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范例6篇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范文1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素养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健全人们的审美意

识。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择适当教学内容,采用层次性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写生绘画教学为主,减少临摹,通过分层练习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教学。低年级的学生应主要进行物体绘画练习,对他们的观察要求也应相对低一些。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中,应从简单的造型开始画起,甚至可以从简笔画画起,如果一开始就用很大的难度来要求学生,只会让学生畏难退缩,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所以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绘画要求。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

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并制订具体的目标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提示学生准备什么材料,预习什么内容,自学什么知识,

为下节课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等到课上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好重点笔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了解难点所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水平。

三、拓宽美术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我们要拓宽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利用多媒体和挂图展示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将记忆中美好的事物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审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的事物,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学生体验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初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黄杏丽.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J].新课程,

初中美术范文2

关键词:中学美术;色彩;写生;理解;构图;对比;整体;冷暖色调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10-02

现如今,初中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趋显著,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形成爱生活、爱自然的高尚情操。此外,成立美术特长班,开辟第二课堂,有利于发挥个体特长,体现素质教育,培养艺术人才。

色彩静物写生是初中美术基础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掌握和提高色彩画技法和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

色彩静物画的写生,通过对各类器皿、花卉瓜果和其它日常用具的描绘,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抒发作者的情感。画好一幅色彩画不但要掌握好明暗调子的素描技能,还要能更好地解决色彩写生中的空间感和色调的微差。因此色彩写生表现很活跃,是人们所喜爱的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初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同仁们各有良方,现将我在教学中多年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与同仁们进行探讨。对色彩写生的课堂教学,我的体会是:

一、理解是前提

理解是画者对所摆静物的色彩、形体等的感受和分析,这种感受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这幅画的效果。有人说:“画画只需要凭感觉去画,没什么好学的。”如果对于有相当经验的画者来说,只需凭感觉去画,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对初学者,必先学会“有法”。“理解”,就是在作画前和作画过程中,不断地去弄懂形体结构,透视变化规律以及什么是明暗五调子,色彩关系是什么,表现技法和要领有哪些,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色彩的补色原理怎么去实际运用,怎么去掌握色彩三要素作画,怎么去调整色块组织色调等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画画决非是简单的技术训练,而是艰苦的思维劳动。否则,貌似勤练但收效甚微。

二、构图是基础

色彩写生也要重视构图,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构图是色彩写生的基础,它主要帮助学生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物置、大小、主次、轻重虚实、物体间的疏密距离、前后重叠等处理都是画面构图上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色彩写生的构图,不仅具有素描写生的诸多要求,而且又要考虑色彩构成及情感的需要。因此,选取的角度多取半侧光、半逆光。这样所观察的角度,应是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布局稳定、光线集中,有利于画面的构图,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笔者平时训练时先让学生学会如何摆放静物。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速效构图训练,要求在十分钟内完成一幅比较小的画幅构图。通过实践,对提高学生的构图意识、构图能力、艺术修养很有益处。针对初中三年级将参加中考的同学,要实行多角度强化构图练习,以适应考试的需要。

三、色彩关系是核心

色彩关系是一切色彩画的核心。色彩关系包括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谐调,对比可以使物体更加突出,谐调可以使多种色彩统一在整体画面内。色彩对比在色彩画中是核心。在色彩静物写生训练中必须依靠和运用“对比”这一点去观察色彩,表现色彩。当画面的基本色调确定后,运用对比方法可以确定各个局部的色彩差异,通过对比判断出每一个体、每个局部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明度对比是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在色彩写生中上色前,通过比较,首先找出整个一组静物中最亮的、最暗的色彩。然后再找出每个物象受光部与背光部的明度对比值及物象之间的明度对比值。这样就能控制画面黑白的层次,使画面色彩不致混乱。纯度是色彩的饱和度。在要求学生对比明度的同时,还应通过比较找出这组静物哪些色彩最鲜艳,哪块次艳,哪块色彩最暗。上色时从最暗画到最鲜,步步为营。这样能避免“火”(色彩到处很鲜艳,纯度很高)、“灰”(色彩到处灰暗,纯度很低)或“花”(纯度缺乏层次有序的变化)。色相是指色彩不同的相貌,比如:红、黄、蓝、绿等等。色相对比是不同色相的颜色并置在一起,会存在不同强度的对比。换句话说,色相对比是指色感比较接近,但明度、冷暖又相差无几的色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通过比较,夸张地拉开它们的色相对比,使色感明朗化,画面响亮起来。如:那朵花是红的,红得很耀眼;那片叶子是绿的,绿得很含蓄;那天是蓝的,蓝得很宁静。冷暖对比。冷色是象征着海洋、冰川、森林的颜色,如:蓝色、群青等。暖色是象征着太阳和火焰的颜色,如:大红、朱红、中黄等。冷暖色的对比,能产生色彩艺术中最生动最富有魅力的艺术效果。物体的受光和背光部的色彩关系,决非单一的素描变化的对比关系。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受光部是冷色调,背光部一定是暖色调;受光部偏暖色时,背光部一定是偏冷。在一幅画面中,想正确处理好这些对比关系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同学们长期的练习与探究。

四、整体是关键

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使整幅画面好看美丽,色彩协调。要想达到整体和谐、主题突出,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练习。如:先深后淡、先湿后干、先远后近、先灰后鲜、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对于初学者,最感兴趣的往往就是如何表现好一个局部,热衷于一个局部,用一个个局部去拼接画面。如画一组苹果,不是和背景及左右前后的苹果整体比较、整体考虑、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的表现,而是一个个分割地逐个表现。某一部位画得已很具体,而另外的纸面还是一片空白。待画面全部填满后,却成了一幅主次不分、没有前后,没有虚实空间、没有统一色调,或灰、或花、或乱、或火的失败之作。这种分割地表现局部、拼接相加的表现方法,显然是进步缓慢的症结所在。凡是艺术作品,都必须以完整的效果给人们一个完整的美感。即使画面上有某一局部精雕细刻,但如果缺乏整体效果,这样的局部仍是不可取的。整体地看,整体地画,就是完整全面地观察、比较、表现。作画时应该笔东眼西、顾盼左右、反复比较,全面推进。所谓的整体着眼,局部入手,就在整体观念的前提下去做局部刻画,但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最好的局部当它影响整体效果时,仍然要将其去掉或者减弱。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的作画步骤,是最为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在素描训练中如此,在色彩静物写生中道理亦然。

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在美术特长班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

一“看”。看就是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或其它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优秀的色彩范画或专业书籍。学习优秀的色彩表现技法或理论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美术知识。然后在每次上课前,给学生做示范,看老师如何调色,如何处理构图、明暗、色彩对比关系以及步骤等。

二“练”。练就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把刚看到的技法用在自己的画面中,教师再进行辅导。我在辅导过程中从来不给学生改画,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示范画,从而以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纠正自己的缺点,使学生能够在写生中正确观察色彩关系,并能正确地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三“评”。评是把学生的每次练习作品集中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少批评缺点,在每次点评时,只给每个学生提出一点需要重点改正的地方。这样,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完成下次作业时充满信心,并且可轻松的把上节暴露出的问题克服掉。

初中美术范文3

我做了如下的尝试,使学生的绘画技能、文本语言与运用情感相结合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现在我介绍两种方法,以便共同探讨。

一、美术与文本整合

我利用美术与文本整合的方法,从初一开始,在美术课中,适当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绘画的内容为题材,进行小作文的写作训练。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又能解决时间短,思维反应要快的难点。首先以美术课题《我的故事》为题材,进行了写作训练的尝试,让学生仔细回忆过去自己的生活。先后又以《绿洲》、《星空》为题材,进行了写作试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动员与鼓励

在写作之前,我进行了动员和鼓励:现在我做一个小测验,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以《过去的日子》为主题内容,进行小写作练习,看哪一位同学写得好(动员并提出主题)。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不管写字多少,写不好不怕,只要敢于去写,敢于去锻炼自己。(当时,有个别同学一听说只给10分钟的时间,呈现出紧张和害怕的情绪。我便做适当的情绪调整,并给予适当鼓励。)

(二)引导与启发

让学生放松,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景,不同气氛的渲染表现主题。如:利用某种声音的听觉感和植物状态的视觉感等。(引导和启发,解决教学的重点;解决学生从何处着手构思的难点与害怕不敢写的难点。)

(三)指导与点评

有的作者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选取的角度既新颖又有趣味。通过“嘴里喷火,耳朵里冒烟”的侧面渲染,夸张的表现自己的生气状态,又通过整篇小作文紧紧围绕主题来描写,语言精炼,语句也很精彩。

还有的作品主题突出,能够结合卡通画的特征用生动的词语描绘。文中的夸张的词语及拟人语句用得很大胆,独具新意,具有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老师提醒语言应再精炼些,结尾处需要再推敲一下。

二、潜移默化

(一)组画法——即让学生自己组织画面构图的方法

我以不引人注意的“落叶”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写生训练。要求学生用几片树叶,自己组织画面的构图来完成。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再去表现其美。

(二)潜移法——即让学生发散思维,潜移情景的方法

让学生不要只想到:这是“落叶”,抛开你眼前所见到的落叶的感觉,把目光投入到自己的画面中去,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使你又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然后把这种情感用精炼的语言说一说,使其他学生的思维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切题法——即让学生挑选词语,再切入主题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画面的表现形式,多想几个简短的词语,然后从中选出:你认为比较符合自己的想法,能够表达自己心情的,再把它写到画面上去。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构思与题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投入到诗情画意的情感之中,使之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三、开放的材料选择

美术的个性化学习中美术作品表现更多的应是自我的认识和感受,教学活动中的开放选材和讨论形式,在美术材料的准备和课前学生的情绪准备方面,着重研究选材的开放,以多种材料的交替使用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同一节创作课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毛线、种子、果皮、报纸、铁丝、布贴等等,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研究和探讨的信心和兴趣。他们对材料的新奇感和探究欲,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驱使他们取得成人预想不到的成功。

四、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指导

初中美术范文4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初中学生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3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美术作为一门能够提升学生思想情操,能够使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理应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美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美术是一门个性十分突出的学科,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体会美与发现美;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绘画技能,通过绘画表达个人的思想。基于美术的学科特点,很多初中学生对美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然而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没有提出严格要求

美术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美术却不是一门考试科目,因此,虽然美术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目前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没有提出严格要求。美术是一门艺术,表面看学生可以任性的进行绘画,实际上确有其严格的知识性与技巧性,由于没有被列入考试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思想上出现了懈怠心理,没有按照美术教学的标准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理论知识与实际绘画结合不够紧密

美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影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美术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初中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美术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如果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势必会影响学生有效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绘画,也会影响整体的绘画效果。

(三)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机会较少

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将美术教学与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想要使学生画出有思想的优秀作品,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进而更好的去发现美。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陶冶初中学生情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享受,引导学生深思,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而就目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四)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初中美术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尤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想要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点,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然而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方面存在不足,有些课堂教学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使课堂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多种知识点的讲解,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为了通过美术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影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提出严格要求

针对目前初中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没有提出严格要求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教师不管在对学生进行较为简单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知识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品质。

(二)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绘画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初中美g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绘画有效结合起来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绘画有效结合起来。教师一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边指导学生的绘画活动,即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惑,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释疑,对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理论知识点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时在理论知识点的指导下开展绘画,也更有助于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优秀绘画作品的机会

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在美术课上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尤其是名人之作的机会不多的情况,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优秀绘画作品的机会。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名人之作的机会,经常会通过多媒体将绘画作品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对提升学生的多种绘画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四)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初中美术范文5

我们的教材使用的是苏教版本。是不是这套教材十分完美,三年一个循环,不用更新,可以一直循环使用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初中美术教材本身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初中美术书共六册,活动课、手工课、工艺课大大增加,探究、综合其他学科,合作型课占有一定比例。尤其到了初三,为了彰显民族文化,体现与时俱进,增加了民间工艺与数码相机、电脑制作技术,真是五花八门、花团锦簇。教材由十年前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提高到了现在着重培养学生做做手工,长长见识,处处合作,比比时髦,看起来热热闹闹,事实上却没什么实质美术内容。如此到了高中,学生要想考美术类院校,必须由家长培养孩子上各种高考美术辅导班,学习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费都在上万,以达到一种皆大欢喜。初中教材中没有明暗素描、色彩、图案等基础知识,而美术专科院校的入门第一关就是明暗素描、色彩等等。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材的设计绝对不是照应试教育的模式编写的,可赞还是可恨呢?为什么这些专业知识免费学不到呢?

因此,我认为初中美术教材编排系统性不够强,实用性有限,对于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华而不实,空有其表,造成基层美术教学相应水平较低,基础美术教育徒劳无功,令人痛心。

听了许多美术课,总的感觉多是课件做得很漂亮,学生活动很精彩,但作业难度很低,学生完成的水平不高。

事例一:有位老师开的《以刀》,木刻版画课。讲得十分精彩,但是学生的作业就是用吹塑纸(书签大小)做一张吹塑纸单色版画,并穿根红绳作为书签使用。这个作业在小学四年级的书本就有了,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做了,而且做的还是彩色的。而这一课的学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是这位开课老师不够优秀吗?是学生的美术才能到了初二退化了吗?

事例二:初三的美术教材有多少学校在真正使用呢?我在市直中学美术老师中做了调查,大部分学校未开设初三美术课,有的开设了,也是让学生看动画片,有的就直接上自习。也有的则因为教材设计过于理想而择课而上。我就属于最后一种。

比如,第十八册《蜡染艺术》这门课,我注意到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以纸代布,让学生集手工、活动、制作于一起,十分有趣,效果也很明显,作业很漂亮。很多美术教育杂志竞相报道:美术教学结合了民间工艺,十分优秀,十分合拍,让孩子从小就爱民族文化,十分高尚。如此小学就已经上过并上得很好的课放在初三教,却让我有教不好的感觉。初三下半学期的学情是迎接中考,天天都是倒计时,美术课已经不能要求学生为了它特别准备什么。所以,老师不能让学生为了上好这节课而分散精力去准备相关资料、布、染料等,也不能在班上制作,影响班级卫生,甚至影响班主任或者下节课老师的工作;你更不能让学生在下节课甚至一整天都因为未完成或者想完成这块蓝印花布而蠢蠢欲动。也许这节课设计的本意仅仅是让我们老师学习了,并让学生欣赏它、了解它。至于怎么练习着做一做,那就可以参考小学的方法。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一位优秀的美术老师会在木刻版画课的公开课上,想到了用吹塑纸版画作业代替木刻版画的真实原因了。如此反复教有什么意义呢?初中美术教材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

事例三:初中第十八册《留住精彩的瞬间》《多媒体的应用》等课,立意十分好,与时俱进,让学生学习操作数码相机、电脑器材,并且尝试从美术的角度认识如何整理,如何编辑生活的赞美诗。但是这节课设计得过于理想了:因为现在的很多学生没有这些器材,学生的家庭贫富差距很大,这种课程在我们现在的教育阶段,学校不能为学生配置这些教学器材,那就没有必要设置了。因为作为老师,不能让学生在免费教育阶段享受不平等教育,从小就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心理不健全。

初中美术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鉴赏教学;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67-01

审美能力是初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在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上更加专业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延伸,还要做到有效发展。教师在开展审美能力教学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如对学生进行篆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学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等等。本文就此做简要概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一、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理解美术作品,去认识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打破以往固有的想法,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提高自身审美和鉴赏美学事物的能力。以创造和学习引导鉴赏,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误区,即认为好的作品就是画得“像”。这种认识完全混淆了抽象与具体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艺术的真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标准。另外,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初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中国古代篆刻和书法,也不具有欣赏篆刻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美术课程时,要结合历史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欣赏中国篆刻艺术,感受篆刻艺术中的力度、布局等美感,了解一些常见的篆刻知识。例如篆刻中的阳刻和阴刻、朱文与白文等。为了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可以教学生们自己动手去篆刻,亲身去感受一下古代篆刻艺术的美,去体会古代篆刻艺术的雄浑和大气等魅力。

二、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

新课改要求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育方法,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美术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面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时候,会主动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分析艺术作品的美,进而对艺术作品的美做出鉴赏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接受崇高艺术作品的美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对教学课堂进程精心的设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一个审美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对美学艺术品的审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授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涵,详细讲授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在《走近抽象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使学生从形式上感受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的理性秩序和如音符般跳跃的橙黄、深红、深蓝色块营造出的欢乐气氛,感受画面带来的直观美感,把握作品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抓住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鉴赏技能,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美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一直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为目标的。由于教师水平的限制,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美术学的发展史,为学生们罗列一些美术界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然后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们陈述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艺术作品的真谛,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美的审视。

三、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对审美认识的意义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大自然以及人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们逐渐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学生们对美的事物和艺术品的欣赏能力,最后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诗人席慕容曾经说过:“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虽然大部分初中生在未来并不会从事美术专业,但是能够通过美术教学帮助学生们养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也是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

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当前社会时期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潮,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地对初中学生实施审美教学,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人们对于美的界定也不断趋于模糊,因此,初中美术教师更要发挥审美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们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分辨、鉴别出高尚的美、积极的美。让学生们在不断接受美的熏陶中感受到美的启迪。如,在讲解古典主义作品和印象派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领悟两种艺术各自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

四、结束语

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养成对美学作品主动欣赏的习惯,主动去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感,提高自身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周有仁.浅谈初中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J].科教文汇,2008,(4).

[2]张贵珍.浅析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欣赏[J].科技信息,2011,(11).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评语

下一篇老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