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例6篇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1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电影;震撼;艺术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连创多项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电影总票房已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新闻周刊》一再撰文介绍电影的轰动效应,称冯小刚导演为“中国的斯皮尔伯格”。本文从影片的题材、情节、细节、场景、表演等几个方面,对电影《唐山大地震》进行简要评析,认为《唐山大地震》无愧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大片。

一、“灾难”的题材:支撑情感诉求的起点

《唐山大地震》以“灾难”为特殊题材。人类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无数次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灾难也一次次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伦理道德。不少人记忆犹新的“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次单纯的自然灾难,更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中国的道德伦理、公俗良序的一次检测。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电影以“灾难”为题材,唤起人们对一段历史的回忆,展示了人们对死难者、幸存者以及生还者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不如说通过大灾后灾区重建,特别是灾难心理的重建,体现人类在灾难面前所爆发出的顽强意志、不言放弃和自我拯救以及互助互帮的大爱精神。

《唐山大地震》中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等特技效果,让观影者从视觉震撼中感受大灾难给生命带来的痛楚。同时,又跳出物化的灾难,把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人生命的脆弱、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人性本真,都用直白加艺术的方式加以解读,以此由表及里,从生理到心理,从表面现象到心灵思考,从自然现象反射社会精神,足以使观者艺术地体悟到一种审美和心灵上的“地震”。

二、震撼的情节:触动观众深层的神经

“先救谁?”“儿子还是女儿?”电影在大地震发生后就把一个很大的难题留给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那个母亲十分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而这个决定改变了她那个家庭每个人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才慢慢抹平的情感泥坑。影片情节可谓感人至深,正因为大爱的人类、善良的人性和良知的呼唤,才更加显示艰难的人生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也让观众在心灵震撼的同时,领略到来自艺术的感人肺腑的“震撼”。

笔者认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成功的主流影片。《唐山大地震》的背景是灾难,内核是亲情。《唐山大地震》没有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成为《2012》《阿凡达》式的特效大片。作为故事的背景,只用了4分钟去展现“23秒”大地震的场面,但也够触目惊心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更令人心灵震颤的表达。

三、微妙的细节:感悟历史的真实瞬间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横跨30年历史的灾难片,如何还原20世纪70年代的生活情景是冯小刚导演面临的一大难题。剧组为了真实再现当时的风貌,一比一搭建了城市一角的实景。张静初首次看到场景时非常震撼,“我第一天到达他们搭的76年唐山那条街,一进去我就傻了。因为真的里面什么都有,有电影院、邮局。”方大强的饰演者张国强认为场景的真实是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特别历史、表达灾难主题的基础,像红旗大院、前进食杂店、 供销社、小卖部、路灯、电影院、医院、群众演员的服装、自行车,等等,把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不容置疑细节上影片确实下了工夫,还有尽可能用当时的一些道具,小到一个铅笔盒、饭盒,大到缝纫机和那个时代的衣柜、箱子等不少小细节,比如说方大强给孩子买冰棍的六分钱、北冰洋汽水、放冰棍的保温桶等,细节上基本上是无懈可击。在庞大的道具量基础上,冯小刚导演更是精益求精,对所有细节都注意周全。张国强透露:“包括那六分钱的道具,冯导都要自己看看是不是70年代的,就精细到那种程度。”

另外在细节的处理上,杨庆祥认为电影中表现的现实主义洞察力也值得称赞。杨庆祥说:“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方登在噩梦中惊醒,养父和养母赶紧冲进孩子的房间,养父过去帮女儿按摩,接下来的镜头是养母很生气养父的表现,说:‘孩子都多大了,你怎么能穿成这样进孩子的房间?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很好地表现出导演的现实主义洞察力。还有就是冯小刚对方登这个角色的把握,方登的心中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但是她一直很沉默,话不多,用沉默来表现力量,没有什么比无言能表现更大的力量。 ”

四、特效的场景:勾勒跨越时代的回忆

在计划拍《唐山大地震》时,冯小刚就强调特效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能表现好这场地震的话,以后故事的基础就没了,后面的情感纠结等就很难存在。为此,冯小刚专门请来韩国团队负责现场特技,助阵解决“营造真实地震氛围”的大问题。比如地震在晃的时候,什么东西不倒呢?就是圆的东西,就是工业用的烟囱不会倒,只会折断而不会散掉。树、电线杆不会倒,只能移动,这是团队经过很多的资料分析出来的。所以《大地震》是朝着真实的方向去做的,做的东西就是让它第一符合物理反应,第二质感特别真。正如冯小刚解读《唐山大地震》特效时,称其比《2012》更显真实。

对于“唐山大地震”之前的动物反常现象,冯小刚选择了“蜻蜓”,当时有文字记载,“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100多米、自东向西飞,持续约15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的声响……”而冯小刚称他收到的信息是200米宽,10公里长。影片中,这个场景是通过特技完成的,冯小刚自信地说:“如果我不说,观众不会相信那是电脑做的。”

关于李晨的“断臂”,这个现场特技是拍不出来的,团队在他的胳膊上做上跟踪点,在电脑里把胳膊擦去,再在上面弄上一个三维做的小“肉揪”合成起来,就是现在的效果了。还有就是70年代唐山的全景,现在上哪找去?早就旧貌换新颜了,这是在他们搭的实景基础上,用三维加绘画拼成的。在震后的大全景废墟的镜头里,他们也加了许多救援的三维人和车。

作为故事的背景,只用了4分钟去展现“23秒”大地地震的场面,但也够触目惊心了;而用大量笔墨去显示地震带来的社会地震,利用艺术化手法,一次一次放大,用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一个地震后支离破碎的家庭,描述他们经历地震32年来顽强生存、抚平震痕的心路历程,这却是一种更令人心灵震颤的表达。总的说来,影片的特技效果确实是一个亮点,勾勒出人们一次次跨越时代的难忘回忆。

五、真情的表演:展示艺术的无限张力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电影。徐帆的表演有突破,陈道明、吕中的表演到位,张静初的表演也可圈可点,李晨更是表现不俗,这些都是电影值得关注的。

作为全剧灵魂人物,徐帆把母亲“李元妮”演活了,为此,她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无论是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时的绝望,还是不肯搬新家只怕丈夫、女儿记不得回家路时的固执,徐帆用不着痕迹的演技,塑造了一个在极度自责和痛苦中,煎熬了30年却从未放弃希望的母亲。这般炉火纯青的表演既得益于徐帆多年积淀,也与她的个性有关――和李元妮相似,骨子里透着执著。

剧中陈道明也让人眼前一亮,他饰演的养父王军官深爱女儿,内心和妻子一样,唯惧她终有一天会离开,但父爱的大度又让他支持女儿按自己意愿到外地读书。小登的不辞而别,把意气风发的他折磨成一个失魂落魄的老人。陈道明把父亲心中的爱和痛,演绎得十分到位,让人倍感温暖之余却唏嘘不已。

本片开始的大地震部分,有人拿它跟灾难片来比,灾难片一般是指向未来的,力求动作夸张,而《大地震》这样的电影诉求是指向过往,应该力求真实。以数字特技来实现巴赞的“现实渐进线”和纪实主义的理想,这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新的电影课题。尽管商业大片在2010年的中国电影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是以现实主义艺术思想表现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主旋律影片仍然是中国电影的主角。在我看来,把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现实作比照,现实主义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正处于一种“景观”式的现实主义状况之中。这不但是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心态,更是国家电影的发展模式,电影美术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正如当下中国主流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同样进入到一个“景观”式的现实主义美术样式之中。

六、纪实的美术:产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力

2011年10月,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霍廷霄凭《唐山大地震》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诚然,《唐山大地震》中霍廷霄放弃了他以往绚烂华丽的美术风格,而以纪实化、生活化的方式精雕细琢当年唐山地震后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横跨三十余年的动人故事。毋庸置疑,三十多年来,唐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震前的老唐山消失了,而电影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借助实景的重新搭建,营造容易唤起人们历史回忆的场景空间,霍廷霄的“含而不露”美术观念和真切纪实的视觉效果,让他第四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难怪霍挺霄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表现横跨30年历史地震灾难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我们也不难看出《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电影美术近年来的一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电影中一幕幕奇异的真实景观以及电影的梦幻空间很大一部分是由美术师们创造出来的。由此,我们进一步分析社会变迁和当代思潮对中国电影美术产生的影响,电影人一方面以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野审视历史积淀下的社会因素和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他们把电影美术和当代艺术思潮、新艺术手段等联系起来,不仅仅把真实当做电影美术的惟一标准,而且有效地把影像造型、服装道具和场景空间统一于电影的美术造型之中。

总之,《唐山大地震》一反“灾难片形式大于内容”的固定创作模式,影片中的情感震撼超过了特效的震撼。可以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展示中国人大爱、友善的心灵史诗,真正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正如《当代电影》主编张建勇用“震撼、感动、兴奋”来形容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感想,他认为《唐山大地震》最强烈的震撼是用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手法所展现的唐山人民的心灵状态。毋庸置疑,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灾难”的题材、震撼的情节、微妙的细节、特效的场景、真情的表演以及纪实的美术,打动了观众的情感,触动了观众深层的神经,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是亿万观众难得的“艺术大餐”,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大片。

[参考文献]

[1] 周星.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萍.影视导演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2

《唐山大地震》自7月22日内地公映以来,票房已破6亿,轻松超越《建国大业》,坐上了国产商业电影票房的头把交椅,成为今年以来继《阿凡达》之后吸金能力最强的商业电影。伴随票房而来的有泪水也有口水,称赞的很多、谩骂的不少。《唐山大地震》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它的公映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在影片全国公映前揭开了这部影片的投资、运行与利润分配模式,即唐山市政府与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共同运营并分配票房收入,其中唐山市政府以一半的出资额,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专栏作家老愚对《唐山大地震》的这种运作方式颇有微词,对影片中政治权力的加盟更是愤愤不平。“政府为收‘维稳’之利,从投资、宣传再到营销,可谓不遗余力。”老愚说出了很多反对者的心声。参差多态,本应该是健康理想的市场氛围,但我们需要看到市场反响热烈的缘由。

蹩脚的主流电影

赵汀阳严正地提醒我们政治要想获得合法性与正当性,至少必须包括以下两项最重要的内容:利益和文化政治。所以,任何国家都需要它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谱系。文化政治的推行方式是多样的,电影也可以成为它的方式之一。

持自由主义态度的观众总希望,政治与市场绝缘,主流意识形态不要出现在商业电影中。这自然只会是一种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望,因为在他们最向往的自由王国――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商业电影的全面渗透同样概莫能外。

1994年,《阿甘正传》在美加两地共获得了近3.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曾经有一位教授告诉我,这部电影非常糟糕,原因不在于它的叙事拙劣,恰恰在于它技巧娴熟地向美国乃至世界观众推销美国主流价值观,以驯服臣民。所谓的“影评人”还乐此不彼地将它推荐上各种荣誉榜单。上述学者的确道出了影片的核心,但全世界的观众都“心甘情愿”掀起“阿甘热”。可见,影片中是否有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阴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与观众的心理需求融合在一起。

中国人总不情愿将古老的文化政治与新兴的文化消费形式联系起来,因为主旋律电影并没有深入理解中国百姓的内心,也难让中国人由心底里赞同,更别提让老百姓自己掏钱买票去看。中国发展主旋律电影已经几十年,少有电影找到了官方与民间关注的结合点,从《孔繁森》、《云水谣》、《张思德》、《抉择》到明星云集的2009版《建国大业》,虽然依靠特殊的体制保证了观众数量(大部分为团体购票),终究也没能成为百姓认可的经典影片。

诚实的商业样本

平心而论,在这群带着脚镣跳舞的导演中,冯小刚跳得最好。《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足以证明这个论断。冯小刚是诚实又精明的商人和导演。一部要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不一定就要关心天下、国家,更无必要将所谓的“小家”和“大家”对立起来,为“大家”舍“小家”,结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弄得观众口服心不服。普通观众真正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小家、自身的眼前利益,至于关心天下命运,只是酒足饭饱之后的消遣。这一点费孝通早在他的《乡土中国》里提出来,并以此揭露了儒家的“家―国―天下”伦理体系的困境和逻辑悖论。家、国、天下三者构成了水纹的差序格局。家处于这一同心圆格序的核心位置,越往外扩,情感依赖就越小。亲人是人际关系中“善”的最后堡垒,只有家庭的和睦温暖才是中国伦理价值体系的牢固根基。

正是因为影片中的那位苦情妈妈与女儿、养父母与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牵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绪,赢得了泪水和掌声,所以不少人骂冯小刚利用中国人的眼泪赚钱。影片的确有煽情之嫌,可它终究是一部商业片,它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电影就可以不讲道德,它应该符合观众内心的健康期望,毕竟它会让生活在焦虑麻木之中的当代人重新温习自己的亲情。这是中国式的深厚情感,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才能感动。

对于这部吸金大片,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决定将其作为中国的电影代表作角逐奥斯卡,参评最佳外语片奖。官方显然过于乐观,这种积蓄已久的企盼心情可以理解,对它的艺术水准总还需要客观看待。票房与需求相关,与艺术水准却无必然关联,否则,那些一流的艺术作品也不会被束之高阁。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3

【关键词】大众传媒 城市文化 文化名城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积淀。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深深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在整个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唐山的各项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唐山的经济影响力将逐步扩大。探讨大众传媒如何承担唐山城市发展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研究大众传媒塑造文化名城的途径及方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用媒体的影响力助推唐山文化名城建设

按照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唐山市把建设文化名城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的要求下,大众传媒应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唐山文化环境的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唐山各新闻媒体应紧密联系实际,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城市文化气息,对提升唐山城市文化品位和水准起到助推作用。

2、用媒体的公信力塑造成熟的城市心态

在塑造唐山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大众传媒要高度重视媒体文化内涵建设,强调干预社会生活、为受众服务、遵守道德规范等;要统一思想,以务实、开放、负责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通过自身的公信力塑造成熟的城市心态。《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环渤海新闻网和《唐山手机报》等几大媒体应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树立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形象,不断拷问唐山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科学、不和谐因素,为塑造文化名城提出理性和科学的建议。

3、用媒体的权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唐山自1990年1月始持续22年开展“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对此,全市各新闻单位加大了工作力度,扩大了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农村有线广播等传统载体,手机短信、单位滚动字幕、地方或单位的网站等新兴传播平台,大力宣传学雷锋十佳事迹,在全市营造“学雷锋、作奉献、全力打造爱心城”的浓厚氛围,在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唐山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广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开通的“六频一网”要清晰分工、明确定位,提高日播出节目总量,搭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播平台。通过频网互动,拓展宣传舆论平台,提升宣传的影响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担当起主流传媒的社会责任。

二、成为构建文化名城的先锋

1、重视文化内容的整合传播

整合传播基本要求是一致性和协调性。在城市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①唐山市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对全市的文化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划、运作,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进行统一设计。然后充分利用传媒的特质,在多个传播平台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网络上进行传播,构成整体宣传唐山、推介唐山的集团优势和规模优势。

2、建设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

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②这些价值观或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市民提供了行为的参照,也为媒体提供了指导标准。唐山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流报刊、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应通过多渠道加大对唐山城市精神及创建文化名城的宣传。报纸可以专门开辟专栏宣传介绍唐山的文化,电视台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节目让更多的唐山市民了解建设文化名城的目的和意义。而在议程设置上,既可以是专题板块、系列板块的宣传,也可以是有规划、长时间的宣传,还可以是对一个突发事件的集中报道,从而引导公众朝着媒体设定的议程去关注和思考,使市民时时刻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投身到文化名城的建设中。

3、助推文化产业化

唐山新闻媒体要围绕建设文化名城这一战略目标,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吸引投资的载体,注重与各类资本的对接融合。传统媒体如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必须对接新技术,创新传播形式。唐山的媒体集团也应充分运用数字互动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手机电视、手机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

三、构建富有唐山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性因素。③因此,要正确认识全市文化价值潜能,并将其传承与发展。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1、挖掘、传承历史文化资源

大众传媒应以“大唐之山”做好“大唐文化”、“滦河文化”和“远古文化”的探索、发掘、传播和推介。如唐山电视台可以推介唐人文化园、滦南北河水城、曹雪芹文化公园、呔商系列文化产业项目为切入点,制作专题片专门介绍唐山历史文化内容,展示独具魅力的唐山根源文化,着力打造唐山历史文化品牌。对于、曹雪芹、成兆才、张爱玲等历代名人,做好“历史名人”的挖掘、整理和介绍。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也应开设专门的宣传渠道,整合各自优势,构成立体式的新闻媒介,共同对唐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广泛和系列报道。

2、展示厚重的工业文化资源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北方工业重镇”,拥有工业发展史上的“五个第一”。在确立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之后,唐山通过挖掘水泥、陶瓷、煤炭、钢铁等工业文化资源,构建起以工业文化为符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大众传媒应借此在打造唐山工业文化品牌上有所作为。如为展示“北方瓷都”的风采和实力,从1998年开始唐山已连续举办了15届中国陶瓷博览会,唐山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等主流媒体对此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使“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成为唐山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唐山对外形象的窗口。为动员更多的市民关注、支持、参与陶博会,唐山劳动日报社2012年8月就开展过“两报一网”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的“我为陶博会献一计”征文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可以在环渤海新闻网开辟《从开滦看唐山》专栏,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展现具有唐山特色的工业文化史,使媒体成为大众阅读唐山工业文化的“实物读本”。

3、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唐山能否成为“文化名城”,要看唐山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宣传的最佳模式,莫过于通过网络媒体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一些大型网站类似于新华网、新浪、网易等都开设了旅游频道。唐山本地的网站如中国唐山、唐山热线,虽开设了旅游板块,但内容乏味,呈现方式单调。环渤海新闻网可以增设旅游频道,进一步扩充内容、增加板块、创新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唐山电视台也可小成本拍摄一系列以旅游为关注点的微电影,全面展现唐山旅游亮点。

4、诠释、强调唐山的文化符号

三十多年来,英雄的唐山人民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铸就了新唐山的崛起之魂。《唐山大地震》、《唐山绝恋》等影视剧的热映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成功提升了唐山在国内外关注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众传媒应以此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号召力,协调、组织更多的单位、民盟拍摄真正属于唐山人的影视作品或者宣传片,采取大手笔全面诠释、强调唐山大地震的文化符号。中国网络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大地震幸存者回忆录》、《512汶川地震纪实》便是成功的典例。

2006年6月,由《沂蒙晚报》和《烟台晚报》共同组织的参加过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部分医护人员“重返唐山”活动,引来国内众多媒体的共同参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纷纷聚焦这次山东部分医疗队员的“回唐之旅”,并以大篇幅报道。国家、省、市三级媒体联动,使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活动的报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唐山大众传媒可借鉴上述经验,报刊、电视、电台及网络四种传媒频繁联动,大力推介唐山抗震纪念碑及其广场、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和唐山地震博物馆这一系列景区,这是唐山的标识,更是唐山精神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现代城市人们的精神食粮之一,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唐山的大众传媒要凭借自身的传播功能和宣传效力,推动唐山文化名城的创建,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合作,推动城市与公众的互动。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大众传媒自当有责任与唐山一起创建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①吴江文,《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误区探析》[J].《新闻界》,2009(1)

②林映梅,《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J].《教育文化论坛》,2011(6)

③④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8(9)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4

我承认,我也在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是,哭归哭,到底还是保持了起码的警惕性。就是你得注意是什么情节或者台词把你弄哭的,演员的表演是在煽乎你的眼泪呢,还是扎扎实实跟着人物走的……

应该说,哭过了之后鄙人再想想,还是觉得眼泪没白流。电影精神主旨根植于“亲情”,这一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土壤,这样的泪水,值得长流。再比如演员的表演,陈道明有一场戏,那场戏我估计很多观众都不会流眼泪,因为并不算苦情。那场戏是说陈道明第一次在电影院见到小方登,别人都说那个孩子看上去内向不好相处,但是他最后一眼看小姑娘的时候微微笑了一下。俺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那个千里有缘一线牵的爸爸,他对这个女孩儿的喜爱、欣赏与理解乃至没有边际的包容都在那一笑里表达出来了。陈道明那场戏分寸把握得毫厘不爽,过了,要不不真实要不把那个男人弄猥琐了;不到位,后面那种亲生父亲般的大爱就站不住脚。你在陈道明的那一笑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无限美好,它让你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情愫,这种情愫让人类在苦难里能够仰望到一丝光明。当我的泪腺被电影开头摧枯拉朽的大地震尽情蹂躏的时候,到这里,它终能为心灵的安慰和踏实而释放泪花。

如果说陈道明的表演出色是源于演员精湛的演技的话,电影多处细节台词的处理都可见到导演和编剧的竭尽用心,而不是像别的大片一样只在噱头上动心思。故事在一家四口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中展开,三分钱的冰棍,一台简易的电风扇,元妮说双胞胎姐弟嗑瓜子都是嗑大头,姐姐弟弟争吃一只西红柿……就是这一切丰满了那个时代的那个故事。对电影没有太高要求的我,未必要在电影院或哭或笑,只要看到妥帖真实如自个过往的生活,令人有如见到久违的朋友般的会意与舒心,这,也是我观影的幸福感受。

这就是一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它把一个故事讲牢实了,让它接了地气。大概所有的投资方都要吹捧自己的导演,譬如张伟平吹捧张艺谋,王中磊也要吹捧冯小刚,他吹捧冯小刚是“国民导演”,这一回,投资方对导演的吹捧总算不会让人太脸红。

应该说,电影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三十二年的人生要浓缩,的确很难表现得很丰满,后半部难免有赶故事之嫌。特别到了汶川大地震,这种说教戏简直是一大败笔。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5

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道闪掣云霄的蓝光刺亮了河北唐山的天空,紧接着大地开始疯狂的抖动起来……

现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我去看了首映。它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便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一个看似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急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以及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与怨恨,还有的博爱无私,这种种惟妙惟肖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影片中,最精彩和最催人泪下的场景,无非是故事主人公在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生死抉择。这时,我的心也似乎跟着碎了,一个母亲怎能丢下自己的亲骨肉哇!

当心灵开始刺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无奇的感情是那么弥足珍贵!正如那句台词所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让主人公愧疚了一辈子的话,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真正的含义。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可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珍惜现在,恐怕这也是此影片真实意义所在。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选择有信心战胜困难,只有自己有了信心,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世界才会更美好!

其实,《唐山大地震》影片那么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拍摄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人群混乱,采用了电脑特技。与演员动作相结合,看起来惟妙惟肖。这可与大型科幻电影《2012》的制作效果相同。在其中,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更深一层体会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贵。可看出,这部影片的主创工作人员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我十分欣赏这部大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正如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产生的巨变,却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理的创伤!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范文6

一、5・12汶川地震对四川及成都形象破坏的潜在危机

5・12地震过后,国内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大篇幅实时追踪报道。应该说,这些报道基本是事实,但根据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媒体对灾情过于集中的报道会放大事件的负面效应,在人们心理造成了四川及成都是一个生活及经济的“危险”之地的刻板印象。以下就以外媒对此次地震的部分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害报道形成的四川及成都的形象伤口。

首先,国外媒体对灾害的严重性作了大量报道。如地震当天,法新社报道,“一场大地震今天震撼中国西南,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学校和居民的房屋被震垮。”美联社称:“今天中国中部地区发生震级达7.8级的强地震,建筑物剧烈摇晃。惊恐蔓延至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新闻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向世界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2日报道称,“在成都,居民们纷纷来到街上避震,一些建筑出现裂缝,部分水管破裂。”这种报道使得外国人对成都的城市公共安全情况产生进一步的担忧。

其次,媒体认为受灾区具有投资风险,对地区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如日本《东京新闻》5月14日以《日资企业意识到地震的风险》为题刊发了有关报道。该报道称:“虽然日资企业没有直接遭受大的损失,但是成都等城市的日资企业要恢复往日的生产和经营,还需要一段时间。”美联社东京5月13日电:“在5月12日的地震发生之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和其他在中国四川省有业务活动的日本公司已经暂停在该地区的业务。”“丰田公司发言人本间秀明说,在公司对四川省的合资企业的情况进行评估之际,公司将暂停该合资企业的生产。”“雅马哈公司在成都的电子元件厂的生产也已暂停,而富士通公司在成都的半导体企业也将在今天和明天关闭。”

再次,对次生灾害危机的大量报道。俄罗斯《晨报》5月18日发表文章《危险疾病威胁着地震灾民》,称:“四川省目前生活用水紧缺:水只够饮用,不能用来洗浴,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卫生的情况。此外,埋在废墟里的遇难者遗体很容易引发传染病。”“当前已知道的情况是皮肤病患者数量激增。很多身处灾区的外国记者感觉瘙痒难忍,身上起疹子。伤风感冒蔓延的可能性也很大。”“但当局担心更危险的肠道疾病会引发和蔓延。”

此外,一些报道字里行间也充斥着“偏僻”、“贫困”等字样,对四川、成都的建设成就及经济文化实力造成严重遮蔽。国内媒体虽无心伤害四川及成都形象,但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地对灾情严重的连续报道,客观上将对四川及成都形象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灾后的区域及城市形象修复问题,可以借鉴中外一些地区及城市的做法。

二、灾后国内外地区及城市的形象重建措施

世界灾难史上有许多地区和城市在灾后进行了重建,不仅在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在较短时期内修复了良好的区域和城市形象。以下就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它们各自采取的措施。

⒈丽江:以“安全”为核心导向的媒体危机公关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9度,伤亡17366人,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人民币。但在震后短短十年间,丽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一改而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名镇。

灾后重建阶段最迫切的是解决人们的安全感问题,丽江城市形象重建最重要的启示是对此极富成效的媒体公关战略。2月3日丽江地震,5日晚丽江地区旅管委领导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坚决表示“玉龙雪山没有垮、丽江旅游不倒”,节目在央视“焦点访谈”和“中国报道”播出后,使海内外对震后丽江旅游状况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为日后丽江旅游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3月17日丽江迎来了日本26人的旅游团队,这是地震后第一个旅游团队,标志着丽江旅游接待工作正式恢复。丽江电视台、《丽江报》记者随团采访,《中国日报》《大公报》《云南日报》《东陆时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分别在黄金时间和要闻位置进行了报道。第一个旅游团的示范作用极大增强了人们对丽江安全的信心。随后又有多家国内外媒体进入丽江采访。通过媒体危机公关,把丽江灾后的真实情况传递给世界,消除人们因信息不畅造成的疑惧心理。当年丽江旅游业就得到了恢复和增长,到1996年9月底,到丽江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5.9%。

⒉唐山:多种文化产品协同宣传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惨烈的地震之一,西方媒体曾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然而30多年后,一座崭新的城市重新崛起。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跃居河北首位,成为全国18个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唐山在大地震后,利用影视、书籍、报纸等多种文化产品协同宣传提升城市形象。1986年,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唐山大地震》从2006年3月13日起在四川地区首轮三集连播。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推出特别节目《唐山1976》,立体地、深入地回顾了这场灾难,深刻地体现了亲历者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和力量。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日子里,《燕赵都市报》进行了一次时间持续三个月、总版数超过150个版面的大型策划报道《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祭》。《燕赵都市报》携手新浪网,联合全国各省市14家主流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唐山寻亲――寻找30年前废墟上的感动”大型媒体行动,寻找30年前曾经给予灾难中的唐山人民无私援助的亲人、亲情。“感恩的唐山”成了媒体的高频词,“唐山的感恩”也情动中国。“唐山寻亲”在一个广阔的时空层面实现了媒体互动、报网联动、城市共鸣,营造出一个声势浩大的寻亲浪潮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

⒊新奥尔良: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巨大影响力积聚人气

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所到之处暴雨、洪水成灾,其中“爵士乐之城”新奥尔良受灾最为严重,全城80%被水淹没,死亡成千上万,昔日的花园城市沦为一片泽国。

自从“卡特里娜”风灾肆虐后,遭受重创的新奥尔良就陷入坎坷的重建困境,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巨大影响力积聚人气就成为其恢复昔日运动重镇形象的法宝。当NBA理事长大卫・斯坦恩(David Stern)在2006年5月22日宣布2008年的NBA明星周末活动将进驻新奥尔良时表示,尽管有些人出于安全考虑对新奥尔良的全明星周末心存顾虑,但无论如何,对于这座在废墟之上重新站立的城市,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他说:“新奥尔良市在2008年2月将会成为世界的篮球首都,并且向全世界展示新奥尔良是对全世界敞开大门的,欢迎全世界与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商业交往。”届时TNT电视台将向全美进行赛事现场直播,而且全世界大概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将现场直播全明星对抗赛。此次全明星周末活动预计可带给新奥尔良超过9000万美元的相关收入,不仅大为提振当地的经济与士气,也希望借NBA吸引更多重大运动赛事回笼,这才是新奥尔良NBA明星周末初体验的最大收获。

事实证明,以上这些措施对区域形象重建的作用是巨大的,效果是显著的,对四川及成都形象修复和提升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重建四川及成都形象的基本思路

形象修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媒体、学术界、文艺界、普通民众等各个社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需要灾区人民的努力,也需要全国乃至全球各界人士的理解和参与,需要付出时间耐心细致地推进。下面从几个方面大概探讨一下其基本思路。

⒈重视“安全感”及地震命名问题

灾后形象重建有两个问题应引起特别重视:首先是“安全感”问题,这是形象重塑的基础。政府部门应及时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调查本地的安全、疫情等情况,并通过各大媒体把真实信息到各地,以消除因信息阻滞带来的疑惧心理。其次是地震“名称”的命名问题。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如狂风骤雨般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容易让人误以为整个四川地区都是生活和经济的“危险区”。但事实上经济受灾最严重的汶川等地区只有一些食品加工和小的冶炼厂,对整个四川经济的影响并不大,而特大城市成都并不在余震区,大体上并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有必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统一为这次地震以“5・12地震”或“汶川地震”命名,避免对四川及成都形象造成更大的伤害。

⒉控制流言传播

在进行形象重建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控制流言在社会上的传播。阿尔波特认为,流言传播有“锐化机制”、“扼要机制”和“同化机制”,使得流言在一传十、十传百中逐渐走形,如果得不到及时澄清,便会产生谣言,危及社会稳定与大众利益,对已受损的城市形象带来致命打击。

汶川地震后,网络上盛传“两大传言”,不少网民互相转帖,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激愤。其一“成都女警占用抗震帐篷喝酒打麻将”,但经有关部门认真查实,该女警自5月12日起一直在抗震一线日夜苦干,从未跨进该帐篷一步;其二“红十字会买药虚开发票”。说中江县红十字会购买1万元救灾药品,却要开5万多元发票,听来令人发指。但经仔细调查,“中江红十字会”所有人员自5月12日起已全部投入抗震,既没有接受过任何钱财捐赠,也没有买过任何药品或医用器械,纯属子虚乌有[2]。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类流言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政府或公共机构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对这些机构形象的损害将在长时间里难以修复和弥补。

⒊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和观点,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并加以再传播,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意见的传播“往往比直接的大众传播更具说服力,因为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更容易被受传者接受和相信”。[3]因此在重建形象的过程中,应努力争取意见领袖的理解和支持,使重建工作更快捷更广泛更有效地推进。

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该识别什么人或机构才是意见领袖,例如有关的专家、明星、著名媒体评论员等,甚至一些企业都会呈现出意见领袖的示范作用。其次,在信息传播上,可通过一些专家研讨会、电视对话节目、有针对性地新闻事件策划等活动,使政府意图通过意见领袖传达给公众,使得这样的信息更具信服力与传播力。再次,要保证这种意见领袖式的传播效果是可控的,做到信息传递的真实有效。在企业示范效应方面,在四川地震十天后的成都,腾讯和成都市政府正式签署了一份投资总额为5.5亿元的合作意向协议。双方联合宣布,腾讯将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5.5亿元,建设腾讯成都研发中心、信息处理与客服中心。这类企业行为也为投资者坚定对成都的信心以及在恢复成都城市形象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

⒋有效使用媒体重塑形象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同时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成为城市形象重建的最重要渠道和手段。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本土新闻媒体应当认识到恢复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这一历史任务。四川部分媒体在这方面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5月20日《华西都市报》就刊登了《大震未伤四川元气》的文章,明确指出:“作为四川省经济最为发达的三极,成都、绵阳和德阳的主要工业都位于市区,大体上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四川、成都的本土媒体应把媒体发展与当地城市建设紧密相连,把地方形象恢复和提升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发现危机征兆,并及时向政府传递信息;满足受众全面了解信息的需求;正确引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战胜危机重建区域形象;影响政府决策,实现政府与社会及企业的良性互动。

四川以外的媒体所做的报道因为其客观立场更能为广大受众接受,特别值得关注。这些媒体关于地震对灾区的经济活动影响有一些相关的正面报道和评估,对区域和城市形象的重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一些其他地区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会对城市形象重建产生负面作用,例如四川省卫生厅官员打志愿者事件在全国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这对四川的灾后重建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四川相关部门应对这类报道应该进行一定的统计和评估,并通过加强媒体公关工作与省外媒体特别是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主流媒体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使之成为塑造和发展地区良好形象的信息平台。

借助国际媒体在全球树立良好的区域和城市形象。在遵守国家新闻宣传政策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外宣传。紧紧围绕灾后重建、古蜀文化、道教文化、三国文化等具有跨国效应的关键词加大外宣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⒌利用多种文化产品提升形象

利用影视、图书、戏剧等文化产品提升区域和城市形象是一种容易为人接受的方式。影视文化传播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直观美好印象,并且影视文化具有累积传播的长效效应,流传时间越长,为城市形象带来的无形资产价值就越大。[4]拥有城市背景的文学作品也会让读者对主题城市产生美好的想象和记忆。

目前这一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当中,多部影视作品将在近期内推出。如中影的《汶川168小时》正在抢拍中,准备今年10月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决战汶川》已进入后期录音阶段;峨影集团还与西部电影集团联袂创作电影《5・12北川不相信眼泪》,并于5月底正式开机等。峨影集团还将与全国兄弟电影集团、电影制片厂合拍“抗震救灾”系列纪录片。一批抗震救灾的文学作品也通过媒体家喻户晓,《愿天佑中华》《孩子别怕》等诗篇打动了千万人的心。5月22日河南郸城泥人张振福含泪创作的泥塑《温总理视察汶川灾情》首稿完工。5月26日,杨飞云等画家集体创作的抗震绘画《热血5月・2008》举行新闻会。5月底演绎地震灾难中爱情故事的舞蹈《破晓时分》在湖南卫视上演。如此众多的文化产品将把汶川地震这一历史刻在人们心中凝固成不灭的记忆,并将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作品所起的功用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还原地震惨烈场面和宣扬抗震救灾精神,更应该着力打造出一批既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又有深厚的审美意味的精典作品,利用地震题材,发现人性光辉,背景性地实事求是地还原全面的四川及成都形象,提高区域及城市的美誉度。

形象修复千头万绪,四川省可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设立专门的“区域及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研究中心”,经常性地举办一些高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四川及成都的历史文化资源、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持续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等;利用地震的影响力,转变与扩充内涵,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强化民众对区域及城市形象建设的参与意识,形成立体互动的形象重建体系。假以时日,四川区域及城市形象修复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炳庠:《寻找开启一座城市的“密码”》――《燕赵都市报》2006年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策划活动解读[J],《今传媒》,2007,(11):6-8

[2]凌河:《要警惕谣风重起》[N],《解放日报》,2008-05-28

[3]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