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新教学范例

数学创新教学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1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教学;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当从训练创造思维品质入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更活跃,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教师要进行创新性的数学教学,就要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数学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对规律、公式、定理等既定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大量的运用和练习予以强化,而忽视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分析和感知,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事实上,在了解和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习得的是处于能力核心地位的一般性方法。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不断构建新知识体系的快乐。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造。要准确把握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的内在体系,还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要寻找到知识逻辑和学生心理逻辑的契合点。2.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是以深厚的知识基础为底蕴的。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一些其它学科知识,或是借助于其它学科知识开展教学,都能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可以发挥数学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这一工具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1.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早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事实证明,多媒体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长处,只要运用恰当,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2.积极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主体性学习活动有多种形式,如自己动手操作、合作做实验、相互讨论交流等,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参与。以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小组学习为例,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事实上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仍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新的|“小组中被遗忘的角落”。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指导,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三、教学情感的创新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2

数学学科是中专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强化中专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有着较大帮助。本文在阐述中专数学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其教育现状,具体探讨了创新中专数学教学的方法,意在更有效地提升中专数学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

中专教育;数学教学;创新方法

引言

为社会培养合格专业技术人才,是中专教育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中专院校教学中,往往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基础文化知识学习要求较宽松,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忽视对基础课程的学习,特别是相对较枯燥且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课程。而数学教学是培养中专生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创新中专数学教学方法,提高中专数学教育质量,对促进中专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中专数学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习思维能力。

中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依据社会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中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数学教材编排主要是围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展开的。因此,实施中专数学教育,有利于培养中专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1.2锻炼学生应用计算的能力。

作为一门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学科,数学基本都会涉及数字及公式计算,特别是在中专数学教学中,计算公式变得更复杂,计算量也更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中专生的应用计算能力。

1.3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数学与英语、语文一样,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科学。中专数学中包含了数字、概念、公式、符号、图像等多方面内容,以精练、数字化的形式反映了人类生活中万物的数量关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认知世界,奠定了抽象思维基础。

2.中专数学教育中教学创新的方法

2.1创新教学观念,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专院校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将“身边的数学”合理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身边应用到的数学知识,深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激发中专生的数学学习探索欲。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求,积极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实现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例:a,b,m>0,且a<b,求证:a+mb+m>ab。这题纯属数学问题,很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可将a,b,m分别看成某个住宅房的窗户面积、地板面积和增加面积。据有关部门规定,民用住宅窗户面积必须小于住宅面积;同时按照采光标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不得小于10%,比值越大,采光越好。那么同时增大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相等的值,采光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2.2创新数学教材,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专院校在数学教材的选用上,仍沿用以往教材,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中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此也需要进行数学教材的创新,结合新时期社会对中专人才的基础知识要求,合理改进教材内容,适当添加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增强数学教材的实用性。通过改进数学教材,为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提供便利,在把握教材整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划分重点、要点,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有效缓解中专学生的学习压力。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曹一鸣、程旷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把内容分成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其中职业模块就是按学生专业来分的,不同专业都有与专业相对应的教材模块。

2.3创新教学内容,重视个性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专学生由于所选专业性质的不同,相关知识学习范畴也不同,因而在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数学教学方面,通常理工科学生相较于文科学生要具备明显的优势。理工科学生拥有更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数学知识学习上表现得较轻松,而文科学生则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得较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深度的内容学习上,往往难以理解和领悟。为此,中专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的个性教育,确保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点,力求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知识。比如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第三册包含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四部分的内容。对于营销旅游之类的学生,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编制计划及数据处理两块内容无疑要重点关注;而对于机械类、计算机类的学生,逻辑代数、算法与程序框图肯定更重要。因此,在江苏省组织的中职学生学业考试中,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试卷统一,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对待,对第四册的内容进行了如下处理: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两章为一个模块,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为一个模块,两个模块分别出两组选做题,每组包含两个模块中各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各出一个题目,而学生只需选做一题即可。这种考虑到学生不同专业,特征不同,有针对性地出题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是值得推广的。

2.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中专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学科相比其他学科,在教材内容及知识学习上,要更枯燥些。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并增强数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如引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知识点产生的背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GIF动图、视频、演示图等引证数学概念或公式,让数学教学的演示过程变得更生动化。此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模拟课堂,让学生在事先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担任教师角色向学生讲解当堂教学内容,再由教师对学生讲解作出鼓励性的点评及补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更有动力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甚至教师可以把一些本就生活化层度较高的知识点有机整合,让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一件具体的事情,让数学课更有趣。比如在两个基本原理这节课中,我们编制四个题:1.到黄山你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火车:K8418,K782;汽车:公共车一个班次,自驾,拼车;飞机:一趟航班;问我们完成“到黄山去”这个事件有多少种方法可以选择?2.到了黄山,肚子饿了。先解决吃饭的问题,找了当地一家的美食:西餐:比萨、汉堡、意大利面;炒饭:扬州炒饭、牛肉炒饭、香肠炒饭;盖浇饭:西红柿炒蛋盖浇饭、青椒肉丝盖浇饭;当地土菜套餐:蟹壳黄+臭鳜鱼+黄山蕨菜+饭、虎皮毛豆腐+黄山双石+黄山蕨菜+饭;选择套餐时,有多少种选择方法?3.吃完饭要准备上山的工具了,小店里陈设着精版和简版2种地图,折叠、不锈钢、木质3种拐杖,店家说,任挑“一样地图和一根拐杖”就给优惠价。问:有多少种选择方法?4.看了地图发现从山南上山有3条路,从山北下山有4条路,那么从山南上山后再由山北下山共有几种走法。这四个题目,用一个“黄山旅游”的大框架串起两个知识点———分类及分步计数原理。首先设置“交通工具的选择方法”和“选择一份套餐”两个生活化事件中,建构出分类计数原理。在“挑选地图+拐杖”和“安排游玩路线”两个事件中,建构分步计数原理。两个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在完整的“旅行情节”中生成,使学生觉得自然顺畅,而且趣味横生。

2.5创新教学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通常情况下,中专数学学习评价,主要以数学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而在数学卷面考试中,标准计算答案只有一个,教师在批阅试卷时,基本都是根据学生计算结果给分数,对解题方法、计算过程关注较少,这种情况下给出的教学分数往往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而,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学生学习考试及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白中专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非学生的计算准确度,进而不断创新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如增加考核项目,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课堂考核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学习评价应以发展性、鼓励性评价为主。

3.结语

数学作为中专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中专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握好中专数学教学的目的,根据社会对中专人才的要求及中专学生的具体特征,不断创新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以更好地提升中专数学教育水平,并为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闵文彬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马辉.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设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6).

[2]阿娜日.浅谈职业院校中专班数学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5).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3

数学教师要突破陈旧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到教学主体的位置,同时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并依照创新性教学的原则开展课题教学.再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发散了思维,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所以说,我们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具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有好的开始.

二、创设进行创新教育的课堂气氛

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将他们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数学教师创设开展创新教育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基本上教师高高在上,而学生却因为对老师心生畏惧而不敢提问、不愿回答问题,生怕因为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就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能够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了.其次,以往的数学课后活动基本上是让学生做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制定出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使学生在业余活动中能够拓展视野,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总结数学规律等,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来获得数学知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才能.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指导学生学法入手,引导他们去发现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笔者以自学方法为例来谈一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首先,教师可以先为学提供一个阅读提纲,以此来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问题,弄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其次,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比较、归纳、总结学习要点,并理清知识结构体系,解答练习并独立完成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进而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新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总结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4

创新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基础性教育.其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精神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求知欲,能探索实践真知,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百折不饶的进取精神;创新能力是拓展创新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学习;创新人格则是侧重意志力、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打造,塑造个人抗挫能力,培养顽强的性格,坚持做到开拓创新,作出成果.

二、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教学的意义

创新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在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教育中能引导学生在数学领域中获得新的思想,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应该说它有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成为初中学生思想和观念转变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能着眼于数学思想、日常生活的案例视角和创新体系的研究.教师在课堂中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我思考,保持跳跃的思维,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巩固知识———提出问题———假设分析———计划实施———案例教学———得出结论.”二是可通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结合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同数学息息相关,如果能学会变通和创新,将数学应用规律融入到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和化学应用中.三是创新教育成为一种活动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开阔视野,有效创设第二课堂,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教学知识,平时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资源、图书馆及社会调查收集数学案例和信息,为创新教育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氛围,强调学生为主体,在寓教于乐、传道授业解惑上下工夫,帮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创新、自我学习.

三、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也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设置教学场景中,尽可能列举周围发生的事情去说明,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场景,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为了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引入案例话题“盖房子时在窗框还没有安装好前,木工往往会在窗框上斜斜的钉上一根木条,有谁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案例分析后,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缺少稳定性这一结论.又如在介绍杠杆原理中所蕴含的变量关系,可以拿出一个奶粉的瓶子,让学生提出想法如何打开未启封的奶粉瓶?并引出杠杆原理加以定义解释和问题解决.在创新意识培养中,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些错误也不要急于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后加以改进,形成符合个人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例如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学生证明AB=CD,AD=BC这一结论,这种情况下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采取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方式来证明对边是相等的,告知学生在没有三角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添加辅助线的方式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的问题转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也能突破重难点.

(二)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想象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缩短解决数学问题的时间,获取更多发现数学奥妙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通过分组讨论和团队学习让学生寻求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勇气和信心,在探索中创新思维.例如几名同学去森林公园游玩,有四条道路可以从A出口到达B出口,能否找出两地间最短的道路?这样的提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有了洞察力才能更好的发现数学规律,更好的推导公式,掌握数学原理.同时也要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解题,开动脑筋,打破常规.例如帮助学生准确画出函数图像,了解函数的新知,可以采用“上下纵、左右横、正减负加”口诀的方式让函数巧妙实现平移,上下纵就是上下平移中要变纵坐标,左右横就是左右移动的时候变横坐标,正减负加就是坐标轴的正方向就是为减的,负方向为加的,这样在做函数平移的题目上就能做到简单快捷.

(三)创新学生品格,注重情感教育

创新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沟通的世界,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为动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健全人格,推动创新教育的稳步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进行关注,帮助学生制定教育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等方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发问,对不同问题展开发问,勇于实践和验证,处理好师生关系,理性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包括一系列“难题”的应对.教师也可以开展同体验数学快乐有关的趣味活动,如几何图形绘图设计比赛、数学技能竞赛、数学笑话你来讲、数学推理故事演说、数学家故事演讲等活动,延伸教学的第二课堂.在情感教育中也要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例如介绍杰出数学家祖冲之的《九章算术》对世人的贡献,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吴文俊的感人事迹,介绍陈景润、华罗庚、杨乐等著名数学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他们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胸怀祖国的思想情感.

(四)转变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

要想创新教学,就要做到温故知新,只有帮助学生牢牢记熟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拓宽思维,对问题有新的认识,进而获取新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实现层次教育,帮助学生做到了解知识、把握知识、应用知识.教学中要注重类比思想、分类对比、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图像法、列举法、分类法、论证法、对比法等方法展开教学,将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教师要应用化归思想,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合理处理各种数学信息,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中有不少方法都可以运用这一教学思想,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像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思想,深化知识点的理解,有效学习.例如在介绍“圆”这一章节时,就要探索圆的性质,处理好圆、圆与有关位置的关系、圆与正多边形、弧长和扇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掌握圆与垂直弦的关系,可列举海洋馆中景观问题引出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也可列举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的问题进而引出垂径定理,由投掷硬币引出数学概率问题等,达到统揽全局,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结语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为建设伟大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而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做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以及新鲜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从小学数学运用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学现状出发,就创新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探讨。

一、我国小学数学运用创新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法由于运用时间较长,小学生再熟悉不过,早已失去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加上传统教学时师生互动次数很少,教师讲解时间过长,易造成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在此种环境下小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而采用创新教学法,无异于给当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小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此时创新教学法对小学生来说充满神秘色彩,犹如新鲜事物一样,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与以往教学截然不同,不但课堂气氛活泼热烈,而且掌握的知识较以往增多,如此一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会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认真学习,并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分子。这样小学生的听课兴致更浓,学习兴趣被重新激发出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将会成为小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对数学教学所进行的种种创新尝试,以及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等都会在小学生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熏陶,小学生在学习中也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学习方式,会在学习中不断尝试新的高效学习方法,解题思路也在创新中逐渐多样化,这样不但增加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对于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创新思维都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

(一)教师教学观念较片面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认为小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没有必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创新教学,传统教学法已能充分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等。在如此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日常教学逐渐趋于形式化,即只为完成自身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至于课堂气氛如何、学生学习兴趣如何等均没有在教师重点关心的范围内。这样一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被动,数学有效课堂的创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与我国新时期所提倡的高效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加大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力度,开创教学新局面就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采用最多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并记笔记,然后进行习题练习,最后布置课后作业,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教师由于长时间采用此种方法,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而采用创新教学法则需要教师重新调整备课思路,同时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无法确定最终的成效。因为有时即使教学方法得以创新,运用起来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在此种情况下,教学方法又需要进行变动,而这所需要的时间又不能确定,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采用传统教学法是最无风险的选择,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重视理论教学是传统教育理念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依然有很多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反而被忽视了。应试教育机制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只能将考试作为证明学生素质的捷径和方式,这也成为很多教师缺乏教学改革意识和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新时期创新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新时期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唯有如此小学数学教学才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其教学观念客观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执行力。教师教学观念客观端正,会促使其课堂教学时尽职尽责,对学生关心爱护,在教学方法方面也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原则,不断创新实践,改进完善,直至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教师只会把教学看作是日常极其普通的一项工作,在课堂讲解时缺乏激情,对学生学习状况不管不问,对教学方法更是无心钻研,由此可见教师观念的重要性。因此,新时期的创新教学首先应由创新教师观念做起,观念一旦创新,教学思路就会更加开阔,教学方式创新也将水到渠成。

(二)创新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就是明确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没有其他关系成分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往往是不和谐的或是表现一般的师生关系。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则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长期下去,将会导致低效数学课堂的形成,这是任何一个数学教师都不愿看到的。鉴于此,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低效教学状况,创新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首先教师要在角色定位上进行转变,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威严教师,还应是学生学习道路上平易近人的亲密战友,面带微笑的合作伙伴,只有如此,学生才不会惧怕教师。其次,在教师与朋友之间转变,课堂上是教师,课下是朋友。小学生年龄较小,情感比较脆弱,而教师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对小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努力成为小学生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而一旦这种亲密关系成功建立,小学生对待数学学科态度以及课堂表现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逐渐凸显。

(三)运用微课开展教学

进入新时期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微课作为近几年兴起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大受欢迎。那何为微课呢?微课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利用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而成的课堂教学视频。其具有以下特点:时间短,大概为5-10分钟;内容少,往往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学习场地和时间不受限制,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宿舍,还可以在家中,而时间方面可以是课下的任何时间或回家后的时间;可以反复学习,学生学习一两遍后如果没有掌握,可以反复学习直至消化理解为止。实践证明,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并且可以保证学生在微课学习期间精力高度集中,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漏掉知识点的弊端,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到知识。而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运用微课教学,则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如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问题,教师就可以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题,把其做成微课供学生学习;如有的学生对读数掌握不牢固,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易出错的大数字做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反复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微课虽然对教学有很大帮助,但不应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还应以教师教学为主,微课为辅,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发挥出微课应有的作用。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一环套一环,知识之间相互连接、贯通,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认识图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各种图形作为素材,自由组合,进行发明创造。如,用剪子剪出规范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再以“最佳设计师”的竞赛方式,让学生用各种图形进行设计、创造,看谁组合、创造出来的图形最有创新性。这样既能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五)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数学教师不但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进行创新,这样师生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学才会更有成效。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解题,之后再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尝试解题,同时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要让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解答;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不仅是检验学生所学,更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学生来说是又一次学习的过程。师生如此坚持下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也将得到有效的培养。总之,创新教学既是时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必然选择,数学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新方法,将小学数学教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杜胜利.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模式分析[J].新课程(中),2017(4).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数学教学;现代化技术

一、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方式

创新教育是教育界近期比较流行的名词。新事物的产生必然需要一个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因而存在普及度不高、影响不够、发展较为缓慢等问题。相对应的,在某些地区或学校,就还没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黑板抄写练习题、“粉笔式教学”等。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事物的面前就显得软弱无力,同时也阻碍了创新教育的推行。

2.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确实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育急不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有些学校不曾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重要性,因而出现了各种校与校之间的“明争暗斗”。学校为了名气与利益大肆宣扬“形式主义”的内容,以便招揽更多的学生。盲目的跟风会导致教育落实度不高,学生的发展尚且堪忧。

3.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

在这个宣扬创新教育的时代,年代久远的“应试教育”依旧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凡考试存在,“应试教育”就存在。在这样一个“考试”就能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平的背景中,大家一同向往的“素质教育”就显得软弱无力。因而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形式就会相应存在。学生们意识不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反而觉得自己学也不知道考不考,干脆就不学了。然而在创新教育的今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

二、现代化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上面所提到的种种教育弊端,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繁衍品,在这个崇仰创新教育的素质教育时代,让学校和教师人员树立一个创新教学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人物。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培养一代代优秀学子。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学生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信息量也与日俱增,这是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可避免的事情。因而,如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做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学习与教学,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随着教育信息的增多,学生们选择信息的难度也增大了。各种问题的出现,就需要教师们解决。

2.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学生、多媒体”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系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路、开拓视野、减轻学习负担,教师们偏向于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际,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教师提供大量教学案例和思维模式。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多媒体的应用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也得到了扩宽,如此一来,网络又有了新的定义。然而,我们积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也并不是代表全盘否定传统式教学,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在现代化技术的带领下,发挥传统教育中的有利因素,并结合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模式创新,实现优势互补,造福教育事业。

3.树立全新的教学策略

上述提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这是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硬性指标”。除此之外,我们对好的教育的界定是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多媒体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信息量,也充斥着各种鱼龙概念。因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中实现“无菌网络”的学习与阅览。人们常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多花心思,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而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变得形象、简单、生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多引用一些开放型的题目,充分发挥学生“我要学”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在教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技术应用的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也会应运而生,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我要学”变成“我想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创新教育会逐渐代替固有的传统式教学。创新教育因为产生的时间不长、使用的范围不广,所以还没有被整个的教育体系所容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在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王文发,武忠远,许淳.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09).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7

小学生思想单纯幼稚,对新鲜事物兴趣颇多,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挖掘课本中趣味性的知识点,积极地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不断提升他们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取得更多的收获。首先,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相关联的学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他们心中构建起生活数学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不断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推动他们更好地成长。比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教师搜集不同单价的生活物品带到课堂当中,在班级创设日常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对购买物品数量及最后的总价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究生活数学的热情,让其对知识点感觉越来越亲切,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一份发展的活力。其次,在农村小学课堂上教师为了让知识点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物件,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乐趣。课件的乐趣不仅在于其本体,其制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挖掘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一起对教学物品进行制作,为学生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奠定学生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比如,在“四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张、木棍或者是其他的物品,在课堂上进行四边形的制作,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积极地在学生周围进行走动,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及时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接着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以此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便于教师及时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改变自身教学方式,促使接下来的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带动学生更好地成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为其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空间,以此为基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行互动教学注入课堂动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需要单方面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而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影响他们思维模式的发展效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小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动力。首先,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究,适当地布置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带动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提问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状态,用鼓励的目光和学生进行视觉上的交流,让学生心中产生被关注的感觉,满足他们精神世界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到课堂外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宽广的空间为他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其中。比如,在“位置与方向”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在教室内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接着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站位,让他们对自己的位置进行描述。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乐趣的同时侧面了解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难度,推动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多的收获。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实行学生之间的互动,按照其个人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及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把以往学生一个人解决的问题转变成小组讨论解决,为学生创设更多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更好地成长。选择适当的问题构建小组竞争的教学格局,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带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并且教师要把学生个人课堂表现、数学实践参与积极性和小组平均成绩作为对其评价的标准,帮助学生感受更少的学习压力,摆脱应试教育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促使其更加轻松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带动学生积极的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终身数学意识的同时促使其更加热爱自身的生活,以数学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更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作出积极的铺垫。

三、结语

数学创新教学范文8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生;教学质量;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的需要。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中时刻渗透创新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教学思想的更新,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师应当寻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通过学生的活动,逐渐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教师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比和除法、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明白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时,教师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在除法、分数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让学生说出并讨论。接着教师再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比能不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一节课,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学生就归纳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就渗透了创新教育,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途径

1.设疑问难,导入新课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机会。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己主动去探求新知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任意写出几组数:345、7921、4620、324,让学生不用计算说出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说不出来。这时,教师就说出345、4620、324能被3整除,并让他们检验一下对不对。然后,学生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教师都能准确地说出。这时,学生一定意识到教师有什么好方法,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急于想知道教师用的方法。教师再出示今天学习的课题———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就实现了创新教育。

2.创设情境,鼓励竞争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于思索、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一想,从而掌握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教学“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比乙少10.6,求乙数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教师就激励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做。有几位学生用了这样的算式:10.6×4。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理由是:把甲看做3份,乙看做4份,甲比乙少1份,也就是10.6,所以,乙就是4个10.6。此题解法新颖、巧妙,令人叹服。这样,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发展。

3.创建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学生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让乙学生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地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这样不但埋没了学生的智慧潜能,还扼杀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多向交流,既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或学生提问同学答,使学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践活动的更新,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

1.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知识与能力协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让他们拼一拼能得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拼图,明白了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然后,学生再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使他们锻炼了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践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以实践感,让学生分析、思考,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如在教学“利息”后,教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我这里有1000元钱,我想存到银行里,请同学们到当地储蓄所调查一下,一年、两年的年利率各是多少?请同学们算一下存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存两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哪一种存款的利息高?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这部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实践活动的更新,实现创新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景火.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