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免疫学范例6篇

现代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范文1

促肝细胞生长素及其S4组份对人PBMC表型的影响 黄锡全,刘恭植,孔祥平,邹清雁,张宜俊

TNF-αRⅠ、Ⅱ的mRNA在正常及病理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黎光,蔡美英,魏大鹏

大蒜对老龄BALB/c小鼠血浆IL-1β、IL-6水平影响的研究 高明霞,李康生

CD4细胞在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李小刚,李绍白,王天才,唐望先

应用胞内染色技术分析抗TNF-α单链抗体的活性 陈萍,徐鹏,邓健蓓,韩骅,药立波,苏成芝

金标免疫层析对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郭兰英,万卷芳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遗传易感性 杜可明,张克雄,陈秀珍,左及,夏培莉,郝中顺,吕传真

大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李楠,章卫平,田野苹,陈国友,何龙,刘艳君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Fas的检测 李天富,房玉珍,夏作理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 李敬来,杨辰垣,萧明第

P选择素在几种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周同,王玲玲,陈金联,王懿,胡秉诚,季晓琼,朱延波,储谦

SLE病人外周血白细胞Bcl-2和Bcl-X mRNA表达研究 孙保东,沈南,裴军,钱捷,陈顺乐

单一多克隆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M-CSF可溶性受体 饶青,韩敬淑,耿以琪,杨文清,吴克复

uPA阳性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T细胞亚群变化 陈钰,许亦权,杨舸,步荣发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3表达及其意义 张爱华,陈荣华,吴元俊,潘晓勤,黄文彦,蔡毅

视网膜下液可溶性Fas表达的临床意义 许迅,王裕发,何志平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5-脂氧合酶及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 李伟杰,邓伟吾,郭雪君,黄绍光

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试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祁沁红,浦志成,程雷,陈子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IL-12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任翠爱,张茂宏,徐从高,张锑

血清铁蛋白检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意义 戚晓军,尹淑珍,刘伟,吕明,刘阳

肾小球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余仁欢,聂莉芳,许勇钢,王国栋,魏晓超

实验性自身免疫病与神经内分泌平衡失调 方鉴,张永祥,茹祥斌

维生素D3结合蛋白对人单核细胞的激活作用 吴国球,高茂馗,何岳文

抗核周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张晓,余运能

慢性肾衰患者血浆IL-10、IL-6、TNF-α量的变化及血液透析对其影响 王沙燕,戴勇,黄瑞芳,彭保,齐晖,李德萍

抗人红细胞血型B抗原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 王长军,唐家琪,李先富,潘秀珍,操敏

云南拉祜族人HLA-DQA1基因分型 洪坤学,褚嘉佑,林克勤,杨昭庆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与Bcl-2基因家族 施勤,刘继明,张学光

分子克隆技术在变应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王金德,许以平

二十一世纪的呼唤生命科学的重任 <上海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人类基因组计划-21世纪免疫学知识创新的源泉 陈竺

研究免疫系统,揭示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特殊规律 陈慰峰

探索免疫识别的奥秘-21世纪分子免疫学中的热点 金伯泉

肿瘤免疫-在确立人类肿瘤抗原的基础上面临新的飞跃 张友会

胚胎干细胞和异种器官移植--21世纪移植免疫学面临的挑战 周光炎

新型疫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新途径 闻玉梅

重组人IL-4抗血清的特异性评价 汪建华,唱韶红,熊凌霜,王勇波,周涛

血清sTNFR2与肥胖度的关系 游捷,李松森,蔡军

胸腺肽α1对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血中T和NK细胞的影响 傅德良,倪泉兴,虞先浚,徐近,张延龄

TGF-β1、TNF-α及IL-6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陈晓红,何有成,周元平,崇雨田,黄仰苏,姚春澜,姚集鲁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分析 张宜俊,郑曲波,刘惠萍,刘树人,易学瑞,章谷生

乳腺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的检测 李明烈,高丽

增生性肾炎患者PBMC IFN-γ分泌水平升高 刘华锋,陈孝文,江黎明,唐德燊,黄萍萍

IFN-αAd3病毒诱导抗病毒蛋白MxA表达的研究 贡海蓉,徐仑,杨吉成,盛伟华

SEB诱导的淋巴细胞对 K562、HL-60细胞株杀伤作用 李琳,陈钰,季海生,任兴斌

23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结果的分析 巩文玉,李志刚,李彬,吴敏媛

Th1/Th2极化:多因素的参与和调控 王莉,吴玉章

Th1/Th2极化:转录因子的作用 魏海明,田志刚

Th1/Th2极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王燕平,李晓玉,孙兵

T淋巴细胞清除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 田志刚,张建华,王郡甫,张彩,孙洓

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后小鼠粘膜免疫应答研究 于长青,邹全明,王缚鲲,鲁东水,曾浩

肺癌患者Th1/Th2状态及川芎嗪的调节作用 肖伟,郑春燕,孙继平,张春玲,王爱华

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血清IL-4、sIL-6R、IL-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唐德燊,谢彤,王胜春,陈群

生脉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杜丽华,邓学瑞,张才军,谢蒲玲,杨莉

一种新型输血传播的肝炎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马悦,高小平,马荣,陈艳君,马洪刚,唐玲

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及定向分化效应 宁丰,王良绪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淋巴液IL-6、IL-8、IL-10、IL-12检测及其意义 冯学斌,王福猛,刘凤,齐春生

天然免疫中一种新的抗原识别蛋白:Toll及Toll类受体家族 严正,钱晻,吴自荣

抗菌肽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祝秉东,黄宁,王伯瑶

蛋白质糖基化与B细胞免疫 朱立平

Toll样受体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富宁

双价志贺菌苗滴鼻免疫对小鼠NALT、GALT和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舒翠莉,高杰英,彭虹,徐辉,邢丽,石辛甫

侵袭蛋白对双价志贺菌苗免疫保护影响的研究 石辛甫,邢丽,陈志华,彭虹,高杰英

CTLA4Ig融合蛋白体外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探讨 周璟,马宝骊,张家胜,王利,韩晓枫,张继英,柏峻

人特异性T细胞系间接识别猪抗原 沈佰华,谢晋,李宁丽,张冬青,周洪,周光炎

乙肝表面抗原诱生γ-干扰素的研究 朱玫,孙淑惠,何丽芳,计焱焱,姚光弼,闻玉梅

秃疮花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正山,王勤,王廷璞,张琪,龚艳妮,赵祁

用SP2/0瘤细胞核或DNA免疫同系小鼠诱导抗核抗体的产生 沈璐琳,韩晓辉,郑秀娟,吴厚生

HLA-G分子在体外抑制NK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 韩子英,王利,马宝骊,张继英,张汉明,柏峻,张莉

现代免疫学范文2

关键词:现代养殖业;免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47-02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猪肉作为我国主要的肉类需求种类,在市场中占着重要地位,因此,做好免疫工作对我国肉类市场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先于中国完成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现代化。我国在近几年来已经迈出了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养猪业也不例外。虽然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代养猪业免疫失败的情况不容乐观。基于此,对现代养猪业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1 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1 管理不科学

猪舍是猪生活的主要场所,猪场卫生和环境的管理以及对猪的日常管理直接影响着猪群的健康状况。养猪户的猪群的管理首先体现在猪舍的管理上,猪场的温度控制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猪的健康水平。其次,现代化养殖业在管理制度上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2 猪群机体差异

猪群的免疫功能与猪自身的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即猪群的机体差异。影响猪机体差异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点: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应激反应。其中遗传因素直接影响着机体各器官的与发展情况,有遗传缺陷的猪可能脾脏发展不健全或体内生成的免疫细胞不健康使得免疫失败,这种情况下,即便接种优质疫苗也可能失去效用,造成猪的死亡。而应激反应则是由外界条件影响间接影响猪群健康的。在受到高温或缺氧等刺激后,猪群机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增加酶类分泌或者调解神经状态来抵抗这种刺激,长此以往,猪群的身体可能处于超负荷状态,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

1.3 疫苗管理不严

疫苗管理是免疫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顺利完成免疫工作的重要保证。对疫苗的管理既表现在疫苗试剂的存储方式上,也表现在免疫程序的安排上。首先疫苗作为一种医药试剂应妥善保管,在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严格按照运输条件进行,保存不当或温度过高都可能是疫苗效力下降甚至失效。此外,在疫苗的使用过程时也要结合猪群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注射时间,有些养殖场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为了避免疫苗过期而密集使用,或者使用过期疫苗的情况,这种免疫工作非但不能实现猪的正常免疫,还可能威胁其健康。

1.4 疫苗使用方法不对

免疫工作进行过程中,疫苗的调配也至关重要。采用自来水稀释较稀释液和生理盐水稀释的疫苗在免疫效果上会大打折扣。调配的比例及注入方式,疫苗调配处理时间过长而使疫苗长期与外界接触也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

1.5 未按免疫程序免疫

免疫程序一方面与免疫程序安排相关,另一方面与畜禽自身健康成长条件相关。对于不同健康水平的猪群,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疫苗注射的方法及注射时间来保证免疫效果,而现实中养殖户通常机械服从于理论实践缺乏与猪群实际情况的联系使免疫效果减弱。

1.6 免疫意识薄弱

有些养殖户疫苗意识淡薄,未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没有采取必要的防疫、免疫措施。对传播较广的病毒病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对患病死亡的家畜不能及时上报,导致疫情延续;缺少与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和协调等。

2 免疫失败的防控措施

(1)科学选择,规范使用。根据猪群生长情况科学的选择疫苗,规范使用疫苗是保证免疫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首先,做好疫苗购置和储存工作。根据疫苗的属性进行低温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并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搬运工作。其次,选择疫苗要注意逐支选择,并建立疫苗档案,防止个别损坏变质疫苗伤害猪群健康。最后,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种类疫苗分开注射,疫苗调配和用量要科学合理。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 猪场的病史、 品种、 日龄、 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疫苗注射的种类和剂量

(3)提高猪场抗体监测水平。提高猪场抗体检测水平是免疫工作的重点所在。对抗体的检测能够帮助养殖户综合观察猪群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疫情迅速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现代免疫学范文3

【关键字】免疫规划;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6-01

免疫规划的管理和免疫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是免疫规划工作的基本保障,青海省90年代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省、州、县、乡、村五级为一体的计划免疫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使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常规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人群针对疾病的抗体水平普遍提升。为摸清我区免疫规划人员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对扩大免疫规划的技术保障,2013年对城北区现有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免疫规划管理手册》的内容,制订统一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人力资源配置调查表,现场收集地区免疫规划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区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以及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年限等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质控,现场抽取5%的问卷进行复核,要求调查一致性达100%,符合率达98%以上。

1.3 统计方法:采用offi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讨论

调查显示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20~29岁占13.33%,本科学历的占5.33%,农村接种门诊中无学历占20.51%;职称结构初级、无职称占85.34%,与省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雷同[1],主要特征为人员更换频繁,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其原因为这部分人员缺乏继续教育机会和条件。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我区免疫规划人员数量不足,按现有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与地区总人口数相比,平均为2.50/万人[2], 不能满足我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需求,严重制约我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调查发现我区免疫规划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易在今后免疫规划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直接影响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发生差错事故的人员综合素质低,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占大多数 [3.4],为此,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中,应加大对免疫规划队伍建设和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免疫规划的服务质量,从整体上改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鉴于我区目前免疫规划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改进:①提高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及时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和改善学习环境,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②加强培训,逐步改善低学历、低层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③严格执行“青海省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人员准入制”,对所有从事免疫规划服务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和考核合格后发放预防接种上岗证和预防接种许可证,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调离岗位和取消预防接种资格;④对无学历、无职称和年龄偏大的人员,进行学历教育,以适应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对年龄偏大且无学历者分流和换岗,保证免疫规划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切实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建海,郝增平,张永基,等. 青海省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8):69-72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报告[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53-75

现代免疫学范文4

关键词: 免疫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免疫学一直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实践应用已全面渗透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深奥抽象、概念纷繁、机理复杂,涉及多种学科,如动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的基础知识,学生尤其是生物专业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极大,极易引起思维疲劳,不求甚解,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1]激发学生的免疫学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免疫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1.学科发展史始终贯穿其中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最重要的都是学生充分了解其知识精髓的过去、现在,进而应用于实践与未来发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授“免疫”的起源含义时,从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古代宗教神学的朴素观点来讲述。同时,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许多免疫学家,尤其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前辈们的研究经历和取得的成就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科学家的思路,得到启迪。譬如,讲授抗体的结构这部分非常枯燥的内容时,可以从Behring借助东方“以毒攻毒”的医学思想发现抗体的过程,Edelman和Porter对抗体结构不断探索的过程来讲述,避免填鸭式的纯讲述或演示。

2.紧密结合临床现象与应用实践

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许多临床现象学生耳熟能详,但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其实质:为什么患过麻疹的人永远不会再患麻疹?为什么要建立骨髓捐赠库?艾滋病何以如此肆虐?等等。在教学中将这些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免疫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当前人类重大健康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免疫细胞疗法有可能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各种疫苗的研制为人类控制许多烈性传染病开辟了新的前景,等等。把这些事实和进展渗透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免疫学的实用性,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3.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3.1把握学科和专业特点,重点和难点突出。

从书本内容到课堂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对知识结构重新优化组合,尤其是要结合生物专业其他课程的特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比如对于很多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免疫病理、免疫调节等内容,适当简化。对于生物专业学生在其他课程中要学习的知识,如免疫分子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等内容,则可以自学。而对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如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学检测等要详细讲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区别于一般医学院的免疫学教学。

3.2启发式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于某种因素的刺激,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刺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2]。如讲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时,运用启发式分析法,从器官移植时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引出“组织相容性”的概念,从组织相容性的免疫本质,引导出“移植抗原”,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从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论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些蛋白质分子是怎么产生的,引出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孤立概念到完整体系,能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容易理解记忆。

3.3采用生动恰当的比喻,直观形象的描述。

运用直观的道具、图标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使枯燥内容形象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把免疫系统比喻成国家的军队和警察系统,病原菌比喻成入侵的敌人,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比喻成士兵或警察,抗体和补体分别比喻成捕快和行刑手,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形象理解。再如讲抗体结构时,可将抗体比喻成一个站立的人,上臂以下是恒定区,铰链区相当于肩关节,前臂是可变区,可变区结合抗原时就像人的手抓住一个东西,人有两只手,那么一个抗体就可以结合两个抗原,两条腿组成Fc段,鞋子类似于Fc受体。这样的比喻很具体,学生听后很容易理解记忆。

3.4适当结合中医知识讲述。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课,而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学有很多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学不谋而合的地方[3]。譬如,中医学里有“肾为营血之母”的思想,这可以从现代免疫学得到证据,人体血液中绝大多数红细胞的生成需要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细胞因子的刺激作用,而该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肾脏合成的,肾脏的功能就决定了血液的质量。这些知识的对比联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从多角度认识和研究一门学科。

3.5做好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直观,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流程。同时,还可以下载一些最新的短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课外探讨兴趣,如有关美国花巨资研制免疫佐剂的报道,Steinman有关树突状细胞的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报道。这样既能加大教学信息量大,又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6课堂讨论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免疫学的很多问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热点讨论题,比如MHC分子在亲缘鉴定的原理与应用,现代疫苗的研制进程,等等。可让学生在业余准备,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分组式讨论法,每组选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然后其他组学生提问,最后老师简短点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适时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盈盈.兴趣:教育的第一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59-61.

现代免疫学范文5

扶正治癌:中国式抗癌的主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在刘嘉湘教授的带领下,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主张遵循中医特点进行肿瘤的治疗。刘师独树一帜提出的“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现已成为中医肿瘤学术界的主流。

“扶正治癌”思想主张“以人为本”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就是认为人体本身具有强大的康复能力,只是这种康复能力并没有被人类充分认知,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和维护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

刘师于20世纪60年代从免疫调控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强调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以免疫调控为核心,通过激活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以治疗肿瘤。这些远见卓识逐渐得到现代肿瘤免疫研究成果的证实,目前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血液病和实体瘤治疗的热点。

“中医+”: 1+1>2

刘师以宽阔、前瞻的视野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融入中医药综合治疗体系,通过激发和调整自身抗癌能力,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和控制。今天,“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以“扶正治癌”为指导思想的恶性肿瘤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不正是“中医+”?

中医+手术:对有手术适应证者尽量手术切除,降低肿瘤负荷。后续及时应用中医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如失眠、疼痛等;促进术后康复和免疫功能重建,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激活抗癌能力促进微小病灶的清除,达到预防复发转移目的。

中医+放射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采用放疗控制局部肿瘤的同时,及时应用中医药整体治疗,可有效减轻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炎症,增强放疗的效果。

中医+化学治疗:对于适合化疗的患者,同时应用中医药可减轻化疗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提高化疗耐受,提高化疗效果,提高化疗完成率。增效减毒已经成为中医药联合化疗的临床获益特点。

中医+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现代肿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对肿瘤的治疗从细胞“杀伤”向细胞“调控”的转变,但基因诊断要求严格,容易耐药,常出现皮疹、腹泻、疲劳等问题。中医药可通过全身调控,显著减轻以上不良反应,而且具有延缓靶向药物耐药的作用。

中医+免疫治疗:两者的理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免疫治疗直接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内免疫细胞如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的表达水平,激活免疫效应细胞,达到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等作用。而中医药全面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整体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中医药针对免疫治疗容易发生的发热、炎症等副作用,可进行对症治疗,有效减轻不良反应。

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模式不是简单地将几种疗法相加即可,而是要求在中医思维的主导下,对患者功能和肿瘤负荷(指肿瘤的大小、程度、转移情况等)进行精确评估,融合各种治疗方法,充分实现“1+1>2”的效应,以突破目前多数实体瘤疗效的瓶颈。

未来的“一站式”肿瘤治疗中心

现代精准医学的理念对肿瘤治疗的影响日深,充分体现了一贯重视个体化治疗的辨证论治中医体系的科学性。“扶正治癌”的特点是在治疗前首先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而精确的评估,包括以肿瘤负荷为基础的临床分期、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病理分期、免疫功能状态、内环境特征分析、体质分析等,然后结合各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各种中西医疗法的治疗和动态评估,从而达到精确诊断、精确治疗。

现代免疫学范文6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所对应传染病的主要策略。继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而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下一个将被消除的传染病。麻疹病毒虽然有8个基因组,但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由于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故消除麻疹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WHO美洲区于2000年成功消除麻疹的事实也已证实了这一点。WHO欧洲区和东地中海区分别提出在2007年和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包括我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亦于2005年承诺将在2012年消除麻疹。2006年11月,我国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具体工作指标为: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计的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2)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4)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100%;5)以省为单位计的麻疹发病率在1/10万以下时,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80%以上;6)建立国家、省、市(地)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网络实验室达到WHO认证标准。

1 “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效应

1.1 国内、外主要麻疹疫苗病毒株

上世纪50年代,国外建立了几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株,国内20世纪60年代初唯一由本土分离、建立并批准使用的是“沪191'’减毒活疫苗株。国内、外目前使用的主要麻疹疫苗株有:1)美国早期使用的Edmonston(Ed)株,1954年分离,由36~37℃培养条件下,经原代人胚肾细胞(HK)传24代、原代人羊膜细胞(HAM)传28代、鸡胚羊膜腔传6代、原代鸡胚细胞(CEC)传5~8代建立;2)美国早期和欧洲目前仍在使用的、由Ed株衍生而来的Sehwarz株,系1962年由Ed株继续在CEC上(32℃)培养传至85-103代建立;3)美国目前使用的、由Ed株衍生而来的Morraten株,系1968年由Ed株继续在CEC上(32℃)培养传至40~43代建立;4)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使用的Leningrad-16(L-16)株,由前苏联于1968年用原代豚鼠肾细胞和原代鹌鹑胚细胞传代培养总28代建立;5)日本使用的CAM-70株,由原代猴肾细胞传3代、HK传8代、鸡胚羊膜腔传90代、鸡胚绒毛膜传35代、CEC上36℃培养蚀斑纯化传3代、再CEC上32℃培养传26代建立;6)我国使用的“沪191”株。

1.1.1 “沪191”麻疹疫苗株的建立及应用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60年冬季在上海麻疹流行期间,从一名2岁男孩出疹前(有发热和柯氏斑)的血液标本并经接种HK分离而得。之后,通过在HK上连续传33代,适应于HAM再连续传39代,然后适应于CEC传至第5代,将培养温度由37℃降至(3l±1)℃,再由CEC传至第10代,经各项检定和包括猴子等在内的动物安全性试验、以及在人体中进行的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株――“沪191”株,1965年5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和应用,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

“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至今已有近45年的历史,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改进。1984年之前生产的是液体疫苗,保存及运输条件要求高,疫苗稳定性差,效期仅3-6个月。1985年起改为冻干疫苗,稳定性大幅提高,效期延长至18个月。疫苗的内在质量方面,1992年通过中国疫苗项目与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协作,将“沪191”株纯化为无鸡白血病病毒污染的纯化毒株,进一步提高了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国家对麻疹疫苗的标准不断提高,每5年对疫苗生产和检定规程进行修订,并从2005年起规范了使用剂量由原来每剂0.2mL改为国际通用的0.5mL。南“沪191'’株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至今已在我国应用超过20亿剂,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疫苗株之一,为我国控制和消除麻疹作出了巨大贡献。

1.1.2 “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抗体持久性

活疫苗病毒株的减毒水平决定了疫苗的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而毒株的减毒是经控制实验的培养条件和病毒传代水平(即传代代次)、以及最终通过对人体的临床观察而确定的。上世纪60-80年代对不同传代水平的“沪191”疫苗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CEC传10代以前疫苗的免疫原性虽好,但反应性较高,发热率达65%,高热率为26%,皮疹率是13%;CEC传15-20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47%,高热率为4.3%,皮疹率为5.2%;CEC传21-26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31%,高热率为3.1%,皮疹率为0.3%;CEC传27~33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低于20%,高热率降至1.3%,基本无皮疹反应。所有代次疫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即抗体阳转率均达到96%-100%,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随疫苗代次的增加而减低,由早代次的大于200、中间代次的68~138降至高代次的39~62。即:“沪191”疫苗株随着传代代次的增高,其临床反应性降低,免疫原性特别是抗体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兼顾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选择CEC传25代左右的疫苗较合适。从2001年起,按照国家规定新建立了“沪191”麻疹毒种的三级种子库,

固定CEC传25代毒种为生产疫苗的工作种子批,使每年及每一批生产的“沪191”麻疹疫苗保持一致性。

为进一步了解“沪191”麻疹疫苗与国际同类疫苗的差距,1974年在人T封闭地区用美国的Sehwarz株和前苏联的L-16株麻疹疫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比较观察。结果发现,“沪191”疫苗的临床反应性与Sehwarz疫苗相似,比L-16疫苗略高;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水平,“沪191”疫苗分别为98.6%和76,Schwarz疫苗分别为83.5%和96,L-16疫苗分别为96.9%和71;免疫持久性方面,“沪191”疫苗最好,L-16疫苗最差(第14年的抗体累计阴转率,“沪191”疫苗为9.8%,Sehwarz疫苗为11.9%,L-16疫苗为16.7%)。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沪191”株反应适中,免疫性良好,不逊于美国的Sehwarz株,且明显优于前苏联的L-16株。

另一项对“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是1973年在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建立的观察基地进行的。在该研究中,726名易感儿童经1针疫苗免疫后连续16年每年进行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第16年时仍有83.2%的疫苗免疫人群保持着足够的抵抗野毒的能力,说明“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良好。

1.2 “沪191”麻疹疫苗在我国消除麻疹行动中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麻疹疫情的特点是:发病率明显波动、地区间交替高发,部分省甚至持续高发,局部地区时有暴发;15岁以下、特别是5岁以下小年龄组是口前麻疹流行的主要人群,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部分地区成人麻疹发病率水平较高;东部地区流动人口病例所占比例较高等。分析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易感人群积累,包括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局部地区存在免疫空白,城乡接合部、城区、流动人口免疫服务管理跟不上;强化免疫不彻底;育龄期妇女抗体水平较低等。目前麻疹发病情况与消除麻疹目标的差距约为100倍。相比之下,WHO美洲区通过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策略,已成为第一个成功实现消除麻疹的地区。我国卫生部也已多次召集专题研讨会,陈竺部长作了重要指示。2008年起,已分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并协调麻疹疫苗的生产和供应。2008年全国生产“沪191”麻疹疫苗约1.5亿剂,2009年近2亿剂,2010年计划至少为1.75亿剂。从贵州省2004年开展强化免疫、2005年起麻疹疫情即大幅度下降以及海南省2006年开展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数由1173例下降为37例、发病率由14.17/10万下降为0.44/10万的显著成效来看,我国通过进一步采取强化免疫策略来实现消除麻疹的最终目标是可行的。

2 含麻疹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

早在1990年,由5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的“全球儿童疫苗计划(CVI)”就将开发联合疫苗作为疫苗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联合疫苗的优越性在于集多种单价疫苗的功能于一体,注射1针就能同时预防多种传染病,故不仅可减少注射次数、节约疾病控制资源,而且有助于提高疫苗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同时降低疫苗包装、运输、储藏和预防接种等间接成本。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上市了由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不同组合配制的二联和三联疫苗(简称麻腮风三联疫苗)。我国对病毒性联合疫苗的开发起步较晚,直至2000年才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2.1 含麻疹疫苗成分的二联疫苗

2.1.1 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79年通过国际交流获得儿株腮腺炎疫苗病毒,经研究建立了S79株腮腺炎疫苗株,1984年获得国家批准用于腮腺炎疫苗生产。后又通过5年多努力,于2000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和S79株腮腺炎疫苗配制的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2004年,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也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和Wm84株腮腺炎疫苗配制的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2.1.2 麻疹和风疹二联活癌苗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94年研究成功我国自己的、适应于人二倍体细胞的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之后又研究与“沪191”麻疹疫苗联合的麻疹和风疹二联活疫苗,并于2002年获得批准。

2.2 麻腮风三联疫苗(MMR)

在成功开发二联疫苗的基础上,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2002年首先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S79株腮腺炎疫苗和BRDⅡ株风疹疫苗联合组成的MMR。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也于2007年11月研究成功由同样三种毒株疫苗组成的MMR。对这两家国产MMR与美国默克公司产品进行的l临床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产品的免疫原性和临床反应性基本一致,但国产MMR中的“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原性优于进口疫苗,说明国产MMR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2.3 麻腮风和水痘四联疫苗(MM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