、人际沟通的技巧等。这三个分解目标所含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应设立一系列主题进行系列辅导。

   

2 过于讲究结构,模式化倾向较重

   

心理辅导课以活动为主,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在师与生、生与师的多向交流中,虽然每一段活动的训练重点不同,但都要体现其主题。但是它的结构绝不同于学科教学。它是开合自如的,是组块式的,并富含色彩的。但不少教师受学科教学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反应在操作上,带有明显的学科模式的特点。比如讲究“引入课题(读课题)—展开课题—升华课题—教师赠言(总结)”。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环节,教师的语调、语气非常讲究抑扬顿挫、一板一眼,连站姿也是挺胸抬头,少了亲切、自然、平和。在引人课题时还要演示教学目标,并让学生读本堂课的重难点。这显然是受了学科教学的影响。

   

3 内容缺乏针对性,忽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主观需求比较忽略。而心理辅导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主题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在课前了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确实保证学生一课一收获,避免肤浅。在笔者观摩过的几十节心理辅导课上,大多数的教师选择的是人际交往和怎样面对挫折。这两个选题的确具有现实意义,但在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方面,显得视角偏窄。比如初一新生辅导重点应放在学习适应与学习方法的辅导上。事实上,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困惑(如自卑、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不良等)多是由学习方面的挫折带来的。在辅导课上,学生也反应出这个问题。但由于教师在认识、方法上准备不够,对此问题只是一晃而过。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苦恼是不同的,概括起来,学生感到困难最多、最需要帮助的是如何学习的问题。而目前学校心理辅导课在学习辅导方面做得很不够。就拿挫折辅导来说,如果从学习的挫折与学习方法、科学用脑这个角度切人,比以一些肤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空泛讨论更能帮助学生。又如,对高中生的辅导除了学习辅导继续是重点外,关于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这方面的指导是却是非常有限的。

   

4 取例儿童化,未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辅导课的材料引入,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为了激发兴趣、情感共鸣、辨析思考、感受领悟等。因此内容事例的选择必须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否则难有实效。但不少教师选择材料显得儿童化和随意性。比如一个教师在“挑战自卑”的辅导课上,屏幕上出现一道“3+5=?”的题,旁边一个小学生满脸通红、战战兢兢、结结巴巴。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这类行为的性质,最后教师归结为自卑。这个事例对中学生既无吸引力,又缺乏充分的说服力,还会让学生感到幼稚。又如,一位教师在“认识自我”的辅导课上,一开始就出现“小马过河”的动画。接着让学生讨论“小马过河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结果根本未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讨论不起来。只三两个学生发言。最后教师总结道:“小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这一材料选自《小学生语文》第三册。虽经过修改,但对中学生而言,实在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

   

5 交流单向,缺乏平等、尊重、宽松的氛围

        心理辅导课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氛围应是平等的、尊重的、接纳的、宽松的,其交流形式应是多向的,交流的内容应是多元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自由地倾诉,获得一种在其他学科中无法得到的全新体验与感悟。但有些教师常常是大段大段地替学生发言,大段大段地总结,还常常打断学生发言,急于评价,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自己成了主角。生与生的交流沟通也很不够。有些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无具体要求,小组间还没有充分交流就结束了,完全流于形式。

   

6 活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心理辅导课是以班级为单位。因此它的辅导功能主要表现在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体验感悟心理知识、感悟心理问题、感悟自我调控的技能,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促进自我发展上。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主要是活动,其形式是丰富的,且能达到实效。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小测验”等形式,但表现出的问题,要么是创设情境的事例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第4条中所举例),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不了情感共鸣;要么是不依据主题精心设计,随意进行小品表演,像场闹剧;要么是不管问题的深浅都叫学生讨论,表面热烈,实际上学生未有收获;要么是一堂课里,塞满了动的外显形式,少了内在的思考和感受。

   

7 “贴标签”现象较普遍,评价呈两极化、德育化特点

   

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真诚地表露,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情况时,有的教师不是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评价,就是根据德育的标准去分析。

   

如在主题为“挑战自卑”的一次辅导课上,一开始教师叫学生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用何在?)。歌毕,师问:“你们是否对自己容貌满意?”(无人应)。见状,师点了一位男生,这位学生把自己的苦恼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我对自己的容貌、个子都不满意。”师又问:“有对自己很满意的吗?(无人应)接着,这位教师小结道:“对自己劣势太强调,就易形成自卑心理,就是心理障碍。”

   

又如,在主题为“人际交往的技巧”课上,当一个学生谈到自己对人的熟悉很慢时,教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样是不利于你的成长的,要努力克服,大方地与人交往。”(学生尴尬地坐下了,一些学生大笑。)

   

还有的教师用“诱导方式”一步一步把心理辅导课变成了陈旧的政治思想课。如在“嫉妒——心灵的腐蚀剂”一课上,师问:“你们有嫉妒心吗?”(生无反应,于是生做测试卷。)

   

师:你们在测试卷上列的几种情况和我想的不一样。不要着急,慢慢想,在生活中嫉妒给你们带来伤害没有?(生无反应)

   

师:比如,老师总是表扬XX,你很不满。(学生嘀咕:当然不满。)

   

生甲:这是嫉妒。

   

师:一个同学穿名牌,另一个学生用刀片划破。(有学生嘀咕:我们班没有。)

   

生乙:这种行为很恶劣。

   

师:同学们,想想,嫉妒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两生:破坏人际关系!

   

师(激动):对!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心灵扭曲!害人害己!

   

(师接着讲了一个钓鱼的典故。说的是一个人钓鱼很在行,钓了很多鱼……)

   

师:你们会怎么想?

   

生:我如是那人,该多好。

   

生:我会祝贺他。

   

生:我会把这个池塘买下来。    生:那人钓鱼,我就买鱼。

   

师:有没有消极的办法?

   

生:把那人的船打个洞。

   

生:往水里扔石头。

   

师:哪种是积极的?

   

生:结网。

   

师小结:买鱼是不劳而获。打洞、扔石头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试问,这样的课怎么能称得上是心理辅导课?

   

8 测验随意,缺乏科学解释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使用心理测验,其目的是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资料,并为辅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通过测验和评价,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展自己。这里指的测验是标准化量表。在学校心理辅导课上,不少教师喜欢搞小测验,好像不测验就无法体现心理辅导的科学性。而教师常使用的却是非标准化测验量表,而且解释全凭教师一张嘴。另外,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一些教师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就很不科学。如把“对别人的羡慕”解释为嫉妒;把“做不完代数应用题,感到烦躁”解释为消极情绪等等。

   

准确地选择,科学地编制和使用测验表,并科学地解释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因此,使用时需要十分谨慎。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 观念陈旧、僵化

   

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心理辅导活动,都需要建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心理辅导尤其要体现新的学生观,要“以人为本”,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个体。只有把现代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本人的思想,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深入提供保障。

   

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

   

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作用、特点、原则等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大多数教师仅凭班主任工作经验或德育工作经验进行心理辅导,未能从观念上把握两者的区别,必然效果不好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 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准备

   

一是基础理论,二是专业理论。有些教师仅了解一些普通心理学的概念。对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从未涉及,更何况心理辅导理论了。因此难以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和心理行为。

   

由于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晚(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因此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十分缺乏。即便是一些大城市在开展这项工作时,由于行政部门对辅导教师的培训工作认识不够,更未制定一项切实有效的规划,培训也仅限于上千人的讲座、报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心理学方面的认知需求,故在心理辅导课上出现解释的泛化、脸谱化、贴标签、知识的错误就不足为奇了。这样辅导的结果可能使学生包裹自己,不再愿意让自己的苦恼、快乐、伤心等情况真实地层现出来。

   

4 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

   

即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但未掌握专门的心理辅导技术,诸如倾听、谈话、沟通、共感等技术,缺乏团体辅导的操作技能,也不可能上好心理辅导课。此外,教师经验的欠缺也是影响辅导效果的重要因素。

   

5 原有认知行为模式影响心理辅导课的质量

   

小学生教师课后辅导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小组长辅助教学 实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长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个学期,我参加了杭州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这次的课题也比较新颖,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始业教育”。在十几节课的教学中,各位教师不约而同地都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分组并选出了小组长,随之在这节课的具体教学中就进行了运用,有的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各组学生全面参与了进来,效果非常好。而有的教师就只是为了分组而分组,并没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在用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如何用、怎么用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是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所在。有些教师在利用小组长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小组长辅助教学流于形式,而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与意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小组长的选拔比较随意、职责不够明确,没有对小组长进行全面培养和后续监督,教学中没有充分、合理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我在课堂上也采用了小组长负责制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师任教的班级比较多,学生数量较大,再加上周课时比较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而采用小组长辅助教学模式就大大克服了这个问题。小组长辅助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就是小组长,对小组长的选拔、培养和运用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步骤。下面,我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来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小组长辅助教学的。

二、相关研究综述

小组教学(Small-group teaching)又称分组教学,是把班内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分成不同小组来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小组教学是班内分组制,其分组依据了不同的标准,形成了同质的能力分组和异质的能力分组。前者在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某科学习成绩,分出了程度不等的几类学生;后者也在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照互补的原则把学习成绩、个性、兴趣等不同的学生编为若干小组,以便于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教学通常会依据教学的需要来改变座位的排列,为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合适的空间形态。教师也可通过改变座位的安排来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控制师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促进正效应,抑制负效应,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小组长辅助教学就是以小组长为组织领导者,通过组织自己的小组来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这种教学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达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在高效的课堂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而小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人物,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协调者,是该小组的精神领袖,很多活动都要靠小组长来组织。他们在小组中要全方位地负责课堂的常规检查、课上的纪律监督、课堂教学的组织、作品的评价等。小组长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之成为我们教师的助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三、实践过程与分析

(一)组建小组

组建小组是实施小组长辅助教学的第一步。我分别从选小组长、分组排座、小组取名三个环节入手来组建小组。小组长是小组长辅助教学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小组长的选择至关重要。

1.选小组长

小组长是否合适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进行的成败,小组长辅助教学是在初中三年一直采用的形式,小组长是关键人物,如何选择小组长呢?实践中我是这样操作的,具体如下。

七年级新生因为刚升入初中,师生之间还很陌生,所以选择小组长不能操之过急。我采用了自荐、推荐和自己选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荐,七年级学生很有活力,每个班里自荐的人数大概在四分之一左右。其次是推荐,同学之间毕竟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家推荐出来的小组长大部分都能够胜任。最后是教师自己选,教师把每个班级里自荐和推荐的小组长以及通过观察觉得比较好的人选名单都列出来,然后与班主任商量。经过2―3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基本就可以确定小组长。基于班级人数、电脑教室的分布情况以及小组长操作的方便程度来考虑,每班基本有10名左右的小组长,每个小组有4人左右。在实践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课中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人数过多会让小组长花费太多精力,也会让组员得不到很好的指导。虽然小组长已经选定,但这并不是终身制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发现不适合做组长的要及时更换。

2.分组排座

选好组长后,再对剩下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程度差异要呈现出阶梯状。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均衡性,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举具体操作如下。

在选择小组长前后几个星期内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因为我教的班级数量较多,课堂上不能全都关注到。对于不能确定的学生,我就通过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判断其个人水平。教师可将学生暂时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将他们平均分配到各个组中,同时还要考虑男、女生的均衡性。按照目前计算机教室位置的排列情况和班级的学生数,每班人数都在40左右,所以每一个班级大概要分10个组。分好组后,再将小组长放到各个小组中去,这时分组问题基本上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要实施2―3个星期左右,发现有不均衡和不合适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

3.小组取名

小组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一样,虽然只是个代号,但它代表了一个组,名字叫起来是不是响亮、是不是有特点、会不会很容易被别人记住,也是很重要的,而且一个好的名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中我是如下进行操作的。

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用简单的一组、二组、三组……来命名,而是让学生自己取名,这样既有特色,学生又感兴趣。所以组名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有“奋进组”“启航组”“领雁组”“IT精英组”等,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一直在沿用他们自己的组名。

(二)明确职责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是展示小组长能力的时候了。我给小组长定了三个大方向,具体如下。

1.监督

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课堂常规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平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常规检查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但很多细节还需要去把关、叮嘱,这么多班级单靠教师一个人自然会有些力不从心,有了小组长之后他们帮教师分担了许多,针对也体验了一下当小监督员的感觉。

(1)课前的排队检查

信息课上课前我要求学生要排队进入计算机房,排队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前安静下来进入上课状态。以往都是男生一排、女生一排由体委整队,由于队伍较长学生要找好位置才能安静下来,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要长。有了小组长之后,我要求他们按组排队,由小组长整队并检查组员是否都带了书和笔,是否有带无关书籍和零食等的情况,这样就减少了检查和维持纪律的时间,也能避免个别学生出现懒散拖拉现象。

(2)课上的纪律监督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每个教师都会教育学生要遵守机房上课时的纪律要求。我让小组长协助我一起来监督:比如说有的学生趁教师巡视辅导时吃零食,并将垃圾扔到地上或者是塞到主机箱旁边;有的学生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更有甚者会趁教师不注意时挖掉键盘上的键子或插着U盘玩游戏等,这些行为教师有时看不到,这时就需要小组长来帮助一起监督,各组员之间也可相互监督。如果发现有人吃零食或者是有人不做作业在玩小游戏,或者是做其他无关的事情,小组长会及时提醒或者是制止他,如果制止无效,小组长会把情况记录下来并报告给教师。这样每个班里就多了一些小监督员,避免了很多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生。

(3)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任教都是跨年级的,有些人甚至三个年级都教。对教师来说,每节课课间都要检查学生的常规有没有做好,并且还要记下来,时间上有些不够,所以我把这个任务也交给了小组长。小组长只要在课后把没有做好的学生记在记载本上,在下节课上课前提醒他们一下就够了。这个行为习惯实际上只要在前面一个月做好,后面学生基本上就会很自觉了。

为了方便小组长记录,研究人员给每个小组做了一个课堂常规记载表,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的记载表:

说明:小组长不用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如果有违反课堂常规现象并经过提醒后仍然无效的,这时小组长会在相应栏内做好记录。其中“课堂纪律”这一项包括学生上课讲话、QQ聊天、玩游戏等的情况;如果有其他违纪现象可以记录在“其他情况”栏里。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记载表在下节课上课前指出个人情况,并督促其以后要做好。

2.导师

七年级新生的程度差异很大,有些学生上课内容不讲就会操作,而有些学生甚至连双击都不会。这样的差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差一点的学生稍微“吃一点就胀”。为了尽快缩小差距,也为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充分发挥组长的小导师作用,让他们协助教师指导组员解决问题。

实例: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2012版)第15课《公式和函数》。

本课内容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讲公式的运用,对该知识点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学校要组织学生春游,地点为杭州少年儿童公园,假定每个学生只能带100元钱,学生要在去之前先为本次游玩进行规划,游玩项目自己选择,前提是不能超出预算。

教师的任务是在“杭州少年儿童公园”工作表里准备一些游玩项目,标明价格,并配实物图(如下图)。

任务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项目填入表中,假定每个项目玩一次,用公式计算共计花掉多少钱,剩余多少钱。

学生要选择自己准备游玩的项目填入表中(每个项目玩一次),计算总价和游玩后剩余的钱数(如下表)。

选择物品填入表格这一项对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何用公式计算“合计”和“剩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所以教师采用了演示讲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经过讲解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完成任务,但还是有个别学生不能完成,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导师作用了,在他们的指导下小组成员都掌握了知识。

任务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填入表中,游玩次数不限,如果“总计”超出100元就要重新调整游玩项目和次数了。

学生要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填写项目、价格和次数,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项目的“小计”和所有项目的“游玩消费总计”以及“剩余”(如下表)。

本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环节一使用了公式中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掌握了公式的格式,这个环节就是对公式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不仅用到了加减法,还要用到乘法。对于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来说,看似复杂的任务但实际操作起来也难不倒他们;对于偏中下的学生来说就有困难了,一方面他们对题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另一方面他们对知识点的操作也不能独立完成。这个环节笔者就让小组长指导组员来完成,包括如何计算每种商品的“小计”,“消费总和”是计算哪几个单元格的总和,如何求出“剩余钱数”等。小组长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还要对组员进行指导和纠错,以使本组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组长的小导师作用在每节课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活跃在各个小组内,把教师发现的和没发现的很多问题都会力所能及地解决掉。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教师偷懒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则不然,虽然小组长帮助教师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教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轻松,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3.协调

在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组织者,在一个好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实例: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2012版)第13课《图文并茂更清晰》。

我上这一课的时间是5月28日,因为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所以以这个内容为主题开展了本课。本课任务是制作一张封面和目录,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了以小组长组织讨论制作的形式。下面是几个主要环节的展示。

1.教师布置任务一,即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片素材使用ppt制作一张封面,主题自定。

2.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制定封面主题,并商讨选择什么样的图片来搭配。确定好后,再根据素材结合书本上的方法完成图片和主题文字的插入。

3.教师布置任务二,即根据主题制作目录幻灯片,目录内容自定。

4.小组长组织讨论从哪几方面介绍世界无烟日,讨论好后试着结合书本完成目录的制作。

5.由小组长推荐本组组员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本课在制作封面和目录时在内容的制定上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会考虑不全面,所以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4.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周课时决定了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和点评时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限制,对于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而小组长的存在可使得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变得更具体。

小组长不是对所有的作业都进行评价。对于上交的作业,我会在课后做好评价并在下节课上课时做出点评和小结。有些课堂上的小练习是不用上交的,也有些练习是没有办法上交的。那么学生完成情况如何呢,这时教师都会给小组长留出时间,让他们来检查并做好评价。小组长的评价比较简单,只要抓住重点达到评价的目的就可以了,这样既减小了小组长的压力又节省了时间。评价表如下:

说明:小组长根据各组员的表现在相应栏内输入“A”“B”“C”,即“突出”“不错”“加油”三个等级。

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这个评价表过于简单,但实践证明即使简单也是可操作的,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内如果让组长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评价工作,无疑是增加组长的负担。

当然表格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在前两张表格的后面又添加了一行,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其他问题,则都可以记录在上面,这样教师也会了解更多。下面是一个小组长的记录:

我把前面的三张表格放在了一张纸上,每个学期有多少节课就复印多少张,还添加了封面装订成册,每个小组长在上课前需将这个本子带到自己的座位上并做好本节课的记载工作,课后交还给教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的自律能力得到提高

在以往教师一人管理的时候总是有学生照顾不到。实施小组长辅助教学后很多情况都被小组长及时发现并制止了,几次过后这种现象就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了,帮助学生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2.学生的自立意识得到培养

实施小组长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一个团结勤奋、力争上游、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很快便形成了。

3.课堂管理得到加强

小组长辅助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比较优秀和称职的小组长,他们将课堂常规、课上纪律、小组合作等组织管理得很到位。

4.课堂实效性得到提升

通过小组长辅助教学,课堂上学生都能自觉学习、积极表现,知识点的自主探究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流。小组长的有效指导和组内的合作交流不仅缩短了优生与后进生的差距,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为知识点的拓展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建议

1.强化小组长的后续培养

选择小组长是实践小组长辅助教学的前提,但为了更好地提升小组长的能力,我们不能忽略对他们的培养。后续的培养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当然,培养一名合格的小组长并不是朝夕之功,既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又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根据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总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组长。(1)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要使小组长建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应该明确告诉小组长“老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就算你在执行工作中再难,老师也永远和你站在一起”。(2)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小组长要有竞争意识,争取把自己的小组建成最优秀的小组。(3)培养小组长上传下达的能力,及时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和结束讨论,此外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小组成员。(4)培养小组长团结、互助的意识,带动其他组员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小组长要带头帮助学困生,在布置任务时,不要以命令的口气,要保持心平气和。总之,对小组长的培养,我坚持激励原则,对小组长的点滴进步要多给予表扬。

2.小组长之间应定期交流

初中的学生虽然看上去年龄不小,但在自我约束、组织、管理等方面还不是很强,因此很多小组长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经常召开小组长会议,让他们定期交流,一般每两到三周举行一次。小组长会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表扬,对做得好的小组长给予肯定;另一个内容是让小组长们提出自己在前段时间内所遇到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有的组员不服管等。我先让做得好的小组长介绍自己的经验,同时教师也要适时给他们支招。小组长还应选出小组内其他表现好的学生,让他们也进入小组长的备用名单。如果哪个组长做得较差,就先给他一次机会,然后再确定从备用组长中进行轮换,由此给小组长一点压力,让他们更加负责。这样通过定期交流可达到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帮助小组长更好地完成任务的目的。

3.实践要不断总结与改进

对任何一种实践都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进。小组长辅助教学的运用不能一成不变,永远是老一套,学生就会厌烦。笔者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每节课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进行汇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如果发现问题长期存在就要改变思路换种方式,同时还要定期争求各组员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解决办法的。同时,小组长辅助教学的运用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调整,什么样的内容需要用到小组合作,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小组长来指导,什么内容不需要合作,这些都要教师灵活机动地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不断进行改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长辅助教学的效用。

五、结束语

自小组长辅助教学实施以来,经过锻炼与培养,小组长成了教师的左右手,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管理能动性,挖掘出了学生内在潜力。实行小组长辅助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自立能力的好方法,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实效性,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不仅达到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的目的,而且也实实在在地达成了目标。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小组长的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对学生的合作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关连.浅谈信息技术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M].2011.

[2]管海荣.小组合作,是真心的吗[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3]杨学峰.小组长负责制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2012(5).

[4]刘金铭.高效课堂学习小组长的培养[M].2012.

[5]张扁琴.浅谈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J].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