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专业范例6篇

大众传媒专业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1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编辑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公共空间对专业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网民拥有了快捷、公开、平等和自由的新闻话语权,他们可以快速传播新闻、参与话题的讨论。在一个能够自由对话、公开交往和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公共空间”[1],参与新闻传播与话题讨论的受众,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通过这些网络公共空间再进入公众和专业媒体的视野。尤其是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专业媒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空间的影响。在新闻的发现、捕捉、跟踪报道等方面,专业媒体的新闻反映往往步网络媒体的后尘。面对网络公共空间对新闻传播权的抢夺,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闻编辑该如何转变思维,把握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提高新闻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提高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性,对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引发热烈讨论后,形成社会热点与现象的事件,它具有极大的聚合能力和社会效果。一般媒介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媒体界。当时电影院纷纷开办,人们发现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电影等对同一新闻的报道有着很强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专业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网络媒介事件时有出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新闻披露、追踪报道,反映公众评论、媒体评说的媒体有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公共舆论的社区空间,也有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专业媒体的新闻频道,还有众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交融着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笔者曾以“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为例,对几个典型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文本内容和议程变化进行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周期性和阶段性

网络媒介事件往往是爆发式的,聚集了网络媒体、新媒体、专业媒体的互动效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形成社会热点现象;但是往往来得快去得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网络媒介事件根据事件本身的客观特性、事件发生的密度和前后的间隔时间,其传播周期有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此外,事件传播还具有阶段性。在传播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初始爆发期、顶峰期和衰退延续期三个阶段。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关注文章发表数量激增。初始爆发期时间短,几小时、几天不等,一般在一周内。爆发期之后就进入顶峰期,顶峰期往往由专业媒体介入,对该事件进行深度报告、评论等,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顶峰期也很短,一般只有数天时间。顶峰期后,一般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网络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此阶段一般是一些事件回顾、综合评论等回溯综述和观点汇集类文章。例外的是,因为部分媒介事件的议题具有两可性,受众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态度,评价有正反两面的不同舆论;或者前面的事件又牵连附带出后面的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就会呈现出多个顶峰期。

2.钟型与S型两种基本周期模式

我们选择了2010-2011年度前20名的网络媒介事件[3],以博客和网站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统计,绘制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图,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见图1和图2)

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事件具有钟型和S型两种最基本的传播周期模式。正好符合法国学者丹尼尔・戴扬(D.Dayan)和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E.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的两大基本类型特点的理论[4]。这两位著名学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媒介事件可以分成两类: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认为两者的区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当时丹尼尔等是基于电视媒介对媒介事件传播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则更加丰富。不管是钟型传播模式还是S型传播模式,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具有爆发性、短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以下差异:

(1)议题类型与价值取向的差别。钟型周期图的媒介事件往往在议题类型上具有社会公认性和一致性。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例如“李刚校园撞人事件”、“郭美美门炫富事件”、“瘦肉精事件”、“乔布斯去世事件”等;或者是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例如“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等,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S型周期的媒介事件,在议题类型上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有赞成也有反对,有同情也有谴责。例如“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自焚案事件”等。或者是因为前面的媒介事件而牵连出其他相关的事件,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故宫失窃+文物安全事件”等。

(2)议题出现时间与高峰数的差异。钟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大都出现在爆发期,一般只有一个高峰,议题比较集中。而S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往往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而是前后或连续出现,会产生两个或者多个高峰,所以呈现S型的周期变化。

(3)民众等参与的差异。相比较而言,钟形周期事件的民众参与议题设置的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产生聚合效应,如因某名人言论而引起的网络媒介事件,多表现出钟形传播模式。S型传播事件一般由专业编辑和媒体记者进行议题设置,发掘新闻线索,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公众视线。如社会公共安全类的网络媒介事件,呈现S型传播较多。

3.互动互促效应

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新闻编辑主导的专业媒体和由网民自主管理的网络公共空间――自媒体(如博客等),两者对媒介事件传播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曲线。我们对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的事件关注强度进行分析,发现皮尔森指数(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和互促效应。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峰点,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

(2)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3)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强度明显受专业媒体影响,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在唐骏学历门的6项主要议题中,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只有一个议题相关,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和对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提出异议。可见自媒体具有更多的话语自,如果不进行干预引导,将会产生另一个议题高峰和事件关注点。

(4)专业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的衰退延续期中关注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零”关注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专业媒体的提出议题的人数有限(专业媒体编辑人数有限)和传播任务造成的(可能要传播其他新闻)。但在自媒体中的表现却具有“长尾效应”,这也是因为自媒体的人数造成的(博客自媒体人数众多)。

因此,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者多元并进,且民众参与程度高,不仅事件的源头多出自网络新媒体,而且事件的传播者也不再由专业新闻媒体独揽,传播多呈现“自下而上”的过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天涯论坛、腾讯微博等自媒体积极参与传播,它们的反应速度、传播强度甚至优于专业新闻媒体。而在态度形成方面,专业媒体的意见也不再绝对权威。例如7・23动车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在新闻传播中起到议题主导作用,专业媒体反而沦落为自媒体的解说工具了,为微博议题寻找理由、解释原因。虽然专业媒体在报道评论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向,但在自媒体上,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学者、企业主管等社会精英积极阐述自家观点,并与普通民众循环互动,逐渐形成或赞同专业媒体或反对专业媒体的多种观点,有些观点的形成甚至动摇了专业媒体的先前态度。可以说,自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为媒体迎来了多元化的传媒时代,考量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也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能力。

二、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对新闻编辑的启示

面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是积极争取主动,掌握新闻话语权,还是步自媒体的后尘,拾人牙慧,成为他人的随从?这是新传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挑战,考量着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因此,努力提高新闻编辑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提升专业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认为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阶段性传播特征,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专业媒体的效能,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

具体阐述如下:

1.事件初始爆发期,应以“快”、“广”为原则,做好“测”的工作。

初始爆发期时间短,专业媒体要关注议题,及时跟进。所谓“快”是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潜在的热点度,跟进事件的报道。“广”是要考虑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者的多元性,追踪信源、查证事件真实性、把握新闻价值。做好预测工作,一般有主动查询、网络调研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等手段。主动查询指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定期主动搜索网站、博客、微博等提供的热门话题排名,结合对话题中网民发文以及对与事件相关情况的核实,判断事件的报道价值。网络调研是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网民对某一事件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从而为判断事件报道价值提供依据。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一般指较大的专业媒体机构会建有自己的舆情监测平台,专业编辑只要对其词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初步了解当时什么。

2.事件高峰期,应以“融”、“诚”为原则,做好“听”和“评”的工作。

在事件的高峰期,事件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网络自媒体中会出现挖苦、讽刺、影射、泄愤、谩骂等行为,专业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网民的观点,深入分析事件的社会原因,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所谓“融”既指兼容多种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情绪发泄、网络谣言等杂音,客观把握民众观点;也指兼顾不同民众的声音,包括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以及普通民众,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民众提出的各种观点。而“诚”是指放下专业媒体的架子,诚心营造多元意见的倾诉空间,谨慎评论,以倾听而非急于抢夺话语权的态度去全面掌握民众的观点。网络媒介事件的顶峰期是专业媒体与民众充分互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增强“首发力”,对事件新出现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加强互动机制,设立媒体官方博客、微博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引导民众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事件,减少负面情绪或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3.衰退延续期,应以“客观”为原则,做好“留”和“谏”的工作。

所谓“客观”主要针对网络媒介事件中常杂糅情绪性信息和不实传闻,这些信息或是真实中参合有主观臆想,或是纯粹的子虚乌有,若不加以过滤,将会被其引入歧途。在高峰期,由于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明朗,因此那时的评论只能针对某一节点进行,专业媒体重点应更多集中在与民众交流,全面把握民众观点态度上。而在事件进入衰退延续期时专业媒体不要迅速转移注意力,甚至整周“零关注”。“留”就是要“留意”,要继续关注事件,甚至要拓展议题,进行“谏”。要强化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向社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谏言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弘扬主旋律。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把握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变化的特点,针对媒介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积极应对,牢牢掌握主流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专业媒体的权威,不仅不辱专业媒体的社会使命,而且在媒介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法制与社会,2009(2下).

[2]祝华,新单学,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1-12-23). .

[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国际新闻界,2010(6).

[4][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邱林川. 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 传媒透视,2009,12(2).

[2]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 (5) .

[3]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 .

[4]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 .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2

关键词:传媒专业;教育;媒介素养;课程设置

新媒体时代,面对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等趋势不断加大的媒体环境特征,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摄影与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传媒专业学生来说,未来将要面对的行业标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在大学教育中更应该完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建设,尤其是重要的传播学理论,才能在新环境下,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服务社会。高校传媒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完善、改进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要求的优秀学生。

1 “把关人”理论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中

1.1 “把关人”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早提出了“把关人”这个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自媒体出现以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便捷和散乱。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媒体“把关人”没有做好把关工作,信息的传播往往呈现出无序和泛滥的特点。因此,媒介素养是媒体从业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构成。

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有价值的信息被肥皂泡般的无用信息挤占传播空间。例如,媒体上经常会掀起一些晒身材的奇怪潮流。“锁骨放硬币”一度成为盛行的微博热门话题,如果测试者能将一定量的硬币放到自己的锁骨上方,量多且不丢落的就说明有个好身材,相反量少或放不上则需要赶紧减肥。于是,许多网民的微博、朋友圈几乎被“锁骨放硬币”的照片刷屏。2015年6月11日,一个网上热帖“女孩子能反手摸到肚脐眼就是身材好”出现之后,杨幂、许飞等明星纷纷晒照片秀身材。更多网友也纷纷跟帖,掀起微博圈、朋友圈的刷屏新高潮。

类似的晒身材的潮流如“马甲线”“酒窝放笔”“A4腰”等,这种跟风模仿的行为时隔不久就会再一次在各种媒体上上演。通常是由明星、网络红人的某种行为引起普通人纷纷模仿,一时间成了一种席卷网络的“时尚”。这种价值和意义甚小的信息泛滥成灾,不仅浪费了受众的大量有效媒体接触时间,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增加“把关人”理论的课时分配比重

媒体从业人员在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往往在受众中意味着专业性和权威性,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言论不当、“把关”失误,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误导受众,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充当合格的“把关人”角色,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传媒在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将“把关人”的理论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具体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比重的课时量。特别是新闻采编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加强“把关人”理论的教育。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要在很多工作环节中筛选、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2 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的议程设置开始“崛起”,传统媒体开始丧失对第一手新闻材料的独占权。[1]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老媒体发生融合,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明显。公众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媒介的议程不再是由主流媒体来设置,公众的关注也能将某些事件变为媒体焦点,而在议程设置由单向转为双向的过程中,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多次、持续地互动,两者的观点相互影响,这就意味着,网民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议程设置能力。

从近期的许多网络媒体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的用户将某些关注度较高的网络新闻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由个人议程逐渐演变为媒体议程,最终转化为大众议程的过程。例如,从2015年著名的青岛大虾事件、前央视记者柴静的雾霾调查事件等中都可以看到新媒体时代媒体“议程设置”的新变化。

针对这种变化,高校媒体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不仅注重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当合格的“把关人”,还要引导其掌握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把关人”的新规律,重视网民在媒体议程设置上的推动能力。在高校传媒专业教学中,“把关人”理论一般会被设置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而不同的专业对于传播学理论的侧重也有所不同。部分高校将专业分为新闻、传播两大类,继而细分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摄影与摄像、广告学等专业。在采集和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传媒专业,一些高校对传播学的理论规定课时量较小,而对于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时量设置较多。其实,“把关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把关作用贯穿在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在每个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应该增加“把关人”理论的课时分配比重。高校传媒专业应该将“议程设置”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辨别、分析由媒体引发的社会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印证中,使学生能够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以正确的立场选择信息的内容、新闻的报道角度和方式,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舆论、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科学传播;困境;对策

科学传播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媒介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捷径,并不断将其推向更高层次。然而,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隐忧,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是科学传播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主体泛化,科学共同体缺失

新媒介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充足的获取科学信息的途径和多渠道的信息平台,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近乎零门槛。不仅是科学精英、政府机构,普通大众也能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主体。实质上,我国掌握较多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许多科技工作者往往只注重论文和专著成果的发表而轻视科普工作传播,因此网络上相当大比例的科学信息是通过普通民众或传播的。这些传播主体并不全部都具备采编科学信息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科学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是无法保障的。更糟糕的是,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传播机制会形成裂变式传播,其负面效应就会得到几何级放大。因此,这种传播门槛低、主体泛化的现象就会导致科学传播过程中专业性缺失、虚假信息泛滥以及科学权威性受损等弊端。

(二)传播内容混杂,监管机制弱化

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降低了各类主体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门槛,这种特征为大众提供了参与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弱化,各种夸大、虚假的科普产品和服务“浑水摸鱼”,让大众难辨真伪。例如,许多未经核实的“伪科学”被传播漫延,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被无限制的抄袭、转载,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类似于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也凭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技术手段,打着科学的幌子变相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仍然缺乏规范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健全的传播行为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完善的政府支持配套设施,这也是阻碍新媒体科学传播健康发展的枷锁。

(三)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匮乏

科学传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且涉及领域广泛,受众层次不一,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对自然科学及社科类知识有一定储备,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具备过硬的传播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和渠道。当前,我国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职业形态上不断分化,尚未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大量科学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潜在效能。例如,科技记者或编辑等媒体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数人都未接受过科技传播的系统训练,普遍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素养;现有科学传播工作人员因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而导致专业知识跟不上时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等问题。

(四)受众层次化特征明显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展潮流,但由于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科技信息分流以及科学传播功能分化状况日益明显等因素,使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受众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体现在传播与认知群体上。一方面,科学传播中难免会涉及到专业用语,科学传播从业者往往倾向用公式、模型、实验数据以及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来解释科学新发现或证明科学问题。对于那些非专业领域的受众或者科学素养较低的受众来说,这样的科学知识“高不可攀”,从而会降低对科学信息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虽然新媒体的使用和操作简单、便捷,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除了年龄偏大的人群因生理发展阶段特性导致其不善于学习、接受新技术手段以外,青年人群中不擅于使用新媒体的也大有人在。

二、新媒介背景下科学传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科学传播主体的制约因素

新媒体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传播平台,一些博客、公众号以及松鼠网、果壳网上都不乏高质量的科普文章,但总量上仍然相对较少,专业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科技发展政策和科研项目投资主要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确定并实施,公众在科技政策和科研工作中的影响力微不足道。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不必像国外科学家一样,要通过科学传播争取公众的认可与支持获得科研经费。这是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在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其次,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迫使很多科学家不得不疏于科学传播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除此之外,科W在前进中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科学家也在所难免,但在公众看来这些失误往往 “不可原谅”,而对其施加舆论压力。因此,在这样一个舆论压力巨大的媒介共同体下,科学家对于科学信息的传播不得不“谨言慎行”。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缺位的问题,光靠责任感召、政治号召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让科技工作者从科学传播中获得多重收益和保障。

(二)科学传播的内容障碍

科学传播内容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把关人缺失,导致权威性下降以及内容可信度差。在传统媒体中,专业责任编辑对内容重重把关,能够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由于人人都有权参与科学传播,信息的传播源头根本无法控制,导致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其次,这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以及有伪科学精神的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与新媒介传播过程的及时性、裂变性等特性有关,大众媒体的责任失范也难逃其咎。这种现象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科学知识的滥觞,继而混淆视听、损害科学的权威性,消解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传播中的受众制约因素

受众的制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中受众的集群化现象突出。在科学传播中,当公众感到与自己的利益或诉求相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非理性情绪而变得冲动,再加之一些“领袖”的推波助澜,极易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这种非理性判断不仅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也可能助长了迷信和伪科学横行。另一方面,基于我国新媒介受众群体异常庞大的现实,受众群体成分的多样性、科学素养和新媒体应用能力上的差异等,也是导致科学传播效率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介背景下科学传播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科学传播中新媒体体系建设

在科学传播的历史场合中,媒介作为河流的中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传播工作需要给予新媒体高度的重视,加强新媒体体系建设、提高新媒体的科学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渠道作用。首先,应加强新旧媒体之间的合作。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为科学传播提供更多平台,又要适应信息传播分众化趋势,积极构建科技传媒融合发展体系,由此培育一批受众量大、知名度高的传播媒体,打造科学传播媒体品牌,提高新媒体科学传播的整体实力。其次,通过科学传播与“互联网+”充分结合实现传播手段创新。通过建立和开辟专业的科普网站、科学公众号、科普资源库等,让新媒体深入科学传播的整个过程。此外,积极发展科技界与传媒界的合作交流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机制,让专业科学知识人员深度介入对于新媒体科学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监管

对新媒体的监管并非是要过滤每个新媒体,而是要确保科学传播的导向问题,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在当今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有效减少传播的科技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就要加大对新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以及大众科学传播参与行为的监管力度,应尽快建立科学传播的责任问责制度,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规范来明确公众、专家学者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公众在参与新媒体科学传播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拥有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科学传播队伍,是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科学传播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科学知识和科普创作能力培训,提升大众传媒和新媒体采编人员的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2.适当放宽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的招录标准,不断优化充实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队伍。3.通过人才合作、项目合作等途径,引导、培训基层科学传播人员加入到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宣传推广中来,扩大新媒体科学传播兼职人才队伍,为科协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提供强大的助力。

(四)培养科学传播者的大众化意识

一方面,要强化科学家或者是媒介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的大众意识。科学传播者需要综合考虑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区域等因素,“投其所好”地提供“个性化”科学传播产品;另一方面,作为科学传播者主导力量的科学家乃至整个科学共同体,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媒体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深度交流,由此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交流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峰.浅谈新媒w时代的科学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9).

[2]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3]高健,陈玲,张会亮.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守则――浅析《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J].科普研究,2015(05).

[4]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4

1.传媒企业文化的含义

传媒企业文化为传媒企业适应生存环境变化、发挥社会作用起着重要作用。传媒企业文化包括传媒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媒介伦理。传媒企业的文化理念形成活力和凝聚力,滋养传媒企业内部公众,推动传媒企业的发展。作为特殊的组织,传媒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文化不同,除了具有其他组织的共性之外,传媒组织还要关注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以为公众服务为己任,符合读者的需求,尊重读者的需要,服务读者,影响读者。

2.媒体影响力

媒体企业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生。大众媒体将信息传播给受众,信息对受众发生作用,导致其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的变化,这种作用就是媒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说服和感染的方式对受众发生作用,并非强制进行。具体来说,媒体的影响力可概括为注意力、公信力和说服力。这三者由浅入深,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影响力不仅是媒体能够激发受众接触和关注的基础,也是更深层次对受众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媒体首先要做到内容上吸引受众,让受众接触到媒体信息,信任媒体传达的事实和立场,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3.传媒企业文化与媒体影响力的关系

传媒文化和媒体影响力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传媒文化是传媒企业能够形成影响力的基础,传媒企业的影响力需要传媒企业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企业文化通过传媒作品、传媒从业人员表现出来。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中,传媒企业文化累积成固定的企业形象,形成对大众的品牌号召力。

二、以企业文化建构媒体影响力

受众的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建立在受众对媒体本身认知的基础上。受众对媒体的认知与评价,构成了媒体的影响力。此种影响力对受众的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相应的社会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品牌塑造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基础

媒体影响力的基础在于受众愿意选择和接触媒体。媒体品牌形象建立在受众对媒体印象的基础上,以媒体企业精神为内核,是媒体企业文化的外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在于媒体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只有好的媒体文化,才能呈现良好的媒体形象。媒体坚守内容的真实性,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价值观塑造影响力,生产出质量过硬、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内容产品,对大众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受众自然会对媒体产生信赖感,愿意接触和选择媒体,关注媒体的内容。受众的媒体接触频率是媒体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基础。媒体品牌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受众选择媒体,媒体才能有效传达信息,并依靠信息影响受众。受众认可媒体的报道价值取向,媒体的影响力才能体现出来。发行量、收视率的高低虽然不能直接和媒体影响力划等号,但受众的选择偏好,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受众在长期接触媒体的过程中,受到媒体风格与品质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这种感知和偏好一旦形成,就是媒体品牌已经发挥作用。优秀的媒体企业文化约束着媒体从业者的行为,呈现出负责任的媒体组织形象,让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偏向于选择和信赖该媒体的信息,进而发挥媒体社会监督、传承文化等功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塑造传媒品牌形象,是媒体提升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媒体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石。

2.专业精神是媒体影响力的前提

媒体影响力就是通过传播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的前提是客观、公正、理性的媒体产品输出,通过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可信事实,对受众产生影响。媒体作为“虚拟环境”,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媒体工作要求媒体从业者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对突发事件反应快速、及时,做到客观公正,不狭隘偏私。媒体从业者必须严格自律,恪守新闻原则,以专业精神生产内容质量过关、报道视域广阔的作品,吸引受众的关注,为媒体企业发挥影响力提供基础。媒体想要提升影响力,就要从新闻专业的角度,提升编辑记者的职业素质。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媒体集团要培养专业素质,彰显专业精神,做到以专业化取胜,成为大众愿意接受的把关人。大众的需求在媒体上得到满足,媒体就能树立起令人信赖的形象,就能影响人们对媒体内容的解读和信任。

3.对社会责任的恪守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5

1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优劣势分析

1.1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优势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专业的传媒组织机构,其具有广泛的信息采集渠道、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机器设备,在多年的新闻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既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相较于个体或者非专业组织具有较高的受众认可度。特别是在深受争议的公共事件上,主流传统媒体的态度更具权威性,类似马航失联等跟踪报道、国际报道方面往往也只能由传统媒体才能实现,充分体现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资源优势地位。传统媒体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和专业解读不断提升着自身的影响力,在信息生产传播上的严格把关,也使传统媒体在信息引导功能方面更为有效。

1.2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劣势

单向性是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最主要特点,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无法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传受双方缺乏信息沟通,社会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传播主体生产加工的新闻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意见和看法无法反馈给传播主体。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更新速度慢、不及时的问题,例如报刊,从新闻采集、编辑到印刷出版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流程,信息更新速度方面严重受阻,特别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信息报道必然滞后,电视、广播的信息传播速度相较而言要快一些,但是也会受到播出时间、播放载体的限制,无法及时向公众送达信息。

2 新媒体新闻传播优劣势分析

2.1 新媒体新闻传播优势

新媒体大众化的信息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为主动和平凡。平民化、自主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借助网络开放性平台,社会公众可以自主的编辑新闻信息,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新媒体环境下,50%的新闻内容是由社会公众所提供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源和话语权的垄断,社会受众可以借助网络与新闻传播主体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此外还进一步增进受众间的横向互动,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转发、分享、评论加强交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和受体可能成为同一群体,他们经常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偏好,生产出的新闻信息也更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喜好和需求。新媒体还具有及时高效的特点,4G网络技术、通讯设备的发展让社会公众随时随地采集新闻信息,特别是在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上,新媒体避免了人员设备调度带来的延时问题,牢牢把握最佳新闻报道时机。

2.2 新媒体新闻传播劣势

新媒体使得人人都成为新闻报道的信息源,但同时也造成信息平台上海量数据的存在,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也使得信息传播主体身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闻信息生产的随意性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问题。新媒体因传播主体的个体化导致传播信息的情绪化,缺乏权威性,社会公众易受片面化信息的影响,例如抢盐风波事件中,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引发了社会民众的恐慌,导致了超市抢购食盐事件。同时,社会公众缺乏必要的新闻专业知识和素养,在新闻传播内容把关上存在一定难度,虚假不实的新闻报道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危害了社会和谐。

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探究

3.1 传播主体互补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由编辑、记者等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组成的新闻媒介组织。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更多的是社会普通民众,他们往往没有新闻专业知识背景,但其个体数量众多且分部广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主体上形成了互补,普通民众的加入壮大了新闻传播者的队伍,弥补了以往单一结构传播主体带来的信息源不足、视角局限的问题,更多隐匿的新闻信息被社会公众挖掘出来,他们以事件的亲历者或者旁观者的身份还原重塑新闻事件,新闻内容更具真实性,广泛的关注度进一步激发社会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使新闻传播主体更加多元,有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3.2 内容涵盖面互补

传统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是由新闻专业从业者采集、编辑、报道出的代表官方意见的信息,更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把握新闻事件的背景、内涵。新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制作的,更多的夹杂个人情感,代表着个人的意见和观点,从微观的角度阐述事件过程。二者在新闻内容上形成互补,使得新闻事件的展示视角更为全面,同时也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3.3 受众群体互补

新闻受众群体对新闻媒介载体的偏好经常会受到其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年龄较大的人对新兴电子产品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在了解新闻信息时更愿意通过阅读报纸、收听收看电视广播,而年轻人热衷于新鲜事物、赶潮流,不愿意阅读形式呆板的报纸、杂志,他们更愿意通过互动性较强的微博、微信等来获取新闻信息。媒介载体的多元化让新闻受众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增强影响力。

3.4 传播效果互补

传统媒体在采编内容上的严格把关使得其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了权威,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但单向的传播方式导致互动性的缺乏和活跃度的降低,话语权的缺失引发公众的不满。新媒体刚好有效弥补了这一缺憾,超强的扩散性和互动性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表达意愿的平台,民众可以更有效的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个体片面化的信息阐述和意见表达还需要由官方权威意见加以佐证。

大众传媒专业范文6

目前,传媒网站(频道)的板块格局相对稳定,大致可分4类: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等。此外,还有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实践、新闻记者等新闻核心期刊的电子版网页。本文拟在大致分类的基础上,梳理其现状和特点,分析竞争态势,总结发展经验。

国内主要传媒网站(频道)发展现状和特点要述

1.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创建较早、发展稳健,但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是指具有门户网站架构、内容专注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立网站。1999年,首个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频道——“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创建,在其后一两年内点击率剧增。随后,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媒中媒、慧聪报刊资讯网、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每日传媒视点、媒体资源信息网、中国广告网等网站纷纷创建。

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已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特色。第一,定位准确、频道细分。内容设置、网站设计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的喜好,是这类传媒网站的成功法宝之一。比如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频道创办时,旨在展示新闻传播学者学术成果,在形式上通过建立学者个人频道来体现,并在首页中间以编辑眼光设置头条学术文章,分别以“焦点话题”、“业界新闻”、“网络传播研究”、“新闻业务研究”、“个人频道区”、“传播译作中心”等板块展示最新内容,一度成为学者浏览寻找资料的智库。第二,更新及时、突出原创。中华传媒网-资讯网日均更新传媒新闻、市场资讯、影视娱乐资讯各有100条,成为传媒网站的范例。同时,通过原创主题策划引起关注。第三,数据营销,市场化生存。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多数依靠数据库营销,市场化生存。如华文报刊网“报刊信息查询”栏内,汇集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近万种报纸和期刊的详细资料,供网上查询、订阅,并经营报刊市场专项调查、零售配送、代订、发行监测、宣传推广等业务。慧聪报刊资讯网,则监测全国80多个城市中的1000余种平面媒体,覆盖包括IT、家电、化工、房地产等25个行业,拥有全国最大平面媒体广告数据库,提供报刊广告数据、广告报价、研究报告在线定制等。

可以说,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作为这一领域的探索者、先行者,不论内容质量,还是创新互动,都处于稳健发展中,点击量、知名度稳中有升。但与2003年前后的“黄金期”相比,市场份额已大幅缩水。

从点击率看,据Alexa数据显示,2009年10-12月份新华网传媒频道日均访问人数是中华传媒网的数百倍。从现状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受众构成单一、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数十个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已经停止更新,实际退出竞争。从这样的发展趋势看来,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未来不容乐观。

2.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势头强劲,并有望成为竞争优胜者。

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是指以新闻媒体所办的母站为依托,以整合业界学界信息为主的网络频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南方网以及一些省市级媒体的传媒频道逐渐形成亮点,标志媒体网站传媒频道规模形成。

媒体网站传媒频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受众广泛、内容兼顾。与其他传媒网站相比,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的内容更丰富、栏目更细化,以兼顾受众多样化需求。从栏目设置看,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栏目数量多,上述四大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栏目数量都达到20个以上;从栏目内容看,既有针对学界受众的专业性、资料性强的栏目,又有针对业界受众的实践性、数据性强的栏目,还有针对普通受众的新闻性、争议性强的栏目,各类读者都能在传媒频道各取所需。第二,品牌栏目效果突出。内容同质化是传媒频道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这一瓶颈,新闻网站传媒频道都采用增加原创、打造品牌的方式,获得较大成功。例如,人民网重点打造的三大品牌之一——注重原创报道的“传媒视线”(2004年7月创办),聚焦业界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迄今已出250余期。第三,资源整合,互动充分。新闻网站传媒频道十分重视实时充分的互动:一是与网友互动,如新华网传媒频道开设“传媒博客”、“传媒论坛”,在提供最新传媒资讯的基础上为受众搭建交流平台。二是与其他媒体互动,如人民网传媒频道与新闻记者联手揭批假新闻,并专门开设“曝光台”和“网上举报箱”。三是与专业人士互动,如凤凰网传媒频道开设“传媒学院”,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讲新闻时事。四是与新闻院校互动,如人民网传媒频道举办“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为频道内容注入一股青春活力。

总体看来,作为母站分支,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摆脱不了母站痕迹,但正是依托母站影响力,这些传媒频道才会出现高流量、高点击率和高访问量的人气维持,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正因为媒体网站传媒频道自身的很多优势,笔者预测,未来传媒网站(频道)的竞争将主要是不同媒体网站开设的传媒频道之间的竞争。

3.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强势发展,未来可望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形成差异化共存局面。

商业网站传媒频道主要包括搜狐传媒、腾讯传媒,还有天涯社区、西祠胡同、豆瓣网等传媒社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或依靠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或依托大量人气,后来居上,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第一,特色各异,效果相同。商业网站传媒频道的特点之一就是本身的差异化。搜狐、腾讯传媒频道近似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架构,天涯社区、西祠胡同传媒板块则采取网络社区建设的方式。它们模式不同,却承担了相同功能,满足了各类受众需求。要全面了解传媒动态,可以选择搜狐等门户网站传媒频道;要参与传媒热点探讨,可以在天涯社区传媒江湖发表观点等等。

第二,突出新闻性、话题性。不管是门户网站型的传媒频道,还是BBS互动型传媒频道,商业网站传媒频道主要以极具时效性、争议性的传媒话题作为聚拢人气的亮点。像天涯社区传媒江湖,传媒话题、社区头条基本按照点击率、关注度排序,话题实现充分互动。

第三,重转载与整合,透过传媒看新闻。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相比,商业网站在占有媒体资源上相对处于劣势,它们往往采用转载和整合其他媒体信息的方式,筛选头条。如2010年1月19日搜狐传媒频道的头条《首席技术官李一男挥别百度高管团队面临巨大变动》、《2009年中国广告业十大事件广告限播令入选》、《2010年东莞将组建报业集团》,分别来自第一财经日报、新华网、广州日报报道。另外,从头条内容可以看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往往选材更宽、透过传媒现象说新闻事件,比如百度技术官辞职是新兴媒体领域的新闻,但更确切地说,是关于新兴媒体的新闻。

正因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有其生存策略、发展模式,尽管几年来内部此消彼长,但始终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受众影响。笔者认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应该积极探索新型模式,不能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相同(新浪传媒频道早已关闭),像天涯社区、西祠胡同、豆瓣的传媒频道反而因为自身的差异化,受到市场青睐。

4.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潜力巨大,可培育区别于其他传媒网站(频道)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类型的传媒网站主要包括中国记者网和中国记协网等。虽然它们起步晚,且时效性、丰富性、服务性、设计性不够理想,但凭借权威性、服务性,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权威性是其核心竞争力,为业界人士服务是其主要目标。中国记者网建立了数据库查询系统,主要提供记者证申请、审核、发放,以及年检、挂失、注销、吊销等管理工作。中国记协网依托“三项学习教育园地”,开设通讯、特别关注、高层声音、媒体公益等子栏目,提供权威资讯。中国记者网在履行行业职能的同时,充分履行政府窗口职能,将所有合法记者证上网,方便社会公众网络查验记者证真伪及持证人身份,督促公众举报、投诉不法分子的欺诈活动及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等,加强对新闻记者采访活动的管理。而中国记协网凭借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的品牌,扩大社会参与度,所有参评作品和参评材料以及评审结果,先后在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公示,接受监督。

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的创建和发展,扩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作用和功能,不再囿于提供咨询和网络互动,而是逐渐走向窗口服务、社会化服务阶段。而且,其强大的站内查询系统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还为准确方便地管理记者证、建设专业数据库、专业搜索引擎等提供了范例。在媒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该类型传媒网站发展前景乐观。

国内主要传媒网站(频道)竞争优势分析

1.发展空间广阔

日益活跃的新闻实践,为传媒网站(频道)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介进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体系,产生追求利益的内在冲动。这种内在冲动促进传播内容与手段不断更新,进而导致新闻理论与观点层出不穷,这是传媒频道出现和发展的逻辑所在。随着媒体社会功能增强,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传媒网站(频道)就像活跃的“风向标”,时刻反映着国内媒体新闻实践现状。

持续升温的“传媒热”,使传媒网站(频道)备受业界与学界的关注。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大批业外资本酝酿进入传媒产业。正是顺应了传媒业兴盛发展的大趋势,才有更多的投资商热衷于搭建网络沟通平台,积极介入业内市场,希望从“传媒热”中分得一杯羹。与“传媒热”同时升温的是,新闻专业教育不断谋求创新和新闻从业人员人数急剧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感染了“传媒频道热”。

2.繁荣之下的发展软肋

(1)独家研究内容欠缺。传媒频道是专业频道,目标受众“专”必然要求主要内容“专”。当前,绝大多数传媒频道在研究性资料方面大多转载专业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独家内容,致使互相转载成风,内容重复率高,不利于长远发展。

上一篇中秋活动主题

下一篇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