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例6篇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教学效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业负担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能否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任务的关键。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之一,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来引导教师工作投入,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余文森教授将其概括为“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检视教学有效性,发现问题以利于改进。

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中及格率和优良率是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及格率和优良率是教学有效果的突出表现;第二、学生的认知变化,即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这是教学有效果的内在表现;第三、学习态度的变化,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知识的增长,使学生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逐渐转变学习态度、情感和品质,即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这三个标准为要求,力图使学生在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历练、方法上有改进、习惯上有养成、情感上有投入,这是有效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教学效果评价应该重点考量的几个方面。

“教学效益”同样包含三点,首先,使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应该如何学习,使之掌握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其次,使学生学会应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此外,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更要在课堂上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教学的效益就体现在学生能否通过课堂获得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做人做事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学效率”则是综合考量教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一项指标,就是夸美纽斯曾努力寻找的“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指标。

有效教学将以上三项要求融合为一体,构筑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评价网络,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 参考。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数学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这一阶段数学中所涉及的数、方程、图形、函数、统计等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课堂呈现容量大、关联性强、灵活度高、思维发散、综合考察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水平难以估量,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来形成积极的反馈,以保障教育质量。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框架下,现实课堂的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一)教学效果不均衡

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实现均衡发展,集中体现在:重视成绩提高而忽视认识发展和态度变化。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两者都是面向学习结果的。而且传统数学课堂由两个基本活动组成――提问和解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内容就是由许多问题串联起来的,学生的成绩表现也归结到解题的能力,强调标准答案,这样的做法被证明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分数只代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涉及到学生的进步状况,更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态度的变化,而后两者往往是学习获得持续动力的源泉,也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普遍渴望得到更多关注,希望被夸奖和鼓励。如果一切以结果为目标,可能导致部分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被忽视,而那些学优生获得“优秀”成了常规任务,得不到应有的褒奖,也可能造成动力枯竭,进而影响学习成就表现。其次,“数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科学,而非仅仅是考试科目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强调解题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只愿知其然,而不愿知其所以然,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一旦学习上遭遇挫折,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攻克难点重点。换句话说,学生只是知晓了答案,却没有领悟其中的思想,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要老师“领”着学。最后,抓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微小态度转变,引导其重新认识数学,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没有态度的根本转变,课堂对于学生只是折磨。

(二)教学效益被忽视

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构筑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传统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往往将这方面的能力养成忽略,认为这是文科的教学任务所在。著名学者黄全愈曾经追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各类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夺魁,在起点遥遥领先却在终点(诺贝尔奖)落后了?”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过度宣扬“标准答案”,而诺贝尔奖这样的舞台,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需要的是自主构想和实践探索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孩子所欠缺的。可见,课堂上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另外,从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角度讲,唯分数而完全忽略教育的其他效益,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探索发展性评价和考试选拔的关系,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淡化“分数”的中心地位,避免过度的分数异化现象发生,是现代课堂评价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效率难提高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失衡的现象非常普遍,“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鲜有寻求进一步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精力,授课只是重复而没有改进。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只能被动地学习,进而影响成就感和兴趣的培养,厌学情绪滋生,教师的大量投入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与学在“一边倒”的局面下陷入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形式,合作式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互动往往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的,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例如,教师习惯性地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任何思考,甚至不用理会教师究竟问的是什么问题,就能机械地用“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互动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对策

实现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针对现实课堂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四点优化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因此教育要始终保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全方位的:第一、课前学习生活化。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有助于培养其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矩形”一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矩形物体,发现矩形的性质等;第二、学习过程生活化。要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有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学习的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例如,在课桌角任意截取一角(直角),量取三边长度,验证勾股定理等。第三、课外作业和实践活动生活化,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当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时,便会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一旦这种内在驱动力得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就建立起来了。实践证明,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进而转化成自主学习行为。同时,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对于改进教学效果不均衡的现状,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挖掘课堂深层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获得上,更表现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做人做事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秉持三个原则:首先,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中学数学的知识含量很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才是学习的关键。例如,如何从生活化的题目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应用逆向思维帮助解答问题等,这样的方法远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其次,运用知识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比在试卷中考察到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最后,教会做人做事也是中学数学课堂的任务之一。数学原理中具有最朴素的自然规律,也同样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数学是中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理应为学生以身作则,以数学的独特视角去发现生活之美。综合以上三个原则,有效课堂应该讲求教学效益,要关注知识之外的价值生成,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指导与自学相结合,将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课堂形式被证明是低效的。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形式上体现为教师讲的时间短,学生学的时间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呢?首先,指导要与课前自学相结合,即先学后教,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教师带着问题教学,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增强时间管理和效率意识,同时依靠学生自己和全班同学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最后,重要的作业和练习要当堂完成,用余文森教授的话说,就是“在教师眼皮子底下过关,当堂点评”。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在教师“少教”的基础上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国内著名的杜郎口中学,应用“三三六”的教学模式,使“10+35”的课堂实现高效教学,即是指导自主学习的 典范。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2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更为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认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肯定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认可了小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开发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发解决问题相关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进步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结构

1.确定待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要有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的钻研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掌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与规划。根据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好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中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易答题是那些针对某个数学基础知识点而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知识点的转移而实现;中等题就是针对基本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的题目,学生需要通过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分解,找到问题所指的知识交叉点,让学生利用问题去回顾所学数学内容。

2.关注问题解决引导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同时,当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应用课本知识去讨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类的题目往往只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关系着学生已学数学知识与新的数学知识,便于学生自主解决。而对于涉及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题目,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在讲解新课时,联系的面可以窄一点,在复习课时,则可以通过联系面的扩大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每确定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粗略分析,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思路的明确,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关注问题解决过程的合理点评

学生对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后,教师要结合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以及相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组织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解决优势与不足,在给予学生信心的同时,促进学生弥补不足。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法

1.加强数学问题的有效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实施的第一步。好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彰显。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分析性、判断性、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数学问题应当具有实际性、生活性,更要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问题,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好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技能的提升。合理课堂问题的安排应当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铺垫下实现数学学习目标。

如在讲解《升和毫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就不同事物的量词进行提问,这部分提问可以通过填空题来完成,其中要有几个液体的量词问题,像一( )水,一( )油等,学生可能会填“杯、桶”之类的答案,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肯定学生的答案;其次,教师对填空题进行改革,给学生看图写量词的题目,对于液体类的题目,可以展示出量杯等图片,让学生对着量杯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到升与毫升这些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由浅到深的呈现,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自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新的知识。

2.做好问题解决氛围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影响,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可能难度也不同。因此,当学生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要通过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地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不足,教师则要利用语言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示的方法,和有效地提示降低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正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乐于肯定学生,才能让数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

3.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主体地位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中,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要学会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自主解决问题,多聆听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有关于找规律的问题时,学生发现规律的视角很有可能不同,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机会到讲台前给大家演示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整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3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将影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让有价值的问题串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一、对于问题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写到:“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引导与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看完这段话,我脑海中浮现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如何进行引导和激发呢?其核心应该在于问题的设计。现在数学书的编写是高度简略的,没有将知识点具体铺开,没有写出知识产生过程,也没有细化研究方法,有些只是以卡通人物对的形式出现。而在研究这些内容时,学生不得不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研究新知识的方法和。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次期中检测中,在一道上课已经讲过的题上学生的得分很低,只有少数人做对,这让我十分惊讶。我在想,在新课的时候我讲得十分详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做?我反思了许久,于是,我找了部分学生进行交流。有一位学生是这么讲的:“老师,您课上讲的我们都懂,但是在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是一点都记不得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讲解时,学生当堂能听懂我所讲的内容,但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R,我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自己课后练习时,学生也就忘了怎么做了。接下来,在讲评这张试卷时,我通过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比上一次好很多。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作为一节课的中心,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明确,条理要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就懂,并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概念,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比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时,“求‘一共有多少个?’求的是一部分还是合起来?”“求合起来用什么方法来算?”这样的提问,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了问题上,通过问题来帮助思考。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题目时思考更加有条理,只要先明确求的是什么,才能思考用什么方法来算,从而帮助学生再回到题目中来,用刚刚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又或者像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一样的,同时也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正方形的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2.层次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一节课应该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不被复杂的问题一下难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才符合层次性原则呢?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如“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等等。其次,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成功的可能。比如,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关减法”一课时,教师提问:“30+8等于多少呢?请你结合之前我们学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虽然这是本节课的新授,但是学生已经有了利用数的组成学习的经验,那么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跳一跳”来回答老师的这一问题。

3.发展性原则

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积极地思考。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基于此,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不仅要抓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也能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感受数学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一些新思考,开启一片新的天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时,例题中算式6÷2=3在教学完这一环节后,教师可以提问“看着这个算式,你还能编一个其他的故事吗?”通过题目来列算式是学生常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在此时教师设计了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这个算式上来了,从算式的角度利用学习过的平均分的知识来编题目,此时的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1.留悬念,让问题设计有艺术性

一节课40分钟,让一个成人全程集中精神认真听讲都是比较难的,何况是小学生。数学比大多数学科更加抽象,如果整堂课都是一些机械式的问题,学生将缺乏思考的动力。学生没有了动力,不去深入的想,上课的节奏也就没有了,教师提问的时候,有时学生就会通过集体的“是”“对”这些词来回答教师,又何来课堂思维的训练呢?如上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上作如下设计:

[案例一]

(1)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

(2)他们都有哪些特点?

上述回顾旧知识的问题在设计时虽然基于建构主义的需要,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来个“温故”,但问题显得比较机械,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不太能理解的。问题设计需要成为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之间的纽带,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如下例:

[案例二]

(1)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物体吗?

(2)用手摸一摸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3)搭一搭这些物体,你又发现了什么?

上述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活动出发,学生能基于生活及经验进行探究。这样就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能使他们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的特点有更深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利用问题旁敲侧击,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空间,留有一定的悬念,实现了问题的艺术性。这样的问题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就是说艺术性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

2.找延伸,让问题设计有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

[案例三]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对于算法,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教师的点拨而熟练掌握。而让学生根据这有层次的算式,再自己创造一组题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提升。针对此现象,可以设问:

(1)你能出一道表内除法口算来考考大家吗?

(2)你想怎么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也可以在图上圈圈。

(3)观察,在算这三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你也能写一组这样的题组吗?

通过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孜孜以求而出现“豁然开朗”的结局,最终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逐渐达到思维创新。

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停留在单一的传授现有知识、方法、技能上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而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上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精心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去观察、分析、探究,逐步对知识进行内化。所以,一节课离不开我们的问题设计。问题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引领学生最终找到光明。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连贯性

所谓问题情境教学,侧重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问题指导下,以及自身主动发问的学习状态下,积极思考与深入探究,从而由浅入深地学习数学原理,并以所学到的数学原理进一步解决复杂多层次的数学难题。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原理的认知以及应用,一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们深入到问题情境中,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思考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高中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通常还需要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师教学内容和环节中的难点,及时进行思考与请教,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原理的认识。笔者认为,针对高中生的问题情境教学,往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偏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黑板公式演练,学生们需要完全跟随教师的教学演练,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以及原理中可能涉及到的解题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靠抽象的思维想象和思考,而这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单一性。因此,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多维立体的教学情境中从纵横两面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数学教师应该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章节中可能涉及到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细化的教学引导和问题提问。这种教学情境的发生,并不仅仅限于教学引导,还包括在深入的课堂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因此,数学教师的问题情境教学,一方面是积极创设与课本教学内容相一致或相似的教学情境,启发高中生深入到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与感受;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开展问题的发问,由易到难地逐层发问,从而激发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寻找问题,针对自己不明白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及时加以讨论或者请教,从而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学生对数学问题情境的兴趣度和理解程度。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通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主动性,从而在教学内容层面上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还应该考虑到问题情境对当下高中生来说,是否易于理解。由于高中生的认知面有限,因此数学教师在选取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反应度和接受程度。数学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兴趣点以及认知面,才能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注重原理与问题教学的连贯性

前文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对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侧重对学生数学原理学习的引导。除此以外,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数学原理与问题教学的连贯性,尽量保证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原理应用与问题思考的相互促进。

首先,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原理的教授时,应该注意对学生问题的发问,这种问题情境的教学更多是偏向于对学生已学数学原理的回顾以及对将要学到的数学原理进行拓展思考。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对数函数的数学原理前,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回答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涉及到所要学的函数原理以及指数函数的原理。一方面学生们只有在回答上述相关问题时,才能够意识到数学原理之间的相通性以及连贯性。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回答完上述函数问题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对数函数的原理时,往往会以此为凭借,积极思考这些函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其次,对于数学原理与问题教学的连贯性来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意识到数学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学科,对学生们的问题教学,除了关系到数学原理之间的连贯性以及紧凑性,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原理讲解的循序渐进,避免造成学生在数学原理的学习中,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不同难度的数学原理的教学,数学教师的问题教学应该注意教学的速度和进度之间的协调,尽量兼顾到班级上全体学生的学习利益。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数学教师的问题情境教学,除了数学教师积极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之外,高中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接受者和参与者,还应该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课堂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的参与中学会独立思考与互相合作。

首先,高中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会有自己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解答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景的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参与性,教师通过对学生问题的提问,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全面的解析和回答。同时,高中生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中,往往也能够提高课堂数学活动参与的经验和积极性,从而在问题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原理知识的理解和深入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锻炼高中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需要数学教师和高中生的全力配合。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并产生解决它的欲望,便形成了“问题意识”,这种意识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

近几年来,很多教师对“问题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但几乎都集中在教师提出问题方面,而在激发学生问题方面的建议及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引出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系列问题情境之中,使其产生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以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本文就“数学问题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

只有自由民主的课堂才能使师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充盈着和谐的光芒。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其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挖苦,毫无疑问,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能轻视、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的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给予肯定,对其不合理成分要用积极的态度指正。总之,问题教学中的课堂,是师生平等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利用人们日常生活的例子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我首先说:“同学们,从南京到上海全程约300千米,一辆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汽车行驶完全程所需时间与行驶的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呢?”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建筑工地上,泥水匠正在砌墙。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用一根吊着铅锤的细绳看看细绳与墙面是否吻合。如此,能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吗?你们能不能找到其理论依据呢?”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新问题,可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展示原型题,设置问题情境

习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解题的“机器”,即教师出示一题,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题。我在习题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教师出示是原型题,要求学生通过变化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

例如:已知正四棱台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a、b,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是60°,求它的侧面积和体积。

将题设改换,变题如下:

引申(1) 将上下底面的边长换成上下底面的对角线为a、b,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60°

引申(2) 将上底面边长换成棱台的高为a,下底面边长为b,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60°

引申(3) 上下底面边长为a、b,将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换成l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60°

引申(4) 将正四棱台换成正三棱台或正六棱台;

引申(5) 如果是任意四棱台,应增加哪些条件才能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上面由原型题引申出来的5道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让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来提出问题,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是问题教学成功的关键,我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了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并引导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如在学习打折销售问题时,我展示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满200减80’顾客损失49元,京城华堂商场被告欺诈(原价618元的羽绒服是打完九五折后才减价的)。”并引导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你知道顾客损失的49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你认为顾客与商场谁更有理?

围绕数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定义、概念是怎样引入(产生)的?它的关键是什么?定理的逆命题、否命题是否成立?公式、法则能否反用、变用?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题中的作用是什么?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这一节、这一章有哪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定理证明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是如何应用的?面对题目可以自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以前见过吗?能否提一个相似的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你能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吗?是否需要辅助问题?等等。问题变式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变化问题的条件、情景、思考角度而形成新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问题串;模式;时间;阶段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经过多年数学教学生涯的磨砺,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在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时,多用“问题串”形式来启发与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成,这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作用。那么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教学是什么样的?曾经听过张景中教授的一个讲座,深受启发,在那之后,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来传授知识,所谓“问题串”,就是把所教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通过师生互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串,达到对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数学文化与素养的培养。通过多年的教学与相应课题的研究,对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的尝试有一个较为成熟的理念与思想,现总结出来,供同仁们参考。如何设计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适度的训练时间

只有在每个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的设计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时间,才能对这种“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形成更有利,这里指的时间保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备课时间要保证,教师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钻研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设计一些有合作性、探究性、启发性思维训练的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这样学生学起知识来才更容易理解与领会,进而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分析问题。二是学生在配合教师运用“问题串”解决数学问题时,开始可能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存在反应慢、思维混乱的问题,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可以游刃有余。

二、数学课堂教学几个环节的“问题串”设计

1.预习阶段

一个好的预习提纲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理解,所以对预习提纲的设置必须要求教师在备好一节新课的前提下再列出一个提纲给学生去预习,引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知识有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上起课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时,可以给出如下“问题串”预习提纲:

问1:两个实数之间有哪些关系?

问2: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你能猜一猜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3:书中如何定义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如何表示两个集合间子集关系,请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表示?

问4:书中如何定义集合之间相等?真子集关系?分别用三种语言来描述这种关系?

问5:书中如何定义集合为空集?空集有什么特征?

问6:集合有什么性质?

问7:你会区别{a}?哿A与a∈A吗?

问8:看完书中例1后,如果一个集合A中有n个元素,那么它的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有多少个?

2.上课阶段

一节好课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是我觉得只要这节课能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师生互动默契就是一节好课,所以,老师在教学上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对学生学习新内容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训练,运用问题串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应用,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目的。好的问题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好的设计只能起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在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来启发学生。

问1:给你一部苹果5s手机,你能猜出它的价格吗?你要如何猜测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猜中?(从取中间价格的角度引导)

问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几种求法?

问3:你能求出方程lnx+2x-6=0的根吗?

问4:回忆,上一节课中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有零点,那么如何求出这个零点?

问5:能否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求出f(x)=lnx+2x-6的根呢?

3.解决与分析数学问题阶段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分开其中一个个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后,再把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串起来就是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达到学生理解应用自然化的情况。

解完上面问题后,你可以再加上一问?

问7:若存在?埚x2∈[1,2]改为?坌x2∈[1,2],同样问使得f(x1)>

g(x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4.课堂的总结阶段

一节课上到最后属于归纳总结阶段,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提高,教师通过适当提问让学生进行个人的归纳与总结,让他们自己说比教师做总结更好。

例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问2:学完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

记得我在上必修二《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最后两分钟时我问了第二个问题,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练习第一题:

判断下列各对直线平行还是垂直:

(1)经过两点A(2,3),B(-1,0)的直线l1,与经过点P(1,0)且斜率为1的直线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