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1

我们发现传媒产品有一个特点,仅仅被看到是不够的。传媒的功能是不仅仅要让你看到,同时要影响你,影响你的思维、影响你的认识、影响你的价值观,影响你的行为方式。这就说明仅仅有注意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影响力。所以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2003、2004年的时候,很多专家学者,包括一些媒体在实践当中提到了“影响力经济”。通过传媒对手中的影响力反过来影响的这些人群对社会的影响力体现传媒的价值。所以传媒从过去简单的跑马圈地,追求阅读率,追求收视率,改成了追求影响力。这是我们传媒经济的一个关键。

到了2006年以后我们开始注重品牌力,实际上品牌力是注意力,影响力的进一步延伸。为什么要注重品牌力?实际上我们的经济,包括我们的传媒经济,传媒业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已经是和经济形势一样出现了供给过剩的情况。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的受众面临这么多的传媒,报纸2000多种,期刊1万多种,每个城市都可以看到五六十个频道。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广告,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传媒越来越多。受众长期的看一个电视台,长期的接触一个报纸,靠什么吸引他?靠的是品牌力。

传媒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品牌力经济的阶段,注意力经济吸引的是眼,让你来看。影响力经济影响的是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的大脑指挥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品牌力是影响着受众的心,当然我们知道心没有思考能力,是提供血液的,但是我们讲到人们的心情,讲到人们的感觉往往是从心的角度讲的。你真正理解了受众的心,让他的心跟你在一起,传媒的品牌价值就真正的体现出来了。

传媒经济发展到品牌力的阶段,我们就要问品牌力是什么?实际上品牌力是建立在顾客、消费者、读者、观众。在他的价值实现基础之上才有品牌力。品牌力不是我们自己简单的包装出来的。也不是我们简单的靠塑造出来的,当然品牌需要塑造,需要策划。但是品牌真正的核心是通过我们的服务,通过我们的报道,通过我们的节目。满足观众、读者的价值需要。他的价值需求满足的过程就是我们品牌力价值实现的过程。

为什么讲品牌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认为一个观众或者一个读者能够长期的接触一个媒体靠几个要素。

1,对媒体形象的认知,这是一个八卦的媒体,还是一个接近生活的媒体?都影响着受众的情感忠诚度。

2,内容品质的展示,内容是否有深度。报纸是否好,影响着他的价值感知。

3,价值感知。我们的媒体和受众之间有一种价值关联,这种价值关联不是说媒体的品牌价值有50亿,而是说受众价值观和媒体价值观的趋同性。只有我们在形象上,在品质上,在价值观上能够跟受众一致,这样会使我们的品牌可以提高,阅读率提高,收视率稳定。

什么是品牌力?品牌力是注意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延伸。我们要衡量一个品牌的影响力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传媒经济 媒介权力 权力经济

一、传媒经济的本质

“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①“传媒经济就是传媒产业或行业对资源配置、财富生产与消费的抉择及其后果”。②上述两种对传媒经济的界定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指出了传媒经济的中心是传播媒介,必须以媒介的运作为基础;同时,也暗含了传媒经济的范围和具体形态是很广泛的。

在众多的具体形态下,传媒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随着传媒实践的不断发展,传媒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变化。较早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对此进行较早探索的是美国学者达拉斯·斯麦兹,1951年在研究传媒经济运作规律时,他就曾指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实质;随后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二次售卖理论”,指出传媒在第二次售卖中出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这才构成了传媒经济的主体;1997年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上发表迈克尔·h·高尔德哈伯的《注意力购买者》一文,其中明确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约是从1999年开始的。随着传媒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01年前后网络经济的萎缩,人们对“注意力经济”这一观点产生了质疑,在探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观点,即认为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主要以曹鹏、孟锦、喻国明等学者为代表。在新近出版的《现代传媒经济学》一书中,吴信训等学者又提出“传媒经济是舆论经济”的观点,认为“传媒经济在本质上是因传媒所特有的舆论功能决定其自身行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换句话说,是指传媒产业在本质上运用影响舆论、形成舆论,并发挥舆论影响力的规律实现其经济行为与目标的特征。”③

分析“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的关系,可以发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先凝聚了足够多的注意力才会产生影响力;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拓展与升华,将注意力的范围缩小到具有影响力这一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注意力才是有效的,因而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控制发行”、“提高收视质”等具体的操作方法。实质上,这两种观点都是从媒介所吸引的受众的角度来分析传媒经济的本质的;而舆论经济则是从媒介自身的功能这一角度出发,指出正因为媒介自身所具有的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才导致了注意力、影响力的出现。相比较而言,舆论经济似乎是更本质化的观点,但是如果进一步深究的话,媒介为什么具有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这种功能又来源于何处?归根结底,媒介的功能、媒介的影响力都源于媒介的权力,媒介拥有话语权等各种权利性资源。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相信媒介、使用媒介、依赖媒介,从而媒介才能引起注意、引导舆论、发挥影响作用。所以基于以上推理,我们认为:媒介经济是一种“权力经济”,是基于媒介权力的运作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媒介权力转移或扩展,媒介经济也会转移或扩展。

二、传媒经济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从理论上说,当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活动出现时,传媒经济就开始诞生了,尽管当时的形态可能还很不完备。人类传播活动发生了三个重大的转变:其一,由单纯传输信息为目的转为以商业上的赢利为目的;其二,由为少数上层人士服务转为为广大民众服务;其三,由偶尔为之转为固定的专业化的操作。从这时起,传媒市场便开始出现,传媒经济也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变革,传媒经济也不断发展,其形态日臻完善,范围日趋扩展,不断走向成熟。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是报纸,传媒经济的最初形态也就是报业经济。报业经济为何能够产生并迅速的发展起来?不可否认,这与报纸能够吸引注意力、产生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归根结底,报业经济的发展都源于报纸所拥有的媒介权力的运作。报纸以其所占有的稀缺性的资源(先进的机器设备、专业的从业人员、特殊的政策支持等),借助特殊的工作形式,来发挥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和支配的力量。这种支配、控制作用的发挥正是媒介权力运作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形成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树立报纸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吸引受众和广告商,提高发行量与广告收入。扩展开来,报纸可以借助业已形成的良好形象开展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这些可以看作是宽泛意义上的报业经济,也都是以报纸拥有的媒介权力的运作为基础的(这方面的内容,广播电视经济等媒介经济形态与此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随着网络媒介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末掀起了一股网络经济的热潮,其中一部分就是网络作为传播媒体而形成的传媒经济。随着手机的普及,其作为个性化媒体的功能也开始显现;数字电视的进展也有望使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网络式的多媒体,并开始显露商业上的巨大价值。

新媒体的出现不断丰富充实着传媒领域,也使传媒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地不断丰富和完善。据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普华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公布的《全球娱乐及媒体业展望:2002——2006》的数据,到2006年,全球娱乐及媒体业的总体经营收入将达到13693亿美元,年度平均增率将达到5.2%,而传媒业收入届时将达到11706亿美元。

从传媒经济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随着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具体的传媒经济形态,并与已有的传媒经济形态共同发展。为什么报业经济之后还会出现广播电视经济?表面上看,是广播电视这两种物质实体或者说两种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导致了广播电视经济的产生;而实质上是媒介权力的转移与再生的结果。当报纸一统天下时,只有报纸拥有这种媒介权力,传媒经济也只有报业经济这一种形态;当广播电视出现后,它们作为传播媒介同样拥有媒介权力(这种权力可以看作是从报纸那儿转移过来的,也可以看作是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而自然再生的结果),基于这种权力的运作而产生了新的媒介经济形态。所以,是媒介权力的转移或再生催生了新的媒介经济形态,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三、媒介权力产生的原因

媒介权力为什么会产生呢?公众与媒介之间为何会形成这种“契约”似的关系呢?

第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的出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机器化大生产逐渐普及,打破了原始部落化的那种社会关系,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mass),组成大众的个人以专业的方式相互联系,缺少统一的价值观和目的,非人格性在相互关系中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机器而存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个体充斥着一种孤寂疏离感。大众社会中机构庞大、集中、缺乏人情味;人与人的关系大都肤浅、局限而又短暂;个人在这种社会中常常感到寂寞、忧虑、无依无靠……工业化的城市是一个非人情的社会,个人之间是被分割的,而不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个人感到不安。除了与机器的亲密接触外,个体之间很少有互动与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介适时而生,不管是报纸上的情感交流文章,还是广播电视中的谈话聊天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倾诉交流的需要,使感情得到了宣泄,尽管这些内容的互动性并不强。随着媒介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性愈来愈强,新兴的网络媒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俘虏了人类,虽然网络只是处于一种工具性的从属地位。

此外,人们依赖媒介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各种复杂的问题,人们需要大众媒介来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及一些必要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获得个体生存发展需要的各种信息。

第二,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传输设备的出现使得媒介得以具备行使这种代理权的能力。“客观上,媒介技术发展造成的信息落差是媒介权力产生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和麦克卢汉都认为:信息技术编织着权力的关系。”④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讯息”,“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所引发的社会的某些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它带给人类的讯息。”⑤一种新的媒介出现,可以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大提高,传播的范围极大的扩展,除去旧的媒介所能传播的范围和所引起的影响之外,其余的传播范围和由此引起的影响就应归功于新的媒介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媒介本身就意味着信息。

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媒介工作者受到过专业化的训练,具备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有时甚至能提供一些权威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媒介工作者的数量相对大众而言,毕竟所占的比例很小,他们所选择加工的信息也只是海量信息的一部分,提出的意见也只具有相对的权威性,换句话说,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是有限的。媒介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将这有限的内容传播到近乎无限的空间(受众是一个弹性很大的群体)中去,传播的范围愈广,造成的影响就愈大。传播范围的扩展根本上取决于传播媒介的进步。比如,网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网络同时具有了“时间空间的偏倚性”,⑥其影响较之传统媒介大大地增强了,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的进步。

此外,单向传播的模式也加强了媒介权力。“媒介权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机构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单向传播性,表现在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流向受众的……信息只能由传播者一方流向受众那一方。”⑦虽然现在各种媒体都在强化自身的互动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满足其互动参与的需求,尤其网络媒体的互动为人所称道;但是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媒体占踞绝对主导的情况下的互动,受众虽然有选择频道的主动权,但频道的内容却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他们只能主动的选择被动的接受何种内容。

第三,国家政府的支持。在现代社会,媒介不仅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控制武器,维护统治的强有利的手段。阿特休尔在分析西方新闻传播制度时指出“广电也许是迄今为止所能设想出的社会控制最有效的工具”,因为“广播电视主宰人类生活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这一事实是无可质疑的。”⑧所以,国家往往给予媒介很多的政策支持和特权。

在政府的支持下,媒介获得了更多的“权力性资源”,拥有这些特殊的资源是形成媒介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四、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的意义

在探讨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两个定义。

其一,媒介权力是现代传播媒介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怎样发生,界定问题以及对问题提供解释与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见的种种能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媒介权力是以一种工作上的职能权力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权力是以维护公众的权利为宗旨的,也是以公众的权利要求为存在前提的。

其二,“权力经济”其实就是基于某种权力的运行(工作劳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总称;权力经济仅仅是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的角度分析而做出的一种概括,权力经济并非来源于权力与利益的直接交换,而是来源于个人的劳动。在传媒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媒介工作者为满足受众的信息、娱乐等需求,在职权范围内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从而也获得了公众的注意力,在公众中形成了影响力,树立了威信,以此为基础获得广告收入及其它各种经营收入,来报偿工作中付出的劳动(也包括其它一些先期的投入)。传媒经济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以媒介权力的运行为基础产生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将传媒经济定位为“权力经济”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第一,有利于传媒权力的维护和制约。正因为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所以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媒介的权力,保证其不受侵犯;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媒介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对媒介权力的维护,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和保护。

另一方面,对媒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是必须的。媒介权力的控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律和他律。在两者之中,“自律”处于一种更根本的地位,主要通过培养媒介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来实现,加强行业自律。“他律”主要是来自法律的约束、政府的控制和公众的监督,三者之中,法律的约束是根本,政府的控制是关键,公众的监督是补充,缺一不可。

第二,“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现有传媒的运作水平,促进传媒经济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传媒市场上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有时甚至是不惜血本的恶性竞争;但是这些大多是一种低水平的同质化的竞争,市场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传媒机构没有很好地认识并运用手中的权力。传媒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领域,政策方面的限制较多,迄今为止,中国传媒业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制度,不允许私人办报(台)和传媒集团办报(台),从管制制度的形式上看,复杂的行政审批程序和严格的刊号控制构筑了进入传媒业的非常高的行政性管制门槛。同时,对于已经进入的媒介还有很多的“行为管制”。正因为如此,媒介权力成了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谁掌握了这种资源谁就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这一观点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因为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所以要促进其发展就必须适当放宽传媒领域的准入资格,减少相关的政策限制,允许更多的业外人士和业外资本的进入。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媒体政策正式开放,从此民营资本得以名正言顺的进入传媒产业。但是,遵循党和国家对传媒产业的一贯政策,可以开放处于传媒产业链下游的发行、广告、印刷,对内容制作等环节坚决不放开。

此外,有几点需要澄清的认识是:其一,现实社会中,不同媒介享有的媒介权力的大小和媒介权力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统一的,即媒介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和支配的力量,形成和引导公共舆论的能力。其二,传媒经济的本质只有一个,是“权力经济”,但这并不会抹煞不同形态的传媒经济的个性特征,并不否认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其三,传媒经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这并不代表不同形态的媒介经济的发展会同步,同一媒介经济形态下的不同媒介组织的发展会同步。因为除去本质的相同之外,还有众多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因素。

注释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3页。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等:《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第22页。

徐卫华:《论媒介权力的来源与特征》[j],《潮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媒技术神化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加]英尼斯:《传播的偏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77页。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3

一、从“注意力”、“影响力”到“整合力”

中国对传媒产业本质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注意力”阶段、“影响力”阶段和“整合力”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发展历程上依次递进,但在演进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多的是随着对传媒产业本质认知的深入呈现交叠推进的状态。

(一)“注意力”阶段

注意力阶段形成的标志是“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注意力经济”理论诞生,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Michael H. Goldhaber)在美国著名的《Hot 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最早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此后,国内外学者开始用注意力经济理论去解读传媒经济的发展规律。

面对海量的媒介资讯,受众的注意力就变成了稀缺资源。“注意力经济”理论为认识传媒产业的本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尤其是在媒体信息过载的背景下,这一理论将传播目的直接引导到对注意力资源的高度关注。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该理论强调文化产品的求新求异,即注重媒介产品的创新。

对注意力的关注更多地来源于业界实践。随着中国传媒行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三重刺激之下获得快速发展,信息产品供应量极大丰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随之“注意力经济”也逐渐成为传媒产业的支柱。

因此,各种吸引注意力的手段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应运而生,借题发挥、借事造势、借名出名、借异标新、借负取宠和借吵哗众等各种炒作方式成为媒体的惯用手法。同时,传媒业的收听率、收视率、阅读率等指标一度变得至高无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媒业的良性发展,促使其走向低俗化、庸俗化。

(二)“影响力”阶段

伴随中国传媒市场竞争的深入及经营思路的日趋成熟,追求传播效果的长期性、稳定性、权威性逐步得到认同,创建传播品牌,提升媒体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力,同时赢得更多受众与广告商的青睐――这便产生了“影响力经济”。

“影响力经济”基于注意力经济拓展而来,从影响受众入手,涉及媒介的体制、运营、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等方面。传媒学者喻国明系统地阐述了传媒经济的影响力本质,他认为,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基于此,“影响力经济”关注的不再仅是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而是依托媒体的影响力来操控受众的抉择,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掌控受众的认知行为,进而引导受众形成特定的态度和倾向。在影响力的形成、扩大过程中,媒体扮演着积极的主导角色,决定着受众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然而,“影响力经济”强调的只是“影响力”这一传媒对社会发生作用的中间步骤之一,更多地关注传媒对受众的影响力,忽视了受众的“反影响力”。此外,影响力的结果是什么?当传媒获得影响力时,继而产生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并没有获得很好的诠释。与此同时,“内容产业”悄然兴起,传媒业面临转型,以“影响力经济”为代表的种种解析传媒经济本质的理论局限性日渐明显,特别是与新媒体“互动为王”的技术发展趋势呈现脱节之势,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当今传媒产业的本质。

(三)“整合力”阶段

从表面上看,“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能力可以用诸如“品牌”、“主流”之类的词汇来描述,其实质反映的是社会干预能力的程度大小,而这种社会干预的结果是受众(用户)的自我认知及社会角色不断做出调整,最终反映为社会关系的建构或重构。社会关系的建构与重构绝不是零碎的运动,更不是利用“多元无知效应”对社会结构进行破坏,而是按照新的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新的整合。

新媒体时代,各种传媒的自发运动,类似于集体非理性产生了一个理性的结果――社会关系的整合,其中既包括了个人与社会的整合,也包括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调适、个人与自我的和谐。传媒整合上述关系的能力就是其市场价值的深度反映,传媒一系列的“整合行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即促使传媒产业步入“整合力”阶段。

同时,传统媒体受困于传统发展模式的狭窄空间,往往无法摆脱现有的发展局限,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受制于自身形态、资源布局、品牌形象、受众构成等方面的限制,只能从孤立的视角进行探索。因此,媒介产业的“整合力”思路及其实践更能准确契合新媒体时代多平台、互动传播的特征,描述媒介由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的演进趋势,也更能体现当前媒介产业发展所蕴涵的产业本质。

二、传媒整合力的形式与内容

“整合”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词汇,不同于“组合”与“结合”,更接近于“契合”,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高度利用。传媒整合力形成的前提也在于此,相对于“媒介融合”关注操作层面、侧重媒体形态重构的特征,“媒介整合”更加关注结果层面,侧重于关系的建构或重构。

“传媒整合力”表现在传媒产业运营的各个层次,由浅入深表现为资讯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传播链条的整合及社会关系的整合。

(一)资讯的整合

对新闻信息的广泛采集与专业把关是传统的资讯整合方式,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传统媒体往往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作为符号载体。在信息日益超载的时代,资讯的整合则表现为对信息的深层次处理,经过重新编码、提炼,整合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多媒体的呈现,更在意义上加深了解释与价值判断。

(二)资源的整合

传媒是信息的中介,更是资源的中介,传媒调动与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是其基本价值的体现。传统意义上,广告主资源是传媒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新媒体时代,资源整合的范畴更广,涉及到上下游诸多环节,可整合资源的数量及整合的程度决定了竞争的层次。

新媒体时代,全媒体传播是资源整合的典型。全媒体的经济性首先体现在传播覆盖面上,资讯的到达率是全媒体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全媒体对“全”的本质诉求。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规划、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超越了“跨媒体”时代的外部资源整合,更是基于内部资源的集约化运作。此外,不同介质传播形成的网格化、多维化覆盖,消除了单一传播的受众盲区,资源整合的结果是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因此,全媒体的流程再造,本质上就是一次利益最大化的资源整合。

(三)传播链条的整合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链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互相交叉,结成一个传播网络。传媒不断进入到新的领域,如通讯社同时为媒体和终端用户服务,传统媒体进入到电信运营领域等。但传播链条的整合,不是把整个产业链大包大揽,而是抢占关键的节点,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这种整合能力决定了某一媒介的“消费者占有率”。

基于从传播链条层面的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隔阂正在快速消融,由传统媒体垄断的信息资源和由新兴媒体吸引的终端资源正在创新整合中寻求更高效的互动传播路径以及市场盈利模型。

(四)社会关系的整合

社会关系的整合是传媒整合力的深度体现。较之上述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整合,社会关系的整合更多体现在传受双方(或媒介信息用户之间)的价值观层面,是决定传媒社会声望的核心。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在信息世界风生水起,凭借“关系”“网络”“分享”的理念,将资讯、资源、传播链条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更深层的价值。大量从微博中产生、传播并受到传统媒体关注的案例表明,由媒介推动的社会关系整合赋予其更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敦促着媒体肩负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归属感”与“方向感”可以看作社会关系整合力的两个基本路径,这两个基本路径是两种传媒的取向,归属感来自于媒介传播作用下由于角色认同而产生的向心力,方向感则来自于参照群体而产生的引导力。当代媒体环境中,社会生活已成为众多声音的公开对话,媒介从技术层面的整合将最终梳理、分化出不同的价值群体。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市场驱动力 新闻业 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我国新闻业也逐渐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的商品属性受到重视,我国新闻业的产业属性也逐渐确立起来。在市场驱动下,一方面我国各类媒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注重市场本位意识和受众意识,注重内容创新和品牌经营,注重竞争和效率。然而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受众低级趣味的一味迎合,也导致了新闻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泛滥等问题。

一、新闻业的市场驱动力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转型,市场驱动力对我国新闻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市场与新闻业的关系也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正如胡正荣教授所言,我国的大众传播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整套“市场话语体系”正逐渐纳入业界和理论界的头脑之中,和原有的“意识形念话语体系”共同解释当前的各种媒介运作情况,也就是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在走向受市场驱动的道路。既然如此,我国的新闻业生产也要受到市场逻辑的影响。按照麦克马纳斯的市场新闻业理论,市场化运作、依靠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闻媒体必须在投资者、广告商、消息来源、消费者四个市场上与其他媒介企业展开竞争,以获取必备的资源。①他认为,市场新闻业的新闻生产是按照两套不同的规范(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来进行。新闻规范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不考虑相关的经济成本;而市场规范则谋求媒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更多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新闻业被界定为事业单位,各类媒体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主要承担宣传功能,视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报刊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再到“转企改制”的转变,广电业也走向了“制播分离”的道路,新闻业从单纯注重宣传忽视经营到社会效益和重经济效益并重到盈利模式多元化,从注重宣传到新闻本位,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回归,不仅自身得到迅猛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家形象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在转变的过程中,市场驱动力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二、市场驱动力的积极影响

1、内容创新

在激烈的媒介市场上,谁积极创新,谁的内容有新意,谁的创意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谁就能够赢得受众,赢得市场,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各类媒体中,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收视率的动力和压力下,电视媒体特别注重内容创新和打造品牌栏目。比如收视很火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不仅为浙江卫视带来了广告大单,也出现在了创新创优电视栏目的榜单中,可谓叫好又叫座,既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金杯”。还有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寓知识于娱乐之中,使受众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对大奖的欢呼声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这背后当然源自栏目组对规则创新、传播创新、价值创新的孜孜追求。

2、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

随着对新闻本体认识的改变,新闻传播的受众意识也变成了新闯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在媒体的市场化进程中,受众实际上成了“消费者”,受众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失去受众,媒体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媒体的受众意识普遍增强,新闻媒体从新闻的采写、编辑到语言、风格都开始注重受众的感受、喜好、情趣品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业受众意识的回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民生新闻。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为代表,民生新闻在中国遍地开花。这类新闻关注身边人、身边事,注重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特别关注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民众的衣食冷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这类新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也为媒体赢得了公信力。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生之后,新媒体的受众意识更加强化,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应用为王”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对受众体验的注重。

3、经营模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散、乱、差,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市场分散,严重影响媒体的综合竞争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新闻业呈条块分割状,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赢利模式也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媒体市场化的推进,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与潍坊报业集团在潍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成立山东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1年5月30日,《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及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率先先行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而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改革完毕,占总数的96.5%。转制之后,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媒体作为市场主体,更加灵活和注重效率,注重用人和经营管理,这也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4、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随着媒介市场化的发展,西方新闻理念也对我国新闻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积极影响就包括媒体积极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它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②尽管我国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受到各种阻力,但是《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在这方面却成绩显著。他们坚持客观报道,坚持揭露事实真相,在舆论监督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例如,《南方都市报》的《安元鼎:北京“黑监狱”调查》,通过独立深入的调查采访,揭露了安元鼎“黑监狱”非法关押受访者的事实真相,捍卫了受访者的利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三、市场驱动力的消极影响

麦克马纳斯认为,置身于新闻部门的新闻工作者按照媒介企业自身的组织文化行事,这种组织文化来源于两套不同的规范——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尽管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并非完全不相容,但二者在实践中时常发生冲突,且一旦二者发生冲突时,市场规范往往战胜新闻规范成为主导新闻生产的逻辑。③而当市场规范战胜新闻规范的时候,市场驱动力的消极影响也开始凸显。

1、新闻低俗化

市场驱动力下,中国的新闻业迅猛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利诱”下,某些媒体渐渐失去了自身的免疫力甚至发生异化,导致低俗化。时下,在某些媒体那里明星取代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化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④这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不惜自降品格,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导致新闻低俗化。例如,2012年11月,江苏教育电视台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刻意炒作,邀请干露露母女三人作为嘉宾,她们在节目中大爆粗口,毫无顾忌,低俗丑恶。视频被传到网络后,引发舆论批评,江苏教育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而导致低俗化的行径,严重影响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遭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停播整顿的惩罚。

2、有偿新闻泛滥

所谓“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而产生的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观念也在影响着我们,某些新闻工作者面对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把握不住自己的操守,利用手中的报道权、舆论监督权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利益交换,不但接收礼金、物品,有的甚至索要钱财,导致“有偿新闻”泛滥。可以说,有偿新闻是一种权与钱的交易,而这类新闻一般都有一定的虚假成分,不是刻意美化就是是非不分,毫无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有偿新闻不仅腐败采编队伍,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虚假广告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作为一种商品,在巨大经济力量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成长。如今,大部分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失去“广告”支撑,便有面临关门的危机。一些媒体收视率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媒体,大广告拉不到,小广告又不足以维持生计,但为了生存下去,只好播放虚假广告苟且而活。虚假广告“遍地开花”,如果不加以治理,最终也会伤及媒体自身。

结语

经过30多年的新闻改革,我国的新闻传播业走向了受市场驱动的道路。市场驱动力在新闻生产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化改革不仅促使新闻业的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得以回归,也使新闻产品的质量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善,法制观念还没有确立,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新闻传播业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更好地使新闻传播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思想先锋的作用,进而使新闻传播业在广阔的市场经济中摆脱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的困惑,并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现代市场经营理念,肩负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①③田秋生,《市场逻辑如何影响新闻生产——麦克马纳斯市场新闻业理论再审视》[J].《新闻大学》,2011(4)

②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④郭尼迪尔,《新闻低俗化: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J].《新闻三味》,2006(4)

⑤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5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体育赛事融入了商业化运作模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日益紧密。体育媒介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体育媒介产业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而随着体育媒介产业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发展,体育赛事也成为大众传播媒介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国内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化发展深受广泛媒介的影响,但是对体育赛事的媒介运营还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缺乏对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赛事之间关系的深层次认知。本文在论述体育赛事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现体育产业与大众传媒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体育赛事 体育传媒

一、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作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市场,对推动体育产业的进展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而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又是通过与体育服务产品、体育市场的关系上体现出来。

(一)体育产业内容不同于一般产业内容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体育产品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足球、排球,是可以看到、摸到的东西,由具体的物质构成,跟一般产业的产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体育服务产品则不同,一般实物形态的产品,其使用价值不是由具体的物质来提供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其使用价值不能跟生产行为分离开来,也即是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生产过程结束了,使用价值也就消失了。众所周知,现代体育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个人锻炼身体的需求,而是具有更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它不但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质量,还对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价值核心内容,它具备投入性,也有产出性。正是由于体育服务产品的这种特性,注定了其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体现其价值,来体现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比如,世界各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每场赛事的现场门票都是非常有限的,很多观众都没有办法亲临现场去欣赏体育赛事,而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赛事,传递体育赛事的价值,这就是体育服务产品。

(二)体育服务产品对大众传媒有一定的依赖性

体育服务产品要想体现其使用价值最大化,实现其社会化,让更多的观众来欣赏体育运动带来的美感,娱乐更多的人,它必定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因此,对大众传媒有一定的依赖性。大众传媒通过现场直播或赛后转播报道的形式将体育赛况传播给更多的观众,给更多的人提供享受体育运动之美的机会,扩大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传播媒介通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还可以增强体育赛事的感染力,比如通过慢动作回放镜头,近距离镜头、定格等镜头的使用,让转瞬即逝的体育之美充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观众也不用亲临现场观看,只要在每个具有大众传播媒介存在的角落都可以观看体育赛事,享受体育服务产品。所以,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技术层面上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体育服务产品必须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

(三)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市场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衷度越来越高,对体育运动所需的运动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械,以及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建设等等。现代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决定了运动产品呈多元一统的方向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体育市场,大众传播媒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体育市场发生影响作用。以中国为例,体育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目前还是处于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整体规模小的状态。这是因为中国体育企业还不是很熟悉体育产业的运作方法,对体育活动作用于观众的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也就很难采取有效的技巧来提升自身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外资机构对中国体育赛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找准产品与市场的结合点比较困难;内资体育推广机构跟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不顺畅,在引入国际顶级赛事并形成本土化方面有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来为中国体育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产业发展的题材信息,达到增强对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运作之间的关系的了解的目的,从而影响体育市场的需求;其次,大众传播通过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作用,形成体育消费时尚,改变消费能力和水平低、消费不合理的状态,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体育市场的供给状态。最后,大众传媒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和市场搭建桥梁,通过舆论引导政府转变政府职能,逐渐改变政府用行政手段分割垄断体育项目市场的状况,从而为内外商投资体育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体育产业化进程起推动作用,以及宣传和引导作用。

(一)推动作用

现代体育在最初发展的时候,体育爱好者都没能亲临现场观看比赛,一般都是通过阅读报纸等传播媒介跟进赛事进展,这就是大众传媒在最初为体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的原动力。在这个时候,体育爱好者为了表示自己所支持的体育项目和支持的比赛队伍,以表明自己的体育参与者身份,往往购买与该比赛团队相关的体育产品,比如球衣、球鞋、体育器材等。这时候,大众传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宣传报道,介绍各种体育产品的特点,扩大体育产品在体育爱好者中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体育产品的销售量。大众传媒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让更多的人慢慢喜欢上体育运动、关注体育赛事,增加体育爱好者数量,并将体育建设和体育文化的观念移植到更多人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为体育产品发展更多潜在消费者。最后,大众传媒在探索中国体育产业运作机制走向市场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大众传媒站基于合理、合法的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正确传播体育产业链中黑幕操作,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对规范市场化操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宣传和引导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促使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体育传媒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使体育爱好者既是体育传媒的受众也是体育产品的受众,体育爱好者不但可以了解体育赛况,也能了解体育产品,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产业规模。由于体育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业很大程度需要依靠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其肩负着满足国人精神文化需求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大众传媒对体育赛事的炒作和报道无疑可以起到催化剂作用。体育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国家的政策和国民的关注度相对不会倾斜着该行业,但是通过大众传媒为其造势,促使了更多的民众热衷于体育赛事,并培养出爱好体育产品的情怀,也即是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产品潜在消费者。

三、大众传媒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靠大众传媒来报道体育赛事和宣传体育产品来带动实现,而大众传媒要通过报道体育赛况来增加收视率从而提升本媒体的广告价值,因此,基于该种特点,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实现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根据媒体特点做好与体育赛事的互动

体育组织机构和大众传媒机构要根据赛事的不同特点来选择购买赛事转播权和选择不同的赞助商、广告商。体育赛事的一大收益点就是可以给赞助商植入广告或是接受企业的广告投放。广告的投放和植入方式大致有两种:在比赛场地布置企业的商标和广告标语或是休息间隙插播广告。插入体育赛事的广告一般都是跟体育产品有关的广告,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平台,企业可以通过投放广告,可以很有效的把自家企业和品牌推广出去,从而获得更多的品牌消费者,所以说,大众传媒在带动体育产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大众传媒通过收取广告费用,又能提升其传媒技术质量,更好的服务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建立体育媒体服务系统和体育信息管理系统

近几年来,由于大众传媒报道一些体育组织幕后操作、非法运作的情况以及媒体处于竞争原因也会报道一些假新闻,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双方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严重影响了体育赛事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体育组织的媒体服务概念方面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体育传播媒体在信息管理和新闻报道理念以及服务水平方面还需待提升。大众媒体在传播一些没有经过验证的赛事新闻时,需要再三斟酌,制定完善的媒体服务系统,这样假新闻的出现就会少一些,失实的报道也会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共生的互动关系。

(三)深入把握体育产业媒介化的概念含义

“体育产业媒介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客观存在于现代经济体系中,因此把握好其中的深层次含义对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育媒介有时候会被过于无止境经营开发,炮制出体育文化消费品来填补精神饥饿,体育产业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发展下具有很多层次的意义。在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影响日益加深的过程中,体育产业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附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反过来大众媒介特别是体育媒介根本无法脱离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而存在。所以,认识体育媒介和体育产业的深层次含义要求以传播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发挥大众媒介对发展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其传播影响力来提高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从而促使体育赛事的项目不断创新变革,也可以促使体育赛事的进行向着更加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体育组织媒介市场的形成。而反过来,大众传媒通过转播体育赛事可以大大提高大众传媒的收视率,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体育媒体,从而提升媒体的广告价值和提高广告收益。所以说,大众媒体与体育赛事的结合是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利军.从国外体育商业化看体育经济因素和商业价值[J].体育经济.2012(08):12.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媒;责任

1 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在我国,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宣传教育。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的宣传和交流,往往需要大众传媒来完成,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更是离不开大众传媒。因此,大众传媒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应当处理好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大众传媒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方面,大众传媒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的信息传播优势和能力。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传媒的信息转播功能日益增大。同时,也促进了媒体的交互性作用、功能替代作用充分的发挥,传统媒体的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众传媒的内容。大众传媒的宣传内容,只有以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再次,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协调与优化后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众传媒,才能正面鼓励和强化全民族的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众传媒作为我国宣传工作中主要的工具和载体,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大众传媒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大众传媒起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但仍然存在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断地改进、完善、提高。

2.1 大众传媒对于经济与市场的偏重

大众传媒进入市场经济运作时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大众传媒必须按照市场规律配置信息资源,处理好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作为市场主体重视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媒体在实践过程中过分的偏向经济和市场,过分的看重收视率和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必然会一味的追求经济和利益,而远离了广大的群众。

2.2 大众传媒对于西方价值观的认识不深刻

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潮流涌入,我国大众媒体失去了自己稳定的身份立场。在国内,尤其是青少年,对西方的价值观予以全盘认同,其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模式,不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更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3 媒介生态系统中大众媒介之间的不和谐

市场利益和商业逻辑的驱动,使某些媒介为追求巨额利润置社会责任于不顾,最终导致媒介行为异化,整个媒介生态出现了失衡、失准的倾向。比如媒介传播的全球化形成的话语霸权、国家内部媒介结构的不合理、媒介定位的雷同导致传播信息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出现、追逐商业利益而导致虚假庸俗、色情暴力信息充斥媒介等。

3 大众传媒的责任:传递大众传媒“正能量”

面对大众传媒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肩负起激浊扬清、弘扬时代正气、醇化社会风气、倡导主流价值观的重大使命。

3.1 坚持正确导向:媒体应在塑造核心价值观中承担社会责任

从国际背景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种文化交融日益频繁。从国内背景来看,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化、多样的趋势。从社会上看,社会文化存在着一些媚俗、低俗、庸俗的现象,各种不良影响的文化暗流涌动。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面对新的形势,必须着力在传承价值观念、培育新的价值意识、塑造价值主体、构建共同价值取向、维持价值体系、引导价值目标实现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3.2 创新传播方式:媒体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应该避免一味地说教,必须尊重新闻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政策解读要权威可信、言之有物;典型引导要精心选择、科学有力;文化培育要系统全面、潜移默化 ;形象塑造要真实丰满、可敬可学;舆论监督要有的放矢、导向正确。力求以优化的新闻传播效果,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主力作用。

3.3 改进工作作风:媒体应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

目前,媒体应当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进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3.4 提升业务水平:媒体人应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加强自身修养

对于媒体人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倡导社会主义文化观,从观念、制度上强化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稳定的价值体系、健康的文化传播,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媒体人的职业能力培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媒体舆论的支持。而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媒体应该珍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切实发挥好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人心作出积极的贡献。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众传媒,以正面宣传鼓劲为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充分发挥各民族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绍俊.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2]黄三生.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