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例6篇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

2009年,“拔尖计划”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的推动下,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领域,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其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计划启动较早高校的学生已崭露头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介绍说,北京大学学生曹霆20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复旦大学学生达佩玫以第一作者在《纳米快报》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年来,参与“拔尖计划”的19所高校立足各校实际,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理念、模式和方法,创新机制体制,深入推进改革。建立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有的组建专门的学院,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致远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有的设立专门的试验班,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华罗庚数学班”、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理科试验班”等;有的则以普通班为依托,对拔尖学生辅以专门指导。

据了解,参与“拔尖计划”的高校聘请国际知名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如清华大学聘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等人担任“拔尖计划”各班的首席教授。同时,各高校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大批著名教授深入参与计划实施,其中两院院士、“”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亲自为学生授课、担任导师、组织学生研讨交流。如北京大学请陈佳洱、田刚等院士为“拔尖计划”学生指导。

在学生选拔方式上,参与高校实行多元化模式,“选才”与“鉴才”相结合。“在选拔标准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科学地看待‘偏才’‘怪才’。”张大良介绍说,在选拔过程中实行多阶段动态进出,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慎重分流,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减少功利、重在长远。

“拔尖计划”实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参与高校普遍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与研讨、个性化学习计划。导师们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课外阅读、科学研究等,并鼓励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向学生开放,提供较大的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并邀请世界级学术大师开展学术报告、学生座谈等,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1.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近期,“为什么中国高校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大师钱学森的生前疑问备受社会关注。为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两个规划纲要精神,2009年岁末,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拔尖人才既是社会的基石,也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2.核心概念界定

2.1 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上,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2.2 人才培养模式

完整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要素构成,各要素间存在着承接、递进和因果关系,通过各种具体的机制与制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国内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3.1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培养目标:美国高校注重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和服务于社会的多种需要。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才能和体育特长。其培养“全能人才”、“领导型人才”或“卓越人才”等目标实质上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

培养制度:培养制度包括招生选拔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度是高标准、严要求且又较为灵活。首先,在招生方面,研究型大学采取竞争性或选择性招生办法。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成绩和授予学位。美国的选课制灵活方便,不受年级、科系的限制。第三,实行导师制,导师负责制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最后,在激励制度方面,美国部分高校提供大量奖学金机会,以吸引国内外的优秀学生。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是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斯坦福导读”课程创新项目集合便是典型代表,它强调科学思维及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科研训练: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著名的《2061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美国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就是通过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等措施,来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高校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规定从本科入校开始就进行科研训练。斯坦福大学推出的“斯坦福本科生研究机会”,旨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研究项目,并为学生进入研究机构提供机会。[2]

3.2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3.2.1 我国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001年,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开展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式步人了实践探索的轨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和重要任务,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旨在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探索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并富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伴随着“钱学森之问”引起的深刻反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空前关注。

3.2.2 中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案例

(1)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近年来,中南大学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方案的突出特点是: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自主。特色主要是:①实行模块式课程设置,强调“三基”的培养和训练,即夯实基础理论、熟练基本技能、完善基本环节。②压缩总学时300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了更多的时间。③减少必修课程比例,扩大选修课程总量,为学生选修感兴趣的课程提供了空间。④在课程体系上要求有学科交叉,有利于学生的交叉选题与研究。⑤增设课外研学学分,学生必须自主完成8个课外研学学分。

(2)师资队伍建设。每位教师原则上每2年到企业实践锻炼2个月;制定短期培训和长期跟踪培养相结合,自主培训和委托培养相结合的机制,通过5年建设,确保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职教师比例超过80%。

(3)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重点建设5个面向学科大类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基地,10个国内一流水准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30个行业领先的综合性校外工程实践实训基地,强调基础、基本训练。在实践学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本科毕业环节原则上要求做设计,毕业设计必须“真刀真枪”,结合生产实际进行。

(4)建立激励机制。试点专业60%-80%本科生可免试攻读研究生或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留学候选人。提高奖学金覆盖面,明确试点专业学生奖学金覆盖面达到80%。贫困生助学贷款达到100%。优先使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3]

3.2.3 其他几所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充分发挥清华的综合优势,选择若干具有高水平学科基础的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进一步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努力使进入该计划的学生将来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跻身国际一流的学术队伍。

⑵致远学院:是上海交大培养精英人才的又一重大举措。其创办目标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走出一条培养基础扎实、目光敏锐、思维独到、视野开阔、勇于创新之路。

⑶浙江大学: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的不断探索,其培养目标是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⑷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学校组建“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试验班打破专业限制,实行专业导师制、管理学分制、成长书院制和考核淘汰制等管理形式,实施个性化培养。

4.南昌航空大学“春晓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4.1 南昌航空大学拔尖型人才培养背景

南昌航空大学根据“德育为先、基础为本、注重实践、拓展素质、因材施教、强化特色、激励创新”的基本思路,对本科生进行分类培养、形成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的改革之一。春晓班以南昌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著名航空材料专家曹春晓教授之名命名,2009年首届“春晓班”开启,该班的培养特点是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口径教育,集中学习,旨在加强基础;第三学年则在本学院范围内自由选择并转入相应专业学习,且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在文科院校,比如经济管理学院也开设了首届“春晓班”,后相继在环化、材料学院开设了“春晓班”。2013年有了首届春晓毕业生。

首届春晓毕业生相关数据:107名大学生,4年本科学习,获中国授权专利1项,科技竞赛奖77项,其中部级11项、省部级66项;19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9人次获国家奖学金。2013年,75人考研,61人上国家线,51人被正式录取,一次性就业签约率高达90.65%。

学校校长余欢总结说:“春晓班”是南昌航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班,目的是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拔尖创新人才。

4.2 南昌航空大学“春晓班”学生成长成才“SWOT”分析模型

4.2.1 SWOT概念

SWOT分析(或企业评估)是管理学中提供企业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分析工具,具体表现为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以确定企业在市场中地位进而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入SWTO分析模型,对人才进行内外优劣的分析。既可以促进人才发掘成长的动力,又可以促进人才培养遵从市场机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引导。引入SWOT分析方法,有利于人才充分发现并对比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在综合分析中确定人才发展的优势位置,设计出最适合人才的发展模式。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利用外在机会,并最大程度地回避劣势,减小外在威胁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清晰的对人才进行定位,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4.2.2 南昌航空大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可行性

SWOT分析的四要素,优势(Strengths):优势是指能给人才带来重要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自身天赋、个人兴趣、知识积累、实践经历、创造能力、培养环境等,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在于“拔尖”,要做到“拔尖”,必须要有优势,对于“春晓班”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制度,挑选出来的是高素质人才,本身具有优势,加上学校的重视以及重点培养,配备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提供最适宜的环境等。劣势(Weaknesses):劣势是限制人才发展且有待改进的内在消极方面,包括竞争压力大、学生学习任务重、自由分配时间少,个性培养受限等。机会(Opportunities):机会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有利于人才个体发展的时机,如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出台、国家对人才的新需求、各类证明人才自身能力的机会等。威胁(Threats):威胁是外部环境产生的不利于人才培养时机,如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

详见下表:

W:

⒈学习压力大;

⒉学习任务重;

⒊个性发展受限;

⒋自由分配时间较少。 S:

⒈坚实的基础;

⒉优质教学资源;

⒊良好的学习环境;

⒋学校的高度重视。

O:

⒈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新需求;

⒉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出台;

⒊各类证明人才自身能力的机会增多。 T:

⒈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⒉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⒊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5.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5.1 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的环境和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它将传统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可选择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本科生进校不再戴有专业“帽子”,而是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选修通识通修课程;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每个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随后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在该阶段,学生一边修读相应的“专业准出标准”规定的课程,一边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5.2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依托“导师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培养本学生的科研能力,应适当增加具有探索性的实验课程,实验室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扩大开放程度。例如:延长开放时间、设立实验室网站,介绍实验动态、课题进展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实践基地。2010年度我国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中,全国高校获奖数量占70%以上,几大类别的科技项目都超过70%。这表明高校科研实力很强,但科研与教学结合亟待加强。借鉴斯坦福大学等建立以桂谷为基地,为本科生实习、实践和创业提供平台的做法,我国高校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将理论在实践中升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4]依托“导师制”,鼓励导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接受锻炼,提高科研能力,从而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参与科研的激励机制,允许学生用平时的科研成果获得相应“创新学分”,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并与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挂钩。同时针对导师:严格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准入和聘任制度;严格考评奖惩办法。对为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加强导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强岗前、岗中培训,明确导师职责,落实导师责任,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主导作用。

5.3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志.更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实验班的开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导师制的探索实施等。但与成果并存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如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仍需改进、培养过程质量监督制度有待深入研究与建设,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等,这些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例。创新意识还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高校仍延续着高考的路线,以考试选拔人才。或者直接以高考为标准。为有效清除障碍,关键在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从拔尖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过程和个性化的创新过程出发,从人才培养的“准入一过程一准出”三个环节着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5]

5.4 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实验室里的创作,还需要拔尖学生参与到周围环境中,需要社会的支持。创新也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创新,企业工厂同样能够创新。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以高校的科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靠地方的支持反哺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此一来,实现双方的共赢。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合作成功就是高校与地方结合的结果。

6.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直在探索中前进,这期间经历了从20世纪到21世纪,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经历了少年班的创建,教改班、实验班的设立,基础学科拔尖学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的不断改进和进步。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和融合与分化共生的内部科学,高等教育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的合格人才成为时代的共同话题。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高东磊.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

[2]李祖超.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中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J].中国教育报,2011.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3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加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目标,以中青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人才聚集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加速人才智力高地建设,为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工作目标:到20010年,全市知识分子总量达到2万名以上,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3500名;受到专门技能培训的企业、农业劳动者分别占到工、农业劳动者总数的50%、30%以上;全市以专家、科技副职、乡土人才为主体的三级科技人才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健全政策制度,完善激励措施,使“技术参与分配”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专家咨询服务团

以国有、集体企业转轨改制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为重点,强化管理,完善机构,注重实效,重点突破,增强专家咨询服务团自身活力,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质量。

本着“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原则,定期做好专家服务团换届工作,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积极吸收新当选的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一技之长的优秀科技人才和紧缺技术人才加入服务组织。

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位专家服务团成员每年要为领导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个贫困村或一家亏损企业开展科技帮扶或咨询服务;推广一项新成果、新技术。充分发挥专家咨询服务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信息灵通的群体优势,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问题决策、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项目论证,不断强化专家咨询服务团参与领导决策的服务内容,办好《专家建议》内刊。

按照XX市委组织部要求,根据我市实际,以“科技帮扶百村转化”和“百家企业咨询服务”两项主体活动为载体,动员组织专家团成员下乡下厂,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科技实力的专家服务中心和专家个人,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等有偿服务,或以智力、技术、成果入股的形式,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开发服务实体,促进产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作出贡献的同时,不断探索、实践“技术入股”、“智力入股”等经济收益分配机制,使“按知分配”逐步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增强服务组织的经济实力,激励更多的科技人才参加服务组织、参与服务活动。

2、拔尖人才

推进市管拔尖人才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修订完善《市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坚持民主、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自下而上、层层筛选,好中选优,选拔对象向生产一线青年优秀人才倾斜。实行市管拔尖人才选拔公示制,增强选拔工作的透明度。

努力探索市管拔尖人才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实施量化目标考核,逐步使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挂钩、与个人经济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市管拔尖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咎主动性。

做好局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局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规范局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

严格上级庄市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申报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的成长进步。

注重拔尖人才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优化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把市管拔尖人才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拔尖人才培训班,并通过起点较高的专家报告会、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素质。鼓励拔尖人才在职自学或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对贡献突出或掌握紧缺技术的拔尖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重点扶持,鼓励他们创业绩、出成果,五年内力争2--4名优秀人才进入XX市管拔尖人才行列。

3、乡土人才

按照省委下达的乡土人才开发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修订《XX市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乡土人才选拔的标准、程序,科学制定乡土人才选拔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乡土人才管理体系,完善市级乡土人才库建设,到2005年,入库人数达到2500名以上。

各乡镇要深化乡土人才管理工作,制定培养计划,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乡土人才进行培养,提高其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乡土人才在场地、经费、设备、信息、技术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保证其技术特长的充分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好专家团专家、市管拔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每名专家团专家、市管拔尖人才要联系2--3名乡土人才,保证每名乡土人才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

4、科技副职

科技副职作为所在乡镇、村科技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要科学配置,严格管理,保证充分发挥作用。要重视科技副职的成长;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对其别优秀的要提拔重用;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副职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做到科学规范、专职专用、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发挥好科技副乡镇长上引下辐的纽带作用,加强市、乡镇(区)、村三级的科技副职网络建设,推进“长、家”结合,促进乡镇、村的科技进步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新项目、新工艺特别是高、精、尖项目的引进。

进一步健全以乡镇科技人才工作站为基础的科技机构建设,保证人员编制、场地、经费和设备的落实,确保科技副职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挂职科技副乡镇长要科学安置,规范管理,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做到智力资源与乡镇经济资源的最佳结合,促进乡镇、村的科技进步和挂职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步提高。

5、引进、外聘人才

进一步加强人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时期人才引进、聘用和管理机制,以京津石和外地工作的XX籍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XX市人才信息网”,坚持“聘、引”结合的原则,实施“借智兴藁”、“引智兴藁”工程和“技术联姻”计划,由市人才办牵头,各部门配合,使我市生产企业在京津石找到技术依托单位,促进企业发展。

对外聘、引进的科技人才,各部门要在其子女配偶就学就业、住房安置、工资待遇、人事关系接转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紧缺行业的专门人才,要实行特殊政策,重点照顾。

6、青年人才

进一步加强全市35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青年人才库的建设,依照“边充实、边选拔、边培养、边使用”的原则,每年从青年人才库中选拔30--50名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形式,五年内把全市优秀青年人才轮训一遍,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年推荐2--4名杰出人才进入XX市管青年拔尖人才行列,并对有特殊贡献的青年人才提拔重用。

三、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

党的领导是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要把知识分子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定期进行研究,努力把知识分子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明确分工

完善和规范知识分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切实担负起对全市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队伍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职责。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起草有关政策、文件和措施,对全市知识分子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统一管理、指导检查,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一切事宜。

知识分子工作实行部门分工制,组织部、宣传部、团市委、科技局、科协、劳动人事局、人才中心、经贸局、乡镇企业局、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教育局、文体局、卫生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市委组织部要深入调查研究,给市委当好参谋,把知识分子工作同高层次人才比较集中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抓班子、带队伍的局面,推动知识分子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市委宣传部负责做好优秀知识分子、杰出科技人才先进模范事迹的宣传工作。

团市委负责做好XX市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考察工作,并协同组织部做好青年优秀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科协、科技局负责做好全市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制定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人才奖励计划,并抓好科技副乡镇长、农村科技副主任、科技副厂长的岗位培训。

劳动人事局负责做好全市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转干、晋升工资奖励等工作,对外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做好其配偶子女的就业安置工作。

人才中心负责为全市各乡镇、部门(单位)、企业提供人才信息,为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并做好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入库管理工作。

经贸局、乡镇企业局负责做好国有、集体及个体私营企业管理干部、科技人才的管理、培训等工作。

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负责做好本部门科技人才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对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科技推广、咨询服务、实用技术培训等进行统筹安排。

教育局负责抓好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的岗位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文体局、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义演、义诊等活动,推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财政局负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专项经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津贴及体检费用的落实工作,并协助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好工作中牵涉到的有关问题。

3、优化环境

各乡镇、市直各部门都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及我市制定的有关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要落实好知识分子、科技人才的相关待遇,对他们开展工作必需的经费、场地和设备等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版权所有

每年定期召开知识分子表彰会,对优秀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设立“XX市科技奖励基金”,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人才进行重奖;在《XX报》、电视台开辟专栏,对他们的模范事迹大力宣传,以激励、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才献智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全市社会进一步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各部门、单位要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及定期对贡献突出的优秀知识分子进行慰问等形式,与广大知识分子进行感情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思想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知识分子工作环境,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怀。

4、强化自身建设

根据省、市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十五”期间,建成“XX市知识分子工作信息网站”,负责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的交流、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专业技术难题的征集、有关政策文件的等,促进人才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4

摘要:根据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学校建设“树梁计划”的目标引领,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实施《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树梁计划”》,创新并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建立“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通过凝练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搭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平台,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管理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3-02

在我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肩负着知识发展、创新驱动和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随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高校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已经与学科建设发展、本科教学水平、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等息息相关。

一、“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的建设历程

“树梁计划”是在东北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下提出的。2012年12月,东北大学校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科和专业为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推广“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模式,统筹资源,在优势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2013年,学校正式出台文件,全面实施“树梁计划”,正式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人才培养创新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落实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以自动化专业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2013年设立“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以著名自动化专家、中国工业自动化教育开拓者之一的郎世俊教授的名字来命名,在自动化专业中采取严格的选拔方式,实施个性化培养,秉承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成为孕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力求以“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为载体,探索一种新的办学思想和培养国家科技杰出人才的新模式,为全面提高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及先进教育理念

实验班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引领自动化学科专业领域科技与管理的发展潜质,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着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个性化培养模式

实验班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实施个性化培养,实行“创新实践持续发展”的培养方式,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环节和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制定个性发展的独立的专业培养计划,加大全英文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特别强调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总体原则如下:(1)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2)部分课程邀请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优秀师资授课;(3)全英授课、双语授课比例增大;(4)增加各类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短期课程或讲座安排;(5)鼓励并加大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参与力度;(6)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都有贯穿整个学期的专题设计或综合设计课程;(7)对于实验班的课程,除了学生自由选修课程之外,独立授课的课程都需要单独设置课程编号。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

“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第一、二学期以通识教育为主。第三学期集中组织教学和管理,开展人文基础、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和科学素养训练。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基础培养,强化学科基础,培养实践能力;作为预备队员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导师实行互选,并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甚至主持项目。在第三、四学年,以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载体,训练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科研素质,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要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机器人竞赛、国际国内数模竞赛等科技竞赛,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实际科研项目。另外,将国内外学者专家课程和科技活动等实践课程计入实验班学生的学分。

三、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班管理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一)完善可持续性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培养方式

“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学生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重视科研基础训练,强化实践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践课程和计划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性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验,以探索型、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传授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此外,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联系实际,应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高端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独特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良好实践平台。

(二)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模式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实验班加强课程国际化课程建设,在培养过程中多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及国外引进人才担任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高度重视拔尖学生外语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加大全英授课比例,为学生今后适应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学习和交流奠定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外籍专家来校访问、合作交流等机会,组织高水平的外籍专家进行讲座报告,营造面向国际的学术氛围以及开放式的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政策,从政策上支持专项国际交流项目,加强对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为实验班的学生提供较多的国内外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并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外的科研创新思维和理念,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三)打造高水平实验班培养师资队伍

自动化实验班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其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应进一步提升。要进一步加强实验班的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高端人才和高水平教学团队等优秀师资在实验班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优秀师资队伍带动整个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学院要统筹力量提升教师队伍的前瞻性、创新性的培养,使实验班教师能够将科学研究和教学有机融合。引导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实验计划等创新实验活动,将名师课堂引入实验班的教学环节,邀请国内外专家、高端学者、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优秀师资等为创新实验班学生举办讲座或报告会,完善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越的文化环境。

(四)探索更加合理的实验班的管理制度

完善选拔制度,以“规范选拔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拓宽人才出口”为宗旨,严把优秀人才入口关。建立学生激励机制,适当加大推免力度,多方位地激励竞赛获奖的学生。制定国际化的培养制度,为优秀学员提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和跨国专业实习的机会,在国际交流的项目上,为优秀的实验班学生提供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广阔平台。制定淘汰退出机制,实现实验班的动态管理。实行导师制度进行学生管理,学生和导师采取双选制,自愿选择。实验班的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各种校内科研训练项目和科技竞赛。实行考核制度,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参与科学研究、创业计划等方面的考核,以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建立指导委员会,解决实验班的管理和指导问题。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教学并负责学生工作的主管领导担任主任,导师组成员为委员,指导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与办法。

参考文献:

[1]李雄鹰,我国重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实践与反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16-19.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创新人才;专业拔尖人才;英语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20?03

按照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强国差距的关键因素。在实施包括“珠峰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等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很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一流的大学培养的一流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是在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有修养、有境界、有能力、有视野的人。”[1]掌握作为文化载体的英语语言,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然而,在关于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上,外语界尚存诸多困惑,对此加以探讨,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有效提升他们英语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拔尖创新人才及其英语培养目标

拔尖创新人才被界定为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学术领域具有显著成就和能力的个体[2]。按照这个定义,如果具有“创造力、和领导才能”的人才可以归入“创新人才”,那么具有“智力和特殊学术领域的人才”则可归属于具有卓越技能的专业人才。对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综合创新人才还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造诣的专业人才,学界对此尚无统一意见,大多以“拔尖创新人才”笼统带过。国际教育界对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有深入探讨,一种观点认为,专业技能与创造力是相互促进关系,精湛的专业技能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系统的知识会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2]。教育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认为专业精英和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和路径上应该截然不同[3],而仁祖理(Renzulli)等学者则认为拔尖人才培养应该超越专业精英,向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4]。

目前部分国内高校,特别是“985”和“211”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把培养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学术研究型人才、创新探索型人才和应用实践型人才。

学术研究型人才,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将来在教学科研领域能独自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且具有较高学术发展前景的人才,这类人才中的拔尖人才,通常拥有卓越的技能,有可能今后成为该领域的大师,将其所致力的领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探索型人才则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通常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调动多方面的知识、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7-23

[基金项目]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人文素质教育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SC11YW014)

[作者简介] 杨光(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美国研究;翁晓红(1969-),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美国文学.

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他们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跨学科实践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一个学科或领域显著推进,甚至是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

应用实践型人才则是对接现实、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这类人才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不同类型的人才,对英语能力有差异化需求,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类型人才对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不同,并最终体现在英语教育目标的不同。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在注重英语的工具性同时,不能忽视英语的人文性,英语教育目标是使这些人才在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同时,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提高自己素养。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像过去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国际化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科技人才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探讨和研究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媒介,学术研究型人才作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群体,掌握英语和其他外语将会对他们学术研究中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研究结论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探索创新型人才,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使他们通过英语语言学习获得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广博的知识、特别是对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升甚或缔造新的领域,要求创新人才对新问题、新概念创造革新,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新知识的接收和掌握至关重要,因为语言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没有包括外语能力在内的语言能力,创新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良好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创新人才获得第一手资料,这对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要根据这类人才所涉及专业领域区别对待。目前,英语教学不分专业、不分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所有学生,无论其自身需求如何,都被要求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许多学校要求他们必须通过四、六级考试,否则拿不到毕业证书。这种状况值得思考。实际上,不是所有专业对外语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例如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相关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要结合学科对英语的实际需求,例如国际金融、航空航天、医学以及工程技术相关学科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这类人才就应该强化英语作为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这类人才把英语作为工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之中。

二、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人才的诉求转为需要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既懂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又高、同时具备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成为当前大学英语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打破目前面临困境的契机。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大一统的格局需要破除。部分专家也认为,在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的办学和师资条件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让全国所有的高校根据一份统一的大纲办学未必合适。各高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分类制定适合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相应教学大纲。随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细化,培养“学术研究型”“探索创新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成为部分研究型高校教学细分的着眼点,以四川大学为例,学校在2012年根据三大类人才培养目标,全面细化并重新制定了各专业新的教学计划,重新规划了三大类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作为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必须制定针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适应并满足新形势下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次,要科学设置课程,坚持“基础”与“扩展”并重。“基础”就是指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应用能力,强化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体,也是三大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保证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听得懂、说得出、能够读、可以写,摆脱过去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以及无法使用英语有效交际的窘境。“扩展”就是在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在兼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英语能力切实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分析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目的地开设相应课程。例如学术研究型人才,对于了解相关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自己研究成果的需求非常迫切,对信息输入和输出都有较高要求,对于他们,课程就不能再局限于基础英语,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英语文献阅读”“英语演讲技巧”等拓展课程,对他们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完善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虽然归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但是英语语言是各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多学科融合的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应用语言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通过加强文化素质公选课或第二学位课程等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灵活、熟练地掌握更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要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质,拔尖人才培养要贯彻“优中选优”“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有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例如开展探究式小班教学,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和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要通过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提高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目前,许多学校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使中国学生获得海外经历。然而,这种方式的受益面相对较小,且学生出国学习的花费不菲。国内部分高校开展的国际课程周,使更多学生有与来自国外高水平大学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四川大学从2012年开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设置国际课程周,邀请海外名校师生来学校与中方师生开展教学研究和文化互动,让中方学生直面国际高水平课程,这一措施,也使学生直接感知英语水平是否满足国际交流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保障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籍管理、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否有相关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学籍管理方面,要给拔尖创新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扩展”课程学习之间自主决策的空间。有些高校英语课程虽然与四六级考试已经脱钩,但是还是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大学英语一到四的所有基础课程;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四级达到一定分数,则完全可以免修英语。以上第一种情况,对于拔尖学生而言,可能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其英语水平提高的需要,课程缺乏吸引力;对第二种情况,学生则失去了英语学习的机会,而长时间不接触英语的后果,则是英语水平的大幅下降。部分学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创新设计,值得借鉴。以四川大学为例,四级考试570分以上620分以下,只能免修大学英语一级和二级,620分以上可以免修所有四个级别的英语课,但是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必须跨学科修学至少四个学分的公选课。这一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拔尖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与“扩展”课程之间,自主选择的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受历史影响,过去更多强调语言教学,教师知识面狭窄;同时,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也是近年才有长足进步,博士点逐渐增多,但师资队伍培养欠账太多,要很快完成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完成教师学历提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随着高等学校对教育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各高校出台了许多强化队伍建设的举措,使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也是关乎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大学英语课程门类单一,学分相对固定。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种类不断增加,对于部分985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门数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英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需要修读的课程门数,因此,教学管理的创新,成为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个人需求选择课程的重要保障。合理安排课程,包括避免课程时间冲突,是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谢和平.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N].光明日报,2013-01-16 (3).

[2] 阎琨.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论争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4):5-11.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6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工作相辅相成,通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64-03

收稿日期:2014-12-07

作者简介:邹本存(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团队与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队伍保障研究”(414

13102)

国内学界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但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具有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和保持的影响力来衡量;另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所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定义。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操作层面来讲,陈小丽等的“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动实践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定义值得推崇[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钱学森之问”即如何培育大师级拔尖人物的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发挥学生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生工作的配合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活动。尽管“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显著,势不可挡,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各国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人才中的稀缺资源。如何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物质条件和薪酬水平等客观因素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爱国主义或坚定信仰的召唤下为国效力,是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职责;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学生工作一贯的传统和强项。

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活动实现的。学生活动,尤其以学生团体模式或研究团队模式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耐得住寂寞的科研品质和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学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很少。

(二)学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和体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各个层次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培养计划;学生工作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参与程度越高,贡献程度越大,自然证明其价值和意义。

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个发展历史来看,最初是大学开设少年班,再至后来大学开设试点班,直至进入21世纪之后把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数量只占所在大学学生总数很小的比例,且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进出机制;所在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当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的蓄水池,要想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源源不断,就不能忽视剩余的学生群体。现有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文献,一般从教学和科研角度探讨培养的机制或模式且只对进入该机制或模式内的学生群体发挥作用,而合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可以完美地衔接这两个学生群体。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工作文化,作为一种学生工作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工作者、学生、两者的关联这三个要素发生‘化学反应’,使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运作产生‘新物质’——制度文化重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积淀,‘聚变’出新的精神文化,再对学生工作文化各要素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示范、教育等‘催化作用’或者‘腌咸菜式’的‘浸泡’,催生出崭新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是对学生工作文化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无为而治’、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2]。

在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学生工作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实质上是学生工作者团队通过运作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或机制,重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第二课堂模式”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3],必须重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学生工作文化理念的引导作用,提出与高校各自的历史和校情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文化理念,是整个模式启动的“火花塞”。第二,制度文化是整个模式的动力所在,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改变人、财、物等要素的结构模式,以优质的效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发挥好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面、深入的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一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走入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像血液一样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同时也会使“成为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变成每一位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生源质量和建设水平。

三、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扎根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处境,因此每一所学校都承担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使命。从历史中挖掘大学独特的文化身份,并由此衍生出大学的历史责任感,是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4]。结合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良好的学生工作文化理念,实施有效的制度、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土壤和环境,将会取得很好的学生工作实践效果。

高校应注意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凝练各自特色鲜明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第一,应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提出相应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第二,各个高校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应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赋予自身独特的历史责任感。第三,要与各自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现状和生源质量相结合。第四,要注意与整个学生工作模式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

(二)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

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和环境,发挥学生工作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拔尖人才”是“冒”出来的,而不是“拔”出来的[5]。全校范围内建立崇尚学术、科研的制度、机制,形成氛围,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可直接造就高校创新、创意、创业繁荣局面,解决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毕业的高校学生现存生态升级为体验知识并创造知识、多学科融会贯通、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校学生新生态,更重要的是造就一个腌咸菜式的环境,提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机会,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涨船高”。在此过程中,学生工作者借助学生工作拥有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引路者职能,激发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机构、学团等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两者的关联”的作用,尤其重视院系学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活动,让本科生更早地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发挥学生工作者和共青团组织的协调优势,并形成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引入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师生互动,在项目与实践中,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团队学习模式。

建立柔性化管理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糅于一体。一般的,被选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群体,整体平均智商水平要远远高于学校全体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柔并进,发挥这一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推行服务个性化,配备社区图书馆、通宵自习室,提供更多的游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等等。适当调整学生工作策略包括安全工作以适应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胆识,敢于挑战自我,例如,南京大学数学系超级“优等生”,组建系拔尖班的同学读书会,精研数学,骑车去西藏,学校给他一路绿灯[6]。

推进公寓社区化。让不同专业学生混合住宿[7],推动成立读书小组、兴趣社团等,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和文化活动[8],让不同的“洋流”在公寓这个资源平台交汇,带来丰富的“饵料”,促进学术创新“鱼群”的聚集和繁荣。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创造力,为破除单一的学术背景提供客观条件[9]。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人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往往与其个人的天赋、个性、兴趣和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讲,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稳定的情绪以及顽强的意志等高度个性化特征[10],但这种个性也是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锤炼而成

的。一方面,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学生工作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学生机构、学团和学生活动,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维持创新热情,“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11]。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创新的道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的道路更不是平坦的,在其遭遇低潮期时,应及时给予其一个人生支点,鼓励其跨越困难,实现自我提升,完善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释放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科技人才成长而言,近些年最富毒性的土壤,莫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心态”[12]。有信仰,心就会宁静,就会“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才有创新型国家的未来”[13]。发挥学生工作的传统优势,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团活动的吸引力,更多的应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模拟体验等多种手段,引入学术大家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以及做人做事的学问,促进责任意识品格的形成和培养,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精神内核[14]。

建立归属感,聚集正能量。高校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大多源自高校的悠久历史、杰出校友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等。学生工作系统,借助自身工作的平台、优势和资源,通过杰出校友的现身说法、大学导行教育、高校宣传片等,将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浸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榜样引导作用。发挥杰出校友、行业领军人物的明星效应,挖掘学生“闪亮”的左邻右居,旁听优秀典型的话题讨论,引导和激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人人创先争优”“人人逞英豪”,尽管牺牲了睡眠、娱乐时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这是每一个创新型的人都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15]。

加强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实施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计划,完善其思维结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全面发展。到经典著作中去。充盈头脑,净化心灵,提升灵魂。通过诵读经典,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精神,陶冶情操,培育人格。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经典导读课程计划[16],就是通过修学经典著作的课程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艺术能够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激发直觉和灵感的迸发,是创新的肥沃土壤。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应开设相应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借以孕育创新思维和品位。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让学生画画,借以提高学生的布局感、色彩感和想象力[17]。

参考文献:

[1][16]陈小丽,马建辉,甘世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2]宋文忠,潘忠文,邱艳.国内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3]刘竞.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4]滕珺.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05-04.

[5]龚克,李晓红,林建华.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3,(16).

[6]唐景莉,缪志聪,罗静.拓宽学生个性化成才通道[N].中国教育报,2013-05-01.

[7]周光明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8][11]曹继军,颜维琦.“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N].光明日报,2013-09-11.

[9]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

[10][14]张霜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2][13]姜泓冰.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N].合肥日报,20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