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案例范例6篇

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方法在医学院、法学院和军事院校的教育实践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倡导管理案例教学法,并推广覆盖至学院2/3的课程。直至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案例选编、出版发行等完善的管理案例体系,建立了校际案例交流中心,每年更新使用超过四百个案例,在校生要求完成500个以上的案例阅读分析。20世纪80年代经中美大连国际合作项目开始引入中国,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为了培养秘书学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协助领导有效地进行组织管理。学校开设了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必然会用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在教学场景和管理情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案例答案可能是多元的,不侧重于描述“是什么”而强调“为什么”,是最优解决方案的选择。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教练、导演和仲裁员的角色。

一、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指引学生运用企管理论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团体思辨求解过程中职业能力得到训练,运筹帷幄间吸收管理经验的养分,经营管理理念入脑入心,对于今后适应错综复杂的企业管理环境大有裨益。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检索收集案例关联资料,做读书笔记的学习热情,学生从中受到教益。案例口头表述环节,透过演讲及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案例分析报告的书面写作练习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写成内容具有一定深广度的说理性文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为了搞好案例教学,迫使教师不得不加强自我学习,开阔视野掌握大量的企管资料,无形中促进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管理专业教学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将与日俱增,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当下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困境

所用案例多零散独立、烦冗,缺乏系统性,容易使初学者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用于教学讨论的许多企业案例来自国外教材原文翻译,譬如微软、索尼等外资大型企业。还有某些援引国内海尔、联想等企业的新闻报道案例,鲜有契合秘书学专业特色,基于秘书视角思考管理问题的素材,缺乏今后主要就业方向的中小型本土化区域型企业案例。类似于空中楼阁式的案例架构不利于学生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拓展。师生实践经历欠缺,导致分析归纳深度不够或游离实际,学生停留在问题浅表的想象之中,无法提出问题解决的周全方案。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激发。习惯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生,对于需要较多前期资料准备,现场参与投入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有畏难情绪。案例分析课前,一般要求学生阅读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分析作业。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看案例,敷衍了事。草草书写五六行字便提交。有的学生甚至临阵磨枪,匆匆忙忙地在课堂上完成。阅读量小、作业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影响课堂讨论效果。每次学习小组的划分不固定,成员松散,相融性、互补性差。团队组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等问题使得学生案例讨论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案例分析活动组织不力,往往开头热烈,结尾潦草。案例分析课仅仅是老师一个人在讲企业故事,其个人陈述往往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倾向,影响学生回答案例问题时的走向,容易造成人云亦云,不利于创意的萌发。教师难以有效引导,迫不及待地自揭分析谜底,自问自答。学生过多纠结于细枝末节的问题,讨论出现跑、偏、漏题的现象。分析倾向于选择成功企业的案例,其实经营失败的企业研究价值不容小觑,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著作《大败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旨在训练和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管理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案例教学方法运用规律和技巧的把控有一定难度,加之管理科学独特的权变特征。教学中的案例撷取往往沦为原理阐述的注解。学生无法较好地从案例分析课中汲取管理原理、要素及技巧的精华,不利于创新、批判思维养成和现实管理能力的突破。

三、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革新路径

(一)精心选编企管教材及案例

增加教学案例经费投入,购置公开出版的案例集和新近发行的案例分析教程。加强对专业教师案例撰写能力的培养,使其充分娴熟地运用案例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增添案例的趣味性、可读性,教案中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关键人物塑造,充满感染力的深刻管理哲理。确保案例时效性,淘汰陈旧案例。本着实用性、针对性、代表性的原则,扣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案例的甄选,结集成册。案例涵盖多种行业,呈现企业发展脉络,从不同成长阶段时间点上取用编选。改变过去以纯文字定性描述为主的案例教学,精选的案例应图文并茂,配以视频播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互动、交互的多媒体案例库,内容包括国内外企业成败案例、学生创业企业案例、本地企业专项问题案例、企业流程各环节热点问题案例等资料供学生查阅自学,保持每年更新1/3的案例。

(二)细致做好课前筹备

课前准备阶段,教室课桌成U形摆放,桌上放置学生姓名标牌,便于辨识,拉近师生距离。配置多块黑板及移动白板方便展示、记录和总结。教师考虑学生当前知识储备状况,提前一两周下发难易适度的案例资料供学生阅读和深入思考,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做好案例分析的前期准备。指导学生制订完成作业的进度计划,监督跟进。利用微博、微信、慕课等互联网手段开启网上案例讨论模式,为正式的分析课做预热。任课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前提下妥善做好分组工作,一般以4—7人为宜。人数过少讨论不热烈,意见缺乏代表性。人员过多则导致众说纷纭,难以调和。每个学习小组有班干部,作为气氛调动的积极因素。每组学生学习能力相当,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建竞争团队,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小组中有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有人负责写作报告文案,有人负责案例主陈述,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资源的统筹协调。约定案例讨论发言规则,要求组内成员必须发言,对不踊跃参与案例探讨的学生,要相应扣减团队竞赛分值。形成团队间比学赶帮的正向舆论,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增长才干。

(三)周密组织教学过程

《学记》有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重于说教,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不要有顾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当追问、反问。安排学生作为计时员进行时间的调控,教师观察并恰当指导学生的讨论、演讲技巧。首先由学生代表做10分钟—15分钟的开场白,介绍案例背景及需要讨论解决的症结,教师随后补充并明确分析方向和规则。为了防止出现冷场或争辩不休,教师可以采用提供一些案例新信息或重组新的讨论方阵,请真实案例企业人员现场答疑或播放企业人员访谈视频等形式化解僵局,使讨论沿着教学目标逐层推进。管理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训,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有问必答。可采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证法,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此观点进行推理演绎,随后引出观点中的偏颇,最终使学生意识到先前认知中的欠妥之处。充分利用好角色扮演法辅助案例分析,学生进入案例情境,扮演管理者、执行者等角色,体会站在不同立场下的抉择和考量。每每在案例讨论时会有某些新的发现和原先预设未曾料想的问题,这些案例学习中的真知灼见师生要做好心得记录惠存,避免遗漏。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集体备课时记录可作为参考。教师对于学生的案例分析点评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以权威话事者的形象出现,随意打断他人发言,批评否定。教师要多一些教练的角色成分,要待学生酣畅淋漓地充分发表意见后,再做启发式总结评价。在点评过程中,对于案例分析全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适时褒奖鼓励,肯定其成绩。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从正面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分析原因,以期改观,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分析意见和创新观念给予赞赏肯定,中肯地点出讨论中的不足,并将剖析思路甚至调研经验和盘托出分享给大家。教师可鼓励各学习小组代表来做总结收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案例分析课上的讨论收获转化成书面成果,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案例分析报告。书写报告由标题、案例概括、分析建议、教师评语、附加表格五个部分构成,避免空谈,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教师可将自己写作的案例报告或以往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范式供大家借鉴。对于案例分析作业完成不好和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教师要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原因做好疏导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要点面结合,主要囊括课前作业,课堂表现,书面报告和团队表现等方面内容。学生课上发言次数、质量、时间把握等课堂参与表现占成绩评定的30%-50%。加权分数采用强制分布法,每班将有5%的低分者将接受教师的问询,以适当压力唤醒学生求知欲,恪守评分标准,避免教师据学生平时印象给分不公正进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下次分析时调整策略,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有效整合案例资源

实战经验是笔宝贵的财富,学校出台政策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走进案例分析课堂举办讲座、报告。将第一手的管理前沿咨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企业对管理人才规格的真实需求。深挖校友及实习学生资源,案例分析课穿插邀请创业校友或已经在企业担任管理职务的校友,现身说法讲述企业经营真实案例。选用实习生的企业实践报告,在分析课上结合工作实际介绍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植管理实践,教学与研究相融合,积极筹措成立企业管理案例中心,分享案例教研及最新学术成果,集思广益优化并推广案例研究方法。定期举办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校园大奖赛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活力,争取企业冠名资金及赛事指导智力支持,通过现场PPT陈述,团队互辩和评委提问、点评等环节激荡思维,决出胜负。待该活动做成校园品牌后,可以举办校际联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使用数码影像技术,全程摄录案例分析课堂,为教研及学习者提供借鉴。有序安排教师到国内外商学院访学和进修,学习前沿管理学科理论和领先案例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地调研,参与管理咨询活动。采访企业各级人员,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自主编撰走访企业真实案例。学生的亲身感悟使案例分析课更缤纷多彩、生动鲜活。作为管理问题研究的一种手段和管理教育的方法,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并驾齐驱,加快学生管理知识向管理技能的生成。坚信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必将使秘书学专业的管理教育活力焕发、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刘柯.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5(23).

[2]王友云,郭征帆.秘书学本科专业管理学课程开发探析[J].秘书之友,2014(5).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2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的宗旨是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性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有效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能力的一门核心课程。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该课程的应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应当注重培养各自实践的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习该课程的基础,实践的应用是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核心部分。可是,在我国高校中,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并非如此。当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所谓灌输式的教学,指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在接受教学,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识记,忽略知识的实际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老师呈现的教学课堂气氛相对死板;同时在该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严重脱轨。目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带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案例教学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运用的作用

案例教学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的运用起源于美国哈弗大学的教学改革,其在创立之初就直接将案例教学运用于该课程教学中。哈弗大学的教学具有举世瞩目的效果,其在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直观的将知识与观点展现给学生。哈弗大学案例教学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带动了世界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一)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理解与掌握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只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递,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处于被动状态。《教育心理学》曾有言,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中应处于主动状态。当前我们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传统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在理解时处于空洞状态。因此,案例运用于该课程中,以现实的企业案例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应用的情景,同时还能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案例中涵盖众多的知识点及知识结构,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梳理,核查出重点知识。当然,在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应当能够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相联系,有的案例中可能囊括了书本中多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需要运用综合知识分析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案例的有效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案例教学,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如前文所述,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处于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其带领学生学习。在老师能力受到限制时,学生的能力发展很难得到提升。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有效的避免该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其组织课堂进行时,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有效促进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还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其大胆的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朗的叙述给同学和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就是能够对该知识的运用。在其表达观点时,该学生同时也是在对理论知识的整理。可见,案例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其他的各项能力同时获得提高。

三、案例教学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课程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的一分支,其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多相同之处。案例教学于美国哈弗大学创立。我国将案例运用于教学,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美合作中,系统的将西方案例教学运用于我国工商管理学科中。工商管理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其中,企业管理战略学科是培养从事企业管理职业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与道德的人才。案例教学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因此,老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笔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实施,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案例教学才能够有效实施。老师在实施案例教学开始之时,应首先向学生授与必要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生分析企业应如何进行战略评价的案例时,老师应确认学生已经掌握GE矩阵、波士顿矩阵以及生命周期等基本的战略理论知识。唯有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案例才能够展开讨论,学生才能评价各种战略在企业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并运用进实际的案例中。

(二)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老师在教学之前应搜集和整理选择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选择案例,老师应注意案例与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有关。同时该案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在讨论案例时,有助于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对学生讲授企业多元化的理论知识后,可以选取海尔多元化的案例让学生对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而学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老师将案例表述之后,学生应对该案例进行思考。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寻找案例的关键因素,并随时翻阅有关材料。对案例的案情、症状进行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做好对案例讨论的准备。

(三)案例教学的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主要是为了向学生说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不同方面的思考,阐述自己对案例的观点和看法。讨论案例时,学生应当各抒己见,互相辩论。老师在案例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讨论家电企业内部竞争结构案例时,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在讨论较成熟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个新问题,如可引进国美家电在竞争如何提高竞争,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若出现偏离案例的主题,应及时将正确的讨论主题牵引进案例。

(四)教学案例的教师总结

学生在案例进行讨论之后,老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对学生的评价做到恰如其分。在指出学生讨论中优缺点的同时,还可以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在案例处理中是否正确。例如,在讨论分散行业战略的案例中,学生的考虑也许不够全面,教师在对该案例总结时,将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学生在思索中就能注意对该知识重点的掌握。

四、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在对该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案例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案例教学的重点是讨论,老师应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次,案例教学中案例解决措施,应让学自己摸索。案例中解决的措施,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后获得,而不应通过老师直接传授。最后,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始终保持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运用需要连贯性,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互相结合。

五、结语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3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边或多边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1、准备环节。准备环节包括案例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准备。高质量的案例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 保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应注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系统性地组织案例教学内容。

2、研读,教师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事先交与学生,并下发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进行分析或查找相关资料。

3、讨论。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老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给与否定,应激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先让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作总结,然后由教师全面总结,同时强调信息,指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加深课本内容 。

5、实训。为巩固案例学习的知识,课后安排与案例有关的实训作业。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灵活运用。

在案例教学法中 ,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好的案例,既能融合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企业管理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具体运用了以下几点。

一、选取案例

1、精选案例。选取的案例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分析理解,要紧扣课本,不脱离课本知识。例如在讲公司制企业时,我们紧扣课本知识,,举出大量的公司让大家了解。比如近几年来学生安置的公司,,上海振华港机,富士康,中大,格力,三星等等企业。学生知道这将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去向,因此有了想了解企业的愿望和兴趣,这时候让学生查资料逐渐了解公司的区别,老师做课本知识的总结,这样效果比老师宣讲效果好很多。

2、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典型的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反应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能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经营思想一节中,选择“海尔集团发展史”这一案例来进行剖析,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问题。例如,海尔早期是一个连年亏损几十万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会很快扭亏为盈?他现在还进入电子发达的韩国和日本,靠的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供一些海尔的资料,让学生探究,分析,思考,讨论,总结,让学生从海尔的案例中总结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

3适度选取反面案例。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反面案例的选取,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焦点或热点问题,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起来会更热烈。比如讲到质量管理的时候,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广议。通过此案例的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同学们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二、巧用案例

案例的选取要注意课时安排,在一堂课上大量地引用案例,会浪费时间,效果不一定好,尽量用短小案例。例如讲到经营方式中资本经营时,以海尔最初发展为例,并以吃了一条“休克鱼”为题,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互动

在案例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营销中的促销时,教师模拟了一个推销现场,有销售员,产品,顾客,学生乐于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有培养了实战能力。

四、巩固成果

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或总结。学生根据案例讨论情况,理解思考,可以写出全面深刻和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总结,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角色是演员,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而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职责是提供意见咨询问题归纳总结。为了拓展思维,教师应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同类的的案例及与案例有关的补充材料。

2、案例教学法注重学习过程,而非追求标准答案,学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案例教学强调归纳推理,而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寻求实际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思路。

3、案例教学法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教学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并不排斥理论教学法,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解决,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因此,企业管理的教学,既不能传统的理论教学从头讲到尾,也不宜整个课程全部采用案例教学。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4

关键词:企业融资 融资环境 战略管理 集团型企业

融资战略主要是企业根据将来长期发展对资金的实际需求情况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来对资金的筹措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长期的谋略。这样在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同时让企业的融资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企业进行融资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企业长期吸纳资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然后让企业的长期资金成本得到降低。所以对集团性企业的融资战略管理案例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本文则主要对某集团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案例来对集团性企业的融资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

1 集团型企业融资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1 集团性企业的实际管理主要有下面这几个方面的特点:管理的协同性、统一的规范性、利益互动依存性以及集团总部的主导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才决定了集团性企业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时的可行性。

1.2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间接融资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集团性企业在融资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去及时解决的问题,比如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对间接银行融资比较重视;信用比较缺失,这样就会导致融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融资结构也不是很合理等。

通过分析集团性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集团性企业是具备良好基础的,而传统融资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为企业融资活动的改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融资战略在运用和筹集资金的时候主要是从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的,在集团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环境经常都在发生变化,采用融资战略才能够让企业资金的运用效果和供应能力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2 融资战略管理理论

融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的环境情况,为了能够让企业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来对企业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和长期的谋划。而融资战略目标就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时间内需要完成的资金筹集的总任务,它不仅包括了资金筹集的数量,同时也包括了资金筹集的质量。在实施融资战略的时候需要建立在集团集权式的管理上。企业的融资战略应该要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同时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融资活动来影响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的时候,融资战略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同时还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当企业的经济战略不断变化的时候也需要对融资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3 集团企业融资战略管理:基于某集团的案例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这个集团性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取得今天不错的成绩和社会地位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该企业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支付危机。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开放了外贸交易权,使得该企业之前因为政策性形成的垄断市场开始逐渐消失,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开始失控、职工的价值观念扭曲、在实际的扩张中比较盲目。这样就最终导致了这次支付危机的发生。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就需要对经营战略进行相应的改善。该集团性企业在面对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采用的是主动去适应的方式,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导向,推进市场化发展的战略,加强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让企业在新的外部环境下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业务进行重组,这样就让企业的生存空间拓宽了。

该集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模式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选择,融资活动从逐个的点转变成整个集团的面,融资实务从单一的银行信贷转变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而融资战略也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4 集团型企业融资战略管理:由某集团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4.1 制定融资战略。在对融资战略进行制定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对企业现在和以后可能遇到的融资环境进行分析和了解,而在对融资环境进行分析时则主要可以从外部融资环境和内部融资环境来进行。通过分析和判断融资环境,能够有效的形成融资战略的主导思想。其次是选择融资战略目标,融资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了要满足资金的需求、降低融资的风险以及降低融资的成本。最后就是评估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也就是企业在财务风险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融资金额。要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战略,前提就需要确定出融资能力,它会对融资的战略走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4.2 实施融资战略。在制定出融资战略之后,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自身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就能够得到明确,同时再根据投资和经营的资金需求就能够确定出企业以后的融资目标。随后就需要实施融资战略,在企业的整个融资战略管理体系中,融资战略的实施也是最关键和最后的环节。它主要就包括了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战略实施体系的建立、反馈融资战略以及调整和评估。

5 结束语

在集团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融资战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和实施融资战略体系,能够让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债务结构更加完善,企业的整体资源消耗会降低,最后就能够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提供良好的资金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唐静.基于EVA的集团型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

[2]贺克明.我国集团型企业的财务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3]薛清梅.民营企业融资的战略管理与制度变革[D].东北财经大学,2005.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5

关键词:小微企业 商贸企业 营销管理 案例研究

河南某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品牌家具油漆在河南市场的销售,其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是装修公司、木工材料厂及家具生产企业,属于典型的工业品。经过5年的发展,公司成绩斐然,在河南省的家具油漆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第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虽然面临良好的经营形势和发展环境,但该商贸公司内部的管理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该公司为商贸公司,其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营销管理问题。公司的管理者希望通过一些列的营销管理改革突破企业瓶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经过笔者对企业的深入研究,发现该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乱局与危机: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该公司看似良性发展、营业额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却潜伏着不可避免的乱局和危机,最为致命的是,公司员工素质较低,且来源单一,都来自于该公司总经理张总的农村老家,张总老家所在的农村村民大都在全国各地从事家具漆的袋里和销售,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成功的榜样,在榜样的带动下,许多年轻的村民在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就远走全国各地进行油漆的经营和销售,这些员工在对油漆行业有较深的了解,来公司工作目的性较强,就是在掌握该行业的技术诀窍后转而自己独立从事该行业,因此员工稳定性极差。公司客户资料大多数掌握在这些业务员手中,业务员离职后,通常会成为一个竞争对手,这会丧失公司部分有效客户,损失严重。此外,公司薪酬考核制度不合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够;业务员的日常管理也缺乏手段,存在不规范现象,业务流程存在不合理之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很多问题仅存在口头上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由于十几名员工全部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现代管理理念,对现代管理理念不了解,管理思想落后。

二、分析与诊断:以管理咨询的眼光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受该公司委托进驻该公司后,对全部二十余名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全面了解公司存在的问题,获得了更有价值的一些信息。该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00余万元,毛利率约为30%,净利润率约为10%,这一方面显示公司仍属于小型企业,另一方面显示公司总体来说仍较为健康,短期不存在亏损和难以生存的问题。其次,公司总经理张先生本人是初中文化程度,初中毕业后跟随农村老家的一个油漆经销商从事油漆的销售,掌握了该行业的客户资源、进货渠道、技术诀窍之后,另立山头发展至今。总经理本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公司面临的核心难题是销售团队的稳定性,每一个即将离职的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竞争对手,如何解决这一核心命题,是解决该公司的危机的重点。

三、解决方案:整合的营销管理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笔者与企业管理者一起,制定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如下:

1、贯彻现代管理思想

通过与该商贸公司总经理的多次沟通、交流,让其不断开拓管理思路,理解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公司人力资源核心价值及培养理念,通过沟通,引导明晰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企业文化、人才理念等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设立客户服务部

就客户资料掌握在销售员手中、销售人员离职会丧失一部分有效客户这一现象,我们提出公司应设立客户服务部,其中包括销售专员和客服专员,销售专员主要进行市场的开拓及客户拜访,客服专员主要进行电话营销,对已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客户维护,做好客户档案的整理和存档。通过将原来业务员独立承担的两项职能分开,减少了人员离职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3、拓宽招聘渠道

为了避免销售人员来源单一的问题,建议该商贸公司面向社会进行招聘,一是可以避免现有销售人员来源单一、目的性强问题,二是可以提高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公司发展奠定夯实基础。随后公司在社会上招聘了4名销售专员和6名客服代表。

4、改善办公环境

公司以前不注重办公环境,但是在社会上招聘一些高学历(大专学历)的销售人员后,为了能够留住这些人才,必须要有相对较好的办公环境。为此,公司在郑州市繁华路段租了新的办公场所。为了避免老销售人员将其消极的、随时准备辞职成为公司竞争者的这种文化传递给新的销售人员,决定老销售团队在原有办公地点办公,新销售团队在新的办公地点办公。其实质是重建了一直销售队伍,而且这只销售队伍是按照营销职能进行分工的,有效避免了人员离职对公司的冲击。

5、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各尽其职、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要求进行岗位划分,明晰了销售专员、客服专员各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使公司员工各就各位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和发挥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为该商贸公司公司编写《公司销售部岗位说明书》。

6、销售区域划分

为避免公司现有销售员与新进公司的销售员业务区域的重叠,建议该商贸公司公司对现有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对老销售员未涉及到的区域、准备进入的区域、购买过公司产品现在不再购买的客户(流失的客户资料)让新的销售专员和客服专员进行开拓与维护,避免新老销售人员业务与区域的冲突。

7、薪酬考核设计

分析公司现有薪酬体系,针对薪酬体系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薄弱的问题,重新设计公司的薪酬考核制度。新的薪酬考核制度包括基本公司、业绩工资、考核工资、福利工资、工龄工资五大模块。其中增加销售客服人员的考核在薪酬中所占比重,从员工考勤、客户维护、市场拓展、客户满意度、客户资料完整度五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考核。新增工龄工资部分,以此对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鼓励员工在公司的长期工作。

8、客户档案管理

客户档案管理是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做好客户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营销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与交易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有重要作用。我们提出主要从客户交易数量进行划分,把客户分为A类、B类、C类、D类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对应不同的管理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客户档案分类管理表

四、后续:营销变革效果与新问题

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该商贸公司的销售团队和业务流程再造、薪酬设计已经初步完成,销售团队的也已经招聘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在职训练,新的销售团队已经能够胜任工作,最初的设计思想已经完全实现,老的销售团队的销售额保持了稳定,新组建的销售团队的销售额也越来越高,很快超越了新团队的盈亏平衡点,实现了盈利。公司总经理也表示说经过这两三个月的沟通、交流,他的管理思路开拓了很多,在管理中加入了更多人性化元素,如记住员工生日给予一定的补助,就体现了关怀员工的管理理念。

一年以后,笔者重新去拜访该商贸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额基本上翻了一番,其中新组建的销售团队的销售额占了其中一半以上,公司的员工氛围有了较大提升,整体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公司总经理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仍然不足,已经比较熟练得几个员工也出现了离职的倾向。据观察和分析,最近离职和即将离职的员工几乎很少去从事直接竞争的油漆销售行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人员不断理智总不是好事,新人不熟练的销售技巧给公司的销售额进一步提升造成了障碍。我们综合分析后任务其理由仅仅是员工太年轻了,刚刚从学校毕业,都面临着职业定位的问题,我们提出今后在招聘人员时,一是尽量招聘那些又过几年工作经验、尤其是已婚的员工,其责任感、稳定性都会有大的提升……

五、思考与启示

1、解决思路的由来

中小企业是在不断变革中发展壮大,需要不断解决各个发展阶段中面临的问题。该商贸公司经过五年的发展期,尚未摆脱创业初期企业的发展模式,首先需要在管理思想上进行突破,需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改变“人治”局面,通过规范的、科学的管理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企业管理案例范文6

S企业营销系统诊视

一、企业背景

1.企业性质:国有企业,正在转制之中。

2.产品种类:调味品。

3.销售规模:年销售额1亿元,在全国市场拥有9个区域办事处。

二、营销组织架构

1.营销组织架构示意图

总经理

企划部 销售公司

广告人员 调研人员 区域办事处 储运部

2.营销各部门职能

(1)企划部:执行公司下达的营销计划;具体的市场推广和广告传播活动;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空白市场进行开发。其中广告职能主要承担公司整体宣传和区域市场局部宣传,审批办事处广告宣传要求并直接执行或授权执行。调研职能主要承担对区域市场推广成效的调查,一方面了解市场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对办事处工作做出评估,并向总部提供相关报告。

(2)销售公司: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开发经销商并进行管理;货物运输;货款回收;管理销售人员,处理销售问题,解决销售纠纷等。

三、营销组织运作模式

1.营销操作系统的运作模式

该企业的营销操作系统由企划部和销售公司构成。

(1)企划部的运作模式:①以市场推广活动为核心工作内容,主要是广告和促销。②承担了新市场开发的职能,即在空白市场帮办事处开发新客户,然后再交给办事处管理。③为决策层提供营销策略规划的依据和初步方案,主要是广告和促销活动的计划,并承担营销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

(2)销售公司的运作模式:①采取销售责任承包的模式,销售人员在一定费用的支持下负责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并由此获得基本工资和提成。提成分为两个层次:一为基本目标,二为优秀目标,实行不同的提成标准。②承担区域市场的部分常规推广活动,主要是针对经销商的炒作。③销售人员的实际工作重点是管理现有经销商,而不是开发新客户。④销售人员只对整体销售额负责,而不对某项产品的销售额负责。⑤公司以销量作为销售人员的惟一考核标准。

2.营销应用系统的运作模式

(1)市场调研:由企划部负责,依靠企划部人员自身的力量对一城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时间根据公司总部的要求确定,偏重于定性考察。

(2)广告传播:由企划部负责,主要是进行媒体广告的投放计划。

(3)促销活动:企划部负责整体的促销活动,办事处负责区域性的常规促销活动。

(4)客户开发:由办事处和企划部负责,但实际上是企划部在运作。

(5)渠道管理:由办事处负责对经销商进行管理。

(6)人员管理:由销售公司负责销售队伍的管理。

(7)物流管理:由销售公司下属储运部负责产品仓储和配送。

四、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1.经销商对本产品的关注不够,如何有效开发及管理客户?经销商经营产品较多,只重视名牌产品和差价大的产品,中档品牌受冷落,对本产品的重视程度受到影响,且不愿下功夫推广新产品。

2.销售人员不注重开发新客户,如何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销售人员只愿意通过现有客户来完成销售目标,缺乏开发新客户的热情,只好由企划部协助开发。

3.销售人员业绩增长幅度不大,如何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市场区域的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

4.如何提高营销推广活动的效果?销售人员在推广方面缺乏专业性,而企划人员无法应付大量的市场需求。

5.销售人员对新产品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新产品推广的成功率?销售人员只关心能带来最大销量的产品,并将资源倾向于销量大的老产品。

五、营销管理系统的诊断

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销售人员缺乏对经销商的系统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完善的销售绩效考核体系,销售人员压力不够;企划部和销售部的职能分工不清,办事处客户开发依赖企划部;企划部对销售一线的专业支持不够;缺乏合理的营销政策,市场行为基于短线思维。之所以存在这些原因,根源在于企业营销管理系统的缺陷。

1.营销管理操作系统的欠缺

(1)表面上看该公司营销组织架构兼顾了市场和销售两种专业职能,但实际上这两种专业职能内容的划分不合理并且模糊不清。网络的深化完善和市场维护应该是销售办事处的核心职责,但企划部却承担了直接开发客户的工作,其本意是协助销售部门,实际上却造成办事处产生依赖性,而企划部本身由于人民有限也不可能将工作做到位,同时由于占用了过多的人力和时间,企划部无法提升市场推广方面的专业水准,无法有效推动销售进一步提升。

(2)企划部作为一个策略规划和执行部门,主要应为决策层提供专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并指导和协助销售部门执行公司政策。但实际工作中,执行政策却成了企划部的主要职能,造成公司高层决策时缺乏专业部门支持,仍然是凭经验决策,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整体营销运作能力。

(3)企划部在自身建设上也不完善。一个完整的策略规划包括产品研发、产品线规划、价格体系、渠道建设、促销整合、营销过程控制、费用预算及控制等环节,而该公司企划部只做了促销和部分渠道方面的工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2.营销管理应用系统的欠缺

(1)缺乏成熟的分销网络建设模式。表现在办事处的力量很薄弱。这种结构必须依靠经销商的力量才能运行,而完全依靠经销商的模式在当前已发生根本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是没有生命力的。

(2)缺乏系统的分销网络管理模式。办事处不知道如何对渠道进行管理,仍是采取落后的传统模式。销售人员只重视同经销商搞好个人关系,以拉回款为核心,缺乏完善网络和引导经销商的意识,渠道管理非常粗放。在这种缺乏公司系统支持的个人行为中,市场只会逐渐萎缩。

(3)缺乏系统的市场推广模式。销售人员对如何提高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如何推动经销商开展市场推广束手无策,而公司也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模式,一切凭经验行事。

(4)缺乏有效的销售业务管理模式。营销政策、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以销量为考核目标、以提成为销售奖励,势必使销售人员短线思维,在行为上不重视对市场进行系统的推广,同时公司也无法有效掌控销售人员行为、掌握市场真正信息,无法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这反映出公司高层的思路是短期的,只考虑了销量的完成,而没有考虑能否获得持续性的增长。

六、营销管理系统重组的突破口

1.重建营销管理模式

(1)调整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职能范围:将新客户开发的职能重新划分给销售公司,使办事处真正承担起市场开发和管理的核心职能。

(2)明确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职责:建立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工作运行模式,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对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作出要求。

(3)改变责任承包的销售模式: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费用管理和销售业务管理体系,引导销售人员的行为向建立稳固的市场基础发展。

(4)建立综合的销售业绩考核制度:不单纯以销量为考核指标,增加分销网络管理和市场维护的软性指标,重点在于市场体系的巩固。

(5)丰富企划部的工作职责:不仅着重于战术型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更要强化企划部在策略规划方面的专业职能,使企划部承担起市场研究、产品研发、价格管理、品牌管理、费用控制等方面的重要职能,真正为公司高层提供专业的决策依据,不让企划部成为一种形式。

(6)增强企划部的专业人员:提高企划部的专业运作能力,尤其是市场研究、品牌管理、广告促销管理、战略管理等关键专业人员,从而为销售一线和决策层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

(7)增加专门的产品管理人员:对每类产品和新产品给予足够的关注,确保产品的毛利水平,维护产品的良性发展,并提高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建立起完整的产品推广体系。

2.整合营销操作系统和营销应用系统

(1)明确各系统自身的专业职责:企划部要承担整个营销策略规划和营销推广计划实施的职责,而销售公司要承担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客户管理、资金回笼、销售队伍管理等职责,使整个营销系统的工作能形成一个整体。

(2)构建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关键业务流程:内部业务流程包括计划流程、报告流程、信息流程、执行流程等,而系统之间的流程包括产销流程、供销流程、产品研发流程、配送流程等,要通过建立这些流程来保障营销体系的高效运作。

(3)对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对接并确立沟通制度:在保证同样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业务流程,并且在营销大环境中处理不同业务流程间的关系,确定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和责权认定,通过良好的沟通来保证整个营销系统运作效率的最优化。

(4)在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包括责任确认书、时间保证、责任人、仲裁处理和责任处罚等,避免无谓的组织内耗。

七、营销管理系统的重组方案

1.营销操作系统的重组方案

导入由上海至汇营销咨询公司开发的市场平台和销售平台营销管理系统,对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形式、职能范围、部门设置以及运作流程等进行重新规划,以满足市场发展对企业经营的要求,保证各种专业职能良好运作。

(1)企划部的规划包括:地位和组织构成、职能范围、工作内容、流程管理和互动管理、绩效评估等内容。

(2)销售公司的规划包括:分销网络体系、分销管理体系、销售推广体系、销售组织体系、销售人员体系和销售后勤体系,建立以综合管理为核心的销售运作模式。

2.营销应用系统的重组方案

(1)建立综合的销售绩效考核制度:包括销售软硬指标评估、销售心态评估、竞争形势对比评估等内容,全面评价销售人员的绩效和发展潜力。

(2)建立完善的分销管理制度:重点强化销售人员对经销商的系统管理,包括区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终端管理、价格管理、费用管理和内部管理等内容,提升经销商的经营水准。

(3)建立专业的销售业务管理制度:改变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要求,提高销售人员开展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强化市场拓展的系统性,建立牢固的市场基础,建立顾问型、市场型的销售队伍。

(4)建立品类管理模式:细化对产品的管理,提高每类产品的盈利水平,维护每个品类和品牌的良性发展,并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启 示

企业在创立、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基本采取以销售为中心的营销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进入成长阶段后,随着规模和销售额的增长,单纯依靠销售人员的力量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而要依靠整体的营销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因此要采用以营销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种类迅速扩张,原有体系无法照顾好每类产品或业务的发展,因此要把不同的产品划分出来由专业部门管理,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组织形式。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普遍会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结构精简但专业职能缺乏,以销售人员管理为重点,销售计划、物流和事务性等职能很欠缺。(2)组织结构规范但效率低下,部门设置较完善、分工较专业,但部门内和不同部门间需协调的事务大量增加,造成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3)企业上级与下级职能不对称,上下级在执行营销计划时无法有效地配合。(4)市场部与销售部专业性分工不明确。(5)组织结构不能随企业发展及时调整,造成管理上的瓶颈。(6)人员素质无法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管理工作无法按新组织架构顺畅运转。

结合上述案例的诊断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落后的组织形式是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而许多企业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建设。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要因时调整,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销售部门,其职能范围和工作要求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2.完善的营销管理操作系统是企业各项工作高效运作的前提

营销管理操作系统也即营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而各项职能部门高效运作的保障就在于这个环境是否良好,有没有创造一种完善的经营制度、高效的业务流程和顺畅的沟通体制。

3.营销管理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

营销管理的操作系统是应用系统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而具体的业务管理制度等应用系统则是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操作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应用系统的良好运作,应用系统的运作效果则反映了操作系统是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