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硕士范例6篇

国际商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1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专业学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专业学位所培养的人才相比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更偏重于应用和实践。因而,需要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不仅需要转变我国原有的旧的教育观念,还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找出适合我国高校切实可行的对于国际型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道路。

一、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国际商务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人才的培养要求远远高于我国高校以往所培养的外贸人才,而一个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则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国际上的人际交往能力;(2)创新和自我开拓能力;(3)具备一定的国际事务能力;(4)对于信息的获取有较高的能力;(5)具有多种专业知识或技术。作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在拥有以上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同时还应具有开阔的视野。

我国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本身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而“应用”的具体表现则是创业,但我国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仅仅只停留于文字的表述上,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体现不足。归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于传统教育和教学模式的沿袭。我国高校在对于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更重视学术上的环节,大多缺乏理论实践,因而我国缺乏创业型人才。国际商务专业在我国发展较晚,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本身就很少,加之我国的教育环境,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则少之又少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开始与世界接轨,因而对于国际化的人才的需求就越来越大。

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性的缺乏

国际商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位,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则缺乏竞争力。这就大大影响了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及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

国际商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其涉及的学科很广泛,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在教学和课程设计上存在不能在课程上实现科学的统一,这就导致学生要么专业知识水平不够,抑或对于理论的实践缺乏。

(三)缺乏理论实践的环节

国际商务专业属于一门偏向实践的专业,但实际操作上,因为我国对此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重视理论上的培养,忽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这就使得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型人才大多缺乏理论实践。

三、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创业知识方面的教育

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对于创业知识的教育。具体实践中可以设置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公关学、管理学等学科,使学生具备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使学校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

(二)增加对于创业能力的训练

创业方面的教育仅仅纸上谈兵也是不可行的,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创业能力实际操作和实践上的训练。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鼓励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参与到相关课题的研究;其次,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鼓励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业的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既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

(三)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面对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学校应该积极实行和企业间的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给学生一个能够实际操作和实践的平台。使得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能够具备实践经验,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国在对于国际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吸收借鉴国外的现今教学经验,还要结合自身的国情和社会发展条件,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找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切实可行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出世界水准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施锦芳.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12,(04):81-83.

[2]常永胜,罗海鸥.基于创业导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2,(06):100-104.

[3]侯铁建,刘丽,刘增科.地方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前瞻性分析――以徐州师范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工作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06):708-711.

[4]郭桂杭.国际通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以广外大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当代经济,2008,(08):148-150.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2

通知规定,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即日起要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

据悉,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评估结果,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健全授权审核机制,实现常态化授权审核,健全授权点动态调整和强制退出机制。

根据通知,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被撤销学位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将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限期整改和撤销授权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6年进行一轮,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自我评估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

教育部表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专项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主要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

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不合格名单):

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东北大学:统计学;同济大学: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

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数学;聊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西安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博士(领域:电子与信息);河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硕士;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辽宁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辽宁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大连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吉林大学:教育硕士;北华大学:翻译硕士;佳木斯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口腔医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河海大学:法律硕士;厦门大学:教育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农业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济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曲阜师范大学:农业硕士;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烟台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河南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信阳师范学院: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武汉纺织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硕士;四川大学:教育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农业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西北大学:教育硕士;长安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新疆大学:光学工程。

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出版硕士、图书情报硕士;清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险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北京工商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南开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天津大学: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山西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会计硕士;吉林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东北师范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中药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物流工程);中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领域:工业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3

>>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分析 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员异地管理 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关于行业专业类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思考 定制式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论新经济形势下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 高师舞蹈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研究 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与实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探析 对构成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层涵义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3-22.

[3]陈倩羽.城镇化进程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1,(9).

[4]涂俊才.我国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4

(01000,HK)

执行董事:

张延平

男,1958年出生,公司董事会主席。现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曾任北京青年报社记者、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和总编辑等职。

张雅宾

男,1957年出生,现为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曾任北京日报社记者、编辑、总编辑部副主任、对外部主任,北京晨报社总编辑等职。

孙伟

男,1954年出生,公司总裁,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199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及行政学专业。曾任北京青年报记者、编辑、常务副总编辑等职。

何平平

男,1955年出生, 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政治及教育学专业。曾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位。

杜民

男,1968年出生,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曾任中国经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中国公司副总裁等职。

非执行董事:

刘涵

男,1959年出生,现为北京青年报社副社长。北京师范学院文学学士。曾任北京青年报社记者、编辑部副主管及中学时事报总编辑、社长助理及副社长等职。

徐迅

男,1956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硕士。曾任北京华人广告公司总经理、中国证券报副总经理、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独立非执行董事:

曾庆麟

男,1949年出生,现任欣赋顾问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曾任恒生银行计划发展部助理总经理、大华银行集团国际分行部主管、合创集团执行董事等职。

武常歧

男,1955年出生,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比利时鲁汉天主教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应用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及公共政策系主任、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心主管。

廖理

男,1966年出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士、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副教授。

中兴通讯

(00763,HK)

执行董事:

殷一民

男,1963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1988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中兴新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

史立荣

男,1964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工程师、中兴新公司副总经理。

何士友

男,1966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199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专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兴新公司南京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上海研究所副所长、公司副总裁等职。

非执行董事:

侯为贵

男,1941年出生,公司董事长。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和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高级工程师。曾任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

王宗银

男,1945年出生,公司副董事长。现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总经理。1968年毕业于北京工学院(现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火箭设计专业,工学学士。曾任航天总公司一院党委书记。

谢伟良

男,1956年出生,公司副董事长。现任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政治系,大学文化,教授。曾任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张俊超

男,1953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副书记、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197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无线电工程一系,大学文化,研究员。曾任航天总公司第九研究院副院长,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等职。

李居平

男,1956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总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大学文化,研究员。曾任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骊山微电子公司总经理等职。

董联波

男,1957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曾任沈阳航天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等职。

谭善益

男,1945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国电信湖南电信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律专业,高级经济师。谭先生已提出辞职。

独立非执行董事:

朱武祥

男,1965年出生,现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金融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哈佛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接受培训。

陈少华

男,1962年出生,现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中国会计教授会会员,兼任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财务顾问。

乔文骏

男,1970出生,现为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分所主任律师。199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公司法专业,法学硕士。曾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等单位任职。

谈振辉

男,1944年出生,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校长、教授。198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名东南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博士。“863计划”通信主题第一、二、三届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糜正琨

男,1946年出生,现为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交换技术教研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专业,工学硕士。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专家组成员。

李劲

男,1967年出生,现任科讯技术交流有限公司副总裁。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其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李先生曾为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招商银行

(600036,SH)

执行董事:

马蔚华

男,1951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经济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

陈小宪

男,1955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常务副行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助理兼计划处处长、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副局长,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招商银行副行长。

陈伟

女,1960年出生,公司执行董事兼副行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资金计划处副处长、金融管理处处长。

非执行董事:

秦晓

男,1948年出生,公司董事长。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曾任中信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中信实业银行董事长等职。

魏家福

男,1950年出生,公司副董事长。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管理工程硕士、天津大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裁。曾任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总裁。

傅育宁

男,1958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英国布鲁诺尔大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招商局国际主席、招商局中国基金公司主席、招商局集团董事兼总裁。曾任香港友联银行董事局主席等职。

李引泉

男,1956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招商局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曾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招商局集团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等职。

黄大展

男,1959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曼彻斯特金融中心博士后。现任招商局金融集团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招商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董事等职。

谭岳衡

男,1962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招商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同时兼任招商证券监事长。曾任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经理、南方证券咨询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孙月英

女,1959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大学本科,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曾任中远集团总公司计财部副总经理、财金部总经理。

王大雄

男,1961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大学本科,高级会计师。现任中海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总会计师,同时兼任中海发展董事、中海集团投资公司董事长。

傅俊元

男,1962年出生,公司非执行董事。大学本科,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会计师。曾任交通部审计局基建事业审计处处长、审计局综合处处长。

独立非执行董事:

何迪

男,1948出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硕士。现任瑞银华宝亚洲公司副董事长。曾任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林初学

男,1959年出生,浙江大学工学学士,英国斯特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曾任中信证券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等职。

胡长焘

男,1949年出生,台湾淡江大学文学士,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学院高级行政管理班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

杨军

男,1959年出生,法学博士,现任平安保险公司顾问,中远股份、中海工程独立董事。曾任北京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盛亚洲执行总裁、所罗门兄弟公司副总裁、汉鼎亚太公司董事总经理、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

卢仁法

男,1939年出生,大学本科,高级经济师。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5

于1999年正式成立,其前身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始建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

本科生专业设置:法律学专业、经济法学专业、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学专业。12个专业36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8个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4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建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

法学院设有10个院属研究所(研究中心),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期刊《法学家》杂志,2个教学实践基地――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和地石律师事务所,3个教学辅助机构――法学院图书馆、中国法制信息港和国内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物证技术实验室。民商法、刑事法、宪法与行政法是全国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法学院

的前身为1926年建立的武昌法科大学。新的法学院于1999年由原武汉大学法学院和原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合并而成。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即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22个硕士点和7个博士点,其中,国际法与比较法又被评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

中国政法大学

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等12个校属院部。

中国政法大学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法学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声誉,50年来,学校在许多专业领域开创了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律史专业、民商法专业、经济法专业、诉讼法专业、比较法专业等都出自中国政法大学,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学博士也在这里诞生。

法学专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校设立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双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模式和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所有学生在入学2年后有机会选择学习第二专业,从而在5年内实行双专业、双学位的教育。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目前仅在德语专业推行,实行5年双学位和2年硕士连读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前5年学习德语专业和法学专业课程,获得文学士和法学士2个本科学位后,直接进入该校中德法学院成为中德比较法学研究生,经过2年学习(其中1年时间在德国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初创于1929年,1994年重建(含法律学系、国际政治系、社会学系、人口学研究所),2000年重组为单一学科的法学院。

学院现有法理学等7个专业硕士点,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备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授予权。学院先后设立了比较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法学教学研究体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法学院目前是该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拥有民商法学、法制史和宪法与行政法学3个博士点和法学理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9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

法学教育在清华已有较长的历史。1926年清华学校成立政治学系,就开始在该系开设法律课程。1928年改为大学后,正式设立法学院。1952年全国进行大学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工科大学,整个法学院被合并到其他院校。1995年,清华大学正式恢复建立法律学系。1999年清华大学建校88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式恢复成立。

法学院设置“法学”本科专业,自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除法学必修课程外,还要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必要的跨系选修课程。法学院现已取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刑法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含20个研究方向)和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西南政法大学

于1953年正式成立。学校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的基础上,相继合并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政法学院等5所院校的法学院、系而成立的。1978年,学校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司法部部属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政法大学。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目前为止,学校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法学学科体系最齐全、法学教学科研力量最雄厚、在全国法律及法学界有很大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学校设有4个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和刑事侦查学院、应用法学院等共计12个学院,已建成以法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经济法学科已发展成为部级重点学科,是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类部级重点学科。同时学校获得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有权在10个法学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并拥有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浙江大学法学院

最早于1945年8月在老浙大成立。1999年8月,原杭州大学法律系及政治学系、原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原浙江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和德育部等9家单位合并成立新浙江大学法学院。其中,在公法、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口与发展、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等特色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拥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11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JM)和“两课”教师硕士培养点。法学院现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

吉林大学法学院

是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吉林大学法律系(1948年建系)的基础上创建的。现设有3系2所1社,即法学系、经济法学系、国际法学系、法学研究所、吉大律师事务所和《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

学院现有刑法学、法学理论2个博士点;有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等9个硕士点。

南京大学法学院

是目前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法学教学科研院系之一,其前身是著名的中央大学法学院。学院设有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经济法系等3个系,国际经济法等5个硕士点,另成立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东方法律文化中心及中山律师事务所、南京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专业机构。

本科学生一二年级主修法学基础课程,从三年级开始按不同专业方向有所侧重,同时鼓励3个专业学生交叉选课。

厦门大学法学院

1926年6月厦门大学设立法科,下设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系。1984年12月厦门大学与福建省联合办学成立政法学院。1998年9月政法学院更名为法学院。至1999年4月厦门大学法学院成为具有管理实体性质的学院。

学院有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4个硕士点和国际法学博士点;学院下设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法律系国际经济法及台港澳法研究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中山大学法学院

肇始于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国立广东大学法科。1993年7月,法律学系与社会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以及人口研究所组成法政学院。2001年9月,中山大学撤消法政学院,以法律学系为基础建立法学院。

法学院设有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学3个本科专业,国际法学等8个专业硕士点。

华东政法学院

国际商务硕士范文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学校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0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农业推广硕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5个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

目前,全校师生正按照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团结拼搏、众志成城,为建设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