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劝说范例6篇

口语交际劝说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1

一、关注生活,积累经验,有话可说

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做、看、听、读等途径获得。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身体力行,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看”方面,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并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如果你碰上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以此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听”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能把握要点、听懂大意、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在本课中相对于所选择的劝阻内容,“别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是最难说的,为此,我把这个内容作为辨析的内容。出示在高压线下放风筝的图片,首先让学生听一听不正确的劝阻,让学生作为一个听众,探讨蒋晓宁为什么没有劝阻成功?最后再叙述成功的劝阻。如此一来,让学生从不成功的交际案例中去辨别、分析、发现问题,在评议合作交流中体验改进。教学中,学生由浅入深,由态度说到理由,由浅危害说到深危害,由点说到面,扎扎实实地探讨到劝阻的要领:态度诚恳、理由充分。既积累了词汇,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循序渐进,有话会说,运用知识,尝试练习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我认为这里的循序渐进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面和横向面。纵向面指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训练要求要根据年龄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关于这一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按学段提出要求。即,第一学段为“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为“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第三学段为“与人交谈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讲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场合,稍做简单的发言。在交流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横向面是指在同一年段的同一次训练过程中,要把握从整体到细节、从简单到复杂。大体可按以下流程指导训练:概况―细节―看法、体验―讨论或辩论。

例如: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劝阻的要领后,接下来我就让他们付诸实践。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老师想到草坪上休息,可以吗?学生劝阻,我反驳,一步一步,师生互动,直到我完全接受学生的劝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劝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定要说出充分理由。同时,在这作为老师还起到一个“扶”的作用,也为下一步让同桌学生表演劝阻起到引领、示范、指导作用。在这一块的教学中,学生们发言积极,由危害小草的生命到破坏环境,直至让我完全接受劝阻,改变想法。特别是,学生们还给我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学生们完全进入了劝阻我的情境之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引向生活,体验乐趣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2

一、把口语交际搞成“问答训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但不少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往往为了省事,只是让学生简单读读要求后就指名发言,搞得学生也没有多少兴趣,一堂口语交际课变成了老师与部分学生的问答训练。

对策: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如《学会赞美》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交际情境:先以教师生动的语言作描述,启发学生走进情境,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视频(女儿芳芳放学回家赞美妈妈烧的一桌好菜)。学生看完表演后,教师直接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当芳芳和妈妈。有了这样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自然就会投入表演,效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二、把口语交际上成“看图说话”

在口语交际的诸多特点中,交际性是其最本质的特点。离开了交际性,口语交际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教材中的一些隐性互动话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使话题失去了互动性,把口语交际上成了看图说话课。

对策:

“学会劝阻”“学会请教”“学会解释”这一类的话题互动性不够明显,但如果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巧妙设计互动的交际情境,学生依然可以在话题的交流中找到听和说互动的感觉。如《学会劝阻》,题目要求对在公共场所的不适当甚至危险的行为加以劝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精心创设情境,安排学生分别作为“劝阻一方”和“被劝阻一方”模拟表演,不仅引导“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这样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

三、口语交际成了部分学生的“表演秀”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往往是少数喜欢表现的学生乐于侃侃而谈,而多数学生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

对策: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交际明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使得人人都是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主角。为了扩大口语交际训练的面,我们可以根据口语交际内容给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采取同桌互动、好友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参与面相对广,效果比较好的还是小组互动。在进行小组互动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让每个人都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并有意让优生和学困生进行搭配,要求在小组里给学困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如四年级上册《说漫画》这一内容,可以根据学生都喜欢漫画的特点,让学生提前准备,把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带到小组里和大家交流,经过这样的准备,即使是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困生,也会有话可说,能够大胆地跟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漫画。最后再通过小组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师生共同评议,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口语交际的目的。

四、口语交际只重训练,不重指导和评议

在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口语训练而轻交际指导。教师只关注上台发言的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否符合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忽视了对口语交际时的情感、态度和文明用语等交际技能的指导与训练。

对策: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3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愿意交际

李吉林老师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有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话题,因地制宜地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做到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话题的感染,就会产生“如入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这样也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投入,愿意交际。如,教学“学会祝贺”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导入:我们班级的马宇欣同学在新蕾作文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你们准备如何向她表示祝贺呢?这是学生生活中的事件,一下子就能把他们带入情境之中,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使其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迁移到给老人祝寿,给父母、老师祝贺节日等内容上,让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进一步得到锻炼。再如,教学“看望生病的同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现这样的交际情境。此时,学生就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踊跃参与到学习之中。

二、深入互动,让学生乐于交际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更高。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对方交流信息的要点,而且还要敏锐地觉察对方的意图,根据对象和场合适时接话,恰如其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只有在双向互动中,才能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在设计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根据具体的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双向互动式”的过程。如,教学“学会劝阻”时,我们大都会采用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双向互动。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关注“劝阻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有可能会失去互动性。因此,我们在学生表演的时候,不但要引导“劝阻一方”“会劝”,而且要注意引导“被劝阻一方”“会应对”。这才是真正的双向互动。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还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有自由选择交际对象的权利,既可单独与组内同学讨论,又可与别组同学交流,也可以与教师直接对话。学生还可自由选择交际的方式,可以同桌之间比赛说,可以组与组之间比赛说,可以自由议论,也可以是边说边表演。学生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增强了言语表达能力,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应变能力。

三、优化评价,让学生勇于交际

在学生进行了训练后,我们还应注重反馈、评价。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非常有限,说话时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说话不完整、不规范或词不达意等。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评价反馈中,教师还应重点在规范学生语言和良好习惯上做指导,对学生的发言,要用赞许的目光去注视,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让学生敢于表达交流,乐于进行口语交际。当学生表达意思不清楚,或者存在说错的地方时,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启发引导改正。如:“你很勇敢,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听明白了,如果你把××词换一下,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你回答的声音很响亮,如果你在××方面再努力一些,那就更好了。”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其克服缺点的决心。

四、拓展范围,让学生善于交际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4

关键词: 中职护生 劝说 教学实践

一、护理工作中“劝说”的重要意义

所谓“劝说”,即是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简而言之就是用言语打动他人。礼貌的语言体现了护士良好的文化修养,患者不仅需要精心治疗和护理,而且需要理解、关心、尊重,尊重患者的文化、职业、习惯等,护士的语言具有双重性,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护士温柔的目光、细致的问候、耐心的开导,可事半功倍。注意语言的保护性、科学性、艺术性、灵活性,避免恶性刺激性语言,灵活地使用语言,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无可替代的积极影响。

诚恳、体贴、礼貌的语言对患者来说犹如一剂良药。正如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的,医生有两样法宝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士的语言是左右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也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工具,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一工具,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如果护士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言谈给患者开导、劝说、鼓励,解除病人的顾虑,就能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收到药不能及的效果。笔者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口语沟通课程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仪容重点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社会交往礼仪、护患礼仪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谈礼仪之“劝说”的模拟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护理专业课堂上“劝说”的教学实践

1.案例导入,揭示主题。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务工作者“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语言”。

结合实际案例: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手术后转入监护室,用瓶装氧气输氧,有个护士急忙中不经意说了一句:“氧气快没了。”这时,病人的情况立即发生了变化,呼吸困难,憋喘症状越来越严重。“大夫,我快不行了。”这位患者终于嚷起来。值班的医务人员认为是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拍背、吸痰,加大氧流量,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折腾了近1个小时,可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医院及时进行会诊。一位有经验的专家仔细地观察了这位患者,问他为什么突然感觉憋闷,病人说担心没有氧气使用。大家恍然大悟,停止了拍背吸痰,对他进行一番劝说。这位病人安静下来,憋喘症状逐渐消失。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呢?

2.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班级分为四个小组,各组合作讨论一则医患沟通实例:

第一小组:案例一

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我们应该如何跟病人沟通、交流,使患者接受输液呢?

第二小组:案例二

得了癌症的病人,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接受治疗,这时该如何劝说呢?

第三小组:案例三

病人由于绝望,想跳楼自杀,在这紧急关头,该如何劝说?

第四小组:案例四

小朋友害怕打针,哭闹,挣扎。有什么好办法劝说他接受打针呢?

各组学生明确任务后,展开激烈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同学们探究劝说技巧。

3.各小组学生代表小结。

案例一:经过几天的治疗,您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继续给您输液,输入的药物是5%的葡萄糖和其他的营养药物及消炎药,这样您就可以恢复得更好。

案例二:癌症虽然比较难医治,但它也不完全是绝症,只要你调整好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病情会好转的。你旁边的8床病人,他的病情跟你一样,经过几个疗程后,病情明显缓解,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能睡,复查几次,肺部阴影没有了。你看他气色多好!

案例三:你想轻生,我不拦你,可你知道这是几楼吗?五楼,跳下去可能被摔死,也有可能摔不死,但你会因此遭更大的罪,让你的儿女受更大的累。你想一了百了,可你的家属呢?你是否想过他们撕心裂肺的哭喊?体会他们心痛欲绝的悲凉?

案例四:这块小纸板是奖励给勇敢的小朋友的!你看,在这里输液的小朋友如果不哭闹,阿姨就奖励给他,固定在输液的那只手上。你是不是个勇敢的小朋友呀?

4.老师引导同学们由实例小结四种“劝说”技巧。

(1)正面劝说,直陈道理:直截了当地劝对方,应该怎样做或者不应该怎样做。

(2)引经据典,借例言理:借用权威的话和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劝说,以加强劝说的力量,使对方信服。

(3)以退为进,委婉相劝:在矛盾激化时,可以采取先退一步的方法,再采取一些委婉的方法间接地进行劝说。

(4)适度褒扬,巧用“激将”:褒奖对方,先通过适当鼓励消除对方的戒备,然后运用激将法。

5.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能力检测题:如果你到医院实习,带教老师安排你给一位患者注射。可患者知道你是实习生,不愿接受你的注射。你该如何劝说患者?

要求:态度亲切自然,语气委婉;恰当地运用各种劝说技巧。

注意事项:态度诚恳,称呼恰当,用语礼貌,说话应有启发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进行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练习劝说。

(2)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6.欣赏风采展示:第一届广西职业教育“新时代刘三姐”代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唐敏“劝说”礼仪展示和专业技能展示。

结束语:通过语言交谈,护士可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诱导,促进医患沟通。

三、“劝说”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笔者努力体现课改精神,本课三维目标明确,以了解劝说的语言特点、掌握劝说的四种技巧为认知目标;以学会运用劝说技巧,对患者和他人进行劝说,为护理工作服务,并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为能力目标;以树立关爱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为感情目标。主要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模拟角色,在互相交流中学会劝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议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以学生为本,开展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生生活动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5

关键词:激发兴趣;指明路子;创造机会

举凡看过大学生辩论赛的人,都会被大学生在比赛中犀利的言辞、缜密的思维、巧妙的应对……所折服。现代社会对人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说话、学会交际?如何让他们迸发思维的火花,体验母语之魅力呢?我拟从加强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而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则能激发他们听、说的兴趣。

1.语言激趣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的导入语、评价语是能否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并激发参与的兴趣,进行说话的重要因素。在苏教版第二册《春天来了》口语交际训练中,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小朋友们,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们发现了吗?你们知道是谁使他们发生变化的?(春姑娘)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到春姑娘的身边,感受一下春姑娘的美丽和神奇,好吗?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学生说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2.图画激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图画,有时往往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一课时,我利用四幅图,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图意,然后根据每幅图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劝说对象小组讨论确定劝说方式,想象劝说内容,然后分组进行练说。

二、指明路子,让学生会说

学生想说、乐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难免会有“乱说”“胡说”的现象发生。这时,教者要指给学生路子,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会说。在《春天来了》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画,按由远到近、自上而下的顺序,说说远处有什么景物,近处有什么景物,一次只选一个景物说,一步一步练说,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同时在口语表达实践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了学生言之有序的自觉性。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

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一定都在语文课上进行。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训练说话、提高说话能力的好机会。如,我在带学生去桃园春游的时候,刚出发时,我问学生:“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我非常高兴;我非常兴奋;我非常……)途中,我又问:“我们向远处望去,田野里有哪些景物?”(粉红色的桃花、绿油油的麦子……)到了目的地,我又说:“大家现在来认真观察这些花草树木,看看它们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回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春天画面便展现在眼前。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机会

口语交际劝说范文6

关键词: 修辞认同说 外事翻译 认同意识

1.引言

修辞作为一种人类实践,作为对语言的技巧性应用和对语言的应用效果的追求,是和语言同步发展起来的(刘亚猛,2008:19)。研究西方古典修辞学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是西方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对修辞学的学习和研究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学校一直持续到19世纪。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古典修辞学以规劝为核心,强调有意的设计。在20世纪,修辞学又一次成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的理论,成为一门有效使用话语的综合性的语文理论(胡曙中,2004:457)。西方新修辞学的关键词由“劝说”变成了“认同”或“同一”。顾曰国(1990)认为伯克的认同说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劝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本世纪以来重要的修辞学思想之一。

翻译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学科大发展并奠定了学科身份之后,一直以跨学科探索为研究特色,注重多元文化互补、不同学科的彼此交融,逐步形成了开放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翻译研究要突破原有的研究思路,实现新的突破,体验式和印象式的评论显然是不够的,跨学科特性是翻译学的活力所在(孙艺凤,2010)。跨学科为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2.修辞认同说

古典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主要是对规劝方式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1991:24)对修辞术的定义是“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规劝是以语言的方式和适当的方法,通过理性阐述、情感影响和人格魅力以非强制手段达到影响别人观念或原有态度的活动。劝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说话者能否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是修辞的本质。

现代修辞学家伯克对修辞学研究的注意力不在规劝上。Burke(1969:41)将修辞定义为“人使用词语形成态度或导致他人采取行动”。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劝说主要具有规劝工具上的意义,而伯克的认同说则具有本体上的哲学思考意义(李鑫华,2001)。亚里士多德偏重于修辞作为规劝工具的实用性的方面,而伯克的新修辞学包括他的认同说侧重于哲学性的思考。

但伯克的修辞学理论并不是对古典修辞学思想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劝是表层的问题,而认同是深层的问题。认同说是对古典修辞学定义的延伸。认同概念指自我由各种实质或特性构成,包括职业、行为和价值观等。当我们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我们就取得了与他人的认同。古代的修辞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演讲,通过演讲达到劝说目的。现代高度发达的媒体完全改变了修辞过程,使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一切交流活动都成了修辞活动。现代修辞更注重语境的认同来实现劝说目的。

新修辞学不再将修辞当作方法和工具,而将它当作无所不在的符号。一切人类有意义的话语的形式都是修辞性的,新修辞学研究的是语言与社会人的关系,研究社会人怎样认知世界、又怎样作出反应并进而影响世界。认同说有广泛的涵盖面,既注重个人的主观意愿,体现人的能动作用,又注重人所处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思考人的生存环境,看重人的反应。

伯克提出了三种认同方式,即“同情认同”(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对立认同”(identification by an antithesis)与“误同”(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同情认同强调通过共同的情感、价值观、风格等与听众建立一种亲近关系。在伯克看来,这是最接近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规劝意义的认同。在对立认同中,双方由于有共同反对的东西而结成同盟。甲乙双方能互相认同是因为他们都共有丙这个对立面。对立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更可能是人的生存环境。误同是伯克新修辞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式的认同方式,将一个实体的属性不自觉地投射到另一个实体上。在现实生活中误同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化妆品广告中明星漂亮的脸蛋会使消费者误认为那就是自己涂抹后的效果图,并对此产生好感。相比之下,误同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却又不易察觉的认同类型。

3.翻译的认同意识

翻译释义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文本的理解都不能只依靠构成文本的语言,而必须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的结合。释义理论提出的翻译程序是: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翻译是交际行为,所以翻译的对象是交际意义,理解的内容也就是交际意义而不是语言。这样,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将源语者说话的意义通过翻译行为转换为目的语,使源语者(文字作者或说话人)与目的语者(读者或听者)交际成功。在翻译这一特殊交际行为中,译者应力图先后取得与源语者的认同以及与目的语者的认同。译者的认同意识越强,认同程度越高,交际就越成功,沟通的效果也就越理想。

在同情认同的情况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例如,在外事交流中如果我方想就某一问题与外方达成共识,双方应该持有相同或近似的态度和观点或具有这样的意愿才能达到认同,从而促进外方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与我方相同的行为或向这一目标靠拢。释义理论认为翻译是交际行为而不是交际结果(李明清,2009),口译过程中译员的翻译活动不应止步于完成语言的翻译,而应力图使双方达到感情认同,从而达到认同,最终实现规劝的目的。

在对立认同的情况下,在源语者、译员和目的语者合作时,还没有能达到完全信任时,源语者与目的语者构成认同,他们共同的对立面是译员。而当译员的翻译活动证明了自身完全具备帮助源语者与目的语者交流的能力时,源语者首先与译员完成认同,他们共同的对立面是目的语者;而当译员在理解记忆后,把源语者话语的意义译成目的语后,译员与目的语者又达成认同。这一过程与释义理论提出的翻译程序也不谋而合: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

在误同的情况下,译员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当成了源语者,不论是在交替传译还是在同声传译中,都能将源语者的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译员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可以替代源语者,不能夸大、曲解源语者的话语。译员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和地位,牢记自己不是演员,不该喧宾夺主,表现个人。另外,译员也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效果。总之,译员需要端正认识,调整心态,正确定位,以期取得良好的翻译交际效果。

4.外事翻译的认同过程

本文所谈的外事翻译主要是指为配合各种涉外活动所进行的以宣传介绍为主的笔译活动及在各种涉外场合进行的口译活动。翻译的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般生活翻译,包括旅游指南、接待、陪同参观等,灵活度较大,其中需要多加注意的是在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基础上恰当地介绍本国本地的风土人情;可以是一般专业交流的翻译,这往往需要译员熟悉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法;可以是涉及外交、对外谈判等重大方针政策的翻译,灵活性就极小。如:谈到台湾的“和平统一”问题,其中“统一”字面上可以译为“unification”,而在外事翻译却翻成“reunification”,表明大陆与台湾的统一不是第一次,而是重新统一,是很准确的。

外事翻译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翻译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从理论的高度对外事翻译实践进行思考,可以解释并指导实践并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外事翻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可以极大地推进理论创新,从而有力地促进翻译学的健康发展。从西方新修辞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对翻译研究视角的拓展,是对传统翻译研究的继承和深化,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取向。

4.1译者解读过程中的认同

从狭义上看,认同表示劝说的意思;但从广义上看,它超越了劝说,把在顺从和诉诸修辞中整个自觉和不自觉的动机语言范围都包括进去。广告商试图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劝说过程其实就是把广告产品的用途与消费者的心理统一起来的过程。演说者会通过使用同一策略来对听众进行劝说。劝说、认同和交际这三者的意义难以分开。换言之,通过劝说、认同的方式,从而达到交际目的。认同程度越高,交际就会越成功。

翻译活动是一种对话,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参与,其本质也是一种交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读者(听者),而且是更细心的读者。翻译之前的解读阶段与读者的阅读有所不同,解读在信息获取的深度和广度要远大于阅读。译者面对的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文本。文本成了联结作者和读者的纽带,读者解读文本,就是在同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吕俊,2006:76)。如某园艺博览园中有一个景点名为“二分明月”,该景点的英文介绍中将其翻译成了“Bridge Moon Divider”,让人不知所云,值得商榷。该景点其实是园博园内反映扬州地方特色的以赏月文化为主题的园中之园。“二分明月”的由来应与唐代徐凝在《忆扬州》中写下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有关,而这两句诗就刻写在园内景墙正面。唐代扬州一地极为繁华,天下的明月有三分,那令人沉醉的月色却被扬州占去了二分。“二分”极言扬州月夜风景之迷人,译成Divider显然不妥。文本是译者最重要的工作对象,要进行好翻译活动,首先就要很好地吃透文本,特别是要善于挖掘其中隐含的文化信息,从而达到与文本的认同,进而达到与作者的认同。

口译的文本与笔译中的文本有所区别,它不仅是作品本身,即源语者的话语,而且包括源语者本身。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不能随意省略或增添源语者的信息,并要在现场通过捕捉源语者的肢体语言加深对源语信息的理解及对源语者的理解。这个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译者与源语者实现认同的过程。口译是对有声语言的理解,译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源语者话语的听辨和理解。苗兴伟(1997)认为,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的听话者(译者)实际上处于推理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从源语者提供的新假设与已经处理过的旧假设中推导出源语者意图。鲍刚(2005:98)认为口译译员应具有敏捷的听觉反应与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或其他抗干扰能力。能在拥有一定方法体系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地将各种语言内和语言外信息运用到听辨中去。这一过程的实质也是译员努力实现与源语者的认同的过程。

4.2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认同

修辞学中语境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修辞体系对听众状况、情感效果的注重,对共同论题的挖掘以使演讲与社会环境及言后思想、行为模式相适应。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在达成与目的语者的认同前需要考虑目的语者的感受,为受众着想,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目的语者对源语者信息的渴求度。源语文本和源语者对翻译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忠实于源语文本,而译语文本对翻译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忠实于译语受众,体现为翻译的可接受性。对翻译的可接受性的要求使译语文本与译语受众能接受的标准文本之间的差异缩小而实现认同。

外事翻译的最大特点在于源语者与目的语者之间的政治态度、、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差异较大。这一特点为译者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提供了平台。Nida(2001:82)认为:“优秀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既是再现,又是转变。”这一翻译观正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充分肯定。可以说,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是保证译者与目的语者达到认同的前提,是外事翻译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汉英两种语言在结构形式、行文风格和修辞方式上差异明显。如汉语文本常追求音韵美、喜渲染情感气氛,多见对偶对仗、四字格等修辞,语义高度浓缩且常常具有时代烙印,成为外事翻译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例如,在经济改革领域经常提到的“抓大放小”,不熟悉背景的国人都不一定明白其确切涵义,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考虑目的语者的需求补充背景信息作一番解释了。这个短语中的“大”与“小”分别指“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因此可以译成“manage large enterprises well while easing control over small ones”。

又如在谈能源战略时讲“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其中“立足国内”在汉语看来没有问题,但译成“standing in our country”就词不达意了。其实这里“立足国内”说的是能源问题上主要依赖国内资源的开采利用,所以这几个四字格不妨译为“give priority to thrift,rely on domestic resources,and encourage divers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从关联理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译文也符合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努力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努力;从效果上来看,这样的处理也更好地考虑了目的语者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习惯。

另外,汉语的修辞还常有表达过度和同义反复的现象,译者在外事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握内外有别的原则,充分考虑英语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适当地删减和低调处理。例如,“……通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提高我市知名度作出了显著贡献。”译为:“Over a number of years in the past,much fruitful work has resulted from hard work of...,which made its due contribution to exp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city.”“巨大成就”译成much fruitful work而不是major achievements,“显著贡献”译成due contribution而不是outstanding contribution。又如“新增出口”中的“新”其实与“增”意义有重复,完全可以译成the export growth。这样的处理正是译者以受众为出发点对汉语表达过度和同义反复现象作出的合理调整。

在前语用学时代,语言使用者往往受到忽视。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推动了翻译研究,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排除语言研究中人的因素,因此不能准确地解释翻译过程和翻译现实。作者(讲者)、交际环境和读者(听者)在交际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译者的认知知识对理解表达有重要意义。译者是勾通原文与译文的桥梁,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纽带。翻译是译者与源语者之间的交际,更是译者与目的语受众、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交际。在这多重交际的过程中,译者的角色举足轻重。译者与目的语者的认同主要表现在译者在表达时在忠实于源语者话语的基础上,要体谅目的语者的感受,从心理上达到与目的语者的认同,从而使翻译的语言更得体,使翻译更人性化,翻译的可接受性得到提高。

5.结语

在西方修辞学史上,伯克是致力于修辞创新的有重要影响的修辞学家。他的认同说是其新修辞学思想与创新修辞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说为更深层次地理解翻译的本质提供了另一种途径。认同说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将传统的、静态的翻译研究变成了认知的、动态的研究,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其引入具体的外事翻译实践之中可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译员必须加强认同意识,努力与源语者和目的语者分别达到认同,才可能从源语者话语出发,在心理上达到与目的语者的默契,从而成功地进行翻译,实现有效的交流,更好地搭建外事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Burke,K.A.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41.

[2]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2.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98.

[4]顾曰国.西方古典修辞学和西方新修辞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13-25.

[5]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57.

[6]李明清.释义理论的语言哲学诠释[J].外语学刊,2009,(5):12-14.

[7]李鑫华.伯克新修辞学认同说初探[J].外语学刊,2001,(1):54-58.

[8]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9.

[9]吕俊等.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6.

[10]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7-11.

[11]孙艺凤.翻译学的何去何从[J].中国翻译,201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