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拓展范例6篇

企业拓展

企业拓展范文1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模式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物业服务行业尤其是物业服务企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内因”是主要的,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微利”是影响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空间拓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寻找新的“利润点”,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便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在新机遇条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约当前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外部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物业服务企业总数为58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50万人,年经营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管理物业面积超过125亿平方米,城镇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0%①。物业服务企业无论在规模和效益上均有大幅提高,行业地位也进一步增强,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来自社会评价、政府监管、开发商(建设单位)等方面的问题,如行业社会地位不高,行业偏见仍然存在,舆论导向暂不利于企业发展,政府政策、立法滞后,物价干预,企业税负与营业收入的性质、成本不相符,部分开发商不愿履行应当承担的义务等等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内部因素。第一,企业经营的利润率较低,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目前无论是附属于开发商的还是独立的物业服务企业,其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收取物业服务费(成本附加不超过10%的酬金③)的形式进行,经营模式相对单一。此外,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使用人)提供的常规即准公共服务的性质也决定了物业服务在公共内容的收费方面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营,只能是保本微利经营。模式单一化和微利经营使得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第二,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08年的《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在物业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才)和专业人才(初级职称或初级技工以上)严重不足(见下图所示),人才缺乏是制约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空间拓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物业服务市场不成熟,企业间竞争不规范。由于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加上目前来自社会、政府、开发商(建设单位)、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面的原因,物业服务市场还未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健康有序状态,在行业内企业间不规范竞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利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

拓展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空间的路径选择

转变盈利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行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是物业服务企业转变盈利模式的有效方式,同时有利于促进物业服务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物业服务企业应逐步改变简单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向物业服务集成商的角色转换,着力推进物业服务向专业化、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努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一方面,部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拥有先进管理水平的物业服务企业以顾问、咨询、等形式开展业务,实现由“卖简单服务”向 “卖知识、卖管理”的转变;另一方面,常规性的服务项目(如房屋修缮、设备设施维护、秩序维持、清洁绿化)则交由专业化公司来承担。通过这一方式来延长产业链条,做大物业服务市场这块蛋糕,实现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

纵向延伸,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增加企业盈利点。所谓纵向延伸,就是物业服务企业将服务项目延伸至房地产产业的各个环节,以达到增加企业盈利点、拓展发展空间的目的。我国的房地产产业链涉及到市场研究、产品定位、土地获得、规划及设计、金融、建筑施工、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法律咨询等等。物业服务公司最贴近房产消费者,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可以从市场中采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为房地产企业服务;可以前期介入房地产企业规划设计,为中水系统设置、车位数、各种系统容量、各种功能用房位置、机电系统的形成、智能化环保节能等工作提供建议;可以参与检查施工质量、四方验收,参与设备调试等工作为后期物业管理打好坚实基础;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为业主或开发商出租或销售楼盘,获取佣金,增加收入。这些业务的开展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改变目前物业服务企业的生存状况。

横向拓展,科学设置服务内容,进行多元化经营。所谓横向拓展,就是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在经营上改变主要依靠物业服务费的单一模式,实行多元化经营。在新形势下,物业服务企业应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改变经营理念,依托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便利的条件,在做好常规的基础上,依据业主的需求科学设置服务内容,开展多元化经营。物业服务企业在确保高质量完成常规的同时,心系业主需求,不断增加个性化服务项目,拉近自己与业主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共融的合作关系,赢得业主的口碑和经济效益,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业服务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建议

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树立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目标。未来十年将是物业服务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时代,物业服务企业要认清形势,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抓住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具体来讲,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宏观形势和企业实际,找准物业服务产业链上的位置,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

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赢得先机。目前物业服务行业仍属于进入门槛低、竞争性强、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服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结合未来企业的发展定位,逐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在此方面,物业服务企业一要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规范实现服务形式上的规范;二要积极探索服务外包的形式和内容。选聘专业公司,将专项服务内容进行转包,通过专业化的规范实现物业服务内容上的规范,这样既能提高专项工作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节约内部劳动力,优化内部资源,使物业服务企业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营上来,满足业主不同层次的需求。其次要提升服务质量。物业管理企业可通过导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式来提升服务质量。结合自身物业管理现状,制订质量管理手册,运用国际通用的准则,在物业招投标、管理服务方案制定、接管验收、入伙管理、有偿服务、业主回访、退伙管理等过程提出控制要求,逐步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此外,物业服务企业还应注重服务的技术手段,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打造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奠定基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物业服务企业能否在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物业服务企业人才队伍中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性人才相对缺乏。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招聘中,应注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情况,打造学习型、管理型、经营型的管理服务团队;在初级及以下员工的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培训力度,培养学习型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打造自上而下的高素质服务团队,进而提升行业地位,为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奠定基础。

树立品牌意识,为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加速。在服务业,一流的企业出售品牌,二流的企业出售产品,三流的企业出售劳动。品牌输出的是制度、标准和管理模式。成功的品牌企业都有其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标准和保证制度执行的有力措施,并且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打破旧常规,改变旧制度,实行新的制度。物业服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品牌的建设上狠下工夫。品牌输出有示范效应和扩展效应,可以提升物业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整个行业的工作绩效,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如经营上可选择品牌输出、连锁加盟、管理标准出售等方式,这些方式可能是未来物业服务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路径。(作者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注释

①数据来源:齐骥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稿。

企业拓展范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80-01

旅游客运是以运送旅游者游览观光为目的,其线路必须有一端是名胜古迹、风景区等旅游点的一种营运方式。它具有季节性强、客流不均衡的特点。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务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存在阻碍因素,分析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务的优劣势,并给予相应建议,能够促进道路客运企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一、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务的优势与机会

(一)道路客运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

道路客运企业自身具有一些与旅游业务相关的资源,如车辆、人员、技术、管理系统等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车辆方面:截至2014年底,道路客运拥有车辆85万辆,安装北斗、GPS等卫星定位装置和行驶记录仪设备的车辆73.16万辆,占营运客车总数的84%;人员方面: 道路客运企业拥有专业的司乘人员,具有较强的能力与经验;技术管理方面:拥有先进的客运管理系统以及票务管理方面完善的服务信息平台。这些资源都是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的有力支撑。

(二)道路客运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44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19万公里;共有等级客运站19 931个,其中一级客运站706个,二级客运站2 065个;共开通客运班线17.72万条,线路日均发班次176.39万班次。

(三)政策支持

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相应的道路旅游客运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能更好的扶持道路旅游客运的发展。

(四)人们旅游意识提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意识形态逐渐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在各种假期的时候更多选择出行旅游。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2.6亿人次,国内旅游业收入2.63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3.8%和24.8%。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五)信息建设的推进

目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旅游的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的快捷、互动、全球化给旅游者带来了灵活和方便。这一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在线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务的劣势与挑战

(一)专业性的缺失

道路客运企业虽然拥有一些旅游业需要的资源,但这些资源缺少专业性。道路客运企业经营的着重点在于运输过程,而旅游业务无论在旅游市场的营销还是旅游景区的管理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道路运输企业缺少旅游的营销能力与营销网络布局能力,旅游经营管理经验缺失,缺少专业导游人员,专业性方面无法与旅游企业竞争。

(二)旅游旺季恶性竞争激烈

旅游旺季客运需求大,一些非法营运车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量进入旅游客运市场,与合法车辆恶性竞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旅游客运企业的正常经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自驾游对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客运的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加,自驾游将逐步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每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及其连休日期间,在收费公路上行驶的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将免费通行,这一政策对于节假日自驾游市场的拉动作用巨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游,这将缩小旅游客运的市场,而道路客运企业也想来分旅游客运一杯羹的愿望将很难实现。

三、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出行越来越追求旅行的舒适度,为了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客运就要提供最优质、最舒适的运输服务,提高旅游客运服务质量,提升客运企业竞争力。

(二)拓宽网络营销平台

对于道路客运企业而言,拓宽网络营销平台非常重要,推行旅游网络经营模式,实现旅游业务电子化与信息化,这样不但方便了消费者,还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加强行业合作

企业应该选择相关行业开展跨行业水平一体化合作,协同经营,形成有机整体,为客户提供多种配套服务,促进各自业务的发展。加强与航空、饭店、交通等行业对接,借助行业内其他单位的旅游业务平台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整合这些营销客户资源、金融行业的资本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四)引进专业人才

旅游客运行业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求较强的服务理念和品牌意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强。它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管理者懂营销、懂管理、懂法律,甚至还需要懂电子商务。所以,道路客运企业需要引进专业化的复合人才,并采用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企业拓展范文3

企业必须由“独角兽”变成“八爪鱼”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狂飙席卷而来,在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今天,企业早已与外资品牌短兵相接,面临外资品牌的巨大压倒性品牌和产品优势,中国企业不得不进行多元化扩张,企业品牌由单一产品线延伸到多元产品线,这在国内家电产业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海尔由单一的冰箱品牌发展成为包含洗衣机、空调、彩电、手机在内的多元化品牌,而长虹、康佳、TCL也由单一的彩电品牌发展成为包括黑电、白电、通讯在内的多元化品牌,基本上每个家电企业都由“独角兽”变成“八爪鱼”。

不可否认多元化品牌确实可以带给企业不少优势。第一,将品牌拓展到其他的相关领域可以分摊品牌推广、管理的费用,最大程度的发挥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分担单一品牌产品运营的风险。第二,随着品牌覆盖面的延伸,企业会开辟新的市场机会,比如前几年的手机、电脑、数码等领域。第三,可以收获顾客的忠诚度,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的功能,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自身个性的表达,消费者一旦被某个品牌粘住势必会带来长久的忠诚度和美誉度,而这正是企业所渴望的。

但是我们发现,国内不少家电企业的品牌拓展似乎不太顺利,海尔虽然在白色家电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在黑电和通讯方面一直没有根本性突破,长虹、康佳、TCL同样在白电方面没有起色,这些行业顶尖级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取得品牌拓展的成功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品牌拓展败北的三大症结

一、企业品牌没有个性鲜明的“魂”。这可能看起来有点迷信,但是对每个品牌来说都有一种精神特质在里面,也就是品牌属性,这是支撑品牌拓展的根本。品牌属性就是包括品牌定位在内的消费者所接受的或准备接受的精神价值,也是这个品牌长期给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比如宝马的品牌属性是“驾驶乐趣”、沃尔沃的是“安全”、索尼的是“原创”、三星的是“时尚”等。

当一个企业准备拓展的其他产品领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该企业的品牌属性能够延伸到其他的产品上,更为重要的是,当你做这个品类时必须考虑到是否会削弱这个品牌原有的定位和认同。我们发现苹果公司的品牌拓展一直在延续着苹果独创的风格,无论是IMAC还是IPOD以及今年刚推出的IPHONE手机,都向消费者传达了统一的品牌属性,在这些产品里面都能找到苹果的“魂”。

企业拓展范文4

关键词:现代企业 国际拓展 市场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跨出国门,投入国际竞争的大潮中。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但也出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二战之后,随着贸易、文化、交通、地域壁垒的消除,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近1.1万个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拥有10多万子公司,它们控制着全球1/2的国际贸易,70%的国际技术转让,90%的国际直接投资。其总产值约占世界GDP的1/3。

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在到国外建立经营机构之前,企业必须首先对国际的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选择正确的国际拓展方式和应对环境变化的措施。

1.企业国际拓展的主要方式

在国际拓展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运营方式,即:进口与出口、许可经营和特许经营、战略联盟、国外独资子公司。

1.1进口与出口

进出口是国际拓展最简单的方式。所谓出口是指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企业既可以直接到海外销售产品,也可通过国外的公司代销自己的产品。进口指企业把国外制造的产品销往国内。进出口经营是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初级阶段,所涉及的投资和风险较小。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通过进出口方式实现全球经营,比如中国的一些企业向美洲、欧洲、非洲出口服装、针织品。海尔公司向全球出口电冰箱、洗衣机。还有一些专卖店经营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如法国的香水、欧洲的葡萄酒等。

1.2委托经营和特许经营

委托经营和特许经营都是通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组织商标、技术和产品规范的使用权。委托经营主要用于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制造型企业。比如杜邦公司可能会委托印度当地的一家工厂为它生产尼龙和特氟隆。特许经营通常用于服务型组织。比如我们在中国可以吃到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腿。这些都属于特许经营。这两种经营的优势在于在海外拓展业务无需承担发展资金。但存在的问题是委托国外企业生产产品时,委托人需要让国外合作者了解他们的生产技术,这样就可能会有技术机密泄漏的风险。而特许经营许权人可能会失去对品牌产品质量控制,以致损害使品牌声誉。

1.3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一些企业和国外的公司实行资源和技术共享,共同分担利润和承担风险。比如中国一家电脑公司与国外的电脑公司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一代电脑芯片。战略联盟可以避免进出口、委托经营和特许经营中存在的失控问题。合资企业是战略联盟的常见的一种形式,即两个或多个公司联合经营,共同对一家新的企业拥有所有权。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建立合资企业,因为建立合资企业通常只需对国外生产和服务所需设备进行投资,经营风险却大为降低。

1.4国外全资子公司

指在国外投资建立的生产机构,完全独立于当地的任何直接干涉与参与。这种形式投入的资源是最多的,面临的风险也是最大的。但是一旦成功能给企业带来高的回报,这种投资方式也有利于管理者保护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不为其他企业所知。比如海尔公司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电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日本的汽车制造公司在美国设立自己的生产基地。通常一些大型的知名企业,拥有充足的资源,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设立国外分支机构。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全球拓展方式,企业都需要认真设计和选择。

2.我国企业国际拓展的主要特点

我国企业的国际拓展是从1979年开始的,最初主要形式是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逐渐发展为跨出国门到国外兴办合资、独资企业。从我国企业近年国际化经营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2.1发展速度快。最初十年的贸易增长水平超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2.2平均规模小,我方投资额平均规模不大,只有少数项目投资额达上亿美元。

2.3投资行业多。既有资源开发行业,如渔业、木材、矿产方面,也有制造业投资,如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行业为纺织品、雨衣、手表、玩具等。

2.4投资范围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并行。发达国家有良好的国民经济基础,对发达国家投资可获取先进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发展中国家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具备较有潜力的市场。

2.5市场进入方式以新建企业为主,收购当地企业为辅。

2.6既有直接投资,如去国外兴办经营机构,也有间接投资,如购买国外债券、股票。

以上特点表明,我国企业国际拓展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比如中兴通讯的国际拓展1995年起步,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国际收入占比仅有4%。在入世后的10年间,公司业务规模整体增长超过10倍,海外业务增长超过20倍。当年的“后来者”中兴通讯已跃居全球通信行业第5位,国际收入占比也从入世前的4%增长到近60%。

3.企业国际拓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化经营是现代企业发展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1市场经济为企业国际拓展提供机会

企业拓展范文5

关键词:虚拟企业;会计主体假设;拓展

虚拟企业使得传统的企业界限模糊化。虚拟企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联盟,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企业界限的模糊使得会计主体范围界限模糊,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实体边界,带来了学术界的思考和探讨。

1 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

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又称为网络公司),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1)虚拟性对抗实体性。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中,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在空间上将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限制在每一个特定的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之内。而虚拟企业不是法律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暂时性对抗持续性。持续性经营假设认为会计主体是稳定的、并将持续经营下去。虚拟企业是一个暂时性的联合体,即几个相关或竞争的企业为了一个目标短时间内迅速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联盟,在完成目标以后立刻解散。

(3)协同性对抗单一性。传统的会计主体为单个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企业合作。虚拟企业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联盟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以及营销的有关信息,从而能够真正协调步调,保证合作各方能够较好合作,从而使虚拟企业集成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4)平等性对抗控制性。虚拟企业综合利用市场上各项资源,将几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实现战略上的合作,各个参与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企业集团,企业兼并、合营中会有一个或几个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其中的参与者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 会计主体假设的应变――拓展边界

虚拟企业和传统的公司存在着差别,但是又符合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条件。会计主体应具有两个特征:(1)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作出决策;(2)能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独立承担责任、义务。虚拟企业是具有各自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说明其具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各个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共同作出决策,其中的每个公司都应该为共同经营过程中自己所做的承担责任。所以虚拟企业可以作为会计主体,我们应该将这种虚拟企业包括在会计主体的范畴内,将只包括独立的企业的会计主体假设推到包括经济联盟的会计主体假设,扩大会计主体的边界。

虚拟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链联盟,程宏伟认为,价值链会计的主体可以分为虚拟会计主体和实体会计主体。虚拟会计主体是整个价值链联盟;而实体会计主体则是价值链联盟中的各个企业,包括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价值链联盟包括了各个层面上的模块,当模块化拓展了企业边界的时候,会计的空间范围假设,即会计主体边界也应该拓展。

3 拓展会计主体边界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作为四大假设的基础,当会计主体边界拓展时,也必将会对其他假设造成影响。

(1)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的影响。根据交易事项观,事项是发生在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内部转移价格通常不必考虑是否公允的问题,一般需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拓展会计主体的边界意味着战略联盟中各企业的交易都是内部交易,在进行会计确认时候需选择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

(2)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会计信息的需要者主要分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外部信息使用者包括股东、政府、客户等,将会计主体的边界拓展,将虚拟企业包括在内后,会计报表将全面反映虚拟企业的信息,外部使用者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如与这几个公司进行战略联盟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是否盈利以更好的进行投资或经营决策。

(3)对其他会计假设的影响。虚拟企业的暂时性违背了持续性经营假设。而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性经营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将持续性经营假设变为暂时性,那么会计分期就要细分为更小的时间段,最后变为实时报道,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借助电子信息工具。虚拟企业环境下,交易更多的是使用网上电子货币,而不再是纸质货币、汇票等实体货币,所以货币计量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从财务的目标以及主体假设的重要性看,应该将虚拟企业作为会计主体,这样做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和可靠的信息,同时在确定好边界后会使财务实操者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及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更加明确。在未来的会计假设研究中应该对其他假设也进行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企业拓展范文6

一、企业与金融机构海外拓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8000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从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3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投资地区主要集中于周边的东亚及南亚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对周边(香港除外)投资的85%投在了东盟、南亚和朝、蒙等发展中国家。第二,投资领域主要包括农机、家电、轻工、纺织、农业以及工程承包等行业。企业多数为贸易加工型,以电子电机产品(电视机、冰箱、空调、vcd、电话机、程控交换机、摩托车)和轻纺产品(服装、箱包、手工工具、毛毯)为主。第三,现阶段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主要源自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省市;但内地走出去企业也在迅速增加。

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全球化所沿袭的基本脉络是,发达国家的广义高级生产要素以资本形式向低级生产要素拥有国家集中,导致后者大量出口从而产生巨额顺差。很显然,这种并不平衡甚至并不平等的分工体系虽有其暂时合理的一面,但就未来长期而言却是难以为继的。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一国人均收入达2000美元时,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产品标准固定、工资成本升高的夕阳产业将转移到海外。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增幅为11.4%,人均gdp为2460美元。到2007年末,我国进出口贸易达到21738亿美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

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的必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不断加剧,市场积存有过量流动性。200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金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累计净现金投放330万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62亿元,再加上股票、房产等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使潜在的金融风险因素增加,因此,有必要为剩余资本寻求新的出路。另外,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2007年末达到1.5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利用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的需求日益迫切。从这个角度而言,海外投资符合目前国家金融战略的需要。

第二,一般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及其转移规律决定了东道国吸收外资只能带来发达国家的成熟产品,发展中国家为此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在前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生产能力进入,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与发展,有些产业目前发展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需要实施梯度转移,因此,利用现有资源直接参与到国外先进企业、优势产业中去,亦不失为一种快捷方便的配套战略。

第三,企业自身的动力。企业“走出去”的动因很多:有的企业希望获得更大的市场;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技术;有的企业则意在获得一些资源。从目前国际发展情况和中国参与国际市场情况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

此外,从全球经济看,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通过外向型战略促成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外资流入激励政策,对我国资本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泰国、菲律宾等东亚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外资依赖,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需求与我国的资本拓展正是相吻合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趋势,属于资本输出的范畴。资本输出是国际经贸合作、国际商业活动及资本市场运作的一种成长方式,是资源优化配置走向国际化的体现。联合国对158个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也显示,中国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从经济增长看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资本输出国。由此,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合理配置资源、贴近当地市场的主动选择,也是国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的银行也加大了在国外拓展的力度。对银行来说,通过海外拓展可以带来新的业务品种、新的市场、新的客户和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因此银行在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之后,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是必然的。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正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向成长为世界性经济强国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特别是跨国银行的强大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保证。尽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市场仍将是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但在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需要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通过海外发展发展壮大自己以应对挑战是最有效的办法。综观国外的大银行,无一例外是通过大规模的海外发展迅速壮大的,在过去十年来尤其如此。近年来,我国银行(以下称中资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走出去”企业在国际贸易以及海外业务方面的巨大需求,并将其视作传统公司业务之外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看到这一点,中资银行加快了在国外设立机构的速度。截至2007年末,有7家中资银行在国外设立8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其中,中行已基本形成全球机构网络,包括696家海外分支机构,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在海外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至2007年末,工行已经拥有110家境外机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已经在香港、新加坡等海外经济金融中心或发达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中资银行在海外拓展的手段除了传统的机构延伸方式,还在近年来开始使用大规模投资式的拓展。2007年,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更加引人注目,工商银行先后出手投资和购并了印尼的哈林银行、南非的标准银行;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公司互相投资10亿美元收购对方股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民生银行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联合控股9.9%的股份,并有权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增持股份至20%,增持后民生银行将成为联合控股第一大股东;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金融租赁公司100%的股本;国家开发银行向巴克莱银行投资30亿美元等。综上,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预料,只要中国银行业继续壮大,其海外发展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二、 企业与金融机构海外拓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将持续扩大,涉及的领域将不断拓宽,合作的方式也将日趋多样,经济社会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建筑、纺织和海员劳务的重要输出国,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和生产能力过剩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企业在踏上“走出去”的征途之后,还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主要包括:一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对许多国际规则和惯例以及投资对象国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因而导致海外经营中增加成本;二是“走出去”的企业在初创阶段缺乏国外市场认知度,无法获得当地银行的支持;三是企业国内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也难以通过跨国金融平台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四是我国金融机构海外网点和服务能力有限,难于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在这些困难中,金融服务成为我国“走出去”企业难以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反观我国在境外发展的中资银行,它们与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一样,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虽然业务种类较多,但创新不足,业务发展受到制约。与目前国际先进银行普遍开办多种业务相比明显落后,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客户大都限于当地华侨和少数规模较小的贸易企业。多数中资银行没有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甚至没有参加当地的货币清算系统,各项业务游离于当地金融产业之外。由于中资银行的缺憾,使一些“走出去”的企业不得不到当地的外资银行办理业务。不仅“肥水流入外人田”,而且也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体外循环。

实际上,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更需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支持,通过企业资金的沉淀和结算资金的流转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从而大大降低中资银行在当地市场筹资的成本,增加资金实力;为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不仅使得中资银行能够增加各种利差和手续费收入,而且能够促使中资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扩大市场;通过与企业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能够沿着企业的产业链条在当地建立新的客户群,进而打入当地主流社会。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中资银行在海外的拓展缺乏更高层面的协调和引导,导致了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抱怨得不到金融的支持,中资银行在海外也面临着单打独斗的困难境地,相互作用制约了我国企业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

在银行与企业海外拓展的合作方面,我国企业和银行应该很好地吸取外国银行和企业的经验,主要包括:

第一,加快本国银行海外拓展的步伐。企业投资海外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对目标国经济、政治甚至人文环境的不了解。渣打银行在56个国家有1400多个分支机构,有超过90%的利润来自于亚洲、非洲及中东市场,其国际化网络与中国本土企业海外拓展的最初目的地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近年来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热潮中,作为非洲大陆最大的国际银行,渣打利用其植根非洲多年建立起来的庞大网络以及对非洲政治文化、政策法规的充分了解,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第二,在支持企业过程中发展自己。在帮助企业拓展的过程中,银行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引进外资的初始阶段,一些外资银行随着其本土企业也一并踏入中国的市场,并以在中国投资的本国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业务,迅速打开市场,站稳脚跟。外资银行以国际化的行业和产品技能与本地化的知识理念,向本国在海外的投资企业提供国际金融环境中的信贷业务、现金管理、贸易融资、零售银行金融产品组合和资本市场业务。一些国际化大银行在伴随企业客户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功确立了其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新兴贸易走廊的地位,同时,其国际化的网络也进一步得以拓展,近年渣打完成的对韩国第一银行、印度尼西亚permata银行及中国台湾省新竹银行的收购即是例证。 

第三,强化合作基础取得共赢,银行与企业间关系的稳固基础在于彼此对对方的需求了如指掌,并且能够为对方量身打造所需的服务。国际化先进银行在与企业客户的合作之前,通常会做审慎的调研,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其竞争对手和所处整个行业的情况。然后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给企业提供包括对企业金融产品的培训、资金运作、融资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建议。这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有充分的了解,降低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

 

第四,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在企业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催生了金融产品大量面世。这对初次涉足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在这一点上,一些国际化的银行混业经营的优势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通常可以利用广泛的产品线为本土企业兼并、收购、ipo、上市、私募股权等需求提供投行、商业银行甚至企业价格高管个人理财、保险等涉及外汇监管、账户结构、债券、基金、当地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因此,银行只有融入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后,才能打造出企业需要的产品,把合作的基础夯实。

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应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中资银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的企业也是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的重要支撑。种种资料和调查报告显示,“走出去”使得银行与企业间的共生共荣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企业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银行业的发展。中资银行不仅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而且要全面参与到企业的并购和资本运作中去。由此,迅速构建一个强大的金融和企业合作的体系,抓住目前的战略时机,扭转我国“走出去”企业和银行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势在必行。

三、中资银行与“走出去”企业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 国家政策引导与扶持“走出去”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合作

国家应该在具体涉外政策方面和配套的行政、金融、法律体系建设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这方面国外已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例如在海外投资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奖励、促进和保护海外投资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政策。美国最早于1948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时,率先创立了海外投资保证制度,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以及利用国际经济组织甚至利用外交方式对海外直接投资进行支持与保护。在国内,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税收、金融等支持本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二战后,美国制定了许多旨在保护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法律,其中重要的有《经济合作法》、《对外援助法》、《肯希卢伯修正案》及1974年贸易法中的限制条款。继美国之后,日本1956年在世界上第二个创设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保证海外企业的权益,确保最惠国待遇以及促进与缔约国的资金、技术交流,日本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目前,我国在支持企业海外投资方面已经制定了很多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除支持海外投资措施之外,国家要设法引导“走出去”企业和银行在海外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具体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国家有关部委应该围绕支持“走出去”企业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合作发展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例如,为避免“走出去”企业间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间的无序竞争,国家商务部和金融监管机构可酌情对“走出去”企业和商业银行海外设立机构的地域进行划分,视当地市场容量批准企业和银行海外机构的设立。第二,可以结合中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企业首先选择在海外投资所在地的中资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国家有关部委在国外的有关双边交流和合作,国家各系统各部门如教育部、旅游局、航空、航运、商检等驻外机构对外办理双边合作等事项均应考虑利用国外中资银行的资源和渠道。通过各行各业的支持,为中资银行在海外建立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第三,国家有关的出口信贷或项目贷款也可以由国家政策性银行与海外中资银行合作办理,由海外中资银行承担行的角色,以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对于一些援建海外的项目工程,相关的银行结算、融资等业务亦应指定所在地或工程所在国附近的中资银行办理。通过这些必要的手段使已经“走出去”的中资银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来自国内的支持。第四,全力充当桥梁与纽带,积极协助企业和银行海外机构解决与当地市场监管机构产生的问题,合理保护企业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权益。在国内,要引导企业和中资银行在内部建立流畅的支持海外发展的业务流程和体系;商务机构应在为企业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提供信息、法律支持、介绍客户等方面的服务发挥积极作用;外交机构在适度情况下,亦应为所在地的企业中资银行提供帮助,介绍客户,解决疑难,尤其在个别国家因政治原因而对当地中国投资企业和中资银行采取不适当的处罚等行为时采取必要的外交手段以维护中资银行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 “走出去”企业应该确定加强与中资银行进行合作的方针

“走出去”的企业要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在国外寻找金融合作和服务时,将首选目标瞄准海外的中资银行。具体来说:一是要制定以中资银行为金融合作伙伴的海外发展战略,将中资银行作为其在海外投资的重要合作对象和依靠的力量。尤其作为大中型的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在实施带有国家战略投资色彩的项目中,更要明确这一点。目前国内“走出去”企业在寻求融资合作时对外敞开大门,许多国外银行由于在技术含量、产品创新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更容易地参与进来,但从国家的战略意义考虑,这类项目的金融更应由中资银行参与和主导,才能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二是企业要制定与中资银行合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走出去”的企业在与中资银行合作进行海外拓展的同时,要本着合作双赢的精神就具体项目提出具体合作措施和要求。由于中资银行目前加大了走向海外的步伐,要避免因中资银行间的竞争抬升企业地位进而破坏了银企间的合作基础,不仅对外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最终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三是要设法打造中国企业金融的合作平台和品牌,必要时,可以由“走出去”的企业与中资银行及其海外机构建立合资企业、合资金融机构或合资银行,进而为建立中国企业和金融的联合跨国企业创造条件。例如,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对石油的需求,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来扩大石油来源,由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实物市场中来,国际油市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操作。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企业需要在“走出去”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联系起来考虑。这就需要加强石油企业和中资银行之间的合作,将油价、利率、汇率等风险综合起来考虑,建立起完善的石油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