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电缆范例6篇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范文1

通讯在对矿山高效生产、抢险救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能帮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恶性事故带来的http://巨大的损失。无线通信泄漏系统中电缆,也允许更多的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途径,包括视频信号,比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当人们在射频回路中连接射频同轴电缆孔、槽或使用薄编织方式破坏完整性的指挥,无线电信号在传输,既能传播沿轴向和径向泄漏信号产生的理想模式,为地下矿井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但由于条件的特殊性,在矿山、电波传播的巷道在一个很大的困难。为了减少地质条件对无线通信信号衰减,通常由低频通信到低频通信的,但也许要付出很多需要天线,也很不方便。因此,只有通过地下移动通信电缆要完成的目标。使沿著电缆能够完成无线电通信周围的空间,这是一种特殊的电缆泄漏电缆,这种方式的沟通称为泄漏通讯在低频电感的通讯。在煤矿使用,从而实现了地下随时随地可以互相无线电话。通过分析了内电磁场的排放传播规律,实现渗漏的建模方法及应用进行了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1 漏泄电缆

漏泄电缆是一种解决无线电波在矿井巷道中传播的有效途径。它的作用类似于输电线路和组合天线,目的是为了引导电磁波传输,提高了沿线的田野。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的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第一选择。在移动通信技术中为了降低泄漏电缆为卧式屏蔽,电磁能量可以部分地从有线电缆泄漏在外面了。用薄的铜电缆泄漏外导体,外导体割开在不同大小和角度的槽内,根据不同放电分为另外的发射装置和耦合电缆类型电缆泄漏。只有当特定的辐射会出现此模式。也只能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频段有低耦合的损失。这个频率上方或下方,则会干扰因素耦合损耗导致增加。普通的同轴电缆的电磁能量传输从一边到另一边,以最大的横向所有屏蔽方法使信号不能穿透电缆,以避免电磁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2 施工

2.1 连接器选用

当选择去注意的使用频率,匹配电缆、界面程序,功率,阻抗,密闭性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用途。避免掉撞、触摸损失,一般不要拆开连接器某些部位,以免造成密封故障或错误的装、漏装。必须只旋转连接螺母。不能让整个连接器,否则可能造成的内部接口松动。

2.2 连接器安装

连接人员必须熟悉安装接头和部分功能、秩序、特点和注意事项。以免错装、漏装,导致返工。安装时,严格按照王工艺要求和流程操作。工具和设备,泄漏电缆导体必须使用脱脂棉蘸内部和外部的高纯度工业酒精清洗,抛光和确保小群或穿线留在连接器。

2.3 闭路检查

接在万用表装好堵塞内外导体,短路电缆结束的内部和外部的指挥,观察是否表针较小的数值,同时用木锤敲一个插头壳,看指针跳动,跳动太大表明连接器接触不良,需要返工来做一遍。查看另一个小插头,并检查是否缩进针插入前,如果缩进也要重新安装。开启和关闭电路检验必须每安装一个塞的插头安装。此外,如果阻抗、保温、衰减太大,应坚重做,直到合格。

2.4 密封与加固

密封泄漏电缆连接类型及配套连接器、阻抗变换器、负荷是半密封或封住,必须在连接器从外部橡胶胶带和黑色电工胶带,使匹配大小塞同步获得辅助密封。因为连接器比较重,挂在空中外部环境较差,也在接头两边电缆泄漏适当增加电缆夹,狭小的空间,避免在关节重力的影响,这些电缆接头及稳定性。一般可以用铝芯绝缘组装线或是胶合板用吊带吊着固定连接器,防止的激振力,确保可靠的连接器和指挥家内外接触。

3 施工运行分析

3.1 语音施工控制

移动通信手段地下演讲双向语音信道,可以用来实现以下交流。地下便携式手机之间的通信,地下

转贴于 http://

的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地下便携式手机、移动设备和电缆网络通信。但是实时数据采集、地下所有信息监测站井上、各类的字句形式、图形等多种方式显示实时监测值。收集的数据转换和信息,计算平均小时分的意思,最大值、最小值。超限出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地下便携式手机、移动设备和地面之间的移动设备和手机无线通信。能打印通风、安全生产、机电等各种报表、历史曲线,可用于曲线进行放大缩小。具有存储和数据查询功能。每一个的声音、数据通信占用32语音、数据频道。与逻辑判断和报警功率控制能力,任何监测站溢出,模拟盘、电脑、声光报警、期限及超限统计,传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基础。可以方便的定义和动态定义频道,有一个模拟、开关量、类型定义,以及其他功能、操作简单、易于修改、原创作品。每个监测数据每2分钟存储1,所有的数据都能省下超过。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显示3点曲线,以方便数据和趋势分析。与网络功能,便于网络操作方便,功能强大。

3.2 施工系统评价

应用该系统的数据、语音,并通过分析图像的综合信息,及时准确地把握井下安全生产动态,做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目的。通过使用本系统,通过计算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的设备故障的性质、程度、地位和零配件等,以便合理组织队伍,迅速排除故障。而且,还会根据相关资料,找出设备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速率,提高有效工作时间。为矿山安全管理,特别是应用井下移动通信,可流入生产调度作业对象的组织,是保证矿山生产调度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以便更好地适应减少设备故障,提高有效运行时间。利用该系统可及时了解井下事故征兆,防止事故发生,特别有助于地下流作业人员的动态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低成本、经济合理。该系统将数据、语言、图像传输的统一,共享泄漏同轴电缆,可以节省工业视频传输电缆电视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线缆、减少维护和经济效益。

泄漏电缆范文2

关键词:GIS设备;电缆;SF6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引言

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GIS设备以其运行安全可靠、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的优势在青海电网中广泛应用。在GIS系统中,110kV部分出线采用电缆出线。尤其是插拔式电缆终端头,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过程中,部分受温度影响的材料发生热胀冷缩,如密封圈等,致使接触面密封不良,导致SF6气体发生泄漏。是SF6压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对插拔式电缆终端头内部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分析采用电缆出线气室的SF6气体泄漏的原因,以及检测SF6气体泄漏的有效方法,并对此典型案例进行了专题分析,与大家分享。

1 故障概述

青海某330kV变电站110kV GIS设备,某间隔出线电缆气室SF6气体压力低告警,根据现场检修人员对压力实时监测,夜间0点-08点是压力降低的时间段,其它时间段SF6压力几乎不变。确定温度是影响SF6气体泄漏的重要原因,由于青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最低温度在-25℃左右。受温度影响,发生热胀冷缩,导致对接面密封不良,产生泄漏。如表1所示。

2 现场检测及原因分析

(1)试验专业人员对电缆气室及相邻接触面进行了包扎处理,

第二天用SF6定量检漏仪对包扎的对接面及本体逐个进行了检漏,均未发现漏点。经过判断不是电缆终端头与GIS罐体之间的密封问题。

(2)经过讨论、研究初步判断电缆内部发生内渗现象,就是电缆套管的嵌入导体与环氧绝缘体浇筑密封接触部分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受温度影响,部分材料发生热胀冷缩,由于设备常年运行,部分材料老化,使接触面密封不良,导致SF6气体沿着电缆铠装层从电缆另外一侧泄漏。导致SF6压力降低。如图1为插拔式电缆终端头。

3 检测方法

(1)早上08点-09点时间段,SF6气体还在泄漏时间段,采用高精度红外检漏仪对设备及电缆终端头进行检测,发现站外杆塔侧的电缆终端头有大量的SF6气体泄漏现象,由于红外检漏仪特殊性,这种方法只能使用于白天。比较局限。

(2)与GIS罐体连接电缆终端头,电缆终端外部有一圈用螺栓紧固的上下对接面,把对接面紧挨着两颗螺栓松开到一定位置,不影响电缆终端质量。用定量检漏仪进行检测,与其他两相作对比。故障相电缆内部有大量的SF6气体泄露。导致内部泄露的原因就是故障相电缆套管的嵌入导体与环氧绝缘体浇筑密封接触面,由于温度变化,发生热胀冷缩,引起接触面密封不良。这种检测方法通用。如图2为电缆内部泄漏红外检测图片。

4 结束语

泄漏电缆范文3

【关键词】地铁无线系统 无线覆盖 链路计算影响因素 接地安全

一、前言

近年来,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各大城市开始快速建造地铁来缓解交通压力。地铁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正在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巨大的贡献。地铁专用无线通信是地铁内部固定人员(如中心操作员、车站值班员等)与流动人员(如司机、运营人员、流动工作人员等)之间进行高效通信联络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地铁专用无线通信除了应满足运营本身所需的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和车辆段无线通信外,根据地铁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还满足管理所需的必要的调度通信,如日常维修的维修调度无线通信,紧急情况下防灾调度无线通信以及必要的站务无线通信等。其中运营线路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运营线路控制中心调度员对相应的无线用户实施调度专用无线通信,车辆段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车辆段值班员实施调度作业专用无线通信。无线场强的覆盖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保证列车调度通信的正常运行与行车安全,必须保证地铁运行全区段内的无线系统信号无缝覆盖。

二、地铁内各种环境下的覆盖方案

(一)车站站厅覆盖。在车站站厅内的信号覆盖可用两种方式进行信号覆盖,一种方式是采用泄漏电缆方式进行信号传递与覆盖,由于泄漏电缆有着很好的信号传输特性和信号耦合特性,因此用泄漏电缆来进行信号覆盖可以使信号传递时较为稳定,但由于在站厅内各个区域分布较为复杂,给施工及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使用泄漏电缆成本较高,因此在站厅的信号覆盖时,也可以采用吸顶天线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覆盖。一是吸顶天线组网灵活,可在不同的区域内安装天线,而且施工方便,成本较低。

(二)车站站台覆盖。站台公共区和设备区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设置天线,利用区间漏泄电缆的漏泄信号覆盖。但如遇站台有外挂设备区域,应考虑设置吸顶天线覆盖。

(三)较长型出入通道和换乘通道。较长型出入通道及换乘通道的结构复杂,弯曲、交叉并可能存在高低落差,采用天线场强分布难以掌控,最后实施的造价不比漏泄同轴电缆方式低。所以对于弯道及坡道较多的通道,运用漏泄同轴电缆比天线覆盖质量好,并且节省投资,故在出入通道及换乘通道采用漏泄同轴电缆比较合理。但在乘客通过的出入通道及换乘通道可否敷设漏泄同轴电缆最好取得相关部门对建筑美观影响的许可,同时考虑通道弯曲对漏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限制。

(四)地面车辆段覆盖。地面车辆段无线覆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车辆段室外场区采用铁塔室外天线覆盖,各检修工区及信号楼采用光纤直放站加吸顶天线覆盖。

(五)隧道出入口覆盖。在隧道出入口考虑到隧道内信号与隧道外的信号能合理对信号进行顺利切换,可以在隧道出入口处加装定向天线,也可以使在隧道口处的泄漏电缆往隧道外再延伸150米左右,以使信号延伸至隧道外以保证信号的正常切换。如果使用定向天线,可能要加装两套定向天线,为防止信号间的干扰,最理想的方式是将信号用泄漏电缆在隧道口处往外再延伸至150米处,这样信号在隧道外就已经可以与隧道内的信号完成了越区切换,保证了列车在高速行驶时能进行正常通信。

(六)隧道内覆盖。来自基站的信号自基站天线口出来后,为一路信号,再经过分配器后分至上、下行两条隧道,由于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载频数量较少,当中并无其它过多的干扰信号,因此可将上、下行信号共用一根泄漏电缆在隧道内进行传输覆盖。隧道区间内主要考虑车载台的覆盖,因此应考虑所用泄漏电缆安装在与隧道内行驶车辆的车顶为准,尽量使泄漏电缆安装位置与车顶天线处于平行状态。对于隧道内使用漏泄电缆覆盖还应考虑隧道区间的长度问题,一般通过链路计算来明确漏泄电缆传递无线信号的长度,来明确某些较长区间需要增设中继器的位置,也就是单段漏缆覆盖最长长度。

链路计算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无线信号车体穿透损耗;从基站至隧道处漏缆需馈线长度的损耗;耦合器、功分器损耗;在隧道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其它原因或不可未知的信号对系统的干扰损耗余量;车速;基站输出信号的输出功率;基站系统的切换时间;车载台发射功率;手持台发射功率;上行信噪比;车载台最低接收电平等。

三、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的接地安全考虑

为了保证无线信号的覆盖质量,漏泄电缆的节点安全也至关重要,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一)通常连接漏缆的跳线或电缆需要接地,安装接地卡。

(二)天馈线系统,因为它有遭雷击的危险,需要接地,安装避雷器。

(三)一根长电缆的两端都接地,需要在连接到设备之前接一个直流隔断器,避免产生由铁路隧道中高感应、高反向寄生电流造成的电流闭合回路。此外,直流隔断器有助于隔离各接地点,这些接地点因为接入隧道内不同的接地系统有势差的危险(隧道接地,水接地,建筑物接地等)

四、结论

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无线信号的无缝覆盖是一个比较复杂和综合性的工作。既要考虑到采用的无线系统设备的具体技术参数,也要考虑到采用的漏泄电缆和无源器件等的技术参数,还要考虑到地铁车站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各种计算,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覆盖方案,既要节约成本更要满足实际需求,达到保证地铁专用无线系统信号无缝覆盖,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济中.漏泄电缆在高铁公网覆盖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技术.2012,2:69-71

泄漏电缆范文4

一、漏泄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为单信道漏泄通信系统,主要设备包含基地台、基台电源、中继器、分配器、漏泄电缆及手机。

1、基地台包含接收机、发射机、双工器和+18V电源耦合电路。双工器的作用为使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共用一根漏泄电缆,要求收、发信号通过时损耗尽量小,发射信号不得进入接收机而影响接收机的工作。基地台电源是提供+l2V和+l8V两组直流电源,其中+12V供给基地台使用,而+18V经基地台电源耦合电路与射频信号混合,通过漏泄电缆馈送至系统各个中继器,作为中继器的直流供电。

2、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型手持机为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可在铺设有漏泄电缆的井巷内随时与基地台或其他手持机或车载台通话。

3、漏泄电缆是一种特殊的同轴电缆,使从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沿电缆纵向传播的同时又沿电缆径向向周围空川辐射,同时,电缆周围的射频信号,也可进入电缆并传向基站传输,起着发送与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的作用。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仙亭矿井下+500水平漏泄通信系统的配置:在地面调度室设置1套基地台,+500车辆调度室配置1套调度台,+500水平的每部架线机车配置便携式手持机1台。漏泄通信系统覆盖矿井的一采区、二采区、五采区、六采区、副井井底车场、+500环形车场等主要运输大巷,全长8km。

1、该系统安装投入运行后,井下+500水平运输系统有了独立的通信平台,大大地改善井下机车运输通讯。+500水平漏泄通信系统与原有的井下调度数字通信系统、地面电信通信系统三系统的有机结合,为运输系统提供安全管理信息的快速、便捷信流通渠道。地面调度基地台可以通过漏泄通信系统直呼架线机车上的移动便携式手持机和+500车调室的调度台进行联络;机车上人员可以通过移动便携式手持机在井下网络范围内直接呼叫调度台和地机基地台进行联络;手持机还可以通过地面基台的人工转接与矿井调度通信系统的固定电话机进行联络;从而实现漏泄通信系统上的通讯机、矿井调度通信系统的固定电话机、电信系统的程控数字电话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络通话。

2、促进井下运输系统安全信息流通,提高的井下车辆调配和调运的安全管理。当运输系统中运行的机车或车辆在中途发生掉道或设备故障损坏影响运输安全时,机车司机可以立即使用漏泄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及时与井下调度或地面调度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安排调配人员到现场协助排除故障,缩短故障影响时间。能及时能过漏泄通信系统掌握机车的运行位置、各采区的矿车积压、流通数,调度员及时给机车司机下达动态的运输指令,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3、漏泄通信系统投入运行后,据不完全统计+500水平运输系统的故障处理效率提高60%,车辆的调配率提高30%,运输事故率下降10%,促进了运输安全生产管理。

4、单信道漏泄通信系统的不足:本系统选用单信道通信功能,接听和通话不太方便,应选用双信道通信功能,以提高通话质量。基地台的控制为人工转接,特别是手机与外线联络通话时,必须人工接通和断开,极不方便。手机与手机呼叫联络时,所有手机和基地台全部处通话状态,无法单路联络,影响非联络人员的工作注意力,不利于安全操作。

泄漏电缆范文5

【关键词】GSM-R 隧道覆盖 BBU RRU

1 前言

因其具有“风一样的速度”,高铁被喻为“拿掉了翅膀的飞机”,如今国内和国际铁路均进入了高铁时代,适用于高铁的无线通信技术应运而生。GSM-R(GSM for Railway)正是这样一种专门为满足铁路应用而开发的数字式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GSM的基础上专门针对铁路通信中的列车调度、列车控制等需求开发了许多定制的附加功能,从而实现在单一系统中整合铁路通信所需的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

对高铁来说,真可谓“穿山越壑寻常事”,在山区路段,铁路沿线经过长短不一的隧道是常见的情形,而隧道这种特殊的狭长型区域导致无线信号波动大,按照常规组网方式往往造成覆盖弱甚至覆盖盲区。GSM-R如何通过无线网络规划,来保证隧道内的信号覆盖和通信质量?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2 GSM-R隧道覆盖设计原则

GSM-R隧道覆盖的设计目标有三点:一是实现双层网络覆盖备份,二是实现隧道内部信号的良好覆盖,三是解决隧道出入口的切换问题,从而保证在单点故障的情况下,网络也能正常良好运行。

2.1 双网备份策略

首先来看如何实现双层网络覆盖备份设计目标。所谓双层网络,指在单层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无线覆盖网络,当其中一层主用网络发生故障时由另一层备用网络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可用性。

实现双网覆盖备份一般有两种类型:同址双站、不同站址交叉覆盖。同址双站双层网络是指两个基站并列设在同一站址,配置两套BTS,两套BTS相对独立,虽处于同一地点但有各自的传输、电源等设备,其余配套设施如机房、铁塔可以共用,这样形成的两个无线网络层,每一层将各由一套BSC控制管理。不同站址交叉覆盖双层网方式,则是在铁路沿线上,两套BSC下的BTS交错分布,形成双层交织冗余的覆盖方式。

2.2 天线与泄漏电缆

为了实现隧道内部信号的良好覆盖、解决隧道出入口的切换问题,在隧道场景GSM-R组网中,建议采用BBU+RRU方式,天馈部分主要涉及到天线和泄漏电缆:

天线

在隧道出/入口建议利用天线做冗余覆盖,避免在隧道内和隧道口切换重选,尽可能使小区间的切换重选发生在空旷平坦的地带。

对于天线的选择,建议采用高增益高指向性的天线,比如增益21dBi、水平波瓣角35度左右的天线。天线挂高根据隧道的高度而定,一般建议挂高20米左右为宜。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具有特殊的信号泄漏功能,因此,在隧道中采用泄漏电缆覆盖方式能很好的解决隧道的覆盖问题。在实际组网中,需要根据隧道长度和覆盖电平要求,计算出泄漏电缆的长度和输入功率要求。

泄漏电缆的电平计算公式如下:

Pr=Po-Lc-La-Lm-d*Lt

其中:Pr为移动台接收到的电平强度,Po为输入泄漏电缆的功率,Lc为泄漏电缆的耦合损耗,La为附加损耗(即连接电缆加上连接电缆头的损耗),Lm为预留的余量(包括列车损耗、人体损耗、宽度因子等),Lt为泄漏电缆线路衰减(通常以百米计)。

2.3 隧道覆盖设计新尝试

根据GSM-R系统在隧道场景的三个主要覆盖设计目标,结合RRU可拉远的设备类型,中兴通讯在GSM-R无线网络覆盖设计方面有了新的尝试:

采用BBU+RRU的方式

隧道的出入口放置RRU连接定向天线,解决出入口的切换问题

隧道内采用RRU连接泄漏电缆,实现隧道内的无缝覆盖

采用2个RRU连接泄漏电缆覆盖同一段隧道实现RRU的互相备份

采用最末端RRU连接邻近BBU的方式实现BBU之间的互相备份

每个BBU连接的多个RRU配置成同一个逻辑小区,即多RRU共小区

3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铁路沿线隧道长短不一,因此隧道的覆盖也不可一概而论。一般需要划分为短、中、长三种类型的隧道,划分的长度界定需要根据覆盖能力的预测来决定。一般而言,当两个隧道之间的开放距离大于2km时,认为是孤立的隧道,反之则认为是隧道群。对于孤立的隧道,其长度小于300m属于短隧道,长度在300m~1km之间的属于中等隧道,长度大于1km属于长隧道。

隧道内建议采用BBU+RRU配合泄漏电缆的方式,共同完成对隧道的无线覆盖,以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情况下能进行正常的高质量的服务等级,并且即便在单点故障的条件下,网络能维持预定的服务等级,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

3.1 短隧道覆盖

对于短隧道的覆盖,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方式一:定向天线

直接在隧道出口和入口放置定向天线,由天线覆盖隧道内和隧道的出入口,适用于短隧道内无法安装任何设备的场景。

此种方式下,隧道入口的天线可以覆盖整段隧道,隧道出口的天线也能覆盖整段隧道,由此来做到覆盖的双备份。也就是说,如果隧道入口的设备(RRU或天线)出现故障,隧道出口的设备同样能够完成隧道的覆盖,反之亦然。这样就实现了RRU之间的覆盖互相备份。

整段隧道包括出入口都用同一个基站完成覆盖,这一个BBU连接两个(或多个)RRU,应用多RRU共逻辑小区(分布式小区)的组网方式,这些RRU配置成同一个逻辑小区,在隧道内和出入口的范围内,不需要进行小区间的切换重选。

方式二:定向天线+泄漏电缆

对于隧道内可以安装设备的场景,考虑到GSM-R对网络覆盖互相备份的高要求,建议隧道出入口放置定向天线、隧道内使用RRU+泄漏电缆进行覆盖。组网方式见图1。

这种方式下,隧道内由RRU连接的泄漏电缆完成覆盖,隧道出入口由定向天线覆盖,BBU连接的多个RRU配置成同一个逻辑小区,避免在隧道内和隧道出入口发生切换重选。隧道内两个RRU连接同一段泄漏电缆,以此做到隧道内的覆盖双备份。当一个RRU出单点故障时,不会影响隧道内的覆盖。

另外,最末端的RRU通过光纤连接到邻近合适的BBU上,两个BBU之间通过E1连接,并在邻近BBU上预先配置好这个小区的数据,不过正常情况下并不激活。当负责隧道覆盖的BBU(图中左边)出现单点故障时,系统检测到BBU故障时,将发命令激活邻近BBU(图中右边)的数据配置,使正常工作的BBU接管这个逻辑小区,从而实现隧道内的通信不受影响,因而巧妙地实现了BBU之间的备份。

3.2 中等隧道覆盖

一般认为隧道长度大于300m、小于1km属于中等长度隧道。对于中等隧道覆盖,建议在隧道出口和入口放置定向天线,隧道内采用“3个RRU+2段泄漏电缆”的方式进行覆盖,如图2所示。

对于中等隧道覆盖,需要根据隧道长度和泄漏电缆的参数,计算出泄漏电缆的长度、输入泄漏电缆的功率大小。在隧道出/入口处,为了更好的覆盖效果,也可以再接一段泄漏电缆,其末端接负载以吸收多余的功率。

3.3 长隧道覆盖

对于长度大于1km的长隧道,不仅仅在出入口放置定向天线,在隧道内需要放置多个RRU,每个RRU连接泄漏电缆,以此实现对长隧道的覆盖。如图3所示。

长隧道的场景下,因为连接RRU的个数可能会比较多,需要特别关注BBU对连接RRU的个数限制。

3.4 隧道群覆盖

当多个隧道的距离不远,每两个隧道间的开放距离小于2km时,即形成了隧道群的场景。对于隧道群,建议负责各个隧道的BBU互为备份,组网方式建议如图4所示。

泄漏电缆范文6

关键词:交联电缆;绝缘监测;故障预防

1、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方法

1.1直流耐压试验

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接线方法与测量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相同。加压时应注意:要将试验电压平均分成3至5个台阶逐步加压,电压每上升一个台阶,都要保持该电压一分钟并观察泄露电流的变化趋势。这样即有利于“诊断”电缆的绝缘情况,方便读取泄漏电流,又有利于减少由于瞬时加压所产生的叠加电流和冲击电压,避免对电缆及试验仪器造成损害。耐压试验后,要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放电,直至无火花后再直接接地放电。试验周期:新作终端或中间接头后。

直流耐压试验对于暴露介质中的气泡和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非常灵敏,是现阶段电力电缆试验的重要内容。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是交联聚乙烯塑料经交联工艺而生成的,属整体型绝缘材料,其介电常数为2.1- 2.3,且一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10kV交联电缆的主绝缘厚度在3.4mm左右,数千米长的电缆线路具有较大电容,按其截面积的不同,电容可达2- 3μF。如果在系统的频率(50 Hz)下用交流电压进行现场试验,就需要很大的无功功率。常规的交流耐压试验设备(运行频率50Hz)的缺点在于: 随着单位试验功率的增大,设备的重量也随之增大,试验设备的运输很不经济,而且需要为试验现场提供相当大的电源。这将无法满足各种复杂施工现场的需要。直流耐压试验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电源的要求也简单,其作为现场交接试验、定期预防性试验的主要内容,能得出满意的试验结果。因此,对于6-10kV电力电缆来说,直流耐压试验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

1.2绝缘电阻试验

(1)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用2500伏或5000伏兆欧表测量,读取1min以后的数据。对于三芯电缆,当测量某一线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余两芯、电缆外护套、屏蔽层、钢铠层一起短接并良好接地。运行中的电缆要充分放电后再进行测量。每相测量完之后,都要采用绝缘工具(放电棒)进行放电,以防止放电电流对人及电缆本身造成伤害。所测绝缘电阻数值应不低于400兆欧。试验周期: 重要电缆1年,一般电缆3年。

(2)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就是测量钢铠层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它主要检查电力电缆的外护套有无破损。采用500伏兆欧表测量。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兆欧时,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试验周期:重要电缆1年,一般电缆3年。

(3)电缆内护套绝缘电阻:就是测量铜屏蔽层对钢铠层的绝缘电阻值,它主要是检查内护套有无破损。采用500伏兆欧表测量。当每千米绝缘电阻低于0.5兆欧时,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判断内护套是否进水。试验周期:重要电缆1年,一般电缆3年。

1.3电缆泄漏电流试验

电缆泄漏电流的测量多与直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的接线方法与测量电缆主绝缘电阻相同。耐压5min时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耐压1min时的泄漏电流。实践证明,采用直流泄漏试验对10kV交联电缆进行绝缘综合诊断有非常好的效果, 它能够准确反映介质整体受潮与整体劣化等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泄漏电流的测量值,会因为测量时高压引线是否采用屏蔽线、以及微安表接在试验回路中位置的不同,而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在测量泄漏电流的过程中,判断的不是电流的具体数值,而是泄漏电流的变化趋势。因此,在电压升高的每一阶段,都必须注意观察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条绝缘良好的电缆,在电压的上升阶段,电容电流和吸收电流先叠加,微安表上的电流一定剧增,然后再下降。当电压稳定1min后,稳定后的泄漏电流,只相当于电压上升初期泄漏电流的10%- 20%,这才是稳态泄漏电流值。如果电缆整体受潮,则在电压上升的每一阶段,电流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严重时反而上升,这是绝缘缺陷发展的迹象,这种电缆是不能轻易投运的。拥有良好绝缘的电缆,其稳态泄漏电流值在达到标准试验电压1min后,随时间的延长应保持不变,有的略有下降。

1.4导通核相试验

这里所说的导通核相试验是指在新作终端或中间接头后, 未送电前进行的相序核定与导通试验。导通核相试验,看似简单,却是电缆试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将电缆一端某一相与接地辫子短接,另一端用万用表蜂鸣档(或通灯)逐一测量电阻,当每次短接只有唯一导通时(通灯亮),电缆两端核对相色,准确无误后换另一相继续进行,以确定电缆两端三芯的相色一一对应无误。试验周期:电缆改造、新作终端或中间接头后。

2、10kV交联电缆故障预防措施

2.1交联电缆中间头故障的预防

交联电缆敷设采用支架和沟道敷设,尽量不采用直埋方式。即使直埋,也禁止有中间头。保证沟道内排水设施良好,不得出现交联电缆被水长期浸泡的现象。目前交联电缆中间头大部分使用热缩中间头附件。安装热缩中间头附件时,除采用密封胶密封外,我们还另外使用自粘性胶带和防水胶带加强密封。交联电缆中间头除采用热缩附件外,我们开始应用全冷缩预制中间头附件。严格中间头接管压接工艺。加强对交联电缆中间头运行中日常温度的监测。中间头的表面温度超过40℃立即处理,重做中间头。

2.2交联电缆本体故障的预防

交联电缆本体受潮进水,绝缘材料存在缺陷而发生运行中故障,一般在电缆运行3~5年后发生,有的甚至在10年后。但该类缺陷经一般巡检和监测较难发现。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加强预防:

(1)电缆选型方面,我们对沟道"直埋电缆,坚决采用金属铠装"塑料外护套电力电缆。

(2)对批量采购的交联电缆,取样对其结构和电性能送交权威部门检验,把好进货质量关。

2.3交联电缆的绝缘监测试验项目

第一,预防性试验项目

(1)测量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和内衬层绝缘电阻。

(2)测量钢铠对地的绝缘电阻,检查直埋电缆的外护套有无损伤。

(3)测量铜屏蔽层对钢铠的绝缘电阻,检查内衬层有无损伤。

(4)测量外护套和内衬层绝缘电阻采用500V兆欧表。当绝缘电阻很低时,应用万用表的‘正’‘负’表笔交换测量铠装层对地或铠装层对铜屏蔽层的绝缘电阻。若两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相差较大时,就可判明外护套和内衬层已经破损进水。

(5)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

第二,预防性试验的周期

(1)对于受电电缆及2000千瓦以上机组电缆,试验周期一般为一年。

(2)对其它配出开路电缆,试验周期为三年。若电缆运行十年以上,试验周期为一年。

第三,预防性试验的标准

(1)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外护套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Ω/km

(2)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km

(3)用2500V或5000V欧表测量电缆主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00MΩ/km。

3、结语

预防与交接试验是防止设备损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检验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必须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认真地试验,并严格执行试验标准, 坚决不能马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