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论文范例

大众传媒论文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1

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的数量增长迅速,高校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也难置身事外。与高校相关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学生坠楼、校园安全等。这些事件的影响很大,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后果严重。如某高校教师论文造假事件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严重损害了该高校的形象,致其陷入信任危机,公众对该校的科研提出质疑,各种言论充斥于媒体。事件的责任承担者,该高校选择了沉默。“沉默”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但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加深了公众的质疑。国内高校缺乏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未有成熟的危机传播机制。危机事件出现,责任主体便陷入了舆论漩涡,疲于应付。高校危机传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信息迟缓、信息量少,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获知需求。二是高校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未能与媒体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害怕”和“被动”情势明显,忽视了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三是公关意识淡薄。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没有通过大众传媒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非常时期组织的信息传播,我们称为危机传播。危机传播对于维护组织形象、媒体公关、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及营造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组织而言,面对危机传播的种种弊端,如何建立良性的危机传播机制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危机传播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危机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是事件,也有学者认为是状态。危机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但无论是事件说还是状态说,都认可危机是与不确定的负面事实有关联,会给当事者带来某方面的损害。危机传播是组织管理的核心程序,即指组织面对危及自身生存发展的突发性事件或灾难性事件,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我们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在组织出现危机事件或陷入危机状态时,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控制、影响信息传播的活动。

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关注。[1]如“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引起了学者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也日益细化,危机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遭遇泰诺胶囊事件引起大众对危机传播的关注为标志。此后,危机传播逐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在众多学者的参与下,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危机传播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危机传播研究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的研究者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重点的不同,产生了一些影响力强、侧重点各异的危机传播理论,如企业辩护理论、阶段分析理论、卓越理论、形象修复理论等。其中,卓越理论的影响力较大。卓越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研究危机传播,其理论建构了四个信息的传播模型。如表1所示。在大众传媒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促使信息传播方式增多、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大环境的变化,对卓越理论的应用也产生了变化,如新闻模型和公共关系模型,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的单向性,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科学劝说模型和相互理解模型,信息的双向流动有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知情权,能够监测信息传播的效果以及为危机传播提供及时反馈,传播效果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罗杰斯特(MichaelRegester),针对危机发生时的信息传播现象提出了著名的“3T”原则:主动告知(tellyourowntale),即处于危机中的组织应主动地告知信息,争取信息的主动性;迅速告知(tellitfirst),即组织应当及时、快速的信息;全部告知(tellitall),即组织在信息时,应当知无不言,公开所有信息。这些理论成果已经被广泛运用,为解决危机传播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高校危机传播并未受到重视,既缺少有效的管理,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危机传播理论帮助我们探讨危机传播的管理策略和机制,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处理危机的体制和信息传播的策略,探讨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机制形成。二、高校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弊端国内外高校对危机传播的重视及处理方式大相径庭。美国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处理危机传播经验、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及危机传播管理措施。美国高校能够很好地与媒体合作,处理好组织、媒体和公众的关系,通过媒体公关、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国内高校缺少相应的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危机传播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危机处理措施,缺少有效的危机传播策略,经常错失危机传播管理与控制的良机。

(一)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信息主动权

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重大,西方社会对媒体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媒体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美国,媒体享有“无冕之王”和“第四权力”和美誉。国内的媒体定位于“喉舌”功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正面报道和树立形象为主要功能。近年来,媒体的监督功能得到了增强,对社会现象的监督、批评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高校不善于与大众传媒沟通,尤其是在危机传播方面。首先,高校基本上不通过大众传媒危机信息。危机出现时,以“谨慎”和“害怕”的心态处理。这危机管理种方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控制严密化,危机出现,第一反应是把信息流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尽量缩小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为了稳定师生情绪,往往采用正面性的信息,“阐述”事件的过程,信息在有限范围内流通。三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性,一旦信息传播控制失败,学校需要与媒体交流的时间往往靠新闻通稿,不能掌握信息主动权。其次,“控制”式的危机传播负面效果严重。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兴媒体如手机、网络等促进了信息传播大众化。信息“控制”方式,阻碍了部分信息的流通,当公众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时,便会产生危机信息的衍生物——谣言,谣言流传的后果难以估量。[3]“控制”式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仅难以达到控制信息流通的目的,还会产生培育“谣言”的土壤。最后,高校公关意识不强。公关是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或维护形象的过程。公关在发达国家是经常性行为,一些组织陷入危机后,会利用公关公司通过大众传媒,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向公众传递信息,力求负面事件对组织影响的最小化,进而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高校危机传播策略尚未成熟,利用媒体公关的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危机后的形象修复是一个自然的、缓慢的过程。#p#分页标题#e#

(二)忽视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大众传媒不仅组织危机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组织形象的树立者和维护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众媒体应作为危机传播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处于危机中的组织而言,大众传媒既可能发挥正面作用,也可能发挥负面作用。因此组织与媒体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媒体信息客观性是其社会公信力的前提。信息来源多样化,是保证新闻客观性的重要途径。一旦不能得到第一现场的资料,便要通过采访多个对象全面搜集信息,并不依赖组织提供的新闻通稿。所以,媒体信息并非“新闻通稿”,而是兼顾多方信源的客观资料,“新闻通稿”的作用非常有限。客观、公正的信息具有较高的说服力,易于被公众接受,为危机解决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4]。高校与媒体缺少必要的沟通,危机传播过程限制了媒体作用发挥。组织片面化、延迟性、被动性的信息,造成媒体难以获得全面性、及时性的信息,也就不能完整的勾勒出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同时,危机事件可能由媒体报道引发成公共事件,成为公共话题,媒体缺少与高校的沟通,不能获取精确、权威的信息,也就不能为危机事件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高校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也不重视媒体的作用。造成媒体在危机解决过程中,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的公关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危机传播控制负面效果严重

好奇心是人获取信息的驱动力,一旦得到零碎的信息,人们总是试图得到更多的信息把事件完整的勾勒出来。由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控制和封锁,受众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于是把自己从多方得到的、零散的、片面的信息组合起来。这些经过个体加工后的不确定的信息再次进入传播过程,便形成了谣言[5]。有学者认为,“作为舆论出现,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但多数传播者并不认为是假的。只有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达到舆论质量,才能称为谣言。谣言是指众人无根之言的传播,又称谣诼、谣言、谣传等”。但谣言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假的,事实证明,谣言中往往包含一些真实的信息。谣言流传的影响难以预料。如广州某高校出现一女一男坠楼事件后,笔者便通过人际传播得到了几个版本的事件信息,每个版本都把事件叙述的合情合理,真伪莫辨。于是,笔者便联系该校教师,希望获得全面的信息,但结果出乎意料:他们掌握的信息只是坠楼的事实,事发突然、一时间无法取得更多的信息。当权威、全面的信息不能公开传播时,谣言便有了市场。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了解真相的重要渠道。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其传播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于组织在事件中的责任和形象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一旦处于危机中的组织错失信息的主动权,更不能掌握事件对组织形象的影响,后期的形象修复和媒体公关将需付出更多的努力[6]。

三、建立高校危机传播机制模型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的解释,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本文认为,传播机制是在信息符号传播过程中,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相关规制和规律作用下信息的传递过程与方式。传播机制应包括信息、制约机制、互动机制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本文从信息、制约机制和互动机制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危机传播机制。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是高校危机传播的主要动力;大众传媒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影响危机传播活动的策略;互动机制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与媒体的合作沟通,二是公众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传播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架构,三要素均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对危机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危机传播中的信息

危机传播,是高校面对不确定的危机状态,信息、维护形象的过程。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才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组织的形象。高校怎样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是其掌握危机传播主动权的关键。为了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危机信息的快速。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媒体信息,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除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土壤。实践表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两三个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可见,时效性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危机传播时快速信息,有利于高校掌握信息编码和传播的主动权,树立负责任的形象。其次,全面告知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传播学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高,信息享有较高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新媒介的发展,摈弃了大众传媒单向型的信息流通模式。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得到发展,传播信息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危机传播过程中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全面性的危机信息传播可减少质疑、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片面性、虚假性的危机信息造成的后果严重,“躲猫猫”事件成为明显的例证。再者,信息的主动性。危机信息的传播除了快速、全面的要求以外,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就不能积极的引导舆情,消极、被动的危机传播方式使组织处于被动状态,增加了解决危机事件的难度。如某高校校园内,官二代驾车撞死学生的事件,由于该校消极的危机传播策略,使其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愤怒的网民甚至针对该校的领导进行抨击,高校形象严重受损。最后,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与公众的互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与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听取公众的声音,及时释疑对于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危机传播过程中需要必要的信息反馈、保持与公众沟通,强化传播效果。掌握信息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主动的信息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能够争取到媒体的支持和公众的理解,缓解危机解决的压力。其次,正确的信息传播策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消除谣言的流传,树立组织负责任的形象。所以,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影响着危机的解决,能够引导舆论、维护组织形象。#p#分页标题#e#

(二)危机传播中的制约机制

影响和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众多,危机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分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媒体、公众、及组织的公关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保持传播效果、提高公关效益,采取“一面之词”的传播方式,忽略其它观点。此时,信息的流通是单向性的,由组织经媒体流向大众,不在与大众保持互动和沟通[7]。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联系高校与公众的纽带。因此,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既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也可能起到负面作用。传媒信息的客观性影响着公众的判断及组织形象。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相关信息;大众传媒也是危机事件解决进程的推动者,媒体的舆论导向影响着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大众传媒还是组织维护和修复形象的工具。同时媒体的负面作用亦不容忽视,大众传媒可能是危机事件的“导火线”,一些危机事件由传媒引发,如论文抄袭事件。公众是指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关注危机事件的受众。赢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危机传播的动力。由于高校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的态度对于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公共性的危机事件暴发时,如科研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等等。媒体的报道与公众的态度往往左右着事件的发展、解决。在教育品牌化,争夺优秀人才资源的环境下组织的社会形象决定了其发展前途。公关由公众、传播、组织构成,是以公众为对象,以互惠为原则,借助于大众传媒影响公众的过程。危机事件因其包含有负面性、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为高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将事情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维护高校形象,公关活动必不可少。

(三)危机传播中的互动机制

危机传播活动主要体现了高校、媒体和公关的关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三者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危机组织与新闻媒体应该从传统敌对关系转变到新型合作与相对独立的和谐关系。媒体离不开高校。因为媒体传播的内容来自于社会,高校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媒体提供大量的资讯;同时,高校也是媒体监督的对象,媒体的监督对于教育和高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著名的传播“循环模式”如图2所示,其说明了互动性的信息流通。信息的流通不仅是传播者向公众传播的过程,还包含了公众的反馈信息及传播效果的测评。信息的反馈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传播者选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供参考。所以,在危机传播过程中,高校、媒体和公众的互动意义重大。高校与媒体的互动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高校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对于树立其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争夺优秀学生的环境下,良好的社会口碑对高校至关重要。其次,一旦出现危机情势,高校可以利用社会传媒迅速、主动的真实、全面的权威信息,杜绝片面化、虚假性的信息,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能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还可以突显高校的责任感,克服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公关效果。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大众传媒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拥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受到受众的认可,传播效果好。其次,大众传媒有丰富的传播策略,熟知传播规律,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能够运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帮助高校摆脱危机传播时的被动地位。最后,大众传媒也是高校受到负面影响后,利用舆论改变组织形象、进行社会公关的渠道。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其信息内容和舆论引导,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塑造着组织的新形象。公众对媒体的认可是其生存的动力,媒体的权威性决定了其影响力。所以,媒体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情权、提高危机传播效果,对危机事件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2

后现代主义破除“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对立的结构,以大众文化为主流,提倡语言风格走向口语化和平民化。当代俄罗斯整个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已经不再是以作家、文人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而是低一等级的“大众文化”。这在后现代主义诗歌文学创作中表现明显,在大众传媒语言中亦然。此前的大众传媒一直是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体现,只有少数人具有话语权,说话的姿态是居高临下的,大众传媒向受众的传播是单向的,把言语成品展示和灌输给受众,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需要和不需要的信息,并没有真正的互动,言语风格是单调的、高雅正式的。

当代俄罗斯大众传媒受大众文化倾向的影响,呈现出口语化的表现,大量使用口语成分,造成交际亲切的效果,减少交际的正式性、官方性。因为要想亲近受话人,就必然使用他们喜闻乐见、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正式的书面体的词汇、句法手段带有无个性的、冷冰冰的、疏远的和古板的色彩,过于严谨、一本正经的话语会让人产生距离感,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原来作为加强言语正式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书卷语,尤其是带有崇高色彩的书面词语的运用大大受到限制,有时因使用不合适宜,会产生讽刺效果。而非正式的口语体成分朴实通俗,使人联想起友善温暖,具有亲和力。因而当代大众传媒语言越来越多地吸收口语构建话语的原则,如简洁性、分解性、随意性等,口语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使属于社会性交际行为的政论言语和日常会话的个人交际行为之间、书面和口头交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大大地削弱了言语的正式性。“书面形式的政论篇章在整体上变得更加口语化,获得大量的口头特征,使用口头言语中典型的手段……通常篇章本身就被构建成和读者进行谈话、讨论的类型。”很多传媒中的言语作品都是现场即兴表述,口语化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仅举一例:Каждыйнастоящийкапиталиствдушемонополист.Стремитсяоднихконкурентоврастолкать.Сдругимидоговориться.Прорватьсякспросу.Такомусочному.Вкусному.Исожратьегоцеликом.Поработивбеззащитныхпотребителейвысокойценой.Дефектрыночнойсистемы?Конечно.(Известия,07,07,2010)这段话中作者不仅使用了растолкать,сожрать这样的口语词,而且句子结构是松散的,接续结构分解了复杂的句子,句子变得短小随意,同时用问答结构模拟口头对话,让话语风格更贴近受众。

二、语言自由化

后现代话语追求“非中心化”,提倡多元性和差异性,“抛弃了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权威’、‘中心’、‘基础’和‘本质’,消解了所有法典合法性。”在语言的运用中追求一种张狂与挑衅,排斥统一的、唯一的标准和取向,表现为对传统规范的藐视和对公认准则的叛离。

原来苏联时期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使得任何偏离规范的现象都被认为是不能容忍的,任何规范的动摇都是不愿看到的。而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多样化,倾向于破坏规范,由单一文化转向多元文化,终结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规范,将平民百姓的文化世界提升到与官方文化、正统文化平等的地位,语言使用上表现为偏爱那些新鲜的、边缘性的语言手段。大量俗语词、俚黑词语等非标准成分以及界于标准语和非标准语之间的边缘成分有向中心靠拢的趋势,标准语与非标准语的界限已很模糊。这种大量不加限制使用非标准语成分的现象可以解释为对苏联时期报纸语言刻板公式话的语言风格的一种反拨,但同时它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藐视一切传统规范,将“民主自由”推向极至,把非标准语成分当作最有效的增强言语表现力的手段,这种现象在“大众性”报刊,如《Аргументыифакты》,《Московскийкомсомолец》,《Московскаяправда》等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Длянастоящейкритикиистёбануженобъект-общепризнанныенепреходящиеценности.Аихсейчаснет.ПоследниебылирожденыАстафьевымиШостаковичем.Наднимистебатьсяуженеприлично.Вотэстрадаиволынит,бежитзапаровозом,пытаясьвскочитьнаподножкупоследнеговагона-срубить《бабок》,запиариться,побалдетьотпокупкиновойтачки.(Аргументыифакты,№40,2005)文中作者对现在的文艺演出所持的讥讽的评价态度主要是通过стёб,стебаться,срубить《бабок》,запиариться,побалдеть,тачки这些“有味道的”俚语词和俗语词волынить等表达出来的,这样的词语使话语极具个性并且放肆不羁。

三、语言充满游戏性

游戏性不是后现代主义的唯一原则,却是十分重要的原则。它使得后现代主义语言作品显示出对传统的彻底叛离,“在后现代文化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在折中地玩弄风格、模仿和外表之中被变成玩笑、参照符号或者引用。”后现代主义者拒斥常规性的话语方式,追求式样、风格和表现新颖别致、离奇怪诞的东西,语言成为他们手中随意拨弄的玩偶。“在后现代世界中,表面和风格变得更为重要,外表和风格以及嬉笑和玩笑处于支配的地位。”

当代大众传媒作者对受话人的感染影响,放弃了传统的直接宣传鼓动的方式,而是采取各种间接巧妙的手段达到目的,尤其是追求语言使用上的别具一格,独出心裁,不满足于一般的表达形式。通过对词的玩弄,赋予话语以特别的美学效果;故意在话语中加入新鲜的、甚至是意义不明确的字眼让人费解;在话语中添加字谜成分,以调动读者的美学想象力,使用各类的语音游戏、文字游戏,或是故意违反书写规则,容许读者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游戏性突出的表现还有几十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成语、标语口号、经典的文学作品等都成为作者进行语言游戏的对象,被嘲弄地解释、改造,对传统的套语进行颠覆和个性化的解构,此外造出很多的随机词,不寻常的词语搭配、双关语等都成为吸引读者、展示个性的重要手段,在荒诞离奇中制造言语表达上的不和谐,造成正反跌宕、不伦不类、滑稽可笑的表达效果,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增加解码乐趣,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充满语言游戏的文章似乎在做猜谜游戏,读者被拉入游戏之中,作者与读者共同嬉戏其中。例如:①《Человекпроходиткакпособник》(МК,№38,2004)文章的这一标题让人联想到苏联时期尽人皆知的一首歌《Широкастранамояродная》,对其中的一句歌词Человекпроходиткакхозяин进行了改造。②РоссиявошлавГрузию.Смячом.(МН,12,10,2002)

这句话让读者首先联想到的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的名言:“Ктокнамсмечомпридёт,тототмечаипогибнет”,而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冲突使人自然地想到句子后半部分应该是смечом,但分割加强部分Смячом.使人感到意外,与读者的期待不符,由此产生幽默的效果。

四、打破体裁界限写作

纽曼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是一种无体裁的写作,当体裁瓦解时,在作者、读者和批评家之间达成的传统契约的条件与框架被更改……后现作边界的消失,不仅体现在体裁范围内,而且也体现在写作内容方面,反体裁已成为我们时代主导的模式,传统体裁就如同过去的雅语一样被看作对头。”

我们以报刊为例,苏联时期新闻学以及修辞学传统上将报刊体裁稳定地分为这样几类:简讯、社论、采访体、现场报道、分析综述性文章、通讯、读者来信、小品文、特写、檄文等,每种体裁有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解体后,报刊体裁体系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报纸体裁方面的变化首先反映在最具感染力的文艺性政论体裁———特写、小品文以及社论从报刊中消失;纯粹意义上的分析综述性文章和现场报道也见不到了……体裁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尽管小品文的文艺性政论作品被消息性和分析性体裁所排挤,但它们的言语特点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其他体裁中,如特写中的作者公开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构成文章结构、情节的主线,心理、行为活动描写突出,“亲昵化”的写作风格,小品文中的独特的讽刺嘲弄的主观情态表现,混用各种语体成分,怪诞荒谬的描写,不合常理的推断,等等,正在明显地向其他体裁、尤其是分析性政论体裁渗入,体裁之间的界限已非常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下面一段文字:Ровно80летназад,Ленинсиделподдеревомнасадовомучастке,отнятомубуржуев,итамемунаголовуупалкакой-тозамороженныйфрукт.ИЛениннеожиданнодлясебяпонялисообщилмируформулукоммунизма:《советскаявластьплюс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явсейстраны》.Формулашикарная,но,ковсеобщейдосаде,стехсамыхпорэтотплюсвсёвремяидётнаминусикоротитпостроениекоммунизма.ПоказательнеевсеговэтомсмыслеДальнийВосток.Судяполицамтамошних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советскаявластьизПриморьяникуданеуходила,авотс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ейвсёникак.Однотолькоплохо-какие-тотайныемосковскиесилы“заказали”Приморье,итеперьжурналистырвутначастиимиджНаздратенкоиегобоевыхтоварищей...(МН,№47,2000)

这段文字的体裁类型很难确定,这里既有对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又有荒诞的描写,同时充满了讽刺嘲弄的口吻。

五、讽刺嘲弄的言语腔调

讽刺嘲弄的腔调是新时期俄罗斯大众传媒中出现最广泛的,话语往往充满嘲讽与自我嘲讽,ЛаптеваО.А.说:“最近几年社会生活的变化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加剧了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讽刺态度,从正式的、分析思辩性的报纸到报道解释性的,以及专门幽默风格的,极少有例外……无论文章内容多么严肃正式,都渗透着编辑和作者的讽刺。”

大众传媒语言带有较强的揶揄和调侃风格也是俄罗斯社会民间“狂欢”意识爆发的表现,官方对文化的控制力比过去减弱许多,诙谐的、充满颠覆情绪的民间意识便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是一种反叛式的努力,是刻板的、讲究“思想内涵”的官方意识和高雅话语被颠覆的结果。记者采用冷嘲热讽的口气,似乎使自己置身事外,远离所描述的事件,以冷眼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它,尤其是年轻记者坚决地放弃了老一辈记者那种慷慨激昂的风格,充满了对一切的讽刺和挖苦。“新时期报刊文章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语言风格的表现之一就是彻底的嘲讽,在这一时期的大众传媒中讽刺的腔调具有主导潮流的性质。”对一些人来说,讽刺既是与过去世界彻底决裂的手段,也是他们面对新世界中发生的变故时,在掩饰自己的无助、惊慌,可以说,讽刺不仅是一种言语表达风格,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是对过去思想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政论风格的一种彻底的排斥,也可以认为是俄罗斯社会出现的虚无主义思想下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

俄罗斯一些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作“стёб”,“стёб”在《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сленга》中的解释为:“胡闹、挑衅性的,有些离奇反常的行为、思维方式、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文学、绘画、电影中的相应的表现风格。”著名修辞学家СолганикГ.Я.对стёб的解释是:“стёб不仅是一种言语风格,而且是一种世界观,准确地说,当嘲笑一切,用大胆放肆的风格介绍、评论政治、灾难、凶杀等一切不应该以嘲笑态度对待的最严肃的事情时,是一种缺少世界观的表现,这种风格逐渐成为对一切正面的、负面的现象的一种挑衅式的、虚无主义的态度,也许,这种风格是从前的思想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新的思想还没有形成的社会现状的反映。也许,стёб是年轻人对社会过去的虚伪现象的强烈的反应,他们对任何思想政治派别都不信任。”这种风格在政论语言中具体表现为嘲讽一切,肆无忌惮的挑衅口气,将打破限制束缚的条框规则看作是自己的创作原则,在《Московскаяправда》《Московскийкомсомолец》,《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правда》等面向青年人的报刊中这种风格表现得最为充分,即使在《Известия》《Литературнаягазета》这些严肃客观的“高质量”报纸中也不鲜见,例如:Нуи,конечно,каналыпотчевализрителяневянущимобразомКсенииСобчак...СегоднятелеканалычавкаютСобчак,какчуингамом,смачно,энергично,надуваярозовыепузыри.(ЛГ,03,05,2007)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有意将语体色彩反差极大的词语невянущий(高雅色彩)和потчевали,чавкают,смачно(低俗色彩)放在一起使用,而且将КсенияСобчак缺少思想内涵、低级庸俗的节目比作чуингам(口香糖)和розовыепузыри(粉色的泡泡),使人立刻能感受到作者冷嘲热讽的腔调。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3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学会第12次大会于1998年7月26一31日在德国中部古城哥廷根召开,各国学者228人与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间叙事的流传问题。   具体的参考题有:①民间叙事的未来,②民间叙事在日常大众传媒中,③民间叙事传播和性别的关系,④跨文化的流传,⑤民间故事传播和报纸、刊物、出版物,⑥民间叙事研究和精神智力。   民间叙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离言、笑话、叙事诗等口头文学作品,但也有谚语、民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囊括了整个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一种口语文学,一种活的文学,有表演性、变异性、实用性、即兴创作和立体性等特点。它与作家书本文学不同,是民众的口头集体创作,在人民生括中有实际的功能,并不断变异。此次大会以“流传”为中心,正是掌握了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它突破了以往历届大会以作品文本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的格局,而着重研究民间文学的活的生态及其发展前途、流传方式等问题。   1民间叙事的发展前景   西方由于在现代化过程中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传统民间故事受到很大冲击。有学者认为民间叙事只属于过去,现已逐渐走向消亡。而中国却不同,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吸取了西方的教训,不仅注意收集、保存并精选出版传统故事,还特别注意发展新故事。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故事的娱乐功能和教育作用,有故事员、评书评话艺人在茶馆、会场、广播电台、电视台表演故事与评书(长篇故事),在报纸刊物上经常发表故事作品,有不少专门的故事刊物,很受欢迎,如上海的《故事会》每期发行400多万份,为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之最。故事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保加利亚学者科西娃的论文《新世纪的故事前景》,匈牙利学者沃以特的论文《在现实的民间叙事的前面,有黑暗的前景吗?》就前景问题进行了研究。后者认为,如果不及时做工作、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而任其自生自灭,民间叙事是有可能消亡的。这一带有预言性的替告,使各国学者对中国的经验更加重视。   喀麦隆学者蒙委一桑巴的论文《民间叙事研究在莫属喀麦隆教育系统中的未来》就民间故事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研究。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生命力,应该引起重视。美国学者麦卡锡•巴拿的论文“美国童话—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旧故事”,麦克安德路斯的论文《美国西部牛仔女的幽默和形象的前景》,皆对此予以关注。   阿根廷学者布来奇在论文“轶事作为新闻中的一种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象征表达方式”中说明了古老传说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仍发挥着实际的作用。   美国学者巴奇隆就法国1697年记录的门米。道内斯故事与今天的情况,说明这些故事是民众精神的文学表现。   印度学者卡洛斯在《格林童话在印度故事中的处境》中,调查了格林童话在口述流传中发生变异的情况。   美国学者康瑞德在论文《追踪吃人魔:变相的政治》中,说明童话中的幻想形象—吃人的魔鬼,曾是政治斗争的一种象征,其作用至今仍未消失。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波雅林在论文《故事与犹太法学权威的确立》中,说明故事传说在犹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舆论作用。芬兰学者波力金好衣的《法庭上的故事—1871年一个屠夫的情况》反映出故事在法庭审判中的作用,为故事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证据。英国学者拜伦在《爱尔兰人存在的重要性》中说明传说故事在各国的爱尔兰移民中作为民族文化卫道者的重要功能。   美国学者阿里在《故事为儿童维护正义和道德》也具体论述了故事的社会功能,正是这种社会功能使故事始终活在人民之中,充满了生命力。有些学者还研究了故事的预兆作用。如瑞典约翰生《预兆和学问的积极探究》,芬兰学者凯沃拉的《述梦:梦的故事作为未来的钥匙》等。   芬兰学者贾威林的《袭读公墓的卡累里亚民间故事—道德行为的民间概念》一文通过民间故事研究民众的道德观念。   娜威学者普列明格的《历史回忆和民族精神!》,美国学者缪连的《种族和人种史的寓言》探讨种族历史的叙述代代相传至今的情况。以色列学者海山—罗肯的《墨守本文的人民:民间叙事出版物与以色列现代国家一体化》,非洲尼日利亚学者奥拉瓦勒的《一个跨文化的传播:(松迪亚塔)史诗和西非一体化》等文,都说明民间叙事经长期流传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国家、民族与地区团结、统一事业中具有重大作用。故事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文学创作、宗教活动和社会交际乃至医疗事业中都有实际的功能。   俄罗斯学者卡西列娃《童话故事在儿童读物中:19世纪和20世纪俄国作家的自传回忆》以大量事实说明俄国作家学习并运用民间童话进行儿童读物创作的种种情形。美国学者奥瑞英的《笑话作为一种虚饰》说明现代社交中幽默笑话作为一种虚饰语言艺术的作用。   娜威学者西尔堡的《通过奇迹—从怀疑到信仰》说明在基督教传教活动中,讲述宗教奇迹故事,使之具有从怀疑到信仰的作用。甸牙利学者陶斯在《有什么见闻的证据—匈牙利女巫审判中的证据和有害的叙述》中通过调查证实,在女巫审判时,民间传说故事是作为重要的见闻—证据起作用的,很有权威性。美国学者唐哈里利在《英雄和说谎—护理人员中的故事讲述计谋》中介绍了医务人员在精神疗法中,如何运用英雄故事鼓励病员提高信心战胜疾病的。   民间叙事作为一种实用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服务功能,必然产生报酬问题。美国学者米尔斯在“财产、证券、财务—在人道主义的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学出版物的叙事学者的奖金”中对此作了调查研究。   2多种多样的流传手段   #p#分页标题#e# 传统民间故事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结合各种民俗形式讲述的,除夏夜乘凉、冬日烤火时的谈天场含外,还在各种仪式中出现。印度学者巴沙克《孟加那的仪式故事》中论述了在孟加那地区流传的多种多样的仪式故事,如各种庆典、求签、画图和戏剧等民俗活动中表演的故事。坦桑尼亚学者马拉却的论文《婚礼上的故事传播》,美国马申各的《对娜威人婚姻故事的透视》,芬兰马兰达的《期待生子—第一胎的故事》,伊朗米尔•苏克雷的《儿童朝圣者的故事》等文章,说明了在各有关场合讲述故事的情形。   法国坎票音等的“玛丽•安东尼特和她的著名笑话:三种传媒的水平、三种指贵的方式,两个烦恼的世纪”就18世纪的玛丽女王对法国人民的讲话《如果没有面包,就吃点心好了9这一著名笑话流传的悄况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南斯拉夫卡南诺维克在《学生示威运动的标语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中调查了1996~1997年贝尔格莱德学生示威运动中运用民间文学作标语口号流传的情形.在现代大众传媒中和市场上,民间叙事的流传日益受到重视,会上有些调查研究的成果,如:匈牙利学者那格义的《每日传媒上的传统民间叙事表演的情节说明》介绍了中欧国家的调查资料。尼日利亚奥坎拉翁的《尼日利亚民间叙事在大众传媒中的范围》,美国劳的《消费的过程—市场中的连续故事和思想差异》,印度巴达却瑞的《民间文学和每日政治—民族传媒的同一性和差异》,乌克兰布列采娜的《传说、笑话和幽狱在每日传媒中—对故事本文观察的经验》,英国关代夫的《日常传媒中的叙事诗歌—表演、形式和功能》等文,均属民间叙事在每日传媒中的流传情况以及功能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际网络的出现,故事流传又出现更快更好的形式。有学者对“网上故事”作了研究,如爱沙尼亚学者考依娃的《国际网络—研究故事讲述的新的机遇》,斯拉伐克的赫劳斯考娃“民间文学或伪民间文学—网上或群众文化中的故事讲述”等。由于民间文学在记录时会有所加工改写,有人就认为那已不是真正的民间文学而成了“伪民间文学”。   在故事研究中电子自动化技术也有实际运用,匈牙利学者达仑义等人的论文《故事本体中的母题的自动识别》讲匈牙利科学院以自动化技术进行故事情节单元(母题)自动检索的情况,这是大大提高研究效率的先进方法,在国内尚待开发。   3新故事与旧故事的流传研究   对现代新出现的民间叙事作品,也有不少专门研究。如希腊学者阿夫代柯斯的《笑话谜语—一种新的短小形式和功能特色》,智利学者但尼曼“智利今日故事的研究”等。英国学者本尼特在《生了一个贵妇,死了一个圣徒—在流行报刊和大众评论中戴安娜的神话》中对英国王妃的新传说作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她的形象在民间和大众传媒中被神化的情形。瑞典古斯塔夫生以20世纪的饮酒新故事作为边界饮酒文化的比较研究资料。   在新故事中存在着旧故事的成分,表现在情节、思想、语言等方面,罗马尼亚学者康斯坦丁斯库在《当代童话中的19世纪日常生活和思想》中对此进行了研究。   很多新故事带有个人回忆的特点,这是传说故事的初期现象,据此可以研究故事的产生和创作过程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异同。德国学者席米德的《纳美比亚个人经历的故事与自传》,芬兰学者彭铁开林一马甲《难民个人经验故事的研究》,瑞典学者尼尔生的《回忆和能力—在瑞典工人回忆的出版物上》,以色列学者巴的《波兰犹太人受迫害时期的传说》,以色列学者沙拉蒙的《讲述奴役—从埃塞俄比亚到以色列》等文,都属个人回忆自己受难或传奇的经历方面的调查、探究。   传统故事在流传中必然发生变异,讲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改编增删,研究这一现象甚为重要,也是有争议的问题。阿根廷学者帕列罗在“阿根廷民间故事的口头讲述与本文增益”中研究当代故事在讲述上是如何超越文本以适应当时需要的。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学者巴克齐里各《关于夏威夷民间叙事改编本中“地方”的理解》,美国学者林达《“中间省略”在当代美国民间文学研究中》,德国学者罗茨的《越过界限:民间故事的翻译与加工改写本》,均属探讨故事改编增删情形以及应有的界限方面的文章,与过去的墨守文本的忠实纪录相比有了一些突破。这是故事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中国早已解决这类问题,“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国外也有不少知音。   肯尼亚学者阿连比在《口头故事在肯尼亚电子传媒工具上的紧急情况:是一次黄金的传播机遇的探索,还是仅仅改变传播工具的操作》,说明故事的现代化应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工具的变换。   4故事讲述艺术研究.   民间叙事是一种立体文学,是需要讲述、表演的。故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它的文学性,而且也在它的表演性。有学者对其讲述艺术作了专门研究。如意大利学者巴达坎的《巴洛克的故事讲述艺术》,罗马大学的卡路所从美学角度研究故事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所写的《西班牙地区的故事讲述美学》,罗马尼亚学者鲁克山多育的《在非艺术语言中的叙事结构和策略》等。   以韵文唱故事的民间叙事诗歌,也是一种重要的叙事传播形式,它便于记忆,在一些地区相当发达,深受群众喜爱,因而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如伊朗学者巴该里的《波斯民族史诗中的传播叙述》,以色列耶松的《史诗类作品的叙事模式和类型索引》。   孟加那国的如拉则在《论一首宇宙起源的叙事歌》中论述孟加那创世神话史诗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情形。   故事家、歌手是民间叙事的重要载体,对故事家的调查研究也非常重要。孟加那国邪德厚里的《比赛民歌比却根及其歌唱能手贝雅提》,德国该达的论文《格里奥的概念和非洲故事家的讲述方法》,匈牙利卡尔曼的《俄罗斯宗教民歌手的分类问题》,希腊学者帕帕米切米的《民间叙事田野调查和故事讲述人的智力才能问题》等文,都有新的调查研究成果。#p#分页标题#e#   5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   以色列学者菲亚柯娃的论文《跨文化传媒中的移民民间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犹太移民的故事,是宏观的研究。罗马尼亚伊斯帕斯的《口头文化与跨文化传播—关于德来古拉伯爵的故事》,匈牙利学者克瑞查的论文《东欧民间故事中的跨国英雄》,阿美尼亚学者的论文《阿美尼亚巨人桃克和泰拉罗斯、克里特的泰罗斯、弗雷简的坦特罗斯、匈牙利的桃陀斯》则是具体故事人物的比较研究。英国学者牟哈威的《在翻译和教义之间—阿拉伯民间故事作为跨文化的象征符号》等文都属民间叙事跨国传播的研究。有些故事如狼外婆、灰姑娘等流传在许多国家之中,早已引起了人类学家的注意。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故事的流传、变异与趋同情况更值得注意,过去偏重于源流研究,通过异文的比较来追寻故事的流传路线,找到故事的发源地(有埃及中心说和印度中心说等理论)。这种历史地理研究(芬兰学派的方法)曾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如今人们对这种追寻推想的可靠性发生了疑问,此法已不流行。此次会上的故事流传研究偏重在故事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方面。跨文化传播并非完全的趋同,它仍然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何克俭(中国宁夏)的论文《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研究的新生儿—回族故事的形成和特性》,瑞士学者昆‘汉斯的论文“民族传统在民间文学中—一种式样的风格?”等文、对此更作了专门研究。不只故事是跨国传播的,谚语也是。匈牙利学者帕克左莱的论文《在不同文化中的公共谚语》,发现在欧洲流传着28~56种语言中的谚语,还发现其中远东的中国、日本、朝鲜谚语有173条之多(包括《史记》和《论语》等书中的谚语),说明现代传媒对民间文学传播的巨大影响。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诚信教育;教师诚信建设;德育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仍时有发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说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心理、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社会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等。而其中,教师作为教育者,他们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其行为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诚信,教师本身必须诚信。本文就教师队伍诚信问题和教师诚信建设展开研究。

一、教师队伍主要诚信问题

(一)人际交往失信

1.对学生

在师生交往中,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诚信是一项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有一些教师经常许诺,但从不兑现,而且还不以为然。另外,有些教师存在着对学生和对自己标准不一的现象。学生迟到会要求说明理由,检讨错误,自己迟到却从不解释。

2.对同事

个别教师与同事交往时不够坦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背地里说人坏话;有的教师与同事交往时也存在不守时、不守诺的现象。

(二)教育教学失真

1.教学活动失衡

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随意调课、占课和教学错位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出现随意调课、占课的行为。从出发点而言,他们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深入讲解难点,加快教学进度。但他们不事先通知,不向学生解释,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首先,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对学生的不尊重,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负面教材。也有一些教师上课马马虎虎,补课风风火火。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有偿家教,但在高收入的利益驱使下,仍有教师铤而走险。

2.教学成果掺假

主要表现为公开课演戏、资料掺假、虚报成绩等。为了公开课教学能“成功”,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踊跃举手,不论是否能回答;有的会预先将重难点演练一遍;有的让平时表现欠佳的部分学生滞留在办公室。这样,公开课成了“表演课”。在各项荣誉、职称评定材料中掺假的行为也存在。在某次全市各科成绩统计中,某所中学某一学科成绩较同类学校高了近20分,这一分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3.学术研究造假

主要表现为数据、素材造假和论文剽窃等。在学期期末论文中,出现个别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应付了事的情况。在职称论文中,“借鉴”他人论文结构、拼凑、为支撑自己观点捏造数据,甚至在他人文章上署名。

二、教师队伍诚信缺失的影响

(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1.伤害学生自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平等,渴望理解,渴望被尊重。而教师的诚信缺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种种失信行为会使学生感觉自己不被重视,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导致学生心理变化,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诱发学生不良行为

由于教师的诚信问题,可能会引发学生以下的不良行为:一是道德方面的,如撒谎、偷窃、舞弊等,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是抵制教师的行为,由于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会做出一些抵抗教师的行为,如上课扰乱课堂秩序、无故旷课等;三是交际障碍,学生对他人缺乏信赖,害怕上当而出现交际障碍。

(二)对教师群体的影响

教师常被人们称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近年来,教师的“光辉形象”也常常遭到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质疑。其中反映的主要师德问题有:第一、管理学生失当,伤害学生心理;第二、收受学生家长好处;第三、热衷有偿家教。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排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小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履行师德规范,没有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而这小部分教师的失信行为严重抹黑了教师职业,使得教师原有的“权威”和“光辉”的形象每况愈下。

三、教师队伍诚信建设措施

(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继续教育。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八条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可见师德修养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现实中,教师继续教育方式有:远程网络培训、各地教委组织的假期培训和讲座、各校的校本培训(包括讲座、读书会、教研组活动等)。各校可以《中小学师德规范》为学习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具体活动,如专家讲座、优秀教师事迹报考会、征文等,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真正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二)加强外在约束力

1.诚信的维系离不开健全的法制

从法理上讲,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当失信成本远远低于收益时,行为主体就可能选择失信。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等。在倡导诚信行为的同时要惩治失信,加大失信的成本,从而用外在法律法规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

2.诚信的维系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监督

任何事件一经大众传媒的曝光后,就会引起相当大数量的民众的关注,而民众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看待。因此,此类事件经大众传媒曝光后,民众会自发地对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主体做出否定的评价并拒绝与其交往。而人是社会性的,不能脱离群体孤立存在,被其他社会成员否定孤立意味着将面临灭顶之灾。同时,大众传媒可以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媒体的持续关注会推动事件真相的揭露。因此,大众媒体作为个人诚信的监督方式具有权威性。

(三)发挥校长的作用

1.领头羊作用

“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高度取决于校长对其持以怎样的观念,是培养良好师德的向导。”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校长必须确立起正确的观念,以此引领教师。校长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诚信建设相关理论有清晰的认知。其次,还要针对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较客观的印象。最后,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观念,以此来引领教师队伍诚信建设。

2.率先垂范作用

榜样示范是校长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师德建设工作上最易奏效。我国素有“以令率人,不若身先”的说法。作为学校的领袖,教师的带头人,校长的言行时刻被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会效仿。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校长凡事以身作则才能给教师以积极的影响,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需要校长将诚信道德观念持之以恒。

(四)完善相关机制

1.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机制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或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会以量为考核指标,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上交学期论文1篇,评职称时,发表或获奖论文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量。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数量,其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因此,在考核时,既要考虑数量,也要考虑质量,对于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等学术不端行为予以处罚打击。

2.建立教师个人诚信管理机制

西方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从完善个人诚信档案管理开始的。在我国,金融方面个人诚信记录已逐步建立,个人诚信问题将影响信贷等。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正逐步电子化,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以这两方面为基础,可以建立和完善教师个人诚信档案管理机制,保存教师诚信原始记录,处罚有不良记录的,使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清除出教师队伍。

3.第三方评价机制

在当今社会教育评价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集“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的情况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评价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学校、教育职能部门和教育成果运用部门。”第三方评价更客观、公正、科学。当然,教师队伍的诚信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自身、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良好的教师诚信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进学校诚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有,陈正言,秦继忠.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再认识[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3):98-100.

[2]魏昕,博阳.诚信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5-316.

[3]原魁社.诚信:铁笼内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33.

[4]古云佩.中学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基于中部六省调研中学校长的分析[D].临汾:陕西师范大学,2012,35.

[5]古云佩.中学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基于中部六省调研中学校长的分析[D].临汾:陕西师范大学,2012,37.

[6]赵金卓,熊珊珊,刘?.高校教师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9,(15):412.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人人都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介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中,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发挥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应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环境?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在1974年出版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在她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述。总的来说,它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想要进行意见表达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先感知“意见环境”,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少数派,是否处于优势地位。若发现自己的观点被大多数人认同属于多数派则大胆发声,使这类观点越发强势;若是发现自己的观点是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派,被大多数人反对,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则保持沉默。结果多数派的意见越发强势,导致少数派的意见逐渐沉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多数派声音越来越强势、少数派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仔细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普遍存在害怕被人孤立的恐惧。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因此,人们在表达意见之前会感知周围的“意见环境”。感知“意见环境”对“风向”有所了解之后,根据“意见气候”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属于“少数派”,然后才会决定是积极主动地进行意见表达还是屈于“意见环境”的压力保持沉默或转变自己的观点。第二,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两方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一方的“沉默”给另一方造成了增势,使其优势呈螺旋式扩大,同时这种优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以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占优势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制造“意见环境”的方式来影响和制约社会舆论的走向。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经过社会公众进行讨论后的结果,而是在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人们惧怕被孤立起来,而使自己被迫向优势意见倾斜。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提出,相关结论适用于传统媒体环境。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网民群体的变化,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冲击,产生了一些变化。

(一)新媒体的匿名性降低了网民发表意见时的心理压力。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人际交往和大众媒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由于交往范围的有限性而存在于特定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群体压力与特定的群体规范。但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发表言论和意见的机会和平台,即使发表了和多数意见不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别人也不容易知道是谁发表的,有了匿名性的“掩护”,网民不再害怕自己被孤立,从而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个体不再担心出现传统媒体时代“沉默螺旋现象”而被大众孤立,沉默的螺旋理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正如王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中所说的:“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源于网络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网民自主意识增强,同时更容易获得群体的认同,降低了对被孤立的恐惧。新媒体时代下,网民不再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只接收信息,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再是“枪弹论”里仅仅接收信息的“活靶子”。受益于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大量的开放性平台,网民开始从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见表达,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激发,主体意识开始凸显,面对热点话题开始发表自己的言论与看法,乐意去分享自我和表达自我。除此之外,还有网民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关注个人的时代,包容网民的独特个性,承认个体的价值,尊重个人的选择。处于新世纪的网民,既追求时尚潮流,也注重个性化的人格,敢于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尤其处于青少年人群,他们是互联网用户的主流。他们在网上发表言论时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发表意见时不会去考虑外界的看法,不再人云亦云地跟随“主流观点”,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他们也会坚持己见,甚至“正面刚”。同时,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网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增强,面对热点事件能够有自己的看法,拥有自己的一贯主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动摇,不畏惧外界的舆论压力。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当发现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时,有些害怕被孤立,但发现别人所持的意见与自己相同、被得到认同时,就会更大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获取信息的平台,能够更方便快速地找到和自己意见一致的群体,产生一种被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自信大胆起来。因此,这种少数意见群体也不再害怕被孤立,而是更加坚持己见。

(三)中坚分子坚持己见,甚至让多数意见变成少数意见,促使“反沉默的螺旋”出现。在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出了“中坚分子”的概念。所谓的“中坚分子”,指的是和多数意见不一致,甚至是有冲突的一部分人,他们敢于坚持己见,愿意且能为自己的意见付出代价。新媒体环境中,中坚分子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惧怕舆论的压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理性分析,观点明确,甚至是据理力争,获得部分人的认同,成为意见领袖。并且这种意见领袖不断坚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跟随自己的观点,打破“沉默的螺旋”。少数派持有的“劣势意见”和多数派持有的“优势意见”的地位发生转变,出现舆情反转现象。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称之为反沉默螺旋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不会停止沉默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期的产物。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环境日趋复杂,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沉默的螺旋”理论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受到了冲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沉默的螺旋”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不会停止沉默。

(一)新媒体中群体压力并没有消失。从个人本身的角度来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消失。这是因为我们不论是在哪种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都会有基本信息的调查以及需要个人标签的设置———个人ID。尽管在网络平台上,受众以匿名的方式来交流,但是一个人的账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ID来找到信息的账号。那么ID就代表了我们在网络中的个人形象。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同样是个体存在,只是相较于现实,我们从真实的人变成了数字化的存在。虽然许多网站要求用户注册时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但是信息时依旧会使用匿名,在虚拟世界里,如若走投无路,也可以重新注册,获取新的网名。尽管网名身份可以不断变换,但是一个网络平台的主流意见和观点却不会随着身份的变更而改变,这种群体压力依旧存在。即使注册了新的ID,依旧固执己见,和主流意见背道而驰,同样会面临被孤立的威胁。因此,网络世界也存在和现实世界一样的群体压力,个体依旧会因为群体压力而陷入面临被孤立的困境,只不过是人们害怕被孤立的心理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现实生活转移到了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生活中。

(二)部分网民进行人肉搜索,甚至网络暴力,使网民在发表意见时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一个舆论环境中,有些网民对一些少数意见反应激烈,对其进行争论、指责,甚至是辱骂和人身攻击。更有一些不理性的网民,夹带着自己的个人情绪,对这些少数意见持有者进行人身搜索,将其私人信息曝光,发展成网络暴力,使其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些少数意见持有者仍然需要面临舆论的压力和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发表意见和看法时会有所顾虑,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甚至保持沉默,使得少数意见群体越来越少。可以说,一些不理智的网友是导致某些情况下“沉默的螺旋”加剧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依然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发挥作用,引导舆论的走向。“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经常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滤和中介作用,他们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虽然受到了冲击,霸主地位不在,但“把关人”的功能并未消失,其权威性、公信力和成熟的运转机制以及大量的精英人才和稳定的资金支持依旧对社会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进而成为意见领袖。传统媒体在舆论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传统媒体所发表的意见在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而一些民众被传统媒体所影响和引导,表达意见和看法时逐渐向其靠拢,使得本意是主流意见的多数意见变得越来越多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传播环境的变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已彻底消失,而是产生了一些变化,以更多的形式和方式依旧发挥着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成龙.打破沉默的螺旋———社交媒体用户的意见表达研究[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4(00):34-58.

2.陈华明,李畅.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沉默的螺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2):154-157.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6

 

当今文学价值已进入学术视野。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师大李春青先生著述《文学价值学导论》一书,对文学价值做过系统探讨,富有启迪性。本文试从文学影响力、文学传播力、文学增值力三个普适性向度切入,考量文学价值。   一、文学影响力   文学影响力,是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所引发的感染效应、震惊效应、辐射效应、证同效应、启迪效应、净化效应、弥补效应、幽默效应、谐谑效应、衍生效应、溢出效应、诱导效应、象征效应、心理对应效应、美感效应。考量文学价值,文学影响力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一部文学作品一经问世,便成为社会公共精神财富,人们消费它、臧否它。越是经典名著,文化品位越高,其影响力就越大。任何作品,都要在公众参与、时间检验的文化坐标上接受考验、评定价值。时间成就经典,读者点评价值。   考量文学价值,基本条件要看文学作品是否体现了文学永恒性元素。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创作,有许多本质相通、相同或相近的永恒的思想蕴涵,如历史感、民族感;人性美、人情美、个性美;爱情、生死、苦难;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搏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这些跨越时代与国度的共同的文学因素,称之为文学永恒性元素。[1]   丹纳在《艺术概论》中讲,一部作品要吸引人,必须写出时代、地域、种族的特性,只有如此,才能在作品里表现出广阔的空间。   审视文学影响力,应关注读者参与、社会环境融入两个向度。   1.形成读者群。文学传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以作品为中心,以作家、读者为基本点。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和世界”的文学四要素说。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消费群体,离开了读者,文学作品就会失去文化消费市场。   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读者群、阅读场。譬如儿童读者群、青年读者群、妇女读者群、老人读者群、知识分子读者群等。离开了特定读者群,作家作品等于失去人脉市场。作品培养了特定的“追星族”“粉丝”。拥有广大读者群的文学作品当数小说、民间传说、故事。拥有广大观众群的文艺当数影视剧、戏剧、相声、小品。   2.融入社会度。文学反响力由其融入社会度来考量。文学作品问世后,大致产生以下三种传播效应: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冷冷清清。轰轰烈烈者,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后风靡京都,民谣云:“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又如被称为“无产阶级战歌”的《国际歌》及“全世界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群众诗歌总会”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有些文学作品,由于不合时宜,被列入“禁书”惨遭封杀,此属文学影响力的反例。大部分作品由于读者群小,或无人问津,而泯没于世。   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融入度,涉及多维要素。   《唐诗排行榜》前言,推出的评价唐诗排行榜标准是:“为了统计唐诗在后代传播接受过程中的关注度,我们采集了四个方面的数据:历代选本入选唐诗的数据,历代评点唐诗的数据,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据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并依此标准评出了唐诗中关注度知名度最高的一百首诗。[2]   凡能入心、入目、入口、入耳、入用、入评(评论、评奖)的作品,即使产生一次性审美效应,也可算做有影响力。读者人群、文学评论、文学运动、文学事件、小说点评、诗话、创作逸闻轶事、文坛花絮等,都可视为考量文学价值影响力的切入点与参照系数。   二、文学传播力   1.出版率。出版发行量大,反映社会需求强劲,覆盖面广。名著与时尚读物,发行量较大。有的作品曾多次再版,说明文化消费市场畅通。   2.翻译率。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津梁,许多文学名著是通过翻译走向世界的。通过翻译,拓宽了传播途径,繁荣了文坛,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   3.评介率。评价推介是为作品做广告,把文学作品广而告知大众,起着导读领航作用,促进作品尽快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是出版发行中的造势行为。历代流传的诗话、文学轶事,当今的《中华读书报》《中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新华书目报·读者新书目》等即是。   4.阅读率。文本只有经过阅读,进入阅读期待视野,才能转化为作品。阅读率高,说明作品有市场占有率,作品魅力大,辐射力强,有人脉。   5.解读率。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决定文学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对于作品的解读,是读者参与阅读的反馈行为。解读是深度阅读,是二度创作,是践行“对话理论”,从而发现意义、创造意义,从“显文本”中发掘“隐文本”。古代的小说评点、现代的文艺评论即是解读行为。   6.摘抄率。阅读过程中,好作品常能引人入胜,有人寻章摘句、探赜索隐,精心摘录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整理成名人名言录、编成描写词典、比喻词典、议论文大全类的压缩饼干式辞书,供青少年学生作为写作参考工具书。近年来,剪报、文摘报之类的媒介,专事摘录工作,为读者提供阅读快餐。   7.转载率。经过阅读市场筛选,有价值的好作品被人们认可选择,被纷纷转载应用,扩大了作品影响,实现了信息共享。   8.收视率(上座率)。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或戏剧,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收视率、上座率成为追求票房价值的衡量指标。   9.点击率。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进入网虫视野,任由人们曝晒浏览下载。因此,点击率成为透视作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窗口。#p#分页标题#e#   10.引用率。在写作、交谈、演讲活动中,人们采取“拿来主义”,常引用诗文佳句、文学典型,既开发了作品的使用价值,也契合了学术界影响因子之说。   11.争鸣率。有的文学作品问世后,引发强烈争鸣,叫好者有之,叫骂者有之。毁誉参半,置身焦点。从传播角度分析,这种争鸣有利于扩大作品知名度。那些被打成“毒草”、列入“禁书”的作品,尤能引人关注。   12.获奖率。获奖是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可评价,具有一定荣誉效应。譬如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家、茅盾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相对而言,能入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品位。   13.反弹率。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沉寂一段后,又“梅开二度”,显示出新的价值。文学反弹,是一种文学资源开发、价值再现。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功能潜力”,即具有发挥某种社会功能的可能性,但功能的实现,是在接受的过程中完成的。   14.入教材率。某些经典作品,作为范文入选教材,成为文学启蒙读物:载入文学史,供读者研习欣赏。语文课程,为青少年涉猎文学提供了文本、时间、师资保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人们通过语文课程走近名家名著。   15.传承率。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否则就会中断“文脉”。作品不仅要有老读者,还要培养新生代读者。唯此,作品才有生命力。文学作品的常青藤,是靠前赴后继的读者群接力打造的。民间文学是靠世代口耳相传维系生机的。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奇”、哈萨克族的“阿肯”(民间歌手),就是本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人。传播形式多样,如哈萨克族民间文化艺术有“木沙依拉”(诗歌朗诵)。   三、文学增值力   1.续编率。作品续编是指后续作者在阅读原著基础上,遵循“空筐结构”“召唤结构”理论,运用发散性思维,在原著基础生发出新的内容。这是一种踵事增华或狗尾续貂式的工作。一则表明作品的辐射效应;二则表明续编者的灵感创意。名著孕育续编,不乏范例。作品的文化底蕴越厚,孕育新作的概率越高。   2.改编率。根据原著改写成另一种著作,叫做演绎作品,如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改编是再创作。最近几年,文学作品借助大众传媒,实现美丽转身。例如,把小说、神话传说、民间史诗、报告文学等文本,改编成电影、电视、动漫、戏剧、相声、小品、广播剧、舞蹈、歌剧等形式,快速传播到民众之中,寓教于乐。作家蒋子龙指出:“经典是经得住改编的,中国的所有戏剧门类都从四部古典名著中吸收了无尽的营养,仅京剧就有200多部‘三国戏’。经典同样也经得住糟蹋,无论现代影视作品怎么随心所欲地改编和解读,都伤害不了经典,并让他们照样能大赚其钱。[3]   互联网普及千家万户,许多人不看书,往往通过观看影视了解作品。今后,作品的传播,唯有与大众传媒联姻,走改编之路,才能畅销。   3.戏说率。大众文化时代流行俗文化,年轻人以讽刺、幽默、搞笑的视角戏说名著。恶搞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解构传统、颠覆经典、自娱自乐成为网络风尚。戏说拓展延伸了原作的传播,戏说运用剥皮诗、仿词、套用修辞手法寓庄于谐,催生谐谑效应。   4.研讨率。文学作品一旦发表,便进入评论家视野,任人评说。文学评论家们撰写文章,臧否作品,褒贬得失。有的作品竟然引发研讨会,评论家们激扬文字,或美化,或恶评,探究其文化意义。   出乎意料,有时一个作家、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本书,被演化为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符号,或形成一个流派。无疑,能引起人们敬畏的作家作品,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能跻身“?学”或“研究会”的作家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5.商业率。近年来,人们不仅追求文学的社会效益,更追求文学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开发文化产业,从中“淘金”。鲁迅作品中的许多地名、人名成为注册商标,就是明例。   总之,考量文学价值,文学影响力是表象,文学传播力是过程,文学增值力是结果。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7

一、问题的提出:信息化时代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在1999年维也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会议中,来自33个国家的代表们呼吁,在各国尽可能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民的和终身的媒介素养教育。”[1]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开展并且在学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人们认识媒介以及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培养人如何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如何认识媒介;二是培养人如何利用媒介。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信息时代需要媒介素养。以数字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工具,不可能长久地作为单向灌输工具继续存在。如何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从而避免信息迷雾,这是信息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在公民建设中发挥着传递信息、沟通意见、形成公众舆论等巨大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公民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信息时代,由于传播媒介建构了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媒介环境”,因此把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单独提出,加以强调。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即将入门的媒体工作者,只有在接触大量的新闻传播媒介和渠道的过程中,了解信息传播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提高媒介素养,未来才有可能更好地胜任广大受众的信息“把关人”这一角色,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普通民众认识及利用媒介的能力服务。

二、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必将与信息产业有密切关联,他们必将站在大众传媒产业的最前沿,因此加强这些未来的信息产业专门人才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对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媒介机构、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生产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认清现实,进而更加理智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更加胜任今后的工作,同时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一般多立足于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的应用型专业———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多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网络技术,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网络、出版等媒体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教育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当代新闻学专业学生是在大众传媒十分普及的环境中成长的,和传媒“打交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在和媒介打交道时心态更加开放和自由,对传媒的认知和了解比一般人更深,能更快接受新型媒介。但是这些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媒的认知往往不全面不系统,很多知识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以纸上谈兵为多,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使这些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健康成长为培养目标中所提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群体乃至全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必要手段传播媒介是大学生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空间”,对当代大学生会产生诸多影响。新闻学专业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很多人都有在媒体实习的亲身体验,在利用媒介资源能力和参与媒介产品制作方面,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因此,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下,对整个高等教育乃至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以点带面,可以以新闻学专业学生为依托,进而辐射全体大学生。大学生是走在社会科学文化潮流前面的群体,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总的说来,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和农村。据张开、吴敏苏在《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为依据》中指出:虽然大多数受众对媒介都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是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他们对媒介的认识主要出于感性认识,因此时常会出一些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成为提升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水平的突破口,而新闻学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最专业、最熟悉传媒、接触媒介最多、媒介素养最高的群体,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更具典型意义与示范效应。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公民社会,我们必须首先大力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以点带面,引领整个公民社会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改善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是媒体工作,因而提高他们选择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对于改善我国媒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闻学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等大学生共同特点之外,尤其对新媒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群体在进入新闻学专业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学习如何写作、如何采访、如何制作新闻节目,在追求技术娴熟的同时如果忽略了对他们进行媒介教育,由此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而我国新闻界暴露出来的诸多负面现象,如2008年的假新闻《六旬老人考取清华研究生激励儿子》、《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拍摄下的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来到出事地点领取封口费,这些中国新闻界耻辱的一幕幕,也恰恰是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具体体现。大局意识的欠缺、经济利益的驱使、缺乏自律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固然是这些丑闻出现的重要原因。但在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准则后,这些现象仍然频频发生,追根溯源,在校期间的新闻学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缺失亦是主因。所以说,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新闻业务的训练外,媒介素养教育也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从源头上改善媒介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方法。#p#分页标题#e#

三、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相关教育还存在诸多与迅速发展的媒介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只有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继而引领广大受众去正确认识、使用和评价媒介,强化对媒介传播内容的评判意识,最终使广大民众学会如何利用媒介来参与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现有的新闻传播院系或专业,很多都把精力放在互相攀比、一味追求大而全上,忽视了对自身特色的培养。从目前迅猛发展的媒介社会现状和社会需求来看,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在由传统新闻教育向现代传媒教育转型和发展、由单一的采编人才培养向复合型的媒介经营人才培养转变、由主要为各类新闻媒介机构培养人才向为各种社会传媒机构培养人才转变等几个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2]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市场化素质,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等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也对新闻从业人员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定位于多科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区域环境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其财政支持、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设备条件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都有较大差距。”[2]不少此类院校盲目照搬名牌大学的模式,定位过高。培养过程没有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新闻从业人员难免“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特点,在竞争力方面难以体现出自身优势。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整体质量不高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新闻从业者,作为将来广大受众的信息“把关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理应接触大量的新闻传播媒介,了解多种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对于新闻信息的甄别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媒的特殊受众,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储备不够专业化、精细化,不够理性。应用型专业的人才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面向基层、一线,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本应是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中不少人使用媒介能力较弱,在对媒介素养的认知程度上并没有高过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很多,跟非专业的受众没有明显区别。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是“准新闻人”、“准媒体人”,应有极其专业的媒介素养,高超的驾驭媒介的能力及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分析和批判能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当前情况下,更显急迫。

其次,他们的媒介素养还处在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上升到自觉和形成并养成理论体系的高度。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各新闻学专业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够普及,包括一些研究型大学,其教学研究还处在摸索状态。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接触媒介的机会多,也比较主动,但并不一定代表着他们的媒介素养一定高,二者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还不能构成正比例关系。“他们媒介素养的获得,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而来,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3]

四、新闻学专业人才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途径新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建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媒介素养立体教育格局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公众更客观地认识媒介,更理智地判断信息,更理性地维护公共利益。著名报学家戈公振在1929年指出:“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种国民修养,倘若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知道报纸是出于什么需求的,报纸有何力量,报纸受何种努力的影响,那么国人才可以对报纸有理解和正当的态度,才可以成为舆论一分子。”而作为未来社会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的“守门员”,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教育方式方法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也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加快形成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格局。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制定具体的媒介素养教学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知识雄厚、经验丰富的媒介素养教育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媒体的实践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详尽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等,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应该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高这一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使之拥有较高的“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媒介内容分析能力、媒介评估批判能力、媒介参与传播能力”,[4]并且以他们为示范典型,带动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本土化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得到关注较早,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流派,其中有一些各国学者都普遍接受的原理。这些原理无论是在媒介素养的涵义、核心概念、基本要素还是在教育目标、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方面,都在不断充实着媒介素养的内涵,共同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同时,各国都在实践层面加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覆盖面。这些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媒介素养教育自从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经过几年的时间即掀起高潮,目前已开始规模发展,在扩展领域、实践模式、教育内容、专业组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介入这一领域的人员和组织日益增多,观点日趋多元,既有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来自草根的、由大量的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开展的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的理论主张,也有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靠主管部门强力普及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理论主张。无论何种理论,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急需的是富有成效的行动。当下,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更应树立“媒介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构成”[5]这一理念,加强对实践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加快教学实例的本土化进程,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p#分页标题#e#

(三)抓住重点,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专业化、精细化和实践模式科学化上下苦功国内著名学者黄旦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辨析大众文化,不仅认识不同媒介所承载的内容,而且注重媒介的外在形式。”[6]对于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更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知媒介内容和技术,培养和提升对信息的评价和批判意识。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模式,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实践动手能力入手。

大众传媒论文范文8

一、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中的诚信氛围不浓厚

我国虽然有着上下五千年优良的文化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少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上的诚信氛围却日益淡薄。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报刊和新闻上看到,某某单位的某某人私吞公款;某某企业生产的某某产品涉嫌假冒伪劣等等;这些都给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们每天看到的就是,谁使用了造假的简历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或者是谁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反而获利等等。这些信息,日复一日地混淆着大学生们的视听,给他们诚信道德的成长和成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家庭中诚信教育弊端重重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家庭诚信教育呈现着缺失或者方法不当的问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但是一转身,自己却做出种种不诚信的行为,根本不能为孩子做好诚信示范,反而给孩子留下了表里不一的印象;还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所获得的荣誉,为了孩子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竟然帮助自己的孩子制作在考试中用的小抄等等。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对大学生们的诚信道德养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纰漏

(1)教师未能给学生做好诚信示范。例如部分高校教师,在做论文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存在论文抄袭的现象;或者在评职称的时候,明明自己不符合条件,却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目的,这些行为,给学生诚信道德的养成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不能自己做到百分之百的诚信,那有什么资格要求学生去遵守诚信呢?

(2)高校的诚信教育不能落到实处。目前高校虽然比较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但是教育方式和手段太过于僵化,机械地停留在口头说教,老师一味地强调大学生要遵守诚信,干巴巴地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当成了一种机械的灌输,丝毫不能引起大学生们的共鸣和兴趣,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其次,高校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一直未能摆脱形式主义的现象,并且活动的内容太过于局限性,仅仅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限于考试不作弊,而开展的诚信实践活动,只不过就是在临考前让学生在考试不作弊的诚信承诺书上签字;既然学校已经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当成了一种形式,那么在大学生的意识里,也就把这类活动当成一种形式去被动地完成,这样一来,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4.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也是造成诚信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处在思想成熟的发展中阶段,对于某些问题,有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也是常有的事情。有些大学生看到别人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就会有样学样;还有的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总想着做了不诚信的行为也不会被发现,而这些思想和心理上不成熟,也是造成大学生自身诚信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高校教师要为大学生做好诚信示范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要时刻为学生做好诚信示范,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时刻以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无论是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必须要求自己百分之百做到诚信,以便为学生做好示范;同时,高校要强化对教师的诚信考核,无论是在招聘还是在日常对教师的操行考核中,都要把“诚信”作为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品质去考评。

2.改善高校诚信教育的方式

要使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努力探寻更加优质的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们进行诚信教育。鉴于目前网络盛行,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要仅仅把它当成是一种形式,而是要把它真正纳入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设计成大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从细微做起,积少成多,使大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

3.完善大学生诚信考评机制

为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能够落到实处,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强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大学生诚信考评机制。高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诚信情况进行考察,同时,为每位大学生都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在校期间各种良好优异诚信表现及不良的诚信行为,完整的诚信档案的建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4.大学生要自觉的加强对自身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只把诚信当作是一个口头禅,要自觉自愿地加强对自身的诚信教育;要学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诚信方面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改进,这样一来,那些不正确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肯定会远离自身。

作者:付瑜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篇

一、诚信问题的根源性思考

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折射在教育过程中。当前高校诚信教育出现危机,大学生诚信出现问题,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分析社会诚信问题出现的根本性原因对解决诚信教育困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商家追求利益,消费者贪图小利,生产消费环节重形式轻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消费者喜攀比、爱面子,在消费中注重商品包装,忽略商品质量。一部分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压缩成本,关注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忽视商品售后服务,生产不合格产品,像双汇、家乐福等品牌屡屡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损害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重形式轻内容的消费观念为诚信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媒体价值诉求扭曲,对成功者的界定重结果轻过程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呈现出内容庸俗、表达空洞、诉求功利等特点。由于学生对新媒体的追捧,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网络游戏充斥暴力、色情等元素,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大众传媒偏重对富贵阶层的报道,缺少对普通民众的典型挖掘,综艺节目虽贴近群众但有庸俗化的趋向。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对成功人士的报道上,缺少成功路径的分析,导致一种扭曲的成功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并传播,严重影响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

3.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富贵阶层生活奢华,生活娱乐重物质轻精神邓小平在解决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时指出:“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走向富裕。”这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理论。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先富已经实现,正在迈入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而这个时期贫富差距大,社会问题突出,先富起来的少数群体在生活上追求奢华,在道德上缺乏自律,其偷税漏税、包养二奶等违法和不道德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呈现出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的现象,给青年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破解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准确把握诚信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教育模式。高校应通过重构诚信教育体系,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在新媒体时代,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建立完善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首先,高校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强新媒体应用能力培训,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教育队伍。其次,以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为主体,以教育者和诚信典型学生微博为辅助,以信息公开为前提,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借助新媒体便捷、快速、多向的传播优势,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教育环境。第三,充分利用自媒体传播优势,让诚信教育生活化。树立生活中践行诚信的典型,让诚信生活的感性素材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建立学校诚信网络舆论场,在潜移默化中开展诚信教育。

2.整合全党、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诚信教育合力加强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党政机关要讲诚信,取信于民,言必信、行必果,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归属感,提高公。第三,用人单位要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继续接受教育,保证诚信教育的连续性。第四,学校要系统地开展诚信教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突出教育实效,不断提高诚信教育质量,让学校成为诚信教育的主阵地。第五,家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妻贤子孝,家庭和睦,让大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诚信教育走进生活。最后,政府要配套制定适合国情的规章制度,要有重奖、重罚的措施,为诚信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并重,丰富诚信教育形式首先,高校要制定完善的诚信准则,通过诚信教育课程、诚信主题活动、诚信实践体验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显性教育,让大学生接受外部频繁的诚信刺激,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高校要注重诚信氛围的营造,利用校园网络、电台、橱窗等媒介,大力宣扬诚信案例,并通过开展参与创建诚信校园、诚信班级、诚信标兵等活动,树立诚信模范,激活大学生潜在的诚信力量。