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实务范例6篇

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1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

公共服务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1]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

从整体来看,陕西省公民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处于低水平和不均衡的状态,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供给结构不合理,城乡分配不均。陕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落后,核心原因就在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服务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为陕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从目前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有关农村公共服务在数量分析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大多都是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计量分析,大多是进行定性分析,很少有人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正是基于上述的发展背景,并鉴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极端重要性,笔者在大量借鉴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这对于认识和改善陕西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制定科学的经济评价指标及合理的政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现正成为学界和政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李燕凌和李立清(2005)从公共支出角度,分析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客观差距,并从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2]苏时鹏和张春霞(2006)以福建为例,在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差距的基础上,认为差距产生的原因除了农村公共服务自身的公共性与无形性外,更为关键的是政府体制因素,并从城乡经济社会系统的角度提出建设公共服务的体系构想。[3]王小林等(2003)在考察了西方公共服务制度的安排后,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意见:政府在农村改革服务中的主要角色是安排者,其职责是制定好的政策;农民在农村改革服务中主要角色是消费者,其关键是形成畅通的需求表达机制;多重主体都可成为农村改革服务的生产者,其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4]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的计量分析表明,乡村道路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支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却起到相反的作用。[5]?

一、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目前,我国对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农村公共服务得以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是适应了进入新世纪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农村公共服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公共服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它不仅能够通过对农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及组织形式的影响,直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农村非农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能够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村贫困,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

(一)公共服务与农村生产的关系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公共服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农业生产方面,以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促进农业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和一体化发展。如农村道路建设能够缩短农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减少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人流与物流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使农业生产者更容易进入市场,诱使其更多地使用商品性投入,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作物的专业化。在非农业生产方面,农村道路、交通和科技信息设施通过扩大市场范围,提升交换能力,能增加产品需求量,并促使需求多样化和需求结构的变动,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

(二) 公共服务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农村基础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直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2)农村信息设施、农村道路、能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能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公共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就业的机会,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3)农村公共服务的改善可以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4)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项目本身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诸如信息通讯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加农民的生产信息,提高农民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能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劳务信息等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三) 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农村公共服务能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农村公共信息与科技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村生产生活的成本与风险,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体娱乐公共服务能够丰富农村居民生活内容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分析方法与数据、变量和模型

(一) 分析方法 ?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影响的多,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少;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多,研究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少;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一般性”的多,研究地方特征的农村公共服务少;定性的抽象理论研究多,定量实证研究的少。[6]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计量分析,大多是进行定性分析,很少有人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虽然现有研究探讨公共服务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多,较少涉及其对非农经济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农村地区非农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农民脱贫、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上发挥了支撑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把农村公共服务对非农经济的影响纳入到研究范围内。?

笔者依据农村公共服务历史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农村道路、电力、教育、农业水利等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与陕西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关系,测算各类公共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的作用效果,从而为陕西制定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 数据、变量和模型?

1.样本数据的选择。数据来自于相关年度的《陕西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乡镇统计年鉴》。收集的数据期限为1985-2006年年度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2.变量的定义。按照理论模型的要求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所用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农业生产总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教育投入、道路长度、农业水利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等。

3.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建立模型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函数形式,因此对函数形式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常用的生产函数模型有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恒等(ces)生产函数及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等。其中超越对数最为灵活,但它只是一个近似的生产函数,十多年前不少学者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性质提出了质疑(chambers,1988;pollak and wales,1992)。替代弹性恒等(ces)函数的标准型是非线性的,在估算上有很大的困难,而且ces的近似型又不能很好地用来量化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对三种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比较和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笔者选用双对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公共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μ?

在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分别表示农业总产值、非农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变量;解释变量x1、x2、x3是对应于y而用于进行分析的各类公共服务; μ是随机误差项; β?0、β1、β2、β3是待估计的回归系数,其中 β1、β2、β3是弹性系数,分别反映了各类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程度。??

三、计量结果与分析

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和分析如下:?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lnay=-10.085+1.508ln(edu)+1.065ln(road)+1.379ln(water)(1)?

(-5.521)(2.285) (3.154)(5.394)?

adjr2=0.773f=24.77

回归式(1)测算了公共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从回归效果看,方程总体显著性较好,拟和优度较高,r?2=0.805,调整后的r?2=0.773,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较强。三个回归系数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教育、道路、水利设施在陕西农业生产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尤以农村教育的作用最为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农村道路和农业水利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1.508%、1.065%和1.379%。三类公共服务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说明农村公共服务在农业生产增长中,存在规模经济效益。

(二) 农村公共服务与非农生产关系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lnny=8.135+1.597ln(edu)+1.442ln(elec)+0.313ln(infr)(2)?

(1.140)(3.133)(1.362)(2.025)?

adjr2=0.938f=106.164

回归式(2)测算了公共服务对非农生产的影响程度。从回归效果看,方程总体显著性较好,拟和优度较高,r2=0.9465,调整后的r2=0.938,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较强。edu的回归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elec的回归系数通过20%的显著性检验,infr的回归系数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村教育、电力、通讯设施在陕西农村非农生产增长中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其中同样尤以农村教育的作用最为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农村用电量和通讯设施投入每增加1%,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增加1.597%、1.442%和0.313%。三类公共服务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说明农村公共服务在非农生产增长中,存在规模经济效益。?

(三)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民收入关系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lnni=8.125+0.775ln(edu)+0.763ln(elec)+0.155ln(infr)(3)?

(3.241)(2.085)(4.262)(2.852)?

adjr2=0.966f=199.6

回归式(3)测算了公共服务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回归效果看,方程总体显著性较好,拟和优度较高,r2=0.971,调整后的r2=0.966,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较强。edu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elec和infr的回归系数均在2%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教育、电力、通讯设施在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前两项估计结果一致,农村教育的弹性系数仍居首位,但解释能力有所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农村用电量和通讯设施投入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0.775%、0.763%和0.155%。三类公共服务的产出弹性之和仍大于1,说明农村公共服务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上,存在规模经济效益。 ??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1.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农村教育、电力、道路、水利和通讯设施建设水平对陕西省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并且农村公共服务在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上都发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陕西省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以带动陕西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 在所分析的五类公共服务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显著,这为陕西省合理调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政策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陕西省的农村发展资金极其有限,但更多的是重视与农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追求投资的短期效益,忽略了具有长期效益的教育等设施的发展,导致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突出作用,因此陕西省应重点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各种技能,充分发挥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3. 除教育设施外,农业水利设施比道路设施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更显著;农村电力设施比通讯设施在非农生产和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显著。因此陕西省的各个农村应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首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促进陕西省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良性运转,保证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30.

[2]李燕凌,李立清.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0).

[3]苏时鹏,张春霞. 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以福建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

[4]王小林,苏允平. 西方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3(8).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2

关键词:职业能力;“6+2”基本原则;公共关系;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其中的“2”是指: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代表了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地位:“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了解、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企业公关实务作为组织塑造形象的艺术,乃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前导课与后续课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的核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上所必需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关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合法经营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公关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和项目,进行规范的公关调查问卷设计;能熟练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公关调查;能根据公关调查的需要,较好完成文献调查的任务;能根据公关访谈的需要,制定封闭式和开放式访谈文案;能依据公关调查的资料,撰写规范的公关调查报告;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营销公关策划;能根据营销公关策划的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案;能围绕企业公关的目标,进行公共关系广告的策划;能围绕营销公关策划的主题和公关模式,制定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等公关活动的方案;能基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能基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方案;能依据企业的营销公关的目标和措施,制定企业公关效果的评估方案;能撰写企业营销公关效果的评估报告。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具体如下:了解公共关系的要素、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公关工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公共关系意识的涵义及基本内容;了解情商的涵义与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公关调查的内容及其与市场调查的关系;掌握制定公关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法的涵义、分类与访谈的程序,掌握制定访谈提纲的基本要求;了解文献调查法的涵义、分类及操作程序,掌握文献调查提纲设计的要求;了解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要素和问题形式;了解态度量表的形式及应用要求;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16要则及设计格式;掌握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等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与价值;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与内容;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的程序、内容及过程管理工具的构成;了解公关广告的特点、类型及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CIS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及CS战略内容;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与预案制定要求;了解PR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关工作效果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公关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崇尚公关职业道德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公关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把握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情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行业背景

(1)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酒店的公关工作,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促销职能。

(2)河源市泰和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鱼面,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性旅游商品,发展前景看好,但销路不畅,企业愿意本课程以该产品的营销公关作为教学载体以对企业有所裨益寄以希望。

2.本课程内容设计概述

本课程以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其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即,在全真和仿真的营销公关工作过程中,对泰和源鱼面营销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使学生在达到本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60%):到课率考核,占15%;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考核,占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占15%;实践能力考核,占20%。

2.终结性考核(占40%):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一份《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报告》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依据。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旅游企业公共关系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企业公共关系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3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 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为了解决公共服务领域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以及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国逐步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①即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市场要素,通过购买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格局。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改变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供给主体,同时也带来了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巨大转变。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运行效果取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中各主体间的关系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厘清各主体间的角色关系及互动模式,帮助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模型

委托关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变了政府是公共服务唯一提供者的格局,将公共服务的生产环节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委托后者为公众提供异质性的公共服务,形成委托关系。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个主体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第一层委托关系存在于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将公共服务的设计和供给责任委托给政府,公民以免费或支付一定费用的形式享受公共服务,政府则负责向公民提供高品质的,满足公民需求的公共服务。公民与政府的委托―关系以“隐形”的方式被确定下来,双方并不依靠详细而严格的合同规定权责关系、规范行为,公民对政府的监管是松散的、无形的。第二层委托关系存在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建立了‘委托政府’的合作伙伴模式,即政府充当‘资金和指导的提供者’的角色,并由政府授权委托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整体效率的优化”。②政府遵循一定的筛选原则,按照严格的筛选程序,选择适合的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并通过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在委托关系中的“自利性”行为。政府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估。“社会组织则负责将公共服务以物化的形式提供给公民,完成公共服务生产任务。”③

在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个主体间的委托关系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明确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需求转化为项目,选择适合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生产职能,并对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及过程进行评估与监督。社会组织凭借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及专业技术实现公共服务的生产职能,将公共服务以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受政府和公民监督。公民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终端,是起点也是终点。作为起点,公民需要准确、全面的表达公共服务需求。作为终点,公民是公共服务最直接的消费者,最有资格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但来自公民的评估与监督是间接的,缺乏约束力的,公民的监督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组织,只能通过政府发挥作用。(见图1)

图1

合作依赖关系。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服务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的运作并不能实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极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因为“没有消费者自愿为可以免费享用的服务付费”。④对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来说,“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对他人的供给,但是无法将任何一个享受者排除出去,或者该排除的成本太高了,以至于我们无法支付”,⑤政府供给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市场失灵”的弊端,也带来了“政府失灵”的问题。当政府成为公共服务的唯一供应者,也是双边垄断者,其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过分投资和效率低、质量差的趋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建立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避免政府或市场作为单一主体时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来看,公众是需求源,为公共服务的生产提供需求信息。政府是政策源,为公共服务的生产提供规范性政策以保证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社会组织是出产源,为公共服务的生产提供社会资本和技术支持,以缓解财政压力,保证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顺从与服从的关系,它们都掌握并提供关系双方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形成资源相互依赖关系,使双方都依赖对方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⑥(见图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间关系存在的风险

政府角色多元化,导致权责定位不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即在公平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社会组织发育成熟,专业化程度高,有足够的能力通过严格而公平的竞争程序承接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在这种假设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一元的,承担的角色也是单一的。这使政府与社会组织都具有明确的行为标准与行为模式,权责清晰。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组织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依然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巨大。规模不足、结构不均衡、专业力量薄弱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职能。此外,社会组织依赖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法规获得合法性和生存空间,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项目支持获得发展的物质资源,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强依赖关系,不具备作为独立的人接受政府委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政府在转移公共服务职能时,存在不愿放、不敢放、放不下的现象,阻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推进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除了委托人、合作者之外还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扮演更多的角色。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也是多元化的,不仅有委托关系、合作关系,还存在着监管关系、培育发展关系等多元关系。多元关系下,政府承担多重角色,极易发生角色冲突、角色混乱、权责不清的情况。

主体关系失范,自利失控。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是自利性的组织,都渴望实现利益最大化。政府希望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减轻财政压力,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强调低成本、高效率。社会组织则希望通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获得政府的资金、场地、设备、政策等软硬件的支持,强调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需要建立某种机制来规范彼此的自利。

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法制建设还不健全,缺少一部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完备法律。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各省、市、区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目录,但由于其法律位阶低,强制性和约束力都不尽如人意。此外,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社会组织评估制度、监管机制、资金支付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都比较匮乏,欠缺能够约束双方自利的规范和制度。一旦没有了制度的约束,购买双方的自利就会被释放。社会组织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降低服务质量;为了获得项目,不惜向政府拉关系、走后门,导致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大量涌入公共服务市场。政府在转移公共服务职能时把一些获利空间大的项目转移给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却把一些获利空间小的“硬骨头”交给社会组织。

行政伴生关系,催生逆向选择。目前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伴生关系”,具体体现在社会组织在资金、组织体系、注册年检、活动许可、组织决策的机会与权利等方面都依赖于政府。此类社会组织多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设立,经费来源、人员任用以及重要决策等多来自于政府。作为被动的一方,社会组织自然会认可政府的介入,政府官员担任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政府决定社会组织的重大决策、参与部分日常管理等。在这种互动关系中,社会组织更多是依赖政府而展开活动,二者在相关的服务领域内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应遵循择优原则,通过对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口碑、社会组织身份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综合成绩最高者作为服务的承接方。但由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伴生关系”,政府与某一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其在与其他社会组织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顺利获得服务项目。因此,社会组织的身份成为影响社会组织竞争、政府选择的首要因素,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反而成为次要因素,形成“逆向选择”。一些具有实力的社会组织落选,而一些实力较弱的社会组织反而被选中。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间关系的发展趋势

形成契约关系而非行政关系。在我国,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者。进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探索之后,由于社会组织实力弱小,时常出现无人承接项目的现象。政府自上而下地成立了一些具有“准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能。他们之间不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行政伴生关系。这种关系会带来逆向选择,监管放松等问题,使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无法提高,质量无法保证,也不利于市场环境的营造。随着购买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增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将逐步取代行政伴生关系。社会组织依据合同的约定提供符合要求的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合同的条款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支付费用。合同还应详细的规定资金支付方式、考核评估方式、违约处理等具体事项。购买双方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双方是平等互利、自由选择的契约关系。

建立长期关系而非短期关系。公共服务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商品,无法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判断其质量和成效。只有当项目实际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服务成效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公共服务项目运行中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包括项目的立项评估、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公众需求的变化等。公共服务项目不像工程和货物那样一旦方案确定就不再改变,它会随着需求的变化、社会组织能力的变化、资金投入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公共服务的成效不只体现在服务的质量,还需要考虑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一项公共服务要经历公众认知、公众体验、公众认同、公众推广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展现其社会成效。因此公共服务项目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短期契约关系,更有利于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和评估,能够有效的规避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短期谋利行为。我国加大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部分不具备专业能力的投机者纷纷涌入,他们只关注经济利益,抱着“能做多久做多久”、“捞一笔就撤”的心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长期的契约关系就能很好的规避这种风险,承接者会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积极提升服务质量,也能从长期的服务中积累与政府、群众沟通的经验,提升专项服务水平。

构筑关系契约而不仅是行为契约。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具有完全的自利性,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自身利益。因此,需通过订立能够约束双方自利的契约以保证最终达成目标。契约是双方行为的操作指南,是一种短期的契约形式,只对此时此刻或者特定范围内的行为发生作用。同时也是一种静态的契约关系,一旦契约订立委托双方、社会环境及订约的前置环境发生变化,契约就失去了原有的效力。现实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并不是完全自利的,也时常表现出社会性。他们不仅关注降低成本或者获取利润,也愿意推动公共服务发展,关注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

从治理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政府已经意识到要正确履行职能,高效的管理社会事务必然要走合作治理之路,要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一种形式。其目的不仅仅是向群众供应某种特定的公共服务,更是要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可以预见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将是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未来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契约将更加关注对双方关系的调节,形成关系契约。关系契约不仅仅涉及交换,还涉及契约双方的关系。它是一种长期性契约,不会随着某次合作的结束而终结,也预示着未来合作的必然性。某次合作的结束仅仅意味着政府和某个特定社会组织的合作结束,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合作关系并不会结束。它是一种动态性的契约,随着主体、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它更加强调合作中的交互,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源交换,更是合作共强的过程。

(作者单位: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注释】

①“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2013年9月30日。

②高红:《城市之间―社团、政府与市民社会》,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③贾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主体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学习论坛》,2014年第7期第30卷。

④张文礼:“合作共强: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中国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6期。

⑤[美]保罗・A・萨缪尔森:《萨缪尔森辞典》,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影响着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益以及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体验,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存在价值。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以及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深远。

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其系统结构

1.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推动下,在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创新日新月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过:“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辞海》及多数心理学教科书都将“能力”解释为:成功地或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图书馆服务能力有基本能力与特定能力之分。不难看出,成功完成图书馆服务任务是图书馆各种能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整体关联的、有序的、可操作、可感知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

1.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

当代图书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围绕服务、以服务为核心进行的。因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实质是影响和支持服务的图书馆各项工作,即:

1.2.1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建设,包括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基础设备、设施、馆舍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支撑条件。

1.2.2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包括组织共同的道德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服务精神等。这是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

1.2.3公共图书馆基本业务体系建设,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组织以及服务等工作体系;图书馆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等,是图书馆服务赖以生存的基本实践平台。

1.2.4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特有的服务能力培养,是图书馆得以发挥作用,充分显示图书馆资源、组织文化以及业务工作成就的重要手段。

1.2.5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规划、策略设计、管理机制等,是图书馆服务任务得以成功完成的保障。

1.3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结构

基于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要素的基本认识,服务系统首先由各种服务能力要素和服务实践活动要素有力结合,形成特定的要素集;其次则由这些要素集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能力系统;最后由各层级能力系统构成整体关联、相互依存、互动有序的服务能力系统。如果将该系统结构看作是大舞台,那么基础能力就是服务能力表现的后台能力和基本功,表现能力则是服务能力正式的前台表演。毫无疑问,管理能力起着将后台能力与前台能力连接起来的舞台编导作用,而发展能力则代表了图书馆服务能力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整个体系中,后台能力服务于前台表现,后台能力越强大,对前台能力提供的支持就越有力;而前台表现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社会形象和社会存在价值。

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征

2.1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图书馆各种服务要素相互融合、整体关联的复杂系统。其中,各系统的存在与整个系统的存在互为基础。各服务系统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一般能力系统的普遍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定要求。只有整个系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才能体现出系统功能的力量。

2.2系统的有序性和动态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关联性以及要素之间、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层级关系,形成了有序的系统链,使各要素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确。当某一系统或某一要素发生改变时,与之相关联的系统和要素就会连锁反应,从而对图书馆如何调整和完善该系统提出新要求,促使图书馆服务的改进。随着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总是需要调整系统功能或要素组合,使系统始终处于打破平衡又获得新的平衡的动态循环状态,有序性和动态性相互作用,循环往返,促使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服务要求,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2.3特定的目的性和服务指导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有其特定的目标。总目标是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并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品质。各系统在总目标指导下,通过达到系统目标,使系统的总目标得到落实。正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图书馆不懈的目标追求,使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对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2.4特定的实践活动依赖性

特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依赖性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重要特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用户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的服务任务更加多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复杂,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实践平台,图书馆组织应当关注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战略思考和策略谋划,搭建起更为丰富的服务实践平台,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高。

3.面向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3.1系统工作原理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功能系统,既有一般系统关联性、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基本特征,又具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特定的条件性和实践依赖性特征,使其在系统功能的发挥中遵循系统工作原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是在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而在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其核心就是根据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目标、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特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系统要素及其在服务活动中的系统关联质量进行整体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达到更高品质。

3.2系统关联质量的整体优化

将每一要素合理组织成相应的要素集,进而组织成相应的系统,并使他们环环相连,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使他们总是能够在服务工作中通过相互关联作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并达到最佳服务质量要求,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关联质量整体优化达到的主要目标。因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还必须关注系统中各要素及系统的实际活动质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质量,重点应当关注各要素及系统在其表现过程中与其他要素及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4.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4.1全方位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由相关要素及系统构成,全面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质量必须从要素及系统的质量管理入手。得以服务能力系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应当明确: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在系统中的内容、职责、任务、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及系统的关系;系统中所有要素组合的合理性和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组合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的质量要求指标;系统中不达标要素以及系统内容质量改进的方法措施。通过细致的全方位管理,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更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使系统中各个部分处于最佳状态,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4.2全过程监控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应当注重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以及服务能力绩效进行全过程监控,注重每一层级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质量指标,是否能够获得下一层级用户以及终极用户的满意。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全面构筑和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精心设计服务活动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以及服务能力指标;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全过程监控管理机制。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每一层级的服务质量及能力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充分关注用户的感受,充分调动图书馆全体参与以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全过程监控,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全面纳入图书馆质量管理系统,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也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今天,我们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可将其基本方法移植于此,从服务质量反思服务能力,从而起到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提升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复杂的系统,还有更多可深入探讨的内容。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问题,可使研究视野更为广阔,思考更深入,内容更系统,并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5

一、公共服务意识:责任行政

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基础是责任型政府,即实现责任行政,不具备责任行政的公共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就无从谈起。责任行政,换言之,就是指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必须承担与权力相对应的政府责任。责任行政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认为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民授权,这样,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就由过去的政府单向控制公民转变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相互控。政府履行政府责任,实现责任行政,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得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关于政府责任的涵义,学术界仍然众说纷纭。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在其代表作《国富论》里做了详细的解释[1]: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所有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或压迫”;第三,“建立和维持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时至今日,政府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其本质仍与亚当・斯密的阐释相同。公共管理学者斯塔林(Graver Staraling)认为政府责任所涵盖的基本价值在于[2]:第一,回应(responsiveness);第二,弹性(flixibility);第三,能力(competence);第四,正当程序(due process);第五,责任(accountability);第六,诚实(honesty)。

从一般意义上讲,责任行政就是要求政府履行政府责任,并对没有履行好政府责任时应当承担相应消极意义上的后果,具体来讲,就是要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回应性,应主动地去承担服务于社会的任务,积极地探求公众的需求,并且在实际中通过各种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将这种回应形体现出来,同时当政府没有及时地履行好其回应于社会的任务时,还应受到相应惩罚。责任行政的意识,将会敦促政府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积极主动地为公共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责任政府实质上就是保证政府在政治过程中始终处于责任状态,能够积极追求政府效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促成社会公平和正义,因此,责任政府也必然是高效政府,是实现服务行政的基本理念要求,不仅要求政府以公共责任为取向,而且要求政府行政科学化、效能化,保障政府责任履行的效率和效益。

二、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服务型政府是花钱的政府,是需要有钱的政府,但不是有钱人的政府,它是能够关注所有公民的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诉求。

政府的责任在于提供优质的、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但公共服务的目标不应停留在总量的狭隘视域内,而是要更多地去关注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即在公共服务总量基础上要关注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分布。当前情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才能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明确列为到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扩展人的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为贫困是贫困人口能够谋求到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手段单一,提高创造和分享社会价值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这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一直呼吁的,“人类带着潜在的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一种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所有的人都能施展他们的能力,不仅为这一代,而且为下一代提供发展机会”[3];有利于反贫困和反返贫困,因为基本公共服务能够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给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关注,将会促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的精髓在于可持续、协调性、均衡性,而这些只有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才能够实现。基于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理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三、公共服务能力:有限财政下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服务型政府不再是指挥命令式的政府,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满足公众合理需求的政府,政府收入主要来自公众有限的税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又需要庞大的经费支出,如何使公众的钱花得最有价值,这对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政府需要重新对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作出反思,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方向是实现有限财政下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政策制定应遵循以下三原则:第一,系统协调。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力求让多项政策目标相互协调,同时也要协调准备出台的政策目标与原有的政策目标,使它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二,明确具体。在确定了政策目标的大体方向后,要对目标中的概念、时间要求、操作规范、相关条件、目标内容等要明确地界定和说明,各项条件、目标内容要细致,要能够具体量化,要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第三,伦理考量。制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导向除了经济利益、公共利益之外,还要考虑政策目标要符合社会价值判断,如自由、民主、安全、公平和效率等等。特别是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还要发挥政策目标的社会效应,促使和影响社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政策执行要有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这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此外,政策执行还要注意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政府管理绩效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服务型政府的内塑要求是廉价政府,政策执行的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信息化将会促使政府使用更为有限的公共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即力求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的检验、考核和评判,对政策的评估,有助于完善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的各环节,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也是迈向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就要在这三个环节上实现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取得既定的利益,以既定的公共财政资源取得最大的公共利益,这是服务型政府的能力诉求。

四、公共服务方式:政府主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

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结构随着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元化的治理结构中,政府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不能,无所不管,政府的影子几乎涉及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试图从全面的角度培育市场要素、调节市场发展、供给公共产品、处理公共事务却恰恰造成了政府的“越位、错位、缺位”。政府职能范围偏大,政府权力垄断化加重,造成了政府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为了根本性地转变政府管理低效的局面,服务型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应讲求政府与社会二元格局治理下的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有机地构成。每一类主体的组织方式、诉求的利益、发挥的功能各有差异,因此,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适度让开市场空间以给这些组织发挥其应有功能的舞台,管理和协调好各类社会管理主体间的关系,使他们处于一个具有和谐环境的系统中,力求做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权责科学、角色合理、和谐相处、资源共享,其目的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效不仅仅是讲效率,它是效率、效度、效果的综合反映。

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方式为什么还要讲求政府主导呢?

第一,要明确在重新厘定政府职能、划清政府与市场界限的语境中“政府退出市场”的概念。政府退出市场不意味着政府全面退出市场,也不是不管理已退出的市场领域,而是要让政府逐步卸下低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包袱。提供服务并非政府之义务,保证服务得以提供才是政府的根本。

第二,要明确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以此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其究竟是否可取,这要取决于各国的国情。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是对的,但要注意加以批判地吸收,政府主导地位在我国不可丢失,这与我国国情息息相关。首先,服务型政府诉求的价值是积极回应公众合理需求、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为防止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在涉及公共服务的供给实践中发生与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的偏离,须由政府在价值诉求方面作出控制。其次,要使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发挥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优势,前提是他们能够组成一个有机的公共服务供给系统。但由谁来组织呢?政府。政府是唯一具有公共权威的组织,其能够对各类主体的作用领域、作用方式、作用对象、作用责任等作出权威性分配,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系统的有机化构成。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则会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系统内资源的内耗。

第三,要明确“服务型政府”中“服务”的内涵。“服务”不单方面由政府主导的多元社会管理主体作出,换言之,“服务”是一个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公民双向互动的过程。政府要运用公共权威为公民创建一个价值诉求的通畅渠道,要培育公民积极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要鼓励公民进入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互动是公共服务供给系统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催化剂,也是服务型政府得以运行的根本性动力。

五、公共服务保障:和谐行政

“服务型政府”从字面上理解看似只有政府,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多元参与的有机系统。系统的参与主体众多、层次错综复杂(如政府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构成),因此,如何控制系统运作方向、优化系统结构、整合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服务型政府不同于管理型政府的重要区别。行政的“和谐”与系统构成的“有机”是相统一的。实现和谐行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府际关系。府际关系既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包括地方政府间关系,两者中尤以央地关系为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较好地服务于民众,须借助于各级政府的作用来实现。当前,我国政府自中央政府之下普遍实行四级制或五级制,上下级政府的权责分解、职能分解、利益分解是否合理科学至关重要,其对公共服务能否实现有效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上下级政府的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行政低效,以至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第二,要着力构建和谐的政社关系。政社关系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科学厘定,明确政社各自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域和责任。政府过多干预社会,不利于社会其他管理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也容易形成“政府失灵”。政府过少干预社会,不利于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会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因此,寻求政府与社会在市场当中二者张力的平衡、构建和谐的政社关系才能实现多赢局面,即形成政府与社会各管理主体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各享其利、各取所需的目标。政府赢在公共利益,既满足了公共服务效率化的提供,以使其能够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又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以使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能使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还保证了社会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各自利益的实现。

六、公共服务评估: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

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评估是监督政府履行政府责任、提升政府能力和绩效水平、促进政府管理不断创新的有力手段,由于公共服务的供给基本上涵盖了政府行政范围,所以对公共服务的全面考察也就是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而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又是关键所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是检验服务型政府的“试金石”。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源泉。

首先,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方法可以从两个标准上来建构,即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事实标准的主要考察在于政府为公众提供实际的可量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般用数量、比率、统计结果等建立;价值标准则是建立在社会伦理、道德、社会制度价值取向、文化、利益等的基础上的,旨在判断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是否合乎社会伦理观。

其次,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定,意即没有各国或者各个发展时期通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我国而言,平新乔认为政府的绩效指标设定应遵循以下六个标准:一是绩效指标一定是关于具体的某类公共服务,而不是关于政府一般事务;不是关于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服从程度或一致程度,而是关于地方政府如何便民,如何改进服务的度量。二是绩效指标必须含有外部性。三是政府绩效的测度应是结果关注型的。四是绩效目标必须“少、简单,且能引起最大的共鸣”。五是绩效目标必须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六是绩效目标必须是公众可以看得见的。[4]

第三,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主体要实现多元化。政府作为社会公共责任的承担者,决定了其绩效评估不仅仅是政府内部组织的评估,而且还要接受社会的评估。因而要建立内部外部的双向互动模式,尤其要加快建设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立机构,加大独立机构的评估权限。此外,还要运用民意测验、社会调查等方式,使评估主体多元化,体现服务理念。

注释:

[1][英] 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497-516.

[2] Graver Staraling,manage the public sector,The Dorsey Process,1986,p115-125.

[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

公共关系实务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模式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相关涵义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说全部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优化组织的生存环境。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方法与公安(警务)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功能和行为做出适应性、动态性和战略性调整的一种管理科学和管理艺术。可以认为所谓警察公共关系, 就是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公安机关为了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赢得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并积极主动地协助公安部门搞好警务工作, 而主动采取的系列动态管理活动。

二、对于信息化警察关系部门工作的国内外研究

建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在国内外已经有着研究和实践工作。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法》及其实施细则是警察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警察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警察与民众的关系是警务活动的重要目标等思想。20世纪30至50年代是美国公共关系活动由工商部门扩展到政府部门的时期,1939年肯萨市警察局率先成立了美国警察机关的第一个公共关系业务部门,专门从事沟通警民关系的活动。20世纪50到6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的警察机关都开始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推行公共关系活动。著名警察学家威尔逊认为,在警察机关运用公共关系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改善公众态度、警察更好地执行公务和实现工作目标起着重要作用。著名学者帕金森说,只有在警察与民众的密切配合下,警察机关才能有效的抑制犯罪。

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则开展要晚于西方国家,《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一书中认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到60年代,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确立和警察公共关系的萌芽,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60到70年代中期,“”期间警察公共关系职能基本丧失。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警察公共关系的起步期。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及其危机管理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互动中不断得到新的发展。2002、2003、200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相关部门举行了三届国际性“警察公共关系论坛”,揭开了警察公共关系的新篇章,推动了警察公共关系及其危机管理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全国公安机关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化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危机管理,2004年3月,湖北武汉市公安局成立“公共关系处”,这是全国公安系统的首个公共关系处。2004年5月和9月,广东梅州市公安局和佛山公安局分别将其局的“宣传科”改名为“公共关系科”。此后,安徽芜湖、贵州遵义、福建福州、浙江湖州、浙江舟山、广东肇庆、四川开江、云南沾益、广东深圳、北京10地分别成立了“警察公共关系科”。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 对公安工作实践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我国当前信息化背景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实践

(一)建立警察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公共关系管理在地方公安系统的运用,标志性事件是2004 年3月1 日武汉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的成立。该处设有公关策划部,负责全市公安机对外联系、大型活动的宣传策划。当时,前来参加挂牌仪式的公安部宣传局负责人称,这是我国公安战线第一个公共关系处,体现了中国警方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广东省珠海、梅州、佛山、肇庆市公安局,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等地成立了公共关系科,广东省在番禺市公安局、云南省在沾益县公安局、海南省在海口市公安局分别建立了“警察公共关系实践基地”。这些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的建立,就是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断加强的一个标志。

(二)积极探索长效的公共关系新机制、新制度

1、定期新闻制度。2003 年底,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定期新闻制度,及时主动地向媒体和公众重要信息。2003 年12 月17 日,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国开始普遍推行。

2、专题公关,良性互动。为了扩大与公众的交流,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近年来策划和组织了“警察开放日”、“警察文化节”、“一日义务警察”、“警民心连心”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专题公关活动。这些系列的“拆墙透警”活动消除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神秘感,为实现警察公共关系良性互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警民联系,树立了警察形象。

(三)广泛宣传,树立警察良好形象

1、通过宣传推进警方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如近年来对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开展的严打整治行动、禁毒工作、警务规范化建设、“五条禁令”、“三基”工程建设等公安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扩大了公安工作的影响,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信任和支持。

2、通过宣传民警中的先进典型,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从严治警身先正、真心英雄更多情”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心系百姓二十载、一腔真情铸丰碑”的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新港派出所所长赵振金、被誉为“雷锋式的消防战士、新时期的青年楷模”的金春明等等。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集体形象展示了当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行为方式,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3、通过警察文化建设,展示警察精神世界。通过成立警察艺术团、警察俱乐部,开展警察文化艺术节等形式,把开展丰富多彩、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活动作为促进公安工作、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展示了新时期公安民警的良好素质、战斗风采和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弘扬了新时期公安精神,塑造了新型警民公共关系。

(四)借助传媒, 引导舆论。

要塑造警察形象, 更要将良好的警察形象传播给人民群众。警察公共关系要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就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 灵活地运用传播方式,开展不同层次的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其一, 与大众传媒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大众传媒在信息时代对于公众的影响具有其它传播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借助大众传媒开展公关活动无疑事半功倍。一方面, 经常主动邀请新闻媒体深入公安机关就警务工作和警营文化进行采访报道。另一方面, 与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常有计划地、及时地向社会各界信息或拍摄有关公安工作的影视专题片, 把公安机关自身的队伍建设情况、工作目标和成就等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 让人民群众了解警察, 了解公安机关。其二, 完善警方新闻制度, 主动与公众沟通。为切实推行警务公开, 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 主动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三, 建设警方自己的宣传阵地。比如举办公安机关的杂志、和电视台合作开办警务工作栏目, 并适时拓展网络媒体, 建立各级公安机关的网站。网络平台的服务性与互动性使警察与公众的沟通更为有效。

四、我国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模式研究

通过对我国十个城市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模式大体如上图所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国内外的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再加上我国各地公安机关陆续开始的一些警务改革创新,推动着我国的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首先是我国各地公安机关陆续成立了一些公共关系部门,培训内部公关人才,为“全员公关”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行业支持环境,运用传播、沟通、协调的方式,设计公关专题活动,强化对外宣传,加强与公众的联系,确保公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后在其运行模式上我国各地公安机关有着不同的实践,但是基本上工作原理是相同的,警察公共关系代表公安机关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交流,推动了公安工作的透明化、开放化。我国各地的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上,如治安部门、刑侦部门等具体业务部门负责公安基本业务的开展,各业务部门及时将本部门的业务信息反馈给公共关系部门,实现公安机关内部信息共享,再由公共关系部门对业务信息进行分析、追踪和研究。各业务部门提供具体而详细的信息,包括整个事件的成因分析、现状分析、关系分析和发展趋势等,公共关系部门在掌握了具体的信息后在不违法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及时主动的与媒体、公众沟通,将公众关心、社会影响大的信息予以公布,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真相,促进公安机关与媒体、公众的交流,有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从事日常业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整个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运行就遵循了上图所示的运行模式,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当地的不同特点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形式如此。

在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设置上,我国公安机关大都采取平行设置的方式,将公共关系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平行设置,赋予相同的级别,这就有利于公共关系部门以相同的身份与各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沟通,从而及时得到各业务部门的真实信息,保证公共关系工作的及时准确性。在人员配备和后勤保障上,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人员由各业务部门抽调,以更好的了解公安业务工作,同时也注重专门招聘一些擅长公共关系工作的人才,以更好的与媒体、公众打交道,将公共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安机关统一的后勤保障体系,同时在一些方面予以倾斜,以保障公共关系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有利于警察公共部门的运行,通过近些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的相继建立和运作,对于改善公安机关形象,促进公安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保障公安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在2011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清网行动”,介入微博打拐、打击制售假药、维护食品安全等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行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行动。这些行动中公安机关秉承公开的原则,公共关系部门积极参与,及时将公安机关的行动进展通报给媒体和公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大批危害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和团伙被打掉,社会治安取得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印象和评价直线上升,这些除了公安机关本身做出的巨大努力外,也离不开公共关系部门与媒体、公众良好互动。事实证明,我国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设置是正确的,对于我国公安机关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名称:信息化背景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运行模式研究,编号:YX11046)。

参考文献:

[1]王剑强.从新加坡经验看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

[2]严茂丰.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公安教育,2004(06)

[3]杨茂屏.构建警察关系策略探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01)

[4]梁伟发.关于做好涉警舆情应对工作的认识思考[J].公安研究,2009(10)

[5]李建明,李建强.论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上一篇小学生故事

下一篇格言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