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例6篇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1

乡镇财政点多面广,是市(县、区)财政的基础。特别是“分税制”以来,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极大的提高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然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组织税收职能削减,人员分流加快,业务趋向单一,工作重心转向服务为主,这些都已不适应当前乡镇财政建设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好乡镇财政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已成为当前乡镇财政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目前乡镇财政的状况、问题及分析

(一)乡镇财政预算编制范围存在缺位、预算执行约束弱化

财政预算编制应体现一个区域内所有财政性资金的运行状况,包括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及其他部门在本区域的收益和投入。现实中,乡镇预算仅把上级财政体制补助部分和自有非税收入、政府内部经费纳入编制范围。这样的预算,一方面把税收收入、部门经费、直拨支农惠农资金和专项转移资金排除在外,严重缺乏完整性;另一方面,乡镇在预算年度内付出艰辛努力所完成诸如新农村建设、工业基地建设、人畜饮用水、康庄道路等项目工作却没有在预算中得到如实体现。

乡镇政府在预算执行中往往抛弃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对预算认识严重不足,在安排支出时极少考虑是否在预算内,而是以领导个人意志或班子集体决策作为支付依据。结果是赤字累累,债台高筑。有的乡镇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往往从项目中抽调资金作为非税收入,以保持年终财政略有结余的假像。

(二)乡镇财政管理政策要求与条块格局矛盾突出,信息联通性不够

现在乡镇部门的管理,从行政体制到财政体制,基本上“自行其是”,乡镇所属部门基本收归上级相关部门直属管理,部门的人、财、物都实行了“垂直管理”。各部门自行下拨的资金,并未通过乡镇财政所,也无任何拨款信息知会乡镇财政人员。

强农惠农等上级补助,如惠农补资金实行“一卡通”形式,由市县级财政部门归口科室直拨到农户存折上,项目补助资金部分由财政以拨代支或由主管部门管理下拨至所属部门。由于资金没有通过乡镇财政,相互信息上的不对称,造成了部分资金在监管上的“真空状”。

(三)乡镇财政机构弱化,职责不明,混岗现象严重

税费改革后,财政所征管职能弱化,资金管理职能显得尤为突出,财政所职能以服务、核算、监督为主要任务。我市乡镇财政所与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文化站、农统站、计生服务站合并组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是乡镇直属事业单位,仅保留财政所牌子,财政所属事业性质机构、财政人员属事业编制,业务上接受市财政局指导,工资、人事关系在乡镇,由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由于领导工作安排和乡镇内部的利益导向机制,相当多的财政干部身兼多职,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兼职工作上,真正用在财政本职工作的精力和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在其位难谋其事。

随着经济的增长,乡镇资金规模迅速壮大,全市乡镇运作的财政性资金在20个亿以上,少数乡镇如双塔街道、虎山街道、贺村镇、峡口镇、清湖镇等每年财政资金收支规模已达1个亿以上。而目前我市21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在岗财政所长、财政会计32人,平均每乡镇1.5人,财政岗位只能一人多岗勉强应对。特别是今年总会计和单位会计分设之后,几乎所有的乡镇(街道)总会计和单位会计由一人兼任。更有甚者是,如长台镇、坛石镇、塘源口乡的财政所长兼任总会计和单位会计岗位,大桥镇财政所长兼出纳岗位,双溪口乡财政所的所长、会计、出纳由纪委书记兼任;至于出纳,大多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从业资格证等。这种现象已经违反了《会计法》等不相容财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存在严重的财务安全隐患。像家电下乡审核等涉农补贴工作只能交给大学生村官或农技员来做。

(四)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培训,工作粗放

我市现有的乡镇财政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账务处理可谓是五花八门。个别乡镇账目管理混乱,把几个账户的会计凭证合到一本账上核算,没有做到日清月结,更反映不出各单位各账户的资金结存情况。大多数乡镇因为长期缺员问题,只能对资金进行日常收支和核算,而真正需要乡镇财政做好的预算编制细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性债务管理、村级财务监督、涉农补贴审核、政府采购组织等工作只有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无法有效实施,财政业务工作仅能做到粗放和敷衍。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通过财政监督,民主理财

1、预算共编

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乡镇应以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本级预算,并按程序报批同级人大。乡镇政府应建立综合财政预算,把乡镇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预算一个盘子”要求,建立“全口径”的政府预算体系,把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条管理资金也纳入乡镇预算,部门预算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细化到“项”级功能科目和“款”级经济科目,有利地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建立预算结转结余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奖惩机制,促进预算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准确,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2、强化乡镇预算的约束力

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算项目实施进度有计划地下拨资金,完善各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各项制度。

3、完善各项审计和绩效考核制度

积极探索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财政绩效管理,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障,着力提高财政监督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强化财政内部控制和监督,主动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高效。

市级财政部门也应改变“以拨代支”方式,参照省对市县级的拨款支出方法,对平时拨付乡镇款作“调度款项”,正式支出时才能作为支出,采用这样的控制措施可扭转目前财政部门的管理缺位,也扭转了乡镇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局面。

(二)完善信息通达,加强资金监管主体的主控功能

解决乡镇部门和乡镇财政所的协作问题,营造“回归职能、突出重点、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对上级财政性资金的分配部门能主动下达拨款文件和资金管理办法,逐级抄送传达到乡镇财政所,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活动信息传递机制,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加科学、真实和完整

(三)明确乡镇财政所机构职能定位,核定编制,添员增岗。

1、明确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责

乡镇财政所的职责可以概括为服务、管理和监督三大块。即做好政府的理财参谋,为乡镇党委、政府和机关单位服务;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先、服务三农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支农惠农政策;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管好财政支农资金,做好乡镇级和村级财政财务管理;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保证基层政权和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转换干部管理体制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1)52号)精神,根据乡镇财政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要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设置独立的乡镇财政行政管理机构。加强财政所人员力量配备,根据经济规模和资金监管要求,核定财政所人员编制,积极探索乡镇财政管理的模式。省政府已出台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地方政府能落实到位,尽早核定财政所人员编制,机构单设。

(四)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要求,改革现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强化乡(镇)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维护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规定,在推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中,要坚持“三个不变”原则,即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乡(镇)政府享有的债权和承担债务责任不变。乡(镇)政府要在县财政部门指导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

(二)坚持从改革全局出发,同步推进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各乡(镇)要按照全市及县里的统一部署,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各乡(镇)同步推进。

(三)坚持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强化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督管理,规范乡(镇)政府收支,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积极化解乡(镇)债务,减轻财政负担。规范县对乡(镇)财政工作的管理程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三、实施范围

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实施范围,包括各乡(镇),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经济区及各经济园区。

四、改革内容

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县乡“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由县财政部门监督和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一)预算共编。县财政局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乡(镇)财力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各乡(镇)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报县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经县政府批准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报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法定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县财政部门对乡(镇)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应报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法定程序审批执行。各乡(镇)财政还要对本级政府实行综合部门预算管理,按照乡(镇)政府年度收支预算盘子,编制乡(镇)政府的综合预算。

(二)账户统设。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保留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职能应由乡(镇)财政所履行,并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和核算乡(镇)各部门及单位的财务收支。一是设置乡(镇)财政国库,户名为法库县***乡(镇)地方财政库款,办理预算内资金收支业务。二是设置乡(镇)预算外资金账户,户名为法库县***乡(镇)预算外资金专户,办理预算外收支业务。三是设置工资账户,户名为法库县***乡(镇)工资专户,办理发放工资业务。四是设置乡(镇)专项资金帐户,户名为法库县***乡(镇)专项资金户,办理专项资金收支业务。五是设置乡(镇)政府经费账户,户名为法库县***乡(镇)政府经费户,办理乡(镇)政府收支业务。六是设置村级资金账户,户名为法库县***乡(镇)村级资金户,办理村级资金收支业务。同时,各乡(镇)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其他财政账户一律撤销。

(三)集中收付。乡(镇)财政收入由乡(镇)政府按年初预算组织征收和缴库,乡(镇)财政预算内资金入库后,要全部上划县国库。预算外收入入库后要定期全额缴入县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乡(镇)根据年度收支预算,参照收入入库数额,按月或支出进度向县财政提出支出计划和申请。县财政要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严格审核。对符合要求的支出,将预算内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国库或财政专户,将预算外资金拨付到乡(镇)预算外资金账户,并按规定程序支出。县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按照《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总预算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执行。

(四)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的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交县政府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

(五)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由县财政部门统一建账管理,乡镇现用现领,票款同行。

(六)县乡(镇)联网。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乡(镇)财政要与县财政联网,对各项财政支出均实行网上申请、审核和查询。

五、实施步骤

(一)筹划部署阶段(20*年4月—5月)。一是具体改革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政、人事、审计、国税、地税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我县具体实施细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指导,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二是召开各乡(镇)长及乡(镇)财政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我县制定的实施细则进行部署安排。

(二)清理、清查阶段(20*年5月)。一是由我县财政局和人事局负责理清乡(镇)财政供养人口情况。对在编人员经人事局认定后,由财政局建立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二是由县、乡(镇)财政部门负责清理乡(镇)行政事业收费票据,对到期未使用的空白票据,经县财政局和相关部门核实无误后统一销毁;三是由县、乡(镇)财政部门负责清理乡(镇)银行账户,除按规定可设置的账户外,其他账户一律撤消,并按资金性质做好资金划转和账务处理;四是由县、乡(镇)财政部门负责对乡(镇)的债权债务进行核实登记,并报县政府备案;五是由县、乡(镇)财政部门负责清理乡(镇)政府和事业单位资产,并与固定资产账核对,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按照《*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暂行管理办法》进行审批和账务调整。

(三)准备运行阶段(20*年6月—9月)。一是要做好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二是要做好核算软件的安装培训工作;三是要做好账务移交、账套设置、账目初始化、撤销银行账户、新建银行账户等工作;四是制定《乡镇财政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乡镇财政支出审批程序》等管理制度。五是进行网上审批业务模拟运行。

(四)启动和检查验收阶段(20*年10月—11月)。一是20*年10月1日,全县各乡(镇)正式启用县乡网络,按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核算;二是由县审计部门对县与乡(镇)财政相关交接事项进行监交;三是由县工作小组对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进行验收;四是由县财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五是接受省、市财政部门检查组检查验收。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改革工作宣传和指导。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适应农村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农村的税费改革成果,统筹城乡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各乡(镇)要深刻理解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宣传,消除误区,统一认识,为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认真履行乡(镇)财政管理职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由我县财政部门负责,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要履行好如下职责:指导乡(镇)财政年度收支预算编制;实时监督乡(镇)预算执行情况;审核乡(镇)政府预算拟调整方案等。

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职能不变,乡(镇)财政要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继续做好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乡(镇)金库管理等工作;做好管理和核算乡(镇)各部门及各单位的财务收支、会计核算、会计人员培训工作;做好本级政府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的购置、登记、使用和处置工作;做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和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核拨和监督管理;做好乡(镇)税源、乡(镇)政府财力资源、乡(镇)政府债权债务监管以及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工作。

(三)保证乡(镇)财政管理干部配备。各乡(镇)要建立财政干部任职资格制度,要求所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的专业化水平。会计人员不得轻易更换,如必须更换,需事先告知县财政部门,乡(镇)财政干部实行双重管理。各乡(镇)要根据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需要,设置预算会计、稽核和出纳岗位,按《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90号)要求配备乡(镇)财政干部,为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四)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要以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为契机,建立全县统一的财政监督管理机构工作规程、财务管理规定、财政资金流程、支出业务审批流程、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出纳岗位职责及业务操作规程、县乡(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操作规程等,提高办事效率,为乡(镇)提供优质、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3

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二是监督纠正乏力。不少乡镇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村社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有的乡镇虽有监督机构,但却未认真履行职能,更缺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甚至对有的村社五六年未进行过审计检查。三是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重复收费。四是会计帐目混乱。多数村社没有成型的帐簿,记帐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帐,极为混乱;有的单据无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或以白条入帐;有的记帐单据散失,无据可查。五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绝大部份村社财会人员,未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有的村社无专人管理财务,村支书当家管钱管帐,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会计、出纳,一人独揽,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

如何解决好目前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

我区平昌县采取建立村级财经组和乡镇财经办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贵刊第2期作了概略报道。现将他们的具体作法,再作进一步论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工作机制。

乡镇财经办按“五统一”、“四不变”的原则运行。五统一,即: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使用人员,统一收取解缴税费,统一规划组织培植财源,统一按性质及用途使用资金。四不变,即:机构不变,职责不变,资金性质及用途不变,供给关系不变。乡镇财经办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村财经组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乡镇财经办指导。在帐务体系设置上,乡镇财经办共设置总预算会计帐、税费征解会计帐、单位预算会计帐和集体经济会计帐,并在同一银行(信用社)开设存款帐户。村级财经组按代收税费与本级收支分别设帐的原则,设税费征解会计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帐,“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使用帐。

二是岗位设置。

乡镇财经办设置11个岗位,主任1人,由乡镇长兼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乡镇财政所长、农经站长兼任,设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各1人,税收征管员两人。除税收征管员由上级地税部门确定外,其余岗位人选,均由乡镇党委、政府征求上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并根据财经办副主任德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确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财经办日常工作。财经办的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由财政人员担任,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由农经人员担任。乡镇财经办人员编制除主任外,一律按乡镇总人口确定,1.5万人以下的乡镇8人,1.5万人至2万人的乡镇9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10人,其人员编制少于岗位设置的,实行兼职。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人员,按照“定岗定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余富余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流。村财经组设组长1人,由村主任兼任,会计、统计及税收员1人,由村文书兼任,出纳员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财经审查监督组设组长1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农业社社长和村民代表为成员,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确认。村财经组成员一律兼职兼薪;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兼薪,以利监督管理,但对其中的村民代表实行误工定额补助办法,列入村级财务预算支出。

三是监督机制。

乡镇财经办帐务,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门内审外,还必须接受审计、统计部门的监督。村财经组,除接受乡镇财经办的审查监督外,还要接受村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监督,并定期向群众公布帐务,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相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协调财经办和村财经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经组建立后,村级财权有所扩大,为防止贪污、挪用国家、集体资金,相应建立了票据管理、税费解缴、村社干部财产抵押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四是激励机制。

以前村级只有事权,没有财权。财务管理改革后,统一了事权和财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对村干部实行基础、职务、绩效结构工资制,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实行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村干部还实行离职保障制度,任期满三年的,可享受离职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调整乡村利益格局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两个积极性,必须重点把握两点:(1)有利于乡镇财政增收。乡镇财经办统一收取税费后,分别按资金性质入库,统一调度资金,以杜绝税费漏征。(2)村上应得的利益必须归村,使其得到实惠。一是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允许乡镇平调或提成;二是当年新增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70%返还给村;三是按比例计付税收手续费。农业税按0.5%,农业特产税、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按1.5%计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乡镇统筹等手续费。乡镇统筹按3%提取,“两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资代劳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续费,均由乡镇财经办按照体制要求,统一提取拨付,村级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财会人员;支农惠农;政策培训;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各级政府都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加大了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为了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财会人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浙江省确定首轮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农村财会人员。因此,我们着重从农村财会人员入手研究支农政策培训中的有关问题。

1 新昌县农村财会人员基本概况

新昌县地处浙江东部,现设三个街道、13个乡镇共16乡镇(街道)辖区,共425个行政村。本次培训按新昌财政局要求,为更好地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决定扩大培训面,即每个行政村基本上派出村会计、出纳和村财监小组长三人参加。培训过程中我们对1216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49份,其中农村财会人员回收786份。因此反映的情况比较真实地体现新昌县目前农村财会人员的现状。具体如下:

1.1 农村财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财务工作开展难

从知识结构分析,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占4.8%,相当于高中学历的232人,占29.5 %,也就是高中以上学历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均为初中甚至高小学历。而且,这批人长期在农村务农,平时很少看书、学习,要求他们掌握比较专业的会计理论并实践操作技能,难度可想而知。从专业结构分析:持有会计证的334人,持有农经部门证书的262人,其余都为无证人员。持有证书的人数虽然占到75.8%,但其证书的获得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更谈不上有专业知识,获得的时间也相差甚远。因此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专业素质明显偏低,加大了财务工作的难度。

1.2 财会人员队伍严重老化,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从统计数字不难发现:35岁以下的人48人,占从事财会工作的6.1%;36-50岁的165人占21%;50岁以上573人占73%。年龄最大的是1927年出生的老会计,现已经80多岁高龄了,仍担任村会计一职。年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而现代的财会人员需要使用电脑,写电子文稿,编电子表格,而他们几乎不可能应用,所以很难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3 农村财会人员待遇低,心存不平衡

一方面,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视,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加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农村主职干部的待遇也大幅度提高,而且由县财政统一下拨发放,保证了农村主职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经济发达、经济开发项目相对较多的城市周边村,部分村主职干部还钻集体孔子,灰色收入乃至腐败收入成分不少。对于这些情况,村会计是最清楚的。村会计工作量大,工作细碎又麻烦,如选举工作、人口普查工作等都是大量的具体工作,而工作补贴却很少,待遇明显偏低,心存不平衡。

2 新昌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2.1 成立领导小组

由县财政局长任组长,财政副局长兼函授站站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华会计函校新昌函授站,负责具体的组织、培训、教学和学员信息采集等工作。

2.2 建立县级师资队伍,充实课件内容

县财政局选派农业科负责人参加全省师资培训,并以他们牵头培训本县师资,在省教材的基础上,充实本县政策措施,并制作完成PPT,会同函授站老师汇编试题库,并挂在本县党建网上,便于学员随时自学。

2.3 有条不紊开展培训工作,首轮培训按计划圆满完成

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分别送市级和县级函授学校培训,还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实行“请进来”上门培训和“送出去”的送教下乡活动相结合。

2.3.1 对乡镇(街道)记账会计、出纳,实施集中脱产培训,全县46人统一到绍兴市中华会计函校培训,为期三天。后来聘请他们为当地培训时的编外辅导员。

2.3.2 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从方便学员参加的目的出发,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一是以较远乡镇为单位进行送教下乡活动;二是组织县城附近的乡镇(街道)到中华会计新昌函授站来进行培训,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在全省有示范作用,首轮培训被浙江省评为支农培训工作一等奖。

2.3.3 培训方法上采取采取面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面授以外,利用新昌党建网,把教学培训的内容和问题挂在网上,让学员回家后随时进行自学,继续理解“消化”。

2.3.4 培训内容上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结合上级培训要求和本县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印发培训指南、培训议程、培训须知等。下发浙江省财政厅编制的《支农惠农政策解答》一书,人手一册,教学中有时会用方言对政策进行解读,使培训达到最理想效果。

2.3.5 充分调动乡镇(街道)记账人员的积极性,把他们作为编外辅导员,利用他们事先已参加培训,平时与农村财会人员联系较多的优势,进行课间课后辅导,效果非常理想。

3 新昌县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3.1 培训对象文化程度低,培训时间短,培训难度大

从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对象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层次偏大的现象。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对涉农惠农政策知之较少,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其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达到预期的目的比较困难。

3.2 培训对象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效果

少数乡镇干部(村干部)轻视和忽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没有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对参加学习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以被动应付,以完成领导的任务为目的,以自己工作很忙为借口,对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缺乏主动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囿于经验,满足现状,不能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培训干扰较多,不能保证时间。

3.3 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

首先管理主体不合理。几乎所有乡镇农村会计都是接受乡镇经管站的管理,乡镇经管站为会计管理主体。乡镇经管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农业部门的领导,会计工作专业性、职业化特点不突出,同时农经队伍自身存在着力量薄弱,缺员和在编不在岗,业务不够硬等现象,难以有效地管理会计工作,再者,与《会计法》规定的“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不相吻合,也不利于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以及进一步推动农村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其次职责权限不明确。实行村账乡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职权上划,日常的经济核算由乡镇经管人员,村会计的职责范围发生了变化;而委派会计着重强调了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委派到村的会计人员需要哪些权利,权限规定多大为宜,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行政村撤并后,原来的村财务帐号没有合并,财务还是各管各,加大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难度。村财务监督小组对一些分社财务缺少有效监督或不进行监督。表现为管理难,也难管理。

再次就是财会人员的选拔和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教育和会计培训。此外,往往一朝天子一朝臣,会计人员随着村干部的交替而变化,选用的随意性较大。部分村会计人员财务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认识有偏差,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村干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随意性较大,原则性不强。

4 关于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的思考与展望

首轮支农政策培训可以说是摸着石子过河,无论培训对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员信息的收集等等,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现在在首轮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思考也应该展望,让政策更加透明,让农民更得实惠,让培训更有效果。

4.1 统筹规划,协调配合

支农培训这项工作牵涉面广,必须获得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明确财政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培训主渠道作用(财政部财办[2008]43号文的提法),同时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争取农业部门的支持。

4.2 加强调研,注重实效

在正式培训前,应该积极做好培训调研工作,深入到有关乡村,摸清农村财会人员的具体数目、文化水平,实地了解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需求。为培训的针对性、效果的实用性创造有利条件。

4.3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农闲时节。今后的培训在送教下乡的基础上,拟集中、封闭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也有利于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相互交流。

5 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5.1 分层分类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必要性

在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时,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农村财会人员所处岗位、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把村书记、村主任也列为培训对象,因地制宜分类安排培训。比如说,会计的培训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业务核算为主;村报帐员的培训以会计基础工作及报帐业务为主;村书记、村主任培训则以财务管理制度、支农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为主。只有这种既顾及工作性质、又突出重点的分类培训,才能使农村财务管理得到显著改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坚持分层分类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培训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培训效果的基石。

5.2 摆正位置,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其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受训者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搞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教育村干部和村级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面,以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彻底纠正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的模糊认识,提高学习和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增强村干部及村级财务人员教育培训的紧迫性。

一滴水滋润一寸土,一缕光照亮一片暗。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一项积微知著、巨细靡遗的常态工作,不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联袂而动,更需要各村级财会人员事事、时时、处处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勤奋工作,找准定位,扮好主角,为落实好财政支农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抹绚丽、奉上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Z].农村财务会计.2009.2.

[2]周桂元.浙江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解答[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

[3]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5

由于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职能的发挥。财政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不适应,也对基层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剖析我镇财政过去由于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继而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是:

专业人员不够多、整体素质不够高、业务技能不够精通、服务不够周到、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效率偏低;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大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加快乡镇财政发展,深化财政改革,造就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乡镇财政队伍,势在必行。必须一如既往地重视财政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唯才是举,才尽其用,营造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我镇相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调整,增加了财政专科毕业有专业能力的2名年轻干部,剔除了一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人员;本世纪20*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增加了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充盈财政队伍。从而演变成现在这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财政5人队伍。我镇财政用人的标准是: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建立人才辈出的选拔机制;用人不疑,大胆放手,不求全责备,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从严要求,规范约束,放手不撒手,不断完善干部管理机制。一句话,就是要选准、用好、严管,让财政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加快成长。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发挥好财政干部十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抵御腐朽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能力、服务社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学习能力。

一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由于各种农补政策的相继出台,把乡镇财政工作推到了老百姓面前。因此,财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让人民满意是我们财政干部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确实从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上全面提高。

另外我镇财政队伍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般专业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特别是复合型、有一定研究政策能力的人才更少;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普遍较低,专业涵盖范围不宽,部分人才奇缺,没有按合理比例搭配。是人才队伍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业务尖子比较少,多数人仅仅是适应职位,部分人的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工作要求。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镇财政;作用;实践

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受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负债建设、财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财政资金缺乏监督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乡镇财政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为此,文章立足于现阶段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发展局限,就如何解决这种局限性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需要围绕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总目标,从资金投入、制度保障、服务支持、强化管理、优化体制等方面思考怎样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

二、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的职能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乡村振兴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乡镇财政是乡镇资金分配的主要职能部门,乡村振兴工作中所需要的资金都需要乡镇财政拨款支持。第二,服务乡村经济发展职能。乡镇财政负责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对乡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乡镇财政向上联系各级财政,向下直接面对老百姓,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三,兑现各项建设资金和惠农补助资金。乡镇财政负责监督乡村各项建设资金和惠农资金的兑现和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使用成效。

三、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对策

(一)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制度1、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的制度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保障力量,公共财政更是需要为三农事业的发展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积极创新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构,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多方力量积极参与、互相扶持帮助的局面。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薄弱领域和重点领域,政府部门要实施税费减免政策。2、创新乡村振兴的资金筹集机制第一,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有关部门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分阶段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投入比例,并将农业发展所得资金通过支出预算用来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帮助农民脱贫。第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管理。在农村金融领域要充分发挥出国家融资担保的作用,为三农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第三,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不断拓展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3、打造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推进各项涉农资金的整合应用,特别是要强化对农业综合开发、农田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的统筹管理。对于现有的农业发展资金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盘活处理,并对资金的实际使用进行定位跟踪,提升资金综合利用率。

(二)提升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1、完善财政涉农资金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涵盖所有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同时在预算编制工作中需要明确绩效管理目标,从事前和执行操作全过程进行绩效监督控制。对于重点涉农资金项目要开展绩效评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作为预算安排和资金统筹应用的重要依据。2、强化对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监管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乡镇财政决不能沦为简单的资金拨付工具,要对上级投入资金的监管、镇级配套资金的落实、振兴项目的遴选立项、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进行全方位参与和监督管理,并打造资金动态化监管机制,实现对资金的精细化管理,从而确保每一笔扶持资金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3、强化财政涉农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为了能够提升乡镇财政资金的应用成效,需要强化对财政涉农资金内部工作的监督管理,打造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并应用信息化手段对涉农资金管理人员进行监控,从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层级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的工作局面。

(三)组织规划好各个参与主体在职责上的区别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分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关系问题。其中,乡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力量,在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参与到乡村资源利用决策方案的制定中,对重大乡村发展事件有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工作职责包含搬迁安置、土地流转管理、发展集体经济等。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平台负责招商引资、投资运营管理,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是积极学习,努力创新创业,参加村集体和社区各种文化团体活动,合理流转土地。

(四)强化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第一,强化对乡镇财政干部的管理。乡镇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对财政工作的重视,结合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部署情况来优化财政工作,提升财政资金在扶持农村发展建设方面的综合利用率。第二,强化财政所建设,合理优化内部人员结构,形成财政所内部所有职工定期轮岗机制。第三,强化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来加快打造一个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总部署要求来持续性的优化和调整培训内容,从而确保培养出的乡镇财政人员更好的适应乡镇财政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